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重昏暗的光线,复古的老建筑,动人的钢琴曲和台湾老歌贯穿整部影片。
情感的呈现都是单纯地流淌,不像现在看到的打着青春旗号的电影那样动不动就怀孕打胎之类的。
那些青春的意象,和黄昏一样像是幻觉,对于青春在极速燃耗的我们来说。
喜欢这样单纯的爱恋,简单安静动人。
也算是回忆青春的老片子了
影片结局扑朔迷离,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猜测,或许一万个观众就有一万种猜测,一万多种结局,电影在表达意念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产生双重或者多重意义。
这种设置的好处就好比画龙点睛,在最后让观众再次对电影回味无穷。
整部影片在效果的处理上,特技只在一小部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情义道德使得观众更偏爱真情实感类型而不是转搞特技制造大场面类型的影片。
《不能说的秘密》以情动人,稍作效果,恰到好处!
题记07年夏,下雨天,把自己圈在房间,从下午,一遍又一遍,看到凌晨,哭着睡着......11年后,还是下雨天,又把自己关在房间,照例重温,顿时又好像回到了那一年。
07年,情窦未开之时不知为何哭的那么撕心裂肺。
18年,在爱情中跌宕起伏之后却只剩下眼泪打转。
或许,肯定,我,有了“不能说的秘密”。
或许,肯定,在我的命运中,有了《不能说的秘密》。
不像其他短评,长评,所看所思,信手拈来。
即使再有代入感,也还是局外人。
而现在它已经镶嵌在镜中,久看之余,熟悉过后,又夹杂着陌生。
每一个字的敲打,都变得如履薄冰。
就像“我爱你”三个字。
可以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无数的人“稀释”为千言万语,到头来,还是这三个字,字字“诛心”。
试图把氛围调的明朗,但无能为力。
即使叶湘伦穿越回了过去,和路小雨重逢。
但那时的他和她也不再是后来的他和她。
注定还是一场悲剧,戛然而止的团圆结尾其实反倒扩张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不易。
试图不把自己的“秘密”代入,但身不由己。
就好像一夜之间突然听懂了他所有情歌的旋律和歌词,同理,每一个画面都有了注释。
每一次后知后觉加速着我的先知先觉,再有没有不知不觉。
我自己有个关于周杰伦的三部曲,其中有一份称为“英伦三部曲”:借口,一路向北,不能说的秘密。
现在听来,除了既有的贝斯和鼓点,也更加明白无形之中的共通。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个人开车在空无人烟的路上的时候最爱听的是《一路向北》。
手握立麦的时候最爱飚的是《不能说的秘密》。
幻想着有一天到海参崴或者伦敦西区,也能穿着皮衣,戴着墨镜,站在破旧的街道,嘶吼一曲高八度的《借口》。
周杰伦,本就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曾几何时,妄图在核心期刊发表拙作的我第一篇草稿,居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门外汉装模作样得写了一篇关于本片OST的乐评。
最后登刊的想法不了了之,就移步到豆瓣保存。
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8535479/说到这篇乐评,又不得不提到私自揣测对本片有影响或者说直接借鉴和致敬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的海报在我独居的五年中片刻不离的挂在门后。
而这张海报........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电影中伏笔和彩蛋颇多,不得不佩服那时的周杰伦有如此天分跨界,也不得不慨叹现在的周杰伦.......果然才华只有在青春和痛苦中才能激荡。
不得不佩服那时的桂纶镁天生丽质的秀外慧中,第一次看到她扮演的路小雨,就立下flag,要遇到个她那样的女孩。
至于对短发女孩的的钟情,诸因,而路小雨是不能绕开的核心。
至于晚些再看《蓝色大门》,即使更年轻的她更肤若凝脂,青春肆意,还是无法撼动路小雨的形象在我心中埋下的种子。
短发........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关于剧情,无需赘言。
只是应该没有人更能像我一样,将剧情投射到现实,让电影成了一个谶语,让现实演绎为名副其实。
有人曾想听我的故事。
听了一部分后又说,听你的故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有人说恭喜你终于“毕业”了,从男孩到男人。
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到底是毕业还是肄业。
我是一张被反复漂白过的纸,上面写过太多不能说的秘密。
而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叶湘伦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像最后而又初识的路小雨一样陌生但更熟悉,不知道还能不能由远及近,只有两人同框。
有生之年,必去淡江
周杰伦首部导演的电影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里面的人、事、物皆是完美,好一幅世外桃源图。
这幅图在中国电影里是少见的,所以很值得欣赏。
如果有人以为周杰伦是青少年的娱乐偶像便忽视他的心意和才华,确是很大的遗憾。
我很想提醒大家留意《不能说的、秘密》这部电影。
它可能不是电影杰作,但它呈现一个理想世界,(人人漂亮、穿衣服有品味、玩古典音乐,人际关系合情合理,思想文明)充满人文精神,令人神往。
这部具有丰富意义的电影,难得悦目好看。
周杰伦初当导演,想不到他有本钱认真。
影片一开始,画面呈现的景物便令人(至少令我)眼前一亮:学校建筑物是欧洲式古色古香,而学生校服也是英式的。
电影发展下去,我们看到这间中学(是中学而不是音乐学院)音乐班的学生皆是精英,人人玩乐器,不是弹钢琴、便是拉小提琴;而体育班同学则打榄球,举行比赛时,全校同学、包括音乐班同学都到场打气。
此外,在课堂上,有老师以英语授课,而在礼堂上,英(美)籍校长亦以英语向全体学生说话。
我们不知道电影中这所中学是否真实存在于台北,却看出周杰伦很细心经营他心中这所中学。
资料说那是他的母校,他一定很认真、很坚持,才能把心中所想的中学呈现出来。
周杰伦今次制作他第一部电影,显然不是要取悦他的粉丝,也不是要巩固自己的形象去争取更多粉丝。
他把心中的故事和图画(一间具人文色彩的中学、一段理想的父子关系、一对文明的母女、一个谜一样的女子、一个清洁整齐天然美丽的小镇)与古典音乐,在银幕上一一呈现出来。
这些对他来说似乎更重要。
过往二、三十年,香港校园电影都试图复制英式古典(世俗说法是贵族)校园的气氛,然而由于香港校舍建筑和校园环境不够理想,而导演也不够坚持,结果没有一部达到目的。
想不到过往香港电影达不到之目标,现在竟然由周杰伦在台北完成,他不单只复制了人文校园的环境和气氛,也同时营造出合理居住环境的人文小镇来。
周杰伦在他第一部导演电影里,随着剧情发展,藉一间中学显示出文化内涵之美,并同时展现一个桃源小镇的理想生活环境,这是个不小的电影成就。
如果这不是成就的话,请告诉我那部中国电影里出现过近似的画面。
周杰伦深明生活文化,也了解家庭和人际关系之道。
片中描写父子、母女、师生、同性朋友、青春男女等各种关系,段段戏看起来有点老土,但都文明合理,具人生哲学观。
他这部作品不是另一部青春校园电影而已。
《不能说的、秘密》主要由香港安乐公司投资拍摄,所以勿粗心大意把它拨入「台湾电影」类别。
这部影片幕后人来自四面八方,美术指导是台湾郭志达;造型设计是香港吴理璐;编剧是香港新秀杜致朗;摄影是台湾李屏宾(亦是当今华语电影界最佳摄影师);剪接是香港张嘉辉,无论是浪漫还是惊栗画面他都剪到精简准确,结尾那段人在楼塌墙倒中狂弹钢琴的戏,尤其杰出;收音是名闻整个华语电影圈的台湾杜笃之;至于本片重要的元素音乐却由泰国乐人Terdsak Janpan制造,符合影片要求,成绩不俗。
周杰伦领导一群幕后精英,成功拍出与其它华语电影不同的初恋故事。
周杰伦第一部电影最叫我欣赏的是他好像拍得很随意,然而景物环境、气氛却能与影片内容吻合。
他拍摄的那个地方淡水其实在眼前,(从台北市区乘大众交通工具半小时便到),却有点异国风味,既遥远却又易触及,极堪玩味。
对比起王家卫、谭家明为一个画面坚持一整天、一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周杰伦却好像顺手拈来便造出不错的效果,我们真不知怎样评说。
此外,《不能说的、秘密》有段特别安排,两位学生「斗琴」(弹钢琴表现花巧功夫来压倒对方),不单有新鲜感,并有青春漫画的趣味;难得该段戏是顺着剧情发展出来,而演员、画面、剪接都自然流畅,没有造作、雕凿痕迹,并具紧凑、比赛的气氛,效果十分精采。
周杰伦在本片里演中学生当然是超龄,然而问题不算太大。
只要明白当今商业电影生态的人便多理解,并接受他演中学生,否则根本没有这部电影出现。
他在片中演奏钢琴,有说服力,而女演员桂纶镁具内在美,有与别不同的吸引,难得她弹钢琴也令人信服。
她的《蓝色大门》有幸在中国大陆找到理想观众,因此在网上我们看到她众多的粉丝。
这部电影之后,她在大陆的粉丝应该会进一步增加。
结尾出现的高潮有惊吓效果,钢琴弹奏竟然发展到墙倒楼塌,有人聪明过度说该场面与《哈利波特》的相似,那当然是巧合而已!
今天任何人抄袭别人成果,都不会蠢到去抄世界最热门的电影,要抄也去抄少人看过的匈牙利小说、墨西哥电视剧。
《不能说的、秘密》的重要元素是古典音乐,而具灵性的古典音乐可穿越时空,亦可带剧中人在1979年与1999年间时空穿梭。
此片故事情节有出人意表的转折,不是老土的青春初恋戏剧而已。
至于桥段交待是明显还是含糊,并非重要问题,因为超现实故事情节其意义不在于它是否适当,而在于它的意境。
本片故事来龙去脉其合理性如何,留待没有情趣的人去讨论吧!
(完)
在步入电影院之前,我是这么想的,一个普通人和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犯起恶来那恶的程度是很不同的。
因为普通人的资源少,能做的坏事有限,而一个掌握许多资源的人,做起坏事来那可是呼风唤雨绵延不绝让人叹为观止的。
而周杰伦对于电影来说,远不如他在音乐方面的呼风唤雨,起码相比张艺谋陈凯歌之流算是新人,资源相对少的新人,所以他的电影即使再难看也不会比张陈之流让我恶心。
于是,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冒着中午38度的高温步入公司隔壁的影城。
电影片头,泛黄的乐谱,点点墨在纸上泛开,背景音乐颇悠扬还略带着一点….好像中世纪欧洲古堡般的神秘的感觉。
校园的风景很美,古老的红砖建筑,优雅英式校服,周杰伦说起话还是一副咬字不清的大舌头模样。
不过幸好,我们都经过双截棍的熏陶,所以对于这样的含成一团的飞快语速可以忽略不记,而且可以视为周同学的一大个人特色。
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周杰伦不是故意将歌唱成那样,而是他只能唱成那样!
故事的前一个小时,电影是非常正常的偶像青春电影,且不说那些电影手法,单纯电影的取景就已经是十分让人赏心悦目。
傍着海风和海浪的木头栈道,小雨家门口长长的小路,小路的墙头爬满紫色小花。
男孩飞快的骑着单车,风扬起他的衣袖,女孩坐在单车后笑的幸福甜蜜。
男孩和女孩在相互试探着,进一步退一步,一切都如我们年轻时曾经过的心跳。
一小时以后,电影开始出现了许多疑惑,为什么?
为什么?
然后故事有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转弯,转弯的姿势很优美。
我喜欢这样突如其来的安排,浪漫之余的意外,会让人身上起愉快的那种鸡皮疙瘩。
这里不做剧透,只说这样的浪漫是我喜欢的浪漫。
不要跟我讨论剧情是否有bug,这种电影不是用来找茬的,而是用来开心感动的。
电影的结局收的也很好,周杰伦在老琴房弹起那首秘密,房子摇摇欲坠,十分煽情,但的确很让我感动。
电影最后以一张照片告诉我们结局,没有多余的画面和话语,但很有回味。
应该说这部电影的编剧是相当成功的,在这类型电影里,算是比较优秀的一个剧本。
周杰伦的表现算是不错的,不论是导演还是表演或者电影原声方面,都有让人惊喜的一面。
电影原声在这部电影里有很重要的位置,毕竟周是靠音乐起家的,这部电影的音乐是比较成功的,不过这有他人的功劳,不懂这里面的音乐是怎么分工的,反正好听就是了。
在表演方面虽然周杰伦酷酷的没啥表情,但却也能将那幅神情款款样很好的表现出来。
桂伦美表现也不错,比蓝色大门中扮相漂亮,也更有温婉的气质。
黄秋生则是电影中的一个大亮点,表演的十分出色,一个古板疼爱孩子但要求严格的父亲,有着激情的一面,却孤独的活着。
片中表演最好的我认为就是他,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听到身边几个小女孩说,真想再看一遍啊。
我想,以歌当家的周杰伦第一次当导演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算是一种成功,也远远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
最后声明一下,我不是周的粉丝,我向来最讨厌听他的那些口齿不清的rap,仅能接受东风破等几首歌,所以我的观点不是粉丝的观点,只是从一个客观的观影者角度来评论,然后推荐给喜欢浪漫电影的同学们。
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在相遇的瞬間,秘密造就了愛情,愛情承載了秘密,在流轉的時光中,琴音豐富了愛情,愛情融進了琴音,一場詩意的青春,就此展開……………看了周杰倫首次執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我非常喜歡!
周杰倫擅用了自己的長處,『音樂』與『愛情』貫穿整部片子,總覺得音樂是愛情的翅膀,帶著戀人一起飛向更魔幻的世界,在每次的神秘交會中,留下了感動。
雖然在電影中看見了『似曾相識』,『海上鋼琴師』和『觸不到的戀人』的影子,但重要的是他仍拍出了『周杰倫式』的詩意與青春:一場『鬥琴』大賽,男生彈琴,展現的是自信與浪漫的氣質,如行雲流水般的琴聲,讓平凡的男孩變成了女孩心中的『白馬王子』,鬥琴的秘密,藏著一份心意,我聽見揮灑自如的蕭邦圓舞曲,在指尖起落處,留下了深情。
周杰倫飾演的音樂男孩『葉湘倫』,感覺就是他自己,沒有太大的驚喜,只是將音樂和電影結合,而他依然是少女們爭相喜歡的音樂才子,依然愛耍酷,忠於自己,至少沒有出現太令人驚嚇的改變,這樣也不錯。
電影大部分的場景在淡水拍攝,許多似曾相識的地方,勾起我曾經的回憶。
我喜歡小倫牽著腳踏車和小雨漫步在河堤的畫面,胡言亂語也充滿詩情畫意。
喜歡小倫載著小雨時,小雨面帶微笑,緊靠著小倫的背:『我最喜歡你的背影,永遠不會忘記你的背影。
』幸福就在這一瞬間。
戀人的身影像是無形的烙印,在相戀的那一刻已深印心底,即使往後分開,也永遠在記憶裡佔有一席之地。
喜歡兩人坐在河岸,快樂的吃著冰淇淋,小雨那句『冰淇淋乾杯!
』聽起來也很充滿童趣。
想起以前也曾經和喜歡的人坐在那裡,吃著蝦捲,一起等著看夕陽,絲毫不覺迎面而來的寒意。
我還喜歡小雨帶小倫到她的秘密基地看海,那地方真美啊!
兩人又各自交換了一個秘密,彼此的秘密越來越少,共同的秘密越多,感情的深度朝海的深度持續邁進。
而我最喜歡小倫帶小雨到舊唱片店的感覺,小倫為小雨帶上耳機,分享了他最愛的一首歌,小雨看著小倫的眼神晶瑩透亮,奇妙的感覺流通在彼此心底,一個吻,保留了這一刻的悸動!
另外,我特別喜歡小雨的房間,淡水的老房子充滿了懷舊氣息,記得小雨穿著白色毛衣外套彈鋼琴,身後滿是盆栽花樹,陽光透進來,輕灑在小雨身上,小雨的側臉有一絲憂傷,琴音迴盪在想念的瞬間,掩不住的寂寞在她的世界裡無盡漫延,那如詩如畫的情境,美得讓人屏息,這樣的桂綸鎂,讓人不愛也難啊!
充滿兩人回憶的舊琴房,也有一種古典美麗的氣息,感覺琴聲揚起的時刻,幸福也將跟隨而至。
整部電影看似一段純真的初戀,劇情的推演卻蘊含了比初戀更深的情感,一步步將心推往深處,必須很仔細的看,才能看見其中的巧妙。
如我所料,桂綸鎂成為電影中最亮的光點,如果神秘女孩『路小雨』不是桂綸鎂,我可能不會想看這部電影。
從『藍色大門』開始,就非常喜歡桂綸鎂,總覺得她是一個十分靈透的女孩,乾淨的氣質,獨特的說話方式,清秀的眉宇間隱約透露出倔強的性格,心思單純,但心性聰慧,讓她的表演深具穿透力。
如精靈般神出鬼沒的路小雨,每次遇見葉湘倫時有點裝可愛的小動作,不知不覺成為兩人的暗語,桂綸鎂演來也很自然,幾次遇見情敵『晴依』,她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心裡的介意,『如果我不在學校了,你會不會喜歡別的女生?
』這是一句心裡話,喜歡就是喜歡,吃醋就是吃醋,傷心就是傷心,那是女孩在愛情裡獨有的敏銳,只要一眼,就逃不過她的心。
於是,那個突如其來的誤會,她背對小倫,在門的另一邊,淚如雨下,桂綸鎂的神情有著令人害怕的哀傷,因為太過珍惜,而無法面對突然碎裂的感傷。
許久之後,她在禮堂後面聆聽小倫為她演奏的曲子,所有的感情凝聚在琴音間,她哀傷的神情多了最初的溫度,唯一騙到我眼淚的是小倫一句:『妳不要消失了,好嗎?
』小雨哭著說:『好』(她將所有的感情化為一個字),鏡跳桂綸鎂複雜的神情,既難過又感動,隱約還有些更細微之處,我感覺到心口的震動,『消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有誰知道究竟要花多少的力氣,才能不再想起心裡愛的那個人?
究竟要經過多久時間,才能遺忘所有的約定?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整部電影的拍攝十分流暢,運鏡也很美,很驚訝這是周杰倫的第一部電影,值得鼓勵啊!
最棒的是電影音樂,適時加深了電影的情感與趣味,若少了精采的配樂,會失色許多。
配角方面,黃秋生依然薑是老的辣,演活了那個看似嚴肅,骨子裡卻妙趣橫生的老爸,關心兒子的方式也很妙,我喜歡其中一場戲,小倫失去小雨時,整天反複彈著悲傷的曲調,黃秋生為了緩解兒子的情緒,拼面彈吉他搞笑,傻呼呼卻直接的方式,讓我感到一種奇妙的溫暖。
負責搞笑的橄欖球隊員大勇和阿郎,也恰如其分的用喜感平衡了戲裡的憂傷,舞會上那首很『台』的歌,配上貓王的造型,真是太讚了!
(整個感覺就是暈)哈哈!
當然,相信所有看過的人,應該都會喜歡上桂綸鎂,相信真正的美與情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她的身上有一種與生具來的深邃,融合了內斂與奔放,逐漸累積出一股奇妙的力量,深入人心,令人難以懷,希望這美好的特質不會輕易改變。
電影的最後,十分動人!
那個不能說出的秘密,或許有人已經知道了,但我仍覺得一無所知的隨劇情而走,將自己拋擲在電影情境中,感覺遠比早已知悉一切來得好。
之前,無意中看見周董和小桂上大陸一個現場節目,最讓我傻眼的是,訪問之前的電影介紹,詳細到直接將秘密說出了-_-這樣還有什麼好看啊?
一點樂趣都沒有了。
總之,這是一部美好的純愛電影,讓人相信愛的力量,當下的每個決定都是關鍵,一旦你相信了愛,就要勇敢的去追尋,不要輕易放棄,才能看見最初那抹動人的微笑!
這世上究竟有沒有消失不了的愛意?
去試了,就知道!
一、七夕对于过节,最敏感的是商家.好象离七夕还很久,就在报纸上看见七夕情人节的各种促销广告了.真临近了,天却一直下雨,让人忍不住担心,那些去给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们,会不会淋湿了翅膀?和朋友从韩国料理店出来,香港路上是华灯初放.人很多,这个城市现在是旅游旺季,啤酒节,帆船赛,好象还有个音乐节,把五湖四海的人都吸引到这里来了.有捧着花的”牛郎”,很小心翼翼的样子,想来是去送给心里的”织女”的.我看看那些人,觉得似乎每个人都是”牛郎”,每个人都是”织女”.现在的世道,每个人都心里欲望涌动,都有下凡的心.董永七仙女那样的故事,难得找到了.朋友说,还有时间,不如去看电影.二、魔法学校里的爱情故事电影是<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自己做导演,想来是内心里有情结,连男主人公的名字都和自己的名字相似.有俊男,有美女,有青春如诗的校园,有校园里凄美而且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特别是有钢琴,那些敲打人心的音乐,动人心弦.我看叶湘伦和小雨们的校服,突然觉得有点像哈理波特的魔法学校,是啊,这样的故事,必须借助魔法,没有魔法,这样的穿越时空的爱情,在现今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突然想起一句歌词: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觉得用来解释这个故事,再合适不过.三、情人的眼泪和<甜蜜蜜>一样,邓丽筠的歌声在影片里出现,作为一个道具,一个解说这个电影的钥匙,想来也是揭开秘密和周结论内心情结的钥匙。
那首歌的名字叫《情人的眼泪》:为什么要对你掉眼泪你难道不明白为了爱只有那有情人眼泪最珍贵一颗颗眼泪都是爱都是爱要不是有情郎跟我要分开我眼泪不会掉下来掉下来好春才来春花正开你怎舍得说再会我在深闺望穿秋水你不要忘了我情深深如海凄婉的歌声,总是在需要出现的时候适时出现,于是,爱的爱,伤心的伤心。
四、复调 轮回 似乎《伤城》般的叙事结构100分钟的长度,看到60分钟后,故事其实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四十分钟,是为前面的故事寻找一个理由。
我坐在那里,恍然觉得似乎和某一个影片的叙事结构很相似,但一直想不起来。
影片结束,我站起来,终于想起来,和它相似的,是电影《伤城》。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伤城,想来周结论也是。
心里有块伤,碰着便会疼。
五、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只有内心里有爱的人,才能看懂这样的故事,也才不会去计较故事的离奇和情节的牵强。
因为,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就像天上的仙女要下凡,就像槐树会说话,就像喜鹊会飞到天上去搭桥。
在我看来此片剧情天衣无缝:前半段会让人误以为是平淡无奇的小儿女爱情,后半段则奇峰凸现,令人大为震撼。
对爱情的阐释也蛮让人感动。
看完这部戏,我有点失落。
这很难解释,大概是感觉到周杰伦成了一个可以把梦想变得相对成熟而商业的导演。
更加敬佩他、依然喜欢他,可是他……成长的太快!
不过,他的灵气与才华,他内心的童话世界在华语电影界也弥足珍贵。
真心希望,他以后还能静下心来,好好创作。
题外话:这部电影测试出了两岸三地传媒的品德指数。
内地与台湾的记者在公映期之内都没有刊登与电影“秘密情节”相关的内容,而秘密到了香港就被提前曝光了。
果然,最没品的是香港的狗仔!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电影处女座。
延续着他音乐上天马行空的手法。
于是我称它为周杰伦式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将是周杰伦从音乐上到电影人道路上一次最初也是最华丽的变身。
剧情及电影艺术创作是悲剧?
还是喜剧?
我似乎很难给《不能说的秘密》下一个准确定义,整部影片以倒叙式进行,从二十年后到二十前,一步步将秘密揭晓。
以唯美的校园爱情展开影片,同时埋下伏笔,以魔幻的二元时空进行追述,从而揭晓秘密。
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先有琴房偶遇作为铺垫,再到屋顶初吻感情奠定,然后四手联弹达到高潮,一场误会作为转折,毕业典礼误会升级,舍命相随圆满落幕。
其中也不乏精彩插曲,琴房斗琴是为精髓,更穿插体现有爱情之外的亲情。
《不能说的秘密》总体而言,故事情节较为流畅,也没有任何牵强的部分,以秘密二字为影片主干,设置两外冲突,结尾部分更是处理的恰到好处,留给观众以无限想象,让整部影片回味无穷。
说《人鬼情未了》也好,《海上钢琴师》也罢,《不能说的秘密》体现更多的却是自己独特的思想,我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大的秘密,不是神秘的钢琴曲,亦不是“小雨”的神秘失踪,而是一部标榜文艺片的新人处女作竟同时设计了悬疑剧情。
至于电影中所运用的艺术创作技巧,我就用发表我的评析,影片的后期制作,镜头组接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银幕形象的完整性和感染力,决定的质量。
《不是说的秘密》剪接用的最多的是后二元时空同时进行的部分。
蒙太奇表现手段也在此部分中得到广泛运用。
电影的后半部分,有一段是把前面的精彩镜头重新过一遍,在过镜的时候,它的镜头短,画面转换较快,这种技巧令观众跟随镜头的变化一起急迫与激动感。
电影的特技部分主要体现在斗琴场景,它的主要作用便是通过对琴键的特写来显示弹琴人的高超技巧,也同时让斗琴氛围显的更加激烈。
另外,在影片的最后段落,周杰伦坐在正被催残的旧琴房,这一场景,应用的电影艺术技巧是实景与搭景的组合;这种艺术技巧在欧美片中几乎司空见惯,因为一般魔幻片都会用到这种技巧。
当琴房吊灯倒落,一滴鲜血十分鲜明的滴在黑白键上,电影的艺术创作魅力完美呈现。
最后,《不能说的秘密》结局扑朔迷离,或许一万个观众就有一万种猜测,这在电影上称为剧情的暧昧性,电影在表达意念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产生双重或者多重意义。
这种设置的好处就好比画龙点睛,在最后让观众再次对电影回味无穷。
整部影片在效果的处理上,特技只在一小部分,中国电影不似欧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情义道德使得观众更偏爱真情实感类型而不是转搞特技制造大场面类型的影片。
不能说的秘密,我爱你,你知道吗?
整部影片以倒叙式进行,从二十年后到二十年前,一步步将秘密揭晓。
从唯美的校园爱情展开影片,埋下伏笔,以魔幻的二次元时空进行追述,揭晓谜底。
琴房的初遇奠定了第一眼的缘分,夕阳下屋顶的初吻是最美的场景,四手联弹让他们的爱情进入高潮,误会与毕业典礼误会的升华导致了这对恋人爱情的落幕却也在最后叶湘伦舍命弹奏乐曲时让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另一个阶段。
若说穿越的剧情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那么电影中的插曲是另一亮点,周杰伦利用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巧妙的把插曲与剧情相结合,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把观众带入了一个音乐的世界。
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有一段剧情是把前面的精彩镜头重新回放,镜头短暂画面转换迅速,这种技巧使得观众跟随镜头的变化一起急切而激动。
影片中没有欧美电影大片中的大场面特技特效,却通过对琴键的特写来显示高超的技巧。
比如斗琴时琴键的起伏令电影的氛围变得激烈,叶湘伦与路小雨四手联弹时的氛围又是说不尽的缠绵,最精彩的是影片的最后,叶湘伦坐在正被拆毁的旧琴房里,弹奏乐曲试图回到过去时,头顶的吊灯倒落的刹那,一滴鲜血滴在黑白键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镜头,是二十年前的路小雨坐在旧琴房弹奏起那段古老优美打开时空之门的钢琴曲时,周围迅速发生了变化。
不断改变位置的琴家,渐渐褪色的画像,出现裂痕的墙壁„„镜头又从亲房内蜿蜒到窗外,四季的循环更替后,当藤蔓缓缓铺延爬满了墙壁,镜头再一次回到室内,钢琴声落下最后一个音符,路小雨抬起头,置身于陌生的另一个时空。
20年,就在一首曲子中如流水般流淌,那样的唯美与浪漫,让人呼吸凝滞。
电影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情节的巧妙构思,作者细心的将每一个细节都隐藏在情节的发展之中,一步一步铺垫,埋下伏笔。
有人指出了许多影片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但是只要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每一个情节都是合乎情理,你总会在影片中找到对应的答案。
超时代的作品,看不懂的就是看不懂,因为他们只有键盘侠的脑子。
其实想支持周董的,但是真的不是那么的好。
如果放到两三年前国内青春片潮流兴起的时候上映...不得不说Jay真是才子
斗琴那段百看不厌
2007.9.14 DVD home
不知道搞什么鬼,竟然看到哭
虽然很容易猜到情节与发展 结局还是挺有看头的 作为非专业电影名人的导演处女作 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 有触不到的恋人的感觉 原来修正液那么早就有了~
前1个小时都是老套的青春爱情片,没想到后面还有反转。其实2段时空碰撞的电影很多,比如《触不到的恋人》,但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爱情上,就不会猜到后面的剧情走向。最有意思的是用修正液在桌子上写字的桥段,乍一看是灵异事件,其实是可以解释的。当然,这种桥段在《黑洞频率》等电影中也早就出现过。至于为什么叶湘伦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桌子上没有有字,而是毕业典礼那天一笔一划地出现呢?因为两段时空是同时进行的,正是因为1999年小雨看到了叶湘伦戴了别人的手绳,才穿越回1997年写了字。未来影响了过去,过去又改变了未来,互为因果。周杰伦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他电影生涯的巅峰。
很带个人成见的打两星,周董,你可以不可以不给自己的丑脸弄特写
桂纶镁不错。
n年看的 想起桂纶镁标记一下
我也有秘密。它,不能说。
我真的是在电影院看了3遍 都没觉得有多好
不喜欢
也算小清新吧 曾恺玹各种美啊
纯情的令人发指 要是他们再年轻10岁 我还可以接受
被低估的好片 堪称完整且娴熟的叙事和点点铺垫 最后一幕周杰伦出现在门口时帅爆了 才子凭此片可笑傲五十年
第一次认识小镁
桂纶美真可爱~
我本來對周杰倫沒啥好印象,認為那是個連歌詞都唱不清楚的二流歌手,偶然間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對他大為改觀,能編導出這故事的人應該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