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追击

Cold Pursuit,冰天动地(港),酷寒杀手(台),穷追不舍,冰峰追击,硬粉,Hard Powder,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

主演:连姆·尼森,劳拉·邓恩,米切尔·理查德森,迈克尔·艾克朗德,布拉德利·斯泰克尔,韦斯利·麦金尼斯,汤姆·巴特曼,多米尼克·隆巴多兹,尼古拉斯·福尔摩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挪威,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冷血追击》剧照

冷血追击 剧照 NO.1冷血追击 剧照 NO.2冷血追击 剧照 NO.3冷血追击 剧照 NO.4冷血追击 剧照 NO.5冷血追击 剧照 NO.6冷血追击 剧照 NO.13冷血追击 剧照 NO.14冷血追击 剧照 NO.15冷血追击 剧照 NO.16冷血追击 剧照 NO.17冷血追击 剧照 NO.18冷血追击 剧照 NO.19冷血追击 剧照 NO.20

《冷血追击》剧情介绍

冷血追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内尔森(连姆•尼森 饰)是基欧滑雪场的扫雪车司机,身为荣誉市民的他终日勤恳工作,以保证这座宁静小镇交通的顺畅。有天突然传来儿子身亡的消息。为了追查出杀害儿子的真凶,怒火中烧的内尔森不惜以身犯险,卷入重重杀人案,踏上了歼灭贩毒团伙的道路。复仇路上,狂妄冷血的毒枭“海盗哥”、残暴的印第安帮派首脑“白牛”等浮出水面,错综复杂的凶狠敌军、险象环生的黑帮对峙、以及枪林弹雨下的生死大战,一场冤冤相报的血雨腥风席卷了这座雪白安宁的小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生命如此美好七小汪警犬队喜欢本大爷的竟然只有你一个?我们的比赛结束给女人的爱东方一杆青空奶爸的修炼手册爱情没有顺风车嫁给我好吗?镇魔司:苍龙觉醒故乡的泥土追凶五十年幽灵杀手相爱穿梭千年2:月光下的交换王昭君尖刀战士雅加达萤火虫小巷第一季胜利号急诊室的故事第十季审判男人制造杀人优越权掘地三尺暴走狂花之正义校花愤怒的小孩丈夫的秘密第三颗星伊莱·罗斯:恐怖电影史第一季孤味

《冷血追击》长篇影评

 1 ) 认真你就输了 不认真你就死了!

连姆.尼森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位男演员。

从《辛德勒的名单》开始注意到他,到《飓风营救》、《空中营救》、《通勤营救》……的营救专业户,连姆大叔以他的理性、冷静、果敢完美诠释了中老年男人“血染的风采”。

《冷血追击》是连叔今年2月上映的作品,他的演技依旧辣么稳。

好演员不必太帅(如黄晓明)、也不要太丑(如黄渤),甚至不需要演谁像谁,只要演好一、两种类型片,让观众看着心里有底、不易出戏就是成功。

和营救五部曲不同,本片的男主内尔森只是一位素人父亲,而且这次没有人需要他营救,他一心只想着复仇!

由于没有“专业背景”,在《追击》里他杀起人来非常随性,既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专业的工具。

往往还没等把对方杀死自己先累趴下了,而且处理尸体的方法也是从小说里看到的。

因为是素人,所以影片中基本没有精彩的打斗,取而代之的是穿插点缀的黑色幽默。

比如,每当剧中人物死后,都会黑屏显示这个人的姓名、绰号,最多时一屏列出了12个名字。

再比如,贩毒组织首领维京的儿子在学校居然被同学霸凌;维京不仅给儿子规定了严苛的营养餐,而且还要求自己和手下身体力行,so当他们在研究丧心病狂的恶人计划时,手里端的不是马提尼而是碧绿的蔬菜汁!

类似的黑色幽默还有很多:黑帮分子不靠暴力更不靠财力,而仅仅靠威胁给差评制服了不良商家;维京的儿子被内尔森绑架后,非常开森,睡在内尔森已故儿子的卧室,要求听“睡前故事”,内尔森给人家孩子读的竟然是扬雪车使用说明书;一心想要飞翔的印地安黑帮小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前一刻还在空中荡漾,下一刻就被卷进扬雪车搅成碎片后再次抛向空中……我感觉这些星星点点的冷幽默很酷拽,比一味的打斗、飙车高级得多。

每当被剧情带动着不合时宜地(因为片子里刚死了人)发笑时,我都在想:认真你就输了!

但影片中不只有这些天马行空的戏谑,还充满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

内尔森花大价钱雇了个杀手,结果这个杀手转头就去找维京,要求维京以同样的价钱购买情报。

交易结束后,维京问杀手:你在哪儿学的职业道德?

随后,窗帘一拉,屏幕一黑,杀手的名字上榜。

一个打酱油的门卫曾经在自己的危难时刻得到过内尔森的帮助,但他忘恩负义,为了钱主动跑去出卖恩人。

“正义使者”维京当然不会放过他。

于是,屏幕也为他黑了一次……不认真、不敬业、没操守,你就死定了!

我认为豆瓣给《追击》的评分明显偏低,这么高级的电影给8.7分都不为过!

 2 ) 又一次舒爽影院体验【剧情大规模剧透,慎入】

不专业的影评……勿喷绝对可以,好久没有这么爽的黑色幽默电影体验了。

剧情由连姆尼森扮演的Coxman之子kyle被误杀开始。

又一次妻离子散的剧情开始,于是当前三十分钟Coxman利落地连续杀掉三个人以换取更上一层的情报之后,我以为又是老套的替子报仇的故事,而且是低于平均水平的那种。

于是我低头看了看我买的学生票,以及爆米花,心说搓搓手直接等大场面爆破、动作当打发时间的老套烂片看算了,或者当飓风营救续集看。

结果全片居然都没什么太大场面,甚至大动作戏。

而且中段开始剧情360度反转,很经典的黑色幽默玩法,典型的小误会滚雪球引爆大战。

故事虽然简单,影片中也似乎一直带着剧情不合理的疑问以及人物关系猜疑,不过这些都无伤大雅。

从印第安人方儿子去世开始故事线逐渐清晰明朗,你已经无暇顾及之前那些疑惑。

当四路慢慢汇集到一处,一直到两派毒品巨头聚集于开路公司,直接开轰打响最后大战。

说是大战,也只不过相互轰了几枪,嘭嘭嘭嘭,而后祝愿十二个人同时被各种各样的信仰神bless。

中间笑点大致包括啥字都没给Coxman留的妻子煞有介事地把空白信纸放在床上,结果Coxman一看啥都没有,温情伤感转瞬即逝。

狠狠黑了一把爱斯基摩人。

某人20美金再次实践自己的motel泡妞教程。

此人值得一提,因为他最后死巨惨,放在丁丁处的纸钞被枪打了个洞,还被一群印第安人无情嘲笑。

【Oh,poor guy】此嘲笑不知道有没有对size的嘲笑,因为传说印第安人……【算了好像不适合往下说】。

反正不论是那种嘲笑都很伤自尊就是了。

【死都死了还不给人留点尊严……】不过真的很搞笑啊哈哈哈哈!

不守职业道德想两边讨好的杀手自己送人头,值得一提的是接杀手的车上的bgm居然还喜庆非常,该笑点虽然老套但是还是非常有反差萌的【具体是啥歌实在不记得了】。

第二次关于车上bgm的笑点发生于印地安人的车。

同样是反转凸显反差萌。

同理还有滑雪。

谁能想到一帮子黑老大准备大战前居然在特么的在滑雪场笑嘻嘻互相打雪球,居然还玩降落伞(exo???

)警察依旧属于常规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这条支线在我眼里可以直接删除,除了女警ex的不断无用的电话撩拨能带出少许笑点其他没有什么意义。

用恰当形容词来说,有些过于“伟光正”,大概也是政治正确。

于是在该片里,警察的角色又是老套的永远晚来一步。

全程无尿点。

对于死亡的处理方式非常幽默,玩得很高级,全片没有过多屎尿屁,但是剧院一直小笑声不断。

政治正确的毒枭帮gay couple也是全片惊喜之处,前脚可爱的胖胖才赢了1w美刀和伴侣在抛尸的路上十指紧扣,相约一起去度假,后脚却眼睁睁看着伴侣被自家老大一枪崩死,两枪死透,还要割头被送给对方顶罪,也是够虐了。

小眼神水汪汪的眼泪快要掉下来。

恨得胖胖暗自咬牙,发誓不放过自家老大。

不过最后剩下的胖胖也算给自己的爱人报仇了,因为就是他悄悄给敌方打的电话报的信🌚另:有一处小小黑了把我国,但是无伤大雅【印第安人发现饰品made in china那里若无其事放下】。

近年少有的较为出众的黑色电影片子,再次替连姆尼森巩固了英伦荧幕硬汉形象。

 3 ) 跳脱套路,小有突破,冷血追击,黯淡人世间

影片《冷血追击》讲述获得了荣誉市民的除雪车司机连姆尼森,在儿子意外身亡后,决意为儿子复仇,不意卷入当地两大毒贩团伙火拼的故事。

有观众调侃连姆尼森最近几年拍的电影都过于形式化,不是救老婆就是救女儿,这回又来救儿子。

我本人也没打算看这部电影,因为看剧情简介就觉得很套路,但阴差阳错最终还是看了,出人意料的是,本片并不是那种很模式化的类型片。

身亡、追击、贩毒、黑帮,当这些词汇汇聚到一起,观众的想象是枪声弹雨,但本片没有过多的暴力场面,每个人的死亡都是轻描淡写,甚至略去了大部分的击杀镜头,只是在人被杀之后,来一个字幕卡。

在白雪皑皑的小镇上,这种一反常态的拍摄手法,让本来可以火爆的一部电影,变得异常平静。

而这种平静的背后,则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态度。

伴随着诙谐逗趣的台词,影片的字幕卡越来越频繁的出现,直到最后的火拼,整个屏幕被死去的人名覆盖,看着这些人名,不禁让人感叹,在毒贩的世界里,正应验了那句中国的古话——人命如草芥。

人命如草芥,是对毒贩极端自私的讽刺,也是对警方办事不力的不满。

大毒枭对待自己的儿子关怀备至,他甚至会规定每一顿餐食的食材配比,但就是这样一个对亲人极度关心的人,当手下在错误的时机开了一个错误的玩笑,便一怒将其射杀,这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径,而这种自私带来的是草芥般的人命。

最近人们常说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这里,手握财权之人,亦是。

而片中的一幕,对这种自私进行了精准刻画,连姆尼森雇佣杀手意图暗杀大毒枭,但杀手却转手就把连姆尼森出卖给了大毒枭,当然,杀手自己也没落得好下场,而大毒枭在惩戒杀手时,其对杀手的评价便是,“你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你为了钱不守信用,我们之所以能立身,就是因为我们守信。

”这里的话,可以说一语成谶。

除了对毒枭人性自私的讽刺,影片也抨击了警方:看到人们在路上吸大麻,警官不管不问,其依据是“想要在这里混下去”的潜规则;人命接二连三,警方却总是慢人一步,连毒贩都不满意地说,“警方总是慢半拍”;面对儿子的死因,荣誉市民不是求助警方,而是以暴制暴,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只有血债血偿,才能伸张自己的正义......影片在类型片的套路上有所摆脱,令人意外,但影片在多逻辑关系线中的处理,不甚令人满意。

影片刻画了三对父子的形象,但这三对父子的关系没能形成足够的对比或关联刻画,让人费解其用意;连姆尼森绑架大毒枭的儿子,并拍了一段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好好的父子情变恋父,有些匪夷所思;而影片安排两大毒贩集团的火拼,更像是安排好的命中注定,无论连姆尼森做什么,其结果都会导向这一事实,信服度很低;而毒贩轻易招供,更是非常理想化的处理。

彩蛋影片在内地上映,惯例有删减,这一次的删减对影片的解读会造成一定的误区。

大毒枭愤怒的杀死了一个乱开玩笑的手下A,随后,影片给到另外一个手下B特写镜头,而随后的两方火拼正是因为手下B向敌方通风报信,如此剪辑会让观众以为是“手下B看不惯大毒枭不把弟兄当人看,所以给敌方通风报信。

”但如果观众知道,自己在影院看的是删节版,而删节的部分是手下A和B亲吻的画面,那么肯定会产生另外的解读。

 4 ) 出乎意料的无聊

"反套路"…国内宣传海报上的标语没骗你-真的是反套路啊!

连姆大叔的戏看过不少,但像这次快看不下去了的之前还真没有。

本以为会像是《飓风营救》那样,再次也得到《通勤营救》或是《飓风3》的水平吧(毕竟这部的分比它俩要高出那么一点)。

没想到它这次想要走的是《极线杀手》这一路,虽然我对《极线》这种调调不是太感冒,但走就走呗,走得好的话看得也刺激啊。

可显然有连姆大叔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在镇场,导演也不太敢往那方向上去冒险。

于是在看这四不像的过程中几度昏昏欲睡!

要动作没动作,要剧情没剧情。

以前是连爸开挂,这次仅仅是对手太蠢。

这反派你说你狠点就狠点吧,完了做事还不过脑子,蠢完就做,做完还蠢…又蠢又狠的真是没救了。

好奇这黑老大咋混了这么久才被干掉?

除了警察以外片里的哪个角色不都能杀他个几百回?!

邓恩大姐在影片前三分之一时的戏倒还挺足,演了不到一半人就闪了,也不给下文,这结束得也太莫名其妙了吧-这不欺负人家没拿过最佳女配嘛!

不过如果这片子放到今年奥斯卡之后上,导演百分百得让她回去补戏。

看到结尾后才发现这竟是黑色幽默电影?!

也是,回想之前反派一次次的浮夸表现以及处处不合时宜的镜头编排与对白内容都是想要在极力地提醒我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动作电影,可当时的我是真的没get到,以为只是编导处理方式以及水平的问题,对不起,看来是我"低估"你们了。

一星给连姆·尼森,一星给摄影(这片的画面挺美的。

甭管怎么样,老美拍片硬件还是齐的),最后一星给……………….…...….…..….…………………………………………………………………………………………………………………………………………………………………………………………………………………………………………………………………………………………………………………………………………………………………………………………………………………………………………………………………………………………………………………………………………………………………………………………………………………………………………………………………………………………………………………………………………………………………………………………………………………………………………………………………………………………………………………………连姆·尼森(你说我咋就这么贱呢?

 5 ) 《冷血追击》:你以为这又是一次飓风营救?

如果在十年前提起连姆尼森,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的就是《辛德勒名单》里的那个悲天悯人的商人大叔,如今再提起他来,恐怕很多人想起的就是那个海陆空全交通工具制霸的“超级老爹”了。

从2008年的《飓风营救》开始,连姆尼森就在不知不觉中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飓风营救》、《飓风营救2》、《飓风营救3》、《空中营救》、《通勤营救》,虽然故事不是一个体系的,但连姆尼森在这些片子中仿佛是柯南附体,走哪儿哪儿出事,然后老爷子哐哐一顿拳脚,别管你是跨国黑帮还是恐怖分子,统统都得歇菜。

虽然每一次打的都很精彩,但六十多岁的连姆尼森老这么演把自己也给演成了一个观众心目中的“打星”,对于我来说,这个刻板印象就很严重。

前不久,由他主演的《冷血追击》上映,听这带劲的片名加上预告片里呈现出的内容,我以为这又是一次快意恩仇式的爽片,结果今天看完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在他以往的电影中,虽然杀人不少,但主题还是“营救”,而这一次老人家终于不用在救谁了,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复仇”。

但这“复仇”的手法,却跟以往有很大不同。

在曾经的那些电影中,连姆尼森扮演的角色通常都有着军方或者警察的背景经历,因而处理起坏人来手法凌厉,但在这部电影中,他扮演的考科斯曼却是一个老老实实的铲雪工人,因而杀起人来的手法十分笨拙,还没等把对方杀了自己先累趴下了,而且处理起尸体来也挺有趣,当他第一次那样处理尸体时,我觉得很有新意,后来第二次第三次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我以为这是他的个人风格,但没过多久他便告诉我们这些观众,这些其实都是他从小说里看到的,好不好使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如果你想要在这部电影中看到连姆尼森像以往那样大施拳脚,那你很可能会失望,因为这里面动作的成分其实并不多,占了很大比重的却是黑色幽默。

最明显的一个点就是每当这部电影中死人的时候,屏幕都会紧跟着一黑,然后打出死掉的这个人的姓名和绰号,是白人黑帮就再加个十字架的图案,是印第安人黑帮就在加个印第安图腾,仿佛是强迫症一般的列出整部电影中的死亡人员名单,甚至连打个酱油的学校门卫都给人安排上了。

这部电影可以说有着相当多的恶趣味,比如白人黑帮中的某位小弟,他在被杀之后,镜头对准了一张飘落下来的20美元,那张美元上有一个弹孔,而看过的人都知道那意味着这位小弟的某个部位被不幸击中;比如给一只小狗拉屎的现场做了个特写镜头;比如某位黑帮大叔粉嫩嫩的手机壳;比如被要求讲“睡前故事”的时候,连姆尼森给人家孩子读完了一整本的扬雪车使用说明书;比如我们都觉得某人奇迹般的活下来的时候下一秒他却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手法死亡等等,虽然这些“搞笑点”设置的有些过于刻意,但仍让我在观看的时候忍俊不禁。

不但如此,这部电影中还拐弯抹角的讽刺了一些社会问题。

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就是片中印第安黑帮们想入住滑雪场的酒店时,却被酒店方以没有提前预约而拒绝,按照我们以往的印象,这时候黑帮们要么会掏出钱来砸晕酒店前台,要么会掏出枪来吓晕酒店前台,但片中的黑帮却用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方法,领头的那位大哥直接跟酒店前台说:“我跟你说,我听到的是你让我和我的朋友们滚回印第安保护区去,你知不知道,我能把这条写在点评网站上”,话音一落,吓得酒店前台赶紧给他们办了入住,而且还讨好的送上了滑雪票。

这短短一个片段,把种族歧视、点评网站绑架商家等好几个问题同时黑了一遍,手段真是高明。

而且片中对美国警察的处境也黑了一把,片中的女警是个一心想要好好工作的主儿,但她在一出场就被自己的老油条同事给教育了一番,说我们这是滑雪胜地,人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滑雪抽大麻嗨翻天的,你要是因为抓在大街上抽大麻的就会影响我们这里的经济,你负得起这个责任么?

然后又是各种美国执法部门间的推诿扯皮以及对职场性骚扰的暗示等等,到最后,这个一心想要办好事办大事的女警啥作用都没起,连个孩子都没拦住。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主要讲的就是三位父亲之间的对决,但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全程都在非常严肃的“搞笑”,每个角色都是很酷很冷静风格的,但一个个做出的事却相当的不酷不冷静,这种反差式的搞笑感非常有意思,适合在无事的夜晚拿来消解无聊。

另外,如果你是一个没怎么见过大雪的南方孩子,这部电影也可以让你见到科罗拉多州比车还高的超级积雪,以及大雪过后的美丽风景,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做黑帮,不然大叔和大雪都饶不了你,整个儿都给你扬喽。

 6 ) 走出“营救宇宙”,期待“奥斯卡.辛德勒”的回归

看到片名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一直认为影片命名是很高深的学问,不是一定要真切的反应电影的内容,也不需要让人一眼就明白这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就算是商业片,也可以尽量将片名文艺化、抽象化,给人多一丝遐想。

对于动作类型的商业电影,个人觉得州长的经典大作《真实的谎言》代表了此类影片命名的最高水准。

《冷血追击》,这个生硬且耿直的片名,像极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港台地区对好莱坞电影的译名风格。

那个年代,街头巷尾的录像厅刚刚完成对热血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各户客厅电视柜里的VCD、DVD机。

音像店、租碟市场的显眼位置都是当时最火爆的港台、好莱坞枪战动作电影海报,片名基本上离不开“绝地”、“极速”、“绝命”等等诸如此类。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每看到这种复古风浓郁的片名都有一种被穿越的感觉。

说回影片,近些年连姆尼森大叔深陷《xx营救》系列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他不辞劳苦的利用自己敏捷的身手、万能的主角光环,嫉恶如仇的铲除各国恐怖分子、黑恶势力。

对于没完没了的《营救》宇宙我也是深恶痛绝。

当看到这部作品与营救风格高度雷同的片名时,几乎就认为是换了马甲的衍生品,顿时毫无期待。

末了才发现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营救》系列的cult片,风格上能看到一丝昆丁塔伦迪洛的影子。

暴雪、边城、复仇,很多细节都充满着黑色幽默。

每一个人物都不会显得多余,通过神情、动作、对白,被塑造得有棱有角,个性鲜明。

随着目标被逐个消灭,心中都伴随着一种释放和宣泄,仿佛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在主人公的冷血追击下,一并干净利落的快意恩仇,实在大快人心。

观影完毕,真心期望连姆大叔能走出自己的《营救》宇宙,毕竟当年的”奥斯卡.辛德勒“是那样的光芒万丈、深入人心。

加油,大叔!

你会回来的!

 7 ) 关于《冷血追击》的观点

应该是翻拍2014年的挪威电影《In.Order.of.Disappearance》的,觉得还是挪威版的好看,看见连姆总有一种出戏感。

挪威版的悬疑感更强,剧情节奏控制得自然,台词也更精炼,男主全程表情冷酷,淡定和果断,人狠话不多的形象深刻,背景音乐与情节的发展结合的非常完美,文艺感更强,表演更加自然和抽象,不愧被冠以挪威最佳悬疑电影。

这版的商业性比较强,更多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元素夹杂在里面。

两部拍摄的雪山和雪景都非常美,铲雪车铲雪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

 8 ) 黑帮帅哥教你“约”

#人人观影团#假如有一部电影在你看完48小时之后,还能够记住其中的一些片段,回味时让你笑出来,就足以证明观影的100分钟没有白费。

如同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影片中不乏有意思的情节:相貌凶恶的黑帮拿给差评威胁酒店前台;男主人公给小孩子讲的睡前故事竟然是铲雪机说明书。

当然,最有意思的应该是那个觉得乔布斯都不如他的黑帮帅哥。

他挑逗女侍应:“你晚上有空吗?

因为你白天都这么美,我想知道你晚上是不是也一样?

”现成的约炮语录有木有?

还有他口中成功率31%的20美元方案。

举一反三用在情侣间想必能增加不少的情趣。

 9 ) 一点随想

连姆大叔为了给儿子报仇,雇凶杀人,凶手不但收了大叔2/3的订金,然后又以相同的价格出卖情报给被杀者,好笑的就是这个爱斯基摩人(凶手)二头收钱,最后自报家门,“我就是要杀你的人,但我不想杀你,我告诉你雇凶的是谁?

我卖情报给你”,多么牛逼的杀手啊,哈哈😄......上面的情节仅仅是影片中的一个段落,诸如此类的黑色幽默弥漫在近二个的片长中,影片节奏很慢,导演就是要慢腾腾的讲故事,心急火燎的观众肯定会相当不适应。

连姆大叔自从化名辛德勒,拯救了上千名无辜者之后,内心中对世界充满了挣扎、无奈、愤怒,经过了《不明身份》的失忆性折磨之后,上天入地大显身手,三次地面《飓风营救》后、继而《通勤营救》、《空中营救》,这次的雪地《冷血追击》,看似为复仇,实则是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通过复仇,而进行的自己内心上的拯救,本片中,明显放慢了节奏,少了血腥,却多了些挣扎。

观众只能慢下性子,自己慢慢体会了。

如今,大叔也60有7了,下一次拯救在哪里呢?

 10 ) Karma is a bitch

真没想到大叔还有这么一部反套路的电影,满满的惊喜,各种黑色幽默、出其不意和恶趣味,好几次给我笑到前仰后合。

总结一下就是《两杆大烟枪》式的荒腔走板、错位巧合,加上昆汀式的说干就干、血肉横飞,再加上科恩兄弟式的世事无常、命运难测。

刚好几种最喜欢的风格揉在一起,太对口味了!

最出彩的形形色色的黑帮小弟和轮流上场的小人物。

每年出差一百天,能用20美元骗炮旅馆服务员的小弟A,对成功率31%的战绩引以为豪;计划去爱尔兰度蜜月的基友小弟B和C,背着老大和同事谈恋爱,C因为话多被老大当了替罪羊,B目睹爱人被杀毅然出卖团队;以及不讲诚信出卖买主,想一趟活儿赚两份钱的黑人杀手;贪心赚赏金不成反送命的学校门卫;那个头一天当众示爱,第二天就冲着亡夫坟头吐口水的越南老婆;当然还有自称天生会飞,在天上飞了一整夜,不知道有没有被冻死的,最终命丧除雪车的印第安小哥…… 还有这位维京团队老板,婚姻上不如意,和前妻打官司争儿子抚养权;生意上讲规矩、有条理;同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的贩毒团伙BOSS。

我记住你了。

每死一个任务就出现的人名字幕,加上绰号和信仰,这个设计真是把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

既可以看作前面一小段落的结束,又把你不知道人物命运如何发展的荒诞、戏谑感觉直接呈现出来。

譬如维京团队对黑人杀手下手前,拉上窗帘的远景,屏幕一黑加上枪声配合字幕弹出,直接让人发笑。

更有维京团队和印第安团队火拼过后,整整齐齐出现的三行四列人名,各有各的名号,各有各的信仰,仿佛一群崭新入土的墓碑。

《冷血追击》短评

预算:6000万首周末票房:1103万北美票房:3213万全球票房:7641万上映日期:19.02.08-19.04.18上映周数:10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2630北美最高排名:3发行方:Lionsgate

7分钟前
  • 夜观风
  • 还行

7分,有点意外小惊喜。前面是连姆·尼森为儿子复仇,以为又是超级老爸冷血灭黑帮那种套路动作片。结果,后面突然就变成黑色幽默了,各种卖梗与搞笑,片子也突然就好玩了,虽然大决战有点随意,但是,还是蛮有趣的一个电影。连姆·尼森也算是打破个人角色框架了。以及,黑帮为啥每个人都要有个外号,确实是个谜。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像极了撕碎了的麦当劳餐盘纸!拼完了才看见食品以实物为准

13分钟前
  • 根本英俊石小叔
  • 较差

一看到连姆·尼森,你以为又将是一部激烈的营救片。结果却一改以往“XX营救”的风格,变成了黑色幽默。前半段节奏有些偏慢,后面慢慢让人进入状态。全片下来也几乎没有精彩的动作戏,观看途中不再像以往那样刺激爽快、大呼过瘾,而是变得轻松愉快,给观众增添了不少乐趣。“累了吗?老家伙。”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哈哈哈哈哈~PS:黑帮入门法则,先给自己取一个绰号。

15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还行

一部适合午夜场的电影(看午夜场的由衷感叹..),顺序杀人的墓碑和荒芜的冰天雪地的另类感掩盖了故事重复的单调(让人感兴趣的只有铲雪车和冰瀑),如果用它寻找孤独的人的共鸣或治愈失眠倒是不错的选择...

17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比预想中要好看的片子。跟剧名不同,其实本质是个带着黑色幽默的剧情片,冰天雪地下的复仇之旅,很有意思。片子也是翻拍自导演自己的作品,里面有很多让人会心的笑梗,还蛮有趣的,目测对很多人群友好。

2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翻拍自挪威的《失踪顺序》,那个片我被一个叫“贾宝玉”的翻译整疯了,这个片补回来了。那个片7.3,这片目前6.9,拉拉分吧,翻得不错的,连姆负责深沉,帮派负责冷幽默,挺搞的,比如:印第安人明明是去复仇的,结果被酒店安排的免费送滑雪玩得可高兴了,还有一小哥玩滑翔,滑到帮派血战结束了还没落地。

26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这部电影是最近我看的最快乐的一部电影,我真的非常吃这种喜剧风格!在电影院拍大腿笑的那种,连姆尼森怎么没有早点去演喜剧啊,这种苦大仇深脸的反差简直喜感打出暴击。近期心情不好的人必看。

27分钟前
  • 忘我洗澡
  • 推荐

bug太多 人物智商不在线,冷幽默…欣赏不来…

31分钟前
  • 飞扬小小宜
  • 较差

复仇电影,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策略,不过维京的运气确实不太好。

36分钟前
  • 于永劲
  • 较差

以为又是个典型连姆尼森式的复仇故事,结果却是一部科罗拉多州的《两杆大烟枪》,生硬的趣味倒是和冰天雪地颇为搭配。

38分钟前
  • viennavirus
  • 推荐

荒诞不是这样耍的

40分钟前
  • 水夫兔
  • 很差

3.5,像科恩兄弟的风格,不过收尾没有收好

45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爽片

50分钟前
  • 电子荒野
  • 推荐

太好看了这片子!!!6.7分你们认真的么?

55分钟前
  • GoodWillHuntin
  • 力荐

辛德勒和劳拉邓恩都救不了的片子,你猜烂到了什么程度

56分钟前
  • 西风独自凉
  • 很差

飞机上杀时间看的,倒是不错

60分钟前
  • Olive
  • 推荐

意外好看,今年第二个惊喜。冷峻收敛黑色幽默的风格跟《Wind River》如出一辙,笑点与利落交错。然后反派角色塑造很好!可贵!而且因为 R 级外加 Liam Neeson 受众群体都是中老年妇男妇女所以观影体验超棒,既没有看阖家片时候的屁孩又没有漫威片的 rap 团,更没有国产片的电影院当自家疯狂解释显摆和玩手机团,整场连爆米花声都没有,大家该笑笑该静静,观影体验可以排前五了。

1小时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可以被忽略的电影

1小时前
  • 朝阳川生
  • 很差

傻里傻气的

1小时前
  • 云卷儿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