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有张涵予, 老段, 能看看对手戏呢 , 两位都是这几年来比较喜欢的演员, 之前集结号,和 士兵突击,团长,等等让我感动许多,国内的演员的后备力量很雄厚的 , 尤其这种玩演技的. 但这部电视感觉差了点什么, 要不就是期待过高 , 同是谍战类型, 却没法和潜伏比, 两个男主角演的没得说,也许是剧本不好吧 , 或是其他角色演员,不提气, 总之差了一些
其实我是冲着段奕宏才看这部电视剧的,段奕宏在这部电视剧里的角色演绎其实很像士兵突击里的大队长,形象,风格都很像,只不过更悲情一些。
张涵予自从集结号后,也开始成为一线男星了,其实他还是蛮有点男人味道的。
近半年来,谍战风行,也有些好的作品,比如潜伏之流,不过大量泛滥之后,自然良莠不齐。
就99天来说,还能看吧,剧情的漏洞有些多。
闲得没事儿,陪父母看了几集《最后的99天》,这一看又看出毛病来了——我发现我就不能陪他们看电视,一看准憋不住要说两句废话。
这次本来我是不想看的,可是一瞥之间看见一个女的挺眼熟,我就犯了执着的毛病,整整想了一白天才想起来跟哪见过这女的,原来她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夏红,演员叫李玥。
这样我就多看了几眼,直到看见新偶像。
要说这新偶像在《士兵突击》里倒也让我眼睛亮了一亮,但当时他那个角色总让我有装的感觉,不干净。
如今再一看,吓了我一跳,这位偶像同学成长挺快,这是新一代的少奶杀手啊,这劲头直接就把当年的少奶杀手如今的艾滋病大使濮存昕给毙掉了啊。
这个风头忒劲了。
这个,这个,我忍不住上网看了看,这位新偶像的名字叫段奕宏,已经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吧”了,就像我所想的那样,“吧”里百分之九九点九四都是女同学,众位女楼主一个个惺惺相惜,对小段同学是偶得一塌糊涂,我看了都替小段高兴,他要是夜里不乐醒几十回都对不起这群广大爱好文艺的女同胞。
这群女同胞要说也真不容易,大半夜的起床截图,把电视剧里有小段的图片都截出来分析,看他对剧中女主角贾程程是不是从第一眼就有意思了——按照剧情似乎应该如此,可是在女剧迷的心里未必。
要说小段也挺难的,您在被截的图里那是动不了的啊,您的一个又一个瞬间都成永恒了,您定在那儿,被无数女剧迷分析来分析去,要是您的眼神打一开头就对女主角表现出点儿意思,我敢说,您害了那女主角,得被多少女人咒;要是您的眼神没对女主角表现出点儿意思,我说,您对不起编剧导演制片乃至剧组每一位演员,也对不起爱你捧你的观众,更对不起你自个儿——你没尽心演啊。
当偶像难。
当一辈子偶像更难。
您看老濮,现在哪个少奶敢说自个儿是他的偶像?!
呸,丢不起那人。
所以小段同学的路还长的很,此少奶们跟彼少奶们没区别。
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2009年9月21日BTW:剧里张涵予同学饰演的肖昆太失败了,起码败给了饰演肖鹏的段奕宏。
《集结号》后,张涵予同学有点儿找不着北,这个改日再说。
很无耻的说一句,我看这部戏纯粹是因为段奕宏。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段奕宏带领一群兄弟,脱下衣服给死去的兄弟,袒露着上身,肩膀上缠着带血的绷带,像招魂般跪下的那一幕,在我的心里定了格。
段奕宏坚定的眼神和结实的胸肌都让我呼吸急促,哦,饿滴神,太性感了。
所以,追着看了《最后的99天》。
坦白的说,这部戏对国共双方斗争的剧情安排的非常之平淡,戏剧冲突不够激烈。
有趣的是,剧中人物的感情纠葛,贾程程、肖坤、肖鹏,还有那个叛徒陈安。
我认为,张涵予的表演比较平,表情一直都木讷的很,或许导演是希望他表现出一个地下共产党员的沉稳和冷静,但是这使得表演缺乏感染力。
试想,即使一个地下共产党员信仰坚定,运筹帷幄,他也应该有脆弱和挣扎的一面,特别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亲弟弟。
这原本是很有矛盾的一个看点,但是在本剧中张段二人的对手戏并不多,也不够精彩。
相比张涵予,段奕宏的表演略胜一筹。
剧中人物肖坤童年不幸,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出色的特务,自卑和自负两种对立气质融为一身。
他是一个有血性有立场有信仰的鲜活的人物,只是选错了方向,无法回头。
但是结局很烂,肖坤的死是合逻辑的,但是死在那样一个场景里,简直是莫名其妙。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中的配角表现得可圈可点。
特别是那个廖云山的扮演着宗平的表演非常出彩。
一年前就想看《最后的99天》了,当然是因为段奕宏。
下载了很久,还是没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32集;二是网评一般。
豆瓣上普遍意见是好演员,烂剧本--剧情漏洞太多,情节拖沓,卿卿我我令谍战片很变味。
我本来对国产谍战片就没兴趣(《潜伏》例外),更有甚者某影评题目是《当琼瑶大妈也来参加革命》,那就更动不了想看的念头了。
于是一拖再拖,以致到硬盘爆满,开始想要删除点什么的时候,才决定要看一看。
然而,在很多人眼里,情节拖沓、漏洞繁多的《最后的99天》在我眼里却是:情节结构严谨,没有大的漏洞。
很多一看之下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想想也通了。
情节前后呼应,虽算不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但至少做到后面发生的事情在前面已有迹可循,并不突兀。
和一般的谍战片不同,此片dixiadang的主要任务不是要获取情报,而是要获取人心。
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这是本片一再强调的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微妙,有时不经意的微小情感表达能引起感情上的“蝴蝶效应”。
作为中立方的储汉君,他在权衡选择中受到很多影响:他自己固有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主张,他在民主人士中的威望,世人对他人格的评断,他对亲生儿子的血亲之情,对养女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情,对自己最喜欢的学生的信任……让储老作选择本来就是一件让他非常痛苦的事,老人家的几次心脏病痛都让我看得很揪心,觉得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不应该再有这样的痛苦。
偏偏一对儿女又是如此的不争气。
所以,争取储老绝对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力气小了,绝对拉不动,力气大了,立刻推到对手的手里。
这需要多大的耐性,多么宽广的胸怀和多么的深沉的谋略啊。
所以情节的“拖沓”与“反复”是势在必行的。
249借队长的口说过“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和战术一样重要”。
其实大部分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琐事比很多东西都重要。
以上仅仅是故事的大背景,大框架,主要矛盾还是产生于肖昆,肖鹏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身上。
我对这部戏很欣赏的地方,正是各种人物之间的感情牵引和感情羁绊。
以下先来作一些人物分析,因为剧中人物性格的设定也是我眼中的一大亮点。
先来说储兰云和陈安。
这两人可算是一对活宝,都是被宠坏的。
一个很傻很天真;一个自以为是,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一切之上。
故事一开始我就认为储先生是个伪君子,看他整天说“我们是不偏不倚的第三方”,却教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儿--刁蛮任性,不通世事,用没有教养来形容储兰云一点都不为过,一看就知道是被储先生宠坏了。
把女儿宠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公证的法学家呢(不过作为一个法学家,储先生的确过于多情)?
随着故事的发展,才知道原来当年储先生为了报恩,用自己的儿子交换了别人的女儿。
那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会如此溺爱,保护储兰云,以致令她如此不通世事了。
储大小姐在特别行动队里骚扰肖鹏的弱智举动让我觉得很有喜感。
而陈安就更是被宠坏了,不知实情的祖母当然会对这个唯一的男孙宠爱有加,他的7个“姐姐”恐怕从小都得让着他吧,知道实情的父母自然更不会逆他的意。
正因为从小人人都让着他,造就了他把自己的利益看到高于一切的品性。
完全不考虑别人,处处只为自己着想导致他无法纵观全局的去看问题,错失了很多保他狗命的机会,可谓愚蠢之极,最后也因此越陷越深。
也因为陈安从来就没有遇到过真正孤立无援的逆境,缺乏面对逆境的良好心态和处理经验,一遇到威胁就成了卑躬屈膝,反戈倒向的软骨头,人人都看不起这样的叛徒,甚至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极度自卑的反面就是极度的自大,一看到陈大公子在小人物面前张牙舞爪的样子就让我恨得牙痒痒的。
因此每次看到他被人打到鼻青脸肿,涕泪横流的样子就觉得很欢乐。
诚然,一个人为了保命做出种种努力本来无可厚非,但陈安为了保住他自己的狗命亲手杀害了这么多人,还是忍不住觉得他很卑鄙。
再来说肖鹏和章默美。
他们两个都属于成长在优越环境里面的下等人。
肖鹏和肖昆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母亲是哥哥母亲的陪嫁丫鬟,从小不受父亲喜爱,遭尽了别人的白眼。
他报考军校的目的很明确--出人头地,向父亲证明自己,向别人证明自己,也想像哥哥一样强大。
章默美作为储家佣人的女儿从小在储家长大,受尽了蛮横的储兰云的欺负,不是说她考军校之前抛下一句话说“发誓以后不再踏入储家大门”吗?
虽然后来一直没有揭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这并不重要,那一定是被储兰云逼出来的。
默美自己也说过考军校的目的一为抗日,二为让自己强大起来。
最后说一说肖昆和贾程程。
他们两个是dixiadang,却不是传统意义的dixiadang。
肖昆的母亲形容肖昆“礼数比我们老人还周全”,这说明他是在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里长大的,连富二代都不是,起码是富三代。
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两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以他谦逊的言谈来看,两代人当然不包括他自己,指的自然是祖辈和父辈了。
一个大资本家的后代,又没有出过国,肖昆这样的人有什么机会接触到dixiadang?
这是件相当蹊跷的事情。
但想想前因后果,一切都有眉目了--三年前,肖鹏母亲救助的那名dixiadang,是谁处理的后事?
不用说,自然是肖昆。
像肖昆这样的人--在商界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保证货运流通(不是往解放区送过药么),以后的资金运作,更重要的是,他又是储汉君的学生,最关键的是,在处理肖鹏母亲“远方表兄”(定语还真的很长)的这件事上让人看到了他对革命的同情态度--放着这样的人还不赶紧去争取的是傻子。
基于类似的原因以及没有提及的某种机缘巧合,作为上海商界最有影响力的大商之一贾鸿谷的侄女的贾程程被争取到,也不足为奇了。
因此,传统意义上的逼供对于肖昆来说,是不起作用的。
他的任务是争取储汉君,他并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上线(上线联系也相当谨慎啊),也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下线,逼出来根本没什么意义。
这也是廖云山几次对肖昆抓了放放了抓都无可奈何的原因了。
但问题是,肖昆出于什么原因要同情革命?
我认为,那是出于他对肖鹏的爱。
在肖鹏的回忆中,除了他母亲以外,肖昆是肖家里面对他最好的人--虽然他经常因为他的哥哥遭到父亲的打骂和无理的惩罚。
肖昆是很爱这个弟弟的,然而他从小就从自己和弟弟身上感觉到了人的等级性,他觉得这样不公平,他认为这是社会的问题,他希望救助像他弟弟这样处于所谓底层的人,gongchandang的政治主张恰好对了他的心病。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贾程程大概也基于类似的原因,她之所以爱上肖鹏也是从同情开始的,证明她有这样的意识。
肖鹏呢?
肖鹏当然也爱他的哥哥。
虽然对父亲很怨恨,对家庭有怨恨,但一开始的时候肖鹏并没有把这种怨恨撒到肖昆身上的。
在他以为自己的母亲死了以后,肖昆可以说是他唯一的亲人了--那位让他怨恨的父亲被排除了。
从表面上看,肖昆与肖鹏之间的矛盾对立是党派的对立,是利益的对立,但我觉得他们之间最本质的对立,是感情的对立。
肖鹏觉得自己处处为哥哥着想,为了他,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辜负了自己的上司兼恩师对自己的信任,但哥哥对他的好意非但不领情,甚至令他连台都下不了(肖昆拒绝了廖云山的饭局,却接受了徐杰生的邀请),哥哥宁愿给外人面子都不愿意给自己面子。
作为一个敏感的孩子,肖鹏觉得很受伤害。
当他亲耳听见肖昆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保护徐杰生的时候,他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一开始,我觉得这里实在情理不通,徐杰生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在肖鹏心中的地位一直都很高,他哥哥如此有义气的保护徐杰生,应该是一件让弟弟觉得尊敬和自豪的事啊。
但不,剧情反而是肖鹏已经亲眼见识到廖云山见鬼说鬼话,见人还是说鬼话的真面目了,却还是把信任的天平倒向了廖云山。
后来我想了一想,正是这个貌似不合情理的情节印证了“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的观点。
像肖鹏这种对爱有缺失的孩子,他对人的信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自己是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哥哥,哥哥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爱他。
但,现在他却亲眼看见哥哥宁愿牺牲他的前程,以及哥哥本人的生命去保护一个外人,肖鹏完全无法接受,即使这个外人是他很尊敬的,都完全不能接受!
肖鹏对肖昆的恨是他执着于对哥哥要求浮于表面的爱,他不能理解哥哥对他的爱到底有多深。
肖昆就是这样,不得不一步一步的把肖鹏推向了廖云山。
所以,个人认为,肖昆最大的痛苦,并不是因为他选择了使命而放弃了弟弟,而是因为他本来是为了帮助像弟弟这样的人才有了这样的政治理想,却又正是为了实现这个因弟弟而产生的政治理想,反而把弟弟给推开了。
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他明知道肖鹏并没有真的被廖云山枪毙,但仍然精神崩溃的原因。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这个故事的逻辑还真不是一般的严谨啊,居然还被狠批漏洞多,实在是太冤了。
不过,整部戏就表现力来看,还是普通了一点,有些地方还比较粗糙。
而最后几集肖昆和贾程程都是很主旋律的用弃暗投明来劝导肖鹏,让之前营造的感情光环大失其色。
但我觉得这些不是情节的问题,不是编剧的问题,而是表现力的问题,导演的问题。
无论如何,我还是认为,能从人内心的角度去看问题,是这部作品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另,虽然我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腐女,但我坚决认为肖鹏看贾程程的眼神和看肖昆的眼神是一样的深情和哀怨……我也坚决认为老段表演得很配合,只可惜张涵予大哥太不配合了!
哇咔咔
印象里这是一部烂剧。
我找出来看时发现没有我印象里那么烂,但也确实不是一部佳作。
不过这部电视剧贡献了有史以来最妖孽的段奕宏,康洪雷说他是个妖孽。
但我总觉得最妖孽的段奕宏不是《士兵突击》里的袁朗,不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龙文章,甚至也不是《恋爱的犀牛》里的马路,而是《最后的99天》里的肖鹏,刑讯逼供有时候都弄得跟搞对象似的,你可太刑了你。
在《最后的99天》中段奕宏老师展现了花式抽烟大法,那真是快抽出花来了。
没想到段奕宏老师后来还检讨,说自己这样不好,这样是炫技。
还说王宝强老师简简单单的抽烟动作就把他秒了。
(对呀,王宝强老师演技很高啊,不然呢?
)
RT。
那是一场恐怖的开始。
看这部片子全是因为一个朋友跟我说,她是如何守着这部片子深更半夜不睡觉,凌晨4点还在挑灯夜战的。
我想,她那样的人,一贯趣味高雅,这等狂热,必有要了解一下的需要。
后来才知道,她那是因为正在狂迷段奕宏,所以能面世的老段主演的所有电视电影话剧,她都找来看过不止一遍。
现在家里的DVD放的还是第19集,我已经忍不住先到30集的地方快进了一遍了。
谍战片、反特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自《潜伏》开始渐入佳境,到现在欲罢不能,这样说吧,现在到街边小贩那里淘碟,全是TMD国产谍战片、反特剧,每次去,介绍来介绍去,全是一个调调的各种版本——解放前,就是我地下党去潜伏,解放后就是我们团结群众来抓特务。
结局那都是非常光明的——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跑掉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哎,就算是值得歌颂,也且饶了我吧。
谍战片这种类型不是说不好,但是演到现在,已经严重在题材上黔驴技穷。
珠玉在前,一般搞搞地下工作、争取个中间人士的剧情已经吸引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奇心了,必须走革命创新路线——具体来说,历史的结局是不能再编改的情况下,现在只能在革命工作者的个人感情上猛下药了——越是悲剧的越是吸引人的,眼球效应说明了一切。
于是,琼瑶大妈的队伍雄踞据气昂昂地开过来了,在台词中我们闭上眼睛,仿佛又听见了各种男版、或是女版的马景涛的声音:“我爱你,自从....就爱上了你.......”、“我相信,你是好人.....”、“我爱的人不爱我.....”剧名叫做《最后99天》,时间控制应该无比紧凑才是,无奈剧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幼,都出挑得无比鸡婆,人家是千年一日,这里是一日千年,唧唧歪歪的“only you”,各个要死不死,苦情到底,而剧中反角廖云山,真真是一个戴着帽子的狼外婆,这样的恶人,我只有在台湾苦情戏里看到过,无奈除了男一号外,各个都是小红帽,不到最后一刻就是认不清狼外婆的大长嘴。
你看着看着恨不得化身《大话西游》里的那两个小妖,先把自己吊死了先最后一集,肖鹏死的那场戏,更加是洒狗血。
肖鹏同志真乃神人变形金刚,致命三角区给人连掼四枪,居然还能顽强拼搏,为自己报仇雪恨的同时,还不忘唧唧歪歪的跟不同的人说上不同内容与长度的临终告白,并且终于死撑到亲密爱人来了,并也吐露心声了再翘翘。
这一刻,我完全相信,编剧同志已经被琼瑶大妈灵魂附体。
怎么说呢,星光璀璨的张涵予与段奕宏,这么奢华的组合,加上精美的服装、道具、灯光,然后又靓又帅的男女配角,如此佐料却落到一个心思意念极其庸俗的厨师手上——一盘菜儿全毁了。
先ps题外话:网上流传,据说这戏本来就是要当成爱情片的成分大于谍战片,怪不得我刚一看就觉得肖鹏和章默美之间很有气场,肖昆和贾程程之间也有那么一种和谐,想不到最后大家都掉转枪头,爱上一个分分钟不能圆满的人,彼此纠结起来…… 这是第一次完整看完的谍战剧。
看得欲罢不能,温文儒雅但信仰坚定的肖昆,铮铮铁骨但聪明敏感的肖鹏,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兄弟的纠葛牵动了所有观众的情绪。
好吧,至少有我。
好吧,我再勇敢一点,张涵予的肖昆真有魅力。
但情感过分复杂的肖鹏,人格过分完美的肖昆,甚至是为事业隐忍至极的程程都不是我最欣赏的人。
反而是作为党的卧底的于阿黛更接近现实,那种兵行险着的机智,那种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勇敢,冷静不冷漠,聪明但内敛,更有血有肉地呈现了一个探子的状态。
全剧中安排得最好的一个角色应该是作为国民党军人的章默美,她从开始作为一个只懂得服从命令的机器,傀儡,在不断迷茫和矛盾中摸索出方向,终于坚定了自己的路。
她体现了在动荡的大时代下,青年的一种状态:未至蒙昧,迷茫挣扎,对人生的困惑,对道路的求索,对信仰产生动摇,甚至对正确和错误,对真理的怀疑。
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只靠着良知,来判断善恶,在是非不明确的界限之间靠着善良来支撑自己。
大部分的人都是像默美吧。
会怯懦,会迷茫,会矛盾,会挣扎,靠着直觉和良知来帮助别人,但却换来违背军纪的结局,到底是要忠于命令还是要怀疑这种命令的正确性,是要将自己的信仰全部推翻,怀疑自己一直坚持的事业的正确性,还是只简单的忠于现实,忽略一切动荡安身立命?
章默美的成长,多少有点意思。
在不断地怀疑和矛盾中整合自己,最终坚定地前进。
历史的前进也是这样的吧?
当我看着章默美羞怯地对肖昆说:肖大哥我喜欢你。
我笑了。
也不是毫无人情味啊,这电视剧最好的地方是没有把“大我”写得太过分,给了空间“小我”得以完善和张扬。
毕竟都是人啊。
最快乐的是看到肖昆反握她的手那一刻。
最后的99天,在黎明的黑暗中启明星温情地闪亮。
很多年不追剧了,完全是因为段段才来看的99天,心碎到不行。
因为段段,我没有了立场,心痛到不希望他动摇,宁可他一条路走到底,被共产党杀死,也不愿意看他被一遍遍撕成碎片。
因为段段,我开始恨肖坤,什么样的任务离了他就不行?
为什么就不肯稍稍安慰一下段段受伤的心?
有网友说最后段段死的很狗血,其实,是很无奈。
因为这本就是他自已设的局,他知道瞒不过廖云山,他已经决心去死。
护送走兰云,自已也活下来不是不可能,但他是不会对自已的战友和恩师开枪的,所以,所有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以他的能力,是可以在击毙陈安之后接着杀廖云山的,但是,他做不到先拿枪去指着恩师,就像肖坤说的:“别骗自已了,你做的到吗?
你做不到。
” 好喜欢段段,喜欢到,即使是剧中的人物,也不愿意看到他委屈。
若你肯笑一笑,于我就是阳光。
段段,你要开心哦。
1.段奕宏好帅!2.编剧痴呆... 以上都不是我的个人看法..纯属几天来逛百度吧实感...豆瓣不让发太短的评论,所以摘几个从百度吧里选的同感评论:没坚持看完,怪编剧不怪我 by若冰山川 看到24集了,实在是受不了编剧的瞎折腾,直接看了最后一集。
漏洞太多,纰漏百出。
凭什么一个心理素质如此之差的叛徒可以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质跟踪如此专业的多方地下斗争人员?
一个中共如此竭力争取的民主人士储先生,居然是一位连儿子都可以拿来换着养,立场多次倒戈的伪君子。
肖昆一个地下工作者精英,居然可以拿行动队当旅馆,顶着点儿什么事就进去,鼓噪点儿什么人就出来。
……………………看完最后一集,想了想,其实好多好多我们骂编剧的地方,正是人家的卖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的演员很优秀,编剧还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剧格局太小,编剧太不用心 by sweeterjoy 为了那么一件小事,磨磨唧唧了30多集,这样的题材本身就几乎不可能拍得好看。
故事的格局太小了,把同一件事翻过来覆过去地讲,只能钻到针眼里头去了。
编剧(小说作者?
)为了让情节有起伏,不得不生造了一些冲突,结果是显得乱而且假。
第二个大缺陷是人物缺乏思想。
团长拍得太深(对于电视剧来说不一定是优点),字字珠玑,几乎每句台词都让能明白的观众深深思考。
99天却是另一个极端,非常肤浅,对人物信仰的刻画很少而且流于表面。
很多台词和情节都不过是为了拖时间,以便拍够30多集好赚钱,完全缺乏作者本身的思考,更缺乏作者自己对人物的感动——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感动观众?
为什么有些影视作品能吸引人?
首先剧本要好。
剧本是决定剧作质量的基础!
一个烂剧本要拍出好作品,实在是有点难为了剧组的其他创作人员。
张、段、车都是我喜欢的演员,胡也演得不错。
一堆好演员,最后出来的却是一部我看得极其不耐烦的戏,真是……唉,叹气。
编剧们,拜托你们用点心吧——其实我甚至可以忍受编剧不聪明,只要他们真的用了心。
不要光顾着数字数,数多久必须要出来一个冲突,数能拍多少集,数能赚多少钱。
有的编剧一炮而红,不是因为人家运气好、有后台,是因为人家用了心。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托儿说得再好,观众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能得到大量观众认可的剧,剧本都是好的,都是编剧用了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段奕宏的花痴贴就不转了。。。
有兴趣的去贴吧看看。。
真是花痴开满地啊!
不过还没找着同人女。。。
很奇怪。。。
11弃
这剧情后面编写之可怕,正常人不可能编得出来
编剧真的很一般,3分是打给演员的
编剧后劲不足。段叔不要死T T
老段好惨,陈安真的好恶心啊
这个编剧怎么编的感情戏啊!!!!!!!!!!!!!!!!一头雾水啊有木有!!!!!!!!!
无论颜值演技都非常在线。可是这傻缺的剧情对不起这部剧的演员。
切入故事的点还算新,但故事主要纠结处还是老套。为什么一句话就是死活不能早点解释清楚,来回折磨人呢?四星我是打给段奕宏的,最近迷他。。:P正如大家所说,一流的演员,三流的编剧。如果编剧质量上去了,估计会有很大一批演员能红起来。
张涵予和段奕宏的对手戏
沉溺在肖鹏深情的眼神里。
真不咋的,不过两位影帝的表演是赞得没话说~~
最后的99天
很多情节真的挺强行的且狗血,看得我头疼,就陈安这种玩意正常早八百年该被人毙了,留着他估计就是剧情发展需要一个搅屎棍。肖鹏这个角色挺带感的,或者说被演员演出了带感的感觉,换个人来演不出这么好的效果,而演员把他身上各种矛盾,他的善良、狠厉、疯狂、脆弱等等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储兰云的演员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化妆师,大家闺秀整得跟个姨太太似的。
演员挺好
╮( ̄▽ ̄")╭ 段奕宏同学动态写真,张涵予同学静态标准像··话不糙理也不糙
剧情很完整的一部军事题材片,很不错,推荐!
三星给段奕宏,剧情太差了,真的太差了,肖鹏,闯了敌匪窝了真的是,不过帅,躺沙发上抽烟又颓又帅
编剧真让人长见识。忍到17集弃我简直是真爱。
肖鹏内心最痛苦··
应该是第一次认识段奕宏和张涵予的地方,程程和肖鹏放到现在还是很好嗑55555俊男靓女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