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产青春片来说已经算很不错了,没有狗血三角恋,没有怀孕打胎,没有智障傻白甜和霸道总裁,而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没有把辩论作为谈情说爱的幌子。
编剧应该是有辩论经历或者说至少有认真研究过,剧里关于辩论赛制、流程,辩论的步骤,对对手和辩题的尊重等理念都非常专业。
从白宇和小曦的一步步成长中,我们也一点点了解到什么是专业的辩论。
而剧中的每一个议题、每一次比赛,都真的是在辩,而不是像某些剧里高手过招用特效用动漫一闪而过。
每次他们辩论的时候,我这个门外汉就像小曦第一次看比赛时的样子,觉得正反方都好有道理,他们都说的很好。
单就这一点,已经比那些打着职业幌子谈恋爱的剧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首先要吐槽的是服化,大浓妆睡觉,发型永远不乱,男生发型基本一致,太不走心了。
导演和编剧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不够扎实,所以服化不接地气,剧情也有点飘。
其次是人设,太过刻板,不够鲜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但除了主角团,其他的都像没有思想的工具人,没有记忆点。
感情描写比较细腻,几对搭配也很喜欢,但男女主欢喜冤家的设定太过平淡,国内的编剧是不是离了这个套路就不知道怎么让主角谈恋爱?
最接受不了的是小恩这个人物。
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妈妈打电话都觉得费钱的家庭条件,也天天顶着个精致大浓妆,纹着韩式半永久一字眉,穿得像选秀,脸看起来也有医美的功劳,怎么演都没有贫困农村女孩的样子。
所谓的物理天才人设,也被演得像个蠢材。
这个人物,如果选对了演员,服化到位,其实可以很出彩。
最喜欢的反而是孙晴,大小姐的命,却没有大小姐的病,敢爱敢恨,活得敞亮大气。
对清北爱得那么深,却能大方的撮合他和婷婷,因为知道爱不能勉强。
还有,清北很帅,真的很像易烊千玺。
综合下来给四星,三星给创作人员,编剧踏实在写,导演踏实地拍,演员们虽然没有名气,但基本都贡献了合格的演技(再鄙视一次某些流量和“老”演员)。
还有一星是鼓励,愿所有的演艺人员都按照这种态度来创作,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观众。
赶紧卷起来吧,国剧站起来指日可待。
看了几集还不错,不狗血,刚好女主在我追的另一部戏里也有参演。
15集打卡,这部剧比较可贵的一点在于没有纠结于情情爱爱,而是着重刻画人物的成长,不仅包括主角的成长,配角的成长也用大篇幅。
谢同学出场时以为只是个爱好游戏的宅男,但是并不是将游戏作为消遣,而是真正的热爱并为之付出努力。
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辩论赛中某些论点其实有点难以立足,但是教练和选手对手却没有抓住其中的逻辑漏洞。
看完了。
开篇抛出了辩论有没有意义的问题,直到最后才予以回答。
每个辩题都与主角团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故事有关,不是空洞脱离实际的辩题。
应该是会出第二部的吧,学姐学长毕业,决赛全是新人独当一面,主角团会升入大二,辩论社也会迎来新的辩手。
校园剧中没有彻底的反派,基本是一个纯粹的乌托邦,大学的生活是那么单纯美好。
最喜欢的角色是婷姐,温柔而又坚定,自信却不张扬,与清北的cp可谓郎才女才,郎貌女貌。
感情戏部分也不乏两男追一女,两女爱一男的三角恋,但是没有狗血又复杂的俗气套路,喜欢就说出来,被拒绝也不会死缠烂打,在感情中更不会耍心机,每个角色都是那么可爱。
会有第二部吧,一定会的
这个电视剧真的有很多很多校园剧一贯的缺点!
比如院里的老师对辩论队根本不关心,比如男女主这种冤家路窄的相识方式,比如女主圣母般热衷于处理别人的事情的人设,比如编剧或许把出国交换两年还能提前毕业这件事想象的过于轻松了,比如我觉得刘栋对小曦的感情戏非常莫名其妙……但我还是觉得这部剧很可,也许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个我很喜欢的领域,也许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我向往的大学生活,也许因为它刻画了一段过程相似结局相反的感情(这个剧看到前一半的时候一直猜白宇和易小曦一个水瓶一个双子,因为他们俩的相处模式我实在太太太熟悉了,结果剧里说易小曦是天秤哈哈哈哈)。
真爱是不是一定天长地久呢?
如果不是以辩题的形式呈现,我一定会说这个问题非常荒谬,它让我首先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相爱的两个人是不是一定要在一起。
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都觉得相爱的人为什么不在一起,而后又会想起很多复杂的因素——旧时的封建礼法,如今的身份差异、两地相隔、甚至是上一辈人的恩怨情仇,那样的爱情悲剧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更何况我们总喜欢在一个尚不懂得什么是爱的年纪就轻易地定义真爱,谁又能保证天长地久呢。
所以我们总说,无论能不能走到一起,最重要的是一段纯洁美好的感情。
前半段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很动容:白宇送小曦回宿舍楼,小曦迟迟没有进楼,而走远的白宇突然回过头,两个人四目相对。
我想那个时候,他们大概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吧。
曾经我也以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讲出来的,心照不宣是所谓美好的一部分。
但是当遇到这道辩题时,他们有了很大分歧,白宇在话剧院门口等了很久很久,我猜想他在探寻小曦心目中“天长地久”这个承诺的意义。
其实,我理解电视剧结尾效果的需要,但我更希望白宇可以郑重地告诉小曦,我喜欢你,我爱你,请你做我的女朋友。
因为开始得不明不白的感情,往往也结束得不明不白。
辩论到底有没有意义?
与辩论分分合合很多年,我最多只能算是个喜欢看辩论赛的人,所以也无法认真地站在一个辩手的角度讲些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怀。
浅薄地讲,我觉得辩论有意义,这种意义在于撕裂。
正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观众会因为自己先前的经历而选择持方,但又往往会被对方的论点打动。
我觉得,经验与真理的宿命是被突破,被不断冠以各种前提条件,告诉你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你看到过的那样,生活中也不仅仅有你所看到的那一些烦恼,这种撕裂正是成长的表现。
看完前两集时觉得槽点很多,促使我看下去是,我想知道白宇这个杠精是怎么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辩手的。
今天看到一句话,当少年有了软肋,才是真的长大了。
也许是他有了软肋,也许是他发现了辩论的价值。
看到最后一场辩论赛的时候很感慨,我觉得那大概是很多辩手打了很多年辩论赛之后升华出的感悟吧。
马薇薇这几年突然变得随和了很多,执中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人一种谦和的感觉,不管还会不会有下一季奇葩说,至少他们都是热爱辩论很多年的人。
电视剧只是电视剧,而生活往往比它复杂得多。
你不会遇到的每一道辩题都刚好帮你解决一个生活困境,你甚至不打辩论;更不会在自己举棋不定的时候遇到坚定支持你的某个选择的朋友。
祝平行世界中的他们永远保持初心永远在成长,也祝我们都能拥有平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这部剧我一定要好好说说,作为国产青春剧,能有7.9分(庆余年8.0)真的很不错。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男主嘴贱,女主妆浓,但是当他们开始辩论时,太帅了啊。
逻辑性强且有说服力,而且辩论时需要举很多高级的例子,还要紧扣实事。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剧中辩论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身边人发生的事与辩题相关。
男女主也越看越可。
配角的颜值也高。
其实看了这部剧感觉题材真的非常好,而且在每一次辩论赛中的选题真的非常好,每一次辩论的题目,都非常有意义,一些地方真的非常贴合校园,非常真实有代入感,但是女主的人设真的是有点看不懂,有一些理解不了女主的行为,尤其是前几集,真的感觉女主矫情,还莫名其妙的毒舌,而且我也看不出来女主的定位是什么,一会文静一会小气又毒舌,可以理解后期的行为但是无法理解前期的行为,在他们第一次参加辩论大赛时,刚开始女主没有被选择,女主就开始不开心,这个可以理解,自己努力了很长时间没有被选上伤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应该继续努力吗,这个女主一直纠结为什么不是她,难道别人就没有努力,就不该被选择,只有你努力应该被选吗,不应该是公平竞争吗,那个男主的操作更迷,直接就带着女主去找团队鸣不平,难道必须是女主吗,你的兄弟得到机会比当时身为你朋友的女主得到机会让你很不满吗?
男主的人设就是莫名毒舌,莫名自信,他真的是什么时候都是莫名自信,而且女主的演技也让我有点欣赏不了,她辩论的语速太慢,一点都没有辩论的感觉,像是一个没有背下来台词,还必须要表演的机器,还有其他的戏份,要不就是过于夸张,要不就是没有表情,真的无法理解。
但抛掉女主人设,就题材来看和每一个辩论的论点来看还是非常好的,还有的里面的心灵鸡汤也挺在点子上的,非常真实有代入感,就是人设不太好。
(仅个人观点,且不针对演员)
疫情宅家的几个月,是我看书最集中的一段时间,但在东野圭吾的加贺系列中的《新参者》,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不安,我处于一种紧张的恐惧中,追问自己“阅读有什么意义呢?
”想起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并且林奕含在视频里曾质问“会不会,艺术从来都只是巧言令色?
”当时我在火车上看完这本书和视频,周围的人群喧闹声好像逐一褪去——我所看重的文学,被一个学中文的女作家所质疑,并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网络时代,我似乎并不热衷时事热点,我更愿意去考古散落在过往时光的书籍、电影和电视剧。
今天看完了《你好,对方辩友》,玛丽苏的剧情,不过其中的辩论观点在青春电视剧里尤为珍贵。
下面是《你好,对方辩友》最后一场辩论的部分台词:——意义是人赋予的。
当我们不再为辩论赋予意义时,辩论本身就没有了意义。
——“人是活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
”意义为我们继续走下去提供了动力。
寻找意义,正是人类自我合理化的过程,从而完成自我构建。
——但辩论的精神不正是质疑与反思,不正是摒弃一切自我欺骗和自我定义吗?
辩论精神是质疑,是反思,是不顾一切地追寻真理。
当我们赋予了辩论意义,恰恰是把辩论当作自我价值的点缀而已,为辩论赋予意义与辩论精神的本质是相悖的。
我们达到了两点共识:一,辩论的目的是通往精神独立自由。
二,意义本身是自我消解构建的独立自由。
——辩论精神有那么高尚吗?
那辩论精神又给了我们什么呢?
所谓的勇气独立自由,不就是越活越任性吗?
——在自我建构中,西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而东方人则强调自我与他人的联系。
在这一点上,没有谁的价值更高。
“当辩论被赋予意义,我们要么拔高它,要么贬低它,总之被扭曲了,不真实。
它们彼此消解。
”“那也不一定。
没有扭曲,何来真实呢?
那是不是清者越清,浊者越浊呢?
”“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呢?……到底谁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还是说,我们的世界都是被扭曲过的。
”“扭曲并不可怕。
”“其实,我们无须介怀。
”“对,一味强调我们想要的样子,也许,恰恰活不出我们想要的样子。
”“所以,热爱就够了。
”摘自《你好,对方辩友》阅读写作亦如此。
文学是不是巧言令色呢?
相同的文字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解读,那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呢?
——热爱就够了。
林奕含在书里说“是文学辜负了她”,她的老师爱上了对她说爱那一刻的质感韵律,文学让爱上文学的人变得敏感柔情,为此哪怕到最后房思琪心中还存着浪漫柔情……有的人认为阅读写作让自己变得更敏感脆弱,有的人认为阅读写作曾带来自己人生的高光点,尤其在思考人类对世间事的追求后,即一份有偏执感的梦想,都在静默地改变着人,从而使人类无限接近于它,因此我们不必特殊和悲观地看待热爱文学这一特质。
我这人有些糟糕,但想要过好日后的生活,热爱就够了。
【第1集】辩论能够让我们在唇枪舌剑之中去接近真理,但人类的语言并不能够还原物质世界,但辩论能够带来多元和包容,正如丈量地球不需要一把两万公里的尺子,辩论也不是通过语言的还原,来接近真理的。
辩论是习惯,是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学会思考与警惕。
延成要去参加辩论赛,就推荐我看这部片子,我又不参赛……但是我最近要写论文,而且正好是中观学思辨比较强的一类。
开篇就是这样一段这么硬台词,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佛教中也有很多辩论,并非是在争论,也并不是在诠释真理,诸法实相是言语道断的,任何世间语言都无法表述,但佛陀仍旧要用语言来令众生悟入。
所以同样的,辩论也只是我们思辨的工具,学习佛法,要深入思维,而非应付考试。
辩题1:女士优先是否是一种歧视今天早上又撞到耀定师父没去上殿,回想起4点钟我挣扎着起床、刷牙、洗脸,内心顿生不平。
楞严经有句经文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总是去气愤别人过得舒坦而我却这般辛苦,这样的人不会快乐。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差别,有男人有女人,有穷人有富人,有健康的人有残疾的人……总是眼红别人的所获,却从不会观察别人的付出。
从佛教来讲,众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源于业力,每个人福报业力不同。
今生他有钱,必然是因为过去他布施;今生我短命,必然是由于往世我杀生……正所谓,天道好轮回,因果饶过谁。
但是清北在总结这个辩题的时候说:“消除歧视,不是对差别视而不见,更不是对结果的公平不管不顾,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自信的、不那么玻璃心的身份认同,理解和宽容,才会是歧视最终的坟墓。
”在不懂因果的世间人内心里,能够理性接受这世间的种种差异,不管外境如何也能够时刻保持自信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能够理解和包容他人,不眼气比自己好的,不藐视比自己差的,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格局,正是这种从容,才能让我们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前一阵子听法藏法师讲的一段挺有意思的,他说有人去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为了征服世界证明自己。
但在他眼里,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烦恼,能够征服自己的胜负欲与傲慢心。
早起上殿也很好,下了殿去拜佛,不会腰疼,也不会拖到晚上。
不与他人比,我做我自己。
我其实不太会评价一部剧的优缺点,能于自己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就是好的。
如果刚读大学那会看的话,我一定会喜欢上清北学长,但现在这个年龄、这个身份去看,我只想成为他这样冷静、宽容又温柔的人。
我真的!
吹!
爆!
这!
部!
剧!
一开始只是因为突然想在微博上搜搜初中时特别喜欢的一部小说还有没有后续,叫《第一辩手》,然后发现很多人安利这部剧,就去看了看。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连着几天停不下来,全程无尿点,又好笑又感动又真实还超有深度!
最关键的是你能感受到这部剧是真的想做好辩论这个题材!
里面的每场辩论都很好看,尤其是最后决赛,讨论辩论是否有意义的那场,看得我起鸡皮疙瘩!
双方达成和解的那一刻,谁获胜根本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辩论赛场上的思维碰撞让大家真的从中收获了好多,也成长了好多。
这部剧的演员也都很棒!
虽然都是新人,但表演都很自然流畅,不会尴尬不会出戏(女主的演讲腔除外)最后放出的辩手资料也很感动,原来大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大学的辩手,都好厉害!
最后我真诚呼吁第二部,并且希望我们能多一些这么棒的电视剧毕竟看好的剧真的能让你有一些领悟和思考,而不是看完后后悔自己又浪费了时间。
辩友2已经上线,虽然不是原班人马,但2与1并不是毫无关联。
这里简单说一下2与1的小联系,以供参考。
一、第一部海报出现于第二集,南北描述牧小鱼拖延症表现时,是第一部女主易小曦的。
出现于第十五集,回顾南北送牧小鱼一筐水果的过程中出现了第一部女主的海报。
出现于第二十五集,牧小鱼向陶好诉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第一部女主海报。
二、第一部人物外号与背景出现于第二集,牧小鱼的“冤家”殷楠高中时期外号大魔王且提前高考进入大学,与第一部易小晨相同。
出现于第七集,陶好介绍马楠时提到他是法律系黄金四辩,第一部中姚申也是法政学院辩论队的。
(可能)出现于第十六集,南北的父亲认识几个从事法律工作的人,第一部中白宇的父亲则是经营位居全国前列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演员为同一人)三、第一部剧集介绍出现于第二集,南北抢过牧小鱼手里的资料,资料里是第一部14-15集剧情介绍。
四、第一部的比赛出现于第八集,马楠回学校路上用笔记本看第一部关于没有梦想的生活是/不是平庸的那场比赛。
出现于第二十五集,235队在了解东州市第二十九届省级大学生辩论赛(以下简称省赛)A组最强对手南江戏剧学院辩论队时也出现了第一部中没有梦想的生活是/不是平庸的那场比赛。
五、第一部bgm和主题曲第四集牧小鱼喝醉,南北送牧小鱼回宿舍,坐在长椅上听靠在自己肩上的牧小鱼自言自语(牧小鱼脑补)时出现了第一部的插曲《夏至》。
第十六集南北看望牧小鱼,临别前牧小鱼亲吻南北时出现了《夏至》小部分bgm。
第二十三集,刘彦泽与熊子时相遇并追赶时出现了《夏至》的bgm。
第二十七集,撒季学在操场上与顾典典相遇并回忆他们的大学辩论时光时也出现了第一部插曲《夏至》。
第二十八集,校园广播站广播员单单(南北舍友)在宣传235队时出现了第一部另一插曲《lvy leaves》。
第三十集,235队赢得省赛决赛胜利后出现了《lvy leaves》。
第三十集最后一幕及致敬鸣谢部分也出现了《lvy leaves》。
第八集马楠初上阵,获胜后出现第一部片头曲bgm。
第十一集,一队(“反派”队伍)出场时出现了第一部片头曲的bgm。
第二十三集,235队赢得无限杯人机辩论对抗赛时出现了第一部片头曲的bgm。
第二十六集,235队赢得省赛第一场比赛时出现了第一部片头曲bgm。
第二十八集,235队赢得省赛半决赛胜利时也出现了第一部片头曲。
第九集马楠带陶好到天桥,陶好与流浪歌手合唱第一部片尾曲。
第十五集南北向牧小鱼表白时出现了第一部的片尾曲。
第二十一集235队(主角队伍,脱离校队后的称呼)在行远杯三方辩论赛中遗憾告负后出现了第一部片尾曲。
第二十八集,撒季学送别并表白顾典典时也出现了第一部片尾曲。
六、第一部人物第九集马楠到商店,询问是否有姚申牌泡面(演员为同一人)。
第十一集,陶好与石近贤分手后出场的拿着吉他的歌手是一位叫小羊的乐队主唱,也是第一部中的艺术学院二辩赵宇彤。
第十二集,南北等人开会研究补助金发放问题,其中被马楠否掉的富二代林超在第一部中也出现过同名人物,是白宇边缘社的成员,也是富二代。
第十七集,235队对东港交通大学的比赛中,东港交通大学辩论队一辩徐薇、二辩徐白马分别是第一部数学学院一辩杨珺和法政学院辩论队队长四辩王海平。
第二十一集,马楠跟踪陶好和她前男友到医院精神科,被医院精神科(1)科室大夫误认为是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症的姚申。
(姚申的多重人格有西安小姑娘王佳佳、四十岁东北保安室虎哥、黄大仙)第二十一集,235队、东州财经大学辩论队(一队官称)、南翔技校辩论队参加的行远杯三方辩论赛中南翔技校一辩、二辩分别是第一部中的法政学院一辩黄峥嵘和面馆老板。
第二十六集,235队赢得省赛首胜后在礼堂门口出现的人是南江戏剧学院辩论队领队顾典典,也是第一部中的学生会主席,天才学霸易小晨。
(演员为同一人)关于南江戏剧学院辩论队的一点补充:根据已知信息看,这支辩论队有两个身份。
一是第一部南州交通大学辩论队的继承者。
在第二十五集出现的第一部的比赛是在撒季学教练说完A组最强对手是南江戏剧学院辩论队后出现的,由此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二是辩友故事原型之一的上海戏剧学院辩论队。
第二十六集撒季学教练特意看了南江戏剧学院辩论队的花名册:领队顾典典,教练亓纪松,队员吴嘉怡、徐铭泽、戴临玉燕、王士龙(编剧名)、王兆丰。
这些名字都与上海戏剧学院辩论队有关,其中顾典典、王兆丰二人与编剧王士龙一起参加了第四届上海市国际大学生人道问题辩论赛,亓纪松(应为亓季松)是他们的教练。
番外部分,省赛决赛表演赛中正方二辩、三辩和反方二辩分别是第一部中的面馆老板、数学学院辩论队一辩杨珺、法政学院辩论队队长四辩王海平。
七、第一部训练内容第十三集,马楠让南北说我同意,第一部中白宇也进行过这种训练。
八、第一部的学校(疑似)第一集,东州财经大学李主任(第一部邦教练扮演者)提到一队打赢了南交大,可能是第一部的南州交通大学。
九、第一部的矛盾点第十六集,牧小鱼、南北、熊子时(团子)在专业选择问题上都与父母发生不同程度的对立,第一部中白宇和他父亲也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对立。
十、其他第十一集撒季学(二队教练)向被迫退场的一队展示了写有“莫生气”三字的扇子,第一部中邦教练也有一把带字的扇子。
(撒季学的扇子先前剧集中也出现多次,本次比较有代表性。
但撒季学的扇子并不会像邦教练的扇子一样变幻无穷)第十三集,马楠提到了政策辩中的“需根解损”这一概念,南北等人运用这一概念对高消费是否应该成为发放补助金的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一部中文学院辩论队在完成定义一二三四辩的任务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奥瑞冈政策辩的内容。
第十三集南北关于口红的吐槽,第一部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第十五集,南北在跨年夜向牧小鱼表白,第一部中清北也在相同的日子向文学院辩论队一辩耿婷婷表白。
第十六集,南北的三舅和二姑在饭桌上议论南北的专业,第一部中易小晨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第十九集,南北和牧小鱼通过爱情应当顺其自然/努力经营这一辩题深化了他们的感情,游梦圆(南北舍友)则通过旁听这一辩题解开了心结,走出失恋阴影。
第一部中白宇和易小曦也通过真爱一定/不一定天长地久这一辩题确定了他们的关系。
第二十六集,235队在月亮与六辩士酒吧就餐,酒吧菜单中的赛事特供分别是需、根、解、损,这是政策辩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第一部中也有关于政策辩的内容(见本部分第三段)。
第二十八集,熊子时向刘彦泽建议省赛决赛前不要见面,第一部中文学院辩论队领队孙晴与姚申也有相同约定(未成功)。
第二十九集,南北为了缓解赛前压力前往医院,医生为南北开药反被南北指出毫无效果并记录南北关于肾亏的治疗建议。
第一部中文学院辩论队四辩杨华夏在看心理医生时也出现了相同情况。
第二十九集,南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了刘彦泽的笔记本,从而陷入纠结并没有在省赛决赛的前半段上场。
第一部中数学学院辩论队队员也在法政学院辩论队二队领队喝多的情况下看到了他的笔记本,从而导致数学学院成功出线(知情后退赛)。
第二十九集,马楠在完成论文答辩后骑共享单车赶省赛决赛,第一部中文学院辩论队队长四辩赵清北也在下飞机后骑自行车赶第二十五届南州交通大学辩论赛决赛(没有赶上)。
第三十集,熊子时作为一辩在省赛决赛上登场,与自己男朋友刘彦泽同台竞技。
第一部中孙晴也在第二十五届南州交通大学辩论赛决赛舞台上作为文学院辩论队一辩与自己男朋友姚申同台竞技。
第三十集,东州财经大学辩论队秋凌烟、殷楠、刘彦泽、丁力与235队南北、陶好、马楠、牧小鱼在省赛决赛上以探讨形式进行辩论,第一部中文学院辩论队孙晴、易小曦、白宇、杨华夏与法政学院辩论队黄峥嵘、姚申、甘露薇、王海平在第二十五届南州交通大学辩论赛决赛上也进行了相同的行为。
十一、思想内核第十三集,二队(主角队伍)老教练谈到辩题要打出深度和层次需要走进辩题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这一思想在两部剧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第十六集,南北与父母围绕选择专业产生分歧,经过一系列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的解决亲子间分歧和矛盾需以理解、包容和沟通为主的思想在两部剧中都有体现。
(表达可能不准确)第三十集,东州财经大学辩论队与235队在省赛决赛上展开激烈角逐,双方通过确认共识的方式逐步推进,这一辩论战术思想在第一部中是法政学院辩论队的拿手招数。
本人能力有限,目前只找出这么多,欢迎各位辩友粉补充。
辩论圈人士最擅长的就是自high,即便是在最红网综与明星辩手的加持下,辩论也依旧还是一项小众的运动。
就剧集本身而言,自然是算不上优秀的,不过没有关系,谁让这群人最擅长的就是自high呢!
辩手看的时候能会心一笑,足够了!
甚至,大部分的人压根没在看剧,我们是在缅怀自己的青春,怀念那段不顾一切去做一件事的时光。
老实说,你在看剧的时候眼前浮现了多少你熟悉的脸?
很少有一部剧能够把全国的辩论爱好者集结起来,做到这一点,或许制作团队的初心就已经达到了。
至少看到这里,我无比期待这样一个场景,所有人聚在一起,或哭或笑的说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句话,与我而言,这句话是:武汉大学201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辩论队四辩,问候在场各位
辩论的题材还算新颖,唇枪舌剑的感觉也不错,最大的问题还是演技、剧情上
我感觉这是一部正经的青春片。
辩手的本质,真的就是真香啊。我再也不熬夜准备比赛了我再也不临时接任务了我再也不打辩论了
当时看到这个主题我“啪”地一下就点进去追了啊!拿金钱辩练口齿太真实了,但是我无法想象会有爱上对方辩友的人。在场上如果对面滔滔不绝潇洒自如我只会紧张应激又伤心自己是废物。
因为奇葩说爱上了辩论,这部剧对于辩论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饕餮大餐,相当于一口气看了好几季的奇葩说,并且比看奇葩说更能让人真正地了解辩手和辩论,基本普及了一下辩论常识。这个剧的编剧很用心地将每一次的辩论主题都于剧情发展紧密的结合成有机的一体,使观众对辩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说到执念会不会毁掉一个人的时候,就结合了婷姐考美院的剧情,说到真爱是否会天长地久的辩题,就结合白宇与小曦的实际情况,最后更是用牵涉到每一位辩手切身感受的话题来作为终极辩题,那就是辩论是否有意义,最终在赛场上正反双方由于深入到灵魂的深处抛开输赢,而达成了共识。青春真好,爱情真好,辩论真好!
3.5,辩论环节超级热血精彩!
清清爽爽的大学校园剧,不磕炮,不流产,把大学生关注的几个点用辩论的方式展开讲述,很nice.
唐田英里佳 林昕宜
你不好 但我鼓励你
剧情挺弱的,部分辩论桥段很燃
一部哭笑不得的剧情。看辩论,知识剧,看剧情,沙雕剧。
就喜欢这样的爱情没有勾心斗角的爱情最好看
剧本很好,每一个辩题设计的拍摄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主要的几个人物还需再打磨润色。配角比主角讨喜系列,男主不太讨喜,女主演技最需要提高。
不错
因为第2部,所以才来看看没有,看了第2部,总感觉第1部有点垃圾。
挺棒的吖!辩论部分很良心,辩手都是本色出演!辩题也发人深省!还有范湉湉、马薇薇、黄执中客串!
演技太差了
为啥这么高分
补 和师傅一起看的
辩题和角色生活话题交织的方式不错。辩手内容略鸡汤论据不够硬,也许是为了电视效果吧,跟真实辩论还是有不一样,自由辩部分这种打感情牌还可以。但辩论太少,不太想看注水的谈恋爱。《奇葩说》范湉湉、马薇薇客串只是个噱头,是跟辩论无关的,范湉湉有点没认出来。2019.5.16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