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上开心麻花铁粉的我,却对开心麻花的电影情有独钟。
还记得2015年《夏洛特烦恼》的全场爆笑,2016年的《驴得水》的笑中带泪 ,2017年9月30日,《羞羞的铁拳》再次如约而至,似乎开心麻花赴了一场不见不散的约,提前一天享受到了国庆假期的我,该用什么来庆祝呢?
如果没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就来看一场想笑就笑的电影吧。
尽管开心麻花进入电影领域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拥有了一大批粉丝,拍摄的每一部电影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这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每一部电影的剧本都来自于成熟的话剧演出,所有的情节与包袱都经过了上百次的推敲与修改。
《夏洛特烦恼》是2013年度话剧市场票房冠军,《驴得水》也场场爆满,被海内外高校剧团争相排演,而《羞羞的铁拳》一样是年度大剧场话剧票房冠军,他们都是经过观众检验得到观众喜爱的剧本,剧情结构设定都非常考究,且具有话剧有限空间内戏剧性碰撞的特点,戏剧性极强。
就如《铁拳》中男女角色互换的梗,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于角色性别的爆笑调侃上,而是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部分,马小与父亲的情感推进,马小与艾迪生从冤家变为搭档的心理变化,都水到渠成让人感觉温暖。
而且由于电影中的主要演员也都是源于舞台剧表演中,细节磨合与表演得都相当好,艾伦变身之后的每一个心事重重的眼神,欲说还休的委屈,马丽的豪气,进女浴室的暗爽,都让我不禁相信,他们是真的互换成功了。
另外,开心麻花对于细节的追求也非常精细,从情节的推进,配角的戏份甚至是音乐的选择,都是恰到好处,甚至是结尾字幕也会贴心地附上:拍摄中没有伤害任何动物,配角没有死雕也没有死。
电影中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彩蛋,与《夏洛特烦恼》无缝对接,让人大笑之余还有一分惊喜,加上从第一分钟就没有间断的密集笑点让人笑到颤抖,这部电影真的做到了让你想笑就笑,不想笑还是会笑,笑了还会觉得很温暖。
电影情节从一个打假拳的拳手艾迪生与热血记者马小互换身体展开,冤家路窄的两人因为意外互换身体,并引发了一系列令人爆笑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开始互相理解、互相关心,选择向恶势力发起抗争,引发了拳坛的振动,也肃清了假拳风气。
艾伦、马丽、沈腾三人在电影中组成组合“艾玛疼”,不得不说,这个铁三角真是很有魅力,这个剧本在艾伦与马丽的演绎之下,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马丽一出场,娇媚干练,相信很多人如我一般愣住了,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大咧咧的马丽吗?
而艾伦也摆脱了“傻春”的魔咒,变身混迹拳坛的拳手。
而这时,好戏其实才刚刚开始,一个意外,角色互换,女记者马小的个性,就在大个子艾迪生身上逐渐展开——家庭的创伤,认真,正直,执着,对于父亲的爱恨交织,这一切发生在拳手艾迪生身上,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心生怜惜。
这个角色对于艾伦来说是演技上的一次考验,而艾伦也完成的很漂亮,籍由这个角色他也证明了自己可以撑起一部戏来。
马丽则从角色互换之后,似乎才释放了真正的自我,窃喜、豪迈、陪伴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她真的就像是一个男人。
沈腾尽管是配角,却也是电影中的一大惊喜,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喜剧风格,在任何时候出场都会有独特的气场与笑果,出场时间虽不算长,却分分钟惊艳,且每次必会创造金句,继“马什么梅”之后,估计“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又将成为今年的流行语。
在爆笑之余,《羞羞的铁拳》同样也带给我们一丝阳光与感动。
如果说夏洛讲的是一种与现实和解的平淡,那么这部铁拳则用呼呼拳风再一次将我们带回了青春的勇猛,让我们找回了曾经的无畏与勇气,是的,因为一次打击,我们常常一蹶不振,由于一次不公正,我们往往放弃了真理,之后,我们慢慢变成了连自己也觉得陌生的一个人,看完这场电影你会发现,随波逐流可以过得如鱼得水,而敢于逆流而上坚持自我才是真正的勇者,或许只有真正跳脱出自我,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楚自己被现实改变了多少,又是如何地面目全非,而角色互换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吧。
应该说马小和艾迪生两个人都从对方与自己身上看到了这个社会残酷的真相,却由于互相的陪伴与鼓励,选择继续保持勇敢去拥抱青春,拥抱真实的自我。
这是一部当时看的时候不断爆笑,过后又引人独自沉思的片子,这或许就是开心麻花的独特魅力吧。
发表于唐山劳动日报,171031http://szb.huanbohainews.com.cn/tsldrb/html/2017-10/31/content_107963.ht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最后一段吧,本来以为卷莲门众人被艾迪生的气度震撼,表情凝重的盯着电视机看直播,最后直播结束了以后,原来是卷莲门众人盯了一晚上雪花,再加上沈腾说了一句,能看上重播就是特么烧了高香之后就开始乐的收不住了,这个真的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互换身体的梗蛮老的 不过蛮搞笑的 笑点很密集 马丽挺man的 性感又爷们 男主女性化演的挺不错的 不尴尬厉害了全程搞笑无厘头不间断 中间掺杂着感情 亲情 感动 从开始的尴尬 互怼到最后的一起战斗 最后那段男主真的挺帅的了 非常燃 热血沸腾遗憾的是男主没有腹肌 反派腹肌帅炸了
非常合格的爆米花电影了,开心麻花出品没让人失望。
为什么只给四星呢?
因为剧情太老套啦!
这个剧情没法给五星啊。
不过每一个演员本身都能打满分。
沈腾不用说了,只要他出现我心情就好,不自觉就会嘻着脸看他的表演。
马丽变成男人倒不是特别惊艳,因为她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男生大大咧咧那样的。
艾伦非常惊喜,变成女生之后那种娘娘的样子演的真好。
看完电影发现他挺帅的。
比赛时双脚锁住对手的一刹那我忍不住想给他鼓掌,这种不经意的动作太吸引人了。
袁华和秋雅的客串有点惊喜,熟悉的一剪梅呀哈哈哈。
总之看的很开心!
希望开心麻花再接再厉,创作好一点的剧本。
你们搞笑的态度不会让人失望。
新海诚在年初的时候,用一记《你的名字》又敲开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扉。
希望和异性灵魂穿越,感受一下别样器官的欲望又开始在祖国大地各处埋下火种。
但动画空间毕竟虚幻,因此《羞羞的铁拳》算是乘风而来,终于烧起了这把“变性”的大火。
从国庆节假期的票房战绩来看,《羞羞的铁拳》无疑是成功了。
但今天不说“开心麻花”厂牌、不说话剧改编、不说沈腾,就说说男女灵魂互换,艾伦和马丽真的做好了吗?
谁都幻想过第二天起床,自己能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精致身体。
女孩子想要八块腹肌,男孩子也想体验一下波涛汹涌的为难。
但是归根结底,男女灵魂互换还是归结到性喜剧上了。
变成了女人的艾迪生,第一件事就是进女澡堂。
但是,广大女性都明白,在公共澡堂沐浴,满地的体垢,大部分发黑发胖的躯体并不会让人多么愉快。
变成了男人的马小,第一件事也是洗澡。
她是如何做的呢?
用夹子夹起陌生的下体,用刷子清洗。
但是,好吧,我写不出什么但是。
但是,就是怪怪的。
马小的状似痛苦和爱迪生的如鱼得水,从一定角度看来又变成了女性躯体的劣势不平等感。
即所谓的占便宜和被占便宜,地位高下立断。
前段时间有一句蛮流行的话:空有一身撩妹的本领,无奈我自己就是个妹。
其实这句话才是男女灵魂穿越的精髓所在,即如何用自己的精神来控制异性的躯体。
穿越之后,马丽演出了女汉子的本色,艾伦展示的还是自己娘炮的那一面。
从笑果和喜剧上来讲,这毫无问题。
性别反差本来就是最容易成功的喜剧素材。
但受到上司性骚扰以及未婚夫出轨的男版马小,日后真的不会因为性别优势而去危害四方姑娘吗?
内心渴望被认同、愿意使用手段(打假拳)来获得生活保障、虽然有节操但还是可能随时会碎的女版艾迪生,日后真的不会沦为坐在宝马车上哭的绿茶婊吗?
影片和戏剧的体量有限,只要让大家笑一笑,这完全OK。
但是,亲爱的男孩女孩们,我们梦寐以求的变性啊,也许一点都不fine哦!
剧情流畅,笑点自然,表演毫不夸张做作,自成一派,笑中带泪,这是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喜剧了!
电影院笑声不断,20亿票房都能证明!
国产电影的里程碑!
超越一众跳梁小丑,比周星驰的搞笑套路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就剧情而言,我觉得比《让子弹飞》更胜一筹,《让子弹飞》时刻烧脑,完全让人猜不到剧情走向,最可恶的是各种隐含情节,各种隐喻,欺负我们读书少,智商低!
《羞羞》就不一样了,看了开头十分钟你就能准确把控剧情走向,你猜得到的它全都有,你猜不到的惊喜它也有,像是熬鹰锻炼铁一般的意志,高速公路发传单锻炼反应速度等等。
有人要说高速公路发传单可能酿成车祸,这里我就一个耳刮子甩过去,你没看大师兄都被撞死了,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在高速公路乱来啊!
而且会有哪个脑残真跑去高速公路发传单啊,如果有那撞死活该,电影一点错都没!
上山学艺三个月,击败各路高手,这是在致敬《食神》啊!
阅片无数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开心麻花这回走心了,老铁。
而且身体互换梗虽然很多人用,但放在开心麻花这里就用出了新意!
用男人婆演女主,本色出演!
让你看不出来身体互换了,高明,真是高明!
就剧情而言,《羞羞》完胜《让子弹飞》!
就笑点而言,我觉得比《唐伯虎点秋香》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看《唐伯虎点秋香》的时候觉得笑点很尴尬,像什么对对联对出血,踩死多年挚友小强,敲击椅子说唱,哎呦简直没眼看了!
都什么跟什么啊,搞得很有创意似的,以前电影都没出现过,好烂俗啊!
《羞羞》就不一样了,笑点多自然多好笑,比如小毛蛋,哪里都小!
而且你看周星星的电影都想不到用身体互换这样的梗,周星星真的江郎才尽了!
就内涵而言,我觉得完胜《肖申克的救赎》。
很多人说看《肖申克》感动满满,智慧、友情、梦想、坚持更种励志的内核悉数体现!
我觉得真是恶心人,就一部越狱片、基佬片都能被你们吹得这么清新脱俗!
《羞羞》就不一样了,打假拳是为了什么?
生活。
全片都是围绕生活、社会、梦想、友情、亲情、爱情来阐述的。
编剧真的太用心了,一部电影包含这么多元素你们还要黑它,你们的良心难道不会痛吗?
反正我觉得这是国产喜剧的巅峰了,近十年,不,二十年的喜剧片都被它爆成渣!
有人竟然说它和《分手大师》《煎饼侠》差不多?
我真是寒心,它们连给《羞羞》提鞋都不配!
有人说《羞羞》像是段子的堆砌,七拼八凑,我去,你行你去内涵段子或者快手凑一个电影来啊!
什么?
你真的能凑出来?
那。。。
我编不下去了。。。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拒绝胡萝卜,如需转载可微信或豆油联系。
推荐《羞羞的铁拳》本来想用一个更惊悚的标题,比如“这电影要是不好笑,我就直播铁锅炖自己”,后来被小伙伴说太惊悚了就作罢。
但实在太喜欢正片里“直播铁锅炖自己”这个梗了马丽姐把自己炖的特别美。
《羞羞的铁拳》是开心麻花正式制作的第三部电影,前作《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多少剑走偏锋,许多人都指其“三观不太正”,而这一次,开心麻花走的是励志喜剧的正路。
而更关键的是,《羞羞的铁拳》是真的很好笑。
跳过《驴得水》,《羞羞的铁拳》更像是《夏洛特烦恼》的延续。
因为演员都基本一样,沈腾、马丽,艾伦都还在,只是换了一下顺序。
还有很多演员只要你拿着《夏洛特烦恼》对着数都能找到他们。
马丽从这次从马冬梅变成了大记者马小(谐音麻辣小龙虾哈哈),和15年的马冬梅比起来,马小换了个“飒利”的短发,人看着精干许多,也“man”了许多。
在《夏洛特烦恼》里演班主任的田雨演在《羞羞的铁拳》里演马小的爸爸马东。
对,就是马冬梅那个“没了”的老爸马东。
艾伦也从《夏洛特烦恼》里的大傻变成这一部的励志拳王,为了拍拳击戏和练肌肉,瘦了十几斤。
而沈腾这次也甘居配角,从绝对男主“夏洛”变成了隐居山林的师叔,卷帘门副掌门,两年的变化看,沈腾着实是胖了不少。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惊喜客串,比如《夏洛特烦恼》尹正和王智这次也有出演,而且少不了的还有他俩自带的背景音乐《一剪梅》。
从演员配置上,只要你喜欢《夏洛特烦恼》,你大致就应该会喜欢《羞羞的铁拳》。
但从故事上,《羞羞的铁拳》要比《夏洛特烦恼》正直许多,也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夏洛特烦恼》那时候,身边的姑娘们都不太看得上这部电影,大意都说这片子充斥了“恶心的中年直男的意淫”,现在豆瓣随便一截热评,都还能看到类似的批评。
《羞羞的铁拳》看完,身边就没么多讨论三观的人了,纯粹只是说这片子好笑还是不好笑。
所以我是特别想安利那些当年因为“三观”拒绝了开心麻花的人抛弃成见,单纯的来看个喜剧片。
看电影聊太多电影之外的事情伤身啊。
《羞羞的铁拳》的核心故事是讲述马丽和艾伦因为意外两个人交换了身体,马丽变成了拳击手“艾迪生”,艾伦变成“撒娇”的马小。
男女交换身体的故事不新鲜,就近的就有《你的名字。
》。
而男生变女生往往都很幸福,女生变男生往往都很难过。
对比看马丽变身后实在太奔放,进女澡堂什么的不知道实现了多少男性的梦想。
《羞羞的铁拳》也多少继承了《夏洛特烦恼》“接地气”的风格。
俗段子该有还是有的,只是尺度还不错,好笑而不low。
(我最喜欢“铁锅炖自己”哈哈)
对音乐的运用依旧是开心麻花的特色,许多有时代特色的音乐曾经让《夏洛特烦恼》引起一批怀旧潮,《羞羞的铁拳》则拿出《好运来》这样洗脑的民歌,光听歌都觉得电影带着“笑点”。
中国有嘻哈的冠军之一Gai和祖海合作的新版《好运来》更生生的把电影打造出了一种进入春节档的喜庆,嘻哈加民歌,高配版的“凤凰传奇”就此诞生。
而《羞羞的铁拳》还是一个惩恶扬善,“打击造假”的故事。
艾伦的拳击手,马丽的记者,两个绝对不能造假的职业。
而这部电影说的却偏偏就是拳手打假拳,记者写错报道的事情。
《羞羞的铁拳》比前两部开心麻花的作品都更有电影感了,拳击的部分一招一式都很有架势,高潮的部分大银幕看非常有代入感。
有人说开心麻花这次电影居然出了IMAX版,着实骗钱,不过作为看过IMAX版的人也说句真话,大银幕看拳击那感受真的不一样。
而且男二薛皓文的肌肉你们隔着手机先感受一下,动起来那也是非常赞的。
小人物的成长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的正能量,而开心麻花又把自己最擅长的喜剧套路包裹在外,让观众在看电影时真的可以一边笑一边为主人公鼓掌加油。
曾经的喜剧人们爱看周星驰,但近些年星爷的片子都隐隐的透着些残忍(比如《美人鱼》;后来人们爱看徐峥王宝强和黄渤,但铁三角最近都各自做导演,讲起自己的故事。
而开心麻花,手上握着中国最有价值的喜剧剧本,每一部喜剧都经历过几百场观众现场反应的检验,现在,他们要站出来,告诉中国观众,他们才是最懂得什么能让观众笑,如何让观众笑的人。
认为开心麻花的电影都是加长版的小品,已经是非常“没眼光的”偏见了。
从2003年创立开始,开心麻花做的就是舞台剧,是和电影有着同源的艺术形式,一套舞台剧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长度上也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的起承转合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复用。
(舞台剧版《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目前在国庆档的排片里稳坐票房第一和排片第一,15年时《夏洛特烦恼》还是黑马,今年已经没人可以忽略他们的存在了。
电影的预告片里沈腾有个彩蛋,说他教给马丽和艾伦一个武功绝招,狮吼功+一阳指的结合。
但其实绝招只有一句话
只看预告时着实被沈腾的好笑冷到了……但如果你去看了全片,看最后在大银幕喊出的那一句,你就会懂得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爱开心麻花,为什么《羞羞的铁拳》值得全场观众一边笑一边为他们鼓掌。
我相信这是喜剧电影最高的赞美,比任何文字都来的有力量。
-END-
欢迎关注拒绝胡萝卜
1、周星驰的末路 周星驰这两年的西游主题喜剧看下来,我一直在替周星驰发愁:周星驰是不是不行了?
表演浮夸,笑点尴尬,台词与梗都是几百年前港片的老段子。
搞笑不成暗黑来凑,情节不成情怀来凑。
非要把主角虐到遍体鳞伤走火入魔,依靠悲情来赚观众一点点眼泪。
我现在回头看,《大话西游》的成功,多多少少有一点时代意味。
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信息封闭,审查严格,娱乐有限。
报纸杂志连带电视剧电影,都一本正经。
以周星驰为代表的香港喜剧,仿佛是以港式“无厘头”完成对大陆观众与大陆喜剧电影的启蒙:反逻辑,反严肃,反套路,反权威。
二十年过去,启蒙完成。
无厘头、不正经、反严肃、反权威已经成为大陆网络文化的主流。
自媒体迅速崛起,主流媒体日趋边缘;低俗文化甚嚣尘上,严肃叙事无人问津。
这个时候的周星驰,就走到穷途末路。
因为他曾经倡导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新的主流;他曾经引领的潮流,已经成为新的套路。
刘镇伟新上西游电影的票房惨败,进一步说明港式无厘头的彻底终结。
周星驰电影还有一个致命弱点——也是它曾经的成功原因——就是深深根植于粤语文化。
喜剧是一种相当依赖语言与地域文化的存在。
粤语是周星驰与刘镇伟的创作母语,西游系列所有笑点的制造都依赖粤语;当两位导演决意将手伸向大陆观众的钱包时,他们于是在创作上做出妥协,将粤语梗移植进普通话——进一步推进了港式喜剧的终结。
2、开心麻花:周星驰之后 我以为开心麻花,是在周星驰之后,真正接起无厘头喜剧一棒的继承者。
你可能会说,中国喜剧还有冯小刚葛优。
首先冯小刚根本就没把自己定位成喜剧导演;葛优式喜剧也不能算是无厘头反逻辑。
葛优令人发笑,不是“搞笑”,是那种慢悠悠的中国式黑色幽默,它能逗人发笑的原因不是恶搞,而是讽刺。
这很厉害,也很危险。
当然我并不觉得讽刺一定比恶搞段数更高。
反正我妈看葛优不笑(她看北方的小品相声也不笑,听周立波才笑)。
开心麻花是周星驰的路子:恶搞,段子,小人物。
它比周星驰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加上非常贴近生活的创作,使得创作团队非常非常了解他们的观众。
光这一点就甩开了邓超大鹏那种堆砌网络段子的喜剧十条街。
他们达成的是一种恶搞上的匠心。
笑点、节奏、配乐,人物表情、情态、动作,以致一个细微的眼神,无不拿捏得恰当好处。
沈腾往那一跪,谁也没开口,但是观众都笑喷了。
另一个细节充分说明男女主角演技之到位。
就是男女主角的手肘。
我是跟小雪一起看的电影。
小雪说:“《羞羞的铁拳》是我这几年看到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她没有看《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虽然里面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看电影的过程中,一直在观察男女主角的手肘。
小雀斑曾经说过:‘女人的手肘动作和男人不一样;很多女人喝水是夹手肘的,但我却从不这样。
’《羞羞的铁拳》里,男主角变女人后,他的手肘一直夹着;而女主角变男人以后,她的手一直挥来挥去,手肘离开身体——即使是在他俩喝醉以后,男主角的手肘依然夹着,女主角的手肘依然放开。
”小雀斑是指Eddie Redmayne,演过《神奇动物在哪里》和《万物理论》。
他讲手肘细节是在关于《丹麦女孩》的采访中(采访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N2y3wRtN8)。
你看中国话剧演员对于细节的观察与处理,一点也不比顶尖的英国演员逊色。
3、如果要意义 对《羞羞的铁拳》这部喜剧的批评声音,大多来自于这部电影“不够深刻”“没有立意”。
为什么呢?
为什么非要追求意义呢?
非要表达“我们国家特别伟大”“人民英雄特别了不起”“人生特别艰难”“爱情特别伟大”这样的主题,一部电影才配得上五星吗?
性别反转这个梗也没什么好吐槽的。
莎士比亚的《驯悍记》玩的无非也就是性别错位的老梗,你说它的主题有多严肃吗?
——可是很被现代女权主义者吐槽呢。
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它的经典。
戏剧与喜剧本来讲的就是套路,就是要拿套路玩出花样。
何况魂穿虽是老梗,魂穿+拳击+上山学艺+卖房广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已经足够出新。
并且,从立意上来说,《羞羞的铁拳》非常忠诚地继承了周星驰式的小人物逆袭套路。
被冤枉被打倒从此一蹶不振靠打假拳为生的拳手,在另一个身份下重新站起来,为同样的信念,另一个理由,重新挥起拳头。
从谁也不相信他会赢,到中间一次一次被打趴,到上山求艺去高速公路上插广告,到最后满口喊着卖房广告爆冷门打倒对手——又热血,又辛酸——这多么周星驰。
有没有意义我不知道。
可是,当男主最后高喊“地铁沿线”“精装复式”“买客厅送阳台”“提我不打折”的时候,我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
可能是因为我朋友圈里的同学都在晒婚礼晒孩子晒买房合同,然而我就是成不了家,买不起房吧。。。
看完正片,整体上人物刻画弱化、情节拼凑痕迹明显,部分负责搞笑的小情节来的做作和突兀,为了三观而尬谈亲情谈信念.......马小和艾迪生雷劈后互换身体,虽然设定不新鲜但也有足够的喜剧冲突,可制造的笑点应该能够有很多。
这方面,电影比较突出的亮点就是艾伦饰演的艾迪生,当他变成了“马小”后,艾伦将马小那种独立、干练、柔情藏心的职场精英女性形象刻画的十分到位,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大个子老爷们演一个内心时而坚硬时而柔情流露的女儿身时,确实能被这种反差所吸引;但马丽饰演的变成马小后的艾迪生,全片就一个感觉,泼辣,这个角色的反差并没有制造出来,当你看着正常的马丽时,她给你的感觉也是那样大咧女汉子气,到了这里要她女演男,只是刚刚好,但从艾迪生之前的经理看,这个是个经历失败后自愿打假拳有点无脸无皮的混混形象,内心有点悲愤但为了生计也无所谓堕落,但你看马小演的艾迪生,怎么看那还是马小,而且说句题外话,马丽真心不适合演这种太闹腾的喜剧角色,看着真没喜感,演乡村爱情里那些强硬的东北妇女很适合。
喜剧风格不统一,无厘头、动作喜剧、冷幽默......你想糅合到一起,结果只能是尬演,让人笑也不仅仅是你通过夸张的动作和几句俏皮套词或者几个网络段子就能达到的,喜剧相比其他类型电影,我觉得它是应注重镜头语言的片型,而这镜头语言包括什么,演员的面部表情、场景设定、台词、背景音乐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周星驰拍无厘头能让大多数人喜欢,而其他人按照同样的套路去拍一个情节,你就会觉得很尴尬,那是因为这种电影就适合周星驰这种类型的演员去演,他演得是夸张的无厘头电影,但你仔细看他的电影表演,你会觉得他演的很夸张做作吗?
全片唯一真正感到会心一笑的,除了艾伦这个角色,还有就是沈腾出场的几个镜头和尹正那个镜头,它们让人觉得好笑的共同点就是那点让人猝不及防的装逼范,有艺术夸张但知道去压制,而不是一味的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反常设计硬制造笑点,话说,当大家看到变成艾迪生的马小在泳池一边电击变成马小的艾迪生一边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什么“bayebaye”,难道没人会像我一样尴尬的汗毛都立起来吗,拜托,前一秒你心理还是火急火燎的要急着恢复身体,到这后一秒导演硬要插一段无厘头的闹腾,笑点制造的太硬太尴尬,还有比较硬的就是马小的上司在玻璃前向对面的马小抛色眼的那一段,场景设计妥妥的香港贺岁喜剧烂片的既视感。
不过这些天羞羞的铁拳票房成绩不错,之所以个人不推荐,是因为羞羞的铁拳拍得不够开心麻花,其实开心麻花的前两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有着鲜明的风格,我看着至少不会觉得他们跟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东西在里面,铁拳我只能说不够诚意,加入了许多老牌喜剧的元素,而这些元素,这几年随着中国喜剧片的火爆,已经被玩腻了。
性别交换作为喜剧类型片的一大母题,总能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相对自然的笑料。
近的有去年的《你的名字》,远的有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开心麻花的第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正是又一部以性别互换为线索的喜剧。
如果互换身体,想象清早起床,谁不会摸胸盯裆?
艾伦饰演的拳手与马丽饰演的记者互换了身体,除了一如既往的密集笑料,也隐约透露出时下青年的性别焦虑。
男女转换只不过是一层外衣:如果交换后双方继续着以前的自己,则交换无意义。
如果交换后奇迹般的互相成就,则又显得不切实际。
如果“变性”就可解决一切达到人生巅峰,那么庸碌中奋斗的大多数普通人就显得太不知所谓了。
《夏洛特烦恼》用穿越和梦呓,解决了夏洛的中年危机,使得他感悟出“繁华只觉秋雅好,平淡方知冬梅香”的老男人鸡汤;《羞羞的铁拳》则用意外和互换,包办了爱迪生和马小的爱情,小拳拳不仅能锤出金腰带还能砸出《好运来》。
值得肯定的是,除开略显严肃的《驴得水》,开心麻花特别擅长在嬉笑怒骂中关注社会问题,这一点乃是许多同行都难望项背的。
但也要注意一个诡异的定律,那便是:非意外不能顿悟,非对抗不能和解。
嫁接在喜剧之上的社会问题再解构,是否真如电影般轻松?
【小拳拳捶你胸口】艾伦饰演的爱迪生因媒体不实报道而被禁赛,为求生存在地下拳场打假球;经常给艾伦联系生意的东哥,给爱迪生接了一个大活:连胜四场后败给拳王吴良。
而东哥的女儿、同时也是吴良的未婚妻、知名记者马小洞悉了艾迪生和父亲的阴谋并存有录音。
艾迪生要夺回证据,马小欲将黑幕曝光,两人在天台僵持之际被一道闪电击中。
在医院醒来的两人惊觉身体互换,在尝试换回无果后,开始用对方的身体继续生活,由此展开了一场笑料百出的闹剧。
从剧情上看,打擂的主线贯穿全片,除沈腾的卷帘门一段有拼接的嫌疑外,基本没有赘余情节和刻意安插的笑料。
两人从一开始换身后的排斥和不适应,到逐渐理解对方敲开心灵,再到最后的互相鼓舞扶持,过程完整,铺陈圆熟。
而人物的表演上,艾伦对女性的拿捏令人惊艳。
本来就饰演过不少女汉子形象的马丽,女身男心的表演在意料之中,无功无过。
而经常以憨大汉示人的艾伦,并没有走卖娘的路子,而是从微表情、小动作再到说话方式上都看着像个女人。
两人的交换前后对比明显,交换后呈现的反差代入感十足,话剧功架总算厚积薄发。
而配角方面,则略有遗憾。
马小和父亲马东的亲子关系淡薄,影片花了篇幅铺陈但却浅尝辄止。
尽管有检举父亲、跳水救女、床边喂粥等情节,但缺乏入木三分的表现。
父女情能否打动观众的主动权,已移交给受众并取决于他们自己内心的柔软程度。
大反派吴良父子的刻画就更加流于样板和模式化,吴良(无良)都没有良心了,这还能是啥好人吗?
脸谱化的取名方式和《刘三姐》里的莫怀仁(莫怀仁义之心)一样一样的,该人物出一出现在剧本里就注定了坏胚子和被打倒的命运。
而换身后逆袭的主题也未能逃出窠臼,他们都努力了一部电影了还不让打翻反派爽一下?
有的戏,是人保活儿,故事平庸但表演救场。
有的戏,是活儿保人,表演平庸但故事骇俗。
平心而论,《羞羞的铁拳》是一部人保活儿的作品,如果没有一众演员的实力硬扛,很难说它会滑向哪一路深渊。
【闹剧背后的性别焦虑】变性不能包治百病,但总能暴露或解决一些问题。
《羞羞的铁拳》看似是换身逆袭的故事,实则潜藏了对性别意识的思考与焦虑。
比如说艾迪生刚开始上拳场后,他的嚎啕大哭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女评论员甚至说:“连我都没这么哭过,难以置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可以怜惜女性的泪水,却很难包容男性的软弱。
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对性别的固化认识中,男人就该打碎牙齿合血吞有泪不轻弹。
在相反的性别凝视中,马丽饰演的马小,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遭遇了女同事的嘲讽,认为马小成了疯婆子。
实际上马小除了换身之后言行豪迈了一些外,并未有僭越法制和公序良俗的行为。
真正让领导不喜欢、同事讨厌的仅仅是马小脱离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成了“不正常的女人”。
撇开外化的性别反差,《羞羞的铁拳》还有意无意的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极度不自信的男性需要坚强的女性去拯救,而豪爽的男性套上女性外衣后变得处处碰壁。
以剧情为例:男变女后,loser拳击手艾迪生让马小失去了未婚夫、失去了工作;而女变男后,精英女记者马小让艾迪生重拾了自信、收获了爱情、成就了事业。
一方面,脆弱的男性需要女性去安抚去拯救。
令一方面,他们又拒绝永远霸占强势地位的女性。
所以当一切水到渠成之后双方换回身体,最后击垮大反派的必须得是男性,而非一路艰辛训练最后把机会拱手相让的女性。
在女性就要以强势姿态夺取上层建筑的时候,影片用再次换身叫停了这种危险的“夺权”行动,保住了男性最后的面子。
这样的遮羞布让男性观众不自觉的得到安抚和嘉奖,以至于获得金腰带的艾迪生再次高喊色情邀约:“站在采访多累啊,去我家采,我家的床又大又软”。
付出最多的女性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胜利果实。
恰如最开始换身的时候,艾迪生去女澡堂纵情声色,而马小在家独自神伤一般。
即便是做出交换,吃亏的还是女性。
正应了约翰.伯格的那句老话,“男人观看女人,女人观看自己被观看”。
【开心麻花的黄金时代】一年一部喜剧片,并且保持着不错的口碑和票房,开心麻花影业在商业与艺术夹缝中带着镣铐跳舞,并且弄出了霓裳羽衣的味道。
作为一家民营剧团,开心麻花2003年于北京创办。
其秉承为人民娱乐服务的宗旨,将智慧与快乐拧成舞台剧。
开心麻花首创的“贺岁舞台剧”概念,并相继推出了数十部舞台剧,每部剧一经推出无不会掀起一阵观看热潮,成为京城文化热点。
在喜剧话剧得到观众的喜爱后,开心麻花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对自身产品线不断开展创新:2011年,开心麻花尝试把自身喜剧风格与小品进行结合,由他们打造的小品《落叶归根》很快通过 2011年央视小品大赛平台进入到观众视野,并收获了不小的反响,自此由开心麻花出品的小品不断登上央视春晚、湖南卫视春晚。
2012年,开心麻花制作了我国首部网络喜剧《开心麻花剧场》;2015年拍摄了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并获得了14亿4千万的票房;2016年的《驴得水》虽只获得1亿7千万的票房,但却收获口碑成为年度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截止下午三点半,《羞羞的铁拳》首日票房已破8千万,领跑国庆档可谓计日程功。
开心麻花通过对艺术+商业的坚持,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扎根在舞台喜剧的全方位娱乐产业体系。
然而早在《羞羞的铁拳》路演之际,备受瞩目的开心麻花IPO正式宣布中止,理由十分清奇:开心麻花发布公告称,负责公司出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法律文件的签字律师,因为个人缘故离职,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中止审查申请。
距离开心麻花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仅仅过了两个多月。
折戟IPO固然算是一大挫折,但开心麻花胜在IP布局。
据悉,到目前为止,开心麻花手中共有25部话剧IP,大多为公司原创。
电影《夏洛特烦恼》成功之后,开心麻花官方曾表示,未来希望将这些成熟的话剧IP都搬上荧幕。
今年的国庆档,铁粉们纷纷表示:《羞羞的铁拳》都来了,《乌龙山伯爵》还会远吗?
然而随着市场进入拐点期,伴随着喜剧电影的纷纷失利,开心麻花很难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而沈腾、马丽成名后的身家翻倍也使得影片的制作成本不再总能“以小博大”。
更有这样一种质疑:将话剧改编成电影添加小品段子的喜剧片,路还能走多远?
只能说,在永不安于现状,一直在丰富提高喜剧风格的道路上。
开心麻花取得今天的成绩是观众对老老实实拍电影的人,最好的肯定。
只有段子的部分可笑,其余的老梗都是尴尬。
2019年看过的电影。去年没有及时标记,2020年七夕又看了一遍。马丽-艾伦是互换身份题材电影中表演的演技最稳的一对。笑点就是男女呼唤身份之后的性别反差吧。最后还有MMA元素在其中。电影里的是娱乐格斗,不是真的擂台赛。
结尾或许恰到好处但是觉得不够夏洛特烦恼那么拔高,沈腾戏份太少减一星。
演拳击手的男演员 能不能提前个一年半载的练练真正的胸腹肌肉 满屏大白肉看着尴尬死~
看完只能说预告片剪得不错,把笑点一个不落全放进去了!那正片其余的部分呢?无聊到爆炸。
个人感觉真的没有夸的那么好啊。。。是那种笑完之后也没留下些什么的感觉。
故事挺一般的,但票房很高,可能现在观众就是喜欢轻松一点的吧,沈腾马丽能起到很多宣传作用,他会成为下一个票房号召力吗?
还蛮好笑的耶
笑点太高,满城嘿嘿,只有我沉默如斯。
没有生硬的堆砌网络段子,没有尴尬的零演技小花鲜肉,没有像群英会一样请大牌演员客串......也许开心麻花没有做的特别优秀,但是犯的错误比同行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吧。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835503/
笑点有二,两次吃着爆米花爆米花喷出来
不觉得搞笑,只觉得无聊……
此中有真意,欲变已忘言
从头看到尾我还是很开心的,整部电影笑点太多了
确实有几段蛮搞笑,但属于笑了就忘了的那种,笑完也没什么意思。男主真的好像李晨啊!!吴良我以为段奕宏呢!!不过艾伦演得蛮好的,马丽是普通的女人扮男人,但艾伦感觉神情什么的都很到位了!总之大概期待太高,有点失望。
剧情俗套 笑料够足
剧情狗血、段子烂俗、笑点肉麻、全片无聊乏味尴尬至极,与《夏洛特烦恼》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拳拳打到笑肌的笑点,而且不讲价值观只说了些梦想励志的事情,正直许多。高潮的地方电影院是肯一边笑一边鼓掌的,这大概就是好喜剧的模样。和《夏洛特》比,艾伦瘦了,马丽老了,沈腾胖了,开心麻花还能继续~
有点低幼
没有搞笑只有可笑,史上最差拳击题材电影。艾伦一身赘肉也能当拳王,上错身男女性格反差立不住脚,黄色笑话擦边球,怎一个“尬”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