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就想找点谈恋爱的剧来看,想让恋爱废料填满我的脑子。
于是去看了最近大火的韩剧江南美人,去看了最近大火的国产剧延禧攻略,but sorry, I failed. 奔着看谈恋爱去的,这两部有着明确男女主感情线的电视剧却都让我提不起兴趣。
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即使是谈恋爱,我也希望主人公们在一个互相平等、去标签化的背景下去谈。
互相平等就是时间设定不在一个由男性来决定女性地位的年代,去标签化就是主人公不是“暖男”或者“绿茶婊”,他们只是活生生的人。
这一点在《贴身保镖》里实现了。
你可以给男主贴标签,说他是“小狼狗”,你也可以认为这段关系是“老牛吃嫩草”,无论你想如何扁平化、标签化男女主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我只想把其定义为两个脆弱的人之间的互相扶持。
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远远超越前面所提到的两部电视剧中“皇帝爱上宫女”或“校草爱上路人”这样简单的剧情设置,这种关系不是可标签化的,单一的,迎合观众的,而是复杂的,这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这才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观众也许都很喜欢看王子爱上民女之后为她抛弃名誉地位等等,但当故事中的“王子”是一位从政的女强人,表面坚强实则内里脆弱;而“民女”是一位男性,表面是 “big man”内心备受 PTSD 的折磨,这种把电视剧中常有的性别地位的把戏对位交换一下,再加上两人身上的种种脆弱之处,所碰撞出来的火花比任何偶像剧都让我震撼。
什么叫谈恋爱,在我看来所有缺乏思考,千篇一的土味情话,亲亲搂搂抱抱之类“发糖”都不是我心目中的“恋爱”。
西方人把恋爱称为 “relationship”,也即“一段关系”,只与在这段关系中的两个人相关。
它不一定非要是“甜”的,我认为它也需要囊括一些痛苦,一些脆弱。
一段关系不只是两个人分享快乐,而是两个人作为人分享痛苦,互相扶持。
从这种脆弱的互换中我看到爱,和一些与人类之间最亲密的情感相关的东西。
That’s why vulnerability is beautiful, it reminds me of the best that could happen between human beings. 当女主把手颤抖着盖在男主手上,我看到的不是政客和保镖,而是两个内心哭喊着“抱抱我,我很痛苦”的人在试探着、周旋着,那一刻他们太美了,他们身上的所有标签都剥落了,所有保护都融化了;而当你想到有人试图用“老牛吃嫩草”去理解这种感情,怎么会不忿忿不平呢。
我想表达的是,当大部分电视剧都在试图构建一种虚假的恋爱关系,试图让观众相信情话、发糖组成了一段关系的全部,《贴身保镖》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实的“关系”,不要试图拒绝痛苦和脆弱,they are what make you real.
前面有一些惊为天人的苗头……结果…蠢蠢欲动想看的好几年期间以为会是一个更紧张刺激又与众不同的故事。
保镖的意义是想看被保护一方和守护一方的权力拉扯以及经历的惊险悬疑。
但自从女主中途下线后好像变了个剧,我的乐趣也降了一半。
茱莉亚的野心与脆弱,巴德的严谨与后遗症,这都是多么好的可以更多嵌入在剧情中的点,结果把更多篇幅花在了并不那么精彩的各方拉扯探案中,一直在等着朱莉娅有可能还活着的反转没有来,等到了第1集看似柔弱的穆斯林女性突然邪魅一笑的同样也不那么高明的铺垫。
结尾男主回归家庭后也没有等到任何女主的彩蛋,那么请问这个叫贴身保镖的剧茱莉亚的意义何在…… but我注意到这个剧女性角色最起码数量上震惊地在线,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平行时空的国产政治探案剧的上司/同事/助手/反派都很自然的默认是中年男人(mostly),所以当这部剧的几位女性角色站在一起时还会小小惊讶一下,原来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场景——同时也有被自己的不适应惊讶到,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自我观察教育,please more让更多人脱敏并normalize woman on screen.
观影笔记:如果是想看一个职业的日常生活的话,那么恐怕你要失望了。
BBC不是TVB,一个精品剧的出现带有非常高的野心,这种野心也是建立在他们开明的又热衷于制造具有反思性创作习惯之上。
当然这也形成了一个套路,一个关于奇观叠加融合的类型化路子。
本剧在内容上可以说是挖尽了职业从前景到背景的所有戏剧化因素。
制造奇观,首先是职业,一个政要身边的贴身保镖,自然是以一种新奇罕见的姿态进入观众视野,吸引收视率。
但如果奇观仅限于此那就真的是太小看BBC了,随后是政治格局的引入,内部外部的设计,外部恐怖主义,msl is 还有黑社会组织;内部是zf部门的敌视,站队和利益冲突,然后到高层的丑闻事件,这又是一层奇观,也都是恰好搭上了这几年的国际政治局势而产生的,剥离后又强化代入,英国(欧洲)娘们坐在电视机前估计看得咬牙切齿。
之后是人物关系上的奇观,这点无疑是电视剧所侧重于塑造的,人物关系和情感,保镖和上司之间的恋情,有军营禁忌质感的戏码,确实过瘾。
这里也不忘设计主角的战争创伤情结,因此产生秘密,还有特殊的离散家庭,简直是元素融合大全。
最后便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终极奇观——侦探戏码,这点无需赘述,该剧实际是侦探剧,有社会派推理的质感在里头。
所以BBC拥有你们想要的一切,初看这片是职业剧,夹杂着政治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之后笔锋一转是推理剧里面含有大量政治内容,最后回归到家庭剧之中。
BBC很好的利用电视剧的优势——可构建复杂庞大的人物群体和多元的矛盾冲突来制造一个强有力的观影奇观,这种形式在这个年代并不罕见,却一次次被不同神奇的职业剧出现而深化其概念。
但这不代表该剧就一定是全方位突出,恰恰相反,我觉得因为服务于多元的内容,剧本主线却被迫锁死,仔细去分析该剧的情节,无碍乎是如此线路:聪明的有缺陷的主角完成了从主角卷入—主角主动—主角寻找—主角失败—主角成功—主角回归 这样的传统黑色电影叙事线路,所以其实片子的好看是借助奇观,借助揭露某些现实主义内容,但综合判定还是不够惊艳,套路有点多...
好久没看到这么让我捶心肝嗷嗷叫的剧了!
尤其是Julia和David的感情,两个人从开始敌对(准且地说是单方面敌意)到慢慢靠近,但又各带着目的私心,简直是感情里的“谍影重重”。
在一刷之前,我已经知道男女主最终会铺开感情的小床,所以格外注意到了一些暧昧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观看,可能容易被忽略,所以才有不少观众认为感情戏太“突兀”或“狗血”。
但是,导演和编剧的每一个镜头安排,每一个细节铺陈,一定都是有目的的。
我会在二刷的同时更新这篇文章,把感情线相关的埋梗尽量都揪出来,加入自己的拙见,分析和猜测角色的情感进程。
有些地方或许会稍显啰嗦或过于细节,但我意在尝试去揣摩导演和编剧的编排,也好借此努力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事实上两张海报已经很有趣了。
第一张两人正走向唐宁街10号,Julia望着围栏外的的人,而David的眼睛则牢牢盯着Julia。
场景设置在首相府前而非内政部,而“走向”这个动作的寓意很明显了,不知道剧情乍看的情况下,甚至会以为这是一位女首相。
btw海报还用了现在外网照片好流行的大颗粒质感。
正式海报如果认为第一张海报David盯着Julia只是职责所在,还没有透露太多两人间的关系,那我们来看第二张。
同第一张海报一样,海报中可以透露出存在的三方人物及关系,既Julia、David、和来者(第一张海报为记者)。
相比第一张海报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内,第二张在相对密闭的走廊中,此时David的目的更被强调——阻挡来者。
当然,因为来者可疑,所以需要阻挡,Julia却没有把心思放在可疑来者的身上,而是在观察David。
我更倾向认为Julia是在观察,是目的性很强地看,构图上被半遮挡的身体和虚化,加上微低着头斜眼向上看,这是一个更类似于偷窥的动作,这就很有意思了。
剧照海报保镖e01前半段火车炸弹事件跳过。
事件结束后David回办公室的路上,广播里正是Julia对这次事件的发言,这是两人第一次产生联系。
但David没有听完就关掉了广播下车,也暗示着他觉得政客们对一线人员所谓的“致敬”都是bullshit的态度。
车内广播随后David接到升职的消息,硬挤出一个很勉强的笑,这里我认为由于David对政客的偏见,无论是为谁做保镖,都会是一样的内心不情愿。
回到家David马上Google关于Julia的信息。
除了离异、律师经历,独生子女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Julia独立有主张但也渴望亲密关系的特点,这里也透露了很多观众讨论的年龄差问题哈哈。
随后Julia支持海外军事行动的消息无疑更加深了David的偏见,到这,已经为两人开始的不对付打下了板上钉钉的基础。
Google信息:无兄弟姐妹场景转到第二天一早David的行前准备。
这换衣服提取武器的一连串镜头有两个作用:阐述保镖的工作日常,和埋伏笔——正是这个专门给的衬衫特写。
这件衬衫在后续两人态度的变化上可是起到好大作用呢。
重要道具特写第二天一早两人第一次见面,David公事公办提出建议,Julia的应对就差翻白眼了,David这下发现Julia是个很难搞的人。
没想到下班的时候,David再次公事公办又被否定,能说出这句话估计是赌气上了,想让Julia也见识下自己的不好搞,结果还是被怼得没话说😂,到底太嫩了lol。
憋不住情绪了下车时Julia看都没看一眼直接走过,不耐烦程度直线上升;进屋后更是叹了一口气,彻底无语;打完电话怒气冲顶,直接爆粗fuck off。
这一组不断在Julia和David中互切的几个镜头,除了很好展示两人的状态,更加强了对立的氛围。
下图第一个镜头还挺妙的,简单又聪明,David “None taken”的回应后扭头就走,留下背后虚化的Julia一直盯着David背影,随着David的脚步逐渐看不到她,留下充足的遐想空间。
Julia估计原地无奈感叹了一下,终于意识到自己态度太恶劣,稍有软化,还是追进房间补充两句话,还开了个死星的玩笑,至此两人才再次正式同框。
大量对切后终于同框Julia看完案情报告后主动示好,David开始只是顺应Julia的意愿敷衍答应下,却没想到Julia对这件不怎么重要的小事很认真,充分展示出她的真诚和对他的尊重,并非早上听广播时以为的政客们千篇一律的场面话,终于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All is forgiven。
这就是后续所有感情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也是我挠心肝嗷嗷叫的开始。
发自内心的微笑一开门Rob明显误会了哈哈哈哈哈哈,还假意邀请吃虾片,赤裸裸的试探。
David也明显意识到Rob有点小心思,故意盯着Rob祝Julia “Have a good evening”哈哈哈哈哈哈。
Julia回答后Rob马上走了进去,墙上有他走过的影子,司马昭之心。
完了David偷看到Rob谄媚的嘴脸,不过是给个实锤,顺便埋下后来约会事件的伏笔。
累了,改天继续。
看最后一集能把我气死,英国警方都是傻逼吗?
土豆吃多了脑子秀逗了?
根本就是一群傻逼吧?
在男主被炸弹绑着的情况下,从上到下没一个干正经事的,所作所为都很缺乏专业性。
一个身上绑着炸弹的人这么配合,他们不先想着解除炸弹再审问,居然在男主绑着这么危险炸弹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时间刺激男主说一些废话!
我看的人都快坚持不住了,可想而知男主遭受什么样身体和精神压迫,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帮警方抓住了人!
如果他失去控制力炸弹爆了,受损失的可不止他一个!
如果编剧为了拖时间这么写,只能说编剧是傻逼。
如果这是英国警方日常,只能说 god bless you!
很了解你们作死的能力!
男主太可怜了,先前还嫌弃他总是绷着脸呢!
最后都哭成啥样了?
让人心疼!
还好妻子对他一直都挺温柔的,站在他这边。
于是看到最后官配一直是妻子啊!
先前看网上评论都说J是女主来着,感觉吃了虚假安利!
说到J,这个剧前三集是什么小言剧情《内阁大臣和她的贴身保镖》,这真是打在文章标题就让大家想入非非了。
他们俩的感情线的确很激情香艳,也的确会让有些人觉得突兀。
毕竟前面虽然铺垫了,但对有些人来说不是很能get到的。
最大转折就在于J遭遇刺杀后精神上的强烈刺激和对男主的强烈依赖产生的爆发。
那场“I'm not the queen.You're allowed to touch me.”我觉得J处理的很好,把这个角色当时的状态表演的淋漓尽致。
然后两个人身份等因素让他们的对手戏充满戏剧感,会有人萌很正常。
Bodyguard这个词,让我在男主出场的时候,脑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女主角,不然这个主题,虽然是腐国,两个男人配戏怎么都觉得有点怪吧。
先说人设,David Budd这个角色其实还是很招女性喜欢的,疼爱小孩,工作出色,看似禁欲系,人狠话少还“有病”(PTSD,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于是开篇就介绍了他破碎的家庭关系,妻子不让他碰,不愿意接听他的半夜诉说电话, 并且还在see someone,我们的Budd虽然很难过,但是还是说出了那句“ 我们先别离婚,万一我殉职,你作为我合法妻子,仍能拿到抚恤金 ”简直动人心弦。
后来遇到内政大臣Julia,julia说“我的工作和你的工作只会让我们的关系更复杂”,Budd抛出,“没有什么会让我工作更复杂,我的工作就是保护你”。
好的,满分。
后面忠心耿耿追凶我就不说了,反正前面基本满分。
(后面有点崩盘不是人设问题,是剧本问题)再说剧情,果然,火车爆炸案结束没多久,就给男主安排上了以为高贵冷艳又喜欢曝光的内政大臣,脾气不好不愿意配合真的是real难保护。
不过还好,我们的小Budd有光环加持,很快就赢得了女主“芳心”,不,放心。
后面的剧情很好猜,男主和女主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内政大臣VS贴身保镖,没点故事的话可能对不起bodyguard这个词。
生活在孤独中的两人慢慢靠近,一个在权力顶峰挣扎的女性,一个经历战争无法拥有常人生活的男性,彼此惺惺相惜,成为了一起经历生死时刻并握住你手的那个人。
但是正当我感慨这样的剧情不免庸俗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女主在又一场有预谋的爆炸案中领了盒饭,使得这剧一下子脱离了常规,摆脱了俗气。
接下来的查案复仇,不,破案抓凶手以及内奸,其中抓内奸环节还布置了悬念,把观众引向错误的方向也是不错的设定,到此为止,都还蛮好的。
所以我给了这剧五分。
最后说硬伤,本剧最擅长烘托气氛,每次到关键时刻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的观看,搞得我很紧张,但可能太注重气氛烘托,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要烘托一下,比如路上开车其实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比如男主每次藏东西,比如每次的秘密会谈,所以有点疲劳,不过不是大事。
然而就是最后一集的崩盘,结束的太急了,强行给每个人一个归宿,连装的很好的穆斯林女人都突然变成了engineer,制弹高手,在监狱里还能挥斥方遒制造一起起爆炸案,然后突然就招供了,什么都说,仿佛打了吐真剂。
内奸抓了好多集都没抓到,突然就让Budd引出来了,心甘情愿报警然后招供,什么都往外说,内奸理由是因为自己需要受贿,不能让清官上任,总之我看他们招供的时候都有点尴尬,觉得,太容易了?
再说Budd,本来支离破碎的家庭,夫妻双方都已明确表示另有他人,可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后,俩人突然有了美好的结局。
可能编剧想给大家一个完美的ending,但是没掌握好节奏和尺度,看到最后我真的有点蒙蔽,仿佛紧张了五集白紧张了,“什么嘛,你们啥事都没有,害我担心”这种感觉。
可能现实悲剧看多了不太相信这种美好了吧。
但是,以上不影响我继续给它打五分,毕竟,我看完之后,长舒一口气,Budd一个真的把“我保护你”付诸行动的忠犬啊(行了,我知道女主领饭盒了)完。
1 只有6集,短小精练不浪费时间。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刷二十几集一季的电视剧。
2 故事太精彩了。
剧情紧凑紧张有逻辑。
不会有很多“WTF 这都可以”的吐槽感。
主角光环也不是那么严重,毕竟挂了的主角,是没有光环的。
3 人物合理 创伤后遗症的男主:勇敢,威武自信,又容易紧张和崩溃和孤单。
不断上位的女主:自信有光环却内心寂寞。
超级笨的反恐警察,阴险的国安局,过河拆桥玩政治手段的党派。
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合情合理。
4 设计巧妙,谁能想到最后的坏人竟然是!
反正我没看出来。
5 CP感强,虽然两人感觉年纪相差也很多,但是就是配一脸!
真心推荐好看!
满分不嫌多!
上次做的分析又被打脸了,目测成为这部英剧豆瓣下的最为滑稽评论家。
太心酸。
1. 差点猜中男主作为替罪羊会被冤死,结果发现主角光环光芒万丈。
不仅没被爆头,还能一跃而下,丢掉炸药包瞬间消失。
2. 政治势力分类没毛病,国安局作为两面派自保也没问题,但是没有杀任何人,也没有联系恐怖势力,只是政治斗争中女主的工具。
3. 幕后boss是黑道大哥,居然真能有道上势力干掉内务大臣啊,刺伤内务大臣两次,一次狙击手不稳,一次直接引爆得手,这还是在欧洲的英国啊,涨知识了,本以为这些事只在南美或者墨西哥啥的。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强行给政治部门洗白白啊,政治家们只是玩的阴且只顾擦自己的屁股,但要人命的脏活还是无情黑道大哥来做啊。
4. 作为叛徒给黑道大哥报信的是男主的女上司。
这个没想到。
国安这个被编剧投下的烟雾弹让我把注意力太放在国安上了,以为国安会包揽一些脏活,毕竟一个个看着比杀手还冷血啊。
没想到只是会窃听和偷拍,跟私家侦探一样畏畏缩缩的了。
5. 最后穆斯林女的表情变化真的强,会揣摩人心啊,装成一个被丈夫欺骗的小白还误导调查,把我也骗了,将怀疑矛头对准了国安,编剧你可真是腻害啊暂时不想对一些细节做精确的分析了,本剧的总结就是,不能太看脸啊你看国安看着多冷酷阴暗啊,你看穆斯林圣战女看着多单纯啊。
欢迎大家来讨论剧情。
上周看完第4集后本人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没想到在第五集后被编剧啪啪啪打脸,真响啊!
1. 黑料是首相的没猜错。
2. 国安局会透露信息给恐怖分子也没猜错,包括给第一季炸火车男子提供炸药和找狙击手,营造社会恐慌,为女主增加曝光面,让其反恐法案赢取公众信任,帮助女主上位,同时自己入局,这手牌打的真的太好!
3. 演讲爆炸事件,光头男这边势力只是想令女主出丑,并未想杀人,这点我之前猜错了。
真正动手的是国安特工朗克罗斯或者挟持被女主解雇的女秘书的男人。
前者可能性更高,毕竟一贯的不留监控录像痕迹很像其作风,例如黑木宾馆和大学演讲的监控录像都有一个小时被抹除。
4. 如果是国安直接动的手。
原因猜测:国安是典型的无间道,基本原则是绝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中,甚至不惜干掉上司。
女主单身匹马前去找首相谈条件时,毕竟太嫩,没有国安辅助会引火烧身,国安为自保杀女主,以示首相忠心,避免与首相直接冲突,导致陷入麻烦。
5. 如果是挟持被解雇女秘书的男子,其身份为有组织罪犯,可疑行为有监视男主以及参加男主战友的极端思想宣讲会。
原因猜测: 怕监听法案影响黑道内部交易,对女主下手,这个还是有点太扯。
什么时候一个国家内政大臣会被某个犯罪组织给阴死?
这不可能的,背后会有人支持,这个人有极大可能是国安,他被国安收拢了。
这样也可以解释女主死了,还去监视男主,因为那份流失的黑料还没有找到,要找的话只能先盯着男主。
6. 狙击事件是不是女主安排给国安,让他们自己策划针对自己的袭击,来为自己增加曝光量,这事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值得商榷,至少有个事实是国安会拉拢恐怖分子甚至可能黑道分子。
女主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然怎么叫好剧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能抓住观众的心了。
7. 政治势力的重新分类,首先(a)首相,光头,党鞭长一伙(b) 女主 (c)国安。
国安的真正目的是啥?
我也不清楚,至少野心大大的有木有。
其次,反恐警察部分也只是下面的人,不能算是政治势力,只是做自己职责内的事情了,不敢太造次,其两个手下(黑人女加印度男)至少能查查事情真相,也算尽到职责了,不认可下手阴暗狠的国安这事没得商量。
8. 要到最后一集了,男主成了真正的孤狼了,连好不容易建立信任关系的黑人女警察也不相信了,靠着对女主的爱(甚至大声地讲给了其老婆听,英剧简直了)想揪出黑手,这条路是要一直走到黑了,感觉离自己的死期也不远了,捏一把汗。
- 上周对于前四集的一点分析(有几点打脸了)---当恐怖袭击也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我们对于没有尽头的无耻和自私还有下限吗?
答案是,没有,,,---我们对自己善的上限已划定,对恶的下限一直在突破至于女主手上的那份敏感资料到底是关于谁的?
极有可能,是首相的。
不然半夜偷偷摸摸去见他商量啥,本来就存在暗地竞争了有了这个切入点,很多怀疑瞬间明亮了许多。
本人做几点猜测。
1. 国安局欲辅助女主接替首相,毕竟也有了别人的把柄,首相也反抗不得 2. 把女主视为潜在政治对手的内务部光头男,想先下手为强,别忘了光头和女主前夫那个傲慢的党僚长得知女主和首相密会时,就说要搞事情了。
通过拉拢女主的那个白人助手,这样有炸弹的公文包可以名正言顺靠近女主了,还顺便把我们的亚裔印度小哥白白领了盒饭。
3. 反恐警局局长那个女的也只是一个小兵,在小学恐袭出事后被女主莫名其妙一波安排十分不满,加上本来看国安不爽,所以发生狙击事件时迟迟不救援。
到后来明哲保身所以不敢得罪代替女主的内务部光头男,即使知道炸弹包裹源头是来自光头那伙内务部的人。
政治势力的分类。
(A)首相,(B)女主和下手黑且不留痕迹的国安,(C)内务部光头,党僚长以及一直怀疑女主有阴谋的反恐警局。
女主欲取代首相,国安给女主打辅助,光头和党僚长是女主暗地政治竞争的对手。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规矩,所以光头和女警局长形成同盟。
我有个大胆的猜测是(C)内务部的光头是(A)首相的小弟,应该存在某种交易关系,类似光头帮首相牵制女主,未来光头接任那种口头承诺。
这样怀疑的理由是党僚长和首相走的比较近,光头和党僚长走的也很近,所以这三可能一伙。
当光头得知女主直接密会首相开始谈交易就觉得自己前途未卜,对女主先下手了。
后面可能就是(A)首相,(B)国土,(C)内务部光头,三人一起斗地主了海说了一通,你可能问:wc, 男主去哪了??
鄙人答:对不起,男主只是棋子,政治斗争的漩涡他很难全身而退。
最后极有可能冠上冤罪而反抗阵亡,让咱们观众郁闷去吧。
你可能又问:wc, 恐怖势力去哪了?
鄙人答:恐怖势力在这季里面我觉得更像是一种衬托,衬托了战争的灰色性,衬托了政斗的残酷性,给政治斗争加了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国安局透露给恐怖分子信息比如袭击小学的那伙,做一出戏,换取女主的信任和委用,有进入这个局的机会,毕竟女主有去取代首相的势头,提前打好关系很重要。
最后点一下被遗漏的人。
首先是被解雇的女助手的司机,他又在男主战友的煽动性小组会上露过面,其次是还没露面的男主老婆的新男友。
这两个人可能是同一个人(可能性较低),可能是恐怖势力幕后主导,毕竟参加战友那个仇视政府的group,思想容易走极端。
本剧还有一些烟雾弹,故意混淆视听。
比如男主会不会看到公文包的炸弹视而不见啥的,真要是看到了想让女主死,为啥还埋怨自己没有尽到保镖责任想要自杀抛下妻儿??
还有几点疑惑。
给男主手枪换空包的是谁?
这招是为了暗地里保护女主吗?
到现在还没看到女主在政治上的老铁盟友,可能性较小。
还是有人想要最后除去男主灭口不留痕迹,让他无还手之力?
记得那个和女主会谈的神秘人罗格罗斯吗,他是国安的人,这事可能是他做的。
毕竟是空弹壳嘛,而且一般人也很难发现弹夹被换了。
另外一个疑惑就是大家关注的女主有没有死的话题。
这个真的说不清楚啊,诈尸掉大鱼?
神经病吗?
政治家怎么可能开这种玩笑?
不过既然是一部剧也不能过于纠结真实与否对吧。
不管怎么说,女主这种气质高冷、强硬自我的女王外壳下装着的是一个需要依靠的女孩,真的撩到我了,船戏及前奏太好看怎么办,哈哈(本文由于时间紧促,未能配上截图,有空再配上咯)
贴身保镖马上要收尾了,失落,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说实话,从Julia遇刺身亡后,我满心期待的只有David帮她快点找到真凶,以慰她在天之灵。
这是一部爱情悬疑片。
或者说是悬疑爱情片。
David Butt隐藏了自己患有PTSD的事实坚持工作,表现杰出还被派给内政大臣Julia当贴身保镖。
说实话,看到他俩第一次站在一起,就算JULIA说话那么不礼貌,我就是知道他俩一定有故事。
你问我为什么,我只能告诉你,这样才有戏看啊(废话,划掉)但当我看到第二集,他俩就开始滚床单,一直滚到第三集,然后第四集Julia遇刺身亡,我的脸部肌肉做了次完美的吃惊,害羞加错愕运动。
这推进的速度是我熟悉的不温不火,小处细节回味无穷的英剧吗!
不过,现在想来,这节奏也正常欸。
姐弟恋什么的,姐姐们一般已经修炼成精,成熟妩媚落落大方,弟弟们呢,精力旺盛怜花惜玉体力好啊!
这简直是体力及心智的绝配啊!
何况此剧选择的男女主角演技表达的很完美,更是觉得姐弟恋才是挽救人类感情的答案。
此剧中,有个情节最让我感动:Julia参加圣马太大学的演讲。
在等候室,她拉住David说:她留下David继续在身边(那时她已经被David的PTSD发作差点掐死),不仅仅是工作需要,她希望David明白,是他们共同选择了这个方向。
在这里,两位主角演技炫目到不行,Julia眉目中的坚毅和温柔,David内心的感动和接受,通过每一分的表情细节表现得丝丝入扣。
然后,Julia就死了,在婉转的和David告白后,她死了。
最后两集David都是依靠对Julia的爱坚持着和幕后黑手抗争。
希望他能为Julia找到真凶,然后走出心理的阴影,灿烂的活下去。
#Bodyguard 贴身保镖# 也太好看了,BBC还是我爸爸。
三刷还是觉得伏笔、转折和Madden的Leftjawline,精彩!
为什么Madden的左下颚这么多戏?
看一遍觉得好大好宽好瑕疵,二遍好man,三遍别用咬肌演戏了这该死的性感。
喜欢#RichardMadden#这种宽颧骨的blue-eye男孩,自然表情时一副人畜无害的害人相,第六集看没人给他拆炸弹时嗷嗷哭的可怜相我都哇得一声哭了出来,我???
不仅#richard madden# 的butt戏很多(好像就三秒?
但我脑内鬼畜三百遍了⑧),编剧的心思也好野,什么topic都touch了一遍,政治、反恐、警察、刑侦、犯罪、女权、老兵veteran的安置和ptsd问题、ptsd患者的个人成长、分居男主的个人救赎、狼狗恋、年下恋、政客保镖恋、madden's butt恋……大概是太久没看英剧,老是被剧情吓得一惊一乍,嗷嗷哭特捧场。
这部剧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看的Strike Back就p7那个,男主可不是有点儿像Butler我的天?
要不是苏格兰男人性感呢,选角导演都明白这理。
我那时候多喜欢#StrikeBack# 我的妈诶,男主那索命身材毛发下颚线,都一样一样的,没有给他配女主我都魂穿whoever the girl he fools around with好吧。
那美好的第一季,结果因为版权移交问题第二季开头我大男主Porter的客串是开篇被爆头了?!
爆!
头!
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英剧没有主角,我也愣是没搞明白#反击#拍到现在第八还六季咋整出来的?
你就看看p8那第二季仨主人公的三庭五眼有一能活得过四集的灵气吗?
我看迷。
可现在收视这么好呢么不是?
欧美观众这么硬核滴吗?
主角死了还能收整心思往下看的么?
怕了。
所以看到#近身保镖#里男主自杀爆头时我是害怕的,真实发抖的害怕,我怕接下来那俩智商不在线的少数裔警官真要接过Madden butt的大梁了。
对了,Madden的Scottish accent,姐姐我开口就跪了。
就是这种我很乖很村很朴实,但我很浪很野屌很大的调调。
从#詹一美# 到杰拉德巴特勒多少勇士#杰拉德巴特#来着,我buy到现在。
感谢大英帝国给予全球人民如此美好的瑰宝,God Bless the Queen.
我怎么觉得很普通
英剧要逆天!我要给我周围的人狂推。
三星全给导演一人。好好的碟战片,非要加入几毛钱的感情戏,恶心到爆炸。看了下编剧性别,两个大直男,难怪了👋🏻👋🏻👋🏻
第一集的节奏出色,男主性格我喜欢,希望之后能保持住。看完三集,就这节奏就这剧情就这动作场面就这专业性就这男主性格,神剧确定(结尾扣一份找个了个最小的官背锅。。)
妈的被几个喜欢的影评人骗来看的,说船戏如何如何,狼家大公子如何如何,不就是个严肃悬疑剧再硬塞点肉吗?还说后三集难看,我前三集都感觉很一般,第一集最强。
这个剧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什么戏外因素,最后一集一泻千里。导演说算了大家都累了不想管了,就随便编一编吧,然后胡乱安排一通找个角色把结尾交待一下一说就完了,特别敷衍,好气啊!
什么烂东西,真是受不了不好好工作,忙着有一腿的情节
十分钟弃,女主角太老了
神特么破剧,这么多漏洞,一点也不尊重细节,那么多替罪羊可用偏偏挑了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全剧绕圈绕到最后拉几个路人当了反派,然后一个自白的反转全串起来就说是真相,卧槽,搞死一个人至于这么费劲吗?评分这么高是因为和小狼狗上床的事很有看点吗?千万别拍第二季!不过应该不会吧,毕竟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第二季再拍就不合题了。
看到第四集,四星。Jon Snow,你大哥的演技已经甩你好几十条街拉!最后一集拉低一星。结尾纯是狗血。
3.5;五线交织的政治黑幕大放烟雾弹,人人只为分一杯权力与物质的羹,阴谋设计得并不复杂,但解锁过程却相当精彩,悬疑氛围营造得不错,情节推进也很紧凑;战争创伤遗留的无穷孤独,以及再度失去生之希望后的痛楚,表达得很是动人;结尾揭秘显得简单而笨拙。凯莉·霍威只演了半季???!!!
年度英剧,不愧被誉为BBC面对Netflix、Amazon两大流媒体巨头以及一众美国电视台竞争对手的一记反击。丰满的人设为最大亮点,毫无脸谱化,摈弃政治正确和道德正确,无论作为一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退役军人,还是惯性思维里应该不食人间烟火的保镖,无论是庙堂之上的权力巅峰者,还是一位离婚无后的少妇,TA们其实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具之下,都是有跟一个路人甲乙丙一样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偷情氛围中那种缓缓的暧昧慢炖直至欲火焚身的诗意,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配以一贯讨喜的政治、权力、反恐题材,兼具话题性和商业性,组成一个完成度极高的剧本。用电影的心态拍剧集,BBC终归再次自证了这种能耐。
两星半,可以算是我看过的bug最多的悬疑剧了吧。。少狼主一说话表情配口音完全受不了,最后一集直接静音看的,还冒出一个隐藏boss的反转,艾玛我去啊。。服了!
这部剧我只学会了:是的,妈妈。
飞速滑坡,算了。很多不喜欢的地方。演员之间实在是都没有什么化学反应。第一集火车上那场戏真是好!
娱乐性很强很好看,但是一路令我满脸问号的是男主的感情线发展,嗯?他不是还爱着前妻吗?他不是看女主不顺眼吗?这是怎么就突然搞上了??他这一定是为了掩饰自己别有目的吧!咦?情根是怎么深种的??什么?第四集突然???哎哎转为复仇剧了吗?!唉你不是深爱着女主那怎么又跟前妻??卧槽……好吧……
我就問問這部戲在豆瓣8.6是怎麼回事???【果然不能對豆瓣er的審美有太大的期望】
那一声声Ma'am是Budd作为保镖对Julia的承诺和恪尽职守,也裹挟着道德与个人信仰的界限。从一开始的“动作剧”到颇为滥情由职业身份本能衍生的“偶像剧” 再到之后真相巡查的“刑侦反恐剧”,一口气下来特别流畅完整(除了看了隔壁Durrells的剧迷大概能对中间的反转猜个八九不离十)。看到Richard Madden无论是肉体还是那段绝望诘问身份的重头戏,露出姨母笑~感觉今年英剧在娱乐性上有了不少进步(反倒是“神叨叨是常态”的美剧今年表现得参差不齐,大概是个循环吧)。
节奏快,萝卜头帅,德雷尔妈妈这么一看也很性感,可能是政客自带性感buff,两集两人就搞上了后面的走向很期待
看了三集还是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