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我浪费我一下午的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呵呵,我表明我是腐女,但没有到那种腐癌,看见两个男的在一起就乐呵呵的那个样子,但我必须要说一句,谁看这部片子谁的三观就会炸裂,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比较脏就是脏话连篇首先,这部电影刚开始,他的预告片儿简直跟正片儿不是一个电影,我也记不太清预告片儿什么样子了,反正跟正片儿严重不符,首先我要表达的就是他是在消费同志,其实我以为看过这个片子就能碰到一个啊原来也有导演是知心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个导演简直是比其他的导演还要恶心也可以是编剧也可以是整个剧组,演员的想法我不知道,我不是骂演员,这个电影刚开始啊这两个男一和男二假结婚,我内心毫无波澜就是到中间有一段儿应该也看到了女主做饼干那段儿吧我不细说,我以为诶男二是不是要来真的了?
我就是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前言不对后文,男二和他女朋友以奇怪的方式分手了,又以奇怪的方式复合了,就离谱,男主和女主也是以奇怪的方式在一起,还有人物人设也很那啥,女主中间一段妥妥的,就像一个没有家的绿茶,就是有一句话概括,男二冒险搭上自己公司和自己女朋友,男主却在那泡妞,还有刚开始男主被打那段,不知道是我没看明白还是怎么回事他那个吉他好像不是因为女主坏的吧,还不是他多管闲事,见义勇为他见义勇为真不说什么,自己啥能力都没有吉他坏了怪别人,你是在逃避谁吗?
明明电影核心应该还有一个他的音乐梦想,但是他除了从头到尾就后背背了个吉他,他还干些什么?
他除了泡妞还干什么了?
他除了嚯嚯自己20年的朋友还干什么?
我只想说,看电影其中的时候我感觉这个男主好像就是有一个大病,女主哭的那段儿,我也是觉得有一丢丢绿茶,但是这种想法转瞬即逝,同志不是你们用来蹭热度的工具,正正经经搞男一男二泡妞,他不香,你要是电影名儿和封面儿明还有预告全部整成那样,以这种烂片儿,我连鸟都不鸟,真是谢谢你了,让我的脑子里的烂片儿排名又多了一位
怎么说呢,我觉得在当前大陆这个环境,在院线上映的电影政治立场肯定不能相比于当下太超前,所以合法伴侣并没有涉及到大陆平权的问题,可佳的地方是给了国人另一种看婚姻的角度,毕竟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这方面是盲区。
换一种思维,如果一个男主变成女的,那会不会是消费异性恋呢?
我把电影改动一下,把两个男主改成失散多年才相见的兄妹,他们是父母抛弃的孤儿,在外人看来是早已出柜的性少数群体,他们兄妹的身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后面的叙事一模一样。
请问,某些人同样的逻辑是否也适用??
这是在消费异性恋??
豆瓣上我觉得被过分解读了,不知道他们情绪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它没有贬低同性婚姻啊,敏感的到底是个人还是电影?
相反男二为了朋友这么做也能展现出二十几年的情谊啊,他也是没有办法的啊,再过两周多就是重要日子了,申报大使馆肯定迟迟不给答复,因为这个事情不是奔丧,不是重大灾难,官方一定会认为“非紧急”而不给处理。
影片相反把性少数群体的生活生动展现出来了,比如酒吧,这难道不能给国人科普吗?
国内哪个上过院线的电影做到过?
有可能是国内少数群体真的受压抑太多了,我是很不解哈,这个题材的影片能过审是进步是真的。
以前是连提都不让提啊,文化上的平权肯定一步步来啊,何况这是中国啊,无语了今天,明明我以为大家会说这是进步,毕竟中国的影视是绝对异性恋主导的文化,这个片子多少也沾点别的吧?
另外有人说这个电影是“占尽了外国同性婚姻的便宜强调步入异性恋婚姻的圆满性”,这简直是强词夺理,难道他们占便宜就是为了步入跨国异性婚姻吗?
如果说他们是假结婚为了取得永居再和白女交往这样才叫吧?
别人这么做是成全对方有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梦想啊。
就算是抠政治正确也不是这么说的。。。
那么多物化女性的电影都没有这么多差评,反而这个里程碑被人如此抹黑,如果我是一个欧美人,该片唯一值得吐槽的角度就是对同性恋的刻板印象(涂指甲油、表现娘娘腔),至于消费同志,于逻辑上,情理上,我都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另外那个移民官是gay,酒吧上面的照片是他年轻的时候,这一点很值得细挖,该片的另一个亮点;这里也体现了职业操守,以及平权真正说消费同志的人,才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整体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尬………………………………………………………………………………………………………………………………………………………………………………………………………………………………………………………………………………………………………………………就也没有啥好说的……感谢桃花岛观影团的超前观影,给桃花岛比心~
上海国际电影节静安寺百美汇影城,当时去上海看电影节专门报的场次,没想到这个电影一直拖拉到现在都没有上映,所以我修改一下之前看完电影的评论,重新梳理一下。
故事背景放在承认同性婚姻且腐国文化很繁盛的英国,虽然剧本努力做了细腻的感情戏,但是为了商业元素,还是让有中法混血血统的台湾女生(张榕容饰,她本来也是中法混血)插科打诨成为了闺蜜并且找到了真正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虽然是套路,但是为了顺利上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且为了调节电影叙事的气氛,不免俗地还是会加入很多同性相处时尴尬的笑点,导演和编剧都说自己是直男,我是基本相信的,因为到底很多笑料还是基于主流的“同性荒诞”为出发点设置的,只是相对没有很多的人身攻击罢了,而且笑点设置并不像前些年流行的郑恺式院线嘴皮式的性戏剧设置笑点那么低俗,这剧本细节这块儿也算是用心了。
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电影能顺利上映,至少“同性”的点是故事的一个主线,而不是一个王小贱式的极其符号且不认同式的男闺蜜了。
犹豫了好久,秉持着看过了,就写点啥原则,又来写评论了。
不然真的不想写这部剧的影评,因为真的没事可写的。
大体内容就是,相识了20多年的发小 古大白 和 金天 一起生活在伦敦,金天有居住证,可以一直留在伦敦,古大白需要每次续签,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续签成功,所以这两人男人就想办法假装同志结婚。
从而引发了一些事情。
上映时间就在12号,14号好像是什么白色情人节,好像就是打着情人节的幌子去让情侣看《合法伴侣》。
再多吐槽一句,怎么这么多情人节,这都是谁定的啊,日历上也没写啊。
还好老子单身,快乐无边。
好了进入正式的吐槽这部剧。
1. 哇,真的有成年人对自己的事情不操心的么,真的就分不清自己事情的重要程度么。
续签这种事情,就非要拖到最后一天?
知道自己今天必须续签,还要给自己整点幺蛾子,去逞个英雄?
2. 真的要拿同性恋来做文章,虽然我是直男,但我也觉得大可不必。
3. 金天是真的拿古大白当兄弟,事业、爱情都赌上了,大白还要和邻居搞搞暧昧,真就“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爱情插兄弟两刀"。
4. 演戏就好好演戏,既然想要群演配合,你就直白点告诉群演真相呗。
大家直白点不好么。
隔了一天,能想起来的印象深刻的槽点就写这些吧。
嗯,当然了,如果忽略上述所有,作为一个喜剧,笑点也还行吧,印象深刻就是柯基好可爱。
完。
说实话根本不是我平时会看的题材,为了张榕容去看的,也为了张榕容加一星……也就这样了,再加良心实在是过不去。
这片子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直男装gay的故事,刻板印象有,讲故事的手法也不算高明。
并不太适合对lgbt有了解的群体,反而对性少数群体全无认知的大多数友好一点(宣传出来挨打)。
至少……片子里抖包袱的时候我前后左右的人是都笑了的。
作为一个喜剧片,能把人逗笑给个及格三星吧。
虽说现在宣传时榕容是女一,但个人感觉这片子其实就是双男主不敢宣……榕容戏份不是很多。
赫敏虽然能打但是个甜妹,挺可爱的……额,没啥了,这角色就不是很立体啊(小声bb|・ω・`)。
相对来说角色比较舒服的是白客的金天,角色动机至少贯穿下来了,智熄操作也比较少。
让人感到迷惑的是薇薇安那段……兄弟,别人不能说,你女朋友都跟你谈婚论嫁了您也不给透个底儿给个解决方案?
以及和大白刚假结婚完回家那段……你们怎么就想到断子绝孙上了,合着你们和异性结婚是为了不断子绝孙?
有点不适。
至于男主古大白……虽然大概率不能怪到李治廷身上但这角色着实是,不怎么讨人喜欢。
这人一不靠谱,签证这么大的事儿都能拖到最后一天;二推卸责任,吉他被砸了居然怪救他的人来得晚;三拎不清,明知撒谎被戳穿的后果,别人努力给他圆,自己跑去谈恋爱越陷越深疯狂作死——你就不能等这一个月过了再谈?
四不会好好交流,就像签证官跟着他们俩那天,你就不能好好说一句“我去给闺蜜装个男朋友”再去?
怎么都比自己跑去然后被戳穿的好吧?
你觉得这是装上厕所的功夫就能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古大白实非良人,要不是赫敏也是个脑子不算聪明的角色绝对不会喜欢上他(。•́︿•̀。)唉,好不甘心啊,明明榕容那么可爱,弱弱地说marry me多萌啊,放开那个榕容让我来好嘛!
剧情里比较有趣的是签证官那条线——照片的镜头给到第二次我才反应过来,有点儿意思。
对了,香肠煎蛋这种下三路梗完全不好笑,建议导演编剧以后别再用了。
就这样吧,就是部三星片,为了张榕容我私心加了一星。
不带脑子想去影院吃爆米花去看看也还成,反正2d便宜……别细琢磨。
(最后小声说一句我好羡慕湾湾人啊……榕容的片子台湾同期上了复身犯,烧脑悬疑看预告片就比这个有趣多了,俺也想看(╥ω╥`) 求求泽东给她接点靠谱本子吧!
)
合法伴侣 (2019)3.42019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喜剧 爱情 / 黄雷 / 李治廷 张榕容
真的百闻不如一见,前几天就听友邻说这部电影有多垃圾,我还不屑一顾——能有多垃圾,再垃圾能有《纸骑兵》垃圾吗?
说实话,后者好歹能让我笑得肚子疼,而这部《合法伴侣》,用假装卖腐➕故意的巧合➕拉垮的演技➕尴尬的台词成功把我看得坐不住,但是我又不想错过电影结尾,这电影我就是逼自己也要把它看完。
在电影进行了四分之三的时候,我压抑着自己的怒火,从座位上起来走到过道上,走下楼梯到影厅进门后的那小段走廊上,把我包放(摔)在地上,站着看完了,成功没吐。
让我实在忍不住离开座位的节点是,张榕容演的赫敏,瘫倒在门前,梨花带雨地说:“真的很对不起,从我一开始来的时候就一直在给你添麻烦……都是我不好……”拜托了,还能想出来更俗的台词吗?
二十年前的狗血剧中的绿茶女主角的台词都让编剧给搬过来了啊?
这茶艺在我看来可真不如“夏家三千金”啊。
所以女主角为什么叫赫敏,她的渣男前男友叫哈利?
在伦敦拍摄就必须“致敬”《哈利波特》吗?
被这部电影给“致敬”,我觉得罗琳阿姨都一定能不同意。
于是更俗套无聊的来了,为了对付这个渣男前男友,无能的赫敏只能拜托李治廷来演她的现男友。
不好意思刚才骂得太急了忘了做人物介绍。
大帅哥李治廷演的是在伦敦追求音乐梦想的才子。
他有拖延症,拖着没去办签证,只能跟自己好兄弟领了结婚证。
他叫古大白,这名字预示了这部电影跟好口碑Goodbye了。
真是好名字。
张榕容演的是一个中英混血的美女,叫赫敏,这个赫敏拿的不是魔杖,而是剑,她是击剑教练,还会背摔。
真是无巧不成书,她在街上救了古大白,俩人又成了新邻居。
白客演的是金天,在英国的中国小老板。
跟古大白是发小,为了让他不被驱逐出境跟他结婚了。
周韦彤演的是金天的下属兼恋人。
我不记得她叫啥名字了,记得她有个女儿叫小7。
鲁伯特·格雷福斯演的是移民局的工作人员,叫华生。
有必要吗亲?
导演是生怕别人不知道鲁伯特演过《神探夏洛克》吗?
救命。
冷静一下先说上面那个点。
于是更俗套无聊的来了,为了对付这个渣男前男友,无能的赫敏只能拜托李治廷来演她的现男友。
先不说这个桥段多无聊,导演你看不起谁呢?
为啥赫敏这个人物只会喝醉酒哭,哭完了睡,睡还不好好睡,还要梦游。
哦她还会梦游到大街上,还会把男主过肩摔,还会击剑。
既然这电影2019年就制作好了,导演估计也没想到“击剑”会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没别的意思)。
赫敏遇到渣男自己去处理不行吗,又是让古大白帮她接电话又是让他扮演男朋友的,我真就无语了。
说什么“哈利太会哄人了我怕自己被他哄回去了。
”说实话那个哈利用的伎俩也太拉垮了吧,看手相什么的我初中就见过了好吗,为什么把这个女主角塑造地这么这么废柴呢,这点诱惑都受不了?
自己的私事非要麻烦别人,又茶又贱又烦人,搞得我都想给两个嘴巴子。
还有周韦彤那个角色,她是金天的下属,带着一个女儿,跟金天谈恋爱。
在金天把她推开的时候,她真空穿了一件风衣去车上勾引金天。
能不能别意淫了,这样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难道这就是检验真爱的方式吗?
还有电影里的所有英国女性,都表示很磕古大白和金天这一对。
是的,他们是假的,是假的那些女的都磕的津津有味,所以意思是她们都是无脑腐女吗?
我看导演还是不懂腐女,我们腐女磕的是真基情,你这一对假CP,傻子才去磕。
还说什么打擦边球了,靠两个直男卖腐搏完了眼球,他们最后还是一人一个抱得美人归了。
说实话鲁伯特真太难了,为了打这个“擦边球”,导演在最后一场戏,生生给他硬整上了一个全片见都没见过的男的跟他组CP,汗。
我本来没想拿《纸骑兵》说事的,但是那抠图没抠干净的绿边,实在让我难以忘怀。
没下雪就没下雪呗,非要雪景,没弄好搞出来绿边就高兴了?
上次在大银幕看到这种绿边,就是看的《纸骑兵》。
但是人家好歹不是最终公映版本啊,全国上映的电影有这个真不应该吧。
虽然巩汉林和江珊二老去英国实地拍摄确实有难处,但是那个合成的背景能不能别那么“虚幻”啊。
纸骑兵 (2020)暂无评分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 范小天 陈聚之 / 郭俊辰 李凯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大奇葩)还有就是关于他古大白为啥非要留在英国,说是为了梦想,但是影片关于他这个音乐梦也并没有做过多的铺垫,前因后果都没交代,这导致这个梦想的力量并没有触动到我,这点也比不上《纸骑兵》。
古大白他非要留在英国,自己还不操心续签证。
金天赌上自己的永久居住权和自己的公司,帮他骗移民局,他自己不争气跑去谈恋爱,没事找事,在移民局演gay都演不好,到了帮赫敏出气的时候演得倒是挺像的。
也不明白为什么金天愿意为他赌上那么多,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没有任何描述,就两张小时候照片。
看不懂就问,问就说“这是男人的感情你们女生不懂。
”懂了,我们女生不配看这电影呗。
拿LGBT搞噱头,搞噱头就搞噱头,台词就别那么低级了,我不是同性恋都觉得被冒犯了,居然能让演员说出“同性结婚岂不是断子绝孙了,幸好我们以后还能离婚”这种台词,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至于巩汉林大爷和江珊阿姨,我只能说,您们辛苦了。
说实话,但凡能些微有点看电影的审美的人,都不会说这电影好看。
这要是让我夸,我是一个字都夸不出来,谢谢谢谢,终于骂了一顿。
热热闹闹的春节档刚刚结束,但电影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旧的电影还没下线,新的一批电影就上线了。
最近电影院就上映了一部新的电影《合法伴侣》,这部电影来头可大了。
它是中英合拍的,由李治廷、张榕容、白客主演,讲述中国留学生在伦敦生活的趣事,还荣获第22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提名和最佳编剧提名。
然而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3.7,大多都是一星差评,电影真的这么烂吗?小清去看了这部电影,个人认为笑点与槽点齐飞,有处理不太得当的地方,也有处理恰当搞笑的地方。
笑点:阴魂不散的审查官华生古大白和金天是一对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一起在伦敦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
善良勇敢的古大白为了帮助其他人,错过了签证办理的时间,马上就要被遣返回国。
金天为了帮助好兄弟继续留在英国,决定让两人假扮情侣。
但是他们的情侣身份却遭到了移民官的怀疑,为此审查官开始发挥他的夏洛特属性,对两人的真正关系展开了调查。
两个好兄弟为此与审查官开始斗智斗勇,审查官要家访,那就立马改装家,把床换成双人床,在墙上贴上海报,把台灯换成红色的。
对于他们的精心布置,审查官被迷惑了,找不出任何疑点。
但他还是不肯放弃,依旧要追查到底。
和主角一起去gay吧玩耍,正经到不行的审查官与周围气氛格格不入,这种强烈的反差着实有趣,他与主角的斗智斗勇给电影加了不少笑点。
电视台的采访电影中最搞笑的一段莫过于电视台采访父母这一段,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突然说出一口流利的东北话,真的让我笑到了。
听到他流利的东北话以为他精通中文,结果没想到是我大意了。
会说中文和会翻译完全是两码事,英国记者问父母支不支持两人在一起,结果被翻译成了支不支持两人的事业,做父母的怎么会不支持呢?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输出零杠五,这一段真的笑死了。
槽点:这部电影虽然有不少笑点,但也有不少的槽点。
对于同性恋的印象太单一电影中为了留在英国,两人假结婚。
为了欺骗审查官,两个直男不得不装起了gay。
直男装gay,确实会有许多笑点。
但是电影对同性恋的了解还是太过于肤浅、太过刻板。
为了应付审查官的家访,两人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番。
把原本白色的台灯换成红艳艳的,在家里贴上帅气肌肉男的照片,一起去gay吧跳舞。
金天在关系中饰演的是偏女性的角色,为了更加贴合角色,金天开始涂粉粉的指甲油,随时随地翘兰花指,穿的也是花花绿绿。
这样刻意的打扮,让你一看到他,就可以确定,他不是直男。
但是gay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大部分gay不会让自己女性化,把家里弄成那样,他们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喜欢上的那个人和自己性别相同罢了。
电影中对同性恋的印象太过刻板单一,这样的处理让电影的内核流于表面,无法深入人心。
逻辑不通古大白的签证到期了,为什么一定要签证过期的最后一才去办理?
为什么想继续留在英国,一定要假结婚,换其他方法不好吗?
这样的处理,我可以理解为了剧情的发展,但是在构建剧情的时候,应该让它逻辑更加通顺一点。
《合法伴侣》这部电影有好有坏,每个人看完的感受都不同,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呢?
兄弟般的相遇相知相伴,是漫长时光里难得的幸运。
你为了我赌上自己的婚姻和前程,事无巨细地帮我,而我却只想和喜欢的女生暧昧生情。
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秒,四个人,两对婚姻,相遇了,伴着国际友人的祝福声,开启幸福的合法伴侣生活。
2021年我的第9部影院影片。
本来奔着爱情轻喜剧去看的,结果两男主就在那尴尬地演同性情侣,还企图蒙骗签证官,首先不说这价值观的问题,两位也完全没有演出喜剧的效果啊,就在那尬演。
说实在的,除了金天对大白真挚的兄弟情可磕之外,无论是假结婚骗签证,还是大白和赫敏以及赫敏和前男友的感情,都是那样的生硬和不伦不类,还特别特别的拖沓,对观者而言完全没有任何情感上的触动。
纵观全片,女性角色真的太鸡肋了,全是为了两男主服务的。
还有赫敏和签证官华生的名字,你们还能再偷懒一点吗?
想吃经典角色的红利也请用点心吧!
《合法伴侣》的片名也当真是蛮搞笑的。
其实这个题材可以有很多笑点的,如果在逻辑方面用心一点,如果女性角色刻画得不那么随意,如果李治廷演技好一点……李治廷演焦躁情绪除了仰头摊手、抱头懊恼状外看不出情绪的深入和变化,除了高帅之外,真的输白客一截。
一星给白客。
很自然,有点喜剧的感觉,认真起来也像那么一回事。
一星给张榕容和周韦彤的颜。
《合法伴侣》——小事件,多元素。
看完电影,心里默默的打分:3.5分。
再看看豆瓣的影评,骂声一片:骂抄袭;骂签证过期就假结婚,打擦边球;骂消费同性恋群体。
惊叹了一下,原来电影有这么多骂点啊,幸好内心的分数还是半分都没掉。
在讲自己的观影感受之前,针对网民的骂点,稍稍为电影佐证一下。
骂假结婚的,没必要,情节设置需要,不然戏没法拍,并且最后还是回归法道;骂消费同性恋群体的,也没必要,在本领域不合法的,要想它合法,怎么说也得先灌输灌输一下思想,瞧瞧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该片是在侧面推动某个群体的发展。
该电影风格倾向轻松幽默,但轻松是做到了,幽默却只有一点点火花;有些情节逻辑不够合理,有点突兀,有点硬,比如说古大白的爸妈临时造访,中间闹了点笑话,然后又走了;导演似乎想挖掘什么,例如亲情?
但又表达得不够深刻,让观众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似乎get到了什么,但实际又什么都没有。
并且此处古的爸妈“佯装”对同性的支持,若纯粹是为了搞笑,确实容易引起反感。
此处的戏份删除,似乎更好。
但古的爸妈的出现并非毫无用处,在最后环节为电影注入了新元素。
电影整体的情节逻辑虽然不够硬,但还是有优点可取的,就是该片的讲到的元素,很新,很开放,从侧面反观现在的时代文化。
元素一:女主赫敏,中法混血儿。
在21世纪,多国混血,会双种语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常见,全球化不仅促进多国经济合作,还促进了多国婚姻合作,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边界将渐渐模糊。
元素二:在英国同性结为伴侣是合法的。
该片涉及到同性的视角挺特别的,光明正大,不敏感不脆弱不探讨。
别的片涉及到同性恋都是从探讨的角度去描述,仿佛在跟观众普及知识点。
而此片看似一笔带过同性话题的敏感点,实则是将普遍化,常规化。
人们只有对普遍和常规的东西,才会不探讨就默认。
电影还调皮的卖弄了一下“张国荣和梁朝伟的经典二人舞”。
由此看该电影,人们对同性的认可度已在无形中一步步提高。
元素三:古德爸妈没到婚礼现场,婚礼照样举行。
中国的婚礼讲究要有亲人在场,尤其是父亲母亲。
隔别处,父母赶不上,长辈强行喊停也是正常的事,但电影中的婚礼完全没有此顾虑,爸妈看着直播照样能把婚礼办了,可见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各方面压力大,可从思想解放层面看,我们受到的待遇,可是比以前的人好得多。
还有很多流行因素,例如四川话等,就不一一赘述了。
《合法伴侣》,感觉导演虽没把故事讲得特别好,但又好似重点是拿故事表达一些积极开放的价值观。
如果纯粹想看电影的,可以买票观看,观影感受还可以;如果只想看好片的,就不推荐了,性价比不高。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San有产品
这剧本编的有点问题
说实话,这个片子争议很大。异性恋群体们,疯狂谴责导演消费同性恋群体,疯狂吐槽,疯狂站立场表示友同发表谴责。然而性少数群体们,尤其是同性恋群体们,反而觉得有这样一部片子能放开能放映,是一种进步,是值得庆祝的事。很多看过片子的gay仔朋友们,认为片子拍的非常真实,因为社会其实就是这么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躲藏起来,然后来扮演一个异性恋去生活的。影片开始的时候,为了假扮同性恋所进行的表演,其实完美表达了异性恋群体们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而后他们开始反思,真爱是不需要审查的,其实也暗指love is love,真爱与性别无关,不需要审查。其实,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不要带着立场和批判去看,甚至带着反思去看,才能看到导演和表演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哈哈哈笑死我。白客真的更适合演喜剧其实。(女移民官磕他们的眼神儿...还有“啪”的一巴掌!哈哈)
贝法满满的回忆呀
首映礼上程青松老师说这部片子为LGBT群体打开了一扇窗,而那些打一星的喷子又把那扇窗关死了。一部不错的片子,就像片子的主题一样,爱要勇敢的去面对,无论性别和年龄。片子也让普通人更了解了lgbt群体一些,没有看出打一星那些人所说的歧视,反而了解到同性酒吧的欢乐和气氛。不过电影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并不会也不想代表所有人,只是为国内充斥着狭隘和偏见的LGBT生态感到有点惋惜。对这部片子打一星的观众,往往也是对LGBT最有偏见的那群人吧。
在给这个片子标注标签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标“同性”,“爱情”还是“喜剧”,感觉没有一点发挥正常的……
0314 白色情人节 看了这部‘合法伴侣’电影,感受到了英国伦敦的风貌和风土人情,取景地全部是英国地标建筑“英伦风”的氛围十足。雨中街景,热闹舞场,电话亭,出租车还有老房东那骑士狗狗的可爱笑脸。帅气搞笑的兄弟情深,美丽动人的女主真诚,还有英国知名演员的参演,他的绅士风度给人印象深刻,加分不少。戏剧冲突设计一个签证引发的喜剧,有文化错位,真假错位,爱情错位,意外引发的意外,意外错过签证,意外假结婚,撒一个谎,得用一百个谎去圆🤨 不喜欢liar !Don’t lie to yourself同时感到国人在外国的各种不容易,但最终都能克服困难,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勇于承担和追求。 是很久没看的爱情轻喜剧🤣轻松诙谐幽默,很喜欢最后结尾,皆大欢喜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江湖观影团
电影节看的,白客属于第二眼帅哥啊。被圈粉了,故事本身非常流畅,不失搞笑幽默,映后还和主创人员一起合影,不知是否会大规模公映。
完全是因为大锤去看的,不好笑归不好笑,但简单的判断为感到冒犯实在太没必要了。
特别适合白色情人节观看,轻松浪漫,英国实地拍摄很带感,李治廷是真英国名校毕业的学霸就是不一样,气质就不一般,演的却又囧萌可爱,感觉是个可塑性很高的演员
我为你的签证舍生取义,你却在为妹子背信弃义
感觉兄弟情谊还是蛮值得钦佩的,但是白客戏份太少了,他的那条感情线看得有点莫名其妙,到是他生气的点确实应该的,毕竟为兄弟赌的是自己的未来跟幸福,当喜剧片看还是可以的。
白客好可爱。
片子让我笑过了,最后也感动了,有笑点有泪点,这部电影里的服化道非常合我眼,挺好看的,大概是因为我个人就非常喜欢英伦风。从整个影片来说,惊喜挺多的,给导演点赞。
各种消费。
挺好看的一部喜剧电影。
雪藏三年终于现身的白客喜剧,张榕容和李治廷恋爱的细节抓到了,有几个镜头确实很有感觉。里面ost也不错,不过对于这个题材来说做到70分也要自动减去50,毕竟挂羊头卖狗肉是不行的啊,最后父母那句娶了外国媳妇有面子让我感觉心挺凉的,何时中国的子女能逃离面子工具人的身份?
?????请全体糊烂。
听朋友讲讲之后其实没带太大期待去看,但看两个小时笑精神了之后,真觉得还不错?轻松、逗趣也真有真情。取景用心,证明了伦敦的浪漫风情可以包容各式各样的爱。李治廷太苏了,不是绝顶帅但很有治愈感。更喜欢张榕容现代装扮,好灵好俏。白客老师的雅痞范儿是可以男女通杀的。Rupert Graves老了但是依旧很绝,片中有彩蛋。本片贡献了一首新鲜动听的对唱翻唱《漂洋过海来看你》。另外,片中男生穿搭真的很风骚又很英伦,好评!
感觉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