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原著的立场上,这部电视剧基本失败。
不站在原著的立场,这部电视剧就目前来看还算不错,完结后再作评论。
先说一句,鲍鲸鲸什么的可以回家睡觉去。
我是相当反对一个没职场经验的人去写职场小说或者是拍职场电影,完全是根据网上的东西和自己的想象来改、来编。
1、至于第一集,根本没必要拍出来,一笔带过介绍下人物背景就行了,拍的不怎么样,还得罪了上海人,搞地域歧视。
上海人母亲的排外,上海80后男人不务正业,没话语权,唯妈是从等等。
2、角色和小说差别不是一点两点,完全不同,小说中的乔莉是第一主角,其次是陆帆、云海等,王贵林、于至德等人是第三等级。
3、太多的无中生有,看过预告,胖头鱼和乔莉爱上了,靠,难道不搞那套就没人看了吗?
非要有这种感情戏才能有人看吗?
还有貌似没有云海这个角色。
4、比起王贵林这个角色,乔莉、陆帆这两个角色还是相对能接受些。
还有真不知道会不会有周雄这个重要角色。
还有王志飞适合演于至德这个角色,应该会不错5、把职场剧完全变成了感情剧,不知道我能坚持看到几集,昨晚看第二集的时候差点睡着了。
花了两天时间在电脑前看完了一部扯淡的电视剧,这不是演的职场,这演的是童话。
女主角和男主角完全颠覆了一名外企sale和国企老总的形象,一个傻得要了亲命的外企女主角,凭着自己无知且无畏的80年代大学生气质,用真诚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职场难题,运气好得连安徒生都不敢写进童话里。
国企老总更是以王明阳都羡慕到死的悟性为改制的国企感悟出一个又一个灵感来解决困难,在厂区骑自行车这一幕让我顿时石化在1980—1990的荒唐记忆里,电视剧是想误导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让他们带着好恶工作,让他们带着性格迈入职场;两个外企的销售总监有戏剧化的一面,但起码还是遵循了一点真实的。
赛思的销售总监自始自终就是一个老总的小跟班,没有思想,没有能力,他所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有老总面授机宜,如果有一点点闪光点,那就是能做点思想工作,起码对手下的一个销售能做思想工作,赛思的销售总监其实还有一个岗位——政治教导员。
SC的销售总监其实才是现实的,是正常的,为了销售成绩不折手段,精心布置,可惜最后没有落个好下场,不怪他自己,只怪他生活在一个不合时宜的童话世界里。
忍不住更新:我不是那种觉得原著不能有改动的观众,只要改得合情理,再大的变化也都能接受。
但在看了12集之后,我忍不了了,本来的三星改成两星,因为实在改编得太烂了!
打着职场剧的旗号,就该有点职场的精气神!
当我看到十集左右,她在王贵林面前时而做不屑状居高临下地顶嘴、时而瞪着双无辜的大眼睛做小萝莉状聆听教诲时,我就已经无语了。
编剧见过这样的销售吗?
到底是她在求人家买东西还是人家在求她啊?
电视里的乔莉,每一步都走得浑浑噩噩,没见她做过任何理性的分析,纯粹就是靠运气运气再运气。
原著里的乔莉,很多次都是自己整理思路,分析老板在想什么,再分析自己应该怎么做。
举个例子,陆帆要她写炮轰steve的邮件,她听到命令的一瞬间就明白了这件事有多严重,写邮件前坐在楼梯间,把直接上司、大老板的思路想了个清清楚楚,再据此决定了自己的行动。
可电视里,她竟然要靠瑞贝卡给她分析形势,人家分析完了她还在那瞪着大眼睛听不明白。
这样的人打份小工还有可能,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岗位活下来?
简直天方夜谭!
说来说去,制片人就不该让一鲍鲸鲸来做编剧。
这样一个没职场经验的小姑娘,编出来的剧BUG真是一大堆,错误低级到贻笑大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7亿的改制费用,书里写得很明白,是从中间拿一部分来进行设备和软件的升级,这个“一部分”也是一张上亿的很大的单子,所以才有几家大外企来抢,但绝不是什么7亿都拿来买产品,电视里却说成了7亿都用于买产品。
再一个例子:在外企中,总裁助理和总裁秘书是两个完全不同级别的职位,助理相当于高管了,秘书只是很基础的工作助手。
这和国企、政府机关刚好相反。
书中乔莉是从前台转秘书,这个是完全合理可行的。
电视里变成了助理,就好比是前台转副总……根本是编剧没搞懂这个职位的真正含义。
这种错误未免太低级了。
之所以是打两星而不是一星,是因为除了白百合外(她演得太白痴了),其他的演员都还不错。
最好的是何乘风,然后是琳达,活灵活现的演出了专业的职场人士该有的表现。
陆帆除了口音稍微有一点点台湾(这个太难改),其他部分都还算ok,已经在一个烂剧本里做出了不错的发挥。
于志德和王贵林都挺好,只是这正邪不两立的劲头太红剧了……-我是忍不住来减掉一颗星外加更新的分割线--作为原著的忠实读者,一度非常期待改编的电视剧,所以一直很关注电视剧的相关新闻。
记得第一次看到新闻说张嘉译是主要演员时,我很想当然的觉得他演的是陆帆。
后来知道张嘉译演王贵林时,我真是非常惊讶,张嘉译的形象跟原著里的胖头鱼真的毫不沾边,当时就想剧情大概会改变蛮多——只是没想到这个蛮多不是一般的多,这两天看完预告片,真是把我雷到了:乔莉变成了跟王贵林恋爱,陆帆只是前男友,狄云海这个人物好像没有了?
最关键的,主角乔莉的性格变化很大,原著里一个冷静克制又有激情、虽然年轻却心思慎密到陆帆都惊叹的江南女孩,变成了一个情绪起伏颇大、让情感操纵了理智的真真正正的菜鸟……允许我阴谋论一下,我的感觉是:作者把版权卖给制片方后,制片方提出的修改要求作者无法接受,而这个制作了很多成功高收视电视剧的制片方颇为强势——你不按我要求的修改,我就另找人——所以刚开始准备拍电视剧时还曾经在作者的微博上看到过热情洋溢的对电视剧的介绍和推荐,后来就莫名的再也没提过这个事了。
现在要开播了,作者必须提一下,但写的却是“我也有兴趣看看我的小说人物改编后的样子,但我主要精力还是在第三部的创作上”。
这段话我想很说明问题 而鲍鲸鲸这样一个80后、并没有什么职场经验的艺术家来做编剧……我只能说大概是制片方希望这部片子大卖,希望以前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失恋33天的黑马经验可以沿用,于是把它往那种模式化的职场言情剧套路里装,从而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
我不是说鲍鲸鲸不好,她的失恋33天很出色,只是她的经验、她的特色真的不适合职场剧。
原著出版那两年,职场小说、尤其是IT类的销售小说,正是最火热的时候,市场上这样的小说真的不要太多。
原著能在那么多的竞争者里脱颖而出,有它的独特性的原因。
而这种独特性在电视里、现在看情况很有可能被抹杀掉了,最后变成了一部泯然众人矣的职场言情剧……而职场呢?
好像只是个壳了…… anyway,我曾经很期待这部剧的,不论如何我都会守着电视机看一看。
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像陈川那样的真是无一是处,但是自己父母还看着各种好呢,陈川还觉得自己孝顺的多么伟大呢不是为了父母,每个女孩都有结婚的梦想,可这需要一个参照,我的参照是你们。
从你们身上,我看到的婚姻是给自己的坏脾气找一个不用到道歉的发泄对象我挺喜欢瑞贝卡的,看得透彻别人也是朝九晚五只想挣钱,你也是朝九晚五,可你想要的太多了实际上我觉得我更像乔莉也许也许所有的电视剧小说主人公都是那么的让人有代入感,只是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那样的好运气我开始看小说了小说的确开题直入啊电视剧加了好多东西和男女感情。。。
做销售有这么恐怖么我去那个方什么玩意的太不是东西了还有车亚妮啊之类的一定要这样么求销售人员实证啊陆帆啊陆帆每次都是给乔莉希望然后又给她冷掉了就这样期望带来希望带来失望的恶心循环乔莉还能指望他么你说说所以女人既然如此容易感情用事和相信沉溺还是不要办公室恋情了以免丢了感情还耽误了前程不值当的于志德的确是什么都想要啊要悲剧市长说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这话很有道理啊我还是挺喜欢市长的于志德是真爱段芹么还是利用呢我觉得于挺不靠谱的是一个内心文艺矫情却还是追逐名利的人拜金就拜金吧,追求名利神马的也没有错但是你利用了你媳妇的家庭背景和关系你凭啥不好好对待人家就算你心里想着别人你媳妇也不欠你啊你有本事别娶人家啊你为了她父亲的地位为了自己是仕途顺利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不管那女人爱不爱你对你好不好至少人家不欠你人总得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吧亲你还一边享受着物质名利一边又文艺矫情你对段芹是真爱的话就离婚嘛有没有那些东西都不重要但是他就是什么都要钱也要名利也要女人也要爱情也要尊严也要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凭啥都归你身上啊既然要名利就别矫情了好像为了爱情好像别人都对不起他王志飞演的好一直演技都很好陆帆和乔莉就是不是一类人乔莉也是什么都要因为对陆帆的要求太多陆帆说的对,一个要从利益出发,一个还要道德价值出发是很累所以俩人就是越走越远彼此对彼此都失望陆帆凉透了乔莉的心乔莉也让陆帆无与伦比的失望陆帆还是喜欢乔莉的也知道俩人没法继续一起工作,只会让俩人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居然这样表白要她做女朋友了但是对乔莉来说还是惊喜么没有我们掷地有声乔莉就是会把工作和人生混为一谈陆帆肯定觉得是她不成熟但是俩人的想法明显不一样乔莉只会觉得受到了不尊重和侮辱但我也不觉得乔莉和王桂林合适何乘风还挺靠谱的还挺外企的编剧其实编的不太好这明明是职场剧的旗号却过多的跑到伦理和儿女情长中了于和段的那点事矫情死了还演的特长每次我都快进车亚妮怎么会对土井有那么浓厚的感情和挫败呢,明明也不该是真爱啊还有乔莉就一定得安排给个人么电视剧把陆帆找了个这样不够阳刚英俊的人来演连性格都塑造的不太好乔莉也过于不沾烟火气了吧这时候还这样理想主义拯救世人呢其实我很喜欢大丽花写的33天和游记指南但是我觉得这个浮沉好像还真是不太好我爱你三个字从你嘴里说出来是脏话车亚妮对土井说哈哈哈哈不过我也没觉得车亚妮多好啊当时土井还想把她推给于呢太不靠谱了社会有这么黑暗么女销售这么惨啊土井那点小心理素质是个销售场上锻炼多年出来的总监么不能瞎编啊车亚妮那么快就和陆帆在一块了。。。。。。。。。
无力吐槽了。。。。。。
收支不平衡,人生怎么能平衡呢瑞贝卡在电视剧里很有意思啊说的话好犀利呢书里一点也不讨喜啊
土井,一个歪嘴斜眼的日本人,又睡了两名魔都的大好剩女,最后多行不义、自寻短见,真是大快人心。
“肮脏如你者,不配拥有任何美好的东西”,这是土井口中最为“美好的东西”陈染留给他的最终评价。
对于“肮脏”,土井倒也十分认同。
“肮脏”在哪里呢?
商战,当然。
不过美企赛思的高管毫不犹豫地选择贿赂于总的时候,看起来并不觉得“肮脏”,反而是理所当然。
这要在美帝,恐怕是要牢底坐穿的。
还有就是“爱情”:土井和下属剩女之间,一个只想找炮友,一个却要找老公,最后搞到忽悠土井败掉全部身家,出卖商业机密给对手,上演艳照门等狗血无比剧情。
自认肮脏无比的土井最后跳楼自绝于和谐社会了,于是世界变干净了,不是吗?
第五集白百合做销售,人家不就是让她拿着飞机翅膀嘴里叼着铁丝吗,这有多大委屈啊,居然还那么大脾气,太假!
《浮沉》看完快半年了,当初吸引我目光的熟男魅力值爆表的大叔厂长、怀揣着希望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女大学毕业生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两家竞争公司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我心中渐渐模糊得只剩下张嘉译和白百合这两个演员的名字,至于角色——唯独一个人的名字在我的心里越刻越深,他就是于志德。
“每一位学习经济学的同学,都要时刻把自己想象成西西弗斯,这位希腊故事当中的悲剧人物,他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个工作,就是推石头上山。
推石头上山哪,谈何容易啊。
而且,每一次他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那块石头又会滚下山去。
故事当中的西西弗斯,他最大的梦想是把石头放到山顶,而你们要做的,你们要保证这块石头继续地滚动,不管它是从低处攀爬,还是从高处坠落,你们要确保它一直是运动着的。
这项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尘埃落定的那一天,但是在我眼里,这恰恰是经济学的魅力。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今后学会享受推石头上山的每一天。
”讲台上一位大学经济学老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微笑着倾吐了这番话——这就是于志德的出场。
大学老师于志德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市长女儿的丈夫、市长的女婿。
每当同学聚会的时候、每当市长和市长女儿需要他配合在公共场合露面的时候,旁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多么标准的人生赢家啊。
没过多久,于志德凭借市长女婿的身份空降王贵林任厂长的晶通厂,手握7亿资金的使用权,负责国企改制的事情。
于是两家公司就此围绕争夺于志德的欢心展开了商战。
但是很快就能发现于志德的婚姻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在外他是众人追逐的国企老总,在家里面对妻子和岳父却要低三下四、忍气吞声、惟命是从。
这是一个看上去豪华,却处处弥漫着阴霾的家。
“爱我爱我爱我吧,想你想你想你啊,傻傻的我等着啊……是你是你是你吗?
想我想我想我吧,蠢蠢地带我走吧……”温柔的音乐声响起,我看到于志德脸上挂着幸福温暖的微笑轻轻走进一间房——是谁?
让职场上面容冷毅似冰霜、家庭中始终扭曲着表情的于志德脸上写满幸福、轻松和疼爱?
他轻轻地吻了她的脸——不是他的妻子,是另一个女人。
没错,她是于志德的情人。
但她不是清纯的嫩模或者二十多岁的、男人为了满足欲望或虚荣而存在的小三,而是一个同样三四十岁的女人、于志德的初恋情人——段芹。
从这样温馨温柔的场景中,我们看不出一丝阴影,两个相爱的人,卸下防备彼此相对。
在这样的黑夜里,于志德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憩息的温柔乡。
但是幸福对他们而言,却是真正的遥不可及。
对于段芹,我第一次放下了对于一个二奶、小三应有的厌恶和仇恨。
她是于志德的大学同学、初恋情人。
她等着于志德毕业后就娶她为妻的承诺,没想到等来的是于志德抛弃了她去追求市长的女儿并成了别人的丈夫。
段芹的父母去世后,他们又走在了一起。
多年的等待换来的不是白色的婚纱,而是作为他的情人,偷偷摸摸、不能见光地生活着。
段芹所拥有的一切,她的房子,她的工作,她的一切,都因为他对于志德的坚守而在岁月的风干中变得易碎。
他们不能见光地生活在一起,在段芹的公寓里,在于志德微笑着打开收听的汽车广播里。
于志德给了段芹养尊处优的生活,和一份无法预期的等待。
于志德对段芹的选择,正是他对于人生的选择。
于志德放不下对名利的执着,所以面对婚姻,他选择了并不爱的市长女儿,放弃了自己深爱的初恋情人段芹。
虽然于志德在大学课堂上挥斥方遒地教育学生要享受每一天,而现实中的他,却在过着完全相反的生活——他忍耐着每一天的煎熬、忍耐着妻子的冷漠和岳父的强势,把自己期待的幸福推向遥不可及的远方。
于志德想象中的幸福,就是在赚够了钱之后,带着段芹移民国外,“去加拿大,在海边抱着你看夕阳”,这是于志德描绘给段芹看的幸福蓝图。
段芹是个很善良很傻的女人,她独自度过无数寂寥黑暗的时光,把一个女人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于志德。
但她也并非毫无防备。
安全感的缺乏使得她在和于志德相处的过程,随身携带一支录音笔,这也埋下了于志德和她之间信任危机的伏笔。
段芹想要的,无非是于志德能给她一个家,然后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但是于志德却放不下对名利的追逐。
记得有一幕,段芹和于志德一起翻看学生时代的照片,看到他们刚恋爱时请人拍摄的一张照片,段芹脸上回忆的甜美表情迅速转为无法言说的落寞和伤痕:“那时候我们说好第二年就去照一张……”于志德接过话说:“婚纱照。
”然后于志德又给了她一个看似近在咫尺其实远在天涯的承诺。
中年的于志德,衣冠楚楚,优雅不凡,他终于从一个晶通的小工人,成长为一位“成功人士”。
他的独特品味让想讨他欢心的公司捉摸不透,他用六位数的钻戒抚慰段芹一直被笼罩在阴影下的心灵。
他似乎拥有着世人羡慕的一切——名表、名酒、高职、高薪,还有光鲜亮丽的家庭。
但是段芹却哭着对他说:“……那时候的你,还没有为了当官去娶一个你不爱的女人,没有为了金钱放弃做人的底线,而现在我们穷得只能靠幻想来生活了”。
整个剧中,于志德一直在暗中安排移民。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整个事态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着。
于志德越来越捉襟见肘,他开始准备贪污,并公然索贿,只为尽快完成他心里对于“移民去国外度过余生”的美好幻想。
毕竟,在段芹把青春奉献给等待的同时,他也把最宝贵的青春耗费在了对名利、地位、权力、金钱的追求上,所以即使在段芹要离开他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移民,因为他也输不起了。
第24集的开头,于志德去找一直以来帮他办理移民的小雷咨询,然而公司已经空荡荡得只剩下小雷一个人了。
小雷说,等过完年,准备把这个公司关了,干这一行,一颗心始终悬着放不下来,累了,不想这么过了,我想考个导游证,去带个旅行团什么的,钱虽然赚得不多,可日子总比现在过得踏实啊。
小雷甫说完,于志德就摘下手上的陀飞轮手表递给小雷:“这块表你留下吧。
这是我买的第一块陀飞轮手表,十年前买的了,有点旧,你别在意。
知道陀飞轮是什么意思吗?
手表陀飞轮的设计,就是为了克服地球吸引力对钟表精确程度的损失,简单地说,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消灭那零点零几秒的误差,所以市面上凡是陀飞轮的手表,卖得还都是挺贵的。
十年前我买它,我可是咬了牙了,那个价钱对我来讲也是天价。
十年后,我收的那些表,掏钱的时候倒是没有那么心疼了,那些表技术上也越来越先进,价钱也越来越贵,可就是……戴表的这只手越来越廉价了。
我经常看着这些表问自己,我每天做的这些事到底是为什么……你的选择没错,所以这块表你还是收下吧,不要用自己的时间去换这些东西,换那些不值得拥有的东西。
”背景音乐响起,渲染出悲凉荒芜的气氛,于志德走出移民咨询公司,他西装革履的身影倒映在光亮的地板上,显得尤为落寞。
他回首接受了小雷的一声“珍重”,然后缓缓走出了镜头——这是一个四十多岁“成功”男人无比凄凉的身影。
看完这一幕,突然想起那首《陀飞轮》。
以前看不懂它的歌词,现在我全明白了:“然后突然今秋/望望身边/应该有已尽有/我的美酒跑车相机金表也讲究/直到世间/个个也妒忌/仍不怎么富有/用我尚有/换我没有/其实已用尽所拥有曾付出/几多心跳/来换取一堆堆的发票/人值得命中减少几秒多买一只表/秒速捉得紧了/而皮肤竟偷偷松了/为何用到尽了/至知哪样重要劳力是无止境/活着多好不需要靠物证/也不以高薪高职高级品搏尊敬/就算搏到伯爵那地位和肖邦的隽永/卖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为什么高兴记住那关于光阴的教训/回头走天已暗/你献出了十寸时和分/可有换到十寸金/还剩低/几多心跳/人面跟水晶表面对照/连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与少/也许真的疯了/那个倒影多么可笑/灵魂若变卖了/上链也没心跳/银或金都不紧要/谁造机芯一样了/计划了照做了得到了时间却太少/还剩低/几多心跳/还在数/赶不及了/昂贵是这刻/我觉悟了在时计里/看破一生渺渺……”于志德的前半生生动地演绎了黄伟文的这首《陀飞轮》。
离开加拿大移民咨询公司的暗夜里,于志德的倒影显得多么悲哀可笑——在卖了任性、用尽了所拥有的青春、时间,处心积虑、日拼夜拼地奋斗了大半辈子后,他得到了美酒跑车相机金表,得到了高薪高职高级品,得到了世间个个也妒忌的家庭背景,可他仍然不怎么富有——变卖了灵魂,忘掉了为什么高兴,他甚至想通过贪污巨款来购买一幢豪华别墅以容纳自己空乏的灵魂和一颗不再跳动的心……他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于志德最后还是失去了一切——妻子和岳父为求自保和他断绝了关系,段芹因为不想再过刀尖上的日子离开了他。
于志德进了监狱。
穿着蓝白条纹的狱服,他对前来看望他的王贵林说:“我以前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现在终于过上了人过的日子,我终于能睡上一个好觉了。
”于志德的这数十年,我理解为死亡——生中之死(death-in-life),因为他为了金钱地位这种只是为了支撑人类社会流转运行而存在的、本身并不能构成人生本质的东西耗费了时间牺牲了快乐。
尽管段芹背叛且出卖了他,他仍然视段芹为唯一的亲人并想办法寻找她。
也许段芹在他看来就是一颗琥珀,一颗保存了他在出卖自己的灵魂之前、扑通扑通强有力跳着的心脏的琥珀。
如果时光倒流,于志德会选择放弃对所谓志向(没有真正的心动和价值认同的东西,只不过是打着追求志向的幌子而进行的追名逐利)的追求吗?
会勇敢地携手他真正爱的女人度过这十数年吗?
那样选择的他,也许没有今天的地位,买不起名表、喝不起名酒,也无法送给段芹六位数的钻戒,可是他能快乐地笑、痛快地哭,能牵着爱人的手在阳光下散步——以心跳为引擎地活着,而不是以名利和幻想为虚幻的目标活着。
当初看到于志德落马时的快感已经全然无踪,因为这个男人正是现实生活中无数人的写照——甚至我自己,也是一个于志德。
以为贪污受贿蹲大狱的于志德离我们很遥远吗?
不。
当我们为了好就业去学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的时候,当我们为了钱或者说安稳生活的保障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的时候,当我们为了一个稳定体面外表光鲜的职业去从事无法给我们快乐和满足感的工作的时候,当我们忘了生活而只是生存的时候,每当我们遗漏了自己的心跳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个于志德。
我们也许不会遭受牢狱之灾,但生命和时间的惩罚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我真心地祝福于志德余生能找到他生命中的陀飞轮手表,能找到段芹,和她成立一个普普通通但幸福温暖的家庭。
能重新拾回遗失在时光长河中无数怦然心动的瞬间,能找回自己的心跳和真正值得用时间和生命去换取的东西——真正重要的生命体验,不再把美好的期待推向遥不可及的远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现在就是永远,不要再迷茫、再徘徊、再停下来,不要让自己的心孤单受伤了,再没有痛没有苦难,狠狠去爱、去痛、去温暖自己的人生吧。
不得不说一开始还是很期待这部电视剧的,据说是什么职场的。
但是当我很认真地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完之后觉得这个剧情怎么一个坑爹了得。
从头到尾就是这么一个改制的事情是人看着都得觉得无聊吧,所谓的职场打拼也只不过是受挫折为主线而已,这哪里是什么职场剧!
中间有很多的情节都是无聊毫无结果。
而那搞地下情也太没水平了。
还有最搞笑的就是两个公司的挑衅,哪里有这样说话的。。
矢野浩二演的。。
演员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剧情太糟糕了。
撇开感情戏,和小说与电视剧版本之争,单纯从电视剧的情节而言,分析一下赛思成功的原因:高层重视 一开始大中国区总裁何乘风就是亲自督战,而SC只有土井。
土井的上司只不过在重要场合出席。
何乘风作为职场30年的老将,经验丰富,是最后成功决定性的因素。
布局全面,风险分担 这么大的合同,又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制,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
赛思一开始就没有放松王贵林这条看似无用的线索。
而SC就是一根筋地跟着于志德,最后一旦出现变故无力回天。
战略调整 随着项目的进展,赛思的团队一直在调整战略。
何乘风敏锐地感觉到于志德不靠谱地时候,加紧了对王贵林的公关。
为什么最后王贵林会透露那么重要的情报给赛思,都是这层关系做得好。
内部团队管理 车雅尼作为土井的销售干将,土井就不该跟她产生感情纠葛。
他如果爱她,就不该派她去做客户关系。
象陆帆那样要求女友辞职才是比较正常的做法。
否则,就应该公是公,私是私。
没有处理好和女下属的关系导致他铸成大错。
另外,车雅尼家人出事,一直没有做事情,SC只有一名搞情报的薄小宁。
而薄小宁关系有限,所有的宝压在于志德身上。
可是赛思那边全是精兵强将,就连乔莉这样的菜鸟都能起大作用,Linda还没出手呢(Linda掌握于志德和段芹的隐私还没来得及起作用呢)。
更不用说土井对于手下老是侮辱呵斥,可是赛思常与员工谈心,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当炮灰又不离不弃。
文化差异 日本人对中国国情还是了解太浅,哪怕土井说了一口还算流利的汉语也没用。
国有企业的改造,还是政府说了算。
天真的土井以为搞定于志德就行了,这一点何乘风又拔得头筹了。
他在发现于志德高贵的品位的时候就意识到他有不简单的背景,从而反推出背后强大的政府决策链,真是太厉害了。
这几条关键的因素,赛思都盖过了SC,最后它能成功就不奇怪了。
对小说的好印象,彻底被前几集的印象摧毁。不打算继续追。
多好的原著。最后王贵林帮她一下算什么?职场成功最后还是靠色相?
看到第30集开头的时候来豆瓣看了下:啊什么?就30集,没啦?一点击视频下面,哎真的就30集……这种感觉。
国剧里算还不错的 演员选得好
鲍鲸鲸的段子有点腻歪 电视剧始终没耐心看到最后一集
别浮了,赶紧沉……
04级鲍鲸鲸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知名度和编剧酬劳,年少成名,不知是好是坏。时隐时现的孩子腔旁白,嘴硬心软的都市青年,这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标签如果五年内,依旧如此,观众还会买账么?传说中的98万,论这十年间的毕业生,怕是任何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也就张嘉译那晃晃悠悠的劲儿能看看
最后的结局挺和谐的,善恶到头终有报。中间真是百转千回的不堪回首啊。这就是中国的商场心战。对不同企业文化的表达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感情戏差强人意。
台词听得我快吐了啊
这个不是原本的浮沉。
小弱智,小心伤,大思念。
不错不错~~
这个编剧啊,只看懂了浮沉的表面意思,可惜了崔曼丽的大作。一部浮于表面的所谓的外企职场商战片,神马小白领,神马办公室政治。人家老徐起码还象征性的去公司体验了一天的生活,这个编剧连基本常识都木有,都是自己闷头YY出来的。
主旋律电视,阴险卑鄙自大只会压榨劳动人民的美企日企都靠边站,羡慕腐朽资产阶级生活的狗腿子们也没好下场,跟着党走才有肉吃!!——只是中年发福的共党干部领导和外企菜鸟小白领之间的爱情总有种微妙的猥琐感呢~
在莫影298看完了全集,白百合真像王珞丹!
花姐脑残粉路过
两颗白百合,两颗张嘉译
浮。沉。
一集不落的看了,哎呀,话说是番茄台一部接一部的连着攒剧。。片子最后2集收尾有点莫名,先前铺得太大,结果却是坏人跳楼,好人也有了自己的归宿,大团圆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