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超级飞侠的第一部大电影,画质比动画还好,说什么也要带小绿来看呀!
小绿看的别提多兴奋啦,这个暑期礼物真的不错。
乐迪和他的小伙伴们这次又遇到大麻烦了,乐迪陷入困境,反派比利威利真的好难对付,这样的困难可是之前没遇到的呀!
不过好在他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伙伴,大家一起面对困难,困难就再也不可怕了!
结局让人感到心里很温暖。
飞侠们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特别值得小朋友学习。
所以小绿看完这个电影都是收获满满的。
这次的大电影画面细腻,剧情紧凑,让小朋友看的心情跟随角色一起上上下下,非常精彩!
看完电影,小绿回家还给姐姐种草了,说要再带姐姐一起看一次,看来他对乐迪是真爱呀!
一份很有纪念意义的暑假礼物。
今天看了点映。
厅不大,除了第一排几乎都坐满了。
小观众们都很和谐,没有吵闹。
超级飞侠的剧集动画,从15年至今,都14季了,能来观影的小朋友应该都是乐迪的小观众,都是被熏陶过的,剧情也超级符合低龄的年龄段,全程没有需要家长讲解的。
中途还有萌鸡小队串场,小观众们都能接得住。
整体相当于一集拉长的动画剧集,除了乐迪其他超级飞侠都是牵强式露脸。
实话说乐迪弹射起步瞬间加速确实震撼确实很燃,其实电视上的动画剧集这块的处理也不是敷衍的,速度感顶到极限。
遗憾的是,没有“所有系统全部启动,启动启动启动!
还有……这个!
乐迪……乐迪,准备升空!
”,激情少了几分,我这个四百六十个月的儿童当时有些落寞。
超级飞侠的电影动画制作非常细腻、逼真,场景和角色的表现都非常生动,各种动作场景的呈现也非常精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有趣!
人物形象非常生动,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性格,使得孩子们看的目不转睛。
看到超级英雄们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能够激励观众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不仅仅适合儿童,也适合各年龄段的观众观看。
非常幸运获得了海豚童书赞助的电影票,暑假档电影很丰富,其中就有儿子很喜欢的超级飞侠,应该说孩子们都喜欢。
电影讲述了超级飞侠为充满想象力的女孩飞飞派送包裹,却意外卷入了一场将世界限于危机的恶作剧中。
原来是反派“玩具大师”比利威利因不满孩子都沉迷于直播视频,不再购买他的玩具,开始在世界各地搞破坏,绑架了很多主播和市民,并要将他们发射到外太空。
乐迪想单独作战,阻止比利威利的计划......超级飞侠们与反派比利威利在外太空的对战,场面恢弘开阔,非常激烈,孩子们看得呼声连连。
因为电影是3D的,孩子仿佛身临其境,在观影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随着情节的推进,情绪跌宕起伏,尤其是乐迪受伤昏迷被遗留在外太空时,我儿子和身边的小姑娘都流眼泪了。
最后乐迪平安归来,孩子们一片欢呼。
这部暑假档亲子电影真的推荐!
它用通俗易懂的剧情教会了孩子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家长明白了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真的很不错,建议有空的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看一看。
看完电影回到家中,儿子还不过瘾,又拿出海豚童书的《超级飞侠环球历险记》,央求我讲了一遍。
喜欢超级飞侠的小朋友,不要错过海豚这个系列的绘本哦,跟着超级飞侠一起在精彩的历险中寻历史遗迹,赏自然风光,逛地标建筑,学风俗文化,轻松有趣地认知世界。
超级飞侠:乐迪加速 (2023)6.3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动画 冒险 / 冯操 / 张嘉骐 吴若萱
这部电影意义深远,引发了人们对短视频和“中国式家长”等话题的思考。
剧情有趣生动,适合全年龄段观众观看,融合了动作片和科幻片元素,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在观影的过程中还有小朋友在喊:“乐迪加油!
”“超级飞侠加油!
”“乐迪你可以的!
”。
人物情绪刻画生动形象,配音淋漓尽致,细节处理到位。
电影教育孩子团结合作,勇于追逐梦想,提醒家长关注孩子感受,不要给予过大压力,避免阻断孩子追梦之路。
《超级飞侠》不愧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IP,小淘终于等到它推出大电影版了,这不得赶紧第一时间去看!
小淘对这些超级飞侠的角色简直过于熟悉、喜爱。
这一代的孩子,就是看着这些角色长大的。
就像我们当年看《葫芦娃》一样。
不过,电影工业的水平有了太大的进步,《超级飞侠》大电影的银幕视效质感,堪比好莱坞动画,品质感简直拉满。
虽然一开始只是陪女儿看的,但是后半段我也被惊喜到了。
小淘告诉我,电影版里飞飞和肖邦这两个角色是新加入的。
她尤其喜欢肖邦,这是一只智能暖心的陪伴机器人,她也真的好想拥有一只。
最后为了救回乐迪,肖邦起了很大作用。
最后的大场面,乐迪实现超级加速、拯救全员,还挺燃的,小淘看得也超级开心。
还有个彩蛋,“笨蛋反派”比利威利流浪太空,简直可以直接与《银河护卫队》打通了!
出电影院,女儿一遍遍地和我说看不够,还要在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再去二刷。
看来我又要陪她再看一遍了哈哈。
首先电影还是不错的,儿子作为超级飞侠“老”粉丝,当第二喜欢的熊出没每年都推出大电影,终于都盼来最喜欢的超级飞侠推出首部大电影,肯定必须要到电影院支持的啊!
我先说说为什么要扣掉两分吧!
电影配音都不是动画版的配音员,小孩都听出来了全部主角的声音都变了,他的意思是比较遗憾的!
这毕竟是属于他们的“回忆杀”呀!
另外,剧情还是比较老套的,而且有些地方会有逻辑bug,譬如反派首次登场时候吸走了很多人质,乐迪的快递盒居然却还在原地纹丝不动,快递盒是用强力胶粘地上了??
不过应该只有大人才能注意到的,不影响小孩观看和理解。
虽然我不知道这大电影是否韩国代工的,但还是要赞一下咱们的画工和特效都做得挺不错的,都快赶上好莱坞动画的水准了!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进步的空间,譬如比利威利旧工厂那里的绿油油的崇山峻岭都还是比较粗糙的,扣得不够细致。
不晓得奥飞有没有超级飞侠大电影出海的计划,毕竟超级飞侠在海外还是有一定的小粉丝的。
我是觉得整体来说它是达到了小粉丝的预期了,起码我家那个还是挺满意这部电影的。
即使国内的票房未能让出品方盈利,我个人建议是可以做海外网大的。
如果将来会推出英语版本的话,我都想好了片中“炒鸡飞侠”那个梗可以翻译成“Supper Wings”可还行?
哈哈哈PS. 片中有大概2秒钟联动萌鸡小队客串的小彩蛋喔
超级飞侠:乐迪加速:我们需要怎样的快乐?
by 乌合之子 20230711
毋庸置疑,在观影结束之后,我承认这当然是一部非常热闹且刺激的动画电影。
因为是科学想象,将原本不应该具备生命的交通工具拟人化为能说会笑的小孩子超级英雄,他们是超级飞侠,所以可以穿梭在天空之中。
他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同时具备着喜怒哀乐,这当然是一种泛灵论的观点,万物皆有灵,所以一定可以对话并成为朋友。
这比之于福瑞,更进了一步:动物的拟人,是有生命作为基础的;而机器的拟人,需要先对零件赋予想象。
只有大人才会去分辨有无生命,小孩子则全都要。
《超级飞侠》的受众到底是谁呢?
今天下午在进入电影院的时候,我发现周围坐着的全是妈妈带着女儿。
这些小朋友虽然也会吵闹,但她们总会选择在某个特别的节点,那就是当超级飞侠遇到困难的时候。
她们会吵着对妈妈说,“我不要看,我不要看”。
因为她们不忍心自己心中的一个完美的乐迪使出极限加速,让自己失控;也不愿意看到超级飞侠们在没有装备的情况下,面对坏人的袭击一筹莫展。
那么回到一种更加安稳的表现手法,就是动画剧集的完成任务的手法可以吗?
如果仅仅是像电视剧集那样完成每集的任务,不过是一个海螺小姐式的重复,因为对于孩子来讲每一天都可以完成全新的任务,送达包裹、解救危险、增长见识。
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都可以将故事无限延伸下去,直到第14季。
但对于电影而言,可重复的任务反而成为了掣肘。
所以一定需要讲一个更为漫长的故事,一定需要塑造出某种更加根本性的危机,以及更加绚烂的反派。
而反派最好就是大人。
那么在一个满是低龄向受众的动画电影中,如何为反派赋予一种可以说得过去的动机呢?
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诉诸于原生家庭童年阴影,正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了霸凌长大之后才想为自己的过去正名;另一种则是诉诸于突如其来的时代挫折,原本是受欢迎的成年人,因为时代变化从此不再被关注,于是心生妒忌。
《超级飞侠》里,比利威利成为反派的原因正是后者。
他所制造的玩具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但是当网络流行开始之后,这些千变万化的玩具被千篇一律的画面所取代。
每个人似乎都在享受着由新技术所带来的新乌托邦的快乐:故事最开始不断玩手机的小男孩、在蝌蚪榜单中争先后的表演、不断实现创意视频的宇宙梦想家飞飞,还有随时可以跟踪拍视频的肖邦,他们都共同组成了像比利威利这样的玩具大师的生存困境。
这不值得可怜吗?
比利威利就应该被抛弃吗?
也正如大卫格雷伯在《规则的悖论》中所说,超级英雄似乎从不创造任何事物。
相比之下,大反派们坚持不懈地发挥着创造力,总是有一堆计划项目和想法。
因为反派才是那个拥有着青春期、混乱创造的强烈渴望的梦想家。
所以我们便会问一个问题,沉浸在自己玩耍玩具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与不断分享和表演所获得的快乐,哪一种才是更好的呢?
这个问题在乐迪身上也得到体现。
他如果专注于自己送达包裹的目标,他的情绪不受到周遭的影响,不会想要急于去证明自己,那么他就能够获得在这份工作中的快乐。
乐琪不是说:你能看到每个孩子收到包裹时的笑容,这就是幸福。
可是这份笑容是私人的感受,不是能被人分享的。
可以被更网络化所分享的快乐,明显就是被异化辖制的快乐——作为世界上最快的飞机,乐迪没有办法在孩子们和网络的视线内表现他的超级速度,可以帮助多少人可以浇花,可以分类垃圾。
却因为一段笨拙的被涂有五颜六色的痕迹,上了网站的热搜,成为了伙伴口中取笑的对象。
虽然动画在处理的过程中,很快将其转为了个人单打独斗比不上团结更重要的主题(这可是相当保守主义的处理办法),但是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情绪改变,成为了超级飞侠们的嫌隙。
不过这份嫌隙,在新装备的帮助下消失了。
因为他们又开始并肩作战,而不是排名表演。
借助更加先进科技的反派们,用一种近乎玩闹的方式搭建起了水火箭,他们成为了自己所反对的模样:不是用可触摸的玩具,而是用无法接触的高科技。
可是高科技就天然可以带来生命吗?
在将机械或动物拟人化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慎重表达如何区别对待有无灵魂的问题。
如果只有一部分同类型的物体,可以变成有灵魂意志的存在,那另一部分为什么不行?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这一群体中只有几个角色可以大放异彩成为英雄,那其他人为什么不行?
孩子们会对这种差别心有所怀疑。
坐我旁边的小女孩,就在问她的妈妈:为什么超级飞侠可以和人对话,而飞飞的妈妈坐的汽车,却不能变身,要在高速公路上堵车?
为什么反派角色可以将自己驾驶的机械变成武装战斗机器人,而超级飞侠们却只有装备?
为什么装备也不能参与对话?
它们只能成为超级飞侠们的装备?
为什么这些武装战斗机器人,没有灵魂、不能对话、无法沟通?
她的妈妈哑口无言。
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是欢迎这个小姑娘以后来读我们哲学系研究生。
就像飞飞的妈妈完全不理解蛙站的视频得奖邀请,为什么比奥数竞赛更重要?
是的,飞飞喜欢在网络视频中获得赞颂,内心的诉求依然是家庭式的,她希望早日和父亲(一家三口)见面,希望妈妈不要总是在外面上班,让她一个人落在家中,描绘的宇宙画面正是她想要团聚的景象。
这种设定相当取巧,把父亲的工作变成了宇航员。
但实际上,父母都是受到996压迫的存在,所以这种焦虑才由妈妈传递给了飞飞。
而这种来自人类真实的亲缘家庭关系,对超级飞侠们来说当然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天然就是超级英雄——至于要不要吃“炒鸡”这种食物,机器英雄怎么能吃饭呢?
那就也连带动画里的人也不吃吧。
于是整个电影里,只有道格才塞进去了一块热狗。
吃是小事,死亡才是大事。
当乐迪献出自己的生命“以被摧毁”的牺牲精神阻止了水火箭撞向月球,电影院的孩子们全都哭出声来,一时间哭声此起彼伏,正好与这几分钟完全默片的画面相得益彰。
还有旁边妈妈们的劝说,乐迪不会死的,不会在太空变成无人看到的垃圾。
但应该如何复活乐迪呢?
竟然是以谁都没有想到的方式——被肖邦的电流刺激。
这就又回到了那个问题,生命才会呈现出快乐,那么在网络上看到的排名是怎样的快乐呢?
网络为什么自身不能成为一个能喜怒哀乐的生命体呢?
这个故事,或许创作方奥飞能给我一个场外的答案:奥飞大幅度参与了ChatGPT的开发:光年无限有自己的AI对话机器人产品-图灵机器人开放平台,开发者可自行快速接入并创建个性化机器人,包含聊天机器人、智能客服等,目前累计注册企业开发者超过150万。
所以,超级飞侠们是先是生命,才是机器。
而现实正好相反,网络智能先是机器,才变成生命。
但就算变成生命,它也被褫夺了“说话的权力”,肖邦只能发出电流,接受指令——这当然是独属于飞飞的“超级装备”。
而那些“原始装备”去哪里了呢?
被乐迪混用之后消失了,去往了废弃的玩具工厂,去往了即将被碾为齑粉的垃圾场。
那里有曾经是孩子们快乐之源的玩具。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在电影院看了!
挺震撼的,场面逼真,孩子都很兴奋!
在大笑之后还有点教育意义哦!!
这故事讲的是乐迪在派送快递时有点逞强好胜了,不服从管理,特立独行,最终致使送达任务差点失败,最终还是在所有伙伴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
乐迪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
孩子们都学习到了呢!!!
值得观看哦!
一部中国动画片《超级飞侠:乐迪加速》以其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带领孩子们从网络直播的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引导他们回归真实的生活,体验传统玩具的魅力,了解团队合作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纷繁多变的电影世界中,有那么一部独树一帜的影片——《超级飞侠:乐迪加速》犹如一股清流,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感触。
它以富有情感的故事线和充满激情的主题,强调了传统玩具的价值,引导孩子们远离网络直播,回归真实的生活。
电影的故事线由初识的惊喜,到中途的困惑,再到终章的巅峰对决,每一环节都流露出严谨而又流畅的剧作之才。
乐迪与飞飞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无不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影片的主题贯穿始终。
主人公乐迪的超能力——极限速度,似乎一眼就能看出是与网络直播的即时性相对应。
然而,片中多次强调,乐迪应该谨慎而明智地使用这种能力,这无疑是对现今网络直播文化的批判。
网络直播的瞬息万变,虽然满足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却也使他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乐迪的冒险之旅,正是他寻找与他的能力平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挑战,也收获了无数的成长。
飞飞的故事线也富有深意,她在追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通过传统的手动玩具——超级飞侠,她了解到了困难的价值,也学会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这无疑是对网络直播文化的一种反驳。
手动玩具的乐趣,其实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理解。
影片的表演和角色塑造也堪称一绝。
乐迪以其热情洋溢的性格,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他的角色变化,也让观众看到了成长的可能性。
飞飞的角色塑造则显得独特而立体,她的坚韧和智慧,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其他的角色,如旋风悠悠球、救援绳索、超酷工具组合等,也都充满了特色,让人难以忘怀。
导演的精准把握,配乐的细腻渲染,电影摄影的巧妙运用,制作设计的绚丽多彩,特效的逼真呈现,剪辑的流畅转换,以及对话的生动有趣,都使《超级飞侠:乐迪加速》成为了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电影。
最后,我想说的是,影片的最大亮点,是其引导小朋友们远离网络直播,回归传统玩具的主题。
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那份纯真的童趣,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是那份对世界的好奇。
让我们一起,和乐迪、飞飞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超级飞侠:乐迪加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电影,以其独特的故事线和主题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它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玩具的价值,引导孩子们远离网络直播,回归真实的生活。
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和乐迪、飞飞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亲子教育电影,也是一部激励人们追求梦想,勇往直前的励志电影。
因此,让我们一起,让梦想加速,让快乐飞行,走进《超级飞侠:乐迪加速》的世界吧!
虽然是小孩子的电影,但是挺好看的
第一次看电影类的超级飞侠,感觉还挺好看的,乐迪聪明。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帮助人类。
陪孩子看的。我看的很认真,结果瓜娃子害怕,早走了,我还取笑他了。 哈哈哈哈 快乐的亲子时光
刚刚带孩子去看了超级飞侠第一部大电影,看完回家越想越气,这讲的什么玩意儿!影片大概剧情是:因为孩子们现在都沉迷看短视频,不再喜欢玩玩具了,所以兢兢业业为孩子们制作各类好玩具的工厂老板就黑化变成了大坏蛋,把短视频主播都抓走,还想把他们都毁灭。其中正面形象除了超级飞侠还有一个短视频主播小女孩。我一直以为结尾会是玩具厂老板最后变好了并制作出更有意思的玩具,让孩子们重新爱上玩具。结果最后超级飞侠和主播把玩具大坏蛋打败了,就没了??那你告诉我,最开始描述的还不会走路的小baby也离平板极近的刷短视频、小孩因为沉迷直播变得特别不耐烦且没礼貌,表达的是什么?到底是宣扬这种现象还是反对啊?
陪侄女去看的……只能说是稀烂,儿童电影就不能出点好看的吗?
反派的动机竟然是为了反网瘾
对于一个不能看坏人听坏人的孩子,比利威力出现以后就一直嚷嚷着要走
还是可以的
孩子看得挺开心。
可能真的就是给小孩子拍的吧,实在太烂了,真的看不下去
一分给自己的参与
飞机上看乐迪,轻松又元气。
和孩子看的,我睡着了
提个建议:这种专门给小孩子看的电影,能不能不要做成3D版,根本戴不住3D眼镜啊
反派大闹直播间,把所有主播送上天。
扣两星因为假3D,这种给小朋友看的电影就不应该上3D的
垃圾,乐色
原以为故事会很平淡,没想到竟如此这么精彩!简直让我没白期待!
本来是带两个孩子去看一下动画片,竟然一不小心还看了点映,对小孩来说可能有点幼稚,对我这个年纪的来说刚刚好。最后都打到外太空了,我是真没想到。
和杰森宝贝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娃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里面还有萌鸡小队梦幻联动还算小小惊喜。剧情也就那样,动画片套路,蛙站、直播、沉迷网络不玩玩具是对现实的反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