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历史
Effacer l’historique,Delete History,人生档案求删除(台)
导演:伯努瓦·德雷平,古斯塔弗·科文
主演:布朗什·加丁,德尼·波达利德斯,科琳娜·马谢罗,文森特·拉科斯特,伯努瓦·波尔沃德,杰基·贝约尔,让-路易斯·巴塞罗那,让·杜雅尔丹,Lucas Mondher,Miss Ming,M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故事发生在一座坐落于边郊的小镇之中,玛丽(布朗什·加丁 Blanche Gardin 饰)的生活并不富裕,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都依靠丈夫的家庭津贴,玛丽人生唯一的希望就是她的儿子。然而,有一天,玛丽震惊的发现,自己的一段性爱录像竟然流出到了网络之上,她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会看到这段录像。 伯特兰(德尼·波达利德斯 ..详细 >
前半段媒介存在感太弱,后半段观感略有上升。
【C】议题不错,表现形式上段子性大于艺术性,前半段尚能从主角身体上的顿感引发其对信息时代科技的脱节,后半段的对抗姿态则过于脱线。不过真的生活在欧洲就能察觉到,相比于北美/中国/日韩,他们真的是身体力行的自愿“落后”于互联网科技。
法国人自黑起来就暴露了他们对生活的极致观察。好喜欢,比《丛林法则》差一点。
2.5 有几幕还是挺搞笑的,但进主竞赛就离谱
231022/3+/ 一部在豆列里存了很长时间才想起来还没看的电影,231004下载至本地磁盘。人物因为自身思维及其行动的愚笨和单纯而导致陷入到当前的生活困境,摄影机用幽默的语气描绘他们的窘态,营造出一种面向危机却并不紧绷的喜剧效果,同时化解掉人物沉重的情绪从而让整体变得轻盈且松弛。当愚不可及的人们下定决心摧毁问题的源头时,这种行为本身不过是用于自我安慰的仪式,它并不能直接改变已经发生和正在经历的现状,但其姿态凝结而成的是一股看似荒谬却坚毅的反抗性的意识和力量,贯穿了电影而抵达到现实。
6.8 没有昆汀那么轻盈
太逗了,7.5
B / 给出人物执拗得近乎陈旧的观念与行动,同时将其链接到更广阔的的“世界”平面之中。与此同时,人物僵硬或扭曲的姿态、焦灼或绝望的情绪都被转化为一种离心力,随着附着于物品因而不断框住身体运动的半机械镜头,时不时迸发出拥挤又内含斥力的古怪能量。在如此细密零碎的重压之下,人物行动的强度在后1/3显露了出来,一并浮现的还有如画的金色麦田与旷野上风车扫过的纹理——但它们并不以原初“自然”的面目显现,而是像结尾的两次“通话”一样敞开为某种魅影:一次是当代生活中幼稚的怀乡病,另一次则是蒙太奇的“线”所凝结的想象,在一刹那穿透了电影。
还能看。。。
表现所谓“智能”时代的电影陷入的悖论总在于:摄影机该拿这些虚拟的东西怎么办?本片说,如果拍不到,那么就将其转化为身体的动态,喜剧般的朗读,和一种杜蒙式的“村庄”来,总而言之尽可能地创造出一些实际而可感的“连接”(结尾美妙的蒙太奇),来达到一种荒谬的镜面反射作用——因此,脆弱的iPhone必然要将其晃动的镜头对准谷歌和苹果外星天体般的总部,再腰酸背痛也要冲其喊出口号。
7.8 那是段子吗?不,那是现代社会里的人的悲哀现实。
#Berlinale20-17 主竞赛出现任何恐怖片和喜剧片我都会高看一眼。法式荒诞怪味喜剧,不会适合所有人的口味,所谓的笑点很多把象征性的说法实体化(比如“云端”,最后就真的出现了白云朵朵和包围地球的卫星等等),讽刺批判的是科技的弊端,对于不擅长接受新电子科技的一些欧洲人而言,生活变成了噩梦。
笑点一般,发国老妪们真是形骸放浪
如此荒诞,如此无奈,如此悲丧,唯独少了力量
全片以一种法国独特的喜剧风格贯穿始终,讽刺了现代科技、人工智能和法国社会的种种现状,但是还是觉得片子时长略长,整体也略显平淡了些,而且三位主人公的困境也不光是外部原因导致的,内因也不可忽视,所以显得偏颇了些。
不管我有多么讨厌景观罗列式的结构和隔靴搔痒般的内容,关于当代互联网的一波接着一波的会心一击的黑色幽默还是让人忍俊不禁,最重要的是隐藏在幽默之后的悲伤2.4
有趣的内核,无趣的叙事。
无比可爱的电影。恰恰是大量的脸谱、平面、刻板的素材堆叠,使得全片极富漫画质感。角色自觉地通过手机抢夺摄影权,也通过身体运动引导受限景框内的画面运动,正是通过这种运动,他们将原本应该分切的两格画面衔接在了同一个镜头内,成为了活动影像。
喜欢喜欢。海报设计也太不贴切实际画风了吧。
为blanche gardin看的 这哪是喜剧啊太惨了吧 粘在脸上的手机和在加州云中心’my p*ssy is in the cloud’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