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

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

主演:徐娇,林晖闵,刘若英,庾澄庆,桂纶镁,蔡淑臻,曾江,石锦航,李烈,陈玉勋,黄诗涵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法语年份:2011

《星空》剧照

星空 剧照 NO.1星空 剧照 NO.2星空 剧照 NO.3星空 剧照 NO.4星空 剧照 NO.5星空 剧照 NO.6星空 剧照 NO.13星空 剧照 NO.14星空 剧照 NO.15星空 剧照 NO.16星空 剧照 NO.17星空 剧照 NO.18星空 剧照 NO.19星空 剧照 NO.20

《星空》剧情介绍

星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人生最最纯然且充满想象力的几年里,13岁的小女孩谢欣美(徐娇 饰)都与爷爷(曾江 饰)在深山里度过。古朴的小木屋和静寂迷人的夜空,是她记忆深处最遥远和笃定的依恋。可是终于有一天小美要离开这里,她随着爸爸(庾澄庆 饰)妈妈(刘若英 饰)回到城市生活。繁华的都市五光十色,却无法带给她些许的归属与感动。与小美有着类似地感受的是频繁随着父母搬家与转学的男孩周宇杰(林晖闵饰),相似的境遇与心境让他们走到一起,成为最要好的朋友。某一天,小美的爸爸妈妈选择分手,而她也终于决定回到深山,带着她的好朋友小杰,一同去仰望那久违已久的星空…… 本片根据著名绘本画家几米的同名原著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长安侠影之石榴美人乔纳斯兄弟:家庭吐槽大会WhiteLab警视厅特别科学搜查班机动战士Z高达Ⅱ:恋人们蜡笔小新:呐喊!春日部野生王国亲爱的乘客,你好百年酒馆化外之医西部圣灵猫眼神探之红莲疑犯追踪第三季探长薇拉第六季勇敢者春日浓情足球老爹密林诡影小大夫水木奇缘之万物定律驴得水沙堡20岁的恋人只为再次遇到你反贪风暴2半径5米小美人鱼我有钱啦圣诞之声老爸当家风雨送春归如果眼睛能偷走彼此

《星空》长篇影评

 1 ) 星空,就算不对胃口,也必看。

疗伤系、治愈系、纯美系、清新系、恋萌系必看。

老了的庾澄庆和刘若英,大了的徐娇,从齐头帘到偏分的明星成长历程必看。

华谊大手笔投出来的雪花、蓝色的大象、恐龙、火车、小兔子折纸动物必看。

桂纶镁的现在,林晖闵的未来,台湾文艺气质青黄接代必看。

曾江爷爷演的好慈祥,好慈祥,好慈祥啊,必看。

名画拼图随片大卖,是一块块碎掉的幸福,还是温馨讲述拼图的由来都必看。

请温柔的对待13岁,唯一长大的好像只有我自己,13岁周边必看。

虽然一切都会过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要抓多紧,请抓紧必看。

 2 ) 星空多灿烂,人心就多寂寞……

①台湾电影是华语电影中一个很奇特的存在,在我印象中,台湾电影似乎永远离不开“文艺”。

或许是那种很清新的文艺,或许是那种很偏锋的文艺,总之,台湾电影似乎一直在远离商业类型片。

当然,台湾电影也没有那么清高。

我想表达的是,即便是台湾的商业电影,导演和骗局的骨子里还是透露着那么一股子文艺腔。

②其实我也不记得我有多久时间没有仰头看看头上的星空了。

虽然我也知道,在城市里,无论是光污染还是其他什么污染,星空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

就好比心底那种美好,我们都已经选择去忽视,甚至无视它了。

“长大”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它勾引孩子们对未来充满希冀,它催使成人们对过去感叹唏嘘。

所谓的纯真恐怕只存在记忆里,而那份记忆也伴随年龄的增大而慢慢变得淡薄。

我们眼中的世界越来越大,大到我和你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③我在很认真地思考,十三岁时候的我正在做什么呢?

我用最好的成绩去了最好的初中,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我们。

选择就是很简单的,成绩好,你就能去更好的学校念书。

而不像现在,在简单的标准之外有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情网络。

④外婆家有棵无花果树。

外曾祖母过世的时候,这棵树被砍掉了。

后来又种了一棵无花果树,可惜一直到我外婆离开,这棵无花果树始终没有为我们结果一次。

我想我的外婆。

我一直觉得没能陪着她走完最后一段路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⑤小时候,我们在星空下嬉戏。

虽然我们也是在水泥操场里从七点玩到九点,累了的话,可以在一旁的水泥看台上看星空。

无论是春季的狮子座,还是秋季的猎户座。

那样的星空是美丽的。

⑥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不会再去操场。

女孩子们被家长们教导不要出门,男孩子们则去录像厅、游戏厅或者某个父母不在家的朋友家打牌。

青春总是混杂着很多的东西。

古惑仔、试卷,以及丢弃在床底下裹着精液的卫生纸。

⑦《星空》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是个台词很少的故事。

就像一幅幅画一样,在你的 眼前缓缓展开。

校园。

丛林。

废弃火车站的日出。

还有徐娇在阳光下的惊鸿一瞥。

故事就是如此简单。

只是,星空越灿烂,人心却越寂寞……

 3 ) 遁逃,寻找内心幼小自我之旅——《星空》影评

我想说,这并不是关于小萝莉与小正太的早恋故事,不是青少年校园暴力研究,也不是挑唆少年偷窃或者离家出走的反面教材,更不是家庭问题对于少年成长影响的写实报告。

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十三岁的孩子所看不懂的。

它的主题,与爱情无关,与成长无关。

或许一个脱胎于稚纯,经历过些许世事颠簸,但棱角尚未打磨殆尽、内心尚存净土的成年人,坐在电影院里,能够体会到电影所想传达的某种普适的审美与共鸣。

这是一场关于每个人的自我的童话。

十三岁是稚嫩美好的年龄。

十三岁的感情是知足的、纯粹的不参杂任何情欲的感情。

梵高莫奈雷诺阿是感情热烈的纯粹艺术家。

艺术是感情纯粹集中的表达。

法国是所有人心目中有关艺术的世外桃源。

爵士乐、红酒和地毯是上等阶级的代名词。

没有蚊虫叮咬的森林,摆满蜡烛的废弃教堂,森林里干净隐蔽的小木屋,平静湖面上的小木船……导演用尽一切手段,布景、环境、室内、室外、音乐、特效,来渲染一种“唯美”的氛围。

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故事要建立在这种“美好”之上。

一双幼小的主人公,是观众窝藏在内心身处的自我,是心里那块净土。

那个幼小的自我很容易感动,会在心里感激对窗传来陌生的音乐;那个幼小的自我很敏感,会因模仿关注对象的一举一动而快乐;那个幼小的自我很易怒,会躲在楼上捶打汽油桶宣泄;那个幼小的自我很自尊,会拒绝一切外来的关心;那个幼小的自我也可以很勇敢,会为了想要保护的东西奋不顾身大打出手。

拼图,是幼小内心一种完美主义倾向。

拼图缺失的一块代表着生活出现裂缝,不再完美。

“爷爷”是疼爱和保护幼小自我的意象,爷爷的逝去代表着幼小自我失去了庇护。

需要独自面对外界的风暴。

父母的离异代表着一切成人世界里所要面对的破碎和无奈;而校园比赛以及后来引出的暴力事件代表着来自同辈的竞争和压力。

一个是远虑,一个是近忧。

面对这些,每个人内心那个幼小的自我,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逃避,而最佳的避难所则是曾经为自己提供庇护的,爷爷的住处——一所远离成人纷争、同辈倾轧的隐世山林中的木屋。

这次逃家的目的只有一个:看星星。

而为什么要“看星星”呢?

因为辽阔的星空会让人觉得自己的烦恼都变小了。

一种自欺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以生存。

逃逸,和躲藏。

是在污浊纷扰人世中,保留内心幼小自我的唯一方式。

然而,幼小的自我实在是太羸弱了,以至于一场雨就淋坏了身子,不得不提前结束这场旅程。

这也是暗示着某种纯粹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短暂性。

为什么说与爱情无关?

因为没有性。

只有灯照剪影的一点点浅尝辄止的性暗示。

像甜汤里加的辛辣作料,用以吸引观众。

一双小儿女之间,只能说是,寒冷中相互依偎着取暖的一对小兽。

牵牵手,吻额头。

只是温暖。

为什么说与成长无关?

因为没有拔节。

小姑娘所有的青春只凝结为一句话,请温柔的对待我们。

成长的只会是我们的身体、心智和阅历。

这个幼小的自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要么躲藏,要么死亡。

永远不会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局的原因。

即便桂纶镁如何美丽窈窕,我扔不愿见苍白无辜的小女孩换了面孔。

本来与爱情无关的电影,非要加上一个言情的结局。

最后的相遇,更像是一种狗尾续貂,用以取悦观众的补丁。

为了故事而故事,为了圆满而圆满。

这种“圆满”是通过每一幅拼图缺失来表达的——女孩作为最后缺失的一块,最终回到了男孩的心上。

也暗合了圣经里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的一种回归。

缺憾,一直是几米漫画的几大主题之一,他一直企图用一种完美的方式来诉说不完美的存在,好让这种教化看起来不那么残忍。

成人童话,应该是。

整场电影下来,两个小时,就好像跟着小女孩坐着火车到星空减遨游一番,完成了一场舒适的心理按摩。

我只记住了一句话:虽然,一切都会过去,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这次遁逃,那么美,美的让人无法释怀。

这部电影汇集了所有十三岁的我喜欢的元素,朦胧唯美的故事线,青梅竹马的伙伴,偶像明星的主题曲,考究的画面转帧。

电影里的小女孩,都像极了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妹,尖尖的下巴颔,清丽干净的脸蛋。

她的家庭,装潢消费、梵高莫奈,优渥的生活,精致的器物,优雅时尚的父母。

甚至刘若英举着红酒坐在桌前的端庄举止都像极了年轻美丽的婶婶。

是的,蔓延了整个童年的向往、艳羡,关于幸福的幼稚定义,都在这部电影里。

但我只给了它四颗星。

因为我不再是十三岁,不再憧憬羡慕那样的生活。

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缺少一种优秀电影所具备的精神内核,一种对现实的关怀。

电影只做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陈述,并没有探讨女孩的成长问题,没有解决幼小自我的生存问题:是任其死亡还是建立起强大的外壳将其深锁?

纯善敏感的自我与风雨交加的外界之间的冲突,绝对不是一场遁逃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的矛盾。

就像是,灯亮了,散场了,不管在电影院再坐多久,观众们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去。

电影够美,但不够真。

所以离开的一刻,愈发显得残忍。

 4 ) 台版小清新 属于青春的别样梦幻

11月的电影屏幕异彩纷呈,虽不算大片云集但电影种类纷繁。

以《转山》为代表的冒险励志片,《铁甲钢拳》为代表的进口大片,《失恋33天》的国产小清新,甚至还有《名侦探柯南》这样的动画电影先后登陆各大院线。

在这样的电影混战中,《星空》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它既非大场面大制作,又不如本土小清新那般“接地气”,只是几米漫画改编的噱头显然也不如柯南那般极具号召力。

尽管如此,《星空》仍然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影片改编自几米的同名绘本《星空》。

同绘本所呈现出来的唯美气氛一样,整部电影也运用了大量鲜艳的色彩为观影者搭建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相对于剧情片,电影的故事情节相对单薄,只有一条主线的叙事方式也简单平淡。

电影描绘了一个13岁女孩的世界,尽管生活中父母离婚的阴霾如影随形,生活时常不如意,但在女孩的幻想世界中,一切却依旧是五彩斑斓的。

导演用甜美的颜色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却在讲述一个初中女生最寂寞的一段过去,本质上讲述的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对主角如是,对观影者如是。

除了电影旁白,电影中大量运用隐喻的方法去展示女孩的内心世界,这些隐喻的基础载体就是小女孩在拼的星空拼图。

丢失的那片拼图代表了她不完整的世界,那个几乎从爷爷去世开始就动荡不安的世界。

而电影后面女孩发烧时生活画面如拼图般崩塌的场景,实际上也象征了女孩家庭的变故对她产生的不良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时,主角小美一直表现的很平静,但她在那些破碎的拼图前面却失声痛哭,其实这也是对于生活中变故出现压抑后的释放而已。

对于这样的隐喻,很多人认为过于简单直接,其实这正是导演的本意。

林书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拍的是一部不把观众当白痴的电影,这部电影和几米的绘本一样,面向的就是正在成长起来的学生。

他们懂得,才会感触。

《星空》虽然有着梦幻的色彩和主题,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现实色彩。

导演在改编绘本的时候,也把绘本中单薄的人物形象丰富了起来。

当女主角发现拼图少了一片后,翻箱倒柜歇斯底里的寻找拼图,这种歇斯底里的表演方式是孩子对生活失落悲伤的发泄,常闻尔;在文具店偷东西缓解压力的片段,更是每每出现在报纸上,都让人唏嘘不已。

运用这些贴近现实的情节,导演将绘本和生活本身联系了起来,使得整个影片简单却不平庸。

至于主人公小美和小杰的感情,不管把它理解为初恋还是友谊,都似乎有其深意。

不可否认两个人是互相吸引的。

当这种吸引存在的时候,正面的能量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他们聆听彼此,卸下心防,然后继续完成自己未来的旅程。

与《失恋33天》不同,这种台湾式的小清新缺少了来自于生活的祭奠。

比起前者完完全全呈现出的人们真实的感情世界,正面直接;后者是在一个架空的环境中描述两个初中生自我探索和救赎的过程。

这种过程也许是缓慢的,沉闷的,好像电影的基调一样,但过程本身却是真实的,能引起共鸣的。

这样的电影不能说完美,但至少是美好的。

林书宇导演说这部电影如果能让中学生勇敢的成长,那它就成功了。

其实成长以后的我们,再去看曾经的这段经历,也会触及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因为这、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那样美好的星空,但这却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我们称之为叫做青春的东西。

 5 ) 拍電影不是拼拼圖

說實話,我喜歡劉若英,喜歡幾米,喜歡桂綸鎂,所以對這部電影期待了很久。

香港亞洲電影節的時候,沒能搶到《星空》的票還很沮喪。

當然,除了有我喜歡的演員之外,電影的宣傳文案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

電影簡介里寫著“這是一部聽得見心跳的電影”,“看完這部電影,你將想起曾經也有那樣一個人,讓你不顧一切地產生驚人的能量,無論如何,要和他一起去冒險,看看這世界的美好”⋯⋯這些話讓我在film editing的課上思緒一直徘徊在回憶里。

但是,事實證明這是一部完全無法讓人入戲的電影,相當失望。

跟我同去的朋友看到一半忍無可忍提前離場了,而我堅持看完的原因只有一個:如果我沒有把電影看完就來評價的話顯得太不客觀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有非常明顯的技術問題,不過這個問題我稍後再說,因為我知道大多數觀眾是不會去關注電影的技術的,大家關注的更多的是劇情,那我就先來說一下劇情好了。

作為一部改編自幾米漫畫的電影,故事原本應該是一個優勢。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正因為原著是以漫畫的形式呈現的,而漫畫和電影的媒介特質差別太大了,因此如果改編不好的話,故事就會走入另一個極端——矫揉造作不自然。

首先,台词真的非常糟糕,这不是生活中两个活生生的“人类”之间会出现的对话,太书面,太刻意了,导演急着想把那些带有人生哲理的话语告诉观众,但是他忘记了,电影最大的特质存在于视觉元素,用我的Film Production课的老师的话说,如果一部电影关掉画面以后丝毫不影响观众理解的话,那就没有必要拍成一部电影了,那就是一个广播剧。

这就是《星空》的最大软肋,影片的主旨不是灌输的,而是借着情节的发展让观众自己去体会的。

影片一开始便出现了那句点题的旁白:当你寂寞的时候,只要仰望星空,世界就会变得好大好大。

那么,我想问一句:然后呢?

我承认这句话本身很有feel,但是影片却没有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仰望星空可以让世界变得好大好大。

其次,电影尽管改变自漫画,有点魔幻超现实主义的意思,但片中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符合逻辑吧。

什么叫符合逻辑?

简单地说就是A推出B,B推出C,C推出D⋯⋯以此类推。

这样才能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流畅自然。

导演林书宇,同时作为编剧,他始终扮演着上帝之手的角色。

他希望主角做甚麼,因此,情節安排相當隨意,整體顯得鬆散不緊湊,即便觀眾遲到了或是中途睡著了,都不至於影響其對故事的理解。

再次,我表示兩個小朋友的演技實在太稚嫩了。

徐嬌表演太用力,極盡誇張之能事,這暴露了她其實根本不了解小美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小潔則是另一個極端,一味地扮酷,樣子太欠抽了⋯⋯兩個主角的對手戲顯得生硬乾澀,完全沒有表現出兩個來自破碎家庭的小孩只見的惺惺相惜,又談何給彼此勇氣和力量去面對這個不怎麼完美的世界呢?

而劉若英、庾澄慶和桂綸鎂又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

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戲好,戲不好,一味地追求技術,難免淪為形式主義。

我個人認為“導演”之所以叫“導演”,是因為導演最重要的職責是指導演員演戲。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裡面的所有演員都沒有在認真演戲,如果連演員都是跳脫在故事之外的,觀眾要如何入戲?

好了,講完劇情講技術好了。

簡單地說一下,說多了說細緻了也沒有任何意義,豆瓣畢竟不是適合進行學術博弈的平台,我知道在這裡大家講究的都是feeling,甚至有人說技術甚麼的都是浮雲,feeling才是最重要的。

對此,我百分之一百地不認同,但是我也無意去爭論,畢竟如果隨便哪個觀眾都能把技術細節揪出來,就不存在專業的電影從業者了。

在吐槽以前,先說一下我認為該片也並非一無是處,起碼收音和美術很出色的。

杜篤之不愧是侯孝賢的御用,水準相當穩定。

美術組整個還原了幾米漫畫的氛圍,相當出色。

但是,攝影和燈光就太有問題了。

首先最基本的,居然多處出現out focus的情況,對於一部上院線的電影,這怎麼可以接受!!

其次,光圈開太大了(這是幾乎所有台灣小清新電影的通病),景深根本沒必要那麼淺,深焦鏡頭反而可以做更多調度上的變化。

再次是廣角畸變的問題,幾乎所有室內戲都有這個問題——畫面邊緣出現球面變形。

我不知道是不是導演追求的就是這種效果,如果是的話,我表示無語。

還有就是燈光的問題。

燈光根本就是在醜化演員,庾澄慶的所有畫面都非常難看,光很硬,臉上的明暗對比相當強烈,而且陰影部分把演員的五官缺點都放大了,甚至小美和小傑在樹林里的那一段太有恐怖片的氛圍了⋯⋯剪輯是我最不能忍的地方,以至於在我無意識的情況下我在電影院裡對該片的剪輯暴了粗口。

剪輯非常地跳,連最基本的motion continuum都沒有做到,幾乎所有的動作剪輯點都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音樂的入點和出點也沒有掌握好,頗有靠音樂就剪輯的嫌疑。

拼圖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道具,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貫穿始終的意向。

但是,我想說的是拍電影不是拼拼圖。

不是說把一個一個零碎的情節片拼在一起就能構成完整的敘事。

電影的每個場景都是彼此聯繫,彼此推動的,否則電影便淪為了生活,談何藝術的再創造?

我想,對於林書宇導演來說,他也丟失了一塊很重要的拼圖。

 6 ) 补上你的那块拼图。

严格意义上来讲,《星空》是直戳我点的一部电影,从预告片开始,就觉得说,一定是要看的。

对于几米的作品而言,《星空》并不是最让我觉得最有力量或者说在突然间有感触的绘本,记得我第一次看几米的书是在高中,我的同桌送给我一本《月亮忘记了》,那本书现在仍然放在抽屉里面像新的一样,但也是我小心翼翼翻了很多遍的书。

我现在其实也几乎忘记那本绘本在讲些什么,但我可以清晰的回忆起当时看几米作品的感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看情色小人书,虽然是卡通,但深刻又强烈。

很多年以后,我看台湾电影,也爱看台湾电影,写过很多台湾电影的影评,大三那会儿窝在家看杨德昌,看蔡明亮,看侯孝贤,也看郑文堂,阅读了很多关于台湾电影发展和现状的书籍,却没有办法用理论去直接往台湾电影上套,我一直觉得,看电影的人,你跟他说再多理论都没用,感受最重要。

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也应该不喜欢《星空》,因为触及不到他们的神经,于是证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海角七号》,而我,完全没feel。

如果说《海角七号》是现代台湾电影的一个转折,那么,我想这之后或者那期间的电影就不用谈电影语言了,我讨厌理论,对于一个学电影的人,情结、感知和想象力大于一切理论知识。

但基础当然需要具备,要不然再拍出一部《夏天的尾巴》,也真够折腾观众的,当然,郑文堂老师的《深海》仍然算是佳作。

所以,在魏德圣先生的《海角七号》各种卖座叫好以后,我开始怀疑我看的台湾电影是不是好的电影,或者说,我看的《海角七号》是不是魏导的那部。

当然,之后的好电影当然是有的,我想《父后七日》、《停车》、《带我去远方》是一定能挤进台湾好电影前十的,至于说《九降风》,其实我真没什么印象了,除了海报上的天空和少年,似乎电影语言太容易混淆在一大批台湾电影中,抽离不出,对于没有像《艋舺》这么高辨识度的电影真的很容易淹没在台湾电影浪潮里,傻傻分不清楚。

这部《星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突破。

我到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20分钟了,我很庆幸我能在20分钟以后看懂片子,并且没有被搞晕菜,导演没有玩浮夸,没有玩悬念,平铺直叙,自然而言。

原本我以为内部观摩活动不会有那么多人,殊不知确实就有那么多人,大放映厅座无虚席,我就只好坐在旁边走道上,这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在虽然铺着地毯但也极不舒服的台阶上看完整场电影。

其实《星空》不难理解,讲述的就是两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为家庭、学校、懵懂的感情而拉扯出来的成长的故事,老百姓的,平民化的,就像你弟弟或侄子的故事。

可能是因为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就把我整个吸引住了,这更像是一个被工作、社会压迫太久的上班族内心迫切的念想一样,朴实的一句话却能量十足。

“私奔”的情感总是吸引我的,没有挥一挥手带走云彩的惆怅,多的却是更加直接的内心需求。

于是他们就去了,在脱轨的火车上穿越星空,然后开启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内心挣扎欲求的秘密旅行。

我觉得人总是希望更强烈的活着的,这在小美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家庭的即将破碎,爷爷的离去,而真正有一个更贴近自己了解自己和懂自己的人对于小美来讲变得很珍贵,小杰便是这个人。

当然,在小杰身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电影里,小美问小杰,你觉得两个人之间的爱会消失么?

小杰答:会。

坚决得像个经历丰腴的成年人一样,而那种表现也恰恰只是年少的假成熟,对于一个13岁少年来讲,或许他并不明白,爱并不是最重要的,探索爱和需求的过程才最重要。

其实这套用在二三十岁的人身上也依然成立,所以原则上,《星空》更多的,是给那些因为压力和周遭纷繁琐事无法自处的人看的,让他们更有勇气说出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当然,可以不用是原句,也可以换成“我们私奔吧,现在!

”“我们搞一下吧,晚上!

”“我们不要再挣扎了,爱谁谁去。

”之类的。

重要的是放开各种束缚,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和感受。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在火车起飞以及翱翔在星空中的那些时间小杰是睡着的状态,如果把这个伏笔理解为小美的内心世界或者每个人内心的差异化而变得有距离感是不是正确的。

一开始的旅程是全新的旅程,是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的旅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才是消除这种内心差异、情感距离的一个靠近的过程。

在这个旅程中,每个人看风景的眼光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当迷雾退散以后,是否可以一同仰望星空,去寻找更坚定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

其实这部电影也是极具符号化的,拼图、折纸,这些小孩子玩意儿其实本质上也映射了现代人内心的渴望,渴望拉近与别人距离,渴望被援溺振渴,渴望更纯真的情感,而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缺了角的拼图,只看你走过那段看星空的旅程,有没有找到更妥帖的那一块人格,拼凑上去,完善自己,也更懂得与人相处。

虽然说教,但不是没有道理。

镜头没什么好说的,四平八稳,没有耍花腔没有各种晃动到让人发指的所谓的“情感表达手法”,要看晕眩的台湾电影可以选择《阳阳》,要看浮躁的台湾电影可以选择《爱的发声练习》,《星空》有的,就是那些带着小幻想、小冲突和小羞涩却让你更加勇敢的自我更新,轻松又有想象空间。

一部电影,怎么可以没有缺点,对于只独立执导过两部电影的林书宇先生而言,更是如此,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感受,敝帚自珍,若有相左意见,望请点拨指导斧正。

整部片子顺下来,发现情感的高潮和爆发点似乎少了一些,一直稳扎稳打,却忘记电影本身的起伏,如果有更加强烈的情绪渲染,可能会更有记忆点,让看客更加深刻和感动。

桂纶镁的出现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不予置评就是最好的表态。

其他演员都非常好。

最后,如果结尾法国小巷子的那间拼图店,只有那副《星空》的地图是缺了一块,或许会更完美,更有想象空间。

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让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读懂小孩的语言,让每一个小孩,都用自己的方式让成年人知道,他们活得多不强烈。

我的微博,有兴趣一致的朋友可以多交流哦:http://weibo.com/hirowork2010

 7 ) 吐槽有力

这是我第一部在电影院看到睡着的电影。

对于经历家庭冷暴力资深者来说家庭那段张力远远不够。

镜头剪接太碎,对白太废,演员我就觉得刘若英和桂纶镁演得好。

关键是尼玛故事起码要交代完整要有逻辑啊!!!!

丰满我都不求你了!!!!

打着文艺旗号的噱头片,有意思么?!

星空这个主题十分不突出,如果只是出现在女孩能分享能幻想的部分,怎么说欠缺了力量吧。

唯一能感动的点是:男孩以后的所有拼图都在心的位置缺了一块。

还有就是最后给个男主角的样子会死么?

开放式结局么?!

你请不起一个友情客串的男演员么?!

我不讨厌文艺但我讨厌文艺逼,你懂吧?!

观影时虽然一直在吐槽。

但还是觉得全片画面唯美,色调清新,鱼缸破裂后鱼在地面上挣扎那个镜头和表现手法,印象非常深刻,值得学习。

音乐也不错,对我来说成败都在此,因为是奔着预告片和五月天的《星空》去看的。

只是没想到总体是大大的失望了一把。

 8 ) 只要听他着心跳声音就会觉得很安全

关注《星空》因为林书宇。

当年看《九降风》系列,记住了他和麦曦茵,个人更喜欢麦曦茵女性特有的细腻,但是觉得林书宇前途不可限量,当听说《星空》这个项目时,第一担心是华谊能给于多大支持,现在看来,陈国富给予了一个新导演难以想象的帮助。

对于这样一部片子,我觉得可以放下分析方法,谈谈看片时最直接的情感体验,而我在看片过程中,不停想起一个故事。

当然,这故事是真人真事。

认识个女孩,成天都是一副笑呵呵模样,一次闲谈时她对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谈起她13岁那年发生的故事,她讲的时候脸庞沉浸在烛光里,几个朋友都完全听傻了。

因为当一个已经为人母的女人,突然讲起13岁时候故事,瞬间就有一个人把自己掰断开来给你看的错觉,那错觉关于另一个人的疼痛,你可以感同身受。

故事发生在冬天。

女孩,暂且就叫她小白吧。

小白是乌鲁木齐人,在她13岁那年,父母正经历冷战、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那时的小白,正是心灵最敏感的时候,她说每天回家都怕听到任何一点动静,因为,那恐怕就是父母吵架的开始,她养成了轻手轻脚、轻拿轻放的习惯,尽力不给父母争吵以任何由头。

但是,家里仿佛永远只有两个人,只要三个人在一起,总是免不了一番大战。

让小白最难过是,父母从来没有把责任添加给小白,反而总是在说,跟小白无关,这让她更加难过,因为要是跟她有关的话,她可以改,那样家,就能像以前一样了。

小白班上有个男生,比她大一岁,因为是事业单位的学校,两家的楼离得很近,小白总能在窗户看到男孩家的灯熄灭与否。

父母冷战,经常彻夜不归,小白害怕,养成了永远把家里灯都打开的习惯,就算被父母教训太费电, 也依然一意孤行,直到一个夜晚,家里灯被父母强行关了,小白害怕地躲在床上,却偶然透过窗帘发现,男生房间的灯一直亮着。

慢慢的小白开始注意起来,只要自己在家,男孩房间的灯就会亮着,仿佛陪着她,有了男孩房间的灯,小白也突然觉得安全起来。

偶然的机会,小白因为学校组织表演认识了男孩,两人莫名其妙的就慢慢越来越亲近,变得上下学也一起走了。

小白说,现在她都记不起来,到底是怎么跟男孩就关系越来越亲密了,就算老师当着父母面指责小白早恋,她也无所谓,因为觉得,如果恋爱就是让自己安全起来,那早恋就早恋了,何况还能引起父母关心,但父母忙于彼此分离吵的不可开交,完全没工夫搭理小白。

那时,小白和男孩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两人都打很久电话,甚至不挂电话,小白要在电话里听着男孩呼吸声,才能入眠,如果对面挂断电话,小白会突然惊醒。

日子就这样时断时续的苟延残喘着。

直到那一年冬天,小白说,乌鲁木齐下了最大一场雪,父母当着小白摊牌了,吵了一架,分别离去。

只剩孤零零的小白,她绝望异常,第一次在深夜找了男孩出来,希望男孩赔自己出去走走。

两人走在路灯下,小白也不哭也不闹,只是静静地说,我爸妈要离婚了,男孩完全不适应这种突发情况,因为两人在一起很少聊起彼此家里得事。

小白哭了,哭得无比伤心,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万籁俱寂,高挑路灯的光晕下,小白哭得都快昏厥过去了。

男孩才说,我做什么你能好受点。

小白说,能接你胸口给我一下么?

然后,小白就趴在男孩的胸口,耳朵和脸贴在男孩心脏的位置,那有力的心跳声如一剂良药,小白瞬间就不难过了,觉得安全了,即使那是乌鲁木齐凌晨12点、安静的十字马路。

后来,小白每一个最难过的时刻,都是靠着男孩心跳声坚持过来的。

再后来,小白父母在老人主持下还是没有离婚,但家里关系大不如前,小白过了15岁,对于一切也能因对自如了,并且锻炼出了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性格,永远像个教科书里开心的女孩子一般。

男孩后没多久就转学了。

他们也永远的失去了联系。

小白那之后再没有谈过恋爱直到结婚,即便不乏追求者,但是她说,再没有找到那么让她有安全感的心跳声,到今天为止,她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两个习惯,只要在家,房间灯必须全打开,只要她心情不好,就要靠在一个胸膛听着心跳声。

故事讲完了,小白没有自我总结。

到今天,已经更多过去了,我想给小白打个电话,建议她看《星空》,因为,不止她自己,在我们开始长大最需要爱护的时候,都有过那个极端敏感和脆弱的年纪,都有过需要疼爱、呵护的时刻,那个时候遇到的那个人,给我们的不是爱情,更准确说,是爱。

如今,小白已经为人母人妻,我想,她已经不用再害怕黑暗了,因为枕边永远有结实的呼吸声。

《星空》在我看来,所讲述的,就是我们开始成长之初,吐出嫩芽最娇嫩的时刻,最需要爱的时刻的故事,电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看到纯之极致时的自己。

跟这份感动比较起来,什么特效之类的,与我而言在,只是装饰而已。

 9 ) 詩意的星空

「當你感到孤單的時候,抬頭看星空,這世界就會變得很大很大......」  這是一齣內容非常單薄卻極富詩意的電影。

情節劇情其實十分不合常理和邏輯,好像幾個故事勉強湊在一起似的。

但我喜歡它的想象力、創意和詩意。

像詩一樣,詩都是不太講求情理和邏輯的。

  也許寂寞的孩子的故事都差不多,十三歲的小美,家境雖然富裕,父母婚姻卻出現危機。

她的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孤單的時候就想念隱居深山的爺爺。

  坐在火車站的候車大堂,別人匆忙的腳步都是他人的,所有景物都褪去了以後,整個畫面突然碎落了漫天雪花雪粉,化成她臉頰,點滴孤寂,晶瑩閃爍的淚水。

  她只想爺爺為她做一隻藍色的大象,就在那個極度想念爺爺而外出的晚上,滿街的東西都驟然變成了大象和各種的動物,陪伴著孤單的她。

「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緊,就抓多緊」  這樣的失散雖然遺憾,但隨著日子的流逝,所有事情都會過去。

小美的獨白有這樣的一段:「我有愛我的爸媽,雖然他們已經不相愛了;我有一群可以分享的同學,雖然我和他們未必可以很瞭解,十三歲的我們,是脆弱的,卻也是剛強的,在可以經歷社會的殘酷以前,這樣的經歷可以讓我們預習,練就面對長大後困難的能力。

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緊,就抓多緊」。

  這樣才叫生活,這樣才叫作活過吧。

「補上你的那塊拼圖」  在對窗吹奏著牧童笛,為街上詩班歌聲伴奏的是小傑是班上的插班生,經常端著一本畫冊,插班生經常是被欺凌的對象,他也不例外。

寂寞的他有一個酗酒賭博打妻虐兒的爸爸,於是他和媽媽只好一直的搬家搬家去逃避爸爸。

  兩個寂寞而憂傷的孩子,好像相濡以沫,彼此陪伴著。

大抵生命都是這樣,是一幅拼圖,唯獨留空了一塊,獨欠這一塊,就不完全,就有所缺久。

  就在爺爺離世的一天,小美恰好完成了拼圖,是梵高的《星空》,恰好是星空最亮處的一塊,沒有了。

  在森林迷路的一個晚上,小美發著燒睡下了,醒來時發現小傑不見了,後來卻發現他躲在樹後,一按他的衣袖,他整個身體便立時變成了很多塊的拼圖,飄滿了整個森林。

  回校後她再也沒有見到小傑,後來卻收到一封信,信裏甚麼都沒有,卻有一塊恰好能拼上《星空》的最後一塊。

再後來,她長大了,在巴黎,同樣是聖誕時節,她走進一間藝術精品店,店內陳列的拼圖,全都少了一塊的。

  鏡頭沒有拍到店主的模樣,那時候的小美,心裏很感動。

故事就停在那裏了。

  也許,在我們的生命裏,都有著這塊最燦爛最閃爍的一角,填空了整幅圖畫才算整全。

  有人說,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就把人心裏其中的一塊抽掉,為要叫我們因著這樣的缺乏,而去愛,以及,被愛。

「我們一起去看星空好不好?

」  十三歲的雖然年輕懵懂稚嫰的年紀,卻能看出愛情萌發與醞釀的端倪。

卻也是帶有距離、克己與自持的。

那時候的愛情,也許只是一些陪伴,一些零星而片段式的印象和分享,一些相處,一些共鳴與同感。

  我們一起去看星空好不好?

即是二人在森林迷路,被大雨弄濕了,在一間破舊而無人的教堂借宿,孤男寡女,甚麼都不用發生,雖有過偷窺的欲望,很快便又止住了。

  那些在友情與愛情之間的徘徊與悵惘,晃蕩在星空之下。

  一起去看星空,不是因為星空美與不美,燦爛或者星稀,一種相隨的陪伴,已經叫人感動。

  我們,甚麼時候能一起看星空呢?

不獨是星空,我們可以一起看日落黃昏,晨起暮散,潮汐潮退,風過林間的一些鬱鬱蔥蔥?

 10 ) 一件色彩斑斓的工艺商品

大抵说来,我对林书宇是有好感的。

他拍摄的《九降风》,做副导演的《艋舺》,哪怕是从朋友口中听闻的短片《海巡尖兵》,综合来看,他都是个有才华的实干派,同时也能耐得住创作的寂寞,该停就停。

面对《星空》,我自然是有不小的期待。

那当然不是因为几米的绘本,而是因为林书宇。

《星空》散发出强烈的MV气质,色彩鲜明,到处是艳丽的色块,不时会出现视觉冲撞。

相比《九降风》的七男二女,《星空》的人物关系非常之简单。

一对初中生,一间教室;一次旅行,背后两个家庭。

电影缺乏冲突变化,对于剧作高潮的处理也过于含糊。

这无奈的少女心事,老生常谈的童年阴影,司空见惯的转校生故事。

说实话,《星空》不太好做。

新世纪初,在华人世界红得不行的几米绘本是卖点;演了《长江七号》、从假小子变成小姑娘的徐娇是卖点;有着日出、云海、晚霞、神木和森林铁路的阿里山也是卖点。

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星空》是一件很好的商品。

但是,我想看的不是这些,而希望是一个起落有致、更能打动人心的故事。

要知道,《九降风》是一部很真实的电影,人物性格鲜明。

不管勇敢还是懦弱,他们身上都有强烈的真实感,就连电影对应的职棒联赛和90年代也很真实。

《九降风》里,击中的棒球飞向空中,又落到了地上。

《星空》的状况就是一直在天上飞,在一个架空的年代和世界里,它努力去表现少女的孤独与幻想。

尤其是在很多年后的巴黎,当台湾小清新的优秀代表桂纶镁小姐出现时,我心里暗念道:完蛋了。

这样的结尾,只能说俗套了,再怎么唱圣诞歌、玩街头路边偶遇都是没得救了。

小杰凭空消失后,明明知道地址,他寄了块缺失的拼图,又故意整出一个造化弄人。

有什么必要留到巴黎去相会,异国情调很有意思么?

浓浓的几米特质?

实在令人不解。

所谓的巴黎、法语,就如往墙上贴《蒙娜丽莎》画,如果这就是家庭品味,这就是电影情趣,那我只能说,自己活得很不合时宜。

更加莫名所以的,电影的时间一下子从小美的初中跳到了高中,她一下子成大成人了。

同样令人不解的地方还有小美突然丢出的一大段人生感慨,就好似总结陈词,但说真的,实在没有比这个更坏的处理方式。

哪怕你跟《九降风》一样,来一首真挚的《蓝色蝴蝶》,从头唱到尾,那岂不是更好(我对五月天的片尾曲同样没有好感)。

希望被世界温柔相待,一下子从两个人的感情跳到了大而空的抒情,你到底是在拍电影还是在替人写影评?

说到底,还是希望这部电影被温柔相待吧……当然,有些地方还是看得出林书宇有迷影情怀。

像妈妈教小美的那段拍手舞蹈,那可不是“知性女人代表”刘若英编的。

它来自戈达尔1964年的《法外之徒》,大名鼎鼎的麦迪逊舞(Madison Dance)。

在小餐馆里,三个主角跳起了舞。

戈达尔用了整整四分钟,一刀不减,一镜直落。

而在《星空》里,这段舞蹈也是出现在餐厅。

后面进了阿里山,小美又教小杰跳了一次。

蒙娜丽莎之类的不说,那副《小艾琳》,它也出现在戈达尔的《精疲力尽》、李沧东的《诗》等片中。

林书宇玩电影的致敬并不陌生,上一回的《九降风》,他直接用上了侯孝贤《恋恋风尘》的经典段落:阿远和阿云走在铁道上(就是海报那个场景)。

而此阿芸彼阿云,一个工整的对照。

【新京报】

《星空》短评

几米的画面!

5分钟前
  • flyingdoge
  • 推荐

各种小言经典桥段低龄版;周宇杰同学你真是忠犬;拼图崩坏让我想起了sola

6分钟前
  • alex
  • 还行

徐娇做作的台湾腔毁了整部电影的氛围,还没有那个小男娃演得自然,小女孩时刻流露出对小男孩情欲的暗示使本来文艺的片子变成了2B

7分钟前
  • 方方酱
  • 较差

没必要用太过严苛的标准来衡量一个有关13岁的童话故事,就像13岁的小女孩也永远无法理解中年妇女的眼泪与悲哀。剧情单纯,画面舒服,音乐妥帖。徐娇明明也标致苗条。“在结束之前,能抓多紧,就抓多紧。”再成熟的人也应该保有赤子之处,愿一切还有幻想留有纯真的人,永远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9分钟前
  • .
  • 推荐

就像荣格心理学派一样。

14分钟前
  • 良吉吉Bee
  • 力荐

清新么!清新么!简直如同圣诞帽一样很蠢诶!没有共鸣的电影看它来作甚!

15分钟前
  • copymie
  • 很差

各种小清新和矫情,不过还算能看吧

19分钟前
  • 庄常飞
  • 还行

超现实主义强奸了古典印象派

2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星空》这小清新口味重到,实在是吃不消。(除了最后5分钟)文艺过头,不知所云。故弄玄虚,散乱无章。有感到美好的人,都是被剧情硬逼了回忆出来,而不是电影本身。散场后从影厅里逃出来,有种灾难浩劫过的感觉。点评:超现实主义强奸了古典印象派。

27分钟前
  • 熊智掷帜炙质
  • 较差

那年夏天最灿烂最寂寞的星空...

28分钟前
  • 野猪子
  • 推荐

好吧,我承认,我看哭了。

30分钟前
  • 蛔蛔大人的女票
  • 力荐

太庆幸自己不是在电影院看的这么一部电影,小清新电影真不是随便抓几个外形对口的演员来演就行的,整个电影气氛完全不对,允许矫情也请不要太过。而结尾的画蛇添足更是一大败笔。这不伦不类的电影到底是要说一个什么样子的故事,我不懂。★★

34分钟前
  • Q。
  • 较差

看得睡着了,看的很没有感觉的一部电影

39分钟前
  • msazhou
  • 很差

很有几米的味道

40分钟前
  • 坐在海底支着下巴的鱼
  • 推荐

内地院线应该多一些小孩子搞对象的片子,少女的童话异想世界与台湾的文艺腔。虽然远不如《九降风》,不过林书宇依然是有些水平的。刘若英终于成老清新了,呵呵。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小清新的不接地气!除了名画和色彩其他的都是些神马啊!

50分钟前
  • 唐揽月
  • 还行

不要去看

53分钟前
  • 郑艺玲Elin
  • 很差

一开始不喜欢,莫名越看越好,好在哪儿又说不清,大概是喜欢她爸妈终究离婚,小杰离开这个设置吧

56分钟前
  • 沉默
  • 推荐

看见徐娇真别扭

59分钟前
  • 啊一起冬眠吧
  • 较差

对~视觉是不错~但情节讲的就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幻想与现实穿插最后正常了的故事~哎哟喂~在电影院看的~那个无聊啊!!

1小时前
  • Maggie啊啊啊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