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后的同时代搞笑剧,tvb质量真是越做越差。
其一是花旦荒,其二是潜规则。
幸好《同捞同煲》中胡杏儿是饰演铁嘴鸡、平民角色,还挺配合面孔。
要不然江芷妮比她漂亮好几倍又不是千金小姐,就真是越看越气了。
人到中年才红的黎耀祥6年前的作品,皱纹应该比《巾帼枭雄》的浅一点吧,但演技是了得搞笑却每做一个表情都会出现深深的抬头纹、川字纹、大眼袋。。
没后台的悲哀呀。。。
看着差不多40岁的面孔头上有着拉风的发型配着跳跃色彩的衣服去耍流氓,不过打心底喜欢他和狄丽娜﹝表妹)的表演,扮演者黄泆潼也有几分狄娜神似相貌。
还有马国明夸张的演技,尤其是追着江芷妮那段,嘴巴张大得跟哈趴狗似的,表情浮夸。
不过笑点很多,再看一遍也很好笑。
再来又看了《巴不得爸爸》,又是胡杏儿做女主还配上后来多数角色不讨喜的陈锦鸿,一个不美的女人浓妆艳抹装美女骗子要骗一个傻帽。。。。
真是受够了。。。
幸好还有吴卓羲和金鱼妹杨思琦的温馨搞怪,不过笑点的确比《同捞同煲》少了。
到现在看的《荃加福禄寿探案》,基本上是冷笑了。
冷的是桥段,微笑的是王祖蓝和阮兆祥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乔装,到位的演技,还有两兄弟的合作真是敬佩。
鉴于自身局限,改变套路做谐星,除了为了赚钱还一定有份对演艺事业的追求。
相比之下,相传拥有半亿身价为风水不肯剃须的李思捷,表情木讷耍酷,真的是玩票性质。
还有不死的霸道女王汪明荃和傻大姐梁靖琪两个人的戏看得我真是乏味透顶,钟嘉欣的套路演出,迷人美女官恩娜的所谓演技,浓妆江欣燕最后自圆其说的单元结局。。。。。。
幸好还有表情十足的金刚、少露面的徐荣、翻版林熙蕾的苟芸慧、华姐冠军朱璇,一群美女秘书们提提神!
港剧好像离不开吃,不论是刑侦还是都市剧总少不了一家人吃饭的场景,一家人团团围坐你一言我一语,看的倍感亲切,生活的烟火气也正是由此而来,家常里短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港剧的原因之一。
阿兹父子摆摊卖云吞,芬女两母女卖的是炒河粉,斗气冤家分租芬女家的房子,做生意时式如水火 确能一起坐下来吃大茶饭的葱油鸡第一集 油条白粥男主楚慈的爸爸早上起来端着准备好的饭菜到桌上,早餐很简单白粥和油条 但是看起来备感诱人,简简单的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父子没有隔夜仇虽然昨天晚上被爸爸打(爸爸老年痴呆错把儿子当贼)早上还是坐下来一家人吃饭
第二集 干炒牛河 臭豆腐 大茶饭
男主穿越后身在医院梦里梦到了小时候爸爸给他买臭豆腐吃,醒来就看到60年代的爸爸手里正拿着臭豆腐接着镜头一转切换到一口锅,厨师麻利地把豆芽牛肉河粉扔到锅里,一眨眼一盘热气腾腾诱人的干炒牛河出锅了,掌勺的是一个文弱的小女子一笑还有两个酒窝原来是杨思琦扮演的芬女
芬女在厨房烧菜,芬妈兴冲冲拎着一个饭盒 原来是大茶饭那里买来了别人吃剩的剩菜有鸡有鱼,虽然是剩菜但是还是花了五块。
阿帆父子本来是吃咸鱼泡饭,付出了两元五角后也加入了晚餐 ,虽然只是剩饭一桌子人吃的热热闹闹 有滋有味
第三集一开场阿帆去富人家做工,女佣告诉他原老爷要摆席让他呆在厨房不要出来。
原来的让他来帮厨。
还是离不开吃啊,富人吃席穷人只能吃咸鱼拌饭
第五集 腐乳引发的血案百货公司董事长因为报警连累阿帆阿慈于是请二人吃大餐,结果是腐乳宴,虽然没吃成但因祸得福在百货公司有了工作。
苏凤妮的妹妹从乡下来找她,窘困之际遇到阿帆和阿慈,二人请她吃早茶第六集 泉记阿帆的老爸凌晨早起包馄炖,虽然是做样子但是却希望阿帆会泉记帮忙不要去多多百货上班。
凤梨酥姐姐相遇,凤梨酥带妹妹吃西餐厅见世面第八集 艇仔粥富家少爷落魄到和众人租屋住,帆爸煮了艇仔粥给大家吃第九集 忌廉蛋糕🍰 和寿宴
牛精蓉和女儿也分组了芬妈的房子🏠 阿慈买蛋糕给牛精荣的女儿 这个忌廉蛋糕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牛精荣过生日凤莲没有工作特地吵了一盘家乡小菜-禾虫炒面。
牛精容过生日众人给他做寿第十集 云吞大战炒河粉十一集 吃早茶
包租婆的牌照没有了,泉记想要把拍照租给她,谈事情怎么少得了吃饭,只是早茶吃的像打架 哈哈哈😆 最终还是谈妥了 十二集 生日蛋糕阿慈拉着芬女一起过生日,除了生日蛋糕还拍了合照,阿慈开心不已 芬女也很开心十三集 鱼蛋 河粉翩翩在街上买了鱼蛋怕被发现藏在吉他🎸盒子里,结果被要求在家里的客人面前演奏 这可麻烦了 😡吃个零食怎么这么难啊 十六集 燕窝粥翩翩带着燕窝粥去看芬妈大结局 父子二人在饭桌上敞开心扉,以吃饭开始 以吃饭为圆满
同样是穿越剧(看来要掀起新风潮了),TVB的《巴不得爸爸》就很赞。
人家香港人没那么大想头,穿越上下五千年啥的,只是从08年的香港穿越回了60年代而已,水电管制、二房东、细蓉、口音浓重的老式粤语……用穿越的新瓶装集体回忆的旧酒。
虽然剧情同样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地方,我也爱看,坚持不懈地用小成本剧集来传递核心价值观,人家的娱乐圈人比我们的,其实有社会责任感得多。
当然啦,你们也应该看出来了,我对电影和电视的标准是完全二重的,对电视我喜欢溢美,人家本来就是杀杀时间而已;对电影我要高标准严要求得多。
有人说,从《阿凡达》以后,电影人总算看到把观众从电视机前拉回影院的希望所在了,如果仅靠3D效果、视觉刺激,那让我银牙微启、吐气如兰地说一句:“呸,瞧你们这点儿出息。
”
看多了宫闱争宠,豪门恩怨的似海心计,难得一个不故作深沉的简单剧,只为博君一笑,深得我心。
《巴不得爸爸》不是很懂这个意思是什么,因为语言的差异,剧中一些笑点也不能很好的体会。
比如河粉妹遇炸弹那集:当心我的波。。。
破落该。。。
但不妨碍整体的观赏性。
看剧前就看过那部难兄难弟,被最后父亲的濒死前的告白感动,电影不错稍闷但是限于篇幅和定位,其实并没有很好很深的挖掘这个题材,放到今日再看已经脱离时代很久了。
这部所谓的电视版在此概念下做出创新,演绎成一部搞笑温馨剧,让那个年代重新焕发闪光点有何不妥。
第一集就被笑倒,特别是那首“我等着你回来”的老歌,很有喜感。
一个衣橱的穿越后,看到了一帮复古打扮的小人物的登场,那些人开始并没有得到我的任何好感甚至对他们有点厌恶。
争争吵吵的泉记和包租婆以花枪亮相,开始就剑拔弩张,幸灾乐祸,抠门小气的市井气十足。
吃口水鸡,占小便宜地很低级。
女的泼辣,男的势利,张口骂街,闭口瞪眼。
算算算,争争争,很不讨喜的两个角色,和圣男的反差很大,全没有一点的善意和怜悯。
当贫穷没过了你的生活时,我觉得至少你也要将一些人的灵魂托举出厄运,这些灵魂不贵重不崇高,只为保持着值得人尊重的心气,不让你觉得低贱。
我欣赏这样的人,即使他们贫穷。
还有那个十一少,富贵出生终也挥霍而落魄,实在是自做孽,还不知悔过总是自视甚高,炫耀过去,穷讲究,他的老婆也物以类聚的和他一样娇娇气气。
胖警察的仗势欺人更叫人生气,压迫同他有相似处境的小人物们,他自也颇为得意似的。
这样的人叫人怎样喜欢的来,他们的笑料总带有点心酸气,笑着他们带有看不起的嘲弄的意思。
反观之,楚帆的傻气,楚辞的精明到也可爱。
剧情继续。
一些良善的东西被抛出,表面下面的闪光终于显露出来。
先是那个落魄的十一少,依旧的不可一世,却为娇气甘愿跪一个目不识丁的穷婆娘;他的两个老婆也没各自飞逃,不离不弃。
当那块手绢徐徐下落,看十一少的膝盖一曲,我尽有点壮士受辱的感怀,当看到他们在台风骤雨中搂缩一团,也叹句贫贱见真情,患难显恩义。
后是集尽卑劣的泉记,如果因包租婆身为寡母而情有可原,那泉记则没有一点值得体恤的地方。
好色,小气都是男人要不得的最不耻的品性。
在楚慈的描述中也尽显一个糟老头的坏形象。
编剧真的很厉害,连这样的人也会在抽烟的时候,注意多留下点烟屁股给河粉妹让她做“万鸟归巢”贴补家用。
都是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在生存之下,他们能做的很有限,他们的良善也表现的很微弱,只能乍现一个光点,甚至不能点燃一根火柴。
生存至上,他们仍就是开篇看到的市井小民,低微的可怜,让人不喜。
可是,那个烟屁股,那块手帕,让我很感动,为那脉脉流动的温情感动。
在冬季这样的季节,看部有人情味的搞笑电视剧,实在很有幸。
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父母?
有多少父母真正的了解孩子?
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亲人们对你来说,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脾气倔,或者脾气好,或则别的单面脸谱化)还是你深深的了解过他们一生,了解他们的为人?
从而发自内心的理解,尊重,敬佩,和爱这个问题,和一个朋友争论过很多次比如他很少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父母打过来了也是几句话就挂了,看似冷漠的,我问:为什么不跟他们多聊会他说:没什么好说的呀因为不了解,才没什么好说的。
才没话可说。
还因为是父母,所以有着近乎“无赖”的任性,无论我如何,反正他们总不会放下我的,父母在那,总不会跑走的。
我不打电话给他们,反正他们会打过来的就这点上来说,仅仅比陌生人这个层次多了一个熟悉而已。
好像因为有了这个“血缘”,别的就都不需要了我们只要知道他们脾气怎么样,对我怎么样,就行了,他们的内心,我们好像没必要去探究,反正都是家人我小时候问我妈一个白痴问题:妈,如果我不是你女儿,你会不会喜欢我啊老妈的反应就是笑话调侃了我半天呗其实我想问的意思是:你爱我,究竟是仅仅因为我是你的女儿,还是因为我这个人值得你爱?
更明白一点的意思是:你爱我,是基于你懂得我的基础上的吗?
反之亦然成年后,我会常常倾听父母,跟他们聊天,可以聊很久。
有时候和妈妈或爸爸两个人一起坐在沙发上聊,聊到最后,能说的话题都说完了,但都不愿意起身,意犹未尽我是个话痨,我也特喜欢听人说话,我喜欢聊天的感觉相互走入对方的心传统的中国,礼数最大。
比如父母要你娶隔壁二麻子姑娘,虽然你爱的是对面辫子女,但是你既不能告诉父母你真实的心意,也没法反抗,你只能乖乖的娶麻子姑娘父母也不会想到要尊重你的意见,因为你不是你,你只是“儿子”,你就该听话,因为打从他们祖宗那辈儿就是这么过来的佛家道家都是忘我的而基督则是以“爱”的名义,西方人比我们更懂得爱我们的文化伟大之处,在于“精神,灵魂”,西方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人性”,是关于爱恨的关乎人最根本心灵的。
这不像影评啊,这些话都是一直想说的,看了这部{巴不得爸爸}之后,更想说了。
挺适合一家人看的姜大卫也成戏精了,我很喜欢他五官的气质,辨识度很高陈锦鸿的“爸爸”很可爱(不过对于婚姻来说,这种男人是避之不及啊。。。。
额。。。
= =#)我觉得:回到过去,和自己的爸爸成为铁哥们,真酷!
2010.4.16 潇
有幸參觀過TVB的民初街,一眼就發現《巴不得爸爸》的場景大多取景于民初街,也奠定了它只是一部小製作的事實。
巴不得的播出時間在台慶之後的炮灰檔期,宣傳活動安排在在上環的餐館,都反映了劇集的低調。
但無論是小製作還是炮灰檔期,都阻擋不了我對它的喜愛。
感動阿慈不明白楚帆為何對所有人都那麼好,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如何苛刻。
但當回到60年代後,卻發現父親對一個外人卻如此關心。
在2008年那個自私自利、凡事向錢看的楚辭,到了60年代會背著他的爸爸,說“He isn't heavy. He is my Father”牛精榮是那樣的疼愛寶寶,卻為了寶寶的前途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讓寶寶與媽媽團聚。
40年後,牛精榮看到兒時的寶寶情不自禁卻發現認錯。
“唔使讀三間大學都知,咁多年過去,寶寶又點會咁細個”,在牛精榮心中,細個的寶寶還是那個可愛、美好,未長大的樣子,而自己40年來都未停止過對寶寶的思念。
阿慈提早兩日回到2008,去拜見肥婆蘭的墳墓。
以前沒有的感情,在經歷60年代的共同生活,也變得深厚。
搞笑最喜歡看楚辭教功課;芬女和寶寶爭楚慈;牛精榮用最冷酷的手段對付楚帆和楚辭;牛精榮招租時一班街坊一齊賞月;
想来60年代香港的片子,都是欢笑的,所以对于60年代的香港,便也会觉得那是一个欢乐的年代。
但是却完全忽略掉了那个年代中的黑暗,这次才猛然想起,那时的香港还未有ICAC,是一个兵贼一家的年代,想必那时的民众生活的并不是很好。
所以那时非常需要这种欢笑的片子,来让人们在欢笑中暂时地忘却掉现实中的黑暗与无奈。
在黑暗的60年代,帆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该是多么的温暖人心。
相信着人终究都是善良的帆哥,什么都包在自己身上的帆哥,真的是很憨直,与功利的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却是那么的可爱。
帆哥相信着自己拿个心出来对人,别人也会拿个心出来对他,相信着好心不怕做,好心有好报。
其实楚帆并不是真的傻,他该是叫做大智若愚吧,他的心水不知道多么的清,只是他始终相信着人性的美好,愿意帮助人。
好心确实是有好报的吧,毕竟连苏凤妮这样的老千他也感化到了。
对于苏凤妮而言,软肋便是她的妈妈,从乡下跑到城市,当老千,努力地存钱,也是为了可以接妈妈出来住。
而后改邪归正了,明知继续做老千的话会断送掉她与楚帆之间的情谊,但却还是做老千,就是为了可以带妈妈去美国医病。
看到宝宝两母子骨肉分离,心中的怜惜与正义感不断爆棚,当街抛洒5000元,那可是一个房子的价值,虽然事后好像失去贞操般的痛苦(额,原谅下这个比喻,胡杏儿的表现真的让我联想到),而后宝宝被当犯人一样地被牛精荣关在房子里,看不过眼的苏凤妮就算是被牛精荣拿枪指着也照样大声地骂。
如果不是从小受到父亲的虐待,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妈妈和妹妹过好日子而当老千来赚快钱,那么苏凤妮或许仅仅只不过是个算盘打的很精很精的女人吧。
像帆哥不断地说的金句中的那句“社会的错”,很多时候或许是生活逼迫,走上了自己不想走的路。
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吝啬缩骨的高山泉也是善良的,从路边捡回楚帆来养,在牛王妹小的时候用各种法子来哄她开心。
市侩的肥婆兰,什么都算到尽,不肯吃一丁点的亏,吃了亏那就一定要从别的地方赢回来。
而一个女人含辛茹苦地带大个女儿,如果不是如此地过生活,怕且日子也是很难过的。
动不动就拔枪出来的牛精荣,面对宝宝,那是含在嘴中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话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牛精荣为了这个上辈子的情人,愿意扮女人,愿意勇擒悍匪,愿意为了她的前途忍痛送去大马跟妈妈过生活。
烂赌的读过三间大学的二世祖拾义少,看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自己的面子。
出门一定要穿三件套,一定要把头发梳的漂漂亮亮,走路一定要有型,姿势一定要摆好。
为了漂亮,开空头支票也是要买东西,为了去喜酒喝翅,偷也要穿的光鲜亮丽。
如此爱面子的拾义少,为了自己的老婆对着包租婆下跪(拿个手绢垫在地上,跪也要贵的高贵!
),为了自己的老婆最终也都戒赌。
他也算是一个理性的赌徒吧,知道来算自己中马的概率。
某种程度上来说,觉得巴不得爸爸或许是可以叫做阿慈寻母记。
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自己妈妈是谁的楚慈,来到了60年代当然是要好好查探下自己的妈妈是谁,从苏凤妮到芬女,最终也都在误会中挞出了火花。
觉得楚慈的回去,在60年代中也并没有学到多少他爸爸身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更多的是体谅吧,知道顾全人家,不再只想着自己。
对于从前,我们怀念的是那些单纯美好,就算是只有下欗菜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是越来越疏离,原来住在一起的邻居虽吵吵闹闹,但却彼此关怀,现在根本就不知道邻居是谁。
来到了2029年,面对着拿着玫瑰花的雄性人类,分析出来的结果是三个可能性,A你是买花的,B你是种花的,C你是杀手。
人情的淡漠。
现在还是会有多少个楚慈的?!
毕竟现在你在马路上扶一个陌生人是会被告上法庭的,捡钱还给人家也是会被告上法庭的,好心送人去医院是会被钓鱼的,还有多少人敢于做一个好人?!
后面剧情的进展有些快的说,有些事情完全没有铺垫的就发生了。
苏凤妮骗董事长的过程,原因也只是后来凤莲的口述而已。
楚慈在60年代的时候完全就没有告诉过楚帆他是他的儿子,但是40年后的楚帆却是知道的,还拼命地阻止楚慈穿越时空。
觉得时间上穿越30年,故事会更好些的说。
和当初的那个新难兄难弟,虽然许久未看,但是剧情还是记得些的。
模仿的痕迹是有,但是很多也算是原创出来的东西。
这种剧,大家看的开心,那么也就好了。
第14集楚慈给宝宝写的关于母亲的作文其实是beyond的《真的爱你》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後总是罗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沉醉於音阶她不赞赏母亲的爱却永远未退让决心冲开心中挣扎亲恩终可报答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是你多麼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著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爱意宽大是无限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第7集泉记得知凤莲答应嫁给自己后,开心得跳舞,是模仿《雨中曲》中的经典片段第3集芬妈赞芬女说得好,只有天空小说才能听到天空小说第8集凤莲想去当工厂妹,去陈宝珠的影迷会陈宝珠是张可颐扮演的,萧芳芳是萱萱扮演的就是当年她们拍的《难兄难弟》其实潘嘉德监制的有不少好剧,冲上云霄都是他监制的,看到他监制的戏,有些演员他一般都会点:陈锦鸿、黄智雯、吴卓羲、马德钟和钱嘉乐、刘松仁等。
《巴不得爸爸》依然是部好剧。
在此要小小吐槽《不速之约》,难得有bobby,林峰和杨怡,情节竟如此假:边个相信变魔术使自己催眠就算了,还可以催眠别人的,搞得好像真的遇到魔鬼似的- -,此剧的编剧还是谁还在围脖上宣传说潘嘉德觉得这是他监制以来最好的剧还是什么什么的,除非是有高人可以有篇长文分析此种奥义,不然我会觉得它很烂咯。
其实很早就像看《巴不得爸爸》,因为那部电影《新难兄难弟》,当初在电视上看的,看了至少两遍,后来得知TVB有拍类似的剧集,都下了国语版的了,结果一直冇时间睇。
后来现在开始追《巴不得妈妈》,一时心血来潮,一下子把粤语版全都下下来看。
虽说框架可能会借鉴电影,但也只是类似,同是父子不能体谅对方,儿子在巧合之下回到父亲的六十年代,同年轻时的父亲一起生活后,才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和电影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我想说这不算抄袭,最多也是借鉴或者是致敬。
就像在里面你找到了一些电影中的桥段会莞尔一笑这样。
看完以后,我突然很喜欢六十年代的HK,以前《凤凰四重奏》中第三段恋情都是那个年代的,服装很有特点,住在像72家房客那样的风水里,邻里之间虽时常贪点小便宜,但都是好人,都会互相帮助,人情味很浓。
或许我是不习惯看那种商战、争产剧,还是喜欢温馨小品多一些。
刚看完大结局的《巴不得爸爸》说实话,这个剧但就单单说故事的话,它不失是一出诚意十足的喜剧。
戏中楚帆和楚慈这一对父子真可谓是一对冤家,父亲楚帆古道热肠,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从不介意被人占便宜做水鱼。
而儿子楚慈恰恰相反,他口甜舌滑,追求功名利禄,不过对人则漠不关心。
由于父子间这样天差地别的性格,经常会看不顺眼对方而引起争吵。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在一次8号风球时的意外,带儿子返回了60年代,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开始。
在60年代,楚慈生命中的人物一一出场,所有的场景,无外乎都是在多多百货公司以及风水里发生。
尤其是在风水里这条小小巷子中却演出了一幕幕嬉笑怒骂悲喜交加的故事。
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不完美,可以说都有著各式各样的毛病,但人无完人,人本来就会因为不完美而显得更真实,更可爱。
在整个《巴不得爸爸》这出戏中,哪怕恶搞,哪怕kuso,它依然突出了一个"情"字。
个人感觉,唯一的遗憾,就是戏在最后有点赶。
不过还是那句,无论从故事到演员,《巴不得爸爸》都是一出诚意十足的喜剧故事,不失为一部阖家观赏的有趣的剧集。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的一句话:小的时候,老爸就是我的上帝,因为他可以决定晚上揍我或者不揍我——大概多数女孩子都没法理解这句话的深切内涵吧,男孩子对老爸的感情,是多么复杂啊!
我的少年时代,犯了错误或者遇到老爸不顺心的时候,老爸都会抽我嘴巴,一般他打我的时候,我老妈都会来劝架,这就导致他有时会打偏,打到我脑袋什么的;过后妈妈都会说,你干嘛那么倔强,赶快承认错误你爸就不会再打你了;然而那时的我在想,都已经开始动武了,这时候认怂还怎么配得上英雄好汉。。。
随着渐渐长大后,老爸也觉得,总抽我嘴巴子不是个事儿——于是他开始用拖鞋抽我,这样大概比较好发力,手也不会痛。
由此足以见得,老爸深谙物理中力的作用是相互之理,大概我被拖鞋打得多了,后来倒是对物理很感兴趣,即便后来我高中去了文科班深造。
老爸虽然打我,但也非常宠我,记得90年代初,好多人来到珠三角,老爸也常常会出差去深圳,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一个很酷炫的变形金刚模型(其实现在想想,老爸那时完全可以做代购吗,当地小城完全买不到):因此在整个小学岁月,我都是班级玩具最多的少年——男孩子的变形金刚向来都有着十足的吸引力,于是乎每天中午放学,在校吃饭的少年们都会在离学校不远的我可爱的家齐聚一堂,老爸做饭就会多做些,招呼那些省饭钱打游戏的少年一起来吃。
我现在能叫出名字的玩具,有六面兽、萨克巨人、六神合体、补天士。。。
还有些圣斗士、四驱车什么的。
上了初中,因为《篮球飞人》迷上了篮球,当然,班级也有一个我很喜欢她而她又很喜欢篮球的姑娘,于是我和一群打篮球比我还菜的少年终日不知疲倦的奔跑在篮球场上,无论明天是开学、结业、考试、放假,抑或刮风、下雨、落雪以及冰雹冰雹天我们都会在窗边看冰雹砸人。
那时候老爸很反对我打篮球,觉得我应该更加勤奋的读书,篮球,影响了他向来成绩优异的儿子的学习!
天地良心啊!
那时候我学习成绩下降,绝不是因为篮球,我唯一能想出的理由就是:周围的同学比我学的更好。。。
因此,显得我成绩下降了!
虽然老爸不喜欢我打球,但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他不怎么管我了,除了考完试会骂我一顿以外。
而那时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班的篮球实力,已经从全校倒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二,甚至可以保二争三了。。。
上了高中,突然有一天我发觉,老爸不打我了,其实,是他打不动我了。
因此当我们发生争执的时,都是互相大喊大叫,这时我妈就会来赶我走,我便顺势进屋自己看书或者听歌,留下他一个人很不爽的在沙发坐着或者出去找牌友解闷——我读高中时他在家是不看电视的,因为怕影响我学习。
老爸一直都期望我能考个南大、中山之类的985,可是最后让他失望了。
值得一提的是,好像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同他发脾气,而他,只是隐忍罢了。
18岁,去外地读书,再回家时,偶尔还是会惹他生气;不过,每次我同他喝酒时,他都特别开心,而在我的记忆中,我老爸是不喝酒的,大概就是从我读大学开始,他也开始张罗酒局了。
大学毕业时,一个人在重庆复习考研,疲倦时常常听《单车》和熊天平的《素描》,那个从我16岁开始就减少同他交流的人,竟然会在我孤单漂泊的时候,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我那么多的温馨和满满的回忆。
后来读研,离家乡老家更远了。
不知怎的,有天我恍然发觉,我越成长,便越像那个思想古板、死要面子、团结大众、造福人类、一身傲骨的我最不想变成的那个人了。
今晚,看着剧中年轻的楚帆高喊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豪放中带点憨憨的表情,就好像小时候常看的动画片中达达尼昂同火枪手们举剑誓约。
如果真的能回到过去,自己又会用怎样的对白,在已然熟悉的场景,去面对那些尘封的人和往事呢?
穿越~还是不枕马喜欢胡杏儿
最近流行时空穿越剧?也就笑笑而已
以前的港剧也很欢乐逗趣 姜大卫演啥像啥 胡杏儿这里造型居然蛮适合她的感觉很好看
看了八集受不了港式老好人
超出预期,特别浮夸的演技很好玩
其实真不怎么好看~
还是很有催泪效果的,虽然抄袭的比较明显
可能我欣赏不来,看了好几次都没看下去!
具有想象力的编剧,时空旅行。最后两集很精彩,关于时空错位的。
好喜欢的打扮
年少时间。我当时还追完了。。。
很烂啊!TVB的编剧越来越差。这片子可以和《王老虎抢亲》媲美了,很扯。
美中不足就系牛黄妹来到未来的品味怎么差那么多~!!
其实都是copy旧电影,胜在演员有少少突破。
非常脸谱化,其实也就是十几年前的电影,十几年世界已经翻天覆地。
怎么哪里都有陈锦鸿啊~无语了~我爱阿RON~
措不及防的穿越剧
不错很不错!!
结尾真的很操蛋
好看是好看,可是,结局一定要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