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末日
4:44 Last Day on Earth,地球最后一日,Last Day on Earth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
主演:威廉·达福,娜塔莎·雷昂,Paul Hipp,Shanyn Leigh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简介:在这个城市的高处、在一间大公寓内,居住着一对夫妻。他们非常相爱。女的是一个画家,男的是一个成功的演员。这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下午——或者说不平凡的下午,因为明天凌晨的4点44分,地球将遭遇一场无法预计的灾难。没有预警、没有通知、没有办法逃生,当然,更不可能有生还者。在地球毁灭前的这天下午,这对夫妻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详细 >
引用张震岳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普通”。
你俩怎么还不死?!
最近看的第二部关于世界末日的片子。关注点都在面临末日时人性表现的多面性。说实话是没怎么看懂,拗情操。导演的意图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面临那时必然也是各异的,唯有自己去想象或者体验
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末日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活成平常的样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完善自己吧,不爱一句信条,爱一个具体的人,一种爱的精神。末日的时候我会chill out with my bff😊
没啥要说的,也没啥可说的?
【6】睡前催眠烂片...即使如此,还是觉得,剧情什么也没有啊!!平得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只记得各种叠化了...(确实有《忧郁症》的感觉)
也许只有通过一个脱离世事的艺术家的眼才得以观察所有人对“终结”的看法吧。但不用事件而用采访,演讲和纯聊天来呈现arguments的做法还是有点偷懒了,也更难打动因故事/行为而动容的观众们。
一部没有G点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世界在一道光中毁灭(应该是宇宙辐射之类,类似《超新星纪元》,但更重要的是对应它创造的起点——“上帝说要有光”),想到斯蒂芬·巴克斯特的小说《后会有期》(《星云VII》),氛围很动人(隐隐的透露了一些近未来设定),专注于二人内心、外部世界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和纪录影像。并不出奇,但挺真实
不喜欢。。。
新时代电影特征,素材+室内表演+形而上思考
2012十佳top 1,有人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面对死亡,亲情爱情都变得令人珍惜,生活本来没有意义,我们为何还恐惧死亡?人们总是对未知报满了幻想。剪辑有毛病,不过这都是小瑕疵
地球末日将至,影片中夹杂着不同人们对世界看法,金钱的态度,亲情的重要等,似乎导演是在探索平凡人中生活的意义!导演提出了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按照一部同类型电影作评价这并不是一部好的电影,但这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开放式结尾使影片得到了升华!
只要电影不结束,就还不是末日,感谢。
表演艱難,感覺和情境構築的失敗也有關。第一場性愛戲拍得倒是很好。
毁灭吧,赶紧的
SEX AND SEX ONLY DO THAT
本年看过最烂片。别给老子讲艺术,是钱不够搞不了视觉么,是钱不够买不了音乐版权么,最可恶就是搞洗脑,念念叨叨假装激情,连一贯的秀胸部桥段居然是近景的60岁Dafoe老头的乳。要不是看着Dafoe在里头哪有精神看完。看完更骂娘。看IMDB有人说宁可看90分钟蚂蚁爬,同意啊亲!
视角独特,浮想联翩
7.7;天大地大大於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