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大概是高中时吧,很喜欢那种港式的幽默风格。
那时候最喜欢的电影路数就是这种被我自己定义成港式轻喜剧的电影,代表作为《百年好合》、《行运超人》、《老鼠爱上猫》之类的笑点通俗、阵容养眼、结局温馨的小成本电影。
其实相对于周星星风格的喜剧来说,我更喜欢这种傻兮兮的,半伪文艺半商业性质的,节奏轻巧,看完就忘的类型。
不操心,看完站起身就走出情节,不至于被电影里的情绪忽悠得绕梁三日都走不出来。
看《扑克王》之前一个星期我去电影院里看了《十月围城》,看完第二天我又在电脑前看了《风声》。
前者让我在黑暗的观众席里泪流满面,然后那种昏天黑地的情绪足足纠缠了我三四天走不出来,直到满腔震撼化为七千字长文才排泄干净。
后者结局处我不知不觉滑落一行热泪(对于冬天冰冷的面部来说,的确是很热的热泪),没有前者给我的震撼和悲伤,但还是招人眼泪了。
由以上叙述得出,我是个看电影很容易动情很容易被导演牵着鼻子走的人。
之前看报纸评论说,在大片云集的贺岁档里,炮灰电影们的身影如此落寞。
其实《扑克王》也还好了,至少在电影院的宣传布置上也占到了不小的一席之地。
博彩题材也很容易让人想起经典的发哥,算是很讨巧。
虽然从头到尾我都没看明白他们到底怎样才算输赢这一点技术问题,不过总算演员们的面部表情很配合,不需要看牌桌,看看他们的神情就不必因为外行而被蒙在鼓里了——还好他们没打算拍心理剧,要是给我个个都表情高深莫测让人一眼望不到底……我掀桌子!
我是学文学的,看电影很计较剧本的情节问题。
《十月围城》很让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它的情节漏洞,而《风声》有赖于茅盾文学奖的水准(作为学文学的我表示我尊重这个奖项的技术含量)剧本构造而让我看得更踏实了一些,而且玩悬念也玩得很棒,学文学的我没有中途出戏,在此表示满意。
——于是说到悬念这个问题,《扑克王》最后也给大家展示了“悬念是电影人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可惜,手法不是拙劣了那么一点。
我们看过柯南的这一代都知道,要最后能使人出人意料又恍然大悟,前期铺陈是很重要的,至少不能低估观众们的智商且不能随意编造,重点词是要“合情合理”。
我们就不提《风声》了,《扑克王》最后突然揭晓的“浪荡子”原来是韬光养晦而油滑的一号反角原来是用心良苦,实在让人黑线到下巴脱臼。
拜托,作为关注我们已经很能接受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样的逻辑了,何苦非要否定掉“他们是浪子”这样的大前提。
私以为大概是古天乐和刘青云都觉得需要维护下自身形象,所以谁都不愿演反角,而且也不愿演一根筋善良到底的人物形象,他们需要挑战,他们需要突破。
于是作为观众的我们的确得到了挑战和突破。
说白了,把电影掐到古天乐战胜了刘青云全场欢庆的时刻,和把最后那个“真相大白”的部分加上去之后的结局,对前面的情节陈设要求没多大差别,反正作为观众,我根本没觉得刘青云之前那些圈圈叉叉的行为还能得到如此升华是合理的,也觉得古天乐最后表示他其实是潜伏着回来检验下刘青云是不是真的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两方都表面自己实则用心良苦,只不过最后良苦的用心两相碰撞后催化出如我们所见的黑色幽默而已。
所以,主线情节不重要了。
就算不看电影,也能用脚趾头猜到最后一场终极决战会是怎么个结果 ,男一女一男二女二的感情问题回事怎么个解决法。
人家说久病成医,作为曾经这类港式轻喜剧的拥踅者,我表示我很清楚让人轻松开怀的电影会呈现出怎样的情节走向。
所以看完电影留下印象的只不过是其中某几处小细节,不过有这样几处小细节沉淀得下来,也是一种胜利了。
总比一无是处强吧。
细节一,何超仪。
不愧是澳门赌王的女儿啊,那种淡定自若的气场根本不是演出来的吧,应该完全就是一种遗传。
我私心承认我喜欢女强人形象,美丽的邓小姐俏皮是足够俏皮,也据说她秒杀了很多观众,但是应采儿出现之际她那副无辜的小狗眼神,还是让人忍不住想对她吼:默什么默呀,你的男人自己看不住,能怪别人抢吗?!
相较之下我们的何小姐的水准简直高了不是一个等级。
什么叫做高手的调情,请参照她。
又是相较之下我们可以判定应采儿同学的调情技术不合格,出局。
而更关键的是,她的气场啊气场,她不是低姿态地勾引男人,她完全是女王气质,她要的是平等!
很难说刘青云同学到底对没对这位魅力满分的竞争对手动过心,一度让人觉得他们之间的故事,很能供挖掘。
虽然最后死心塌地的保镖小MM言简意赅地争取到了男二号人物,何小姐也没表明她对刘青云有更进一步的兴趣,他们的配对指数其实并不存在。
不过也正是这个没用爱情来解释的结局,更加凸显了何小姐之前的气场是恒定的。
P.s,这位保镖小MM也是一个亮点,是黑漆漆的夜空中的一枚可见的星星。
再P.s,这片夜空指的是基本上不存在星光这一说的杭城上方的那一片。
细节二,倒退的旋转木马。
这一节感动我之后我发现了我深埋很久不见天日的少女情怀。
令人感动的不是古天乐那一对,而是另外很抢戏的配角。
角色阿信一脸青涩地边挥手边跑,迷人得一塌糊涂,难怪荷官同学将这一幕收入脑海印象深刻,并最后成为压倒其心中天平金钱芥蒂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其实歪插一句,如果不是阿信最后误打误撞成为了那啥啥啥副总,敢以三万月薪说话的话,谁知道旋转木马的力量能不能借机发挥呢。
现实主义,哦,理想主义要在现实中扎根,还是需要大前提的。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把那个夜晚定格下来,是真的很美。
细节三,邓丽欣作为女一号人物,我们的邓小姐的表现比男一号和男二号加起来还要出彩。
不可否认,古天乐和刘青云驾轻就熟的扮傻装痴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表现出来就是让观众不必过大脑就能直接条件反射地开笑。
但除此之外,邓小姐的俏皮形象还是很可圈可点的。
其实我很敬佩邓小姐的扮相,她才是真正的演员脸,扮啥像啥。
柔弱和彪悍,温婉与俏皮,她整个的掌控自如,令人心悦诚服。
就这一点而言,我相信已经可以横扫掉一大片女性演员和男性观众了。
后半部分我对她的表现略有不满,当然这份不满其实应该怪到剧本头上去。
之前那么灵动讨巧的性子,怎么最后还是沦为忍气吞声的地步了呢。
弱,不是这么个千篇一律的弱法的。
当然另外一个很怀好感的情节是,当古天乐递给她那一份首次合作赢来的钱时,她数都不数地直接收了起来。
这份单纯让人想起刚刚不久前因为单纯而被骗的古天乐,这个细节就好像建筑上的榫头,这两根单纯的木头,就这样被联系到一起了。
最后,在你决定去看《扑克王》之前,请重新核定你对它所抱的期望值。
有句话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你就当是去吃一场爆米花,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就得了。
或者就当去HC或者YY当中的某个俊男靓女(其实基本上只有靓女啦,看古天乐一把年纪了还扮小生耍帅,我其实不想评价的),开心过一把,也就得了。
就是千万别较真,一认真,你就输了。
电影🀄️古天乐网络线上同时操作几台电脑打牌是真实存在得!!
对于成熟的牌手来说,简化GTO是做的到的,根据场景不同,找出对手偏离并做出调整。
但最重要的还是实战经验,手牌积累数,也就是你打了多久,没有这些云基础是不可能打好的,所以我们都有一个无奈的交学费的过程。
对于我们这种娱乐玩家来讲,WPK线上小级别以及低成本的DZPK比赛是比较推荐的,既有趣又可以学习。
当然,对于DZPK这个游戏来讲,也是存在运气成分的,bb与被bb是很正常的现象,小伙伴门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一起学习💪
现在香港的赌片早已不是王晶时代的经典了,却依然看到向华强的大名,果然还是洗黑钱的好方法之一。
这部扑克王,说实在的,除了利用了德州扑克这种新型的大牌方式以及所谓的扮猪吃老虎之外,就看不到其他东西了。
一个落魄少爷熬成扑克王,古天乐一演烂片就搞笑,刘青云还是依然坚持自己那份酷样,然后最后来了一招峰回路转,其实这部片没有真正的好人坏人,不像以前那些过分分明的好坏,没有这两个演员,估计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2019-6-2澳门一赌场老板去世把主席位置给了刘青云 老板有个儿子杰少离家出走 老板怕他没有能力所以把位置给了刘青云 刘青云决定为难杰少让他成材 杰少在家中与十几台电脑玩德州 刘青云手下女助理前来接他 杰少在网上结识一女应采儿但是没见过 杰少要举办网络现实扑克牌大赛刘青云同意 杰少参赛输光 刘青云很杰少单独比赛告诉他赢了就把一切给他 杰少输了 何超仪是另一家赌场老板与刘青云不合 杰少在赌场看到一男打一女去劝架 女孩告诉杰少男友骗走她的钱本来二人要去拉斯维加斯参加比赛 杰少告诉她自己赢了五十多万并给她看 女孩让杰少第二天在某地集合一起去拉斯维加斯 杰少等来的是拿着杰少钱的刘青云 杰少要买矿泉水路人说澳门哪儿有自己买水的都是去赌场拿 杰少看到一女孩押大小总赢就跟着她 在女孩家楼下两天女孩跟他说话 女孩说自己很背只有那天见到杰少才幸运 二人一起去赌场开始赢钱 女孩叫笑容 笑容带杰少结识杏仁饼铺一学徒工男孩 杰少在铺里学做杏仁饼 学徒工喜欢一荷官总去看着她 大陆人来赌博赢了学徒工工资 杰少带学徒工赢回钱又抽烟又拍桌子 扑克比赛 杰少去找何超仪 何超仪决定帮他 给他找师傅教他玩牌并让他住总统套 应采儿在何超仪赌场工作 一次应采儿投怀送抱被笑容看见伤心走了 但是杰少没答应 杰少和刘青云打入八强 几位参赛者把筹码都输给刘青云 杰少最后赢得比赛 笑容出现 杰少叫住要走的刘青云说让他做主席 杰少和笑容与师傅走了 刘青云女助理向他表白
然《扑克王》仍旧被定义为“赌片”,但是无论是从风格还是从内容,都跟以往我们熟知的赌片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是“赌片的变种”。
如果你想从《扑克王》中看到发哥般的睥睨一切、笑傲风云,那你一定会失望,但如果你喜欢的是一种暖暖的温情,那这部电影是你决不能错过的。
演员与角色:大牌云集,星光灿烂,即便只是一个配角,也是分量十足。
张人杰是个可以让古仔带着自己去演的角色,而他和刘青云是属于在搭戏时能够彼此激发的类型,所以他们俩的对手戏不仅沉稳细腻,更见光芒四射。
对于观众来说,这个“青天”组合也是一出出好戏的定心丸。
古仔的张人杰和刘青云的卓一,一个看似傻傻笨笨,由人耍弄,实则大智在心,掌控全局;一个看似奸猾,实则重情有义,着实可爱。
对于何超仪的印象,一如这部电影中“英气、干练、果敢”,因为角色身份与生活中的她的身份的吻合,让人觉得况小姐只不过是她本人的真实还原。
电影中况小姐与卓一的针锋相对,分明就是一种对手间的惺惺相惜,孤独和寂寞,虽不尽同,终是一家。
认识邓丽欣,是从《内衣少女》开始,她的气质里有着一种青草的气息,清新而不华艳。
笑容这个角色则很像片中她自己家里墙上那些用作装饰的黄色小花儿,素雅而淳朴,比起“青草”,更多了一种泥土般的亲近。
第一次与古仔搭档,看起来却也颇为舒服。
四位主演之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林雪大哥。
戏份不多,却秒秒精彩,大笑之余更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应采儿的施晨明艳照人,性格鲜明,只可惜……她的这个角色却模糊了些,出场到结局让我云里雾里,远不如那个小荷官乐乐来得鲜亮,作为新人,罗凯珊这次的演出令许多人过目难忘,赞其大有前途。
谷祖琳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始终是《野兽之瞳》中的阿陆,像一杯香气郁郁的美酒。
《扑克王》中的小纵的身上一样有着这种感觉,只是小纵更像是一杯老酒,将一份浓烈的爱压抑掩饰在守护追随里,最后仍要对方来揭开自己的底牌。
黄又南的阿信是个简单可爱的小男生,他将角色塑造的细腻而生动,更像是一次准确真实的展示而不是演出。
编剧:陈庆嘉是一位偏好“人情味”的编导,所以看他的作品,总是能被其中充溢的温情打动。
若是用一种事物去比喻他的作品,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茶——花茶。
花茶在茶品中算不得极品,但却是很得大众喜欢的一种,清逸温暖,点缀其间的花儿又令之悦目。
《扑克王》中,他不例外的又将“情”素一贯到底。
只是,剧情前后的落差让我感觉他不小心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太过复杂。
安排张人杰在比赛中“揭牌”,变身为了试探卓一而故意装傻扮笨,实则才是掌控全局的“王者”,打乱了整部电影的感觉,他苦心营造的温馨浪漫也因此被减淡了许多。
无论是所谓标准胡来的烂片还是港式街头言情,邓丽欣多是扮演那种不张扬不明艳却透着温存可爱小风情的都市小女子,好比戏台上的小青衣,却注定不是寻常的吉祥物和配角,因为上天也会为她心软,编剧总是为她偏袒,尽管世上不乏林黛玉熊黛林但唯独邓丽欣是镁光灯之外最贴心的那一款,哪怕是看不到大开大合的演技,我就是戒不掉她的可爱笃定和圣母心,抱歉了,卖力飙戏的青云和天乐,虽然意外的藏了几分用心的小料理,毕竟是烂片做底料的火锅而已,电影只是电影,好玩好笑就值得记忆
片名:扑克王(Poker King)导演:陈庆嘉、秦小珍主演:古天乐、刘青云、邓丽欣、何超仪上映日期:2009年12月22日读家:白小顶推荐指数:★★☆☆☆☆一句话点评:就像一杯温吞水,平淡无奇成了最大卖点,注定在贺岁档会成为炮灰。
赌片可以说是和黑帮片一样让香港电影名扬四海的类型片,不过随着内容重复和制作粗糙,在王晶恶搞了一堆《千年之王》系列后,这一类型片,逐步走向了没落,好多年就看到了这么一个《扑克王》,却表现乏力,毫无新意。
《扑克王》的故事很简单,被集团总经理卓一挤走的“富二代”人杰通过努力,参加“扑克王”大赛,重新继承家业的故事,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我并获得真爱。
故事俗套的我都不想多提,这种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中的俗套桥段竟然还被拿来大卖特卖,本该是小人物厚积薄发的励志史,却成了一场平庸的泡妞,做糕点、打扑克的流水账,加上有点“花痴”加“白痴”的搞笑,没有啥太多的新意。
也许是为了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影片全部取景澳门,而这也是电影惟一值得一看的地方。
流光溢彩的赌场,葡萄牙风情的街道,标志性的名胜古迹,当地的特色小吃,让大家能够全方位领略到澳门的奢华和秀美,如果暂时去不了澳门,就算免费旅游。
剧情的单薄,注定了《扑克王》中的人杰当然不会“卧薪尝胆”,他没有赌神高进的潇洒大气,也没有赌圣阿星的胜券在握,他的扑克技术让人更多的感觉靠运气而不是实力。
我甚至觉得其实影片基本上没有高潮,两个人扑克对垒成为了一场惺惺相惜的对话,更多的就是兵不厌诈的反复重复,卓一是为了“教人成材”,人杰是“为了考察对象”,唉,原来大家都是有心人,为啥要这么纠结和麻烦呢,关于输赢结局大家早就心知肚明,过程看得还真累。
爱情在这里同样稀缺,人杰和售票员笑容,糕点师阿信和发牌女乐乐,卓一和女助理施晨,两对半的爱情虽说有模有样,却没有腔调。
陈庆嘉对都市轻喜剧的功力,在这部戏中,不管是细节还是套路都乏善可陈,结果这几对都是除了空有外表,但无法让人对他们的情感变化,有任何的触动和共鸣。
刘青云和古天乐的搭档,在这部缺乏层次电影中,他们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倒是饰演赌场高管况小姐的何超仪,干练温柔,让人印象深刻;一大批新生代的美女,尽职尽责的充当了花瓶角色,虽说没啥像样的故事,至少还有眼福。
没有了黑帮威胁的隐忍,没有了出老千的新奇,没有了精确计算的乐趣,现在的《扑克王》只是一部既不励志,也不传奇的伪赌片,它有搞笑,有爱情,有扑克,却缺少了让我感动或感叹的兴奋点,或者说它已经不能叫做赌片,而是寓情于景的风光片。
陈庆嘉做编剧还算合格,但是做导演却显得缩手缩脚,一切以不出错为目的,这么一部各方面表现平平甚至中庸,只能靠美女和风光做噱头的电影,又何必非要进入贺岁档分一勺羹呢,不看也罢。
那个,这个,恩,还没想好说点什么。
电影吧,一般般。
有古天乐在,我还是能看下去的。
情节简单,王一般都是后起之秀,不会从开始王到最后,这是所有关于赌片的套路。
人们总要经过一番彻悟。
有点遗憾的是没看到那个搓搓搓就把牌搓变了的神奇技术。
这个电影我只能说点题外话了,因为它本身就严重偏题了。
笑容家墙上那个黄色的钟,还有一串与之呼应的花花还有点好看呢。
二天我也整个。
哦,想起来了,那个游乐园的情节也还可以,他倒退着跑,让旋转木马上的她感觉自己在前进。
想来想去,这个电影好像都不值得一看了。
闲来无事,抱着一堆零食,还是可以看看的。
中途可以接个电话,发几条短信,和旁边的人闲聊几句。
也无遗漏。
关于扑克的一切很小的时候记得在院子门口有个小摊,摊主会拿出一沓牌给小朋友抽,按他说的规矩抽中什么什么牌就有奖品拿,比如说玩具警察装备啦,水枪啦,也有扑克。
我几乎每次抽都能获得不大不小的收获,积攒的最多的就是玩具手铐、玩具盾牌、玩具徽章等等,反正没有女生玩的东西我觉得抽一张牌就能抱个玩具回家真是太神奇了,好像买东西不要钱一样哈哈(这就是初次赌博的快感)虽然我坚持回忆当时抽牌是不要钱的,不过我爸我妈也坚持记得是要钱的。。。
即使投入资本多了一点点,回报还是很丰厚的啊~那些塑料玩具除了被人为破坏的,没有自己出现质量问题的。
所以那每张扑克牌对我来说,真是为我变出了一个小小的娱乐世界。
即便是我不喜欢的玩具,也让我觉得是自己挣回来的一样,十分疼爱~说来也很奇怪,这是我爸爸妈妈一点都不反对我参与的唯一的投机游戏。
可能一方面因为每次都有奖品;一方面看我又很得意。
家里几乎人人都喜欢打牌。
最早参与的应该是“吃面包”和“吹牛”,然后玩“争上游”。
我爸我妈有一段时间疯狂玩“拱猪”。
到了初中开始玩80分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四个人凑在一起也经常“双扣”。
间或玩些什么“斗地主”啊什么的。
到现在迷上杀人牌呵呵~不过那已经跳出扑克的范围了。。。
除了牌戏,扑克还有一个伟大的妙用,就是算命。
在我们小学初中的时候,塔罗还是之后一个遥远的传说,现在看来,当时的算命技法可能既显得稚嫩,又很不专业。
可是相比**仙而言,用扑克玩算命算是一种很健康又很安全的娱乐迷信方式了吧。
三四个小人儿凑在一起,求算者洗牌,一般不超过三遍;熟练的人来发牌,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排列捣鼓捣鼓,在桌面上搭建起一个过去·现在·未来。。。
有人问桃花运,有人问考试成绩。
也有人故意捣乱想试试真假,就出一道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题目,然后算命的那个人就会非常高深地飘出来一句:心诚则灵。。。
也是由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四种花色有了自己的偏爱和嫌恶。
貌似红桃代表好运,方片代表财富,梅花是什么?
黑桃就不太吉利了。。。
伍迪艾伦演的那个小老头儿在《独家新闻》里面就喜欢抽张扑克牌来看运气。
而在sting的歌里,所有的花色都只是个意象,都不是shape of his heart扯太远了。。。
扑克王偌大的厅里坐了十来个人,让我在最近频频感叹中国电影市场这么景气的时候终于能够喘口气。
不会有屏幕前偶尔来回晃动的人影,不会有角落里时不时发出的猜测和评论,哈哈只要看到刘青云和古天乐我就觉得已经很过瘾。
古仔在这里真是搞笑到无所不用其极,但我觉得卖弄小可爱对他来说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而刘青云还是一贯地神经质。
这个故事既不是说富家子纨绔败家经高人点化再振作的,也不是烂赌徒白手起家一朝发达的。
我猜导演最后时刻是有点想要反转的意图,不过刘青云出场的时候只能说假不正经,绝对看不出心术不正,所以我认定他不是反角。
倒是古天乐那个一开始就是装稚嫩倒让我有点失望,我觉得故事还不如安排他就是很小孩子脾气呢反正我觉得中间人物性格波折起伏铺垫不够,不过故事讲得还算比较流畅。
中间有几场戏大家看得很high林雪的出场是个亮点。
何超仪也很出彩,凭她一贯的鬼马,还有赌王世家的背景。
至于对澳门旅游业的宣传,实在是让人心生向往。
我觉得住在巴掌大的岛上也挺好的,可以吃遍城里每个参观,逛遍每家商店,里面还有句台词说:澳门人不花钱买水的,去赌场拿就是了哈哈那个旋转木马的情节着实感动了我,虽然我后来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听的时候被指小儿科。
爱情在这样的片子里从来都只是起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古仔最后在牌桌上说“扑克桌上我从来都只靠自己的运气”就是个证明哈哈不过我仍然很喜欢邓丽欣坐在木马上说“可惜木马不转”的时候,古天乐说“你想她转她就转了”,然后很快乐地绕着圈儿向后跑。
这只是一个小伎俩么?
这应该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心意吧这部片子算是美女云集,不过前提是你不能那么挑剔...我发现我这个写得头重脚轻。
不过这部片子确实是没啥说的。。。
就很娱乐,很轻松,然后一点都不深刻不刺激,所以也不烂。
最后,来抽张牌吧,红桃A?
万事大吉
爸妈结婚纪念日那天,我去了学校一来为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句号,再者也是给他们俩“约会”的机会果不其然,星期天一到家,老妈就等不及向我汇报:昨天下午我们很早就出去了,晚上在哪儿哪儿吃了晚饭一起在市区逛了一圈,对了,你爸还给我买了一身保暖内衣,那叫一暖和哦!
以前这时候穿着羽绒服都冻得抖,这会儿我都觉得热……唠哩唠叨说了五分钟,听得那叫一个心酸你说那晚我怎么没想到也买件保暖内衣献献殷勤呢题外话,只是看见笑容对着张人杰喝下那碗药的情节想起的剧情老套不在话下,只是演绎在我妈身上,实属难得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我看来,多些是非罢了好不容易摆脱了“无间道”浪潮一大帮导演也到了黔驴技穷的时候有拿出胶片洗洗称为终结版,还自以为是个什么东西的 有拿出老剧本换个男主角,再加俩人称为重拍经典的有叫上一大帮人跑到内地将电影改成电视剧,声称是翻拍的他们都算走穴,只是换了不同的方式这其中最没出息的,就是将香港的赌术电影搬到澳门再拉出几个香港人,在牌桌上讲什么大道理的赶上澳门回归十年的时候看了这电影心想那天的媒体杂志虽对澳门大赞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也没见谁夸澳门赌博业蒸蒸日上,娱乐业发展势头喜人的毕竟这是入不了流的事业可偏偏有人要在这时候谄媚一番 在这个赌马的城市里狠狠拍个马屁折腾出两小时的时间讲出一个皇帝的新装的道理依稀记得古天乐耍酷的时候还是在“新家法”里再后来似乎开始转了路线,不是一个娘娘腔就是一个气管炎白白浪费了那一身古铜色的皮肤期盼他与阿祖的枪王之王里的表现吧好比吕燕代表了法国的审美观一样应采儿绝对占据了我印象中港姐的最佳位置只是这印象里几乎都是与赌有关不是麻将就是扑克,不是梭哈就是show hand,很是败胃整个影片从一开始叙事结构就零零散散 中间穿插进一些故事情节,似将所有关系网络串联起来真实意图确实希望把观众带进导演设置的陷阱里让大家跟着他的节奏往里跳,直到最后情节导演站出来,澄清事实,通过古天乐的嘴告诉大家哈哈,你们都被我骗了吧!
(真够二的)等到电影结束,看着笑容和张人杰离开带上一个真人真名出来打酱油的“赌神”离开观众或许才开始考虑整个逻辑关系到底是卓一心生仁慈磨练张人杰,还是能力不够,没能稳固自己的江湖位置亦或是张人杰本该疯疯傻傻,在最后时刻灵活附体谁也不知道,或许导演也不知道为了赶上澳门回归纪念,没有什么比让SB电影杀青更重要的事了到底是卓一耍了张人杰,还是张人杰耍了卓一其实都不是,而是导演耍了所有的观众而已我们倒是读懂了导演的孤独,那导演什么时候能读懂我们的寂寞呢?
旋转木马那个画面,有些小感动。爱一个人就是这样吧,愿意去做那些,让对方开心的事。
古仔枱上扮娘
镜头很有特点,基本上每一个镜头都能定格成一张漂亮的图片,色彩很美丽,剪辑和摄像的风格我很喜欢
我真爱刘青云这条沙皮狗!PS古天乐真的残了~
古仔的宅男笑的很白痴,还是装酷好些。
好港的港片.
好多美女...
什么年代了还玩这套。古天乐的脸僵到爆!!!
几搞笑~
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笑死我了 全場扔可樂
Poker.King.2009.DVDRip.XviD-GAYGAY
老实说我一星都不想给它。
邓丽欣的笑容!!真的是迷倒我了!!我爱上这个好看的小姑娘了怎么办。其他的详情请见我写的影评。。
古仔好傻嘞- -
挺好看的啊。
我就是想看轻松的电影!
穿越
浪费时间
最近喜欢上邓丽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