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上属于荒诞搞笑类,低成本日军全都会中文系列,傻子特傻,中国军人特厉害;场面上:纯粹搞笑的小场面; 不爽的地方片中惊人侮辱日本人,着实感觉为了搞笑做的有点过分;中国军人勇敢无畏着实不知所云;人物上:没有塑造出任何撑得住有血有肉的角色; 剧情上: 虽说承接一,可并没有什么联系,浪费了童年IP系列。
这部烂片丑化日本人,把日本人刻画的如此蠢笨,而我们却是被他们这些人侵略过,奴役过,我们取笑他们,岂不是100步笑50步?
这么弱智的片子也只有如此蠢笨的国人能拍出来,还有脸大肆播映。
日本的猪都笑了!
春节期间我在各大长途车上反复遇见此片,总共统计下来被迫看了八遍有余。
第一次看我觉得这片挺欢乐的,第二次看发现那个女特务挺漂亮的,第三次看觉得女特务皮肤不好,第四次看觉得女主是花瓶,第五次看觉得潘长江很多余,第六次看觉得郭达在演小品,第七次看我心里想可不可以不放这片了,第八次看我觉得这车可能要出车祸了。
写于2010年10月3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鉴于第一部挺好看的,我当然不会放过观赏第二部的机会。
潘长江、郭达,都是些有趣的小品大家,潘长江饰演的小日本不仅不让人讨厌,反而挺感激他,因为他的愚蠢总是帮了中国人的大忙。
这一部中,日本鬼子通过阿多丸号轮船,不仅偷运大量珍贵的中国文物,还准备向美国本土大面积投放毒气,二战中,日本鬼子罪恶累累。
当看到为了中国而用性命拼搏的中国人时,一股敬爱之情油然而生,甚至化为一个个鸡皮疙瘩。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是机智、勇敢、时间和性命发起的反战争。
看着日本鬼子被人为和天意戏弄,看着他们极尽丑态的一面,真是爽快啊!
日本鬼子,举起手来,投降吧!
说得客气点,这种形容方式,是在《虎口脱险》的年代,也应该留在那个年代。
我终于没忍住写这个主要是希望中国今后不要再出这样的鬼故事了。
就是图一嘴痛快还看着憋屈,好人和坏人永远泾渭分明,特务永远有多重身份,所有人都会说中文。
尊重对手,并且自我尊重。
别都跟小沈阳似的。
说大了,我们最后就是被这些东西埋葬的。
最终,我也不知道那所谓国宝是神马。
他们仍然羞于讲一个实在点的故事。
我们怎么解释一个网兜有什么样的漏洞呢?
这烂片里很多段落的音乐都是james honor的《燃情岁月》(legend of falls)里的第4首“to boys”的节选,我听出来了。
《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是一部极具特色的抗战喜剧电影,延续了第一部诙谐幽默的风格,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一段充满热血与欢笑的抗战故事。
这部影片就像一杯独特的鸡尾酒,将搞笑、惊险、温情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在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从剧情来看,影片讲述了郭大叔和女兵小刘等人为了阻止日军的阴谋,在一艘名为“阿多丸号”的日本货轮上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日军企图将大量珍贵文物和重要情报通过这艘货轮运往日本,而郭大叔一行人则肩负着保卫国家宝藏和民族尊严的重任。
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情节转折和出人意料的喜剧桥段。
在追击阿多丸号的过程中,主角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危险,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
影片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喜剧元素相结合,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又通过幽默的方式缓解了紧张的气氛,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抗战的艰辛与伟大。
在角色塑造方面,这部电影可谓是亮点十足。
潘长江饰演的罗圈腿日本兵,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喜剧效果。
他那滑稽的走路姿势、夸张的表情以及蹩脚的中文,都让人忍俊不禁。
这个角色虽然是日军的代表,但却没有被简单地塑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而是通过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他的愚蠢和可笑,从侧面讽刺了日本侵略者的无能。
郭达饰演的郭大叔则是一个朴实憨厚、机智勇敢的中国农民形象。
他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
在面对敌人时,他毫不畏惧,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他的形象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
影片的喜剧效果主要通过夸张的表演和荒诞的情节来实现。
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喜剧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日本兵在逃跑时摔倒的滑稽模样,以及他们在与主角们对抗时的各种出糗表现,都让人捧腹大笑。
同时,影片中的情节也充满了荒诞感,一些巧合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这种夸张和荒诞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抗战这一严肃的主题。
然而,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它在搞笑的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影片通过展现日军的残暴和贪婪,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所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在影片的结尾,当阿多丸号被击沉,日军的阴谋彻底破产时,观众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一种胜利的喜悦和民族自豪感。
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抗战题材电影。
当然,《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影片在剧情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一些情节的发展过于突兀,让人感觉有些牵强。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喜剧元素虽然能够博人一笑,但有时候过于夸张和低俗,可能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抗战喜剧电影。
它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抗战时期的历史故事,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的伟大。
虽然影片存在一些缺点,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影片通过讲述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2. 幽默与喜剧元素:影片在展现战争的残酷的同时,融入了大量的幽默和喜剧元素,如老鼠爬到日本鬼子的裤子里、日本兵一屁股坐到蛋糕上等,让观众在紧张的情节中也能感受到轻松和欢乐。
3. 角色塑造: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如郭大叔、小刘等,他们的勇敢和智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足1. 剧情打磨:部分观众认为第二部在剧情的打磨上比较粗糙,不如第一部流畅和自然。
2. 笑点不足:有观众觉得第二部的笑点不够突出,有些情节显得牵强。
观众反馈• 教育意义:许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能够让观众了解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 情感共鸣:影片中的“我是中国人”等震撼人心的台词,让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影片中的战争场面相较于第一部更加丰富,涉及海、陆、空战,从盟军潜艇与日军舰船的追逐,到美日飞机的空中激战,再到铁骑与飞机的赛跑,这些大场面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 。
但特效的制作水平有限,一些空战、海战场景的特效看起来比较粗糙,与好莱坞大片相比,缺乏真实感和震撼力,影响了整体的观影,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欢乐,但在剧情逻辑、主题深度和视听特效等方面存在不足。
它像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作品,在满足观众对喜剧和抗战题材结合的部分期待时,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希望未来此类题材的影片能在喜剧与历史、娱乐与深度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
给个差评实在有点不厚道,因为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但是,记得大一的时候看过《举起手来1》,当时觉得蛮搞笑的!
但大四再看的时候,只觉得当年真白痴!
当然,电影是艺术。
由于艺术加工的需要,可以使用诸如夸张、想象等手法……至于程度,得看你拍的是什么电影。
你打着一部史实片的名义,把小日本都整得白痴一样然后蹂躏一番,这实在太没出息。
《举起手来》这种电影拍一部都嫌2,你居然还真整一个举起手来2,除了惊叹,我真的无话可说。
越来越2
跟第一部相比,差多了~!
打5分就是为了反击你们这帮所谓记住历史的人,我看真打起来了你们卖国卖的最快
这算不算恶搞?
力荐是因为我觉得你们真的应该看一看这部片子有多么红多么专多么傻逼。
赤裸裸的讽刺,正经起来了,与第一部相差甚远,不够味儿了
大家误会了……这是部儿童剧……
还是搞笑
相比第一部,什么优点都丢失了,却多了一堆缺点
死的连渣儿都不剩
我喜欢 哈哈哈~~
事实上我还是挺尊重冯小宁的 我不喜欢那些把自己站在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拿历史说事然后借此贬低这部电影的人 不需要借此彰显自己的品味至少 我父母 我父母的父母辈 看了这部片子 会笑 会呼过瘾 会大骂笨蛋日本鬼子 事实上我们谁都知道这不是历史
鬼子要是这么傻,抗战完全不用8年。导演,去死吧。
你当日本人都是潘长江啊?ccav!
能多2有多2
谁把这片子划入电影范畴的。
最后那个渔民比较猛
比起一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纯粹的滑稽喜剧片,如果你注重逻辑和真实,那么就不要看了。较第一部少了电影的那种胶片的朴素感,把故事背景放到了茫茫大海上的一艘轮船上,故事讲的也很大,讲述的是1945年日本侵略军濒临战败的前夕,正义力量与偷运我国珍贵文物的日军,在一艘叫做“阿多丸”的货轮上斗智斗勇的故事。但还是感觉第一部以农村为背景的最为接地气。
我觉得还不错啊,为什么那么多人打那么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