银色薄雾
Silver Haze,爱在烟雾迷幻时(台),银光乍泄(澳)
导演:莎莎·波拉克
主演:维琪·奈特,埃斯梅·科里德-米尔斯,Charlotte Knight,Archie Brigden,Youssef Ariyah,Brandon Bendell,Nicola Bland,Angela Bruce,Carrie Bunyan,TerriAnn Cousins,阿尔菲·迪根,Sarah-Jane Dent,
类型:电影地区:荷兰,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背负被火纹身的过去,护理师法兰琪内心空洞无谓度日,直到遇见自残就医的佛萝伦斯,被她的神秘与厌世深深吸引,两人爱火一触即发,法兰琪也搬入佛萝伦斯的重组家庭。然而爱情迷幻如烟雾般难以抓牢,更如毒瘾般难以戒除,佛萝伦斯断然结束关系。复仇的阴影盘旋不去,昔日的伤痛难以抚平,原以为能抛开过往就此平静,但未解的谜团和反复的情..详细 >
看的真难受
【2023 欧美小妞 文艺 爱情 原声乐 真人真事 英国】[pc]微露,98.7min,BBC,片头贴片混剪略高级。柏林一奖,真实回忆+灵感即兴,开场影像感很强,面罩手卷烟,废墟红气球,母亲尿床,医院护工,舌钉,烧伤,枯瘦,银粉,父亲外遇,分手男友,百合,恐同,公交欺凌,淋病不孕,删改维基,临终关怀,豆网简介中的“工人阶级”别有味道。同父异母,儿童,三根,32'女二吉他弹唱不错,识别不出,海边列车,游乐场,理发,重新游泳,锈船沼泽,冰淇淋,催泪,94'插曲兼片尾曲不错
其实感触不多,但拍得还蛮轻盈的
唉,为什么所有面对人生创伤的电影结尾都是和解,镜头语言很美
他妈的,为什么基佬的片连字幕都做的特别好的
迷离
live. forgive.
体验大于故事的片子 是不是拉我也觉得不是重点可以说
女性导演,lesbian的故事,涌现特有的细腻、痛苦与愤怒感知,宣泄愤怒和仇恨的方式别具一格(很少在银幕上看到有女性直接向仇恨的对象扔汽油炸弹hh)利用身体创伤,直观书写和怒吼曾被无辜施压在躯体上的刺青与枷锁。正是因为过于用肉体的方式去思考、行走、交流与和解,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感到不适和茫然。灵魂面对创痛,是需要用如此极端的暴走和水乳交融的性爱来疗伤吗?在医院直视创口不断和解时,到底是遭遇萍水相逢,互相抱团取暖的陌生人,还是在彼此成就、触碰的过程中去创生,依然觉得导演没有给出她最终的答案。最终的和解是借用他人之死而达成的崇高。或许“爱丽丝”这个角色导向为救赎,但我大概是看这样在摩擦中不断宣泄和清理创口的电影看倦了,于是这部在爆裂中带着朦胧的迷失的影像也让我不知所措。但女导演get到女性的身体魅力!
虽然展现底层生态的信息和剪辑一样碎,不过那些随便展开就是一个社会议题的词条不过是电影的辅音,描摹角色的状态才是电影的元音。无限贴近的镜头特写对我向来有效,不排除以前看到过,但这部作品的声画冲突用得如此明确,痛苦和快乐在同一时间呈现,让人觉得现实如牢笼一样窒息。前面拍霓虹跃动的时候还觉得颇为老套呢,结果直到纵火那段无法不对导演另眼相待。音效运用和接续的实验影像简直想让那些不节制或者模板化的类型片导演好好看看。
(为海报看的)你真的孤独吗?你只想跳舞吗?
对于过去伤痛的接受处理有点normal身体烧伤的疼痛还应该有更大的处理空间建议漆黑的房间重现这一场然后抚摸伤疤抽根烟 冷静冷静一场死亡的力量 推动还是低了点
导演有点贪心 想说的太多了 但整体瑕不掩瑜 渡过了性向的讨论回归人和情感本身
到后半段反而渐入佳境了
干净简洁的摄影 玩转的光影艺术 很适合在荧幕观看 但是我真的对trama压抑伤痛叙事脱敏了
看完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些故事好像一点都不打动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感觉所有事情都发生了但是所有事情都不深刻。片子女主女朋友的精神状态其实挺让人心疼的,觉得女主不应该那样对她但是又觉得女主也没有义务去体谅她。纵火那个线我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像一个旁观者。感觉片子挺美的,很多画面都很好看,可能东西太多了,没有让我有所触动
能把人物烧伤展现出来真的很不错,好坚强好包容
说不上来,天然的好看(有恨有爱有创伤也有疗愈,哪里都有一点点又好像哪边都不够彻底,但这就是生活吧
类mumble core;从身体到环境的情绪传达,恰到好处的“氛围”(虽然这个情节走向和结局让人匪夷所思)
遇见,救赎然后一个选择复仇一个选择离开。导演很好的把握了女性之间的复杂情感,关注了原生家庭,性少数群体,创伤和治愈的几个话题,有一种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的感觉,情绪破碎细腻,叙事跳跃,给人很强的窒息和压迫感。挺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