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给儿童拍的影片基本上占据了寒假档,我选择看了《愤怒的小孩》。
《愤怒的小孩》是讲述一个身怀绝技的舞蹈神童孙小傲(王一鸣饰)因老爸(张嘉译饰)的爽约。
竟在监控摄像头和保安的眼皮底下“完美失踪”。
游荡街头的他偶遇刚从犯罪集团逃跑的鬼马女孩兰兰,小傲为履行送兰兰回家的承诺,决定和她并肩作战,由此上演了一幕两个神奇小孩对战三个奇葩蠢贼(刘仪伟、马上又、 张子栋饰)的爆笑故事。
和每年一次的“喜羊羊”比,个人感觉,有以下值得观影的亮点:1、这部影片更接地气。
儿童是该片的主角,比起动画来,更为接地气,离我们现实的距离更近一些。
熟悉的空间,除了有惩罚犯罪外,还探讨当代父母该如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当然,还包括现如今孩子的聪明才智都是培养出来的,真有些中国“小鬼当家”的感觉。
而这样的影片也让我想到了一句广告语:是聪明,不是淘气。
2、适合孩子看也适合成人看。
这部影片探讨一些很常见的社会问题,没有说教意义,只是用孩子的眼光诠释了这些问题,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成人看的。
影厅里有一些孩子,也有一些成人,当然还有一些情侣,其实,这样的故事片更容易贴近人心。
是用孩子的视角读这个世界,读给予他成长和关心的家长与社会,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当他们愤怒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3、大明星担当配角令人尊敬。
如果说比拼票房,这样的影片比不过商业大片,但事实上,很多人愿意为这样的影片甘当绿叶,像饰演孙建业的张嘉译,没有太多的台词,但演出了一个父亲的焦虑和担忧;饰演孙美丽的江珊,多年未见,依然是那么让人骄傲;饰演爷爷的范伟,突然发现他也有非常可爱之处,而这种可爱并不见得就配赵本山合适,和孩子在一起,他也一样完美;饰演刑警队长的陈坤,一个小角色,却演出了一个大精彩,喜欢他这种帅气的造型;还有饰演交警的张译,只有几个镜头,但足矣看出他的认真;还有刘仪伟、陶泽如,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他们在这样的儿童故事片中担任不起眼的角色,却用最本色的演技征服了观众。
4、关注留守儿童,更关注被拐儿童。
和“喜羊羊”比,这部影片更关注现实问题。
同样是讲留守儿童,这部影片讲的是城市里的留守儿童,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农村才有留守儿童,其实城市里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寻求更多的财富,远在国外,远在他乡,从小就没有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虽然这些孩子物质非常富有,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贫穷,这些孩子同样也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被拐儿童,他们在城市的角色里,被人控制,乞讨和偷窃,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他们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和拯救。
两个不同命运的孩子,却因为逃离而走到了一起。
都想改变所处的生活,最终又寻找到了幸福。
两个故事设计的比较合理,也非常讨巧,孩子们在对抗中成长,在逃离中成熟。
巧的是2013年的开年有种育儿影视剧盛行的风向,寒假电影贺岁档拥挤不堪,但是佳作甚少。
而湖南卫视正播放的《小儿难养》的电视剧似乎戳中现代人软肋,养育一个孩子真不容易,这不是城市人的矫情,因为从下一代前瞻性的考虑,这孩子还真不能随便放养。
《愤怒的小孩》拿两个孩子来比较,孙小傲是爷爷带着,而父母远去俄罗斯淘金,按理家庭条件非常不错,但这个留守的孩子寂寞和孤独。
而兰兰却是被父母由于贫穷而遗弃卖给他人,于是被拐卖儿童份子控制,做乞丐和下套子骗人,兰兰岁数不小,却经历磨难很多。
兰兰渴望父母的温暖和关怀,这似乎与孙小傲截然相反,但两个孩子却患难见真情,在被追逐颠沛流离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见识。
放养和温室培育,都不能决定孩子今后的人生和气质,一个人一生在自己的二亩三分地溜达,这是不是一个悲剧?
小儿难养,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中国人的观念是望子成龙,从开始怀孕便想方设法的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于是不断的投入,父母有了孩子以后几乎都没有各自的空间,因为他们眼里只有孩子。
其实父母依然继承了传统的育儿观念,过分的溺爱,让孩子无论从现实还是精神上都无法断奶。
影片《愤怒的小孩》集中很多明星奶爸奶妈张嘉译、范伟、陈坤和刘德华,目的就是一起来关注祖国的未来,甘当孩子们的绿叶,为他们的人生安全和养好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身体力行的支持。
明星和普通人一样,可能作为演艺圈明星父母他们与孩子的感情和剧中的孙小傲差不多,长时间不在孩子的身边,缺乏父母的爱也属于正常,但时间长了,这会严重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因为老人带孩子容易让孩子在人格上永远只能是个孩子,而不能坚强的成长起来。
所以《愤怒的小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至少它聚焦了儿童们的现实世界,目前拐卖孩子的事非常猖狂,而留守儿童们的故事也不少,如何养育好下一代是个不简单的问题。
要想让孩子培养勇敢坚强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溺爱而害了孩子们,有些人虽然岁数不小,但人格上的成熟是非常迟缓的,这严重影响其三观的形成,有个健康的理想和信念。
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如果不养育好下一代,我们拿什么来期盼祖国的未来更加壮大?
养育孩子是个科学又需要倾注大量感情的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我们如何打造一个孩子正确的三观的确不容忽视。
虽然《愤怒的小孩》没有更深入的去表现成年人是如何教育孩子,但对于孩子的出走更让父母三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如果自己的孩子像小傲一样出走,他又会怎么办?
所以关于孩子的方方面面成长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培育孩子应付困难的办法同样是个不错的选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这孩子的教育需要大量的案例来分析,所以儿童电影的需求也是非常旺盛的。
《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都已经到五了,多则票房几亿少则也接近亿元大关,所以孩子们的钱很好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孩子的一个悲哀。
《家有儿女》、《西游记》、《还珠格格》等长寿剧都是依靠孩子们给力维持下去,所以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宠爱不能解决一切。
《愤怒的小孩》,一个欢乐题材的儿童电影,却让我看到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运,这命运从一出生就开始注定。
当今各种二代们的人生际遇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质极其丰富但却缺乏亲子之情的小屁孩选择逃跑的故事,不过黄建新监制、黄雷监制的本片拍摄的花团锦簇兴趣盎然,孩子在广阔的世界里,找到了同伴,寻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诚信考验,更不要说挫败坏人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绝对对得起孩子们的期望。
对于新时代的父母来说,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儿童虽然在物质上是丰裕的,然而却离爸妈越来越远。
这或许不再是80年代时的小皇帝,而是网络时代的寂寞少年。
但是,成长需要的并不只是物质,在很大程度上爱比物质更重要。
因此,哪怕父母已经不在,可是兰兰却仍然执着地想要回到当初的家。
那张埋在匣子里的照片,并不仅是一种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抛弃的亲情。
本片作为春节期间唯一的儿童类贺岁喜剧片,都值得年轻父母们携老扶幼走进影院去享受那平日难得的老中少全家凑到一起的去乐呵,然后多多少少反思下。
成年人以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便会开心,这样的想法往往错的离谱。
然而,不幸的事,我们似乎从来都很健忘,或许我们的民族太过于古老,古老到连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的岁月。
也可能是现实太过于艰难,艰难地让我们习惯于冷漠。
透过《愤怒的小孩》以及那些咀嚼着电影带来欢乐的人们,我们很难看到桥洞下瑟瑟发抖的孩子的面孔。
当然,这并不是一部完全现实风格的儿童喜剧,它并没有严格遵循现实的逻辑,其中充满了巧遇与偶然。
现实中自然不会有如此傻的绑匪,也不会有能不停地弹射地玻璃球,然而这些无关紧要,关键是它能给孩子们,给大人带来欢乐。
《愤怒的小孩》也没有完全超出现实的世界而走向不靠谱的道路,它基本上还是沿着生活的样子走下去,只是多了几许夸张,几许搞笑。
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电影最终通过城市与农村的场景转换,让祖孙二人的绝技得以实战,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在平衡卖点,讨好城市与乡村两头的观众,而更应该被看作是对城市与乡村和谐互动的期望与呼唤。
诚然,现代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毁掉农村孩子们的童年,现实生活中离家流浪讨生活的孩子遇到的要远比影片中表现的残酷,也并没有那么幸运。
但城市毕竟承载着大多数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文明与富足的理想,影片并没有直接表现这一点,但其潜台词显而易见地包含了这一点。
不过平心而论本片还是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例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虽然大小众星们的演出不可谓不倾情乃至卖力,但由于本片诸多情节的设计一方面略显想象力不足,同时又似乎充满了过多成人化的东西——例如孙小傲地下室大跳嘻哈舞的那一段尽显早熟与玩世不恭,片面地讨好娱乐成人。
但另一方面或许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孩子毕竟总要长大,在当今多元社会现象之前,比我等贫瘠的童年更多花样也算是正常。
中国版的《小鬼当家》。
搞笑、温馨、温情,所有让人温暖的词汇都可以放在这部片子里面。
但我觉得,它比《小鬼当家》要好,要感人。
它融入了很多情感因素,父子情、母子情、爷孙情、朋友情,等等,是一道呈现给大家的感情的饕餮盛宴,搞笑因素在其中反而是一个配角。
而《小鬼当家》在这方面要弱不少,是近年来少有的、同时也是一直中国电影人很难拍得好的情感大片。
只是不知道,这样一部片子,在国内的票房能够有多少。
而且一定程度上,它还反映了中国当前的热点社会问题:留守儿童。
虽然小傲和我们通常意义上提及的『留守儿童』还不是一样的生活背景,但本质上,就是留守儿童。
陶泽如在其中的戏份不轻也不重,却是串起整个剧情的关键人物。
而且这样一个战争片中常见的铁汉角色,少有的在本片中体现出了柔情一面。
中国近几年的电影市场,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几乎没有像模像样的儿童电影。
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越发开放,商业性加强,制片方逐利所致;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变化巨大,原有的对儿童的理解和教育功能早已不敷使用,因此拍摄当代中国儿童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当我看到一部纯正、好玩,贴近当下中国儿童生活现状,而且标准的商业电影时,那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简直无法言表。
我说的,正是由黄雷执导,范伟、陈坤、张嘉译、江珊等多位明星,众星捧月的儿童题材贺岁片——《愤怒的小孩》。
其实对于生于七十年代的笔者来说,童年时代对中国儿童片的记忆始终是美好的,在那个年代,我们有《霹雳贝贝》、《宇宙餐厅》、《泉水叮咚》等等,跟我们的成长经历相符的优秀国产儿童片。
但是回望近十年,除了“喜羊羊”系列之外,似乎已经找不出真正适合中国儿童的本土电影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当代中国儿童只能跟着父母,一起看与他们世界毫不相关,甚至会造成不好影响的电影。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愤怒的小孩》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部全新的儿童片,中国版的《小鬼当家》,故事简单却不愚蠢,更暗中讽刺了当下中国父母忙于事业,忽视了对孩子陪伴的基本要求。
“愤怒”二字用的尤其好,即代表了片中出走儿童的状态,又贴合时下流行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而且片中重要的道具弹弓更是无比贴题。
不只是对于儿童观众,对于成年观众,同样有吸引力。
影片剧情并不复杂,从一个孩子的离家出走开始,引入另一个小女孩,以及追杀小女孩的笨贼。
接下来就是线性叙事的过关斩将过程。
但是好在每一部的追与逃的过程,紧张感与趣味感十足,更不失童趣再加上节奏酣畅淋漓,全片看下来丝毫不觉得累赘,反而有种痛快的感觉。
《愤怒的小孩》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回归儿童思维本身。
儿童电影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当然,一群大人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揣测、臆想儿童的思维世界以及生活,最后导致成片与真正的观众——儿童们有巨大差距。
《愤怒的小孩》完全没有这方面问题,当然这也归功于王一鸣、肖逾榛两位童星纯真、自然的演出。
尤其是王一鸣,古灵精怪之余,还有几分天然萌的表情,在片中有一段模仿MJ的舞步,却又纯熟老练,令人震惊。
范伟、陈坤、张嘉译、江珊、张译、陶泽如等多位大牌明星,如众星捧月一般,联袂参与这部儿童电影,共同衬托出两位小明星的纯真表演,在大银幕上留下一段当代儿童的美好回忆。
在追逐票房影响力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似乎也应该更多些象《愤怒的小孩》这样,有诚意,符合商业规律,又能填补市场空白的优秀儿童电影。
最后,小小剧透一下,影片最后的彩蛋,是几乎可以媲美《泰囧》里范冰冰女神亮相的惊艳哦!
个人意见,说说而已。
电影给我的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人物设定啊,情节发展啊,,看的挺开心的。
就是有几处,我想说说,吐槽一下,也请仔细研究过的朋友为我解说解说。
1.小傲家银行卡的密码也太简单得太假了吧,110110......还是他想说越简单的密码越安全?
他爸说什么怕密码泄露,用手势的方法告诉小傲,那个手势真的是......2.不知道是我看的不仔细,还是想的太肤浅,我实在是不明白兰兰为什么要一直说谎,骗面吃那段倒不算,可是她为什么要跟小傲说她要去找她姑姑,然后又在不到十分钟后说自己在撒谎,并且同意了去小傲家,在兰兰取照片时,小傲就让兰兰跟他回家了,你不想当场答应,不会沉默啊,干嘛非要说自己可以去找姑姑。
就算编剧想强调兰兰为那群怪蜀黍干了很多坏事,说谎成性,也没必要在最后明知自己无家可归,也的确想去小傲家时,还说谎啊,真是不理解3.小傲在高老头家洗完澡后,不会给他穿的衣服啊,就披着个毛巾,就光着屁股开始闹,虽然是小孩,被看了也没什么,可是你让他长大了以后情何以堪啊4.我觉得影片最后在兰兰家乡那一段捉贼戏太过仓促了,相比之前的一抓一躲,小孩与坏蛋的正面冲突才该是重头戏吧,在地下室的那场也过于儿戏,跳个舞打个乒乓球就想让人放了你,额,我只能说你遇见的真的是笨得不忍心让猪跟他比的笨贼了......结尾爷爷指挥孙子用弹弓袭击笨贼的桥段过于讨巧了,恐怕丁俊晖都打不出这么线路复杂准确的球吧5.看过预告片,介绍说演员有刘德华的时候,片花里出现的就是只有刘德华的照片,我妈还幻想刘德华真的会来,电影刚出现兰兰拿出刘德华的照片说是她爸时,我也还天真的以为,刘德华最后多少会出来几秒跑个龙套,结果只能说是太天真了,导演你这么做何必呢,这摆明了最后是要被观众骂的了......所以兰兰为什么要说刘德华是她爸?
是为了说明她爸在她心中想刘德华一样帅,还是单纯的只为了后面能让小傲说:让我爸给你定去香港的机票,去看你爸.......6.小傲家的门是哪个牌子的,竟然这么容易就被一个几岁的小孩把猫眼那撬开了...不对,如果我的常识没有出错的话,猫眼应该是两面透镜的地方是大圆,中间链接的是直径小的圆柱,他是怎么完好无损的撬开装上,还让警方看不出撬动的痕迹的,真是费解7.在地下室抓了贼之后,高老头联系了小傲的爸爸,既然小傲也已经决定回家了,为什么不让爸爸送兰兰回她家拿东西,而是不顾危险两个孩子自己去,而高老头又为什么不让警方知道孩子已经安全,就算警方提前解救了孩子,应该不至于不让兰兰回自己家吧,结果最后还不是要全部人出马抓贼......当然,如果不让兰兰和小傲自己回兰兰家,就没有最后剧情的发展,不过这样的安排,我还是觉得太不合逻辑了8.兰兰初遇小傲时,让小傲赶快回家,不让会被坏人抓住当乞丐,但当小傲说你才当乞丐时,兰兰又突然情绪激动说你才是乞丐,她既然自己有过创伤,也讨厌被人说自己是乞丐,那她为什么又要自己先提被抓当乞丐这个痛呢?
9.那个应该只公安局局长之类的人吧,他也太厉害了吧,柯南福尔摩斯还是金田一啊,直接就情景再现,看到这让我想起读心神探中姚学琛分析阿海那段。。。。。。
由于只是在影院看过一遍,所以可能有些情节我看的不是太清楚,如果上面我提出的质疑有不对的地方,还希望有人能向我说明,不过上面的看法的确是我最真实最主观的看法在评价上我给了还行(3颗星),所以对于这部电影,我还是觉得很好看,台词和剧情笑点挺好,比如印象深的:范伟说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回来。
高老头集合另外4个人时吹口哨,大家都以为是叫狗,结果叫来的是人。
贼甲(马上又):老大这小孩有绝招。
刘仪伟被打中要害,甲(?
):老大,你人中没事吧?
刘仪伟:这绝招可以绝后啊。
......所以,虽然自认为有几处剧情太过莫名其妙,但是这部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今年年底出了几部喜剧片,《泰囧》就不用说了,虽然一直被批水军太多,但影片带来的喜剧狂潮还是有目共睹的,相比《泰囧》,我个人认为《愤怒》与它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过也算成功。
至于《快乐到家》,依然还是那句有目共睹,至少我是评了较差,当时完全是冲着杜汶泽去的,爱了杜先生这么多年,这部剧让我情何以堪啊......所以,《愤怒》在目前的出来的几部中还算不错的了似乎话题扯远了点。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对于《愤怒的小孩》这部剧还是持着优秀喜剧儿童片的评价,小孩子嘛,难免考虑不周到。
当然我就是随便说说,看的我这篇评论的人,觉得我是胡扯的话,你也就随便看看吧
小孩愤怒了,事可大可小。
小的无非是装装叛逆,发发脾气;大的可掀房揭瓦,随时离家出走。
小孩奉行“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宗旨,于是他愤怒了,后果很严重。
在离家出走这个可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行动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智取钥匙、调戏监控、掩人耳目等一系列活动,他成功潜逃了。
他很得意,自诩为历险记。
虽然我不知道他那弱弱的小身板是怎么负重一打包裹的。
被某货物载进货车,他遇见了一小女孩兰兰,她说她被坏人跟踪。
他身体里见义勇为的细胞果断进行了冲击,是的,他灵机一动救了兰兰一次。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走着走着饿了,但是没钱。
兰兰说睡着了就不会感觉饿了,小孩鼻子一向灵通,嗅到香肠的香味,给兰兰一说,兰兰奋不顾身地跑去了,其实兰兰比他还饿,只是忍着摆了。
由此他们结识了“津门五侠”的高老头,那爷爷看起来好凶啊,切香肠的手法那叫一个"快、准、狠"。
吓懵了两个人,小孩哆哆嗦嗦地问:可以给碗面吃吗?
事实证明扮可怜这一套很管用。
爷爷用眼神瞟了一秒,最后端上两碗面给他们吃,还放了刚才切的香肠,说明这高老头只是外表彪悍了一点,内心还是善良的。
小孩有点心虚了,知道骗人是不对的,可是那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饿了,想吃东西。
后来知道高老头是个退役的军人,他沉默寡言,但一见到这两个小孩,就很喜欢他们。
所有小孩都渴望有一个像高老头一样的长辈,用同辈的口吻和你说话,尊重并信任。
但大人可否懂得小孩的心思呢?
兰兰的身世是个迷,她到底是谁?
她的父母呢?
她为什么逃跑?
为什么不让我报警?
这些问题他很想知道,但兰兰不告诉自己,他选择相信她,所以一直跟着她,想保护她。
小孩的爸妈一听到儿子不见了,就立刻从俄罗斯赶回家里。
可见他们是真的很担心他,是爱这个儿子的,只是后悔当初没花时间陪伴孩子,让他失望了。
小孩的爷爷更是痛心疾首,都怪自己在这装病,没能照顾好孙子,他打电话给自己儿子说:我孙子不见了,你赔一个。
此事证明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爷必有其孙。
再后来与坏人的战斗中,小孩负责主战,警察配合,弹弓是核心作战工具,马蜂窝是最大boss。
由脑残胖子,猥琐瘦子,二货老板构成的贩卖儿童组合vs神器弹弓组。
小孩叫他们如何给人质绑票勒索,拍摄视频时不要暴露信息,还要注意焦点,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混吃的,这点常识都不知道,电视里都这样演的呢。
二货老板一直戴着墨镜扮黑社会,后来才发现纯屌丝一枚,教训手下的手段就是在别人身上撒尿(原谅我说出如此恶俗的词语),最后三人被一群马蜂窝封杀,无路可退,投到警车里,说了最后的告白语:还是我们自己戴上吧。
兰兰看着刘德华的照片说:这是我爸。
其实她心里知道,他已经不在了,他的样子都记不起了呢。
兰兰最后回家只想找到一张自己和父母的照片。
她只记得很小的时候自己就被坏人带走,她不想去啊,哭着喊着,只看见父母含泪招手的身影,虽然那里有豪车有新房,也比不上有父母的地方啊,那是她唯一的念想。
她看着那张暗黄的黑白照片,不知道自己已经流泪,她还安慰别人不要哭。
她不想再帮坏人做坏事了,所以她选择逃跑,这个过程很艰难,幸好遇见了小孩,小孩很勇敢,比自己还小,却还扬言说要保护她,让人很想笑,却让她感动,这种感觉真好呢。
在她一无所有,无处可去的时候,她不会感到害怕,因为有人陪着一起。
在最后,她答应了和他一起回家。
小孩说:兰兰成了我家的人,等我长大,我要娶她做媳妇儿。
幸亏有这段历险,幸好着这段奇遇,幸运又这段缘分。
爸妈现在很疼我,也有很多的时间陪我,每年生日他们都会陪我一起过,我很开心。
我想这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愿望吧。
《愤怒的小孩》🌟🌟……这就是我的反应,我的真实感受。
这部电影,无论是故事还是逻辑,美术或者剪辑,都只能说,好烂啊。
电影唯一的厉害之处就是,腕儿都挺大的,就连刘德华都只能演板砖。
怎么就接了这么个烂片呢,还烂在一起了呢?
就在我好奇导演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的时候,一查,导演黄雷,父亲是黄建新,好家伙,明白了。
黄雷接受采访也表示,不介意大家说是沾了父亲的光,会向观众呈现更加有诚意的作品。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哪儿?
吐槽完了说一下剧情吧,故事讲述了小孩小滶由于极度缺少父母的陪伴,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偶遇了从小被人贩子折磨被坏人追杀的兰兰,两人不断的被抓逃跑,突破重重危险,最后成为了一家人。
电影立足于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缺少陪伴的现实问题。
导演采用搞笑夸张的方式来讲述,是可取的,但是搞笑的地方不好笑,夸张的地方没逻辑也不好笑。
我认为这部电影失败,最关键原因是太过脱离生活了。
一天就对孙子说八个字的爷爷,怎么到最后就默契得像是忘年之交?
丢了孙子不是着急去何处询问各处找寻,而是找电视台告诉儿子银行卡密码👍,不服不行。
整部电影的逻辑和人物形象的设计更像是低龄儿童卡通片,好人世界第一聪明,坏人世界第一蠢。
全片最搞笑,也最无厘头的一句台词:“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我想当一名研究生”?
影片刚一开场,大牌云集的全家福就让人觉得影片阵容很是强大,张嘉译、江珊、范伟再加上舞蹈神童王一鸣,随着片头字幕的打出,陈坤、张译、陶泽如、刘仪伟、居文沛、董立范等明星位列演员名单里,如果再算上最大的彩蛋刘德华,这阵容足以让大多数电影羡慕不已,绝对是中国的儿童片难得一见的超级阵容。
明星虽多,但绝对没有抢走两位小主演的风头,群星捧月下的男孩王一鸣和女孩肖逾榛,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两位小演员的表演,但两个人演得自然又不失童趣,可爱中透着机灵,尤其是王一鸣在片头处的“完美失踪”和为两个匪徒跳舞的段落堪称影片最大的亮点,在林妙可、张子枫之后,中国影视业又多了两个可以立得住台的童星了。
众位明星出场,皆有其亮点之处,其中造型突出的有刘仪伟的滑稽老大、陈坤的帅气刑警,表演精彩的有陶泽如的刀工绝活,范伟的幽默台词,相当吸引眼球,明星来助阵绝不是简单的打酱油,正如片名所言,“愤怒的小孩”大人是糊弄不住的,不拿出点真本事怎么行,陶泽如旗下的“津门五侠”摆pose亮相的时候,仿佛是周星驰的《功夫》一般,民间高手一出手,必有回响!
有好人就得有坏人,尤其要坏得有趣坏得卡通坏得有特色,影片中两个笨蛋匪徒很赞的竖立了自己的型格,胖匪徒是马上又演的,这位音乐人这次算是跨界突破演出,而演瘦匪徒的张子栋则最为出彩,以前喜欢看话剧《开心麻花》,就对这位张子栋印象颇深,他的肢体语言就是极大的笑点,后来《决战刹马镇》里他和包贝尔演的两个笨蛋相当亮眼,演“偷鸡”的他那句“俺们村是金光闪闪紫气冉冉”记忆犹新,这次《愤怒的小孩》里“我想考研究生”的台词经他那张嘴说出来,味道也重口味了一些,张子栋有自己独特的喜剧天分,以后未尝不能成为一个黄渤,期待他再放光彩。
现在的人70后、80后什么的分得很清楚,在90后开始进入社会,00后也有着典型的时代痕迹,常听到家长的感慨,说现在的小孩不好管,知道的太多了。
资讯发达让现在的小孩变得更神奇,他们也有着每个时代小孩的勇敢、善良,或者是聪明、机智,同时有着更高的情商,还有数不清的“花招”,网络上很火的糗百上这种故事多不胜数,在这部电影里,王一鸣所演的“愤怒的小孩”明白自己要什么,甚至也知道爷爷想有个新老伴,还有着对别人的关怀,现在的小孩不是让人难懂,而是他们懂得太多,如果家长还把这样的小孩当好糊弄的小孩,那真是无知了。
导演黄雷是个新导演,电影拍得精致并有新意,这正是目前儿童片所要的,小孩子去电影院都是家长陪同的,如果一个电影能让家长也看得津津有味,这才对得起一家三口的电影票钱,《愤怒的小孩》用每个人都会喜欢的趣味性故事达到了合家欢的目标,这不是讨喜,而是一个惊喜。
春节临近,央视大篇幅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每每看到那些留守儿童期盼父母的眼神,内心中都为之震颤。
同样的童年,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生活。
城里的孩子能有父母陪着看电影度寒假喜庆的迎大年,而农村的孩子却不能跟父母团聚显得是那么的令人心疼。
《愤怒的小孩》是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的电影,一部轻松欢乐题材的电影,影片虽然轻松但笔者却看得沉重。
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运,这命运从一出生就开始注定。
出身不同人生际遇就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质极其丰富但却缺乏亲子之情的逆反孩子选择逃跑的故事,影片的主创却让孩子在广阔的世界里,找到了同伴,寻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诚信考验,更不要说挫败坏人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绝对对得起孩子们的期望。
对于新时代的父母来说,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儿童虽然在物质上是丰裕的,然而却离爸妈越来越远。
成长需要的并不只是物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爱、在一起比物质更重要。
因此,哪怕父母已经不在,可是兰兰却仍然执着地想要回到当初的家。
那张埋在匣子里的照片,并不仅是一种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抛弃的亲情。
本片作为春节期间唯一的儿童类贺岁喜剧片,都值得年轻父母们携老扶幼走进影院去享受那平日难得的老中少全家凑到一起的去乐呵,然后多多少少反思下。
成年人以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便会开心,这样的想法往往错的离谱。
观众看到了众多明星为几个孩子甘当绿叶,范伟、陈坤、张嘉译、江珊、张译、陶泽如等多位大牌明星,如众星捧月一般,联袂参与这部儿童电影,共同衬托出两位小明星的纯真表演,在大银幕上留下一段当代儿童的美好回忆。
在年终岁尾用一场欢乐的游行来制造些节日气氛确实也应时应景,对于被管制了一年的孩子们来说,来看一看同龄人的精彩故事也多少让自己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些欢乐。
在追逐票房影响力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似乎也应该更多些象《愤怒的小孩》这样,有诚意,符合商业规律,又能填补市场空白的优秀儿童电影。
《愤怒的小孩》另一个方面试图探讨影视题材回归儿童思维本身。
儿童电影最怕的是一群大人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揣测、臆想儿童的思维世界以及生活,最后导致成片与儿童的思维大相径庭。
然而此片似乎在刻意的避免这方面的问题,也让所有的观影者用孩子思维看待孩子的童年。
就为了这个商业烂片倍出的时候能有这样一部小小的童心的喜剧片而支持,且不论其质量如何。
适合全家总动员的温馨轻松小品
假酒害人啊
这三颗星 给彪哥!
小屁孩可爱爆~
挺乐呵的,不错
笑点不断 孙晓傲很萌啊 爱死了
做的挺认真的,笑点也不雷人,很自然。好的儿童片还真不多,加一星鼓励。
咳,不知道说甚么,最后刘德华饰板砖稍微有点亮点,又是一群正经人来演喜剧,一股牵强附会的味道飘来。
愤怒的观影!!!
可爱
儿童片嘛,过得去。
山寨小鬼当家咩
作为一部儿童片,堪称中国的小鬼当家了,笑史了。支持国产,我给你五颗星!噗
很欢乐。坏人智商为负数。表面上是电影!
这部完全没听说过,竟然这等卡司,一个一个往外冒惊喜。做家务看的下饭片。
感觉还不错 但只能给三星了 不过真心推荐啊 好矛盾 小宝演的还不错哦
儿童电影应该大力支持
不喜欢
我感觉我的智商被侮辱了(好吧,作为儿童题材的电影,再给一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