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短评,又怕剧透给没看过电影的人。
我觉得结局的8(其实是无穷符号),并不是让男主继续这一个循环,而是经过考研的奖励。
剧情的延伸可能是,这对小情侣会继续幸福的生活下去,直到男主再次不爱女主而擦掉这个∞符号后,就又是新的一轮择偶循环。
终究会有一个爱女主的他,会脱颖而出,拿下女主,心甘情愿得让女主再次画上∞符号!
这种脱离《恐怖游轮》《定时拍摄》惯性思考的分析,可能会更合适这个电影的延伸吧。
Ps:不要说这个∞符号男主不是有之前的记忆么?
要记得,当他不爱女主而擦掉∞符号后,他就会死了,活得注定是那个经过洗礼爱女主的新新小鲜肉!
主角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到另一个自己竟然没有特别惊讶(只是一般惊讶)。
只能说要是我的话。
从一开始知道循环后。
就往街上一坐。
等着另一个我也往街上一坐。
然后街上就坐了一排我。
一百个,一千个,一亿个。。。
然后地球质量无限大,引力无限大。
最后变成黑洞。
又一个轮回开始。。。。。。。。。。。。。
我确定女主是有问题的,但是影片没说,咱也不敢问。
她打电话留言时说的话,说很难解释其实很简单吧啦吧啦;她看到撞自己的的人不是亚当而表现的吃惊;她在天台上说你只是还是不够爱我,然后跑掉(主动去进入循环,被保安抓);她跟本没看录像带就说“你在录像带里说的那些话”;他在男主手上写下的无穷符号……我不知道她为啥这么屌,但是就是这么屌。
至于整部片在哪儿开始循环的,我想可以归结为灵异浴室吧,从浴室出来之后去过的地方,都是“昨天”刚去过的地方,看到了“昨天”自己的说做所为。
可是,录像机是怎么做到一边录一边放的?
胖子打死了人竟然还警告目击者呆着别乱动然后去处理尸首,胖子看到录像干嘛那么激动,为何不先处理完活人再处理死录像?
扫地阿姨会遇到两个男主吗?
(一个刚见到安娜打电话,一个阻止了安娜打电话)车到底是停在家里楼下还是医院地下停车场?
第一次去开车为什么没遇到自己?
所以这不可能是无限的哦?
看到自己在垃圾车上的手,说明二者对应了一个女主,可以认为同一个时间点出现两个男主两种选择,这既不能叫循环,也无法叫平行宇宙吧!?
该影片是西班牙的《时空罪恶》、美国的《恐怖游轮》的山寨版。
如同这两部,匈牙利的《逃离循环》也是“无数的循环,有无数的我”,最后都是为了逃出循环而开始残杀“我”,最后都是没能逃出循环。
《逃离循环》中,男主毒贩只要抛弃垂死的妻子安娜、贪恋毒品,就会很快被黑道老大达兹索杀死。
死了几回后,男主意识到不能抛弃安娜,于是再进入循环后,开始按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将抛弃阿娜的“我”杀死,最终成功救出安娜,并将达兹索害死。
男主心满意足地与安娜坐在地铁里回家,但令他惊恐的是,他仍又进入循环中,而且在地铁里仍有一个“我”在旁边……
很多悬疑烧脑电影都在试图营造一个概念,那就是通过细节来吸引观众多次观看。
然而不管是怎样的细节概念,即使是一部悬疑电影再精彩,当你多次观看之后,那种最直接的刺激就会淡化,慢慢当,当你看的悬疑电影多了之后,细节已经不再能成为吸引你观看的亮点,能作为吸引一个“饱经沧桑”的观众对于一部悬疑电影刮目相看的最重要一点那就是影片的内涵,任何一部影片都会与一个主旨思想,而这个主旨思想,恰恰是一部影片的精华所在,悬疑片也不例外。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悬疑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片的主旨思想,除此之外,这部悬疑电影乏善可陈。
那些被称之为精华的细节的堆砌,并不能成为本片被诟病的理由。
原因很简单,再多的套路也仅仅是为了突出某一点,如果这点真的优秀,套路不套路的也就无所谓了,反之,再多的套路不过是一种另类的折磨罢了。
《逃离循环》自然是一部有着循环内容的悬疑片。
本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街头混混为了最后一单生意,不惜与自己的老板反目,然而这一次的反目,看上去伤及到了自己的性命,实际上却开启了一个另类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内,这个混混经历了一次次的生死考验,最终,他真的认为自己走出来了吗?
这个问题不用留给观众去猜测,看个片头,看个片尾,自然会有答案。
《逃离循环》的故事烧脑吗?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对于初次接触悬疑片的观众们来说,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新的体验,甚至于是一种新的考验,这样的考验一次次的通过细节来提醒观众,这一次的故事循环说的是什么?
他都有哪些点和上一次的故事循环有关联。
观众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其中的某一点,这看上去对于观众是很友好的,实际上却是为了掩饰自身的制作成本的压力,以及略带单薄的故事情节。
如果拆开看这一点,本片确实是很单薄。
故事的单薄一定意义上催生出来了很多小成本悬疑片的脉络。
本片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王者。
说是王者,实际上本片不过是通过一个个小循环来不断地勾起来观众们的好奇心。
当观众们将注意力集中到细节上之后,本片的导演便可以将原本半个小时就能讲完的故事,硬生生的拉伸到九十分钟,事已至此,他的目的达到了。
但如果我们不这样看呢?
我们仅仅是将本片当作一个故事来衡量下呢?
这样一来,本片很容易就褪去了悬疑片的外衣,转而成为了一部并不怎么优秀的故事片,这个故事片是有主旨的,就跟其他的故事片是一样的。
本片的主旨也很简单,同时也写在了本片中一个小片段之上,那就是“不要踩刹车”。
“不要踩刹车”不仅仅是不要踩刹车,更重要的是告诉给大家,同时也是警告男主,失去了的就是失去了,为了阻止失去,反而去踩刹车,结果是悲惨的,到头来或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本片为了迎合这个主旨,便开始了对于循环故事的不断试探了。
男主实际上已经死了,如果我们以这个观点为依托的话,就很容易得出来这件事情的原委。
因为男主已经死了,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一次次的想要挽回,实际上却使得自己陷入到了一个彀中,这个彀中虽然看到的是一次次莫名的循环,且每一次都能与之前相呼应,然而这不过是一个大结局内的小骚动,这种骚动,对于这个大结局的结果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男主即使是再聪明,即使是再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然而事实就是事实,男主已经死了。
依托了这个观点之后,一切就都在不言中了。
男主已经死了,片中的一切都是一种徒劳的反抗,就如同很多循环电影中对抗命运的结果类似,男主无法挽回自己已经死了的命运,最终只能人为的制造一次次的循环,而第一个循环属于自己,接下来的循环或许就是属于别人了。
比方说自己的老板。
这样的大循环就无法逃离吗?
确实是这样,当男主自认为尘埃落定之后,自己看了看手上的无限符号,看了看对面的流浪汉。
这个时候,本片迎来了大反转,原来开头和结尾是具有一致性的,开篇就是结尾,结尾也就是开篇,男主确实是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当中,即使是自身扭转了这个循环的一小部分,然而在大循环中,结果早已经注定。
不要踩刹车,人生就需要顺其自然,当你一味的踩着刹车想要回到过去,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不再重现。
生活就是如此,不能踩刹车就是不能踩刹车,要听人劝。
……你好,再见
因为影片结尾的拍摄手法,导致该部电影有2种结果:第1种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即大循环套小循环,事情远没有结束。
第2种是我比较赞同的想法,就是男主已经逃离循环,但是这个男主却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本体了。
很多人喜欢拿这部和《恐怖游轮》比较,觉得照搬套路,毫无新意,而且bug超级多,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该片有着本质的不同,接下来我详细解答。
影片最先要明白的有几点:1、从开始部分到男主杀死另一个自己之前是封闭式循环(即永无止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循环,可以有细微差别,允许有bug,但是结果不会变)。
2、任何循环的发生,都是由时空震荡引发穿越,导致时空错乱,引起时间自我修复导致的。
片中男主和女主每次都会死,就是时间修复的结果,但是由于男主无休止境的穿越,导致一直在循环里。
3、封闭循环,看似坚不可摧,但是是极其脆弱的,只要欺骗时间修复,替换自己,就会打破循环。
这一点闪电侠第三季有类似。
片中男主打破循环其实是意外,他之前做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没有用,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撤掉无关紧要的牌,还是会全部倒掉,只有撤到关键的牌才能停止。
最后他下决心杀死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便是在完成时间修复,这个自己代替了他死去。
也正是由于他的操作,引发时空震荡,封闭循环出现缺口,致使女主没有撞到男主。
但是真正救了女主的关键是反派boss的死亡,同样的时间节点,反派boss代替了女主死亡,时间修复完成,循环结束。
也许有人要怀疑循环远没有结束,也许是这样,但也许根本不是,也许男主已经逃离循环,结尾男主看到乞丐吃面包,男主吃惊,因为影片开头已经发生过了,但是现在镜头并没有给出旁边人的镜头,到底是不是男主并不知道,就像最后女主没有撞见男主一样,也许给乞丐面包的根本就是其他人。
也许你还要说那个8字,但那也不是重点,没准那个时间段就流行画那种符号,也许是别的女人画的,所以他之前会擦掉。
片中封闭循环部分还有被杀死的本体让男主离开女主那个,那是循环内的,要明白那个循环是无休止境的,不知道循环了多少次,有变化是肯定的。
既然已经脱离循环,也就是那已经成为过去,过去发生的什么,对现在又有什么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多人觉得这部没有恐怖游轮严谨,但是这部我感觉比恐怖游轮还要好。
这2部有着本质不同,相同的不过是都有时间重叠而已。
逃离注重的是时间自我修复,打破封闭循环以及时间悖论的问题。
三角注重的是维护循环不被破坏。
可以说根本就是两回事,但是殊途同归,最后都是因为爱,一个因为爱而拯救,一个因为爱而维护。
开头我说过,这个走出循环的男主可能不是本体,但是对于封闭循环来说,谁又能分别本体和副本?
其实都是本体,不过时期不同而已
不懂那个符号是不是莫比乌斯环。
反正我觉的结尾的男主就是循环头和尾的尾,开篇的就是头,当女主画上符号的时候就带表了循环到了头和尾的连接处,所以后面脑补下可能会发生男主女主出了什么事故然后女主死,男主记忆消失,再次回到开始的一幕,循环继续,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开头的男主手上会有符号,至于说要离开安娜才能摆脱的那个就不好扯了,也许就是经历完循环之后还是保留着记忆的男主吧。。。
至于整部电影的解析已经有很多大神分析的玲离尽致了,不就不发表愚见了,就是感觉这一部分可以蛮说说自己的看法
循环类电影看过几部,恐怖游轮、时空罪恶、彗星来的那一夜、前目的地,都是主角因为某种原因被困一段时空里。
逃离循环这个故事的发生有两个引发元素,一个是墙上的半块大时钟,影片中给了多次镜头,貌似有扭转时空的魔力;一个是女主角最后在男主角手上画的无穷数学符号,貌似有无限循环的魔力。
两个元素触发了男主的时空循环。
对于最后的一幕的解读有颇多争议,围绕流浪汉的半块面包是不是存在同一时空的另一个男主给的进行。
这个是导演或者作者的留白,使故事更耐人寻味。
我认为,胜出的男主已经结束循环了,女主撞到了不同的人,女主被男主从boss的车头救下,时空已经继续发展了。
流浪汉拿着半截面包出现在男女主面前只是导演制造的一个模棱两可的把戏,目的就是引发争论。
这是本片别于其他同题材影片的创意。
1.这是不是N个平行宇宙混搭的统一展现?
由一盘古老如贞子年代的录像带引发的多重命案……2.不是《蝴蝶效应》《明日边缘》那种每次都重头来,是快进一点、再快退一点的混剪,是118这个数字:工具*2的循环3.所以说,男主话密+不同平行宇宙的他性格有差异性☞套路有长有短☞但结局类同4.普京大帝有句话说的话,拔出枪来是为了射击,要不就不要拿出来嘚瑟!
漫漫的人生路,其实就是一场选择。
我们在不同的路口选择了不同的方向,通过不断的重复,让一个底层毒贩 开始激发了他内心中人性的光辉,终于知道哪些东西对于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从一次次的重生后,他开始发生了改变。
这些改变让他对未来,对家庭都有了更多的承担。
这类重复的电影比较多,但是此处影片跟以往的有些不同,就是自己时间的循环中发生碰撞,就好比是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是当初那个这么不堪的人。
看简介还挺有兴趣的,但是看了之后一般吧~
一开始你会觉得这跟其他无限循环的作品没什么两样,但你看下去就会发现很多的不同,特别是结局会让你恍然大悟,真的可怕,推荐欣赏。
最后是个更大的循环,还是不错的
这种就是解谜的快感远大于电影本身带来的艺术享受。
5。一呼一吸,循环。日升日落,循环。推之宇宙之缩胀,循环。
非常像恐怖游轮的结构,不过感觉有点小bug,本来还感慨于男主的成长,结果结尾看得有点绝望。在片尾看到有匈牙利国家津贴支持之类的话,感慨虽然整片格局有点小,但质感不错,啥时候国内那些用了国家大量钱的能拍出些好片
贩和他的女同伙在他们的最后一次任务上反水了他们的老板,最后被困在时间循环中
结尾才是高能,意味深长,要注意看很多细节……模仿的《恐怖游轮》……
2.5 循环中的逻辑性太差 结构和气氛都差强人意 与恐怖游轮之间还有一百个凶间雪山吧
Bug太多了
只能说还可以,虽然题材是这个,但是并没有太高的表达
少有的烧脑小成本制作
男主陷入时间循环幡然醒悟想办法破解最后……成功了吗?的故事!这不是烧不烧脑的问题而是它拍的太乱,线索也乱。我有理由质疑它的合理性。好吧我直说了吧:没看懂!
类似这种循环类的电影,通常有两种模式:A类,只有自己在不断的循环,世界上只有一个自己,例如土拨鼠;B类,在循环的过程中,有N个自己,而且互相之间可以看见,甚至会彼此杀死自己,例如恐怖游轮。本片就是典型的后者,但是这类电影比起前者来说,就会更加烧脑或者说逻辑有些不通,最后男主在地铁上看向自己的那一眼,是个加分项,又是一个循环!
差点看崩溃了…
渣男
结尾升华了
底下长评里有个人讲,让无限循环出来的男主排排坐,可绕地球一圈。那个特别好笑ww
不好看,自己杀自己才能解除循环,最后又陷入新的循环,大量bug无法自圆其说,模仿 恐怖游轮 但是差远了,打个两星,不能再多了
《恐怖游轮》加《彗星》。自己杀死自己,自己还未杀死自己,还是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