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始不久,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全球肆虐,整个人类社会都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各行各业也都深受影响。
随着全世界各地“居家令”的实施,电影行业也因此深受打击,原定于上半年上映的电影也纷纷改档或者转由流媒体平台发布。
但通过我的观察,国内外这几个月来因为疫情而改到流媒体平台发布的电影,几乎都是些聚集了几个明星大腕的“无脑爽片”,当然,国内的有些电影连“爽”的标准都打不到,只剩下了“无脑”,例如那部跟俄罗斯和妈妈有关的电影。
所以,对于喜欢和渴望看到高品质电影的观众们来说,2020年的上半年确是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时期。
不过,沮丧之中也时不时地会传来一些好消息,而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在5月21日,导演扎克·施奈德正式宣布DC电影《正义联盟》的导演剪辑版将于2021年在华纳的流媒体平台HBO Max上线。
从《正义联盟》上映之日起,导演剪辑版变成了一个徘徊在所有影迷心头的幽灵,如今,这个幽灵终于要变成真实的存在了,实在是让人有些兴奋。
受扎导的这则新闻的影响,我再次看了一遍他所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活死人黎明》。
这部电影于2004年上映,我大概是在06年左右通过盗版VCD看到了这部影片,从此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这部电影在我的心中依然排在丧尸片榜首的位置,而这一次的重看,又让我发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注意的地方,于是就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同时,鉴于我以后还会以这种方式跟大家分享我看电影的感受,所以就干脆弄个【拉个片儿】的专题,这篇就当做专题的第一集了。
请注意:因为是拉片,所以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会是剧透,请谨慎观看。
请再注意:中国香港演员黎明先生并未在本片中扮演“活死人”角色。
正文开始1.医院
本片一上来便是两个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乌龙事件:一件是一名病人手被咬了,但护士拿给医生的却是一张头部的X光片;另一件是接诊的医护人员把患者的姓和名给搞反了,这种我国恐怕是分分钟会引发医患纠纷的事情在片中却被毫不在意,让人不禁去想这个情节是不是在故意讽刺美国的医疗系统。
而在这一幕的结尾,救护车上被推下来的患者明显是脖子被咬伤,我们都知道,在电影中如果一个人脖子被咬,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吸血鬼干的,要么是丧尸干的,很明显,这里是为后面的丧尸爆发埋了个引子。
2.《闪灵》
在主角阿娜的孩子和丈夫先后变成丧尸之后,她躲进了洗手间里,在安静而紧张的气氛中,阿娜的丧尸老公一头撞碎了洗手间的门,而这一幕毫无疑问是在向经典恐怖电影《闪灵》致敬,算是个小彩蛋了。
3.片头曲随着阿娜的车一头撞向路边的树,本片的片名和片头字幕终于出现了,而伴随着片头字幕的背景音乐,则是Johnny cash的《the man comes around》,这首由轻盈吉他弹奏的布鲁斯歌曲讲述的却是圣经启示录中提到的末日场景,而这首歌用在这里无疑是再告诉我们,电影中整个世界的崩溃。
而在字幕中穿插出现的画面,则是或真或假的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冲突场面,其中还有美国总统在白宫草坪上遭遇丧尸的场面。
一个开头曲,便将片中世界的混乱与崩溃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将经典内涵歌曲与历史上真假画面相结合用作电影开头的方法,可以说是扎克施耐德的拿手好戏了,虽然他在《活死人黎明》里这么玩并没有被多少人注意,但五年后他的这个手法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在2009年的电影《守望者》中,扎克施耐德用Bob Dylan演唱的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与历史事件真假画面的结合,是那个开头曲成为了所有看过电影的人心中都难以忘怀的片段。
4.大商场
在主角团队相遇之后,他们发现向前走的路已经被丧尸占据了,因此选择了前往一家大型商场避难。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遇到丧尸或者其他灾难性事件的时候,往大型商超跑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因为在那里他们会得到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食物、衣物、武器等等,但安全的地方也意味着危险,你能想到的别人也同样能够想到,何况商场往往都有大面积的玻璃橱窗,极易被丧尸/坏人突破且每一面玻璃都有被突破的可能,特别是到了晚上灯光亮起的时候,这里对人类和丧尸来说都是一个大蛋糕般的诱惑。
像本片中这种玻璃外墙面积很少且玻璃都异常坚固的商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因此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在非常万一的情况下遭遇到了区域性的极端事件,商超是个补充给养的好地方,但却绝不是一个可以固守的安全之所。
5.“美国人总有办法解决”
在主角团队遇到保安三人组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
在电视上,接受采访的警长告诉观众,消灭丧尸的最好方法就是爆了他们的头,这点安排的很巧妙。
对于“身经百战”的我们观众来说,爆头才能消灭丧尸是丧尸这个设定的头号法则,但电影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通过电视节目这个安排,角色们能够迅速掌握这一“要领”,从而使后续的剧情发展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我觉得这也是区分一个电影质量的标准,那就是不论剧情是不是虚构的,故事一定要在世界观的架构下相对合理才算是对得起观众。
而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保安队长说了一句“美国人总有办法解决”,当然原文可并没有这么文明。
这里毫无疑问又是扎导对美国人的一次嘲讽,在历史上,美国人无数次在全世界搞出乱子,最后又想尽办法去擦干净自己留下的麻烦,但这一招恐怕并不是每次都好使。
6.求救与防御我们能够看到,在遇到主角团队之前,商场的保安们就是消极的防御,把这个商场搞得跟没有人存在一般。
而当他们相遇之后,沉着冷静的迈克尔立刻向保安队长提出建议,在商场的屋顶放置求救信号,同时加固商场各个出入口的防御。
这一提议是相当重要的,无论在片中还是在现实中,被动性防御都是最坏的选择。
因为被动性防御往往代表着防守方只能坐困愁城,不断地消耗着人口和物资储备,在面对丧尸大军这种源源不断有后续支援涌来的敌人时,消极的防御只能是一步步等死,纵观人类历史上成功的防御战,都是在防御的同时主动出击,从而消耗和击垮进攻方来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片中,主角团队自是无法主动出击攻击丧尸大军的,因此,在掌握了情报(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在屋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军方赶快把自己救走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而在后来的剧情中,当他们知道自己等不来援救的时候,没过多久主动逃去无人岛成了他们的下一个计划目标。
可以说,在这部电影中,整个团队的战略方针是始终智商在线的。
7.丧尸病毒的传播途径我们都知道,在世界通用设定下,丧尸病毒的传播都是丧尸的撕咬来一个传染俩的,而在本片中,这个设定则通过一个被丧尸咬的遍体鳞伤的胖大妈来传递给了主角团队们。
通过观察,女主阿娜迅速确定了丧尸病毒的传染途径,而这一点也对接下来的剧情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时的商场内,有一明一暗两个人被丧尸咬到,明处的是那个干瘦的老大爷,暗处的是那个俄罗斯孕妇,在确定了撕咬会导致传播之后,这一明一暗两条线都迎来了跟亲人告别的场面。
明处的老大爷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于是跟自己的女儿喃喃告别;而暗处的俄罗斯孕妇却不知情,他的爱人黑人小哥却是知情的,只能默默的抓紧最后机会抱住自己的爱人,两相对比,让人不禁唏嘘。
8.欢乐时光在感染的老大爷变成丧尸被一枪爆头之后,影片的气氛突然转变,一切变的欢乐起来,众人在暂时没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狂欢,商场内的一切东西和设施都成了他们的玩具,有追求的人健健身下下棋,没追求的人就穿穿以前买不起的名牌,乱搞一下男女关系,而这一段的背景歌曲则是一首名为《Down With The Sickness》的爵士歌曲,虽然整首歌曲的曲风十分欢快,与片中这段剧情十分相配,但注意听的话,你会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并不那么欢快,特别是歌曲的最后一句“get ready to die”反复重复,无疑是在暗示,这一切的欢乐都只是一场虚幻的梦,等梦醒的时候,真正的噩运将会降临。
在这一段的结尾时,我们可以发现,主角团队们中的有些人已经从一开始面对丧尸的慌乱变成为了取乐而在屋顶上猎杀丧尸了,当阿娜对他们的这种冷血行为表示恶心的时候,花花公子史蒂夫却搬出了我们在互联网上惯常见到的那种“我有优势我牛逼”的理论,并且告诉阿娜如果将来自己也变丧尸了,阿娜可以一样爆掉他的头。
结果到了影片结尾时,史蒂夫果然变成了丧尸,阿娜当仁不让的兑现了史蒂夫的请求,可以说真的是求锤得锤了。
9.黑暗降临在经历了白天的欢愉之后,夜晚到来了,众人围坐在餐桌旁,就像最后的晚餐,然后,停电了。
这场停电可以说是双重意义上的黑暗降临,表面上,发生在夜晚的停电使得众人们失去了光源,而在黑暗之中,人们无法对自己所处环境有完整的判断,对行动造成很大影响;而另一方面,突然的断电也告诉幸存者们,他们并不安全,黑夜随时会降临到他们头上,这一突如其来的转折也为后面众人选择主动出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这场断电更大的作用是发生在俄罗斯孕妇身上。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孕妇早晚都会变成丧尸,但如果这个场景发生在白天的话,给人带来的冲击感并不是那么大;然而,当夜晚和断电同时到来时,这个孕妇也同时面对着尸变和生产,在绿色的冷光之中,一切恐怖的效果都被放大,我们看到孕妇从生到死再到尸变后生子的全过程,这一段像一阵急锤一样连续冲击着观众,而这一切的冲击在众人看到婴儿丧尸的样子时达到了顶峰。
在我看来,婴儿变成丧尸这个设定似乎也是一种隐喻,我们都知道,孩子代表着希望,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延续,而在这里,象征着人类希望的婴儿却变成了丧尸,似乎就是在暗示所有人,他们没有希望了。
10.无人生还在影片最后,当仅存的几个人逃到船上时,一直是沉稳担当的迈克尔却主动选择了下船,因为他在逃亡的过程中被丧尸咬到了手臂,为了其他伙伴的安全,他选择了主动留下,在看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落日之后,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众多的丧尸片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性的黑暗,幸存者们要么是为了生存而不折手段,要么是嘻嘻哈哈喝着啤酒唱着歌就把丧尸打死了;唯有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始终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几乎每一个人类角色都是正常人,而当一切都无法避免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闪耀人性光辉的那条路。
夕阳中,幸存下来的四个人坐着史蒂夫的游艇出发了,伴随着结尾歌曲,片尾字幕也缓缓打出。
但就冲着结尾的这首歌,我们就能知道扎克施耐德没憋什么好主意,这首歌的名字叫《people who died》,粗俗点翻译就是“都得死”,于是,伴随着歌声,幸存下来的四个人耗尽燃油终于到达了小岛,而等待着他们的,则是无穷无尽的丧尸大军。
过了这么多年之后的重新回看,我终于知道了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在我心中久久难忘,就是因为这是扎克施耐德拍的。
两千年前后是好莱坞丧尸电影大爆发的年代,在大家都做行活赚快钱的时代,扎克施耐德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部试水的长片处女作拔到了相当的高度,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确实有两把刷子。
好了,本期【拉个片儿】就到此结束,我们后会有期。
就是这张经典的海报,以前就是被这张恐怖的海报给吸引,才看了这样一部丧尸佳作。
就是这张经典的海报。
这是完整的,感觉老吓人。
我看了几遍这部电影,无意中发现一个丧尸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就是海报上那个。
就是男主角他们出去救人的时候,一开门打死的那只。
小黑哥的表情好夸张呀。
我要吃了你
呀!
死啦
就是这只丧尸,连穿的衣服都一样。
《活死人黎明》可畏是丧尸片中的经典之作,本片打破丧尸片低成本的传统,投资2600万美元,打造出一个恐怖逼真的活死人末日场面。
其次活死人的化妆效果也有相当不错。
不同于传统丧尸电影一味追求血腥视觉刺激的丧尸形象,本片的“活死人”形象很真实。
为了打造出生动形象的吃人丧尸,剧组请来了曾因《肥佬教授》和《黑衣人》两次摘得奥斯卡奖的特效化妆师大卫·莱罗伊·安德森(David LeRoy Anderson)。
安德森用4周时间完成设计并组建了团队。
为了真实表现出死亡和腐烂的外观,安德森研究了大量的法医书籍、犯罪现场照片和传统僵尸传说,详细了解到人体在死亡之后的数天、数周、数月后的腐烂特征,将僵尸的腐烂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常苍白,有大量新鲜的血液;第二阶段是伤口潮湿,皮肤开始破溃,有很多瘀斑,大多是蓝色和绿色;第三阶段最严重,骨骼开始露出,伤口已经干涸,皮肤彻底剥脱并变成油黑色。
根据这三个阶段,血液也有相应区别,比如在第一阶段的血液具有标准的红色和流动性,而第二阶段的血液倾向于棕色,而且很粘稠,第三阶段则变成黑色油状。
《活死人黎明》凭借优秀化妆效果曾在2005年第31届土星奖获得最佳化妆提名。
丧尸的化妆真的很棒,特别是到电影后面,丧尸的脸都腐烂了,非常逼真!
「活死人黎明」,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b4e534Udok:/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pan.quark.cn「活死人黎明」,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b4e534Udok:/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pan.quark.cn
《活死人黎明》讲述的是一个灾难性的故事,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整个美国,满世界被瘟疫袭倒之后,成百上千万的尸体被感染变成了吸血的僵尸。
不管是死人还是活人,只要被僵尸吸去鲜血,就会也立刻变成僵尸。
不久之后,整个城市成了一座僵尸之城,人类遭遇到从未有过的洗劫。
在瘟疫和僵尸的双重灾难之下,只幸存下来了几个人,包括一名年轻的护士阿娜和一个警官肯尼思等。
他们躲在华盛顿州一个中等城市的购物中心里面,利用藏货柜小心地保护自己不受僵尸的袭击。
可是,僵尸同样残存着人类的些许记忆,而且人都喜欢逛超市,也或许是闻到了他们活血的气息,越来越多的僵尸向购物中心涌来,幸存下来的几个人最后几乎躲无可躲,他们不得不想办法离开这里,寻找一个真正安全的地方。
同时,他们还要克服彼此间的矛盾,团结在一起,对抗僵尸的进攻。
在护士阿娜和警察肯尼思的带领下,为了生存下来,幸存下来的人打算前往一个可能还没有受到瘟疫和僵尸袭击的小岛。
可是,要去那里,他们必须经过数以千计讥饿的僵尸。
接着又有好几个人被僵尸袭击倒了下去,剩下的人越来越少,而僵尸却越聚越多,眼看着他们没有希望就要淹没进僵尸堆里了… 首先,个人感觉,这部片子风格跟《生化危机》要类似,但是,《活死人黎明》比《生化危机》强多了。
生化危机的所有情节发生在一座地下实验室里,到处充满了阴森和恐怖,而《活死人黎明》则发生在地域概念上的美国以及后来波及全世界,整部片子没有刻意营造一种类似生化危机里恐怖的气氛,甚至本片大部分时间都是阳光明媚,但是,并不是只有黑暗才能掩盖邪恶,想想,感染后几个小时,这场瘟疫就遍及了美国,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你逃往何处,你都会受到满世界那些复活僵尸们的追逐.....这会是一个什么概念,世界末日,不对,是人类末日也许就是如此吧。
人都喜欢热闹,喜欢世界大乱的感觉,看这部片子就是这样,影片几位主人公的命运时时都在揪住你的心,逃的过此时,逃不了彼时,特别时当他们只是相隔了一条街道的距离,但是他们却不能相互救助,他们的距离如同月球跟地球一样,因为像个的这几十米距离里,挤满了各种各样成千的僵尸,而人类则一步一步走向地狱的深渊......影片相对于生化危机而言,一些大镜头的运用很成功,没有生化危机中的那种压抑感,影片开头几个空中俯拍的镜头非常到位,把全市失控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本片另外一出觉得十分过瘾的地方就是你永远不会知道恐怖何时结束,甚至,主人公一行千辛万苦逃到了一个小岛上,满以为可以放松了,但是向他们扑过来的僵尸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安全感而言了.......人类也许该反省了,犯罪,乱伦,背叛,欺骗,这些充斥在人类文明中的丑恶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军备竞赛导致一些非常规毁灭性武器的出现。。。
这些都预示我们,末日也许并不遥远……………
活死人黎明 75/100先说说结尾是我觉得非常好的,因为最后结局就是不尽人意,没有那么多大团圆结局尤其是最后结局拍的非常的真实我很好奇我自己之前看过的这部电影,为何2024.1.21重新看的时候我确一点都不记得了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勉强想去原来自己之前看过回忆起看过的地方就是在黑人警察和对面屋的神枪手对话和放狗送食物的情节至于开头和结尾就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
如果是我,我会安排每天巡查商场合理分配物质,好好锻炼,设定计划去接神枪手进来加强巩固商场。
不能完美就暂时这样制定吧。
《活死人黎明》。
7分。
扎克·施奈德导演作品。
最爱这些大牌导演们玩僵尸,各种脑洞大开,各种惊喜、惊现加恶心。
虽然我一再认为在僵尸片的高度上,美剧《行尸走肉》已经在人类的情感认知上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韩语片《釜山行》和《李尸朝鲜》也相当出众。
但往前看,这些前辈们的铺垫还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When there is no more room in the hell, the dead will walk the earth.”总结:特别特别多的意难平。
从头到尾都理智又冷静的真男人CJ,枪法高超却未能汇合的枪店老板Andy,善意救人却死于同伴之手的老太太,还有被咬后望着船只远去自尽的Michael…每一个角色的死都令人叹息。
他真,我哭有些情节过于生硬,比如Nicole为了压根没有危险的狗而私自开车出去,逃亡时车内急转弯还开电锯错杀队友,真是让人抓心挠肝🤨但也有很多棒呆了的部分,我很喜欢中间幸存者们悠闲度日的片段。
印象最深的屋顶隔空下棋依我看,最佳队伍配置大概是CJ、黑警官、枪店老板、男主、老太太和女主,四个战斗力担当兼强壮劳动力,男主兼任领导者与调节者(男主在电影中很多地方都组织了团队内讧),一个司机兼战斗力(老太太枪技了得)和一个奶妈(女主是护士),如果是这六个人一起苟在商场大概真能熬过去🥸但哪有那么多如果。
最后幸存的四人登上游艇,当淡水和食物告罄,游艇也耗尽了燃料,被迫上岛的数人终究是没能逃脱他们的命运——人类的黄昏,活死人的黎明。
群尸围车的画面,格外引人关注,同时也有恐怖的元素,可依旧掩盖不了剧本的薄弱,前期的剧情让人如坐针毡; ⒉虽然丧尸片中存在傻白甜的角色很正常,但也忍受不了整部影片,基本都是这种角色,不消停在超市呆着,非要各种作死,有的甚至还让丧尸生出孩子,有的为了狗牺牲了朋友,甚至还不计后果离开超市,最终的结果自然不太好; ⒊扎克施奈德的影片,无论是镜头,还是画面的震撼程度,都可以说是顶级的存在,但就剧本而言,顶天就是及格的存在,所以希望以后拍片,就重画面重特效,轻剧情轻逻辑吧!
一夜之间全世界陷入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型灾区,一种致命的瘟疫令死去的人进化成一头吃活人的丧尸。
未被感染的人类生还者奋力与丧尸反抗的故事。
剧情:一场恐怖、致命的瘟疫正在大肆蔓延。
幸存者所剩无几,世界宛如人间地狱。
护士安娜一路逃亡,最终与警察肯尼斯以及其他几名幸存者躲在一家购物中心内。
他们必须团结一心,逃出生天。
类型:恐怖片,扎克·施奈德执导,是其大银幕首秀,翻拍1978年的同名影片,同样充满了血浆、僵尸和死亡。
表演:中规中矩。
其他:影片中表现出了僵尸的思维和情感,尤其是那个怀孕的僵尸生下小僵尸的镜头令人难忘。
观感:影片是僵尸片的佳作,最后一幕点题,让我再看一会夕阳,然后迎接这个活死人的黎明。
《活死人黎明》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僵尸电影,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个别意象的解读来探寻一些“形而上的严肃命题”。
【僵尸】 定义:人类受特种病毒感染之后产生的变异物种。
特征:1,肢体严重腐烂,智商大幅下降到1周岁宝宝的水平 2,情感能力丧失,各种感觉器官钝化,通过啃噬目标传播特种病毒,对异己者奉行简单粗暴的灭绝政策 3,生命力顽强,头部是唯一的致命弱点。
僵尸实际上是一群在飞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下被洗脑的现代人的症候所在,这些人从小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有着一致的欲望和行为动机,为了能够成为“僵尸”中合格的一员而努力奋斗,天长日久,“集体无意识”替代了个性的思考,情感逐渐变得冷漠,感官日渐麻木,只有通过加大剂量的刺激才能有所触动(表现形式为各种感官刺激的影音产品以及电脑游戏)清晰的判断力在这些人难以得到应有尊重,而对异己者则充满同仇敌忾的病态热情。
他们自身也在迅速的同化之中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传染病源”。
头部是唯一的致命点则象征着这些“僵尸”受着某种集体意识的操控,要对付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们再次“洗脑”。
【护士阿娜和警察肯尼思带领下的“幸存者”】 定义:没有感染特种病毒的人类 特征:略 这些人就是“僵尸”们眼中的异己,其实也是被排除在正常社会体制之外的少数“离经叛道者”。
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无法获得主流社会形态的认可或者主动退出社会机制,由于孤立无援而导致生存状态极其恶劣,又不断遭受着体制内部人员的暴力威胁,其中的佼佼者会被体制招安,而剩余的人则或者成为“僵尸”们的奴隶,或者沦为完全的食物。
【“幸存者”们到达的荒岛上满是僵尸】 乔治·A·罗梅罗导演设置了这么一个悲观的结局,不免令人感到绝望。
在个人反抗体制的斗争中,最后的结果是难免自取灭亡,这确实有着冷酷的真实。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僵尸”和“幸存者”的概念可以是相对的,而且内涵似乎可以置换:对“僵尸”们来说,“幸存者”可以是真正的僵尸,他们才是传播病毒的真正“源体”,对“幸存者”的征服象征了一种“正义压制邪恶的绝对力量”,最后的结局对“僵尸们”来说反而是充满光明的大团圆结局。
或许,正义与邪恶总是一种相对而能够有条件置换的意识形态,关键是你站在哪个角度,拥有怎样的立场。
从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僵尸电影同《黑客帝国》系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有着讽喻现实的肌理。
但个人感觉僵尸电影尽管血腥残酷,却也更加深刻。
当僵尸重现着那一幕幕生撕活人的惨剧时,“集体无意识”的残酷性和人类铲除异己的血腥欲望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你可以想象一下人们平日里是怎样对待那些“另类”的:那些学校中桀骜不驯的学生,社会中那些不遵循既定规则的叛逆者,人们恨不得嗜其肉,碾其骨,必灭之而后快。
再看看整个世界,由于持不同政见,拥有不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战争不胜枚举。
这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以来一直在偿付的沉重代价,同时也来自人性中恶魔一般的阴暗面。
二战时,以冷静慎思著称的德国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上世界60年代,以顺从忍让著称的国人也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今后,人类还将偿付更多的代价,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以上这些恐怕是乔治·A·罗梅罗导演根本没有想过到的······
看完了片子,来豆瓣看了看影评,发现有的人说男主角英雄气不足,只是最后站在码头看夕阳的桥段很感人,其实吧,我一开始和大家一样,以为那个黑人警察才是这群幸存者中的顶梁柱,但在在片子播了三分之一的时候,通过一些细节我就基本认定这个白人男才是主角了,我们来回忆一下这些细节:1. 在女主角和警察第一次碰见白人男和黑人夫妇的时候,听到警察说他们要去那个地点避难时(具体地点名字记不得了),主动告知警察去的路上已经布满了僵尸,劝他们不要去,作为刚见面的陌生人,而且双方一开始还拔抢相向,气氛很紧张的情况下,一般人完全不会给出任何忠告(看黑人夫妇和黑人警察的态度就知道,双方甚至带有敌意),但这时白人男的表现就已经显示出他善良的本性。
2. 在超市里遇上那三个保安后,武器都被收缴了,而且听到那些保安自私的言论,一般人都会对那些保安充满敌意,但白人男不仅不像黑人警察那样幼稚的和保安相互敌视,反而抱着合作的态度,向CJ提出加固出入口和在天台标记求救信号的建议。
而且说话语气十分到位,并没有激怒CJ(我们都知道一开始的CJ是十分暴躁且充满流氓气息的),这些做法都体现了白人男出色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
同时,也算是为这两拨充满敌意的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合作沟通的桥梁。
3. 在天台上,CJ不肯救那些卡车里的人并且用枪指着主角们的时候,率先反抗夺枪的也是白人男4. 在超市断电时,也是白人男主动带着CJ他们去开启电源的,警察只是后来才加入的还有很多小细节,都体现了白人男在团队中才是主要的聚合力,比如在警察和CJ或者其他什么人有矛盾时,第一个跳出来调节的也是他,在大家为出不出去救人、要不要冲出去而犹豫时,最后下决定的也是白人男。
其实整个团队中真正为大家着想,想带着大家一起逃出去的也只有白人男,警察一心想去找他兄弟,甚至都准备走了,听到说他兄弟所在的地方沦陷了才没走。
黑人小伙子只关心他怀孕的老婆,其他人他无所谓,所以他隐瞒了他老婆被咬的事女主角很善良,但没有凝聚团队的意识,也没那能力CJ一开始就是只想自己活着就好,到后来才被他人影响,有了一定的牺牲精神至于其他角色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到了影片中后期,基本上重要的决定、计划等等大家都不自觉的会听从白人男的安排。
总的来说,白人男在这部片子里遇事勇敢不退缩、关心他人、待人真诚、头脑灵活冷静、善于调节团队纠纷等等特点,决定了他虽然没有警察的力量,也没有CJ的侵略性,也不像游艇男那么有钱,但仍然隐隐然成为了这些幸存者的领袖,这也是为啥我们大家在看结局他放弃上船时感觉格外心酸了,如果白人男不是这样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大家看到他的结局还会如此感慨吗?
所以说,男主角不是没有英雄气概,而是其隐藏的领袖气质没有被大家发觉罢了
还以为是九几年的片子,04的片子拍成这样确实不咋地~
丧尸片吧就那么几个情节几个镜头
感觉是看的最好的丧尸片了!
黑大个和神枪手哥们儿在屋顶下棋好浪漫~~~
这破片子给这么高的分数。。。无非是血浆弄的多了点。。。僵尸出来的频繁了点。。。
死绝了
没意思,不过最后是真彩蛋呀。。还有摇晃的镜头纪录风格挺新颖的
群魔乱舞,活死人夜,百鬼狰狞,僵尸黎明。
一开始就直奔主题,但第二阶段无聊的很,结局倒也精彩,好莱坞产出的不错片子
扎导渣
太老套!只是想被吓一下才看。
氛围很不错~
各种降智骚操作,纯粹血浆片
十分欣賞那結局
可能因为是较早的丧尸片,套路过于熟悉,各种犯蠢太经典,坚持不下去
经典丧尸片,扎导不玩慢镜头还是好看的,就是最后救狗桥段太蠢了,虽说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但设计这种降智角色还是很破坏观感的
02年就有生化危机了,怎么04年还一个劲地犯蠢,要作死也拦不住。
结局果然不出所料,片尾出乎预料是disturbed,down with the sickness
喜欢影片的结尾
一大清早起来全世界的人都疯了,仅剩的一些人也只能以打僵尸来娱乐生活。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