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十三载

尘封十三载,黯夜之光,黯夜明探,Thirteen Years of Dust

主演:陈建斌,陈晓,啜妮,刘敏涛,左小青,王骁,喻恩泰,谭凯,刘巴特尔,贾笑涵,牛飘,郑奇,聂远,王啸坤,张亦驰,董晴,董海,李晓强,王正权,国永振,马成群,赵倬霆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尘封十三载》剧照

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2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3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4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5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6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3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4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5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6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7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8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19尘封十三载 剧照 NO.20

《尘封十三载》剧情介绍

尘封十三载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7年未能侦破的特殊杀人案件在13年后重现,当年一直没有追查到真凶的刑警卫峥嵘(陈建斌 饰)备受打击离开一线,而曾经初出茅庐的新警陆行知(陈晓 饰)褪去稚嫩青涩,已成为缜密细致的刑侦能手,案件的重重巧合让师徒二人再次走到了一起,合力追缉真凶。 该剧改编自娄霄鹏的小说《黯夜之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未来之我制作法一骑当千WesternWolves魔蝎女杀手笑到最后车场爸妈不在家岁岁有余年复仇女神春日望和安斋由香里的DoYU~NO~theRadio1980年代的爱情我们之后的世界我的秘密花园1她们的孩子雪豹之暗战天机为全人类第三季糟糕历史第四季宝贝快跑夏至日强震风味快餐车去他*的世界第一季亚瑟王:神剑崛起画梦师传奇跨国大追捕:致命的光环初恋补时危情时速叶问宗师觉醒行尸走肉:外面的世界第二季洛杉矶无人行走黑战

《尘封十三载》长篇影评

 1 ) 别看结局,别看结局,别看结局

很少打低分。

其实开始还不错,逐渐薄弱,结局给我整逆反了。

就算凶手是细虫,我都能理解。

结果是……。

合着老卫灭了白晓芙一家。

车祸、癌症、枪决。

他唯一的善良,就是收骨灰。

最后半集,一通画外音强行上价值。

肇事者变成了英雄。

说老实话,这要不是大橘猫饰演,能给角色加成,我就给一星。

为了自己一段错失的爱情 ,毁了一家人,耽误了专案组十三年的时光,徒弟不敢要孩子,离异…………再说说徒弟,为了强行和师傅捆绑,煞费苦心。

1.吃面放辣椒,贼辣。

2.脾气逐渐暴躁,师徒一样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一点尊重都没有。

那可是你的前辈+领导唉。

3.都得离婚,然后复婚。

最可气的就是,见到传承凶手张山山,抢都能掉地上。

十三年的刑警、得到省部嘉奖的刑警队长唉,你但凡只是手抖一下,就可以了,好吗?

全剧最丰满的人物,那就是“刀哥”了,前后连贯,细节丰满。

一部剧就讲了一个罪犯和延续的罪犯,细节都没讲好。

我也是服气的。

不想吐槽了,陈建斌大叔给我拉进来,编剧给我踢出去。

 2 )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次国产剧做得很好。

说实话,我觉得真的应该鼓励一下,以往的连环杀人案多是关注凶手的童年和内部家庭的矛盾,但是这一次却把凶手的家庭完整的呈现出来,不再是犯罪后,也不是先入为主的碎片化回忆,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伴随着案件的调查进入主线,在多个烟雾弹中让你我都辨别不明。

白晓芙因为和卫峥嵘赌气,所以嫁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果没想到这个人原生家庭不幸福,有童年心理创伤,而婚姻的不幸加剧了这个身世悲惨的人的痛苦,在一次偶然犯罪之后,他明确了杀人目标,一次又一次的血案最终让他变成一个连环杀人魔。

第二代凶手张山山,曾经一个阳光快乐的小男孩,虽然爸爸妈妈感情不和,但是因为母亲选择离婚,及时止损,并且还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叔叔,所以他还是幸福快乐的,和妈妈的生活只有阳光没有黑暗。

可惜他的爸爸终于把目标定在了妈妈身上,因为白晓芙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公交车撞死意外死亡,导致他从十岁开始,跟随阴暗的父亲,从天堂掉入地狱,每天只能面对父亲的毒打和见不到光的狭小空间,他的心灵也蒙上了尘,等到父亲死掉的那一刻,他心底的恶将他撕裂。

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接受过他们的美好,所以当最后他们与恶并肩而行时才觉得不可置信。

我猜测了许多人,唯独没有想过是这个不苟言笑的男人和会把核桃夹在门缝里的小男孩。

最后陆行之说:“本性是个顽固的东西,但决定不了人生。

如果犯罪家庭的孩子,被幸福的家庭收养,或许就会过上正常的人生。

”也说不定,当人无法自愈时,有一个愿意治愈他/她的人出现,像阳光一样,或许真的能够开启新的人生。

 3 ) 梳理一下剧情发展的几个问题

有剧透,慎入!

1. 警察对于没破获的案子不应该能并则并吗?

为什么前四集陆行知一直在躲案子?

看完全剧也没看出来他在97年查案中受了什么伤害有什么心理阴影?

他在矫情什么?

2. 从第一集展示的2010年油画造型布景杀人,到后面与97年案件并案处理。

整个刑警队从上到下没人把这个和油画联系起来?

得到最后两集的时候才由杨哲点出来?

刑警也不至于这么和其他专业脱节吧?

3. 从前几集一些闪回的影像可以看到,王楠楠给凶手跳舞,并且王楠楠之死的第一案发地是在她的车内,警察也推理了王楠楠和凶手是认识的。

那么,基于QQ账号和身边的人摸排社会关系不是更近吗?

怎么放着QQ账号HB这么大的现成的疑点不管去查97年摩托车登记?

怎么想的?

 4 ) 13载,有些变了,有些未变——《尘封十三载》角色性格分析

这是一个刑侦剧,但我却被演员陈建斌与演员陈晓塑造的这两个角色深深吸引。

十三年,在某些方面他俩都变了,但在另一些方面,他俩似乎也都没有变。

十三年前,陆行知刚转为刑警,那时的他书生气很重,和和气气,文质彬彬。

十三年前,卫峥嵘是局里的天花板,张扬锐利,没有他摆不平的混混,没有他不敢想的策略,但脾气也着实暴躁,一点就着。

十三年前,过于奔放的卫峥嵘遇到了过于规矩的陆行知,背道而驰的工作风格,却成了朝夕相处的师徒组合。

那时候短平快的卫峥嵘看不惯墨迹繁琐的徒弟,他不相信徒弟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他也会发泄,尤其是在案件遇到瓶颈的时候,有些时候甚至有些蛮不讲理。

那时候的陆行知在师父面前屡屡碰壁,他尽可能的忍耐与跟随,从师父那里他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但也头疼于自己总被师父嫌弃。

一个始终没破的案子,横跨了十三年,它是陆行知以刑警身份参与的第一个案子,也是卫峥嵘付出全部努力却毫无结果的心病。

十多年前,凶手突然停止作案并销声匿迹,让这件案子不得不淹没在陈旧的悬案之中,没有人再敢提起它,更没有人愿意在这对儿师徒面前提起它,看似大家都放下了,但实际上它一直都在,只不过被他们尘封在了内心深处的小角落里。

光阴荏苒,十三年过去了,当年的小陆成了陆队,当年的老卫成了图书管理员。

十三年,变的不仅仅是职位,生活也变了,圈子也变了。

人与人之间最强的纽带,不在于频繁的电话联系,而在于默默地关注。

人与人之间最强的认同,不在于说多少句“我赞同”,而是渐渐地复刻着对方的一言一行。

十三年后的陆队沿袭了师父的那一套在工作中的叮咣强势,是在队长这个位置上对责任感的继承,他为队友挡下了流程上的繁冗,他为队友抗下了责任上的紧迫,他为队友担起了直面对抗时的冲击,就像当年师父说的“挨(上级的)骂是我的事”,虽然当时被师父怼了,但当陆行知也坐到了队长这个位置上时,他也渐渐明白了隔离某些外部因素与环境,是对队友能够心无旁骛专心破案最大的保护与支持。

陆队的吵与师父的吵还是有区别的,陆队也会发飙,也会训斥队友,但争吵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会出现像当年师父那样自己明明签了字,还反过来怪对方开工推了命案现场周围。

吵与怼,是师父习惯的延续,或许在内心深处最让陆队认同的是师父对行动力与实践力的强调。

十三年后的卫峥嵘退下一线,当了一名图书管理员,按时上下班,照顾家里,还尽量帮老婆分担部分工作,其实都是在弥补自己错过的曾经。

这个图书管理员的职业也是很有讲究的,陆行知的书生气还是影响到了这位师父,十三年前的老卫不屑于听徒弟叨叨那些理论依据与外国案例,一次次地打断陆行知的发言,也就是在领导或陆父面前才“施舍”徒弟点耐心。

十三年后,师徒再度合作,卫峥嵘主动提起了书本案例分析,而陆行知却淡淡地以现实有别来回应,他们不知不觉间调换了立场,默契地彼此认同。

我非常喜欢这部剧里琐碎的细节,但却很难去系统化地盘点,很多生活细节看似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逻辑,但我总觉得冥冥之中它们好像被什么东西牵引联系。

比如说陆行知的那张夫妻合影,最初小陆只是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是一种对老婆的想念,卫峥嵘阻止的理由也很充分,确实应该注意对刑警家人的保护,但陆行知对家人的这种爱应该也是被卫峥嵘看在眼里的,或许这也是卫峥嵘最终做出回归家庭的改变的一个影响因素。

我还喜欢这个剧里的一些小角色。

比如卫峥嵘的儿子,小小的孩子就学着挽救父母间的关系,一个知道找警察带路、知道父亲工作分局的孩子。

当小小的孩子捧出一个炸鸡腿,说是父亲带给母亲的时候,其实母亲应该也能猜到这是孩子的自作主张,但夫妻双方也都会感受到孩子在修复父母关系上的努力。

十三年后,这个孩子也想要考警校,其实他一直都对父亲的职业有着一种崇拜感,他一直都比母亲更能理解父亲的工作,从小就如此。

白晓芙的死点燃了一切的混乱,卫峥嵘间接逼死嫌疑人、初恋情人之死、妻子被查出糖尿病,这三连击彻底击垮了老卫,让他决心远离自己的事业。

但谁也没有想到,于此同时,在另一条线上,张山山也开启了他的悲惨人生。

张山山在最后一刻放过了陆安宁,一方面是陆安宁的自救,她即使得知了自己亲生父母的身份,但依然紧握光明,而另一方面,则是卫峥嵘在他小时候心理种下的种子,所以吴嘉没有彻底沦落为父亲那样的丧心病狂,他还是矛盾的,他不是那种享受杀人的凶手,恰恰相反,他厌恶自己的基因,他想让自己停下来,他想把一切都清洗干净,所以陆安宁用他的话来鼓励自己,就让他立即变得迟疑。

吴嘉最后的遗愿,是让卫峥嵘把自己葬在那个儿时最开心的地方,骨灰盒上贴着小时候的照片,其实在他心中,他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永远不曾长大,他宁愿一辈子泡在母亲的实验室里写作业,偶尔被那个与母亲有点暧昧的警察叔叔逗一逗。

两年之后,那个小池塘恢复到了澄清的样子,两岸长满了鲜花与绿树,希望这份迟来的礼物会让吴嘉的灵魂得以安息吧,愿恨意与怨念彻底消散,徒留美好与真诚再转世间!

【全文 完】

 5 ) 渐入佳境的传统刑侦剧

看完前八集我给的三星,看到第14集改成了四星,希望后面不要出现什么幺蛾子。

先说优点:1、一部紧扣主要案件的传统刑侦剧,为什么这么查,查到了什么,怎么验证,如何排除,都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清晰展示。

97年陈晓还是新刑警,警队里面传帮带的传统也在破案过程的方方面面得以表现。

在调查过程中对女警员的顾虑和信任也比较真实合理。

2、每一个线索引出的支线克制,没有喧宾夺主,冲淡主线剧情,情节安排详略得当。

但最后对每一个分支也有交代,没有不了了之,基本上还原了现实中的工作情况。

3、对两个男主家庭刻画得当,虽然不知道最后感情部分能否与主线发生关联,但目前为止没有破坏主线,对完善人设、调节节奏产生有效助力。

PS:我很喜欢陈晓老婆的人设和演员的表达,能看出来她很爱丈夫,但是也抱有清晰独立的三观,演员把握的也很好,这种角色演不好会又茶又婊,但她塑造的乐观开朗、善良大方的女知识分子形象我完全能get√到。

4、目前为止的犯罪和调查手段合理,没有出现超乎常识的bug。

5、陈建斌演技很好,这个角色人设不太好,但是他拿捏得当,能看出来这个刑警是比较自信、固执,而不是故意怼人,成功塑造了一个积威尚在的老刑警。

缺点:1、这个剧一开始不抓人,尤其是前面连续发现尸体之后,其实是比较紧张压抑的,但是节奏给的轻松明快,让我有点出戏,后面调查线展开后逐渐适应了这个节奏。

2、不知道为什么,陈建斌和陈晓都一直怼这个局长,尤其是陈晓演技缺乏合理克制。

陈建斌的演绎,我还觉得是对老同事的一种调侃,陈晓骤然开始生气的演绎让我非常不解。

尤其是我看他们私下讨论,对这个领导的节操还是非常认可的?

3、分线确实比较多,如果最后收不回会烂尾,希望别烂尾。

 6 ) 说一下这片的几个槽点吧!

说说本剧最大的“反派”—卫峥嵘。

家里这么好的媳妇这么乖的儿子不知福!

你说你没事非要去招惹白晓芙干嘛!?

结果对方有反应以后你怂了,选择逃避。

酿成了极大的因果,悲哀啊。

再说说陆行知,太过单薄了,气场单薄、气质单薄、演技单薄、台词功底单薄,整体素质就是太过单薄!

特别是演暴怒戏,每每我都出戏,好尴啊。

还有全片最凄惨的人物—武小文,他到底有什么错啊!

他只不过想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房子拿不回来,好吧,算了,从头开始开个文具店好好过日子,结果硬生生被“反派”卫峥嵘给逼关门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火了,死人了,结果卫峥嵘不痛不痒的就过了!?

真替武小文不值。

就整片这个卫峥嵘间接导致的恶性因果实在太多!

绝对的“反派”!

 7 ) 1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这不比他是谁强?

 8 ) 《尘封十三载》大结局!全剧11个案件大盘点!

案件1:1997柳梦案死者:柳梦凶手:张思城1997.11.18,老城东,年轻单身女性柳梦被杀、被造型、现场留下HB铅笔。

柳梦本是京剧演员,后因工作不顺去夜总会跳舞。

案发当天,柳梦为港星黄家杰伴舞,工作结束后黄家杰对柳梦做点什么,柳梦找机会离开,结果途中遭遇不幸。

凶手就是剧中白晓芙的前夫张思城,表面看是个怂货、没想到是个变态。

张思城作案时会穿上蓝色工作服、白色鹰力鞋,手里1把夺命锤、头戴猫头鹰面具。

选定目标先锤晕、再勒死、最后造型。

造型的灵感来自他手中的外国油画复制品《人间乐土》。

张思城的装备

《人间乐土》案件2:1997杜梅案死者:杜梅凶手:张思城1997.12.3,老城东,年轻单身母亲杜梅被杀、被造型、现场留下HB铅笔。

很明显,与柳梦案是同1个凶手:张思城。

案件3:1997刀哥故意伤害案受害人:白小伟行凶人:刀哥杜梅曾于1993-1994在大富豪洗浴城当技师,他跟大富豪的老板刀哥是老相好。

杜梅遇害,刀哥发誓要抓到凶手。

刀哥与杜梅刀哥的参谋细虫挑拨离间、编排刀哥的死对头白小伟就是杀害杜梅的凶手。

刀哥一怒之下、一刀阉了白小伟。

白小伟成了无垢者、刀哥进了社会大学连读12年,细虫渔翁得利、上位南都市一把大哥。

细虫讲故事、栽赃白小伟

刀哥阉割白小伟

细虫成老大死者:陶玉芬凶手:陶玉芬的丈夫迟永和迟永的情人王莉1997.12,老城东,已婚女性陶玉芬被杀、被造型、现场留下2B铅笔。

与之前的柳梦和杜梅不同,陶玉芬身上明显被殴打痕迹。

此案为模仿作案,凶手是陶玉芬的丈夫迟永和迟永的情人王莉。

迟永与陶玉芬因为房产证名字的问题长期闹矛盾,迟永外面还有个情况,是他的同事、名叫王莉。

奸夫淫妇合谋、杀死陶玉芬、做成“杀人造型”的假象。

迟永的情人王莉案件5:1995莫兰案死者:莫兰凶手:张思城柳梦案不是张思城的首案,早在1995年,张思城就有过1条人命、也就是莫兰。

莫兰生前是市图书馆管理员,因艺术展与张思城结识。

莫兰梅家中的人体画像,来自张思城案件6:1998瓜皮纵火案死者:瓜皮凶手:瓜皮瓜皮本名武小文,祖上是文化人,在当地有个大院。

后来武家大院充公,瓜皮心生愤怒、并逐渐沦为小流氓。

老卫与瓜皮“莫兰案”的1条线索指向瓜皮,卫峥嵘刑警对他死咬不放,两人矛盾升级,瓜皮一怒之下、大半夜带着汽油、来到武家大院闹事,之前闹过多次没动真格,这次要么是情绪上头、要么是操作失误,总之一声巨响,武家大院全部烧毁,瓜皮本人也葬身火海。

武家大院

瓜皮玩火自焚以上6个案件来自1997故事线。

陶玉芬案、刀哥故意伤害案、瓜皮纵火案当年完结。

另3个案件,警方一直在努力。

老卫本来干劲十足,可就在瓜皮纵火当天,老卫的旧情人白晓芙被张思城追赶、继而被公交车撞死。

这天白晓芙本是约老卫看电影,老卫无动于衷、白晓芙香消玉殒。

老卫极度自责、失去斗志,就此脱下警服、离开刑警队。

白晓芙遭到张思城追杀

一声叹息

案子没破、爱人走了、心灰意冷1998年之后,凶手、也就是张思城没再作案,“莫兰案”和2起“杀人造型案”就此尘封,直到13年后的2010年,“造型杀手”重现江湖。

案件7:2010光头哥绑架案受害人:生发灵大哥行凶人:2个绑匪独立案件,陆队(陆行知)用1根火腿搞定看门狗,顺利完成救人。

劫匪有2个,其中1个是左撇子,绑架案没有后续,与主线没有关联。

案件8:2010王楠楠案死者:王楠楠凶手:吴嘉、原名张山山、张思城的儿子2010.4.29,舞蹈演员王楠楠在自己车里被凶手勒死。

凶手避开监控、将抛尸到家具城。

造型、HB铅笔,显然“造型杀手”回来了。

不过,这次的凶手并不是13年前的张思城,而是张思城的23岁的儿子:张山山,也就是吴嘉。

王楠楠

张山山,化名吴嘉原来,张思城在1998年被车撞翻、身体受伤、无法再作案,所以1998之后,“造型杀手”销声匿迹。

后在2008年查出癌症,张思城已于2010年去世。

躲过警方的追捕、躲不过命运的制裁。

张思城张思城的儿子张山山、也就是吴嘉表面阳光,实则遗传了父亲的变态基因。

他知道父亲的秘密之后,就像张思城灵魂附体,吴嘉也有了杀人的冲动。

就这样,吴嘉“子继父业”、开始“杀人造型”。

张山山小时候

吴嘉与陆安宁所以,吴嘉作案时的行装、工具、手法都与张思城如出一辙。

也所以,吴嘉能拿到当年张思城留下的柳梦的樱桃皮套、用在王楠楠身上。

王楠楠头上柳梦的樱桃皮套案件9:2010刀哥遇案死者:刀哥凶手:可能是细虫、可能是白小伟1998年,刀哥敲了白小伟入狱,刑期15年、后减刑到12年、于2010年出狱。

“造型杀手”重现,警方将新案旧案并案一起查,于是再次找到刀哥问询线索。

双方一对话,刀哥才知自己被细虫耍了,也就是前面说过的:细虫编排白小伟、挑拨离间。

当年威武霸气的刀哥

坐牢12年后的刀哥白小伟没有动过杜梅,刀哥的那一刀是白刀了、12年的社会大学也是白上了!

如此说来,细虫居心叵测、深藏不露、该查。

没几天,刀哥在街头遇刺、当场身亡。

凶手是细虫找的“外马”。

刀哥被刀

刀哥走了案件10:2010薛红案死者:薛红凶手:吴嘉(张山山)薛红是柔柔美发店的店主之一,本打算退出“洗头圈”、开网店,梦想刚刚开始人就没了。

这是王楠楠案的后续,凶手一旦出手便停不下来。

薛红走后怀里抱个草莓娃娃,这就是13年前张思城从杜梅家中带走的那1个,所以法医在上面提取到小安宁的DNA。

薛红,怀中的草莓娃娃是13年前杜梅的女儿的

杜梅的女儿安宁案件11:2010齐莎莎案死者:齐莎莎(救活了)凶手:吴嘉(张山山)齐莎莎是薛红的合伙人、也就是柔柔美发店的另1位店主。

到店里“洗头”的男人形形色色、也不用真名实姓,究竟是谁杀了薛红,其实齐莎莎没什么头绪。

而吴嘉担心齐莎莎向警方告密,所以杀人灭口。

齐莎莎被害幸运的是,齐莎莎被救活,吴嘉还留下致命证据,他的左手被胸针刺破,在勒死齐莎莎的丝袜上留下1滴血。

法医老吕就是通过这滴血提取到2010案凶手的DNA、继而确认2010案和1997案是2个凶手、并且是父子关系。

还有,儿子杀手不超过25岁!

吴嘉的左手被刺破

法医老吕立大功陆队第一时间想到吴嘉,果然一番调查,吴嘉就是张山山,重点是吴嘉发给安宁的图片、也就是《人间乐园》暴露了他就是凶手的真相。

警方锁定吴嘉,在郊外1处池塘逮捕吴嘉,吴嘉被判死刑。

绝望的吴嘉

老卫手起枪响总结全剧24集、共11个案件,张思城、张山山父子各杀了3人。

张思城:图书管理员莫兰、京剧演员柳梦、单身母亲杜梅;另外,白晓芙的死,跟张思城有直接关系。

张山山:舞蹈演员王楠楠、柔柔美发店薛红和齐莎莎(被救活)。

《尘封十三年》再见。

 9 ) 双陈组合,演技这方面拿捏了

一句话省流版评价:值得,不负期待!

非省流版:你等我详细跟你唠唠什么叫实力派狠狠拿捏演技!

先说陈建斌和陈晓,双陈组合是懂什么叫反差的。

1997年的卫峥嵘说话的嗓门总是高的,身形总是挺拔的,连看人的眼神里都是打量与探查,可到了2010年的老卫,调门降了,语速降了,后背略略佝偻,一副眼镜挡住了绝大部分的眼神,完全就是隔壁老大爷,根本看不出这人曾经是个雷厉风行的刑警。

而陆行知呢,当年的眼神里满是学生气,语调温温柔柔,多少带着几分拘谨,一副好学(qi)生(fu)的样子;可如今带队出现场的陆队,墨镜一戴谁也不爱,墨镜一摘眼神里是藏不住的犀利与老道,好学生?

那是回忆里的事儿了。

反差之外,两个演员通过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将角色两个反差巨大的状态巧妙地串了起来,老卫依旧热心肠且擅长武力制服,两句话劝不听拦路司机果断出手;陆队依旧会随身戴手绢,洗完脸、洗完手,规规矩矩地擦干。

因为这两个细节,这两个人物在我这儿一下就立住了,十三年改变了他们的性格,改变了他们的样子,但心依旧没变。

但如果说这对儿师徒让我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一场戏,还得是面摊重逢那场。

陆队坐在了原来师父坐的位置,等到了师父来才换成同桌。

坐下之后,他找了一个十分别扭但又能一瞬间勾起所有回忆的开场白“不吃辣算白来不是吗”。

私心讲,虽然前面陈晓低音炮撩漫漫很苏,但这句我才觉得陆队这个角色有了灵魂。

他的语气里带着点徒弟对师父亲昵地调侃,还有几分追忆和探究。

老卫作为师父自然也听出了他话里有话,多年没见面,突然出现,上来就忆从前?

建斌叔用一句词儿直接拉回师徒两个人的关系,有事儿说事儿,实则内心潜台词是:你是我徒弟你在我这儿盘什么道儿!

一瞬间感觉他俩就还是当年面摊吃饭的师徒俩。

可当老卫听到是旧案再发,柳梦的头发出现在现场,他愣了一下,顿了顿才说出了拒绝的话。

师徒俩的关系在此刻再次发生了微妙的调转,老卫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一线刑警,但作为刑警命案必破的使命感依旧在,所以他才会愣神,才会在行知提出归队请求的时候顿了顿才回答,建斌叔把老卫内心的摇摆不定通过说话节奏上的变化表现了出来。

作为刑警又是当年的案件负责人,当然是希望这案子能够在自己手里结了,但毕竟过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从一线退了这么久再加上还有家庭要照顾,他不得不犹豫,也不得不放弃。

行知嘴上说着理解,可他掏钱时颤抖的手和最后那句“那师父,之后我给你打电话你别不接”出卖了他此刻内心的情绪。

陈晓这句词的处理是目前为止我第一喜欢的一句!!!

这里面是他的紧张,激动甚至还有委屈。

他是希望师父能够回来的,他也知道师父因为当年那桩旧案躲了自己好久,他希望能够跟师父一起把这篇真正的翻过去。

两位陈老师把这一段看似平淡的对话之下师徒俩浓烈的情感通过语气和节奏的变化,眼神和一些小动作上的设计,全都表现了出来,看得我那叫一个揪心,这桩旧案真的太沉了,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个伤疤也太疼了,重新揭开必然是血淋淋的,也必然是带着疼的。

说到细节,不光是重逢这场戏,两个人时隔十三年再次联手探案时的变化也通过细节进行了展现。

老卫变得温和,开始钻研当年不屑一顾的犯罪心理学,陆队变得风风火火,脾气上来着急的时候敢跟领导拍桌子,案件调查过程中也更在乎证据链的完整。

十三年过去,所有的变化都悄然发生,恰如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他们,因为细节上的表现,这种变化显得既无声无息,又清清楚楚,真的很牛。

 10 ) 烂

这tm不叫烂尾?

结局太赶了吧,张思诚的家庭情况也没有提及,完完全全感受不到这个杀手的动机呀,对之前的犯罪细节完全没有串起来,仿佛那么多警察没日没夜几十年的努力全部都是泡沫,就算当时刑侦技术落后没办法及时侦破,但是面对这么多人的搜捕和调查,总得刻画一下凶手的心思缜密和变态冷酷吧。

哪怕专门拿一集出来介绍张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把这种变态心理传给儿子的。

整部剧看下来仿佛警察和凶手在两个世界,每次快要抓到手里的罪犯又丢了,到最后也没有介绍凶手的能耐。

我也知道现在国产剧一定要体现价值,从这部剧我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警察在破案时更多的无奈和遗憾,办案的过程就是不断排除疑犯,否定推测,最后在成千上万次尝试之后才能找到真正的线索,面对这些穷凶极恶之徒,他们是很伟大的。

这部剧里的主角体现了警察的严谨和在工作的“固执”,但就是这样的近乎疯狂的职业素养,才为我们带来了安宁。

但我想说,这部剧的反派除了变态以外,完完全全看不出心思缜密和狡猾,这又怎么能够体现警察的工作的艰辛呢?

而且,这种这种迂回穿插的叙事不知道是和谁学的,现在国产剧老爱用这个烂大街的套路,故事线看完乱七八糟,一集给你切好几回,就是简单的给你回忆当年的往事,搞得明明几集的故事,最后强行撑成20多集。

《尘封十三载》短评

刚看完《他是谁》对国产悬疑剧有ptsd了。悬疑剧节奏把控不好真的是看不下去。真心不懂俩男主老婆孩子岳父岳母跟案子有啥关系?专注案情不行么?他们早晨在家吃,下午去饭店吃,还见个发小,离了婚晚上再约个p,对案情有一点点推进么?

6分钟前
  • 颠颠悠悠
  • 较差

没看过原著,看讨论说杨哲是原著改编电视剧后新增人物,看完全剧终于明白为何要加这个人物了,杨哲的人设其实和张司成或张山山很像,(这也是为啥他能当本剧最大烟雾弹),压抑的原生家庭(向杨曼表白时说过自己的家是地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人生(高知背景又留法多年,却混的个一无所有),但杨哲却没有成为张父子那样的人,因为他的心里还保留着爱(杨曼,而且他爱杨曼爱的冷静又克制,不逾矩,不用强,知道她心有所属有不甘有嫉妒但仍旧默默守护),作者也是编剧增加这个人物感觉就是告诉观众只要你仍旧对世界保有善意你就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善会净化恶,会带来正向回馈,而警察,就是在恶意完全盖住善意时那最后一道坚固的防线,保护所有善,抵抗所有恶。

11分钟前
  • 馥雅
  • 推荐

非常非常普通,硬汉派的探案过程,猎奇的罪案以及矫情又莫名的中年爱情,看上去剧本写的很认真、很扎实,但是整体上就是非常没劲,查案的逻辑和《他是谁》其实是一个套路,和没头苍蝇一样有一点线索就去叮,中段的情节一直都在原地打转,只是合理性和观赏性强于《他是谁》而已。配乐、剪辑和音效处理都非常用力过猛,而2010年的陆行知真的是一个纯傻逼,不知道为啥陈晓总能演那种没教养、脾气不好并且情商低的“帅哥硬汉”,和《梦华录》里面的角色一样让人讨厌。哦对了,片中的女性角色都处理得非常粗糙,第一次看到刘敏涛演这么没有存在感的角色,而左小青的角色真的是让人犯恶心,写信向卫峥嵘道歉把人看看傻了。

14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想念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

15分钟前
  • 淡淡
  • 较差

国产剧什么时候才能不磨叽,少一些无谓的回忆和尴尬的主旋律,多一点留白,多点审美,多点新意。

19分钟前
  • 无人应答
  • 还行

故布疑云的血腥开场+过于明显的嫌疑指向+竹篮打水的逐个排除+一筹莫展的侦查瓶颈+陡然解锁的破案真相+草率匆忙的自圆其说。 ——现代国产悬疑剧标配套路?

24分钟前
  • 哦豁啊啊啊
  • 还行

首先这真的是我愿意夸赞剪辑的一部国剧。故事很完整,案件和推理过程也经得起推敲,人物塑造完满,悬疑成分也非常足,会让我有一点点夜怕

26分钟前
  • 朴九月
  • 力荐

头一次见到主犯这么没有存在感的悬疑片

3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刚看完两集真的好上头!我们陆队在监控里偷偷看师父是什么深情人设妈耶!还有大橘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拖鞋背心保温杯,你大爷就是你大爷,演技太牛了,十三年前后完全是俩人啊!内容上,作为悬疑剧而言案子的离奇感有(害怕一些奇奇怪怪的死亡现场),破案方式看起来也很写实,主角不是那种开挂逼王,赞!看到现在的感受是:半死不活的迷雾好像有救了?!

35分钟前
  • 二手黄昏质检员
  • 推荐

基因装上子弹,性格瞄准目标,环境扣动扳机。家和万事兴,愿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剧情紧凑悬疑,演技到位,好剧。

40分钟前
  • 驯化
  • 力荐

重点不是推理,而是通过探案来呈现时代气候,描摹众生相。

41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46分钟前
  • 洛克
  • 推荐

非得扔那么多烟雾弹,故弄玄虚,最后半集不用推理直接自爆破案啊!又是个烂尾剧,好好讲讲破案过程不行吗

50分钟前
  • Dylan
  • 还行

查案有点水

55分钟前
  • 兰彻
  • 还行

节奏好慢,预感24集都在讲一个案件

6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看完模仿犯,再看这个迷雾剧场,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找线索好像无头苍蝇,转场也很突兀,各种闪回,国产通病。

1小时前
  • TIRNB
  • 较差

剧情和人物设定都比较写实,没有把剧中的警察刻画成"神探",最后破案除了他们的坚持不懈和全力以赴,还有很大程度是靠了运气,也许这才是现实中的警察会有的状态。刀哥对杜梅的深情可能是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细虫是个狠角色,为了上位不择手段,他是另一种形式心狠手辣。杨哲是真凶显露前最大的烟雾弹,他几乎具有了一个变态杀手的所有特征,但他对杨漫的爱一直没有变质,她一直是他生命中的光,正是这束光一直托着他没有走向黑暗的深渊。瓜皮这一生属实挺惨,又有谁能为他讨个公道呢。杨漫这个角色过于完美了,跟本剧的气质有些不搭。基因装上子弹,性格瞄准目标,环境扣动板机。只有每个孩子都被善待,这个社会才会少一些变态杀手。

1小时前
  • 蔡文淼
  • 还行

22集简直是封神之作,那些说今晚是水时长的,真的去看短视频吧二十分钟一部剧,感觉他们看剧不需要整个剧的前因后果,只要一点跟破案没关系的就咋咋呼呼的,今晚这两集,除了十三年前的武小文,白是被凶手追到马路中间的,解释了卫为什么会性情大变离开侦查组,凶手没有再犯案,最后一个目标是白,专案组解散,十三年前的故事完结!这么多内容居然还在那里说什么水时长,真的够无语的

1小时前
  • 工体东路来打碟
  • 力荐

入戏缓慢,琐碎飘忽,时代变迁,千头万绪,混沌之中无所依凭,属于是十五集之后渐入佳境停不下来。拆迁下岗开发的大环境,当年的大浴室变成了小发廊,当年的小混混如今的企业家,破案或许是目的,但不是电视剧唯一的目的。陈晓的这个好刑警对比《狂飙》里的张译要好一万倍,年轻时的朝气,中年时的暮气,都挺好。陈建斌这个角色属实从开始就惹人烦,爹味过载,这里的爹味可比《漫长的季节》里那些女权博主批判的爹味要重的多窒息的多了。演杨哲的这个演员真的,性张力太强,看了就想跟他上床的那种。

1小时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还行

不是"不要轻易结婚",不是"能不离就别离婚",不是"为了孩子忍忍吧"。而是"结离婚自由""社会层面不歧视单亲""监护人的职责聚焦""家务事的重新定义"。基因装上子弹,性格瞄准目标,环境扣动扳机,要记得和恶魔赛跑啊!!!

1小时前
  • 孤独别醒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