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桌上的豪斯前言:很抱歉这部剧到现在只看了一半就来写影评了。
休·劳瑞真的很迷人,谢谢。
剧本十分出彩,所以十分想分析一下。
如果不看案例只看主线内容的话也算是看完了。
这里是单一人物分析,侵删。
《豪斯医生》这部剧托生于亚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集。
大卫·肖也曾于访谈上说过。
格里高利·豪斯的原型是夏洛克·福尔摩斯。
他们姓氏的首字母是“H”,福尔摩斯(Holmes)在英语中谐音“家”(复数)homes,而豪斯(House)作为名词是“房子”,家等同于房子。
同样的,詹姆斯·威尔逊的姓氏威尔逊(Wilson)音近华生(Watson)。
威尔逊如同《福尔摩斯》中的华生一样,也有过三任妻子。
豪斯医生住在贝克街,租了一间门牌号为221B的公寓。
甚至连假死都如出一辙。
(福尔摩斯于《最后一案》中坠入辛巴莱赫大瀑布,又于《空灵柩》一案复活)豪斯同福尔摩斯一样,他们都嗑药,福尔摩斯嗜好7%浓度的可卡因溶液,(出自《四签名》)豪斯是维科丁成瘾。
(出自《豪斯医生》S01E11)前者是不让自己的大脑零件在平淡的生活中生锈,后者是无法忍受残废右腿的慢性疼痛。
豪斯与福尔摩斯相比,并不完美,可以说是残败不堪的。
他们都孤独,言语刻薄,天赋异禀,孩子气。
豪斯是走下神坛的福尔摩斯。
他的遭遇使他的形象合理而耸立幕间,也使他悲惨。
Miserable”和“Coward”两个词是豪斯的高度概括,他是个悲惨的懦夫。
这点可以从豪斯的三段感情看出。
豪斯在剧中的第一段感情是和斯黛西,在S01E21到S02E11这段时间。
斯黛西是豪斯的前女友,他们在故事开始前同居了五年。
她也是豪斯的瘸腿的罪魁祸首。
在S01E21中因为斯黛西现任丈夫马克的病与豪斯相遇,他们旧情复燃,豪斯对她是有感情的,想要追回她,但当将要成功时,他退缩了,因为他知道他无法改变,他还是会让斯黛西痛苦,他在利用斯黛西的内疚来追回斯黛西,而马克则会失去斯黛西,但是马克愿意为了斯黛西迁就自己,这是豪斯所不能的。
豪斯为了成就马克,放弃了斯黛西,但威尔逊指出他实际上是个懦夫,因为恐惧,不敢拥有幸福,只能躲进孤独。
这是他的孤独。
第二段感情更像一个调味剂,算不上感情的感情。
是关于琳达,在S06E01。
在“飞跃疯人院”的这集中,身陷精神病院的豪斯对沉默症患者的家属琳达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情。
在精神病院长的开导下,豪斯决定作出一些改变,承认这种朦胧的感觉是“爱”,然而琳达却决定离开精神病院附近,开始新的生活。
这有一种“蝴蝶效应”感觉的一个伏笔—豪斯在这季的最后又拾起了被藏起的维科丁—豪斯又回到了过去。
所幸卡迪把他在绝望的悬崖边缘上拉了回来,但结果去把他越推越远。
威尔逊的一针见血 “People don't change.”人不会改变,这句话是贯穿《豪斯医生》剧情的一句话,和“Everybody lie.”一样,在案例和主线中反复出现。
剧中案例里的家属和患者总是在说谎。
威尔逊在S03E01中对豪斯隐瞒了病人被治愈的事实,撒了一个白色谎言(white lie)。
在第七季豪斯与院长卡迪的爱情则彻底将《豪斯医生》的故事推向了地狱。
豪斯无法改变。
这是他孤独的原因,但也成就了他。
他的爱情因为他的懦弱而崩盘,唯一的一次主动,却没有掌握合适的时间。
在S08E13到S08E18的这五集中,豪斯假结婚的妻子多米莉卡因为永久居住的审查回到了豪斯居住的公寓。
豪斯对她产生了情愫,多米莉卡的出现活跃了豪斯的生活,让豪斯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孤独了。
但很快,审查结果下来了,多米莉卡得到了绿卡,这样就会离开豪斯,豪斯又会回到曾经的境地,豪斯拙劣的欺骗了她,扔掉了她的通知书,却被移民局的电话拆穿。
豪斯的懦弱源于他的清醒,他知道他无法改变,也因此真的无法改变,沉溺于痛苦之中。
他在第八季的开始的入狱就是处于这个原因,沉溺于痛苦,自我惩罚。
“Life is pain.”这句话是豪斯的人生的描述。
在S08E22中,豪斯向陶博的怒吼。
“人生就是痛苦!
每天早上醒来,我就在痛苦之中。
我带着痛苦去工作,你知道有多少次我想就这么放弃?
”这也揭示了豪斯的自我毁灭人格。
豪斯对陶博的怒吼,S08E21豪斯在全剧中经历了数次因个人原因的濒死反应和自杀未遂。
在S03E10的结尾,豪斯在家中嗑药过量。
但是在就着酒喝下剩余半瓶的氢可酮之前,他向他的母亲问候了一句“圣诞快乐”。
在S04E03中,他拿匕首插了电门,造成左手严重灼伤和心脏骤停,他在失去意识前向安波儿求救。
在S05中银服用大量美沙酮造成了心脏骤停,为了戒除药瘾。
在S07E16中,豪斯从顶楼跳进了地面的游泳池。
以及最后S08E23的被困火场。
在S02E12时通过注射药物使自己引发偏头痛,为了证实韦伯的药物对治疗偏头痛无用;在S04E08为了检测是否是血库血液有问题而向自己输同一来源型血液(豪斯与患者同血型),结果发烧;S04E16中,豪斯为了威尔逊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做大脑穿刺,以及豪斯在濒死幻境中与安波儿的对话,表示留在车上的人应该是他;以及S08E01豪斯是直接入狱接受处罚而不是替自己找辩护。
威尔逊对豪斯说的话,S02E11但是在全剧中豪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尝试过改变,但每次都却以失败告终。
豪斯第一次试图去改变是在第三季的最后一集,他将挂在墙上的弹了15年的旧吉他替换成了一个新吉他。
随后在新到的第四季他开始应聘新鸭子,但随着老鸭子的纷纷回归生活并没有过大的改变。
第二次改变是进入精神病院的豪斯出院,在S06E01,豪斯听从院长的建议,决定远离他过去习惯的事物。
于是他决定从医院辞职,去找寻新的兴趣,但是他无法忘记解谜的快乐,所以又回到了过去。
他好容易戒掉对维柯丁的依赖却在S06E23中救助的患者因意外死亡后想要重新拾起。
索性得到了卡迪的垂爱,但二人分手后豪斯陷入了自我放逐。
豪斯的崩溃源于卡迪和威尔逊。
豪斯与威尔逊和卡迪,他们三个才是《豪斯医生》剧情的核心,卡迪和威尔逊是对豪斯最重要的人。
只要他们存在,豪斯的故事才能延续下去。
他们三个人便是铁三角。
《豪斯医生》故事的情节急转直下是因为卡迪。
卡迪造成了豪斯的崩溃。
豪斯对卡迪有一种朦胧的感情,更像是爱情。
他们是好的拍档,上下级关系。
卡迪是他的上司,他是卡迪的雇员。
他们从医学院开始便是同学。
从那时起,卡迪对豪斯有了好感,但豪斯并不明晰,因为他不敢确定。
豪斯确定对卡迪的情感是因为第五季出场的侦探,侦探对卡迪的追求,让豪斯意识到了自己真的喜欢卡迪,但是豪斯不想去相信,这导致了豪斯自我的分裂。
豪斯因此决定进精神病院。
当他出院的时候,豪斯听从了院长的建议,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向卡迪求爱。
但这一切在兜兜转转中二人走到了一起,卡迪向他表白。
这段时光对于豪斯而言无疑是甜蜜的,甜蜜但苦痛,随着时间的增长,他越害怕,害怕会失去,他无法为卡迪改变自己的本身,尽管他尝试去改变。
最终导致了二人的分手,因为卡迪对他失去信心,她越爱他,越觉得自己越失去自我,会活成豪斯的附庸。
而二人的分手最后成了分道扬镳,这将豪斯推向了深渊,也让《豪斯医生》迎来了最终季。
威尔逊是带走《豪斯医生》的人。
他是豪斯的挚友。
《豪斯医生》第四季的悲情结局是因为威尔逊的女友安波儿的死。
安波儿为了送醉酒的豪斯而死,威尔逊无法原谅豪斯,尽管不是因为他的错,他使威尔逊痛失真爱。
豪斯也对于此事十分愧疚,因此在第五季,安波儿成了豪斯的心魔,豪斯对卡迪的爱和对威尔逊的愧疚成为了他精神分裂的推手,“小鸭子”卡特曼的死只是诱因。
《豪斯医生》的完结是因为威尔逊。
威尔逊得了癌症,在S08E18的结尾。
这对豪斯是晴天霹雳。
豪斯之所以能撑着活下去是因为他还有个朋友,威尔逊。
威尔逊是将他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的人。
这在全剧中有多处可以体现。
第二季威尔逊因为离婚和豪斯住在了一起。
第五季的结尾陪豪斯去精神病院。
第六季二人的同居。
以及平时二人的拌嘴。
而威尔逊的离去使豪斯最终走向了毁灭,因为威尔逊不止将他从孤独中拉出来,还在绝望的时刻将他救出来。
所幸豪斯决定不再只为自己而活,也为了他人而活。
决定了承认自己的爱。
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温情的结局。
这个故事的一个暗线便是爱。
豪斯在剧中的初期被人诟病冷血无情。
不对病人进行安慰,不去亲自关心病人,询问病人。
甚至在S02E12中为了得到病人的证词不惜将大面积烧伤痛苦不堪的病人唤醒;在S02E23中为了证实病人出没出现幻觉而折断病人的手指。
但他却为病人做考虑,为了病人的心安,他隐瞒了病人非亲生的真相(S02E23);为了能救活病人去游说已死病人的家属捐出心脏(S02E18)。
豪斯不只为自己得到解密的乐趣,更是为了病人的生命。
他是一个有爱的人,但是他不敢接受他人的爱。
而剧情的推进是豪斯一步步接受爱的过程,最后决定不再回避,主动的为威尔逊付出,而不再是为了自己而让威尔逊活下去。
他不再害怕孤独了,因为他知道,他终究是孤独一人。
但是和朋友享受当下才是无比重要的。
S08E22最后,引用卡梅隆在豪斯葬礼上的一句话:他懂得如何去爱(He knew how to love.)。
谢谢阅读。
房子、4男和卡妹。
(这张蛮适合当表情包的emmmmmmmmm)
我正在刷house第二遍 快看到了第四季。
这部作品是我至今看过的所有电视剧里最喜欢的 我花了一年半近两年的时间看完了所有,很有意思的体验。
不是让你看一集就欲罢不能的体验,而是有时候看完一集觉得不怎样放在一边然后过了可能几个月后突然想起的这种感觉———反复重新爱上的惊喜。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医疗剧,不是那种渗入阴谋权力疯狂探讨人性的医疗剧比如白色巨塔,而是专注于真正医疗的剧情。
house团队的那种头脑风暴很喜欢,提出观点然后否定 然后循环往复,是,有可能无聊吧,但是我好喜欢。
用实践证明理论这个方法放在平常很正常吧,我的工作就需要不断的调试,不停的试错,不知道错在哪里的时候找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先把东西换了看看是不是正常。
但是这在临床医疗中就像是恶魔,因为你拿你的病人做实验了———就这句话你就已经要收到舆论法律双向夹击了,准备接受挑战吧朋友。
HOUSE团队就是用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相结合来解决问题。
两个人一样的病,哪个快死了,他会用治疗的药物来证明他的诊断是否正确。
当然如果只有一个病人也是一样的,祝你好运( ^_^)/枚举法也不是没见过 GOOD LUCK:) He's insane. 另一个是house这个人的人格魅力, chill man hh. 因为这个人让人忍不住揣测他研究他 让我觉得很开心。
天才的标准之一可能是观察力惊人吧,就像福尔摩斯一样,house用他的天才治病救人,逃避clinic duty,谋求各种利己的福利。
费尽心思偷Wilson的处方开Vicodin。
因为不爽用温度计爆肛警察,然后被大佬各种追杀,我看第二次的时候都已经忘记了他到底是怎么摆脱这个警察的,后来house演戏利用cuddy为他做假证解决了这件事情,做法很house,嗯。
他会在foreman生病后质疑他的能力,可能略显无情吧,但是他也会时刻担心自己的天才不再,当然他会隐藏这种可笑的害怕,患得患失吗?
感觉不是。
HOUSE有自己的标准,那套标准是一个审判者,由他自己来执行。
他不需要的人会抛弃。
有一个剧情讲的是他重新聘请新的成员,一个老人半路出家,没有名校履历甚至没有足够的经验。
其他应聘者看不起他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连血管造影都没做过这点(具体什么检查忘记了),但是他对病例提出的每一种诊断House几乎都认同,所以house其实是很喜欢他的吧,不过最后没要他,因为他跟自己太像了。
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打败之前筑起的高墙。
就像刘如妍因为安卓用户界面很土放弃了其他huawei拍照好电池续航无敌的优点,她确实很心动,但是她就是受不了那个安卓老土的界面,喜欢苹果简单的用户界面。
这种说不清是什么先用客观代替的特点很迷人。
他不太愿意跟病人沟通,经常用恶意揣测别人,because everybody lies. 你要的人性总会出现的。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佐料,时而因温暖而好吃,时而因为开膛破肚而想吐。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幕惊为天人,一对情人被告知只能活一个,女人信誓旦旦选择了男人,并且十分自信的说男人一定也会选择自己,剧情俗套得甚至想笑。
你可以猜到结局是男人被带出去重获自由。
但是你不知道张小敬开了两次门让男人重新选择,每一次打开门都在心脏上敲了一锤子,求求您了张总,停止审判吧。
当然我说这个并不是只想说明长安十二时辰好看,毕竟现在是HOUSE TIME,我想说的是就像我说的这个剧情一样 Dr House的每一集都被注入了某种血肉模糊的人性。
最有意思的是那么多集你根本记不住,你可能记住某一集你觉得过于印象深刻的情节,但是你根本记不住每一集的内容,记不住那个让你动容的时刻。
所以你会去重新看一遍,然后重新爱上。
就像梁博的歌,那首男孩我特别喜欢,但是我不会唱我根本记不住旋律,所以我想起会去听一下。
是不是很有意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部剧还有一处很好看的是house和每一个人的对弈,可以不负责任地简单总结成是嘴炮,至少在对骂中平分秋色也是很舒服的对不对?
不过这不是简单的对骂,而是不停的拆穿,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剥开我的心hhhhh。
House活得很痛苦,能够理解,一个天才瘸子能快乐到哪里去,所以他乐于窥探别人尴尬的秘密,喜于他们被拆穿时候的愤怒。
不过他也没好到哪里去,他被揭穿的时候也五五开,所以这才是朋友,我很喜欢。
总而言之我非常喜欢这部剧,House很极端,但是他会弹钢琴唉,原谅他的极端了。
一直很喜欢跟所有人抗衡的剧情,当别人都认为你错了,你要坚持自己有多难。
因为我只是一介布衣,甚至还要捡点破烂才能生活,所以需要这样的氟西汀。
从阿喀琉斯之踵开始,英雄们就必须有一个明显弱点,因为他在战无不胜势不可挡的同时还必须承受相应的痛苦,力量越大,痛苦就越多。
这种痛苦可以是生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读《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时候,总会为李寻欢的肺病心疼,他永无止境的咳嗽让人联想到他病态的深情,他在情感方面的懦弱成为他生命中的病灶,他的痛苦源于对此,他的力量也源于此。
他总是重复雕刻林诗音的造像,也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
而就像是古龙笔下的其他男性英雄,李寻欢最终被孙小红治愈了,后者像是驱散生命黑暗的明媚光线,天真,善良,将李寻欢癌变的情感器官轻轻摘除。
李寻欢的治愈与阿飞的治愈过程实际上是《多情》中同步进行的的两条线索,乐天派写作者古龙对他的主人公们非常宽容,他给了李寻欢、阿飞甚至是谢晓峰、萧十一郎们“新生”的希望。
与获得新生的李寻欢相反,同样是“治愈”主题的医疗剧《豪斯医生》中的豪斯永远坚信“people never change”,这就意味着痛苦将用一生时间与你相伴,如影随形。
从这个意义上,豪斯和李寻欢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个人物,和李寻欢久治不愈的肺病相似,神医豪斯本人右腿残疾,腿部肌肉被摘除,为了不截肢,他必须服用维柯丁缓解自己的痛苦。
疾病的隐喻、对药物上瘾,残疾的身体也是对豪斯精神状况的指涉,与情感残疾的李寻欢相比,豪斯的痛苦要丰富的多。
他坚信人与人之间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关系一旦形成,就意味着要承受背叛、伤害,他是“他人即地狱”的信奉者;不择手段,不相信希望,不相信人会变好,认为幸福肤浅而空洞,而痛苦才是生活的本质。
有趣的是,我们将想起哈利波特,那个额头上有闪电标记的男孩,闪电疤痕给他带来显赫声明也给他带来疼痛。
这个恶魔的标记告诉我们邪恶与黑暗也是正义与善良的另一面,哈利波特和汤姆里德尔同时存在于我们心间。
《哈利波特》是信念战胜内心邪恶的故事;但《豪斯医生》不是,豪斯医生的腿部也带有闪电形状的疤痕(手术缝合的疤痕),可这对于豪斯意味着生命中永远无法与之和解的疼痛,永远无法弥合的巨大缺陷,他必须携带着它,仰赖它生活,任凭自己被它吞噬。
当豪斯拖拽着那只坏腿在医院穿梭治病救人的时候,他却永远无法治愈自己,不论是身体缺陷与性格缺陷,豪斯并不是没有尝试过,他和前妻复合,和Cuddy谈恋爱,在浴缸中给自己的腿做手术,但是他都失败了。
他出色的理智、精准的医学判断、大胆的反叛性格必须要以他冷酷、疏离的性格为前提,只有客观冷静到不近人情,他才能看透一切,这也意味着他的天才要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他必须要变得怪戾,出色的诊断才能进行。
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否则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豪斯医生的故事。
所以他的痛苦要比李寻欢丰富得多,忘掉林诗音,小李飞刀仍然能百发百中,但忘掉痛苦,豪斯就不再是豪斯了。
《哈利波特》中“魂器”的设置试图揭示出这一矛盾,哈利也是魂器之一,他必须与自己的罪恶相生相死,但JK罗琳用“魔法”的手段解决了这个矛盾,但豪斯不可以,他没有魔法,他面对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之中,豪斯的问题带有了更多的普遍性。
当一个人需要同时选择自我与抛弃整个世界的痛苦,他能否承受一切,或者是同时抛弃两者而投入庸俗的幸福生活。
但幸运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天才到能够感受到豪斯的痛苦,《豪斯》中的配角们才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他们和豪斯相比思想健康身强体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有自己的暗面,对于拥有天使脸孔的chase来说,他需要性爱填补生活的空虚;对于福曼,他一直试图摆脱豪斯的阴影,对于13和kutner,他们本身自己就身患疾病;但他们不像house,他们仍然相信俗世的救赎,即使它短暂并充满欺骗性。
婚姻失败的Taub最后还是决心照料两个身世不明女儿,Cameron和Masters最后也回到了安全的道德世界当中,他们并没有接受house那样“揭穿一切残忍真相”的世界观,而是拿出厚重的羊绒毯子,将本来狰狞的面孔埋葬其下。
你可以说他们不够勇敢,也可以说他们足够幸运。
“House 是一部聪明人喜欢看的美剧。
”是这句评论,才彻底说服我看House。
对比追剧八年的豪斯影迷们,我仅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补齐这部美剧的剧情,并及时赶上了结局季,一如有八年情感似的。
但实际上,和那些每集看两遍以上的粉丝不同,我错过了不少细节。
就像我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Cartner要自杀一样,迷茫地总觉得这逻辑上不完整。
就像为什么结局篇House要自杀一样,我至今觉得逻辑上不充分,可也找不到原因。
总体看来,这部医学美剧还是引人入胜的。
这是一部时间点把握恰到好处的影剧。
前三季是一个风格,而第四季起感觉编剧们也在求变。
每一集的豪斯医生都有两条主线,一个是case(病例),另一个则是主角们(各位医生)的生活情感。
引人入胜并不是指两条主线上的故事都十分精彩,实际上任一主线有好的发挥已经是十分不错令人印象深刻了。
而两条主线上的剧情都十分出彩的几集便是极致、难以忘怀(特别是第三季后的每一季结尾,绝对是吊人胃口的精品)。
这部美剧能一直吸引观众八年的时间一部分是因为高质量的故事设定,另一部分则是时间点的把握。
对于我来说,这部美剧刚好在我快要觉得无趣模板照搬的时刻给我一些惊喜的糖果。
情感上跟着牵动,视觉上也满足,一点都不马虎。
“Everybody Lies." 也许是这部美剧出现频率最高的台词了。
这句话也决定了Dr. House的性格。
他坚信人们总是会自私地说谎,无论是善意的谎言还是虚伪的。
于是他便只相信自己,而刚好他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医生。
涉猎各领域,也懂人情事故,说白一些,便是个天才。
但是恰恰因为他思考他自信,自己、朋友、人生和各种哲学话题,导致他是一个始终在寻找答案却找不到答案;或许有时找到了答案却不愿意承认答案的一个假扮长不大但有着各种态度的顽固孩子。
为了配备这种性格,编剧们刚好也给House设定了一个无法辩解只得承认的理由,便是他重疾后不断忍受疼痛的腿。
毕竟一个完美无缺的天才是不可能的,而一个瘸腿的天才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若细心观察,这瘸腿天才每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瞬间都需要灵感,来自生活细节或者不经意的一句话。
House历时八年,人物故事完整但都不离几个重要的人文社会主题:家庭、信任、孤独等等。
其实看最后一集便是一个总结。
最后一集House在火海中有着各种幻觉,和那些他曾经身边的朋友们讨论了三个话题:Puzzle、Belief and Love。
这些也是八年来编剧们不曾偏离的主题。
Puzzle是House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这是他最执著而简单的处事方式。
遇到谜题House便会尽全力解答,客观而理性。
在这一方面,House作为一个被眷顾的天才比其它任一角色的医生都要出色,这便是为什么许多观众看万人丛中的House看久了,便觉得他是神。
在Puzzle范畴内,他自信,极少出错,正如台词“House is always right." 这便是他的“神性”。
但若他只是“神”,便不可爱了。
在信仰和爱的范畴中,House便也是人。
即使他怎么执着地坚信自己的价值,他无法预料任何生命中可能发生的下一刻。
正如他无法预料Cuddy会在前一天收了订婚戒指而一天后对着几近崩溃的他说“I love u”,也正如他准备好好逃出火海小心翼翼走每一步而踏中脆弱的木板身陷险境。
他坚信事在人为,但无法解释所有发生在患者和他自身上的名叫命运的奇妙东西。
这使他像个人,与任何脆弱无助、曾思考人生而产生共鸣的观众如出一辙,剩下的只有接受与反抗两个选择,就像他对待Wilson的癌症一样。
而对比起来,Love便是最复杂的东西。
看剧情便知道,有时候怎么做都不对,而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却又刚好。
House和Wilson的情感是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结局篇中“There’s only one person you can count on”, “I thought there were two”是我的泪点,但也许“Yes,I thought it was you”的回答更符合我的爱情观。
潜移默化中,其实编剧们通过House在告诉观众,爱才能产生让人们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无论多少个case最后痊愈的动力,还是House几近崩溃身边人们的关心,甚至最后为了给予爱而留在Wilson身边放弃余生前途的House,这才是主旋律。
而剧集的疑问亦在于是否友情比爱情更容易延续,“Why settle so easily?
”便是House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其实不能说这是聪明人才爱看的美剧。
House只是心中总有那么一点妄图逃避现实的人们爱的角色。
他总是在做自己,理由充分无畏无惧地自私,还令人发指的是个天才。
有时妥协,经常思考,是个我们都能找到些许自身影子的却又用着比我们都自在的性格过活的人。
看過最入迷的劇集,幾乎所有的周邊都買了,也沒想過居然可以有一套劇被預先劇透了幾乎所有重要情節,還能這麼抓心。
最後兩集留了很久,不捨得看完,覺得這樣這故事就永遠不會終結因為前面所有的miserability 都能承受得到,但看著Wilson,我真的不忍心。
開始看這套劇的原因全因為Hugh Laurie, 醫療劇向來不是我的菜,所以試著看了三次才真正迷上Hilson是我看過最觸動的bromance,大概是因為休叔本來就有個同為 personal 和 national treasure 的 my colleague 吧,才能把這份兄弟情演得這麼動人這一輩子不求找過能愛得驚天動地的情人,只求找一個像Wilson一樣能夠默默相伴,永遠為我在家中預留一張沙發讓我在人生最低谷時留宿;沮喪時不是跟我說些糖衣毒藥的安慰說話,而是一針見血指出殘酷卻總不能逃避的恐懼;無論經歷過多次爭吵後最終總會忍不住和好如初離不開對方的Best mate。
或者更好的是,在這一切以上,甚至還能和我一起追逐共同的passion,像Stephen Fry 一樣這樣完美得過分的人。
謝謝你們,讓我渡過了長久以來最美好的五個月,更令我相信人間再無常仍有其美妙之處。
Everything sucks. Might as well find something to smile about.But hey, why am I crying and laughing insanly at the same time.
我真的好喜欢向内探索的剧 不是设置情节逐渐铺陈向外展开 而是调转个方向从四面八方散着的独立聚集逐渐向中心靠拢 House的智性 他不惜牺牲情感需求来寻找的真相 他太需要Wilson了其实 他对不变的依赖更方便工作产生灵感 而Wilson给他提供了安全感和稳定关系 擅长解决别人困扰的人总是处理不好自己亲密关系的难题 因为他太理性了 幸好有Wilson在 而这份包容换来的是House为了最后的陪伴而对身份的抛弃 这在人类社会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 House曾经对Wilson说because if you die, I'm alone.这在结局有了投射 如此不习惯改变的人却能做出最大的牺牲 足见Wilson之于House的重要意义 这是非常成功的一部剧 我甚至会主动去想 如果是House的话他会怎么做 然后Wilson的观点也是 他其实和House也算同类人的不同表达方式 House的聪明在他的隐晦上 他喜欢曲胜过直 喜欢结局的理由:从外在来看House选择了抹杀身份。
对于一直思考和寻找问题答案的他来说 他一直保持着悲观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 甚至逐渐走向漠然无谓 而Wilson是他与这个世界的连结点 Wilson的死亡预示着他与他生活的圈子不必再有瓜葛因为他本来就是更注重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人 所以他会选择伪造死亡抹杀身份 除了Wilson他再没有什么可以在乎 ;从内在看House是非常不爱改变的人 他是那种一只钢笔可以用几十年 一种食物可以连续吃上一个月的人 没有恋旧的因子存在 他不会倾注感情在这些东西上面 他只是习惯 他唯一会变的点就是不断接触新的人去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改善他们的人生 但这也并非建立在付出过多感情基础上 他只是理性客观地剖析他们 就像弄清事物的运作规律 原理构造 他对人类做出的行为和性格追本溯源一探究竟 其实帮助他们的同时利用他们找到他的答案的目的也掺杂其中 在与人纯粹的情感关系当中他只变过一次 与Cuddy从朋友变成恋人再分开 而结果是有强大的毁灭性的 House开车冲进了Cuddy家 后者因此与他渐行渐远 以至于House最后的情感联结只剩下Wilson(很多人惊讶于Hilson共同奔赴剧集落幕但我却隐有直觉的原因)而Wilson要离开了 从他稳定的生活里消失 这无疑是对如此不爱改变的他的致命的打击 与其整个旧的生活因改变而断壁残垣 不如彻头彻尾的消失掉 改换成新的稳定的状态 但缺失掉Wilson的感情空白该如何填补呢 这是我对如此优秀剧集的终章唯一的担心 最后一个镜头他们实实在在的拥有彼此 驾驶着机车奔驰在崭新的路上 我想或许主创同观众一样有着隐隐期盼 在不同于剧集创作的另一个平行宇宙当中 Hilson的车子将不知疲倦地驶向远方 永远不会停歇
仅以此纪念我追了八季爱了八季的H大叔,从2004年到2012年,我虽然没有经历整个过程,却不能否认他和《House》带给我的激励与感动。
如题,美剧大多是戏谑的,但底子非常严肃,不同于大陆电视剧对于题材的严肃敏感,美剧对于生活中常见细节的展现更加深刻,侧重生活中每件事情的细微联系,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区分,青年对于自己生活的定位,在迷茫中不断成长,以及中年在对于自己婚姻和工作的挣扎,从表面看来美剧表现的都是工作更多一些,但是连接美剧看似独立的剧集的暗线都是感情的发展,与朋友、爱人的相处,每一部美剧都是一个主角的成长过程,而剧外的我们也随之成长,每一部美剧都是在教我们生活,与人相处。
《House》代表了一类经典的美剧,每个人都是有劣根性的,主角的“天才混蛋”设定更符合美国人的品味,不同于大陆“玛丽苏”主角的观众期待,美剧每一集都是不完美主角的成长,没有人是完美的,草根英雄更适合美国人的品味,也更迎合被网络侵淫的我们这一代。
豪斯医生每一集救一条人命,但是仍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混蛋的事实。
总之一部美剧是一个主角由不完美变得不那么“不完美”的个人成长历程,与朋友,爱人相处更加和谐的过程,同时教育了我们这些麻木的看客。
福克斯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总是惊人的相似,例如《Lie to me》、《Bones》以及现在的《House》,每一集都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把想讲的故事填进去就行了,但是这也是大陆没有办法超越的一点,因为这不仅建立在一个完美的故事模式,更注重主角的个人魅力,如何讲故事建立在文化的深厚上。
每一集剧情相互独立而模式具有连续性,每周的更新让这种新鲜感不断延续但又具有继承性,明线的独立,但是在暗线上剧情的进展和感情的成长让整个电视剧更加丰富,即使独立给你可以随便看的错觉,但是对于暗线的感情继承又不断抓住受众的心里,在这部剧中对于谁死了,谁病了,为什么的问题,更在乎的是发生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思考和意义,主角和团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对自己人生进行思考,说出我们的疑惑和对自身的醒悟,这样也就达到了整个主题的升华和一部电视剧的意义。
剧集的片头是对即将发生事情的引述,片头之后对于案子的破解,伴随案子本身的病情和背后的故事,主角和配角同时经历的与病人相似的生活问题,病情的本身反复和复杂性,不停的误诊和重新确诊,在病人经历折磨直至痊愈的过程也是主角对自己生活思考的结束,伴随着一个病例的结束,在下一个病人带来的时候,主角们的生活也将遭遇新的问题,这就是生活,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不停来临,解决了这一个总会有下一个来临,我们在跟着豪斯成长的时候不仅看到病人的痊愈,也在治愈自己的生活。
一部美剧的魅力绝对不是韩剧的孱弱幼稚、日剧的勉强励志和大陆的脱离实际所能轻易超越的。
而这部美剧所带给我启示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在第一季的时候,豪斯雇佣了一女两男组成自己的部门,在解决病例的时候不停挖苦自己的手下,磨合中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而在中途这些人离开的时候,豪斯表现出的痛苦不言而喻,这样的人不能接受生活的改变,他希望达到一种满意的生活状态然后努力去维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他会感觉到不安,成年人的不安和青年不同,对于将近不惑之年的人来说生活的安定可能更为重要。
而这背后也传递出这一类人没有安全感,不希望事情超出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所有拼命的犯浑,拼命的表现自己,在队员都离开以后,重新招募的实习生也必须符合以前三人组的模式,第八季豪斯失去了自己的办公室,为了夺回自己的老窝,不停的与整形外科的人恶作剧,与福曼打赌,用病人的命威胁福曼。
这些无非是用一个更加极端的方式表现中年人的不惑,这种不安会传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有一集是讲一个乐队的贝斯手常年远离自己的妻女,在一次看望女儿在地铁时救了一个因癫痫倒在地铁轨道的女人,后来他面临死亡思考到如果自己死了妻子和女儿应该怎么办,所以他决定病好之后离开乐队,找份工作好好生活,可是因为媒体对他英雄行为的报道,他可以多几场乐队演出,在他对妻子说出这件事的时候,他的妻子选择支持他,她对陶博医生说“没有什么比爱上一个一再让你失望的人更糟糕的了”而亲临整个事件的陶博因为以前的背叛正和妻子协议离婚,他意识他曾经的出轨对妻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他决定放手,自己亲手结束了这段维持了22年得婚姻。
放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而旁观别人的事情则看的更为透彻,最后,他把整罐油漆泼在自己的广告牌上时,已经真正放弃挽回,也放弃自己,对自己大半生的否定,婚姻与事业的失败使得他跌入谷底。
有一集是讲一个服务员,拥有完美的记忆,她离开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因为她无法做到原谅,无法原谅自己姐姐做过的伤害自己的事情,后来证明她是患了一种奇怪的强迫症,强迫自己不停的想自己发生过的事情,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一遍一遍的强迫自己不要忘记,她完美的记忆也来自于此,她不要治疗因为记忆是她区别于别人独一无二的东西,可是她不治疗将无法和自己的姐姐和谐相处,忘掉还是不忘,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她最后选择了服药,因为美剧在很多时候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原谅,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这种强迫症将会使我们的生活遭受重大损失。
现实中不也是这样吗,只不过我们没有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我们也不肯原谅某人,我们强迫自己一遍一遍的记住伤害而忘记别人对自己好,结果伤害了自己身边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或许我们也该受到启示了,没有药还有我们自己可以解决。
在第七季最后,豪斯的新实习生马斯特,她无法融入社会,一直考到了博士,在做实习生的这段期间,她一直与自己的良知进行斗争,她不愿撒谎,不愿妥协,在做学生的最后一天,她还有一个腰椎穿刺没有做,但是豪斯替她打了一个勾,告诉她,“我对实习生的要求不是你做十次腰椎穿刺能达到的”但是自小养成的观念,让马斯特决定自己做最后一次作业,当时遇到一个极其喜欢航海的小女生,但是她有了肿瘤,必须截肢,女孩坚持自己的梦想,希望破完记录再回来做手术,而这时的豪斯有心想推马斯特一把,没有对这件事情做出阻止,而内心对女孩生命的担忧,使得她注射错误药物,迫使女孩父母签字对女孩进行截肢手术,女孩对于自己梦想的坚持以及自己绝不撒谎的原则的动摇使得本就迷茫的她终于下定决心,她离开了豪斯,也不知道去哪里,但是她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时她感觉到这一年从来没有的轻松,心里的轻松,离开或许对这样的一个女孩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
问题是如果这个case里的两个女孩是我们,我们会做出什么选择呢,坚持自己?
向社会妥协?
对于梦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现在的90后还有多少可以自豪的说出自己的梦想,或者还有多少人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剧集所传达出能量,能否让我们也思考一下自己的梦想问题。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举,每一集都可以当做一个小电影来解析,电视剧中主角的成长更多的是对我们的说理过程,而我们也因为自己的喜欢而接受了这样一个教化。
再说说这部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吧。
豪斯第一主角豪斯医生自然是我最喜欢的人,天才混蛋,是我对他的评价。
他对医学有特殊的天赋,生来就应该救死扶伤;他相信每个人都说谎,对真话不敢相信;他是无神论,可是自认为的生父竟是神父;他戏弄每一个人,对朋友却那么用心。
他是一个混蛋,但他真的是一个好人。
我还记得他对威森的所有行为,看似无赖,但很多事情都是为了保护威森,他给威森下药偷报告,只是为了他不被吊销执照,他为了威森不再自责于传宗接代的事情,找了一个演员来骗他是他十一年没有见面的儿子。
他对手下嘲笑捉弄,内心却是希望锻炼他们。
他对卡迪做出的各种混蛋事,更像是捣蛋的小学生企图引起女生的注意,他为了了解卡迪为什么生气而去偷她的笔记本,了解后装做别人为了卡迪的养女去幼儿园调查,这么混蛋的行为我却看出他有多么爱卡迪,却不知道怎么表达也不想让卡迪知道,只是怕自己受到伤害,这么个自私无耻的混蛋也有内心柔弱的时候,他的柔弱大多不会表现出来,而是在一个没人的角落独立养伤,然后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样让人看着真的很心疼。
豪斯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真爱的机会,因为他是一个混蛋,但是我觉得他是最应该得到爱的人,他因为受伤而封闭了自己的心门,他敏感,他关心人,看着他与卡迪的纠葛,一直想他们在一起,终于在一起,我看到他的开心,可是卡迪为什么要离开呢,在最后的葬礼也没有出现,他的前女友,假冒的妻子,所有关心的人都来了。
可能这也是为最后豪斯的潇洒离开做伏笔吧,我不知道豪斯这样离开好不好,但是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世人都以为豪斯死了,豪斯却扔掉拐杖和威森浪迹天涯了,潇洒的人啊。
二、陶博除了豪斯,我接下来喜欢的人物就是陶博了,他有自己的整形医院,收入不菲,可是与自己医院的小护士勾搭上,出轨被老婆发现,跳槽到豪斯部门,也面临和老婆分手的窘境,事业爱情双双不顺,这还不是最糟的,他离婚后,跟现在医院的女护士约会有了孩子,而自己22年不愿生孩子的妻子也怀孕了,同时有了两个孩子的陶博完全无法兼顾生活和工作,女护士离开了,前妻有了自己的男朋友,他放弃自己整形医院就是觉得自己学医不愿浪费在整形上,希望自己救死扶伤,而在一次case后,(男孩父亲强奸了自己的儿子,致使自己儿子染上梅毒,前妻带着儿子改嫁,而儿子却一直记得自己“死去”的父亲)陶博因为这件事情触动很大,最终拒绝前妻的要求,独立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我不知道为什么《House》在后半部要安排这样一个实习生,看到第八季,我终于明白,陶博代表了美国一个很明显的中产阶级和具有代表性的中年形象,这样一个人的生活更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不同于大陆偶像剧的泛滥,主角多是2025的年轻人,而职业也多是主流边缘,成功主要靠家族和“LUCKY ONE”,大陆电视剧的积弱一时无法改变,而美剧大多关注成功的中年人,题材多样,职业多为医生、律师等主流行业,这类人努力向上,奋斗不息,正是这类人撑起了美国的经济,代表所谓的美国精神。
但是这类人大多正在历经中年危机,对以陶博为代表的这类人的展示正是我对美剧喜欢的原因之一,没有幻想,没有童话,残酷的现实一直提醒我们能够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每一天就这样过去,总有一天就会是成功的。
对于事业的两难选择,对于婚姻的失败,整个人生跌入低谷,你会怎么办?
威森一个标准好人的模板,对豪斯,对每一任前妻,甚至对每一个患者,他善良,他软弱,豪斯帮他做了一个又一个决定,我每次都唏嘘豪斯对他无情的戏弄,很多都十分过分,但是威森没有说什么,威森不会离开自己的朋友。
而最后他却得了癌症,这个保守了一辈子的人却决定放弃化疗,挥霍自己的最后五个月,而这个有上百同事,上千病人的人却只有一个挚友,因为豪斯的6个月服刑期,不能陪威森走过最后的五个月,豪斯制造了假死了事件,选择了陪威森,我私心希望威森永远不要死,他们永远在一起。
其他人像追求完美的卡迪、心中有团小火苗的福曼、花花公子蔡斯、双性恋13等等,《House》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本来我是要重新写一篇关于《House》的人物,但是感兴趣的其实不多,深有感悟的也不多,这篇文章到人物这块也就结束了,也算是纪念我追了八季豪斯的一个交待,我爱豪斯。
8年,我跟随你和你的团队8年,足够入戏了,不仅仅是记住了不少疑难杂症,还不小心让你偷了心。
就连最后这一季度,你都没放过所有爱你的人,狠狠的给了一记:万恶恶人的回报之爱。
如此自私到极点、自闭到极点、不表达爱意、不否认爱意、不接受他人的善意、我行我素。
纵然真有一个这样能让人又爱又恨的人,想必我也是吃不消的,会和威尔森一样气个半死吧。
真心觉得你们俩才是真爱,爱到愿意为对方去死。
哈哈哈原谅我如此坚定的觉得:虽然肉体上你们不是GAY,精神上却一定是爱到入骨的一对,让我羡慕嫉妒恨!
恨是因为真的特别喜欢你,特别喜欢。
你强大的内心聪明而睿智!
这一刻要和你说BYEBYE了,才知道有多么的不舍得,知道你将再也不会从影了,唯有遗憾。
只想说:你是影视界这辈子我会念念不忘的一个人。
嗯,我爱你。
如若不是这段时间膝盖磕烂了,恐怕我也不会想起你来。
走路会痛,上厕所蹲下的时候会痛,把腿伸直或弯曲也会痛,在前一段时间甚至晚上会痛得睡不着觉……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想起你来的。
当然了,我的痛肯定没法跟你的痛相比。
真的很难相信你能做得到。
疼痛存在于你生活的每一个夹缝中,你只能靠嗑药来缓解它。
或许你是因为虚荣,所以宁愿保全一条腿,也甘愿忍受这无时无刻的痛。
“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痛苦充斥在整个过程。
我们爱撒谎,贪婪,纵欲,虚荣,懦弱,然后带着这些东西活着。
”,不用你说,我都能够猜到你的这一套逻辑。
在你的世界里,模糊了对错,扭曲了道德,所有的事情变得匪夷所思且顺理成章。
你总是爱嘲笑别人,顺带还嘲笑自己。
你这个死老头,总是在告诉观众“生活很荒谬很操蛋”,不过好在用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你(虽然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你可怜)。
以后的生活,没有你该如何是好?
正因为你作为一个奇怪的icon,所以观众看到你的时候才会潜意识中产生“我好正常哦”的幸福感。
你是多么励志的一个存在。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理想,而是疼痛。
我有多么不舍的你就这样完结掉。
你陪着我生活中疼痛一直走下去该多好呀?
豪斯在切除右腿上的血管瘤并因此致瘸之前,他所拥有的比普通人要多,他聪慧能干被人称之为“天才”,有一个同样能干并爱他的女友(Stacy),有两个视他如兄弟的好朋友(Wilson和Cuddy);他的职业虽然有风险但在社会中受到尊敬,是待遇很好且体面的工作;他与父亲的关系虽然紧张,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父亲不爱他,与父母虽说不是亲密无间,但也是最惯常的亲情。
这样一个人,未免让人觉得过于完美了些,稍不留神,就容易被供上神坛成为所谓的“医神”。
所以,必须让他残缺,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心理上。
只有这样,他才能不走进神坛,而是成为与你我一样的人。
事实上,所有被冠之以“神”的人,我们对它的崇拜是一种迷狂,是一种完成我所不能做到之事的强烈愿望。
在“神”那里拥有你我所不具备的能力,崇拜它让我们有一种自身残缺被补足的错觉。
但是,崇拜无法让我们完整,爱却可以。
崇拜的力量远不及爱的力量那样深远和持续,因为爱是一种感同深受,是一种从他者身上发现自我的过程。
“神”因为太过完美,我们匍匐在它的脚下,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卑微与弱小。
然而人皆有缺陷,我们在交往中不断发现和补足,我们爱与被爱,并因此不断完善自我。
第一步是让他瘸。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血管瘤,因为延误的治疗而演变成一场断腿的痛苦手术,折中的方案是保留了腿却从此让豪斯一直处于持续的疼痛之中。
虽然对于豪斯这个人来说,这让他痛不欲生,但对于一个有着“天才”特性的电视角色来说,持续的肉体痛苦却让他变得平易近人了。
单纯精神的痛苦难以实像化,即使能够通过电视语言表达出来,也很难持续,一不留神“天才”就可能演变成一个自怨自艾的疯子了。
相比之下,持续的肉体痛苦和因此接踵而至的精神痛苦,却能长期为塑造人物的性格服务。
这是堪称绝妙的人设,这条瘸腿成了这个角色最完美的标签,几乎可以以此来概括这个人的品性。
第二步是让他孤独。
上天赠予他天才的时候,也同样要拿走一样东西作为补偿。
说凡天才皆孤独未免有些夸张,但天才有着自我运行的小宇宙,理解事物的方式要么更快,要么轨迹与普通人大为不同。
因此,天才总是很难让常人理解,即使常人努力去理解,也要花费足够长的时间,于是天才与常人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
豪斯的天才是他诊断过程的跳跃和大胆,它们遵循着他内在的逻辑,却让外人感到惊心动魄。
医生这样一个职业,让这种天才与不被理解造成的戏剧张力变得更为明显,因为“我们是医生,我们犯错会害死人”。
第三步是拿走或说折磨他的爱情。
从Stacy到Cameron,从Lydia到Cuddy,这些女人从豪斯的身边来了又去,爱情从来没有顺理成章地被稳定下来,这既是人物内在性格所致(天才注定孤独嘛),又是为了剧情发展不得以为之。
除去Cameron的“一厢情愿”,其他三位与豪斯的爱情都是他主动出击。
这样一个角色你很难去说他没有“爱的能力”吧,但正如他天才的那一面一样,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仍然是另辟蹊径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强悍如Stacy也只能勉强驾驭,在恋爱关系中两人算是平手,最终虽未走到一起,但至少是友好再见。
相比之下,Cuddy与豪斯却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个中缘由虽与编剧的狗血脱不了关系,但归根结底Cuddy与豪斯的爱情里参差太多杂质,牵绊着各种私人与公众的绳索,其结果只能算是作茧自缚,只能靠一次决绝的分手来寻得解脱。
三步之下,豪斯与众人的距离便近了。
当剧集发展到第四季时,连豪斯最为出众的诊断天才也在被悄悄地弱化,对于团队能力的肯定是剧集将豪斯从神拉到人这一层次上的进一步努力,其后的种种事件:Amber与Kuntner的死,精神病医院的治疗也同样是这一努力的表现形式。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前三季是一个造神的过程,那么第四季起,便是如何让这个神成为人的过程。
这完整的八季说白了是不断地把豪斯从“医神”还原成为人的过程,这种对于塑造一个完整角色的企图心如此强烈,以至于第八季的最后几集,让一向妙手回春的豪斯面对迄今为止最痛苦的事件:Wilson的癌症。
不可治愈的癌症就像是一张嘲讽豪斯天才医术的脸,任凭你再怎样厉害,再怎么会折腾,终究还是要面对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痛苦。
我们很难去称量将死之人痛苦还是面对将死之人自己却束手无策更痛苦,又或者说这两种痛苦是硬币的两面,他们的痛苦是等值的。
只是对于一向对自己能力有着坚定的信任的豪斯,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而这个事实又与自己最重要的人相关,这种痛苦造成的伤害与他的天才是正比例的。
最后一集还未播出,但是豪斯以一个“人”的形象却已被牢牢地树立了起来。
这部剧结束之后,如果有人问我《豪斯医生》是不是最出色的美剧?
我认为不是,但是如果有人问我豪斯是不是最出色的电视角色?
我的回答一定是“是”,而且没有之一。
我对这个角色的感情既不是崇拜,也不是什么“又爱又恨”,只有爱。
因为爱他就像是爱我自己,让我看到我的那些缺陷,让我在不断发现中获得完整。
█
只看前三季就可以了,前三季的新鲜感和人物尺度已经饱和了,再看会吐。所以豪斯成了我最讨厌的男主角没有之一。50岁的人20岁的心理还硬坳了八季,全世界以我为中心所有人都让着我。追卡迪那部分,天哪大爷,你都快五十了还有什么想不明白,是打算和卡迪手牵手进养老院然后再告白吗?大结局也是槽点多到爆,烦得提。这剧如果换个二十多的痞帅浪的演员来演效果应该更好,外表和内心的矛盾至少看着不违和。
2012.02.29查缺补漏记录 【第八季了,弃;劳瑞叔你还是放弃第九季吧别挣扎了
结束了
可能上一季高潮太high所以这季实在乏善可陈了。
故事老套 没新鲜感 剧情极差 没有逻辑
好不好看,你自己知道~
5.23 Bye,house
前2集还正常,后几集编剧估计在挠墙。
去也终须去……
哭!以后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豪斯医生》一部经典医疗剧,以其独特的医学案例和推理解谜般的剧情吸引观众
It's been fun.
House看了两年,也总算是看完了。最终季前了解的东西太多,也没有很大的震撼和感触,反而对同质化的剧集安排有些麻木了。但是House还是那个House, 这个剧能在千篇一律的医疗名词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冰冷科学下人性的质疑和思考。中规中矩的完结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不是很喜欢第八季
一生能有一个像house或wilson的好友真是不错
13 找到真愛 只不過出現機率極低
从初中开始一直看到现在的美剧--某种意义上,这剧基本影响了我的一些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八季中段之后开始有很多BS,但是总有那么几集非常抢眼。而且,Huge Laurie也让人印象深刻,多多少少是在演自己吧。美好的剧,美好的人生~
最终告别
结局出乎意料又美好。这才是真正的豪叔。“somewhere in there, he knows how to love”. 谢谢你叔,我爱你。请你和W叔快乐自在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