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动画电影相对而言,就比较浅显易懂,没有那么纷繁的层次,没有那么复杂的人物关系,只是一个童话故事罢了。
但说童话故事,这部作品又比较特别,暴力、血腥、性暗示,加上粗犷写意又黑暗的画风,是不适合给小孩子看的。
所以,尽管改变自《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也仅限于成人童话了。
在此篇影评中,个人不掺杂过多的评述和分析,单纯地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佳片不太够得着,但属于那种长见识的风格作品。
一个贪婪的父亲父亲的贪婪是一切悲剧的源头。
烈日炎炎的午后,一个贫穷的磨坊主劈过柴,坐在一边乘凉。
又累又饿,不知这样的贫苦日子什么时候能有尽头。
他也渴望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可是他除了一个河边的小磨坊与后面的一棵苹果树,再无其他。
饥饿中,树林中的一头野猪似乎能够让自己和家人饱餐一顿。
此时,恶魔出现,制止了他。
恶魔也是恰巧嗅到了磨坊主的走投无路,断定他可以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地上钩。
在这种情况下,磨坊主似乎没得选,只能跟魔鬼达成一项出卖自己的交易。
磨坊后面的所有东西,用来换金山银山。
磨坊主一听,自己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无非是一座模仿,一棵苹果树。
于是便达成了这桩交易。
而那头起初他想要捕杀的野猪,则在暗中观察。
磨坊主似乎不自觉地走进了魔鬼设计好的圈套。
影片比较钟爱的单一色调大色块的整体渲染,是很容易控制观众情绪的。
绿色给人神经的放松,而有大事发生的时候,则立刻用大红调动起观众的紧张情绪。
虽然画面的绝大多数手绘线条都很粗犷,比如说人物的描摹刻画,环境的一笔带过,但部分细节做得还是十分精细,为了把整个画面最抓人眼球的元素凸显出来。
比如说达成交易后,磨坊主喝药的一幕。
从这种神态中,可以看到的是放手一搏,不计后果,不过多多少少心里还是有一些犹豫和胆怯。
一个可怜的女儿父亲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造孽任务,而魔鬼也十分守信地将用不完的俺的黄金拱手奉上。
这个金水的质感就很见绘画功底了,比很多明晃晃的金锭子要优雅含蓄得多。
这大概就是色彩和笔触的魅力了。
父亲将白天的经历和盘托出,这可急坏了了解真相的母亲。
因为在这场交易的时候,磨坊主的女儿,也在后面的那棵苹果树上。
按照约定,磨坊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女儿也卖给了魔鬼。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动图中的处理技巧了。
本片中,每个人物形象基本上就是靠粗线条加专属的单一颜色填涂构成的。
当女儿听到父母对话的真相时,那种落寞,就都在这种类似灵魂出窍的动作里了。
魔鬼第一次到访的时候,并没有顺利地带走少女。
理由是她太纯洁了,相当于对魔鬼的力量免疫。
于是就用收回财富来要挟父亲,让她看管自己的女儿,不让她洗澡,从而变得像金子一样肮脏,就可以任其摆布了。
此时已经财迷心窍的父亲,对魔鬼是言听计从的。
树下特意用来看管女儿的恶犬,却将探望女儿的母亲活活咬死。
从这里开始,暴力血腥的闸门就打开了。
魔鬼第二次到访,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磨坊主按照魔鬼的吩咐做了,却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愠怒的。
因为少女掩面哭泣,手上沾染了纯洁的泪水,魔鬼再次无计可施,便要求父亲砍掉女儿的双手。
气急败坏的魔鬼直接选择恐吓农场主了。
这种画风带来一种诡异的惊悚。
看到父亲此时的妥协,少女已经对父亲完全地失望了。
既然生无可恋,少女选择牺牲自己的双手,来成全父亲的贪婪。
砍掉女儿的手之后,父亲俨然一具行尸走肉,成了金钱的奴隶,魔鬼的傀儡了。
一切由他的贪婪而起,却摆出一副无辜受害人的样子。
失去了双手的少女,此时已经对这个面目全非的家庭心灰意冷。
她拖着自己残损的双臂,想要远离这个噩梦一样的磨坊。
在一场风雨交加中,少女沉入了河底。
她似乎要借此与这个悲剧的命运告别了。
几经波折的爱情河神救起了无手少女,并把她带向了王子的花园里。
命运看似已经否极泰来了。
与开始时,磨坊主喝下魔鬼的药水细节相似。
这一口梨咬得多汁,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少女终于收到了命运的温柔对待。
正是在命运的安排下,少女遇到了珍爱她的王子,他们一见钟情,喜结连理。
王子为少女打造了一对黄金做的假手。
这个黄金假手是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的。
王子纵然对少女疼爱有加,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但是他并不清楚少女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正如后面王子出城去追母子二人时忽略的那条小路一样,他们缺少那种默契。
不过至少对于无手少女来讲,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爱情,已经让她无比沉醉了。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新婚后不久,王子就要出征,没有办法照顾即将出世的孩子。
这也是爱情波折的开始。
片中还附加了一条隐晦的感情线,就是园丁对少女的爱慕之情。
这也是备胎的基本素养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园丁的这份感情,才使得母子二人在之后的阴谋中得以保全。
在王子的家书中,魔鬼做了挑拨离间的手脚。
一边把王子说得抛弃妻子,冷酷无情,另一边把无手少女形容成凶神恶煞。
园丁接到魔鬼冒充王子的假书信,指令其加害母子二人。
而园丁也因为对少女的爱慕而没有痛下杀手。
于是选择了一个周全的方法,放母子二人逃过一劫。
王子与少女在城堡中的美丽爱情也就此终止。
亲情是三个人的故事少女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带着儿子一起,在河神的帮助下,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虽然清苦,但却是自由的。
母爱的伟大是放在女性角色身上经久不衰的话题。
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少女担负起了整个家庭,用自己的残肢去开荒种地这一段,让人十分心疼。
因此,当你看到她为收获而翩翩起舞的时候,那种幸福感,远比王子赠予的要踏实得多,这是她应得的回报。
每个王子终于从战场归来,不过这次是以失败告终。
在二人刚结婚的时候,墙上的壁画是来表明王子通过战争征服的残酷的。
这次也轮到屡战屡胜的王子体验一下失败者的痛苦了。
这种跟随呼吸节奏而隐现的线条,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和代入感的。
王子与园丁扫除了之前的误会,开始踏上寻找母子二人的旅程,他要将之前亏欠的幸福都弥补回来。
在漫长的寻人之旅中,王子沿着河流,终于来到了那个充满悲伤回忆的磨坊。
那个贪婪的父亲早已受不了精神上的空虚和自责,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眼前的景象,王子才真正意识到曾经发生在少女身上的沉痛悲剧,也才真正能够理解少女所需要的关怀。
皆大欢喜的结局一家人终于团聚后,他们战胜了这个嫉妒心和占有欲极强的魔鬼,迫使魔鬼放弃了对少女的不依不饶。
似乎,再有个性的童话也难免落得个大团圆结局的俗套。
耐心看完上述图文剧情的,基本上也就不用看原片了。
因为故事是很简单的,主要还是看一些表现方式。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琢磨的尾巴,一家三口最后幻化成了三只鸟,飞升到了天堂。
所以,我们能否大胆假设一下,王子战死沙场,少女死在了逃亡的途中,一家三口最后只能在天堂相聚呢?
为了财富,磨坊主父亲将女儿出卖给了魔鬼,而由于女儿过于纯洁,得以逃脱却丧失了双手。
这样一个由格林童话《没有手的姑娘》改编而来动画电影全片长76分钟,曾获得26届安锡国际动画节评审特别奖。
众所周知,现在看起来生动可爱的童话,在最初很大一部分都是暗黑的,而这部片子,很显然就是一部暗黑童话,而也正是因为暗黑,最后的童话结局才更显反差。
其实细细讲起来,本片故事很简单,也没有很强大的逻辑,一开始吸引人的大概就是这极简的画风颇具实验风格,大片的色块填充和铺陈,简单的线条勾勒,粗粝的笔触,跳动的形象(得益于空白帧的插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但一切都不能阻挡或者说更加增添了作品的韵味。
尤其作为中国人看来,颇有水墨画的写意韵味,大片的留白,不符合欧洲绘画常理的透视关系,一切的透明似乎都拥有颜色,而这都得由观众自行填补和想象。
虽说,作者说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不曾了解,但这份偶然却显得殊途同归。
这也未尝不是对现在还迟迟找不到方向的中国风的一种启迪。
有的人说,这部片是女性主义电影,未尝不可以这么说,但像大部分动画片一样,成长应该是这部片想要谈到的主题。
所以,可以看成是一名女性的成长。
而不论是女性主义还是成长,似乎都是童话原作中不曾存在的,而这就是电影在主题是成功的地方。
第一步:离家在很多成长类故事中,离家是成长的关键。
家往往意味着安逸但平凡,可是这里家寻常意向不尽相同。
离开家对于少女来说等于和父亲的决裂,而切断的双手颇有哪吒自杀谢父的意味。
而父亲则颇有些魔鬼的意味。
第二步:少妇河神的出现使和王子的邂逅变成命运使然,而穷苦少女和王子的故事似乎也是童话经典。
饥饿的少女由于吃了王子的梨(似乎也可以看做性暗示)而与王子邂逅,王子对她一见钟情。
两人似乎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王子十分爱她,为他打造了一双金手,(原著中是银手)而金手却恰恰代表了王子对少女的不理解,她之前极力逃避的,或者说使她不得不离家的恰恰是金子。
而出于爱,少女带上了这双手。
日子似乎很美好,然而幸福从来不会轻易来到。
王子和少女欢爱了,在双方颠鸾倒凤的背景音下,镜头给过的是墙壁上一幅幅征伐的挂图。
而这也正预示着作为王子的使命-出征。
果然,王子不得不出征,而怀孕的少女独守空闺,可她却还保留着少女的纯真,从她玩自己的乳房即可看出一二。
而由于魔王作祟,是的,魔王即使没有得到少女,却一直没有死心离去,它时而男时而女时而老时而少,这样的处理颇为有趣,无人知道,魔王到底是什么,而作为其代表的猪和鹰也一直在冷冷监视,说明安逸永远是暂时的,而她始终无法脱离魔王阴影。
第三步:孤儿寡母由于魔王在信件中做了手脚,少女及孩子不得不离开皇宫,而放他们离开的也由王子的母亲变成了园丁,园丁这一形象的刻画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了少女的吸引力。
这一次的离开代表少女的成长,由扔掉金手开始,她也与过去王宫生活决裂,王宫的生活代表了对王子的倚靠,她自愿由从父变成了从夫,而现在的她已经将两者都抛弃了。
代表了自强的女性的觉醒。
而她和孩子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像一个桃花源,与世隔绝,但她真正开始依靠起来自己,用嘴耕种显得尤为感人。
而原著中显然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神赐,包括一双新的手,而这里明显更带有启迪意味,所谓自力更生,少女是自己找到了 “手”,也就是依靠自己。
第四步:回归归来的王子意识到少女的离去,开始寻找,而一路上的曲折似乎也代表对少女的重新认识。
终于顺着这一双金手,找到了少女的家,看到了吊死的父亲(很俗气的恶有恶报的桥段),看到了少女双手的白骨,而最终懂得如何去爱,并不是自己认为好的对对方就是好的。
逆流而上,最终寻得少女,一家团聚。
而魔王最后也没有发现可乘之机,离开了。
不得不承认,比起原著,本片立意确实更加深远,不论是对于成长还是女性甚至是贪婪终会得到报应等观念。
河流似乎在本片中意义非凡。
一切的情节推动都依赖河水,而这河水及河神也因此成为女性之保护。
而河水由清到浊,再由浊变清,本身却又和两个男性紧密相连。
作者说,自由是他渴望传达的中心,少女由依靠父母,到依靠丈夫,最后无所依,颇有几分逍遥游的意味,而结尾化鸟冲出包围奔向光明更是颇为契合,不可不谓之巧合了。
整部电影故事简单,甚至偶尔不合情合理,但是作者画风了得(因为缺钱,整部电影也确实是导演自己画出来的),虽极简却用色考究,构思奇特,(比如局部代替整体,形变等等),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如果感兴趣,不妨一看,毕竟每一帧都充满了巧思,都可以剪出来当壁纸。
最后,感兴趣的也可以搜来童话读读,毕竟百度出来,可是能当作儿童睡前故事的。
高赞回答不少从女性的角度说了,我想说说片子中的男性。
父亲:少女的父亲不断的被恶魔蛊惑,伤害着少女。
尽管他感到悲伤(对于妻子)和无奈(对于女儿),也不愿意放下财富。
他也不愿意把女儿当成一件商品,但是传统的父权观念把他变成了斩断女儿双手的屠夫。
看起来他似乎是站在了人性的反面。
但是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人,你一定会下意识的想起一两个这样的人。
恶魔:物化女性的代表。
恶魔被少女的纯洁吸引,而他得到少女的方式是用金钱去购买。
他把少女当成了一个附属品。
之前她是父亲的附属品,而他拿金子交换后又把她看做自己的附属品。
少女的纯洁让他恼羞成怒。
因此他把苹果树变成牢笼,弄脏少女成了他得到少女的一种证明。
这体现了男性的心态:征服与破坏。
即看到美好的纯洁的人就想残忍的破坏这种美好,并且这个破坏者必须得是自己。
这种心态会随着教育、阅历逐渐变的连男性自己都意识不到。
王子:王子对少女的认识就是一个男人对于女人认识的过程。
一开始为美好的女性沉沦,虽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但愿意给女人自认为最好的东西(物质、精神、性)。
无论女人是否需要,是否喜欢。
之后便是漫长的了解女性的道路。
故事最后,王子了解了少女真正想要的,才缓缓化蝶跟上了飞出牢笼的少女。
而在这之前,他给了少女两双手。
一双成了女孩的累赘,一双给了女孩自由。
他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理解了女人。
只是童话结束了,生活中的男人,也许终其一生,也不能理解女人这个词。
最后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自由。
很小的时候看过原著,记得原著的结局是少女遇到了天使和天使一起生活,然后慢慢长出了双手。
个人而言,更喜欢电影的结局,原著的长出来的那双手只是少女纯洁的再一次体现,而电影的结局则加入了王子的痴情。
电影讨论的东西有很多,金钱与亲情,挚爱与守护,束缚与自由。
女孩之所以纯洁,是因为她有一颗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心,所以她永远不会干坏事。
她更像是自然的作品,裸着身体,用舌头舔舐水源果汁(虽然有点不符常理……),但这样原始的行为才符合电影所追求的那样——金钱乃身外之物。
少女的父亲为了金钱放弃了妻女,最后还是被金绳所吊死。
追逐自然,这是我们永生的话题。
电影运用的手法,色彩的搭配也很到位。
虽然我不是学美术的,但是却能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几种反差极大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却丝毫不显突兀。
像少女是蓝色,王子是红色的,真的是自古红蓝出cp啊🤪个人比较喜欢少女的眼泪那块,荧光蓝在略显黯淡的画面中显得格外耀眼,也象征了少女的纯洁。
在一片鲜血之中,也显得格外突兀,使人叹惋。
不过话说回来,少女和儿子一起拉粑粑真的没话说了🙈
看完第一感觉是,影评很难写,因为电影细节太丰富,涉及主题过于发散。
单谈感受吧。
相比爱奇艺的译名《米洛斯的维纳斯》,我更喜欢《无手的少女》。
简简单单五个字,适当交代故事背景但也没有剧透关键情节;同时兼顾了主题且具力量感。
电影的类型很难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
如果必须概括的话,单从审美视角:水墨动画。
内容视角:成长。
全片可以说每个场景都足以支撑一个特定主题的画展。
可能因为看女性题材的片子比较多,这一部我会觉得导演更倾向于表达的是女性力量的觉醒和探索。
女孩母亲舍命救女相比父亲的苟且偷生要坦荡的多;无手少女由于父亲的贪婪和对父亲的愚孝致使痛失双手;身体残缺虚弱时的冲动使其很快找到男人作为避风港;短暂的幸福却又由于另一个男人的挑唆携子逃离。
跋涉,取食,播种,浇水,哺育,排泄,这一切都在无手的困难下独立完成,艰难生活的同时永远保留内心洁净。
影片最后少女也像常规的童话中生出了真正的双手。
女性在这部电影中是清醒而勇敢的。
相比女性,我们看看主要的三位男性形象。
少女的父亲:被金钱支配缺满嘴借口阴暗虚伪最终陷入无尽孤独的行尸走肉。
恶魔:影片中的恶魔可以幻化成不用的形象。
总体来说,这就是一个不择手段只想得到的偏执狂,最终被迫放弃也只是因为完全没有机会。
王子:忠勇有余但从未让少女可以真正无忧且快乐的世俗眼光中的好好先生。
这个王子,就像公开场合被求婚女生未做好准备时,突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捧着鲜花戒指在面前单漆下跪,所有人都起哄要你say yes但你却并不是很确定的那种求婚对象。
比如婚礼上:他为妻子打造纯金双手作为结婚礼物;出战前交代园丁一定照顾好妻儿;归来后发现妻儿在外,跋涉我千里寻心头之爱。
这一切都是忠贞且值得歌颂的,但这份爱情似乎少了一些童话该有的顺遂。
或许这就是给成人看的童话,王子和公主结婚后的真实就是,王子不会总在身边保护公主,公主也不总是娇贵脆弱。
不过还是要说,婚礼上黄金的再次出现尤其是少女整体造型像极了橱窗模特。
王子似乎尽全力要让少女与自己理想型无限接近。
这双黄金手细思极恐,很容易联想到少女的父亲。
最喜欢的对白如图:
真相
少女觉醒
并没有
永恒的少女
跟我走其实想打满分,但因为这部童话不合适小孩儿观看。
那么,留一点空间给下一部吧。
<<无手的少女>>是 第一届大连法语电影展开幕式上放映的作品,除此外,该片的导演塞巴斯蒂安先生也在现场和观众进行交流。
该片是由格林童话改编的,也加上了导演的少许创作。
导演说,这个女孩很像他自己,当时的作品缺少资金 ,他就像这个少女一样,只能自己埋头创作,而少女对待孩子就像他对待他的作品一样。
因为缺少资金所以这个电影是导演自己画的,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那种类似于半成品的画作。
相对于大家的说的东方风格,可能是因为导演使用了毛笔和墨水,不过他是第一次到中国,他也不是很了解中国的艺术风格。
我当时在看的时候觉得这个电影是在太没有逻辑了,导演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认为整个故事不是靠逻辑性连接来的。
其实这个故事中,也反映了女人怎么对待男人,男人又怎么对待女人。
女孩的爸爸和后来的王子都不知道怎么去爱这个女孩,爸爸给了她一个布满金子的房间,但是女孩并不喜欢。
王子给了她一双金子做成的手,但是对于女孩却没什么用处。
而在故事的的最后,王子找到了女孩,起初女孩不信任他,对他进行攻击,而当误会解开后,又重新相爱。
其中有很多的镜头都是无法理解,但是还令人深思的,就像是,王子到了女孩曾经生活的磨坊,吃下了那个断手的骨头,为什么要吃下去,是代表他和女孩永远在一起么??
!
首先对本片的艺术手法很赞叹,一开始觉得无厘头,也不够精良,但深入观看后,从不断变化的场景中似乎更能结合自身的理解,展开更为丰富的联想。
随着苹果树上懵懂少女的平静,因为父亲的对物质的欲望而被打破,父亲为了逼她就范不让她洗澡,安排了几只猎犬在树下守卫,母亲看不过去,深夜独自前往救助,结果被猎犬撕碎,从这里可以看出女性尤其是母亲,在面对自己孩子的那份感情,是何等的强大。
其次失去手臂的女孩也展现了其异常强大的生命力,翻山越岭,沉入海底,最后被河神引领最终上岸,而片中河神的形象,从她的bra推测她应该是女性角色。
而这里的河神,也好比命运之手的牵引,让她与王子相识,也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
可以说女孩嫁入了豪门,但确丝毫没有被物质财富蒙蔽了双眼,即使保持本真的生活着,爱着;当被谣言蒙骗,被迫带着孩子远走他乡时,她的果敢与坚强发挥到了极致,她愿意抛弃外面世界的繁华,只安静的养育她的小孩,这样的母爱何其伟大。
在经历过重重困难与爱人重逢时,为了保护自己和爱人,勇敢的拿起斧子砍向恶魔时,手居然长出来了,忽然顿悟,也许手从来就没离开过女孩,手代表自我意志,为了做一个听话的女儿,甘愿失去个人意志,为了爱人,甘愿配合他的生活,按上一副闪闪发光的假手,也仅仅只是一个装饰而已。
当她带着孩子背井离乡时,女孩必须捡回自己的力量,当爱人受到危险时,女孩的力量无穷大。
最感动的是当爱人让她跟他一起回到城堡继续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她拒绝了。
即便过去被伤害的体无完肤,伤痕累累,也不放弃,不止步于当下,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探索生命的广度和宽度。
这就是女性力量。
【本篇涉及剧透,请看完再来】.这是一部类似于中国水墨画风格的法国奇幻动画,却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女性成长的一生。
.一开始的断了双手,让我觉得极其“黑暗”乃至难受,然而纯净的灵魂与眼泪终究是魔鬼夺不走的,女孩离开了父母与家园,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漫漫成长路。
而那双留在了家乡的断手,像是女孩与原生家庭的告别,成长,终究是要离开安逸的家园,离开父权,成就自我,哪怕道路孤独。
.后来,女孩遇到了王子,没了双手的她成为了妻子,王子送了她一双别扭的金手,但金子这个意象不是代表“肮脏”吗,一开始父亲正是因为金泉而出卖了女儿,出卖了灵魂。
然而女孩接受了,因为他爱着王子,但这双手并不是她真正的手。
好景也不长,王子远征,女孩做了母亲,却因为恶魔的挑拨以为王子要杀死她们母子而不得不再一次离开“家园”,她成为了单亲母亲。
.带着孩子,女孩跨越河流山川,最终找到了一片静谧之地。
女孩扔掉了那双别扭的金手,用残肢和嘴巴开垦与播种,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这一次,不是父母给的,也不是王子给的。
.最后,王子找到了她们,解释清楚了误会,魔鬼却又双叒叕地出现了!
女孩拿起当初砍掉她双手的斧头砍向了魔鬼!
此刻,女孩的手重新长了出了,经过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女孩终于成为了自己,她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双手(独立的自我人格),并依靠她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恶魔离去,它终于放弃了靠近女孩,因为她已经无坚不摧。
.P.S:一开始的苹果树让我想起了夏娃的诱惑,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实不正是人类的原罪吗?
然而它倒下了,而它也正是女孩成就自我的起点。
.推荐指数:8(满分10)
少女和父母一家人,住在伊甸园一般的山上,房子后面是大片的苹果树,四周围绕着一条宽广的河,日子可谓十分幸福,直到因为天气干旱,他们的水车不再转,苹果树不再高产,他们面临着被贫穷吞噬的噩梦。
父亲轻易就被恶魔引诱,把苹果园和女儿出卖给魔鬼,换来满是金子的河流。
苹果园就象征着幸福和快乐,金子则象征着赤裸裸的欲望。
在父亲的心底深处,对妻子和女儿,或许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爱吧,面对金子和快乐,他果断地选择了金子,住在用金子打造的宫殿里,一切都是用金子制造的,任妻子被疯狗活活咬死吃掉,任自己亲手砍掉女儿的双手!
他终于如愿了,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金殿里,面对着辽阔无边的寂寞,终究还是活不下去了,毕竟他一切把所有的快乐都出卖了,只剩下金子了,而真正能让人生充实的,就是那些爱和快乐,而不是这些空洞的金子!
所以他最终只能上吊自杀,可就连他自杀用的也是金子做的绳子,可谓十分讽刺!
母亲虽然十分疼爱女儿,在父亲要把女儿出卖给魔鬼的时候,也曾一再劝阻丈夫,可她终究是失去自主的女人,依附着男人的女人啊,终究会被吞噬,那群疯狗就是她的坟墓!
女人啊,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要能自主地立足在这片土地上,否则依附别人,终究没有什么好结果。
少女把双手伸出去,本来是想让最爱自己的父亲握住她的双手,他却真的把她的双手砍掉,也把她对家人的最后一点希望砍断!
她抱着坚定的信念一直往前走,勇敢地过河,要去吃对岸的梨子,连河神都被她对生命的顽强所折服!
少女碰到了自己的王子,两个善良、纯粹的人,在彼此眼中都发着光,仿佛灵魂都在共鸣,两人走进幸福的城堡,可是王子却因为战争要远离,魔鬼再次挑拨离间,少女只能离开,自己抚养自己的孩子。
少女先是靠着父母,后是靠着王子,最终终于还是要靠自己。
当王子找到她们母子后,魔鬼再次来伤害她们,少女重新长出双手,亲手跟魔鬼斗争,最终连魔鬼也拿她没辙,只能离开。
少女和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把自己的人生托付在男人身上,最终惨死!
少女选择自己亲手抓住自己的人生,和王子幸福快乐地活下去。
王子十分善良勇敢,看到少女,没有看到她失去的双手,反而看到的只是她的美丽与善良。
毫不怯懦地外出打仗,对少女也极尽呵护,看到少女想要拥有一双手,就给了她一双手。
即使得知少女生下的是一个怪胎,也毫无原则的包容,并不把他当怪胎,回到家立马就想要见他,对少女也并无任何责怪!
得知少女和孩子没死,不惜跋山涉水去找他们,没错,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他来到了少年的家,了解了少女的过去,还用自己的善良把那条肮脏的金河净化了。
最后女孩带着孩子,要他跟她一起去找另外一个地方生活,王子想都不想,瞬间就能抛下自己的所有,跟女孩一起走!
仆人也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他对王子一向忠心,在接到被魔鬼掉包过的王子的书信时,却只能用小羊来替代少女和他们的孩子,让少女抱着孩子离开。
什么是善良?
不是你对自己相信的人百依百顺,而是秉承自己的底线!
如果你爱的丈夫要你杀人,难道你也要做吗?
魔鬼则象征着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欲望,裸播很赚钱去吗?
抢银行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去吗?
四处约炮很爽去吗?
偷东西很方面去吗?
……魔鬼并无法帮你选择,而是选择用诱惑来引诱你,真正肮脏的,是你自己的灵魂,而不是魔鬼!
少女的父亲,见到金子就连妻子和女儿都不要了,他根本就不是真的爱少女,所以在他眼里,就算少女再美丽动人,都是残缺的,没有手的!
而少女的善良和美丽是那么地闪亮,就算她是残疾,也是完美的,有手的!
所以如果爱她,就算她没手,也是完整的,有手的!
如果不爱,就算她有手,也是残疾的,没手的!
金子啊,终究是肮脏的,所以不管是金河还是金手,最后都终将被人丢弃!
善良的人,各种邪念根本无法入侵,他们的善良足以披坚执锐,粉碎所有的邪恶!
哪怕路途遥远难行,他们也乐得其所,因为那些路是用他们自己的血汗亲手铺就的!
他们走着就格外踏实!
而那些心有邪念的人啊,就算没有魔鬼,他们也终将会走上邪门歪道,就算物质生活富足,内心也终究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宁与幸福!
哪怕善良的人的路,格外难走,可是他们经过劫难后获得的幸福会更加满足。
就像最后和王子一家团聚的少女。
邪恶的人追名逐利,到最后失去一切,沉迷声色,只能空虚到自杀!
就像少女上吊的父亲。
影片用抽象简笔画的形式,的确看起来有些费劲,却十分有创意,也别有一番风味。
线条的随意流动,任意变换,也是其他作品所无法实现的。
虽然不得不说的是,少女很多时候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很丑,但是看完全片下来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她格外美!
哪怕失去了双手,也是断臂的维纳斯!
她的善良和勇敢,她的纯粹和自信,让人看到她灵魂深处最美的一抹灵动!
她的美远远溢出了皮囊,散发在空气中,无处不在!
无手的少女啊,你就是断壁的维纳斯!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想守护恶魔的金子,就出卖你纯洁的女儿吧, 玷污她,使她肮脏。
“既然你想有钱,就别想获得平静。
”魔鬼的要求没有止境,砍断树,再砍断双手。
河的神明,圣洁地袒露自己的身体。
迎送少女向王子的梨树梢汲取甘蜜。
爱人最初的模样带着恐怖的外衣,靠近后才是温柔的细雨。
为你打造黄金的双手,为你浸淫每一寸肌肤的亲昵。
完美的新生儿跨越山海在战火中扭曲为妖魔,无手的母亲无法喂养自己的骨肉。
魔鬼接手了远方的来信,将童话的爱情颠覆为自私自利的传宗游戏。
少女带着孩子出逃,沿河而上,追随着神明获得荫庇。
即使失去双手也坚强地维持生命。
战败归来的王子已然形如枯槁,悲伤在城堡蔓延。
一定要找到你,走遍天涯海角也在所不惜。
命运的涡旋,王子来到黄金的磨坊。
身无旁物的父亲孤独悲惨地死去。
贪婪的结局。
沿河而上,沿河而上,终于到达母子的栖息地。
“他们远没有你烦人,再会了,因为你永远不会作恶。
”恶魔的宽恕,归还了少女的双手,归还了真正的善良,与爱。
平平无奇
过于极致的影像呈现,运用东方写意水墨画手法,但又不及《山水情》那样大成若缺和浑然天成。用东方写意手法去讲一出格林童话实在是太违和了。
什么是纯洁
成人动画,画风真挺奇特的,模糊极简抽象的风格也更能把尺度的场面表现,有好多挺骇人的就不剧透了。闪烁的人物和荧光的色彩区分动作和变化,虽说时间不太长但有些重复还是审美疲劳了,后段惊叹点全靠奇观和残忍撑着,处女作可以再观望。法国文化dcp。
什么东西啊!!!!
拉屎画面记忆犹新,就喜欢这种不遮遮掩掩的
画风有点欣赏不来
其实某些部分还蛮惊艳的,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比较赶客
画风清奇特别,轻揉几笔道出贪婪与纯洁、伟光与邪恶,奸诈与善良,懦弱与坚强。溯源是神明的呼唤,哪怕被恶魔缠绕,双手残断,毅然用嘴种下那称作希冀的爱。
#豆瓣春日影展#这个画风,做短片还行,做成长片我真的不可(海报太具有欺骗性)。极简画风的优点是富有诗意,让想象力飞扬,容易呈现出惊艳效果,能抓住暗黑童话的精髓,也能和谐血腥大尺度。但缺点是太影响理解剧情了。明明完整的故事变得残缺,情节经常一个镜头一晃而过,重要部分就加旁白,感觉故事就靠一口气撑着,只有灵魂没有血肉。
表现方式非常灵动。
这种黑暗的童话故事似曾相识,但这种抽象极简的画风却是第一次见到,还是一部动画长片,看着抽象的色块和轮廓,脑补了一下,尺度大开。这样的画风有好几次表现长途跋涉的时候,充满着灵气和想象力,做到了动画电影有别于真人电影该有的样子。
为什么法国童话总要给女主角带来很多黑暗磨难。
剧情就hhh,只喜欢它线条动起来有时候会消失这个,配音也不错
3.5;极简画风与黑暗血腥的相映对比,光线的流泻非常美,纯洁的心灵与爱战胜了恶魔——恶魔更是一种恶的集结与象征;女孩丢弃了金手,也放弃了城堡,最终走向真正的独立,河流如大地之母给予力量。
这样抽象的动画,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成人的黑暗世界,出卖灵魂与救赎!
画风飘逸,神来之作。魔鬼用金子收买了卑贱贪财的父亲,但是只要仍保有纯洁的心灵,你就会遇到类似的爱情类似的人。重新伸出双手保护孩子和家庭,少女已经变成坚强的女人。
#西安法语电影节# 一开始就被这水墨画的极简主义风格惊艳到了,越看越入味。改编的大概是格林童话的原著,残忍诡异却又迷之美好,最后的HE其实值得推敲
透视画风
《无手的少女》讲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虔诚的女孩被恶魔看中,恶魔用财富诱惑其父亲,使其砍掉了双手,而后姑娘自己伤心离开家里独自生活的故事。后来她因偷梨吃,及被国王娶为妻子。在国王外出期间,恶魔一心想伤害曾经得不到的王后,使其受到抛弃,独自带上刚出世的孩子进入森林生活。因为虔诚与善良,上帝派了天使一直帮助她,直到她再次与国王相见。想不通一个这样的故事弄成这种风格是要干嘛,看的过程极其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