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心麻花的老观众,看到这个影片时,第一时间就扎进了电影院,九十多分钟的剧长,不多不少,正好够笑一场,过年了,还不兴给自己加点笑料啊,去看吧,入股不亏。
我个人认为影片用了一种讽刺的幽默来探讨了在现今男女等大环境下,女性经常遇到的各种苦恼困境,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技巧,毕竟现今大中华大男子主义的不在少数,搞不好就会引来口水大战。
还好本片在尺度把控上节奏控制住了,站在了上帝的视角,让男女都过上了各自想要的生活,女人穿上了西装革履,过上了职场人生,应酬、压力、客户、实现财富,可以回家对男人给予小恩小惠,趾高气扬。
男人也过上了朝思暮想的所谓米虫生活,做做家务、追追剧、伺候伺候家公婆,随便怀个孕,受着家人生了男孩的窝囊气。
还有伸手要钱的快乐,孕期应酬的快乐。
这下男女双方都圆满了,让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共鸣,难怪影片打出了:带着你的女人一起走进影院的口号。
人有了爽感的同时也同样进行深思。
当喜剧照进现实,才会发现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家作为二个家庭和人的共同载体,应该要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着建立一个能共同的避风港,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我们依然还有坚定的后方可以疗伤,影片的结局也并没有俗套的大团圆,而是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了各自的想要过的生活方式。
一、喜剧猫眼上电影标签是喜剧,但观影全程我只笑了一次,是常远从电梯里醒来之后:我觉得这简直是在致敬《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我唯一能get到的喜剧手法是演员们通过反串来扮丑,可本剧中的扮丑是无聊的,甚至是令人不适的。
这种不适无关阳刚,当一群花枝招展的男演员作媚态,观影人的生理会有本能的反应。
影院里其他观众只在事后一根烟时齐齐低笑,你们细品。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能演好喜剧的配角:魏翔、黄才伦、蒋诗萌、宋木子……可他们要么没什么戏份,要么就是在演小丑,是另一个维度的可笑。
二、不是没得夸电影的结局我挺欣赏。
没有强行大团圆,离婚后许薇薇一句“我爱干嘛干嘛”比前面所有无聊冗余的剧情更好地突显主旨。
三、关于女性主题女性朋友们真的会喜欢这部电影吗?
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可电影里那个两极反转女性至上的世界本质上还是充斥着男性视角自上而下傲慢的凝视,通篇的刻板印象。
电影用将近两个小时教育男人们将心比心的道理,但我觉得这类目的没必要用让男人生孩子的魔幻剧情来实现。
两性关系要靠理解。
我只是纯粹觉得这部电影不好看,不是什么被刺痛跳脚的郭楠。
跟我的表情神同步了哈哈哈
我印象中,荒诞的经典还是《血,总是热的》中,关于蒸罐改造的那段对话:“你动了外壳了,就这不算大修了,明白不?
你不动外壳花多少钱都没关系,动了外壳,花再少的钱也是不行的,因为你们厂今年没有新造蒸罐的计划。
”“那我们怎么办呢?
”“你把新装的拆掉,再把旧的拼装起来,不就行了吗?
”
根据话剧改编的电影,所以台词是最出彩的,最后一段大独白,简直绝了,光是念念都让人热血沸腾熟悉而又不熟悉,合理而又不合理,历史的真实性融合到现在的价值观念中,这样产生的冲突才更具荒诞感。
《绝望主夫》就是一个对重男轻女,男权社会的檄文,用了一种极端夸张和荒谬的手法。
魏翔这个人物在影片里很有意思,导演又不方便多说,看见他头上的光圈了么可惜,矫枉过正,这种冲击超过了我的承受力。
这里又想到了一部国产老电影,同样是讽刺重男轻女,同样是用了荒诞的手法。
1987年的《男人的世界》,该片对于重男轻女的描写,用了世界女性所剩无几的故事架构,故事荒诞,是个科幻片,不过的确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的讽刺。
看看当时的海报,简直就是人人皆黄海两部老电影,展现了什么是现实中的荒谬,什么是会在我们身边看到的讽刺。
而《绝望主夫》将一个巨大的、非常现实的社会症结,放到了一个遥远的时空中,这个时空中,甚至人都有着一种错位的价值观和行为。
但影片中的人身处一个错位的世界时,更多展现的是荒谬,却离对现实的讽刺越来越远。
影片中常远扮演一名极端大男子主义的“成功人士”胡铁男。
这一次的人物,与常远以往给予观众的印象大相径庭,这是一个卖点的,但在我看来,之前他自《夏洛特烦恼》到《李茂扮太子》等一系列作品中始终塑造的矫情、娘娘腔式的神经质的人设,依旧没有在本片里有所改变。
特别是影片进行到最后半小时的时候,他又活脱脱的变回了当年的孟特娇……
常远始终有一种阴性的气质,摆脱不了常远的作品里,虽然也有《哥,你好》里,那种没有娘娘腔,只有神经质的角色,但是看不出他对于自己的风格有调整的打算结果这一部片子,又把他打回了7年前观众对他的印象。
影片前一个小时,胡铁男是一个留着络腮胡子、黑框眼镜、西服革履的男人,他强调的是女主内,男主外;
的确,常远要想提升男子气概,有没有络腮胡子差异很大他要求女员工必须穿裙子配高跟鞋,他会将怀孕的员工发配;他在大会上高喊着女人的意义在于塑造男人;他会跟着狐朋狗友在KTV夜夜笙歌;同时,镜头会穿插他的妻子许薇薇在家中的片段,做家务、照顾小孩等等,目的在于与胡铁男的日常形成差异。
对于胡铁男前期的塑造,可以说是将目前社会上最被人诟病的男性特性都集中于一人身上,甚至有些问题其实已经是上世纪的残留了,比如女性结婚后是否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目前的社会而言,基本上已经不算是问题了,但是影片为了强化男权社会的恶劣环境,还是把它放在了桌面上。
这种对于男性过大丑化的做法,后面还将继续出现。
胡铁男在整个影片里,经历了三个阶段:前半个小时,在现实世界里,表现了他的强势,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大男子主义以及不限性别的社会陋习的集中展现。
中间半个小时,当他穿越到一个女尊男卑的世界时,他与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进行了剧烈的反抗,出现的大量冲突也是本片的主要笑点。
特别一提的,本片主要笑点都是从这样的异世界价值观冲突以及彻底扭转的审美观与观众产生的错位差异中产生的。
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扭转为女尊男卑的社会,我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异世界审美观的变化,直接让我生理上产生不适了。
我恶心了。
当我看到秀念大师兄一边拍着黑漆漆的脸,一边说着最近自己的皮肤越来越好了,一边说着如何斗小三。
闺蜜的茶话会我不行了。
异世界所有的男性和女性,从着装和生活方式上彻底颠倒了,甚至生理结构也是!
胡铁男最后会生孩子的!
这种颠倒很有看头,很猎奇!
但是猎奇不代表美。
所以我看到李诚儒把着兰花指,头上裹一个红毛巾,扭着屁股做饭的时候,这种猎奇就变成了恶心。
不过值得说的是,岳父最后还是爷们儿了一把,其实代表的还是女性的反抗。。。。
导演大人啊,异世界是颠倒了,可我们观众的审美观可没有变啊。
这种心理不适,从进入异世界直到回到现实,伴随了我差不多一个小时。
这里特别提一点,异世界里,就只有李嘉琪的扮相让人眼前一亮——女版霸道总裁,西服笔挺,一支雪茄叼在嘴上,就是一个字,帅!
唯一个没有违和感的人物。
胡铁男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最后半个小时,是他屈从于异世界的价值观,开始接受男性在异世界的位置,于是他刮掉了胡子,气质彻底转变为女性,孟特娇宣告归来。
而从影片角度说,第三段也是实现了剧情的升华,在第三阶段时,胡铁男的遭遇以及他看到的,反映的是现实社会里女性的遭遇。
对于生小孩的重男轻女的态度;妻子怀孕而丈夫还在外边花天酒地;女德学院;对女性的家暴;婆家长辈的压力;家庭中交流的缺失;
李嘉琪的表演入木三分啊在异世界,所有这些,就是换了一个男性的外皮,其实都可以翻译为现实中女性的遭遇。
不过我认为,在对于男权社会的抨击这方面,影片明显是过火了。
它将一些在近几年已经被改善的情况重新又挑逗起来,比如重男轻女,比如女德,在影片中,男性是一种全方位的反派定位。
作为男性,我从感情上便产生了一股抵触的情绪,因此该片很容易造成性别对立的不良话题性。
影片最终以一场梦来收尾,而胡铁男也仿佛因为这场梦而脱胎换骨。
当我以为,该片最后将会是一个夫妻大团圆的结局来收尾时,许薇薇递给胡铁男的离婚协议,让本片在我心中的评价略微上升了一些。
是呀,一个人会因为一场梦而改变么,许薇薇是不相信的。
人的所作所为,不会因为自己的一场梦,就获得谅解,这才是真实。
这才公平。
恶心,真的好恶心!
影片的故事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进入了一个女子为尊的现代都市,经过一系列Pua后成功娘化,变为了家庭主夫,并对以前的自己产生反思的故事。
恶心的点就是,女子为尊的世界里,男人的性格都是娘化的,而女人的性格都比较强硬,也就是说男女性格进行了调换。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老总,警察,消防员保安等等职业全是女性,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女人必须要变成男人的性格才可以在这些职业里活动,那么这个女子为尊有多么可笑?
男人的性格娘化就要相夫教子,换句话说,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应该在家当好贤内助,哪怕就是男人,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得当家庭主夫?
这是对的吗?
之前的影视作品也展现过女子为尊的世界,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比如卿卿日常的丹川,赘婿也算半个,其中没有一个作品把男人变得娘化,因为那样的话,骨子里还是男子为尊,只不过换了个皮罢了。
换皮,这就是最恶心的地方,主创团队骨子里还是那副男子为尊的傲慢,却硬要换一个皮好赚女人的钱,甚至里面还有三从四德之类裹小脚的东西,不由怀疑编剧是不是裹了小脑!
这是我第一部没有看完就离场的电影,冲着开心麻花的演员阵容去的结果是一部烂到不行的片儿。
当然不是对演员们失望,一如既往的喜欢,但这部电影的编剧我觉得真的是有大问题。
作为一部喜剧首先没有几个能够笑出来的点,其次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主题的影视作品不如电视剧《赘婿》。
但让我走出电影院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相比之下不出色,而是我认为,整个剧本设定非常的肤浅。
看似在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的女性发声,实则无时无刻在刻画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剧本设定男主电梯穿越后世界上男女地位颠倒,女性成为了社会劳动力主流而男性多为家庭主夫,想通过描写男主角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种种困境来表达女性在当前社会下的困境。
主题很好,当时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特别的烂呢?
首先,我不明白穿越之后的世界里,为什么成功女性都要穿着男款西装呢?
难道成功的女性不能是穿着亮丽的衣服,妆容精致,谈吐优雅的样子吗?
只有穿笔直的西装、抽雪茄才能定义成功和社会地位吗?
男性穿着裙子短裤就代表受压迫吗?
第二,既然穿越后的世界男性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那么穿越后男性聚会只关注美容护肤自拍完全无脑,也是在表达编剧心里现在女性就都是这样的吗?
一边想颠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一边又拿这些刻板印象当笑点真的有些自相矛盾。
第三,电影整个的情感推进莫名其妙,一个从来不管孩子的父亲因为穿越,穿越后就开始会照顾孩子了,开始在意孩子头发脏没脏了。
然后莫名其妙开始低眉顺耳的成为了乖巧的主夫,然后向妻子反思自己的过去。
虽然剧情交代是孩子说不想离开爸爸所以男主开始努力顺应社会,但首先一开始父亲和孩子的情感建立我觉得就让人没信服感,更何况穿越后的孩子都不是他曾经真实生活中的孩子,怎么能让观众相信男主这么快速的情感过度呢?
第四,片名叫绝望主夫,可纵观全文,我没有感觉这个主夫哪里绝望,可见编剧对女性到底在生活中有哪些绝望的体会不真,自然刻画不深。
写了好多女性生活难的点,包括家务、孩子、公婆,可是哪一个都没有写进人心里。
因为编剧只写了一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烦躁小片段,但真正的绝望是什么,是成为家庭主夫这件事没得选,也逃不出来,看不到希望,并不只是每天多干点活。
第五,难以共情。
穿越后的世界是借男人写女人,但设定上男人成了会生孩子的,男人成了力气小的弱势群体。
那这男和女换与不换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表达明白这个意思,全换了那不是和没换是一个样子吗?
本片想表达女性在社会的困境,并且希望男主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在经历过穿越后理解女性。
那我觉得想表达这个的方法不应该是实现一个绝对的男女互换,而是应该保持现实中的男女本身特点,改变穿越后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设定下剧情才不会假,也容易产生共鸣让观众信服。
比如,现实生活中,怀孕女性会受到职场歧视,做家庭主妇会丧失社会地位被老公看不起。
那么互换后的世界不一定非要女性都走入职场,不一定怀孕的都变成男的,不一定做家庭主妇就被瞧不起。
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穿越后的世界——首先男性女性的生理特征不变,男主的工作状态不变,而穿越后的世界公司更爱招聘女性,且同处一个岗位时怀孕女性更容易受到重用,人们会更信任将工作交给家庭合睦,夫妻相爱,子女带得好的女性。
而男主空有工作能力却得不到领导和客户赏识。
我认为这种设定更可以让我共情到现在社会上有能力的女性没有出路的问题。
然后是家庭方面的设定,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社会环境上全职爸爸成为主流,各种声音要求男性要达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然后正逢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者不学习什么的,周围人,包括妻子都劝他辞职回家带孩子,反正工资也不如老婆一个零头。
男主被迫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家庭主夫的生活。
婆媳矛盾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将婆婆刻画成张牙舞爪只会吼着你干活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小辈对婆婆的忍让,并不是绝望。
真正的绝望是,没人有错,但现实的车轮就是将你逼到无处可去。
那么穿越后的设定应该是丈母娘是真的身体有问题需要人照顾,可自己女儿忙于工作只能男主这个赚钱能力差的人牺牲自己去照料。
男主人公就这样陷入家庭的“泥潭”中丢失了自我。
在这样由需求、感情、责任构成的“泥潭”中男主真正理解了妻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妻子没有出去工作不只是因为社会不公平,也不是因为丈夫的拒绝,更不是妻子没有工作能力,而是感情和责任困住了她。
其实妻子只要想工作随时都可以,来征求他的意见不过是因为她还爱这个家,还把他当家人还愿意征求他的意见。
从今以后无论妻子是出去工作还是当全职妈妈,丈夫都会尊重妻子了。
这样一个走内心的情感线我认为才能真正的表达大多数成为全职妈妈的人的心路历程。
故事中只有男性将这种心路历程带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体会出那种绝望。
还是那句话,绝望的不是多干一些活,而是开始无从选择,结束时又无法抽离,丢了自我又丢了价值。
首先这部电影是对女性(尤指女性观影者)的一次侮辱。
是对男性(尤指男性观影者)的一次三观洗脑。
绝对不能认为这是一次男性(特指男性创作者)的“共情”最简单来说,在女性主导的社会里,男性受到的危机绝对不是怀孕,绝对不是因为性器官(阴道及阴蒂)所引发的。
以特殊的方式去界定女性处境的是,她作为整体的人,作为一种自主的自由,是在男人逼迫她自认为他者的世界中展露自己和自我选择的,人们企图把她凝固为客体,把她推至内在性,因为她的超越性不断被另一种本质的和主宰的意识所超越。
女人的悲剧,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总是作为本质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将她构成非本质的处境的要求。
另一点,女性的审美需求也不会统一为剧中审美——男权社会中的gay,就像现在的男性不会统一审美为当今的铁T一样。
还有一点。
电梯反转后,剧中女主强制要求男主进行性行为,来讽刺当今男性要求妻子强制进行性行为。
创作者(男性)就像性学家马拉尼翁说的,达到性欲高潮的女人是“男性化”的女人。
性冲动是“单向的”,女人只在半路上。
而事实上,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也有性需求,任何社会情况下,女性本身就有性欲的。
即使单纯就片子的喜剧水平来说,也是极低的。
好的片子是自己创造梗,而不是在抖音微博看那些烂梗收集起来用。
为什么说坏呢?
看的时候坐在后排一个男的也觉得这片子烂,开头就一直说看不下去,烂的原因是觉得男性权利降低,而不是我说的这几点或者别的原因觉得烂。
所以可想而知,本片一定会被部分愚蠢的田园女权以及反串男性推荐,而那些别有心机的男性又能开骂了。
最后一句。
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本文参考《第二性》,建议大家一起阅读。
立刻就能发现本片的卑劣之处。
我看弹屏一堆人在破防,评分也4.4。
深有感触,这种颠覆传统性别逻辑的片子想来就是会不讨喜。
女孩子认为这个东西在克制模仿男性,娱乐化女性所实际承受的痛苦。
男的认为这个东西就是扯,且恶心,且大量弹屏都是家暴无罪论和彩礼有罪论,生理力量强论,生育应该论。
我在很早之前看过马来西亚拍的电视剧《美丽新世界》,里头也有性转题材,也有职场性骚扰的描写,甚至还有纳二房的描写。
我们跳出性别看问题,但从现象看问题,里头李虹在哄自己老公的时候,还有最后薇薇说的话才是编剧想表达的思想核心:男女平等;我想干嘛干嘛。
现阶段一直在歌颂的东西,从来都是从前最缺失的东西,为什么随便一个对老婆好的博主就会拥有众多粉丝数量,这个问题还看不出来么?
因为既得利益一方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吃亏,这也确实是生理构造的天然性。
现阶段男女对立的问题是很严重,可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人权的平等性。
感谢科技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有了生存能力,人类在进步,而人类不仅只有女性,也有男性。
这片子很多人看着恶心,实际是太带入太多传统思想逻辑进入。
我从来不喜欢宋朝后的东亚,当然也理解当时的历史,政治,地理,经济,气候环境塑造了所谓的人伦纲常,所谓的男尊女卑。
但现在已经是新新社会,有新的思想产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女性平权任重道远,也希望我的同性们明确一点,我们要争取的是我们作为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奖励,休息,利益,而不是我们作为一个所谓的弱势力量者所争取到的怜悯,我们对这个社会有责任让它变得更好更和谐。
虽然任何平权运动都会有极端性的产生,但我只能说所谓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人都泰酷辣,如果认为电影中女变男是种侮辱,那没必要,这不又进入自证的逻辑圈套中么?
因为你们对男性刻板印象也是抽烟喝酒不顾家有情人家暴。
女性的刻板印象是顾家隐忍不发默默流泪为了孩子忍气吞声。
挺好的,这个电影在所有性别的谩骂中,有了新的艺术升华。
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文明程度到达了一个至高点。
可是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却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所谓的两性矛盾,无非就是极端的大男子主义和女权至上的冲突,最近准备上映的喜剧《绝望主夫》就直面了这个问题。
主人公胡铁男人如其名,是个不折不扣的钢铁直男,一次意外让他来到了一个足以颠覆他世界观的异时空。
在异时空里,他的岳父大人信奉的是“娶鸡随鸡,娶狗随狗”的原则,生活上点点滴滴的琐事都给足自己老婆大人面子。
这样的设定对于胡铁男来说无疑是极度扭曲的,于是他产生了各种“水土不服”。
在异时空的生活里,胡铁男遭遇了各种挑战,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还是相当写实的,里面的夫妻矛盾大多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尝见一二,胡铁男与妻子之间的相处折射出了万千家庭的缩影。
当然通过异时空的“改造”,胡铁男这大男子主义的毛病最后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改,不过这过程嘛还是相当精彩笑料倍出的。
说一千道一万的还不如12月31日等电影上映后直接去影院观看一下,感受更直观呢
赶在30号点映时看了这部跨年档,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有笑料也能让人思考。
故事大概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进入了一个性别倒置、女性更加强势的世界中,逐渐理解女性的不易、对家庭有了更成熟的感悟。
这是一部非常开心、能让你忘却一切烦恼的电影,最初进入新世界、打破大男子主义、打破刻板印象的部分,男性角色的女性化和女性角色的男性化都带来了不少反差的笑料:将各种典故、俗语和经典作品中的男女相互调换,令人感受到语言的精妙;几位开心麻花电影中的熟面孔,都将女性化的“反差萌”表演的恰如其分、令人捧腹大笑。
这样的设定显然是非常容易制造出喜剧效果的。
除了喜剧元素之外,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关于两性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思考。
男性赚钱养家、女性做饭带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实在是过于迂腐陈旧了,并不是只有男性能够在外打拼,女性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创造自己的事业,不一定非要被家庭的鸡毛蒜皮捆绑住。
夫妻双方应该互相理解彼此扶持,不应该有任何一方过于强势地去压迫另一方。
我们应该拒绝所有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和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婚恋观、拒绝那些轻视女性的陈旧陋习、拒绝所有与性别相关的歧视和刻板印象,让婚姻中的双方彼此慰藉、互相温暖,做对方的好伴侣。
我想这是这部电影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最有意义的启示与感触。
如果在现实社会生活真的拥有“主夫学院”,相比应该有很多人都想要把自己家的大猪蹄子送去好好进修一下吧!
毕竟在这部影片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生活闹剧,不就正是现在很多女性正在亲身所经历着的吗?
所以说其实现在很多女性恐婚,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害怕自己未来会遇到一个像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人吧。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到来真的是能够给我们女性心理带来极大的慰籍。
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在《绝望主夫》这些爆笑的喜剧背后,其实更多的让我们联想到现状的一些婚恋观,下班之后回家帮你分担做家务的这种观点并不是体贴,而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偏见的存在,共同经营一个家庭,本身就是要两人的共同付出,婚姻的真谛应当是尊重和理解,家务活也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毕竟不是只有男人能够赚钱养家。
希望在以后能够看到夫妻双方能够真心理解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相互支持尊重,不管是大男子主义,亦或是女权主义以后都不会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当中,能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男女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和谐社会。
这样一部爽感拉满的影视作品,我相信各位女性同胞们一定都会非常的感兴趣吧,期待到时候能够在影院与大家相见,跨年之际能够沉浸在这种轻松喜悦当中,也是一种享受。
开心麻花的跨年档,很能创造出喜剧气氛,笑点很多,值得特别表扬的是辣目洋子(应该是李嘉琦)演技很好,职场强势女性和家庭主妇都演绎的很到位,很细节,还有魏翔那张憋笑脸,一看到就想笑哈哈哈
2022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整体效果还可以,常远越来越好笑,快快乐乐迎新年喽。
汽车影院没啥可选的,就这个,竟然把万万吓哭了。literally吓哭了。
一看这个名字又是碰瓷经典的就知道出自那些团队,再一看常远什么的,就知道能烂到什么地步,小品演员请好好上春晚吧,拍短视频的也好好拍短视频吧,别上大荧幕瞎折腾了…国产这类型尤其是这个团队真的很喜欢把低俗当喜剧来折腾
这部电影也成为我在2022年的最后一部电影,笑的挺开怀的
太好了,太好了,我什么时候穿越过去……其实跟性别无关,我没那么高尚,眼界也没那么宽广,我只是想成为既得利益者而已,所以看得真的很爽,随随便便都可以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感觉真的很好,有多少人会轻易放弃这份生来就有的权益呢,人类哪有那么多高尚的灵魂,所以女性地位的提高真的前路漫漫啊,至少对于我来说,现在回避风险就是最优解,不要生孩子,永远不让别人有轻易束缚我的把柄,这样至少自我拯救不会那么痛苦,
想要迎合女权主义,却吃力不讨好
就是镜花缘里女儿国那一部分的现代版!挺好看的啊,常远演技确实在线的。王宁还是很惊喜!!
吃相难看
印度《男人的世界》25
脑洞大,其实还行。三星有点低,四星也有点高。辣目子不那么辣眼。男人生孩子的世界确实接受不了。
性别与位置关系的对调反转,影片与其说是在反映或讨论这一社会现实之下的性别议题,倒不如说是在将这一议题作为一个噱头,通过以刻板、夸张、谐谑、买蠢等简单粗糙方式将其包装娱乐化,并投放市场获取更多目光吸引眼球的消费型作品。
这种主题,还是留给女导演探讨为好。
如果是二十年前还有点儿创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看点。
我想干哈干哈!
恶心,这玩意高于3分在座的你我都有责任。
本片真正喜欢的是结尾,女主没有在男人道歉后原谅他,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没有选择《夏洛特烦恼》那种俗套结尾。不理解有人就平权这一议题攻击这部电影,根据刻板印象搭建起来的女权世界本质是在讽刺现实的男权世界,没有人看不出吧?假如男主穿越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平权世界,那就太完美了,男主与自身缺陷作斗争的人物弧光又从何而来呢?
怎么可以这么刻板印象这么尬😅
。。“誓要掀翻这啼笑皆非的世界”。。。给我整笑了。电影前十分钟拍得好,把现实世界中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揭露出了一小部分。但是目前不缺这样的电影,不缺充满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的电影,不缺大男子主义的电影。乐很现实的一点是,就算男人来到了女尊男卑的世界,第一反应也会像常远那样,疯了一样喊的要回去,即那个男权社会。
好点子产生在了蠢猪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