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节奏并没有特别吸引人之处,但还是希望这世界上能有更多的麦吉,因为作麦吉不纠结,作麦吉很快乐。
虽然人生常常不会按照人们设想的剧本发展,但大家还是喜欢规划人生。
麦吉是一个性格如何可爱的女孩,却偏偏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作了各种安排。
本想找一个智商不错的男人来个人工受孕,没想到同一天竟然和一个有妇之夫进行了床笫之欢。
待她过了三年婚姻生活之后,发现这样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已经不爱丈夫,丈夫似乎也只是出于责任而和自己在一起,他和前妻之间有着难以形容的默契时,麦吉惊世骇俗地和老公前妻共同挖了一个坑,让这对原配夫妇鸳梦重温。
所以说,奇人总能遇到奇人,如果没有朱利安摩尔的配合,这计划断难成功。
不过老公就是这么不争气,一设计就成功,这反倒真成为二女没理由不为的事了。
计划成功了,没想到也泄露了,老公对于自己被摆的真相十分气愤——不过,最后,事情还是按照麦吉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真不知道该说男人不靠谱还是女人不靠谱。
最后,当三个人以极其微妙的方式是共处时,那个当初提供过精子的数学天才出现了,表明了这个促成麦吉婚姻的孩子本身又是一个乌龙事件。
然而,这一次,麦吉还会在和呆萌的数学家店长发生点什么嚒?
我们都很难在生活中成为麦吉,甚至我们很难在生活中听说麦吉,但我们大概都希望自己能有麦吉的大心脏。
麦吉的计划给了观众一个想象,一个选择的可能,有时候,也许我们不用过于纠结,也许换一种方式,也许我们的人生会由于一点选择的不同而有更为辽阔的天空。
Honestly, this is a very weird story...I don't really know what should I comment. I figure I can't understand highly educated pros' mind.But it's really interesting at the same time, after all I hate no one in the story. On the contrary, I think they are all kinda cute and all their fucking nosense decisions seem sorta reasonable... That's the dope part of the movie.
1.John:They say every relationship has a gardener and a rose.Georgette is the definitely the rose.Maggie:And you're the gardener.John:And I don't have a green thumb.Maggie:Maybe you're a rose in disguise.John:It could be a very good disguise.2.Maggie:I have a half lemon and honey. John:Hot whiskey.3.Maggie:It was cordial and quiet.很踏实的生活,而且安静.4.Guy:Couldn't have taken the frustration.Maggie:What do you mean?Guy:Never seeing the whole thing.永远看不到完整的概念.You've always just getting these little glimpse of the whole picture.5.Georgette:You're a funny person.There's something so pure about you.You know,and a little bit stupid.And it's a kind of innocence.有点纯真.You know,just so unconscious.非常无意识.I can't help it.I like you.6.Georgette:You have to let this go,Maggie.This story has its own momentum,apart from you.It always did.Maggie:I am so sick of being me.Georgette:You should really try the tapping.Maggie:Try what?Georgette:I went to this workshop on biofeedback.生物反馈.It's amazing.What you do is,you figure out what the essential thing is you want to change.And then you make a sort of a dictum.找一句格言.Like,for instance,"I am not controlling."If that is what you want to change.
如今还是会有很多人对单身妈妈冷眼侧目抑或是唏嘘怜悯,觉得这种状态的女人无疑是最可悲的那一类,而她们的小孩也自然归属在可怜,缺爱的行列里。
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社会概念,却也是一时半会儿转化不了的陈词滥调。
记得之前和一个非洲的朋友聊天,他说自己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对中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喜欢看成龙的武打电影,知道成龙儿子的那些劣迹斑斑,他说他非常钦佩毛主席和邓小平。
他觉得如今看似是弊端的中国庞大人口量,恰恰是推动中国发展,把中国元素波射到全世界的关键。
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
在那之后,中国人纷纷涌出国门,渗入到了世界各个的国家。
他们一面改变着自己,极力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和文化中,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那些后来选择回国的人,他们带着新的思想和价值观,继续影响着另一部分的中国人。
然而现在的情景是,信息的交流早已不是口口相传,极个别精英现身说法似的影响他人的时代了。
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很多屏障,人们可以轻松的通过电影,音乐,艺术,书籍各种各样的途径,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思潮和新新潮流,知道在海那边的人们是这样生活的,了解到启示还可以这样抉择。
当然,冗杂多样的信息量也会让人们感到审美疲劳,如此轻松快速的获取信息也相对削弱了它带给人们的影响和冲击力。
不过再微弱的光,也是亮的。
事业稳定且小有成就的麦吉是个大龄高知女,她孑然一身倒也自得其乐。
她想要成为一位母亲,但是却并不想要婚姻和男人,所以她计划体外受孕要一个小孩,并且独自把孩子养大。
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爱情,一个有妻室的男教授。
麦吉被他的才华所吸引,男教授也觉得麦吉是自己的心灵伴侣,他们懂彼此。
于是男教授与强势优秀的前妻离婚,与麦吉结婚,并且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看上去麦吉不仅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孩子,还收获了计划之外的家庭,有了一位相知相爱的丈夫。
虽然港版的名字是《小三大计》,但是我不认为麦吉是“小三”。
因为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勾引诱惑有家有室的男主,没有越雷池一步,反而是男主跪下来祈求“我可以睡在你的床上吗?
”。
婚后的生活自然是琐事重重,不变的是麦吉依旧是那个全能选手,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丈夫和前妻2个孩子,自己的1个孩子)。
对于只一心想写出伟大小说,对孩子和家务不闻不问的丈夫,她并没有过多的抱怨,只是及时的反观自我,她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那个男人,她和女儿完全可以生活的很好。
于是她竟然做了一个计划:把这个男人还给他的前妻。
最后,两个女人各取所需,只有那个男人在中间被忽悠设计的团团转。
两个女人彼此欣赏,并没有上演“大婆斗小三”这个约定俗成的戏码,也没有讲故事反转成百合剧。
说这是一部很女权的电影也不为过。
一个女性,选择了自己欣赏且喜欢的基因,体外受精孕育一个小孩,然后把他培养长大享受做母亲的幸福。
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逐步的完成着自己的期许和计划。
再走了一段错误的路途后她幡然领悟,男人和婚姻只是她计划外的事,既然彼此的联结已经不再紧密,何必再去苦苦坚持。
于是她努力的迷失的生活中扭转方向,让一切回归原位。
麦吉的果敢和独立带给她幸运,在进行看似疯狂的计划中她并没有搞砸这一切,而是让大家都有了“完美结局”。
一切如初,兜兜转转的这几年也让两个女人明白了各自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真的有一类电影可以囊括知识分子的自嘲和对知识分子的群嘲的话,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伍迪艾伦招牌的卷毛和微笑,信手拈来一个古怪的学科和古怪的人群。
《麦吉的计划》也很有这方面的潜质。
《麦吉的计划》最受人瞩目的应该是三位主演,女一号是格蕾塔·葛韦格,代表作是人见人爱的弗兰西斯·哈,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教育行业工作者,女二号是朱丽安·摩尔,在电影里第二次饰演哥大的教授,上一次是在《依然爱丽丝》。
男一号是伊桑·霍克,爱在三部曲的唯一男主。
这三个人物在一起,就是很强烈的知识分子气质了,剩下的就是如何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但是遗憾的是这个反应并不佳,豆瓣6.5,IMDB6.3,观影后的感觉就是,主演都很棒,摄影配乐都不能更出色,所有的锅都在导演那里。
故事情节很大胆,中年的麦吉想要一个孩子,这个时候遇见了有妇之夫约翰,约翰此时也正因为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妻子乔吉特身上而感到压抑。
两人产生爱恋,并且约翰和妻子离婚。
然而婚后几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幸福,在约翰身上麦吉感觉已经花费了太多的精力,所以她和约翰的前妻一起策划,让约翰和前妻重归于好。
而故事的本质在于探讨,理性的人该怎么相处。
如果双方都看清了一段感情的位置,看清了或者说太在意一段感情的付出,那么要如何取舍,才能让自己付出,贡献,而又不会咄咄逼人,耿耿于怀。
很多的时候,即使理性的控制掩饰,不愉快的藤蔓会慢慢勒紧彼此的空间,直到最后土崩瓦解。
约翰和他前妻都是希望有自己的事业,而这就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牺牲,所以约翰选择了分手,而麦吉同样有自己的工作和热情,当他和约翰相处的时间越久,约翰就越是沉浸到他自己的世界中。
而牺牲的,就是麦吉的耐心。
他们的心里好像太清澈透明,似乎有一架最清晰的天平,他们衡量,定夺,含着泪做决断,挤压,爆发,然后像是走出隧道一样的解释,忘记,愈合。
温柔和热情的像是温泉一样的雾气可能只在最开始的时候模糊过判断,而当雾气散去,白雪落下,所有的举动都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时隔多年依然可以锱铢必较,走来的一路就好像是向着大雪最深的地方漫无目的的走过去,直到最后困住了双方。
他们可能到达了更好的地方,选择分开后走了更好的路,走的柳暗花明,但是之前错误路上细微的尘埃和光晕,路边一簇簇的花和闪着光的爱情,却可能再也难以得到。
但是这不是更好吗?
在生活这么粗糙的表面上,浪漫的都是虚构的光影。
原载于浪费
其实昨天就看完了。
结果我还是不大明白我体会的幽默点在哪里现在想起最深刻的最后一小段,大概明白过来了。
命运不是操控和控制就能够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的。
人和人不同,思想不同,但,谁也不想被操控和控制着做些下意识反应出来的事。
(纵然,现在我能够通过人的言行举止看出后续会发生什么状况)其实这片子出现的很巧合,小主管的位置呆久了,加上本身的控制欲(谁都有一点),导致现在我很想控制下属勤快的工作而不是偷懒摸鱼。
出现在这个时期,或许是因为我自己有所反省,我反省自己,不可以控制别人,不需要,不需要去控制,顺其自然的保持哦每个人的独特性,更好。
更轻松。
安排好任务量和时间,规定时间内做完即可。
而我自己的求上进心,无法理解对方的得过且过求平稳心。
虽然是这样,可我已经接纳我只能改变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自己。
除我之外的人,我不需要去改变,他们有他们的选择和性格。
尊重和接纳还有顺其自然或许命运会在你顺其自然之后,给予你惊喜谢谢这片谢谢导演演员们
对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热爱阅读的麦吉来说,注重精神的满足远比性愉悦要重要得多。
一个精神独立的女人,自然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即一个孩子,投入全身心地养育孩子。
有个丈夫是她的计划之外,最后提议可以撮合丈夫和前妻复合,也是算是做个顺水人情似的操作,毕竟肯定迟早也是要离婚的,何不成全还是相爱的一对儿有情人呢,还已经都生了两个孩子的。
可以认为是麦吉相当理智,也可以认为麦吉充满善意。
沉醉在要写出个完美小说的老男人,得知她们的暗箱操作后,还玩离家出走,真是青春期般的老头儿,是个教授又怎么样呢,还不是都认不清自己究竟擅长什么方式的表达,迷失在自己知识生产标新立异的叙述叙事角度观点中,还埋怨前妻都不欣赏他,小男孩老了还是小男孩暴露无遗。
强势的需要争取到身份地位的前妻需要小男孩儿般的丈夫(职位),其实也是种搭帮过日子的考量,尤其也还是个有点儿才华的教授最好了。
忠厚老实的腌黄瓜的老板,会变成麦吉的情人吗?
片尾开放式的可能性很高。
至少可以肯定老实男会把麦吉照顾得很好的。
搁在现在,谁不说一句人间清醒啊麦吉!
腌黄瓜男多可爱!
男主很好,居然演过这样一个渣男哦伊桑霍克,记不住名字他是低俗小说里乌玛瑟曼的前夫乌玛瑟曼照片比那个电影好看超美的他们居然一起过他是战争之王里那个耿直警察哦朱利安摩尔一出来就知道此事不简单她和渣男确实互相需要关键是她事业搞的太好了提拔渣男顺手拈来大家都在完成自己的角色吧不用心疼任何人现在看视频评论里老婆看老公突然发生变化,就知道对方恋爱了突然唱伤心情歌就是分手了还要安慰他爱情就是起起落落啊大家现在都好通透这电影重播一下肯定8分
麦吉是个拥有双硕士学位的大学教授,年轻,漂亮,有思想,单身生活。
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
她不想要一段婚姻,但她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麦吉和每一任前男友似乎都是好朋友。
她不会因分手结仇,她向每个人都坦呈心迹。
麦吉制定了一个计划,关于自己养育一个孩子的计划。
她找到同意捐精的大学校友,作为孩子的父亲,对方不用为孩子负任何责任。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但是,她却爱上了偶然相识,在同一所大学里担任助教,喜欢写小说的约翰,一个学术界有名的专家,却固执地想要当小说家,麦吉成了约翰小说的第一个读者,因为这部小说,他们竟然相爱了。
麦吉如愿以偿地当了妈妈,也当了妻子。
约翰离婚了,和麦吉组成了新的家庭。
麦吉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十六岁时妈妈就去世了,之后,她又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可能是这些原因,造就了她独特的坚强的性格。
为了把约翰的两个孩子,自己的一个孩子照顾好,她每天忙得团团转,试图把一切都做到完美,她认为生活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即使她感觉到非常非常累,需要有一个人来帮帮她时,约翰却只会帮倒忙,让她的生活更加忙碌。
当她意识到,她和约翰的这段婚姻里,只剩下保姆与孩子的关系时,她失望了。
或者说,她退缩了。
这和她当初想要的相差甚远。
一开始,她只是想要个孩子,想一个人把孩子抚养长大,没想到,她的生活中多了四个孩子。
是的,她的孩子,约翰的两个孩子,和约翰。
在学术上颇有成就的约翰在生活中却是一团糟。
为了维持这段婚姻,麦吉努力保持着那种崇拜,就是她刚刚认识约翰时对他的那种崇拜,所以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尽心尽力做好一个妻子该做的事,她害怕一旦失去这种崇拜,她和约翰的感情也会失去。
约翰作为一个还没有长大的男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婚姻的意义,也没有察觉到麦吉的变化,他享受着麦吉全心全意的付出,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和前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他们研究共同的领域,碰面是再所难免的,而且还有两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所以这一切,交织成一张网,无形的网,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还有三个孩子,纠缠不清。
在一次读书会上,麦吉和约翰的前妻乔琪碰面了。
乔琪是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她出书,开专访,是个成功的女性。
她身上有成功女性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常自我。
乔琪认出了麦吉,她在女儿的手机里见过麦吉的照片。
刚开始,麦吉感到非常不安,毕竟是因为她,导致她们的婚姻破裂,她是个第三者,插足了她们的婚姻,麦吉很清楚这一点,她本能的害怕乔琪。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乔琪是个非常理性的女人,她感谢麦吉把她的两个孩子照顾得那么好,对于麦吉的插足,她不否认,也没有指责,她告诉麦吉,离婚后,她才发现自己的缺点,她不是不爱约翰,只是她太在乎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家庭,也忽略了约翰,现在她成功了,却感觉到自己还深爱着约翰。
麦吉开始认真反思这几年来发生的一切。
她的这段看似完美的婚姻。
她和乔琪频频见面,她们成了朋友。
麦吉开始了自己新的计划。
是的,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她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从掌控自己的婚姻开始。
她想撮合乔琪和约翰合好,在征得乔琪的同意之后,她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一切如她所愿。
在麦吉的计划里,乔琪假装和约翰偶然相遇,在乔琪的鼓励下,约翰从自己难以出版的小说里解脱出来,在学术会议的成功演讲让他找回了自己。
约翰意识到,乔琪才是最了解自己需要的人,乔琪会在自己迷失的时候给他以一记重锤,让他做回自己。
而麦吉呢?
因为对自己的盲目崇拜,鼓励自己把那部永远结不了尾的小说写下去,之后就是扮演一个好妈妈,付出自我,满足自己的任何愿望。
在乔琪那里,约翰能找到自己的价值,然而在麦吉面前,他感觉自己只是个碍手碍脚的小孩子。
约翰不得不面对他现在的状况。
他和麦吉生活在一起,却和前妻滚了床单。
他对麦吉坦白了一切。
麦吉很伤心,但是麦吉没有愤怒,却让他回到乔琪身边去。
这让约翰又羞愧又感动。
正当麦吉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时,她的好朋友无意之中对约翰泄露了秘密。
约翰感到自己被愚弄了,非常愤怒,他指责麦吉和乔琪把他当牵线木偶,毅然离家出走了。
麦吉陷入了被动。
她试图一个人平衡所有的事情。
她的性格不允许她有计划外的失误。
但是这一次,她感到困惑了。
也许,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能够轻易掌控的。
睿智的乔琪帮了她。
乔琪告诉麦吉,放弃吧,那种想掌控一切的愿望,试着让一切顺其自然,也许会更好。
麦吉接受了这个建议。
故事有个不可思议的结局。
约翰和乔琪复婚了。
他们很快乐,因为他们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对方擅长的是什么,虽然他们还会吵架,在吵架中却能找到乐趣,他们更加相爱了。
麦吉和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她还是尽量掌控一切,她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计划。
但她不再孤单,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孩子,这也是她的快乐。
现在,麦吉和乔琪,约翰,以及约翰的两个孩子都是很好的朋友,虽然这不是麦吉的计划,但顺其自然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有了让人预想不到的结局。
从另外一方面说,麦吉的计划,获得了成功。
在周日的午后,看了这部美国电影。
没有啥大起大落的剧情,简简单单的一部爱情文艺片,也没有华丽的背景,完全是生活里的琐碎小事,但我却看得如此着迷,甚至从中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真令人难以相信,我很能理解电影里的麦吉,从小不得不面对单亲生活的艰难,过着孤单的生活,在妈妈去世之后,努力去适应另外一种生活。
她坚强到让人难以理解,她年纪轻轻却如此独立,拥有骄人的学历和大学教授的身份,即使在和约翰结婚以后,察觉到约翰的弱点,她也用坚强的毅力支撑自己的生活,努力平衡家庭和自己的事业。
Greta 真的很適合演魯魯又無害的女主(紐約哈哈哈之後就無法洗刷這個形象),女主覺得結婚真愛無望,只為想要自己在這人生階段養育小孩,所以便展開自己(人工)生小孩的計畫,這部2015的片現在我看到還是感覺被啟發了,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在同時突然愛情來了,卻變成了第三者然後扶正結婚了,結婚生了小孩(還不是老公的),然後工作順利也把小孩照顧的很好,甚至老公跟前妻生的小孩也照顧的好好的(因為老公跟前妻都是優秀人種非常忙碌),此時卻覺得不對勁想把老公退還給前妻,聯合前妻進行大復合計畫,雖然情節異常和平又歡樂,這部的概念真的有點多元成家(雖然還是異性戀的範疇),讓我不禁在想,其實真的優秀的女性並不一定要結婚才能生小孩當母親(當然這部片完全的理想化),家庭與婚姻的未來發展應該還是會有新的變化,覺得有趣,誰能想像外遇小三的片子能拍得這樣輕鬆,真是道德觀重整。
女性版的woody allen,Greta Gerwig和Julianne Moore演的角色都那麼怪異又可愛,瘋狂又天馬行空的紐約客。#2016台北電影節
改名麦吉的作 会更好~
pickle guy lol
这剧本真的没有greta的参与??角色太适合她啦!从未想到会跟伊桑合作,有趣
故事很有趣。
一部完全不好笑的喜剧 略一般。。三颗星全部给我咩的丹麦口音!真是被她萌晕啦~
好精彩的啊!
3.5 为什么全是大学教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且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greta演知识分子
轻松快乐
没什么特别内涵,浪费了挺好的构思和题材。
故事很机智!男闺蜜有趣,腌黄瓜有趣!女儿萌cry。
看到咩姨就果然下载了,伊森霍克越发小老头状,好似三部曲的延续,还是一个有文化的话唠。通过一段临时婚姻,让出轨丈夫重新面对和前妻的关系,有些扯,却也合乎那边的国情。
男主在家受到强势前妻的压制而与女主交流并相爱结婚,女主独立自主,渐渐不愿独自承担家庭责任而让男主自由写作,遂撮合男主与前妻复合,男主与前妻复合,三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女主和男主的孩子其实是女主最初借种怀上的,女主又开始对借种的帅哥发生兴趣……这价值观也是没谁了!
剧情之烂,烂过臭鸡蛋,三角恋婚外情的烂怂剧情。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普通。
哈哈哈就哈 其实最完美的结局应该是MAGGIE和他老公的前妻快乐的生活到了一起……
有点WOODY ALLEN片子的意思
难以理解的老外的价值观。
冲着伊桑霍克去看的,剧情想走伍迪艾伦的模式却讲成了一个毫无说服力的荒谬的故事,一星给霍克的表演,一星出于对制作者的尊重。。。
导演是怎么做到把所有角色都设计得这么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