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像改装版的《盗梦空间》只不过这回不是别人到梦而是自己盗自己的梦,又像《大话西游》至尊宝反复穿越想找出真相,当他看到真相的时候发现一切并不像他最初想想的那样。
《李献计》里面融入很多的元素,像是一锅大杂烩,我想应该是新新人类喜欢的口味吧。
和平年代,战争远去,热血男儿为之热血的恐怕就剩爱情了。
八零后是真正在和平年代度过童年的一代,红色大潮的褪去,使国外的文化开始登陆中国,游戏机,动画片,各种小录像厅如潮水淹没大街小巷,那些打弹珠,跳方格的土游戏立刻失去了吸引力,游戏机更是大多数八零后不可回避的神器。
于是,看到打通游戏也可穿越时空,我们便会不自觉地跳档到那个时常满街窜的年岁。
因此这是部表面新潮,装范儿,骨子里极度怀旧的片子。
对于爱情,这不是一部足以撼动所有人的片子,毕竟铺垫过少,但把爱情作为穿越的动力,这却是一部十足的温情片。
无数次的打通游戏,只是为跳跃到合适的时间点,去拯救逝去的爱人,哪怕是可能会有亿万年的跳跃误差,可能会误入翼手龙之口。
中间为五十万前往索马里的段子,有着强烈的中国式英雄主义,要说幻想,这段是最不靠谱的幻想,但它把好莱坞那套恶搞一番,也很是酣畅淋漓。
为爱,李献计勇往直前,战天斗地,跳出了常人的圈子。
这,便是爱情的力量。
对于时间,影片没有抱着严肃的态度去讨论,而是持一种把玩的态度,时差症是在派出所不被认可的症状,穿越时空凭的是李献计二叔给他的游戏碟片和极不靠谱的通过电话购得的游戏头盔,李献计穿越时空给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这些都降低了我们去探寻谜底的动力,弱化了设定的硬性内伤。
编剧传达给我们一个信号:我这样编只是为好玩,别在设定上死磕。
撇开穿越的方式,对于时空的环形表达,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未来的我穿越时空到过去,当了过去的我的二叔,并且最终改变了恋人的命运。
两个我的交汇,是所有穿越的大忌,本片却毫不避讳,而且一个我便是另一个我记忆的一部分,这种相互交错的时空观,有着很先锋的理念。
当然,有些人会认为这是胡扯,好吧,认为胡扯的上小学时肯定都是三好学生。
对于人生,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突破,比起那些主流的刻画,这种片段式的人生显得荒诞,不可讨论。
这种突破时间的人生,也只有科幻作品中有比较多的涉足。
也就是说作为科幻片,这是段平常人生,作为爱情片,这是段离奇人生。
相对于空间的腾挪,时间的拉伸,对于人生来说似乎更有说服力,这部片子在时间上有优势,但又有些蜻蜓点水。
看这部片子,我常会想到《上海堡垒》,因为它们的落脚点都极为简单,“好好睡,晚安”以及“我爱王倩”这种简单的句式在二十万字的压力下或者亿万次的穿越后变得不再简单,别人看来只是几个字,我们却会在提及时想到一整本书和一整部片子。
《李献计历险记》由动画片到电影,丝毫未减弱的便是其中的爱。
以爱之名,即将跨越青春的一代应该都会勇往直前,并且因爱坚强。
比起我的好友经纬,我不能算是“李献计”的铁杆粉丝,就连从动画版里王倩口中蹦出的,到电影版里作为一句口头语反复出现的“献计献策”,我仍旧觉得文艺小清新腔调十足,让我难以适应和附和。
李献计电影版的硬伤很多,尤其对于有着轻度精神洁癖的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比如李献计在索马里的那段解救人质,双手竟然从钢铁之躯“恢复”成了肉身,让人实在难以捉摸制作组这样的低级失误。
电影版在情节上的还原度很高,但是动画版中台词的神韵则像过眼云烟一样被配音演员时而卖萌时而故作颓废的蹩脚京腔狠狠摔在我们的脑海之后。
但是这样一部细节上毫不在意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改编者的用心——结局。
乍看电影版与动画版在结局上并没有剧情上的出入,但是电影版的处理明显让我看到了李献计的“成长”。
如果说动画版的李献计深感“时间在我的身上汹涌地流逝了”,那么电影版则让我看到这汹涌来得值当和真实——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场冒险让我来拯救我心爱的人,我会义无反顾。
穿越到大跃进时期的李献计在不可逆转的时空中一直等待拯救王倩的时刻,这样的坚持令人感动,如果说动画版让人感慨一个男人对于青春逝去的无奈与凭吊,那么电影版的李献计则成为了男人隐忍而坚持的图腾。
这样的设计让我看到了李献计在大荧幕上的成长,让我看到了作者的成长——他在温馨的片尾曲中终于为李献计为我们指出一线方向,那相对无所畏惧的突破而略显平淡的坚持、坚守。
快断电了,到此为止。
09年的李献计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从分手后的世界成功逃逸了,正确地时间切入点,凌乱而准确地画面表述,北京爷们特有的玩世不恭的语言,音乐恰时地响起触及心底,谢幕、祭奠、告慰,用谎言欺骗自己,因为大家存在同样的“差时症”,在这场谁都无法控制走势的情感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把正确的时间无限放大或放慢,就是没有放在准确时间准确地点的准确爱情里。
一切涂抹的美得像在感情世界里从来不曾有人受过伤害。
这让很多人望而兴叹,折服及膜拜,因为这是多数人做不到的。
在他们分手后的世界里,生活依旧、学习依旧、工作依旧,坐同样的车走同样的路看同样的风景流不同的泪,独自一人,所有构建的爱情世界因重创而崩塌,突然发现世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具体产生的意象和真实存在的事物都无法承受时间烙下的伤。
原因是,很多人无法说服自己。
李献计不同,他信誓旦旦地描叙分手后不存在的世界并让自己相信,极力试图说服自己。
关上房门,不语言与,觉得沉溺游戏世界就可以回到过去,所有的一切都会重新来过,自己的姑娘王倩也会在原地等自己,内心泣血地相信自己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
固执、刚愎自用、表情木然,一遍遍敲击着按键或写着对方的名字。
这个时候的李献计真实、真诚、真心。
作者李阳牛逼哄哄地以自己细致地耐心、历练地知识涉猎,还有足够炫地专业技术,为李献计营造了这个世界。
11年的李献计卷土重来。
最初期待电影能够有个昆汀•塔伦蒂诺式的剧本,成为或者接近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影片的水准,就是拍成个致敬片也成,结果电影活生生地弄成了一部夹生饭。
众人值得回味的东西就此终结,这次改编完全采用了一次杀鸡取卵的举措。
我们的编剧真的就这么点能力吗?
你们到底在想什么?
李献计有了个类似科学怪人的启蒙老师——二叔,带着个像电焊焊的高科技头盔打穿越游戏一出现的时候,我对动画版的场景改编已失去一半的真实感,情感上的真实感。
再者是二叔拿着E=MC2给少年李献计传授物理及空间的神奇知识,后来二叔消失了,应该是游戏打通之后穿越走了迷路了再也没回来,接着游戏作为遗物给了李献计,于是我们看到打通游戏穿越后的李献计拿着E=MC2把这定律给了爱因斯坦。
到底谁发现了E=MC2咱也不再追究,抱着又看了一部国产大片的心态看。
因为电影开始糊弄了,没有合理的逻辑性就是没诚意。
电影还告诉我们,原来我们关心的李献计和王倩开始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天台上认识的,只有神经病人才有的举措——站在天台的台阶上说只是看风景,像《暗战2》里郑伊健带着林雪在这上面玩硬币一样又傻又天真。
真正的宅男是不会给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宅的。
看看我们的编剧都为后来李献计为挽回爱情奋不顾身不惜卖肾走私独闯基地的举措做了什么样的情感铺垫:80后青年男女奋斗版的小窝、高档餐厅吃饭约会、驱车在海边穿着泳衣玩耍,一个爱情意象加着一个爱情意象出现,细致地生活被符号取代,更甚地是我们曾也为之既爱又恨的女主人公王倩在这里是遭遇了直接无法挽回的分手——死于车祸,时间是2008年11月14日。
编剧们,谢谢你们让天下的恋人都死完。
然后就是和救王倩没有任何关系喧宾夺主地穿越举措一个接着一个,原版动画李献计打通游戏后兴奋了吗?
没有,他依然很沮丧,因为他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他只是想让自己相信,这是一种失恋后自我安慰的可能性。
可是电影版的李献计很兴奋,他穿越成功了,他打开门穿越到了纪元前,恐龙满天飞。
房祖名饰演的李献计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人物的情绪。
不过,动画的出现,这也让我们看到,李阳的水准依旧神采飞扬,气场很大。
还有换肾的野医生,好像也是从安定医院出来的,被警察抓的那段是跑酷么?
大叔在卖萌么?
还有那个矢野浩二饰演的美元大雾,自我介绍后就开始对着镜头当电视机砸,完全会把那些没看过原版动画的观众搞得莫名其妙;为凑钱还增添借精生子的剧情;还有羽泉饰演的文革大炼钢时期人员,现代人总是自以为是地把所有过去式的人或物都制定成愚蠢式可戏谑的,要知道,现在人们就是遇见地震海啸也不会出现那种夸张的表情。
因为原版的存在,整部影片完全可以像罗伯特•斯文克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一样温馨又感人,也可以像《关于时间旅行的若干热门问题》来点诙谐可口的京式幽默,不过都没有看到,可一以贯之的气质被那些零碎地无关痛痒的细节割裂的毫无水准可言。
至此,我书写的情绪也已经被剧情带动肢解的毫无凝聚性。
就此落笔,期待李阳更优秀的作品,也期待更牛逼地导演和编剧再次改编电影版,抹掉这次观影映像。
PS:四星给动画。
今年的十一没有了众星云集、前呼后拥,我上映了就不准人家开画的强档牛片。
有的只是几个香港导演编了一遍又一遍、从片名到预告明显就是来骗钱的炒冷饭都炒得没法吃的破烂片。
而夹在这些烂片中间的,就是这部不太起眼的小众电影《李献计历险记》。
这部剧情技术流电影明显在挑战观影群众的欣赏水平,跳跃的剧情故事夹杂着层出不穷的故事线索,穿插出现的动画片段丰富展现了导演编剧的漫无边际的想象力。
大量的丰富的动画运用更在枯燥乏味的十一档电影当中显出了本片的卓尔不群。
然而令人感叹的是,在国内电影圈靠明星、炒作、宣传的现状下,我深深的为这部拥有很高观影要求的内涵片感到担忧。
大家看的片实在太少了。
盗梦空间、源代码、穆赫兰道、记忆碎片、斗阵俱乐部、精神病患者,人们会对这些技术流电影感到震惊与陌生;天使爱美丽、美丽人生、尽善尽美、火柴男人、杯酒人生、亚当,公众更会对这些文艺剧情小清新感到困惑和乏味。
而,当一部糅合了以上两种风格,明显超越了目前大众观影水平的《李献计历险记》在影院登场时,我深深的担心这部电影,很有可能会被淹没在一片垃圾电影当中。
更何况,这部电影的宣传与曝光实在太少了。
如果不是之前看过原作动画,如果不是恰巧路过电影院,我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已经登上了大银幕。
在首映日晚的电影院里,李献计被寂寞的安排在华星影院没有电梯的三层小厅里。
稀稀拉拉等待入场的影迷中,我看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御宅族身影,两两相伴,沉默的玩着手中的NDS、PSP。
这也许就预示着李献计的寂寞前景。
或者,在多年后的某一天,李献计被影迷重新发现,火爆的再次走到公众面前,风光的再次在影院中上映,被影迷奉为经典。
就好像多年前的一部香港片一样。
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大话西游》。
又或者,更现实的,这部电影就像之前的《人在囧途》,反复出现在更大视频网站的头条当中,成为网民心中不容错过的经典好片。
无论怎样,这片都未必能够很挣钱……
《李献计历险记》终于上映了。
其实对于这样一部电影,谈不上期待,只是出于对动画原作的无限痴迷,总觉得去看真人版是义不容辞的一件事儿。
虽然明知道票房绝大多数总要落在视电影为投资的商人手里,但希望多少能支持一下动画原作者李阳,表达一下对于这个不是北京人,却能说一口纯正京片子,骨子里透着京范儿的爷们儿的推崇和喜爱。
首先还是不得不提一下动画原作。
民间种种溢美之词不再赘言,只记得09年我第一次看到这片子时忽冷忽热的感觉犹在胸中,火苗和冰晶交替滴落于大脑皮层带来的沸腾和战栗感清晰如昨。
它有太多让我们这样操行的小青年儿为之叫绝的元素:虽是动画,却有着不逊于商业大片的蒙太奇手法;丰富而恰到好处的BGM,枪花和Beatles的音符隐约点缀,为片子大大增色;主角和独白的配音一腔混不吝的地道京片子给片子垫下的整体基调;故事大体虽不新鲜,却杂糅了众多有趣的桥段,引进了差时症这一虚构的病种作为矛盾的起点,在叙事手段上循环往复,层层推进……说到底,最吸引我们的还是,这是个披着冒险故事外衣的爱情故事,纯爷们儿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卖肾,单挑本拉登,在不断的轮回中逐渐老去……这样的爱情,不论差时症存在与否,都是以世纪为单位的。
当时估计谁也没想到这样一部原创动画会被拍真人版,但大家肯定更没想到,李献计这个北京小伙儿竟然会让房祖名来演。
不提两人气质上的迥异:李献计一身痞气,举手投足全是北方爷们儿的利落洒脱,而房祖名笑起来眯起的小眼赤果果透出一股子憨气……就是那口音,李献计要是个香港大舌头,别的再好都是浮云。
总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李献计,但谁TM都没想到李献计是成龙他儿子。
不管制片方选角是出于何种考虑(利益肯定是第一位的),套一句平田君的名言,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的话,看起来也有点顺眼了。。。
实际上房祖名在剧中的造型还是比较好的还原了动画形象,当然只是造型。
而王倩这个女主角的人选显然就靠谱了太多,不论是形象和气质,王子文都无限贴近王倩,这姑娘美丽不可方物,是她让我们在观影的时候得到了视觉的享受,让李献计的纠结经历有了充足的理由。
我要是改名叫献计,也得这么干。
这片子改编成电影,剧情无疑是最大的难点。
如何把一个20分钟的动画拉展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考验的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这方面他们完成的中规中矩,丰富了李献计的人物背景,加入了一系列原作没有的人物和桥段。
新配角如蔡明的黑心大夫,白凯南的小警察,以及大跃进时代的龙套羽泉,都是电影院中笑点的引爆器。
不得不提的是游本昌老先生饰演的老年李献计,活脱脱是从动画里走出来的,堆满岁月年轮的微笑以及沉淀在眼神中的时光完美地诠释了李献计在经历那一切之后再度面对最初的王倩时的复杂心情。
场景方面,算是最大程度上的再现了动画的精髓,与王倩在一起的海边,人民公园儿,相似的让人惊叹。
又加入了一些诸如黑猫警长,健力宝,魂斗罗等等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让我们这些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大孩子们横生感慨。
另外将一些真人难以模拟的场景讨巧地以动画形式表现,李阳的水准仍在,片头李献计扒火箭上太空那一段,剪切华丽流畅,镜头语言丰富,看的人酣畅淋漓。
可是,看完电影给我的最大感触还是:腔调尽失。
纵使房祖名造型上再像李献计,一有表情动作,还是露馅儿;纵使台词独白大部分照搬了原作,一张口一出声儿,那半吊子京腔儿也得露馅儿;纵使丰富了剧情拓展了人物,可比起原作部分还是显得牵强而苍白;纵使也在BGM上花了点功夫,可仍称不上点睛之笔……不过这点倒是无可厚非,一个个地找原作音乐人买版权,成本和人力都忒大了点。
总之,太多的纵使和但是成了这部改编电影的致命伤,这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原本是绝对原作者的李阳貌似在真人电影的创作中被或有或无的边缘化了,这或许只是我的臆测,但影片的种种细节确实都昭示了这一信息。
就如同少了灵魂一样,真人版电影终究只是一个扛着中国原创动画改编大旗的普通国产故事片。
这就让这部电影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它是个不太容易看懂,笑点又不是特别密集的爱情穿越喜剧片;而对于原作动画的拥趸们来说,它有太多的吐槽点。
如此一来,很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这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反响平平,豆瓣上目前6.4分的评分和上映第二天电影院中不足三分之一的上座率上都验证了这一点。
可是,纵使我们细数了电影的种种纵使和但是,我们却无法忽视它对中国网络原创动画改编电影这一空白的填补,更多的观众通过它接触了解到了这一新鲜的动画制作和传播模式,也让其他的电影投资人见识到了这种动画隐藏的商机。
或许李献计历险记真能成为中国动画和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标记着它曾经创造出的不大不小的奇迹。
希望这只是个开始。
2011.10.02 23:13 家中
其实没那么差啦 应该7左右 关键是动画版的太牛逼了 对比起来就差蛮多了。
比较屎的地方:1办公室变超人 2被抓起来了 3王子文的气质和王倩不太符 虽然养眼 4配音没劲 5 房祖名感觉憨憨的 不够痞 但台词情节设计得很凶悍 6浩二跟一傻逼似的 7动画版很有力度 一股参悟的气息扑面 电影版感觉很平淡 撑不起原版中精髓的台词 8 傻逼警察 用手挡子弹想怎样 其实还是有亮点的 比如:1李献计中枪后从胸口飞出的大白兔 2穿越时空专用光盘。。
3动画部分还是不错
2009年一部动画短片[李献计历险记]横空出世,半年内创下千万的点击率,荒诞游离口吻讲述了一则黑色幽默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李献计(房祖名饰)是个患了「差时症」的宅男,一段很短的时间,在他感觉漫长无比。
一次意外打破他和女朋友王倩(王子文饰)的平静生活,为了拯救失去的恋人,只有打穿一款神奇的游戏才能穿越时光回到过去,他甚至不惜以卖肾为代价,打造了金属手臂。
于是李献计开始了一段为爱而生的时空冒险,众多跌宕离奇的故事就此展开,可最终他能否追回逝去的真爱……由房祖名领衔一伙80后年轻人改编了这部「史上最牛国产动画」,意图的是打造出格局全新的类型科幻片。
出濯原作,突破立新两年前动画[李献计历险记]在网络爆红,一部20分钟的短片作者李阳耗费了两年时间。
片中「差时症」的病症源于虚构,无论时间在感觉上短暂或者漫长皆都是李献计自己的臆想,可这却提供了一个足够发挥的空间,因为主角在时空维度里与常人脱节的缘故,如此这般出现任何荒诞路离的事情就都不足为奇,影片正是籍由这层超脱于外的平台来展现其「历险记」般的故事。
很多动画原作里的桥段,用真人来演绎多是难以到位,基于这一点考量[李献计历险记]特别采用了真人+动画的呈现方式,这招荷里活早在[杀死比尔]、[魔法奇缘]中就有尝试,但运用在国产电影里尚属新鲜。
真人戏份用于承担故事脉络的陈述,动画部分的加入侧重特效方面的表现,以至于很多场戏演员都只是对着绿幕表演,片中仅一段7分钟的动画,就将近使用了300个镜头,后期制作历时超过4个月,仅特效方面耗资就达上千万元。
用导演的话讲[李献计]本身是一部风格非常独特的类型影片,而花费巨大的科幻成分亦是为了包装影片的爱情主题,其剧本相比原作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世界观,李献计和王倩的爱情故事即发生在无数个平行世界里,非线性的多重叙事结构使电影情节发展地丝丝入扣,而故事的悬念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
除视效外,原作深暗的京味痞气也是被粉丝称赞的原因之一,于是有人质疑香港土生土长的房祖名如何把一股「混不吝」的京味诠释出来,事实上房祖名的气质和原作颇为贴合,只是一口避之不开的港腔同「京片子」大相径庭,好在片方请来专业人员为其配音,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作精髓。
新兵老将,献计献策房祖名夸赞[李献计]这就是一部很用心拍的、年轻的80后电影,因为影片从导演、编剧到摄影、主演都是彻彻底底的80后生人,这帮心比天高的年轻人用肆意汪洋的想象力捣鼓地出如亿万年前的蛮荒远古,硝烟弥漫的二战景象再者变化莫测的未来世界,或许在电影的背后这也是这群年轻人英雄理想主义的又一次延续。
而片中一群老字辈们则甘当绿叶,担任影片监制的方平也是影片出品的发起人,在看完动画后他认为投拍成电影会更有表现力,于是邀来自家人奥斯卡最佳摄影鲍德熹亲任影片的艺术执导,另外也不乏游本昌、姜武、姚橹等内地众多实力大腕一块跨刀上阵。
如此众星拱月的分量也让男主角房祖名压力不小,想来这是房祖名出道8年来首次在内地片中担当男一号,因此电影的看点也多靠他来支撑。
他觉得「李献计」是个闷骚痴情,不惜为了爱情卖肾换手的另类好青年,而现实中的「小房子」多年来也在逐渐摘掉光环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努力,对于外界的评论,他说:「我早已不在意人家说什么,做好自己即可。
」如今年近30的房祖名俨然更加地从容和豁达,他享受用极致痛快的态度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在电影里他就是不折不扣「李献计」,一个历经现实与虚幻的冒险、要以世纪为单位和心爱的女孩在一起的男人。
一般来说凡是抱着期待去看电影,特别是改编自XX的电影,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失望而归。
早场的电影院,50多人的小厅只坐了我一个人。
基本上这个情况已经很能说明它的定位了。
当然穿插进如此之多的办公室剧情,加之大量的秀胸、秀大腿、秀CBD……导演肯定是想让它尽可能的主流一点。
只是这个故事的底子本就是个剑走偏锋,你再怎么想办法让它花团锦簇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人鬼两张皮。
于是,真人表演的部分就完全沦为了动画部分的铺垫和过场。
不知道为什么,自要是以北京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导演从来不会忘了秀一下国贸,哪怕这个故事跟大北窑那嘎达压根就毫无关系。
李献计和王倩的故事本该是胡同和老旧居民小区里的故事,却生生被套上一层白领的皮。
看到两个胡同串子被打扮的人模狗样的出入高档场所,这个画面怎么想怎么觉得违和。
再说演员。
房的外形勉强合格,万幸的是终于没有让他去说那嘴蹩脚的港普;不幸的是给他配音的人像是话剧科班出身的。
完全没有了原作中那种细碎深沉的感觉。
再一个万幸是,旁白依旧保持了本色。
而演王倩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败笔。
第一,她过于漂亮了。
王倩对于李献计是一个唯一性的人,而不是大众性的。
他们间的互相吸引也绝不是因为外表,而是差时症或是其背后所隐喻的其他东西。
第二,只能说是气质完全不合。
王倩本该是一个土生土长带点悲观厌世范儿现实主义占上风的的胡同串子。
片中给人的感觉却是一个辛勤劳动积极向上的北漂。
然后就是最大的败笔:王倩居然死了而且是被车撞死的。
于是一个残酷的青春片几乎变成了一个恶俗韩剧。
这一切的差强人意都证明了一点,导演在尽可能的向主流靠拢,试图用主流的元素包装一个非主流的故事,只是手段太不高明,落了个两头不讨好。
然而,即使如此种种。
片中也颇有几句能让我热泪盈眶的台词和场面。
“哟,一不留神咱省了五十万嘿!
明天上街一人来身新衣服,你来太nds,我来台psp,之后买上一堆零食坐飞机去西藏,九寨沟,杜拜,伦敦,夏威夷,复活节岛,纽约,巴黎,哥本哈根......”不过这也只能证明原作的精彩。
因为它们全都出现在动画部分。
动画部分依然保留了原来天马行空般的流畅饱满,让真人表演的部分愈发显得多余。
如果说最NB的一种状态是站着,还把钱挣了。
那最无奈的应该就是跪下了,钱还没挣着。
综上,我决定再复习复习当年的动画。
我的心很痛,相当的痛的,不是一般的痛,只是因为我白花了我口袋里的十七块五毛钱,再加五毛,我可以吃一次肉段,如果想省下五毛钱,可以去吃汉堡+可乐+鸡米花。
我操,我真的很心疼。
原始的初衷是好的,一个五星的动画片改成的电影,怎么也打得打个三星。
我看片子要求不高,十七块五毛钱,能让俺小小兴奋,我就可以睡个好觉了。
我心疼,我没有吃肉段,我也没有吃汉堡。
整个剧情不是一个乱可以形容,是硬生生把原来二十分钟动画插入了电影里,抛开动画,电影情节四个字,一无是处。
而且由于硬插,个人感觉将剧情变的异常的混乱。
动画一例:原著是到阿富汗然后给本拉登,这动画到了索马里,操,演着演着又回来本拉登,开始不是辟嫌,后来又不变了,又本拉登切,那还提索马里干吗?
原创一例;其实这个是动画硬插入的硬伤,其实电影他们第一次见面是两个人在跳楼,为了迎合动画,最后一刻是竟出现了,第一次见面是海边这样的逻辑上的硬伤。
其实我认为这个最大漏洞就是不是回到人生某一个时间段,你成了回到历史的某一个瞬间。
因为这个动画+电影都强调了一点,回到过去,我从头开始,不断的经历人生,不断的打穿游戏,而回到了历史,这些全都不需要,只要的关门重来就可以了。
关门重来,如何经历人生,如何变的圆滑。
一个完美的片子创造出来是一个奇迹。
其实一个完美的片子被改编一个最烂的片子,这本身也是个奇迹
这么久以来 我俩之间 时间只在自己身上汹涌的流逝了
生涩浮夸带着一股装B劲儿,没给一星因为结局还可以
强烈推荐!这才是中国电影的希望!我愿意请朋友去再去贡献票房!
和原作比起来~就是一坨故弄玄虚而不得的屎
失去曾今拥有的 付出任何 也换不回当初!
MLGB!!!你们是要干嘛!!!!!!!!!!!!!!!
跟动画一样棒,音乐不错
“差时症”给我感觉像超能力,尤其是时间慢下来的那点,只想给三星的,多给一星是因为用的是用了部分原装动画,不过关键的是索马里不是拉登诞生地啊,女主角长相有些不是太如意,和原动画比最大不同是王倩离开原因不一样,原著更悲壮一些,这有些牵强了点,这结局稍强点就是因为他有结局,不过这不重要
活生生把20分钟的精华糟蹋成90分钟,还得沿着原作故事摸索添加生搬硬造。
老刑真是太劲爆了。龙太子和朔干女儿都很乏味。如果那些把贫变成了寒的台词都是张小北写的话,我就再也不吹捧他了。。。
像这种动画版珠玉在前极易对比反感的电影版,总的来说还不错。——虽然有些剧情很多余,差时灵很牵强,王倩死法很狗血···
没有动画好
动画场景和整体包装还是有让人觉得很有质感的东西,但整体实在是各种无感
动画风格,喜欢。北京腔,喜欢。这才是真正的穿越。
后半段彻底失控 逻辑混乱加穿越俗套……不能说不如原作什么的话 因为我本身并不喜欢原作。诚然原作作者敢于创新尝试,不过并不和洒家口味
还不错喔。动画短片里的关键元素都原汁原味得以保留。
邢捕头是唯一亮点
一个半小时像半个小时一样过去了,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喜欢~
真的。范爷要是演这个王倩才算好。。。
可惜了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