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蒙特
Fremont,幸运饼干制作中(台)
导演:巴巴克·贾拉利
主演:阿奈塔·瓦利·扎达,尼尔·汉博格,杰瑞米·艾伦·怀特,Hilda Schmelling,Avis See-tho,Siddique Ahmed,Taban Ibraz,Timur Nusratty,Eddie Tang,Jennifer McKay,Divya Jakatdar,Fazil Seddiqui,Mo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粤语,达里语年份:2023
简介:年轻美丽的阿富汗女孩多尼娅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她曾为美军担任翻译,如今饱受失眠困扰。她独自居住在弗里蒙特的一栋公寓楼中,邻居大多是和她一样的阿富汗移民。她常常一个人去一家生意萧条的餐厅,一边吃饭一边看肥皂剧。多尼娅在城里的一家幸运饼干工厂工作。一天,老板给她升了职,让她负责在幸运饼干的签纸上写签语,她的生活也随之..详细 >
不是贾木许也不是阿鸡。一种无趣的尴尬,想说拙劣的模仿但就是没什么原创性的随意性
独自从阿富汗来到美国的年轻女人Donya在一家华人幸运签饼工厂上班,负责写签语。开头她因为失眠去找医生,医生问是不是因为内疚才睡不着,因为她之前为美军做过翻译。但她只是拿了药就走并不多讲,只有回到阿富汗移民社群才会说出作为幸存者的歉疚感。不过电影没有按身份标签顺理成章地讲战争创伤或移民故事,这点很不错,而是追踪她独居新生活中出现的人们,让我想起Girlfriends:年轻女人生活里没有确切结局的很多关系,关系提供的很多爱和加深的孤独。喜欢黑白摄影,使无数沉默无话时刻不再无聊而是显出沉静。其实好奇Donya之前为美军做翻译的经历,但只是一笔带过,或许我更该去看《阿依达你往何处去》,因为the fortune you’re looking for is not in this cookie。
观看于HU7705
看过
里面华人出镜很多,但没几个正面形象,除了老板还好
一看电影就知道此片导演一定来自电影学院,而且看了不少电影。黑白影像,16毫米传统银幕,讲究构图和光与影。这是一部很阿基题材的影片,孤独的个人,不过却并没有那么幽暗与寒冷。导演是伊朗裔,让影片多了些伊朗电影的幽默与温暖色彩。拍摄于美国,又让其故事紧扣时事,人物也有了丰富性。拍得挺安静,可以一看。
重要的是逃离后,再出发。
#39th Sundance# 6/10 远离故土的移民处境,却又是无可救药的刻板印象。
黑白摄影,四比三画幅,包括叙事上都有一种复古风,一个在美阿富汗翻译的日常,作为一个逃离者,需要看心理医生修补创伤,而作为一个20出头的少女则想寻找爱情排解孤独。与心理医生的并置挺有意思,无论是在诊室里安抚病人的情绪还是在餐桌前给人们带来希望,两人都是“操控”别人的心情;白狼最终找回自己的母亲,女主成为不了作家,但最后将deer献给dear,还有点意思。7.2
#7thPYIFF2023 小城之春厅聚焦移民的生活处境一旦习惯了孤独,想摆脱也没那么容易了 @2023-10-17 18:41:07
#60th TGHFF 不贊同不支持無所謂的狀態還是會被一點點小事情感動到沒錯說的就是那首歌。這種有大事發生的無事發生的日常真的太好了。不必去找每個事情的理由的,發生了就是這樣的好事
并无深文大义,黑白片拍摄显得多余且投机,这样的片子能去欧洲拿奖,只能算是美国不受好莱坞待见的偏门导演迎合欧洲小众文艺群体的旁门左道,唯一惊喜是看到lip也开始登陆大银幕了~
以阿奸视角呈现逃避了战后清算的边缘人在美国的孤独感!蛮无聊的。
阿富汗难民自我救赎的故事。幸运饼干签纸写手这个工作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落魄。“当大家都在受难时,我能思考爱情吗?”很多灾后创伤者走不出的是自己的内疚。华人刻板印象好深,老板娘张口闭口都是钱。
我只能说,这部电影非常挑观众
从国内飞比利时的飞机上看的。“船在港湾是安全的,但那不是船被制造出来的目的”。对这句台词印象深刻,它其实有个先入为主的比喻,就是人生来就是船,理当乘风破浪,背井离乡。折射在阿富汗女孩身上的命运,也许就是如此吧,但回望也很重要,理解深知自己从何处来,也是理解自我很重要的一部分呢。
如果是个短篇我会给四星,只是
见心理医生那里太搞笑了…白男的痛苦对亚洲人来说都不值得一提…
自信不够,黑白来凑,本质上没啥东西
我喜欢静态的黑白照片,但不喜欢动态的黑白电影。导演拍了88分钟,要表达的主题是:哪个阿富汗少女不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