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纳兹诉小布什
Rabiye Kurnaz gegen George W. Bush,控告小布希(台),拉比耶对战小布希,妈打对决小布殊(港),Rabiye Kurnaz vs. George W. Bush,Rabiye Kurnaz
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
主演:梅尔滕·卡普坦,亚历山大·谢尔,查理·哈纳,纳兹米·齐立克,塞夫达·坡拉特,阿卜杜拉·埃姆雷·厄图尔克,沙法克·森格尔,詹妮特·斯帕索瓦,阿巴克·萨法伊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语言:德语,土耳其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从关塔那摩监狱中解救儿子穆拉特的斗争,使土耳其家庭主妇拉比耶·库尔纳兹自不来梅的排屋直接进入了世界政治舞台。诉讼一直打到位于华盛顿的联邦最高法院。在她身边的是人权律师伯恩哈德·多克。这位矜持、平和的律师和脾气暴躁却富有幽默感的土耳其母亲现在正并肩作战,争取让穆拉特获释。详细 >
其实影片本身还可以 但最打动我的是映后编剧访谈提到的 “当事人本人看过影片之后他说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被关押期间母亲做的这些 而这个视角也成为了他们家庭治愈恢复的一部分”
关塔那摩虐囚题材的,故事还行,女主的确演的不错。
一场马拉松式的申诉,确切的说是“等待”,等到最后的“满意”结果还要一些“幸运”,这么沉重的题材,竟然拍的有些喜感(其实是有点儿不适应),后来想想如果不这样,这位妈妈也许等不到最后的结果了。流水账的记录方式,印象深刻的就是不断增长的关押日期的数字了。
實在不是什麼好的劇作但是細節太好
给个影后打发了吧
观前扫了一眼评论区,大多以喜感减弱批判性做驳点进行质疑。120分钟后,“拯救”所谓重大政治讽刺的却正是(或者说必须是)这种鲜活的喜感。自大嘴《永不妥协》后,几乎没有在银幕作品里看过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另类”母亲角色;人们往往期待透过镜头看到现实及无可能发生的平民扳倒强权视听爽文,对小老百姓真正获取那理所应当安生时的“小确幸”反而嗤之以鼻。现实原型母亲在儿子回家后不久便突然病倒,那支撑她一路为家庭幸福抗争的,很难不是影片最着力诠释的积极态度,从这个意义上看,编导及女主角选择的创作角度,无疑是最合适且出色的。2023德国电影展@百老汇MOMA
This is not a happy ending. 母親總是奔走在生活的苦路上
#2022德国电影展# 7分,看完这部电影想起了《760号犯人》,那部电影从被关押者的角度直接地展现了他们在“无主之地”的残酷遭遇,而这部电影从被关押者亲属的角度间接地展现了为了救他们回家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整个事件对被关押者家庭造成的影响。如果因为恐惧和顾虑就剥夺他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样的法治只是在阻止他人正常生活,而非保护他人。
过于无聊。
一个非常严肃的议题,万万没想到居然被做成了轻佻滑稽的轻喜剧(大多数时候)。在胖胖的女主喜剧表演的带领下,整个片子被带入了一种奇异古怪的境地:又要观众能轻松一点乐呵一点,但到了要推进剧情时,又得乖乖正经地叙述压抑的原型事件。这个电影没有什么深度,没有多少批判的力道,它的意图更多的在于用轻喜剧给世人介绍一下那个事件,没有什么深层次追求。但因此我也认为它过于放松、轻浮,更适合放在非竞赛单元展映,而不是主竞赛。女主的表演看多了也习惯了,但是私以为,这种浮夸、用力过猛的表演路线实在是配不上柏林最佳主角。
一个角色撑起整部电影,着力展示着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可怕的现实,减少真实事件对部分观众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梅尔泰姆·卡普坦的表演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担得起最佳主角银熊奖这份荣誉。三星。
从乌鲁木齐回北京飞机上看的。可能发烧难受没仔细看,那个被关在古巴的儿子到底在阿富汗干嘛了
期待了很久的一片 没有失望 极长的时间跨度看得人很是焦躁 虽然有点个体和体制抗争的模式化故事 但这个所谓的体制要大得多 也恐怖得多 能深刻感受到人在遭遇大变故之中生活中的渐进崩溃 最佳主角奖实至名归
这其实是一个严肃的故事,包装在一个看起来搞笑的大妈之下,她也并不搞笑,只是看起来乐观,其实压力大到无法控制。个体在世界面前总是不那么重要,但对于家庭和亲人来说又异常重要。
胖大婶母亲人物形象塑造极其成功!但各种关键戏份乱入的配乐太减分,在同类题材拍摄处理方式上创新的失败就……最终让一切情绪都被解构掉最终只是沦为流水账
标题党 大而无当浮于表面探讨 以及连续剧节奏拍法
前半部分是想当喜剧拍的,到中段现实太残酷,怎么都让人笑不起来,就只能走流程讲故事了。这段历史应该要被网飞去拍成纪录片才对。
胖主角演技极佳,情节设计紧凑,不失为佳片。
911已经20年了,未经审判仍然囚禁在关塔那摩的还有39人。
时间都带不走的悲伤 所以电影只能选取那些小幽默的片段 只因现实太令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