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主第一次改变历史,然后为了朋友和上司顶嘴然后被炒鱿鱼就能看出来男主是一个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
第二次改变历史想要接手的大case也失败了(由此可见男主的本事不大,想的挺美的,他根本就不是当领导的料),然后好朋友也不如第一次被改变的世界中过得好。
害得女主和自己朋友都死了。
和第一部里的男主真的不太一样,第一部男主自己是本身比较优秀的,只是每一次都会有人受伤(也不全是因为男主)。
总之男主就是和电影里说的一样,他只是一个好的推销员。
看了蝴蝶效应2,确实和1有相当大的距离。
核心相同,剧情狗血。
不过结合1我们还是能读出点东西来的。
1超能力如同天上的馅饼,不是真的馅饼而是陷阱。
不要总想着去控制一切,控制别人,你不是上帝。
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就这一点你还没有做到。
2蝴蝶效应好似被扭曲了,好像是一个爱做梦的患者在独自意淫,并陶醉与要拯救世界,拯救身边的人的世界,说白了那是在逃避世界,逃避现实,做自我陶醉,寄希望于做梦而不从自身努力出发。
正规渠道永远是硬道理,放弃那些超能力,放弃那些歪门邪道,否则你会毁了自己的。
和男主角一样呢。
新影线(NEW LINE)最喜欢给影片出续集。
这也难怪,好评热卖的电影当然要乘胜追击才能圈更多的MONEY。
比如死神来了,从1到2,从2到3,终点回到起点——3与1的模式简直是一个胚子里塑出来的,只不过换了若干演员众。
BUTTERFLY EFFECT也是如此。
第一次看时,犹如《黑客帝国》般的震撼。
细碎的细节,从小孩到成人,每条线看似互无关系,却丝丝相扣,男女主角的感性渐渐深入,深得“蝴蝶效应”的精髓。
可是最后的结局,男主角和女主角只能做陌路人,这个看似最好的结局不禁令我唏嘘。
造化弄人,天命如此啊。
反观BUTTERFLY EFFECT 2,感情戏特别牵强,男主角的感情变化特别奇怪,有女人投怀送抱就欣然接受,而且加入大量床戏,不知目的何在。
最后男主角死得莫明其妙。
唉,只能当娱乐片看看了。
最后,还是要赞一句BUTTERFLY EFFECT的选角,虽然都是不出名的演员,但是角色定位把握很好,看起来更有感染力和亲和感。
好莱坞近年翻拍或者改编的经典电影绝对不在少数,蝴蝶效应虽然因为主演的过分表现显得有些不够完美,但至少导演以及过硬的剧本足以成就其完美。
但是这部更换了导演编剧以及整个演员团队的所谓正式版官方续集,无论是于情节架构还是主题挖掘上面,都远远不如其前身的发人深省。
共同点只有男主人公穿梭时空改变成为既成现实命运的能力以及愿望。
单薄的故事框架造成人之经历的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更大程度来说更像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而倘若编剧的意图正是表达现代人所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种种问题以及对于乌托邦似生活的向往的话,即便是如此,这样为了避免(或说逃避)生活当中的种种问题的发生而去将时间倒回至未曾发生的时候,成本未免显得有点儿得不偿失。
唯一看点,大概就是片中几名主演的外型都还算得上养眼。
穿着打扮和出入场所也算是可以归类于时尚。
但是仅仅凭这些因素,远远不能挽救一个看起来好像sex and the city一般肥皂剧的水平太差的剧本。
收的DVD9版本还不错,之前附送了大概有六七个去年精品电影的预告片,可能是一种促销手段,把人的眼球赚足了之后让人在潜意识里面期待蝴蝶效应2的正式登场。
但是,换来的只有失望。
只是延续了男主会穿越这个共同点,导演演员故事全换了,相比之前那一部悬疑惊悚揪心,这部实在是平淡不出彩。
豆瓣的评分很能说明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觉得关键可能是穿越的原因,这一部里面,除了第一次算是为了救出意外的女友进行的穿越,另外几次都觉得他是为了一己私欲。
主观上讲,第一部的穿越动机更讨喜,而导致的结果也更让人觉得糟心,觉得他们的人生不应该这样的,如果可以改变能多好啊;而这一部里面导致的结果,让我总有一种想说活该的冲动,而且觉得也没有悬疑没有惊悚的部分了。
《蝴蝶效应》留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至于看到有续集,马上就下载了。
但是看完却没什么感觉,完全没有前一部带来的震撼和惊悚感,一则是因为有前一部的铺垫,观众早就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到底是什么,二来故事本身没什么新意。
不过我觉得如果不和续集比,《蝴蝶效应2》还是有点看头,毕竟看看俊男靓女,作为消遣也不错...
早知道 《蝴蝶效应》是个经典片,可一直没看,居然等续集出来后先把它给看了,感觉也平平。
和不少穿越类题材一样无法改变历史或者改变历史的全部,或者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只不过没有用更有说服力的表现出来这个思想。
即使是脱离现实的科幻景像,也没留下像《穿越时空的少女》那跳跃的动作那么深印象。
如果不是连接剧情类的续集,以后就等续集出来看了,再看第一集,看看第一集是怎么个“经典”法的。
精简的小单元化结构,总是保持了新鲜感,相比起某些用尽无谓拖沓,一味哀怨缠绵,还有欲求不满般的特写堆砌起数百分钟镜头却还没说清一个事的实在是实在得多了一些小道理也被表现了出来,为什么现在电影好象总是要说些道理的……一次悲惨的意外,使身心受尽煎熬,即便是工作也做不好,意想不到之下,事情竟出现转机,重获了挚爱与挚友;可惜欲望真的可怕,使之前梦寐以求且来之不易的一切都及不上现在的冲动,“不顾Julie在身后的呼唤,坚持要去改变过去”那个镜头真的很直观;也许是以为会改变的只是自己想要改变的,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耍耍小手段,然后就以为自己做得很成功了,当处在相同处境上其实两者也是一丘之貂,而在工作上显然是还缺乏了些真材实学,或者应该早点明白到,别人之所以能达到那个高度,并不完全是因为运气的,到最后才发现,为了这么虚浮的东西,又再次失去了挚爱与挚友;如果跟他们完全脱离了关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吗?
那只不过是自我逃避,事实上世间的事千变万化,又怎么会是一个人能控制得了我没有说这个片子是有多么好多么优秀,只是——我是看电影,不是看故事我是看电影,不是看特效我是看电影,不是看格调http://blog.waau.com/waau/1621/archives/2006/10241.html
在我活过的这些年头,一个千锤百炼过的经验是:一旦你开始期望一件事情,那么必将收获失望。
这一操蛋定理让我无数次上上下下,大喜大悲。
越是那些感觉把握十足的事情,最后总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因素让结局改写。
你越是用心用力,事情就变得越遭。
最后你收获的,只有从空坠落的失望,和一片空虚。
可以说《蝴蝶效应》就是这种体会的放大。
至少对我如此。
它放大了我的挫折感和无力感,还有消极。
还有什么事情是可为的?
有时候我甚至想,去他娘的算了,反正再用力的挥动,也扇不出我想要的效应,还不如收起翅膀,混吃等死。
真要有这种决心也倒罢了。
但我总是不甘……也许,也许只差了一点点呢,也许多一点点努力就能实现呢?
也许运气未到,明天就能走狗屎运了呢?
所以我一次次跌落,摔个半死。
下一次还是要贱贱地去尝试。
《蝴蝶效应2》远没有第一部扣人,我认为。
倒让我觉得可笑。
可笑的结局。
主角选择了死,貌似悲壮,其实懦弱。
死亡带来的一定是圆满?
谁又能肯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
——但作为一个死人,无论怎样的结局都已经与他无关。
他逃开了,不用对结局再负任何责任。
自杀也是一种娇柔造作。
表面上,他放弃了控制欲,放弃了对事情结局的左右。
但就在他赴死的那一刻,他想的是什么?
他想的是通过一人之死解救其他人。
说白了,他还是在一厢情愿地希望改变结局。
他没有放弃过控制。
到死都没有。
真正的大彻大悟,是彻底放弃,放任自流。
即使知道不幸就在前头,仍嘻嘻哈哈往前走。
当爱则爱。
当死则死。
如果真能如此坦然,世上必少了很多烦心。
而矛盾就在于,作为人类我们太贪心了。
虽然满满握着今天,但是不够。
我们想粉饰昨天,想确定明天。
想控制,想圆满。
为什么游戏对于我们有那么大的魔力,因为现实中无能为力的,可以在游戏中意淫。
不是内容的意淫,而是方式的意淫。
我们一遍遍save,然后lord,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得圆满,通过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
欲望无止境,所以痛苦无止境。
贪念一起,孽障丛生。
欲望幻灭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呼天抢地,因为都是自找的。
而据我多年对人类的分析,此物种另一大特色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比如我二了吧唧故作深沉地说处以上废话,貌似通达,实则装逼。
首先我自己就没能跳出欲望的圈子,其次我也从没放弃过控制。
想控制却控制不了,咋办?
死、出家、疯掉,这是上三路。
下三路是得过且过、进化成受虐狂、自欺欺人。
我比较擅长的是自欺欺人大法。
多年来我就是这么干的。
每当期盼一件事情,我就强行压抑渴望,装作无动于衷,内心火苗一起就冲过去扑灭。
当然,有时候火势太大扑不灭,但那些小欲望还能应付,毕竟我修炼多年了嘛。
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有时候也挺管用。
最好的结局是瞒天过海,把上帝成功忽悠,给我一个貌似不需要其实很需要的结果。
次一点是弄假成真,真的欲望全无,那就连结局都省了。
再不济,也可以安慰自己,看,我就觉得不可能吧,这不被我料中了?
至少精神上我胜利了。
我想起那一年,和阿本骑车在街上转悠着寻找煤气罐,平时满地乱滚的东西,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反而一个都看不见(这是另一深刻经验)。
我把这一感受传递给阿本,于是她开始施咒:"我们不需要煤气罐,我们不需要煤气罐……"很快我们就找到了煤气罐。
这世界上总有些事情是无法解释的,不是么?
这一招有时候真的很灵。
信则灵。
所以现在,我每天都在念叨着:我不需要女人,我不需要女人……我不需要钞票,我不需要钞票……我不需要幸福,我不需要幸福……我不需要世界和平,我不需要世界和平……不需要,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玩转时空论家业 ——评《蝴蝶效应2(The Butterfly Effect 2)》与《人生遥控器(Click)》,殊途同归的两部电影 自听到《蝴蝶效应2》要出片了,便兴高采烈地去等。
作为我心目中一大神作的后续,其期望值是无穷大的。
便真出了,看了,反而失望了。
这《蝴蝶效应2》它讲述的就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仅仅是采用了主角招牌式的时光控制的异能。
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远远不及其前作之华丽。
用狗尾续貂这个评价在我看来丝毫不为过。
事实上我就很难再找到一部叙述独立故事的续作与其前作差距有如此之大的。
好吧,就说我挖空记忆想到的彭氏《见鬼2》,起码舒淇的表现也还是会使这部作品不至于被我以狗尾来形容的亜。
于是逐点嘲笑一下好了。
《蝴蝶效应2》将前作贯穿一生轮回起点的的时间界限缩短到了主角的青年时期,具体说只是一年带个零头。
同样是一种轮回,一年对半生,其震撼力便已经打了半折。
再看主角的能力,至于异能触发的媒介是文字或是图像这且不打紧,前作中主角童年时期的不定期性失忆与古怪的行为在影片一开始便能营造出一种绝对诡异的氛围,且又是为未来主角能够回到当时“偷”记忆作铺垫,换言之前作的主角拥有两种能力;或许是考虑到去看《蝴蝶效应2》的观众对这种能力了若指掌了吧,主角的能力被简化到三流科幻创意的地步:看照片、回到过去、改之……这是在对藤子·F·不二雄致敬么。
故事上则更是简单到小白,受主角异能的间接影响的人生从三个削减至两个,且此些人生的几种轨迹亦没能很好地体现蝴蝶效应动一发则乱全局的主题;而在一年之时限下,又更没能用类似前作中犯罪、残疾这些迭出的花样给主角造成近乎绝望的困难而令观众揪心至窒息。
相对前作中反传统教育、虐童、毒品、监狱暴力这些话题元素,本作一律欠奉。
就连前作中(导演剪辑版)的结局升华出的那种Cult极了的人生尽苦难,归一化作无的涅磐思想最终也还是被《蝴蝶效应2》Pass掉了。
诸多从简下,就这样,《蝴蝶效应2》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平庸之作——仅仅是挂着神作的帽子——吃老本吃到这个地步,貌似我们也便无须期待《蝴蝶效应》会达至三部曲的境地了。
若非我没有在前些日子在寝室同同学看了《人生遥控器》,我对《蝴蝶效应2》的评论也许就到此为止了,而我偏偏就看到了亜。
这《人生遥控器》它是一部标准亚当·桑德勒式喜剧,而《蝴蝶效应2》则是一部略带悲剧色彩的剧情片。
之所以将此二部影片拿到一起说事儿,就要看到它们所反映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家庭 or 事业?
这似乎是一个永远会被给出相同答案的永恒话题,以此作为主题的电影自然也不在少数。
而这两部电影除了出片时间接近外,还有一个曼妙的相似之处,便是都具有一定科幻色彩。
更绝的是,在《蝴蝶效应2》中是回到过去改变未来,而在《人生遥控器》中则是改变现在冲到未来…… 不是同一类型的两部影片,并不好去评论孰优孰劣,况且我前面已经把《蝴蝶效应2》贬得相当惨了。
但综合来看,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2》压根就令我很是恼火,我却硬是要说《人生遥控器》在对主题的诠释上要更胜一筹。
亚当·桑德勒向来就最擅长饰演这样一种喜剧角色:拥有一个美满家庭、半吊子事业的矛盾中年男,这部《人生遥控器》的主角对他而言可说是轻车熟路,这令片子整体的效果相当好。
在片中他从一位老者样的死亡天使手中获得了一部遥控器,可以将周围的生活环境像看DVD一样任意暂停、回放与快进,甚至还有如语言翻译这种附属功能,唯一无法做到的也许就是像《蝴蝶效应》那样真正地回到过去了。
亚当充分利用了这部神奇遥控器来满足他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每一方面的需要,而一次借此成功的商业洽谈更是使他对这部遥控器的痴迷与依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每当遇到挫折,便直接快进了事,坐享其成,却同时于不知不觉间失去了对家庭的耐心。
当他发现未来依靠遥控器的神奇功能平步青云的自己失去了妻子、女儿、健康的身体以及与年迈父亲最后一次的见面后,追悔莫及却于事无补,而遥控器的记忆功能更是火上浇油。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身心疲惫的亚当若有所失地倒在了自己儿子的婚礼上。
在死亡天使的帮助下他意识到了利用神奇遥控器这种外力来改变人生以及重业轻家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临终前他冒着暴风雨利用最后一口气对将这他用一生的失落所换来的理念传承给了自己刚刚大婚、险些重蹈他覆辙的儿子…… 好吧,你亚当大哥他做了个梦…… 对于一部喜剧,我打心里很难拿出像评论一些Cult电影的那种危机感极强的字眼儿动辄去深入、去挖掘,只想这样梗概一下剧情罢了。
作为一部喜剧,《人生遥控器》做的已经不赖。
而其又结合科幻的元素,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种形式来阐述家庭与事业这样一个辩证的矛盾,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很深刻的。
同《蝴蝶效应2》横向比较,《人生遥控器》那种无法弥补的过去看上去要比无法完善的未来更博人同情,震人心灵。
且比起《蝴蝶效应2》那种近乎悲剧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结局,《人生遥控器》即使不用做梦这种老土的结局保持整体的喜剧效果,也足够通过最后那感人的一幕传达其积极的意义了。
以这点观之,《人生遥控器》还是略胜一筹。
所谓殊途同归,家庭、友情、事业、名利、生活危机、存在恐惧,这种种的现实主义主题通过两种完全不通的风格、情节,甚至时空观都截然相反的科幻影片,在此达成了一致。
它们各以自己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同样的一个思想,在这点,他们都是成功的。
或许,其实一开始就根本没必要将它们摆上擂台非评出个优劣吧。
续集拍成这样,也算是一种成功!
好片。
今天是一口气看完一二两部,明显二没有一精彩,第二部的主人公穿越到另一个平衡世界之后,第一次已和女友相遇了,但他为了掌控事业,再度穿越,直至与女友分手,最后的结局是为了亲爱的舍弃自我,小孩子的眼神预示着将有第三部。。。
和第一集完全无关...骗钱作品
剧情太粗糙,一点也不效应,比起第一部真是差远了。
从蝴蝶效应到玩尽杀绝……
多余的续集
在线:没新意,比起第一部差太多。
尼玛,DNA是万能的么
My darling, I'd like to do everything for you.我觉得比1好看,故事情节是我的菜
没有1的味道
男主角还算帅,加一颗星
明知是烂片还是看了,看完以后完全理解为啥分数如此低。相比第一部,编剧真的不懂人生。第二部跟第一部模式完全相同,但修改历史的理由却如此之轻,给人一种为这种屌事就自杀太2了的感觉。
不停地追寻。
时间游戏
男主角啊男主角。
人生总不会这样圆满,无论你怎样抉择
没“一”经典不过,宝宝很可爱
延续着一的混沌现象
又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