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简介:22岁的美丽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她从小被父母抛弃,由姐姐抚养长大。姐姐没有生育能力,让美丽在青春期的时候被姐夫强奸,生下一个女儿。美丽步入社会后,姐姐经常向她索要抚养费。 为了避开姐姐的骚扰,美丽辞掉了干洗店的工作,决定跟随爱人李雯去上海。不料李雯以公司规定为由,要求美丽留在长春。美丽不仅被爱情抛弃,同时失去了..详细 >
3.5,写实风格没什么可说太多的了。女演员太灵了,轻飘飘的,还有爆发力。哎呦,喜欢
看得一身鸡皮疙瘩
凭什么
剧情拖沓 铺垫足够长结尾却好像缺了一块儿 除了女主其他人的演技都是屎粑粑 听first的人说导演是根据朋友的经历想拍此片 但我观影后觉得跑偏了 若同性恋都是如此大家不认同我觉得也是正常 两星全部给池韵 此片令人失望
这是真事吧?!啊?!
不比《燃烧》好啊?
故事都没讲清楚,池韵在长镜头里的表演虽然不错,但是其他演员却略显尴尬
站在一个女性角度,我觉得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还蛮真实,有蛮鲜明的血性。我也挺喜欢剧本故事,只是在影片呈现上,好像缺乏层次感。技术层面就更加差强人意,我觉得空间狭小显得闷没毛病,其实还蛮符合人物的情绪表达,问题比较出现在摄影机运动,跟拍幅度过大了,失焦转焦失误有点多,而且我觉得用一些大景深的镜头效果会更好,可以避免一些失误,也可以增加镜头层次感
6.3 很有趣
3.5 长镜头的使用超出了功用范围,后期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女性主义题材的性格悲剧,自我救赎无力感的人性困境,痛的透彻,却也没太大新意。该有的架子都端的稳稳当当,比如最后的固定镜头。却没有什么是想不到的,很first。
“源于生活,平行于生活” 精辟👍
和热评感受不同的是,并没有发现演技很差的配角。配角事实上就是日常生活的状态,有些太不表演了,类似于生活本身的流水账会缺乏戏剧性,但这恰恰适合本片刻意的单一视角,即美丽这个人物就是这个电影,所以其他人正应该溶于没有戏剧性的生活。剧本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是台词写得不错,主角这个人物塑造得很饱满而且合理,缺点是最鲜明的矛盾没有得到最大的空间,其实姐夫这条线是唯一存在明显矛盾并且需要主角做出决定的,但生计和爱情的线反而占了更多空间,这就有到底要讲什么的混乱感,而且生计和爱情的线上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展开。另外,有注意到叙事上有一些省略,说不上好不好,还有朋友握手那俩特写感觉很莫名其妙。
牛逼
我还真见过剧情里“姐夫”这样的人,北方太多这样的“姐夫”了……
2024/05/25
最后一幕加分,不只是情节更主要的是处理的方式。为什么会是她?LGBT加女权,又发生在最封闭而凋敝的东北,她就不再只是她自己,是导演对女性,对性少数群体,甚至对这片土地上所有年轻人的现状与未来深深的忧虑。绝望吗?绝望就对了,只是绝望过后会有手刃仇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吗?
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摄影机和女主的面孔绑定 一众配戏演员则面目模糊 台词尴尬到不得不静音(头一回国产片靠英文字幕看完的) 只能说池韵是个好演员
我期待的是充分隐忍后的爆发,而不是略显泛滥、过度依赖主观共感默认前提代入之后“理所应当”的宣泄。有些像<大象席地而坐>,几乎不见人间善意的小环境像一顶封闭的大钟,人与人之间只有仇视的回响翻覆加强,摄影机的镜片仿若贴了一层滤光片,滤过了人间五彩,只留下绝望的灰。带着强烈的主观视点与意图,将戏剧集中,有些过载。但还是同情所有的被撕裂者。我知道呼喊救命与改善自我是不矛盾的、是独立的,但我还是想提醒,也警醒自己:年轻人,刷牙慢一点,对自己好一点,对别人好一点。摄影机运动在某些建立在声音或注意力“需转移方向”之上的随后运动是道德的,但这些段落之外,本片还是有大量运动是为解决拍摄难题服务的,就像带球被球带着走,距离达到大师的那种简洁、一语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2019.4.18)
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离看过这么烂的片子
技术层面糟糕难看。所有不幸都是强设定轮番砸向人物,直接用结果剥削人物。崩塌的表演更是让美丽遭遇的苦难毫无实感,甚至尬得人频频笑场。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3.5,写实风格没什么可说太多的了。女演员太灵了,轻飘飘的,还有爆发力。哎呦,喜欢
看得一身鸡皮疙瘩
凭什么
剧情拖沓 铺垫足够长结尾却好像缺了一块儿 除了女主其他人的演技都是屎粑粑 听first的人说导演是根据朋友的经历想拍此片 但我观影后觉得跑偏了 若同性恋都是如此大家不认同我觉得也是正常 两星全部给池韵 此片令人失望
这是真事吧?!啊?!
不比《燃烧》好啊?
故事都没讲清楚,池韵在长镜头里的表演虽然不错,但是其他演员却略显尴尬
站在一个女性角度,我觉得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还蛮真实,有蛮鲜明的血性。我也挺喜欢剧本故事,只是在影片呈现上,好像缺乏层次感。技术层面就更加差强人意,我觉得空间狭小显得闷没毛病,其实还蛮符合人物的情绪表达,问题比较出现在摄影机运动,跟拍幅度过大了,失焦转焦失误有点多,而且我觉得用一些大景深的镜头效果会更好,可以避免一些失误,也可以增加镜头层次感
6.3 很有趣
3.5 长镜头的使用超出了功用范围,后期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女性主义题材的性格悲剧,自我救赎无力感的人性困境,痛的透彻,却也没太大新意。该有的架子都端的稳稳当当,比如最后的固定镜头。却没有什么是想不到的,很first。
“源于生活,平行于生活” 精辟👍
和热评感受不同的是,并没有发现演技很差的配角。配角事实上就是日常生活的状态,有些太不表演了,类似于生活本身的流水账会缺乏戏剧性,但这恰恰适合本片刻意的单一视角,即美丽这个人物就是这个电影,所以其他人正应该溶于没有戏剧性的生活。剧本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是台词写得不错,主角这个人物塑造得很饱满而且合理,缺点是最鲜明的矛盾没有得到最大的空间,其实姐夫这条线是唯一存在明显矛盾并且需要主角做出决定的,但生计和爱情的线反而占了更多空间,这就有到底要讲什么的混乱感,而且生计和爱情的线上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展开。另外,有注意到叙事上有一些省略,说不上好不好,还有朋友握手那俩特写感觉很莫名其妙。
牛逼
我还真见过剧情里“姐夫”这样的人,北方太多这样的“姐夫”了……
2024/05/25
最后一幕加分,不只是情节更主要的是处理的方式。为什么会是她?LGBT加女权,又发生在最封闭而凋敝的东北,她就不再只是她自己,是导演对女性,对性少数群体,甚至对这片土地上所有年轻人的现状与未来深深的忧虑。绝望吗?绝望就对了,只是绝望过后会有手刃仇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吗?
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摄影机和女主的面孔绑定 一众配戏演员则面目模糊 台词尴尬到不得不静音(头一回国产片靠英文字幕看完的) 只能说池韵是个好演员
我期待的是充分隐忍后的爆发,而不是略显泛滥、过度依赖主观共感默认前提代入之后“理所应当”的宣泄。有些像<大象席地而坐>,几乎不见人间善意的小环境像一顶封闭的大钟,人与人之间只有仇视的回响翻覆加强,摄影机的镜片仿若贴了一层滤光片,滤过了人间五彩,只留下绝望的灰。带着强烈的主观视点与意图,将戏剧集中,有些过载。但还是同情所有的被撕裂者。我知道呼喊救命与改善自我是不矛盾的、是独立的,但我还是想提醒,也警醒自己:年轻人,刷牙慢一点,对自己好一点,对别人好一点。摄影机运动在某些建立在声音或注意力“需转移方向”之上的随后运动是道德的,但这些段落之外,本片还是有大量运动是为解决拍摄难题服务的,就像带球被球带着走,距离达到大师的那种简洁、一语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2019.4.18)
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离看过这么烂的片子
技术层面糟糕难看。所有不幸都是强设定轮番砸向人物,直接用结果剥削人物。崩塌的表演更是让美丽遭遇的苦难毫无实感,甚至尬得人频频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