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非常冗长,哪怕有打斗,哪怕有莫尼卡贝鲁齐的裸体,哪怕有人造的金刚狼,哪怕有兄妹乱伦,哪怕有非洲、印地安、中国功夫、法国大革命,2.5个小时啊。
他很用心地讲了很多东西,可惜最后给人的印象只是用了力气。
可以说百忙之中,偷得半日闲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感觉挺震撼的,本来以为只是为剧中的氛围感染而已,谁知久久不能平静。
还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可是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情愫,促使我必须写点什么。
剧中浪漫的情境,美丽的景色,离奇的情节,恐怖的氛围,对精致浮华的上流社会的描绘,及对政治宗教深刻的讽刺等等不作多讲,单讲玛丽安的哥哥,剧中第一大反派。
无疑,他是变态和邪恶的,但是他那阴鹜的眼神与桀骜的行为,带着上流贵族的高贵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
加上他在非洲游历失去了一条臂膀,自制猎枪,使用银弹以在猎物身上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无一不昭示着这是一个坚毅果敢,桀骜不驯的人,正是由此才使他具有了致命的吸引力。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猜测他是幕后boss,果然不出所料。
但是最后决战的时候,按照正义必会战胜邪恶的套路,他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结局。
如果不是剧情的需要,这样一个强悍的人绝不会被男主角三下五下干死。
唉,可悲可叹!当然,最后,他对妹妹玛丽安的禁忌之恋及他对其实施的暴行,将他邪恶的一面展现到了极致。
但是我却认为,正是由于他在这段畸形爱恋之中表现出的痛苦和脆弱,恰恰反映了他人性中的真、善的一面。
别管他爱的是谁,别管他对其他人怎样,在爱情中,他也是一个容易受伤的普通人,对比之他的邪恶冷血,更显示出他对玛丽安的真挚情感。
至于他爱上谁不好,偏偏爱上了自己的亲妹妹,我只能说是上帝对他的惩罚了,因为在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人是没有选择权的。
但正是在这禁忌之爱面前,才显得他所受折磨之深刻,他的灵魂之脆弱,他的感情之真挚,至死,他想的也不过可以和玛丽安永远在一起了,对他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想起了一部电影中的一句话,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爱上了美丽的白雪公主,我却爱上了老巫婆。
看了这部电影,我竟有类似的感受,不是爱上正义的骑士,却爱上了邪恶的哥哥。
不知道广大的豆友有没有人有跟我一样的感受。
《狼族盟约》(Brotherhood of the Wolf):其实不过是一场宗教政治悲剧 (文:火神纪)1.所谓大片。
什么样的电影可以称为大片呢。
我在想如果真的有一些所谓的大片标准的话,那么这部电影会具备多少的大片的因素呢。
这喜欢法国电影,像喜欢法国小说一样没什么理由。
细腻、大气、浪漫、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底蕴。
这是法国小说的特点。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常常有这种看小说的感觉。
用一个配角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一个英勇的故事,加一点爱情作为佐料,姗姗道来的那种叙述手法让我平静而安逸。
也许是因为喜欢法国式的小说,有人说这部电影看起来很闷,很拖沓,在我看来这些更像是它的忧点。
电影的某一方面作为电影的缺点或优点,只是在于观望的角度罢了。
我可以毫不客观彻底主观而且不需要被认同地说,这是我看过的最接近史诗的电影。
毕竟,这只是一个主观的看法。
当我固执地这样认为的时候,也许,只是我的角度问题罢了。
电影讲叙的是十八世纪中期发生在法国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背景让这部电影有着美伦美奂的唯美视觉效果。
因为法国,还有十八世纪中叶。
法国大革命之前,还是一个奢华的年代。
所有的一切追求奢美,尤其是皇室和贵族,而这个故事正是贵族阶层里的内部斗争,奢美是必不可少的。
盛宴;沙龙;晚会;捕猎;玩笑;甚至是中时期的妓院。
一切美得让人心醉。
也许只是我已经被所扭曲的审美作祟。
我喜欢这种奢华的颜色和浓烈的气息。
就像我喜欢司汤达和大仲马的小说一样没有什么理由。
我喜欢;接近于迷恋地喜欢奢糜的所有一切。
喜欢这部电影,从每一个细致的镜头调度到每一个华丽的摆设;纵然这是应该被批判的审美观。
可是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己很歌特。
所谓的大片应该是经得起推敲,而不应该只是一层奢华的外表下空泛无物。
而现在重新看这部电影,我发现这部电影那种古朴的美感依旧还在,我在想,时间流逝之后,会沉淀出一些真正的大片。
纵然这部电影讲叙的只是一个没什么意思的故事。
可是制作的精细和叙事方式的考究,镜头的美感、调度和镜头里的空间层次、摆设等等依旧值得一看。
精致的影像;奇巧的构图和一流的剧情编排。
从电影本身来说,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怎么样也算是一部经典之作了。
第三视角的叙事便于更冷静客观地表述事件的经过,而因为作为叙事者的托马斯也参与了事情的始末,所以没有了那种超脱于物外的冷漠。
2.所谓男角。
第一主角的法兰沙骑士,阅历丰富,勇敢而渊博,带着他特有的风趣和俊俏的脸庞在吉瓦斯的上流阶级里,在那些油头粉面戴着假发的所谓绅士里显得如此卓而不群。
像反角尚法兰柯斯所说:博学家,工匠以及医生,还有些别人都不知道的。
马尼,第二主角。
印第安部落里硕果仅存的唯一遗族。
信仰着狼图腾和掌握着一些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神秘技能。
勇猛,强悍,冷静而果断。
在欧洲人当成野蛮人的时候,他是如此出色而引人注目。
无疑,他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了,甚至比法兰沙还要更吸引我。
这部电影甚至可以看成是他的舞台。
不管是前面的第一组动作对抗时的抢眼的特写,还是后面中枪后倒地时的挣扎,这个角色深深地吸引着我。
就算最后法兰沙突然勇猛无比地挑了整个神秘地下宗教,其实也只不过是为了马尼复仇的欲望。
说到底还是马尼的戏。
法兰沙脸上涂抹了马尼的图腾的时候,神勇无比,在我看来不过是马尼的替身或者复仇的化身罢了。
马尼是这部电影里最出彩的一个人物,也许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
第二主角居然比第一主角更抢眼,这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了。
从这个人物的塑造来说的确很成功,可是毕竟这只是第二主角,第一主角的光彩被第二主角抢了,从电影的整体角度上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要么是马尼过于出彩,要么是法兰沙的角色塑造不够显眼,喧宾夺主始终是电影的大忌。
3.所谓女角。
这部电影里三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倒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
像玛莉安,为爱情疯狂的女贵族。
在法兰沙的追求里逐渐软化的女子,或者说,在爱情里,所有的女子也许都一样吧。
从矜持到相互爱慕,再到深爱。
偶有失望甚至绝望,可是最终依旧会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而痴迷。
或者说,在深爱之前已经痴迷了,只是在失望或者绝望了之后依旧无法忘却。
在给法兰沙写信之前,最后的理智彻底地崩溃了。
加上误会已经烟消云散。
于是带着私奔的想法去找法兰沙。
至少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勇敢的角色。
我挚爱这样的女子。
为了爱情疯狂地逃奔。
或者说,我挚爱这样的勇气。
只是因为爱一个男人,只是因为深爱,所以深信不疑,所以抛弃现有的所有一切。
有时候爱情需要的是这种不言败的决心和深信的甚至是迷信的信念。
还有妓院里那个来自罗马类似于卧底的神秘女子。
也深爱法兰沙,只是为了法兰沙本身的情感选择了放弃而成全了法兰沙和玛莉安的爱情。
这是一个悲情的女子。
为了爱而放弃爱,这样的情感高尚得不像常人。
而且这个角色在这部电影里也很重要,如果不是她的话最后法兰沙也许只能真地死在监牢里了。
法兰沙说:你杀过我一次;她说:那只是为了让你复活。
极端而霸道,爱你,在我们疯狂做爱的时候,从枕头下拿出一把短剑,在你的胸口留下刀伤,我会舔着你留在刀上那腥甜的血,我说,只有这样,你才会记得我。
我至今还不知道她在电影里的名字,也许我没有找到。
或者是这个人物并不需要名字。
来自一个神秘的地方,为了她神秘的任务,以及杀了法兰沙并复活了法兰沙,甚至帮助法兰沙完成在这部电影里需要他完成的复仇计划。
神秘,就彻底地神秘。
如果说玛莉安是一个代表女子温柔的意象,而神秘女子是女子神秘和无我的意象,那么兽医的女儿也许应该是一个女子暴戾的意象。
首先这是一个不同于前面两人的女子,玛莉安受过上等家庭良好的教育,而神秘女子无疑是受过严格的训练,只有她,是一个最底层的工匠女儿,在三教九流中长大,并且身染恶疾。
这就解释了当她看着马尼时眼睛里的那种嫉恨和当马尼倒地时她眼睛里的无奈和悲痛。
她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子。
因为身染恶性循环疾而被当成另类和魔鬼,因为生活环境而淫荡和邪恶。
在她看来,也许,马尼是她唯一的依靠,是她摆脱困境的唯一路途。
然而嫉恨,因为自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地活着,因为自己只能在困苦和常人的憎恨里活着。
最后她死了,在还没有来得及感觉疼痛的时候死去。
被法兰沙一刀刺进了心脏,连抽畜的时间也没有。
我在想,也许,那个时候她会不会想起马尼死去时还看着她的那双悲戚的眼神。
4.所谓反角。
依旧还是那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最大的终极BOSS沙丁只是一个阴郁而低沉的角色,而尚法兰柯斯其实只是他训练出来的一个政治阴谋的棋子罢了。
虽然尚法兰柯斯在电影的大部分境头里晃来晃去,可是他行使的依旧是沙丁的意愿。
或者说,尚法兰柯斯以为自己行使的是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意愿,而其实还是沙丁。
只是沙丁习惯于在镜头的阴暗处冷冷地发笑,而尚法兰柯斯却在明处里痛苦而黯然地活着。
沙丁最后死于狼群的围剿而不是死在主角们的剑下,多少带了点轮回的味道,或者说是因果循环。
因为他的政治目的而导致了狼群被大面积地剿杀,最后被狼群嘶咬。
而狼群是马尼信仰的图腾,多少也带有点替马尼复仇的感觉。
或者说,在某个时候,狼群最终成了马尼的象征和替身。
完成了马尼最后的意愿。
非洲的旅行让尚法兰柯斯隐藏起了一只阴秽的手臂。
以及让他带回了一些来自非洲的猛兽。
和他彻底扭曲的心理。
迷恋的女人是自己的妹妹,因为想着受伤的时候照顾自己的只有这个妹妹,其他人都已经舍自己而去了。
带着一种仇世的心态以及沙丁的欲望,让非洲的猛兽交配而留下最强壮的幼兽。
训练,驯养。
法兰沙是他最仇视的,因为法兰沙威胁到他的情感领地。
所以他会去妓院偷取法兰沙的画,污陷,挑拨以及制造混乱。
他侧着脸背着玛莉安和法兰沙阴沉的对话以及倒地时的假摔,都可以看到他那种嫉恨而仇视的眼光。
我觉得这个角色挺可怜的,就算他在电影里常常制造一些让人感觉应该憎恨的事情。
可是我就是憎恨不起来。
在政治地位上,他只是一个附属于沙丁的信徒罢了。
而在人性和心理上,他也只能彻底地依赖着沙丁。
情感上,爱上自己的妹妹诱发的悲剧没有办法给他带去半点的同情,而最终杀死玛莉安似乎只能是这个角色彻底歇斯底里的疯狂的一个侧面描绘罢了。
其实他挺可怜,在所有的方面都显得楚楚动人,只是因为他的角色让人无法同情。
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存在本身已经是一场悲剧了。
只是我们没有能够宽容到这种程度罢了。
5.所谓怪兽。
怪兽是附属于尚法兰柯斯。
上一辈被尚法兰柯斯带到欧洲,繁殖之后被孤独地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从幼兽开始被严格地训练,长大后全身被披上厚重地铁铠,与嘴巴也被安置了锐利的铁牙齿。
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人或者主人的主人政治上的欲望。
所谓的怪兽其实只是一场宗教政治阴谋罢了。
为了让皇室害怕,为了赋予主人以及主人的主人们更多的权限。
四处杀戮,撕咬。
不停地受伤,直至最后被法兰沙杀死。
我记得它死去之前满眼的悲哀和孤独。
6.所谓结局。
玛莉安死了,由马尼的手镯以及印第安人的疗法复生。
和法兰沙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看起来像童话一样美丽。
这似乎是电影不可避免的大完美结局,只是看着的时候感觉有点审美疲劳了。
而托马斯,这部电影的视角和故事的叙述者,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继承了父亲留给他的爵位,最后死于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暴乱。
在他走出他的城堡之前,他看着这些他挚爱着的却已经疯狂得失去理智的子民推打着他的时候,我在想,他是不是后悔当初没有和法兰沙和玛莉安一起远走,一起去追求那种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也许,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责任和信念。
也许,他死之前叙述的这个故事只是想告诉人们一个他想说明白却没说明白的寓意。
也许,他没有后悔,只是,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2006-09-20;丙戌年丁酉月壬子日草稿。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狼族盟约》(
整部影片围绕着法国大革命前夕,当时民众被所谓的“怪兽”侵扰,国家组织各方力量来围剿“怪兽”,一时流言四起,最后将所谓的“怪兽”归咎于狼族,接着就是不断地剿灭狼族,其实“怪兽”就是政治家臆造出来的,可以说这是一部披着狼皮的阴谋夺权的政论电影。
这其中也不乏爱情,但是爱情在这部电影里的比重很轻,可以说是一种修饰,公主和骑士的爱情似乎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偶然,他们爱情的纯洁也似乎是对当时环境的一种讽刺。
如果说哥特式电影是一种更加倾向于艺术的,确切的是更加带有恐怖色彩和神秘气氛的艺术作品,它给人带来的是另一种感觉,恐惧、不安,直接裸地剖析人性的思考,那么《狼族盟约》做到了。
关于宗教和信仰在众多电影中,都有关于宗教和信仰的话题,本部影片中所谓的教义最后都被证明是政治阴谋。
是洗脑的一种方式,而片中印第安人的信仰,却显得那么有力量,它注重自然,尊重真理。
这里不由得让人们讨论起宗教的本质问题,肯定有很多观众不假思考起宗教的本质,宗教的本质可能是灵魂的慰藉,或者说是对自然的尊重,或者说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想象。
它是哲学的一部分,在任何国家的历史长河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当它被政治所利用的时候,历史往往会证明,它仅仅是政治的掩饰。
在很多时候,或者说在一场革命爆发之前,都有其沉淀许久的怨愤,都有其已经根深蒂固的矛盾。
宗教这个时候往往被利用,往往被披上虛假的外衣,制造所谓的“怪兽”,制造恐慌,愚弄民众,这个时候宗教的本质被曲解了,被利益化了,不再被用来净化心灵,净化世界。
在影片中能看见法国传统的浪漫情怀,公主的圣洁和骑士的勇敢之间摩擦出爱情火花,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公主和骑士的爱情在当时的背景下,似乎是一种奢望,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氛,整个国度都似乎笼罩着沉重的阴霾,他们之间的爱情,似乎就是黑暗中的那一点点灯光,照亮心灵,给人希望。
这不仅让人想起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当所谓的“怪兽”呈现在国王王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假惺惺地庆贺,明知道是假的,明知道是自欺欺人的,这似乎充分体现了革命爆发之前的一种征兆,政治高层的不作为、自欺欺人、腐朽等都是征兆的特征之一。
这部影片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含义,当宗教被政治无限地利用的时候,它将不是人们心灵的寄托,而是政治家们控制民众的绳索,在这种模式下,很多行为都被视为上帝的指示,很多行为就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合乎情理。
说一下这部影片的叙事流程,导演采用悬疑的叙事方式,所有谜团到影片的最后才得以揭开。
整部影片是有事实依据的,在18世纪60年代中期,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
在法国吉瓦冈地区,很多妇女和儿童不断地受到一只凶残的巨狼的迫害,人们胆战心惊,全国上下一时间都被这些触目惊心的杀戮震惊了,他们每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为了安抚、安定民心,国王决定命令皇家骑士弗朗萨克及其随从玛尼赴吉瓦冈捕杀怪兽。
弗朗萨克从最开始就对巨狼的存在产生很大的怀疑,因为据幸存者描述,恶狼体形惊人,而他是特别擅长制作动物标本的,即使这样,他也从未见过这种庞然大物。
在当地调查期问,弗朗萨克爱上了当地伯爵的女儿玛丽安,他的勇敢和坚强征服了玛丽安,他们坠入爱河,同时他还与美艳动人的官妓西尔维亚上床,这似乎是对当时法国社会腐朽的一种讽刺,并结识了玛丽安的哥哥让·弗朗索瓦,他在非洲猎狮的时候一只手臂被咬掉了。
但是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弗朗萨克从一具被害者尸体上发现了一颗钢牙,而且一位目击证人发誓地说有人正在控制着这头巨狼,这头狼是被人控制的,于是弗朗萨克开始希望通过研究其攻击的方式找到线索,但最后却一无所获。
这样的结果也招致品了国王的不满,于是国王又派来了一位武器专家波特纳,但是这位专家立功心切,简单捕杀了一只野狼,同时让弗朗萨克对其改头换面,制作成一头巨狼被送回巴黎,国王和贵族,并不知道其中的真相,顿时欢欣鼓舞,这又从另一方面极度地讽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一切都是虚假繁荣,一切都是皇帝的新装。
在巴黎,弗朗萨克看到了一本红色的书籍,这本书主要阐述的巨狼是为惩罚沉迷干哲学和科学的国王而来阐述反叛理论,弗朗萨克马上意识到巨狼可能是狼族兄弟会的工具这一事实,这个秘密组织计划以所谓的“怪兽”来破坏公众对国王的信赖,进而控制整个国家,在国家角度来讲,这个组织是个反动组织,他们不惜牺牲民众的生命,制造恐慌,制造混乱,但是这也正是当时那种极端腐朽的社会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反之如果一个国度,国王英明,治国有方,百姓安康,天下太平,又怎会出现凡此种种?
然而假的毕竟是假的,真正的巨狼还是没有被抓捕,它仍旧在危害百姓,弗朗萨克没有顾及警告,毅然决然地返回吉瓦冈,他想彻底铲除巨狼同时带走玛丽安。
玛尼一个人在一次激烈战斗之后,发现了巨狼的巢穴,在那里竟然居住着狼族兄弟会成员和一群吉卜赛人,寡不敌众的玛尼最后还是倒在了血泊之中,这是故事的一个高潮,从某种程度来说,玛尼的信仰是正确的,是纯洁的。
在知道好友惨遭不幸之后,弗朗萨克变得悲痛欲绝,在尸检中,他从玛尼的身体中发现了一颗银弹,然而只有让·弗朗索瓦才使用银弹。
极度愤怒的弗朗萨克要为玛尼报仇,于是接连杀了很多吉卜赛人,同时还发现了巨狼的巢穴。
政府把弗朗萨克关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他见到了西尔维亚,原来,西尔维亚是梵蒂冈派来的密探,而当地牧师萨迪斯居然是狼族兄弟会的首脑,弗朗萨克知道过多内情,于是她受教皇指派来刺杀弗朗萨克。
弗朗萨克被埋葬了,但实际上,西尔维亚的毒药只让他暂时昏迷。
弗朗萨克很快被西尔维亚手下营救,并随即出现在狼族兄弟会的秘密集会上。
在浴血奋战中,弗朗萨克杀死了实际控制着巨狼的让·弗朗索瓦,山中狼群则吃到了逃亡到山里的萨迪斯。
最终,弗朗萨克在狼巢中找到了恶狼,它已经在经过恶战之后变得奄奄一息,原来,它是一只被让·弗朗索瓦从非洲带回的怪兽,受过攻击人类的训练,最后,弗朗萨克让它安然死去。
以上就是这部影片的主要故事内容,包含的情节所反映的东西是很发散的,可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从我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有关政治和宗教的关系,影片的背景画面也是看点之一,法国波旁王朝那个时期的风格,不论是古老建筑,还是装扮服饰,都给人一种别样的雍容华贵的感觉。
影片中的惊为天人的莫妮卡·贝鲁奇和艾米莉·德奎恩,一位是清纯动人的伯爵女儿,一位是妩媚的,当画面停留在她们身上的一刹那,宛如一幅精美的油画。
任何一部电影,背景音乐都很重要,它要和影片的。
故事进程融为一体,更好地和故事的灵魂完美结合,这部影片的音乐就很成功,它大气豪华中带平淡,它时而将人带入紧张气氛,时而将人带入浪漫气氛,像史诗一样。
影片和其他好莱坞影片相比,不是那么紧凑、震撼,欣赏它的时候,会犹如欣赏一幅缓缓舒展开的画卷,如行云流水,使人舒服,使人对片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都能有很好的理解。
往往会是这种情况,很多影片谁也搞不清它到底想说什么,但是片中的某个场景、某个情节,却会让人感到什么,而这往往是成功的。
特别欣赏片中的服饰,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服饰,对我而言,我更加欣赏剧中印第安人的眼神,它带有坚韧和智慧,具有远古气质,同时其信仰,和动物的沟通,无非就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古朴纯净的气息在现代社会中是很难找寻的。
总之,这部影片中,狼不是怪兽,人也更不是人,狼被政治利用,也就是被人利用,群众也被政治家诱导,矛盾充斥在整个社会,随时爆发,任何因素似乎都无法阻止革命的爆发。
这部影片是成功的,至少引起了很多思考。
电影艺术的魅力就是这样,它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历史、爱情、信仰。
它能让现代的人们感悟历史的教训,历史的轮回,能让现代的人们领会曾经的爱情,能让现代的人们体味宗教在特定时期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信仰的重新坚守。
对现代人的启示很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是其他艺术作品所达不到的。
再说这部影片的外在表现形式,它集结了美、亚、欧三方面的电影人士,剪接得很有张力,动作设计也很漂亮,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印第安人的武士这个角色,这个人全场给人很冷很酷的感觉,一人对付一群人,他能和自然通灵,让人倍感神秘,片中他简单地和“女巫”的眼神交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个印第安人的爱情渴望,他的话不多,但时时刻刻都在传递各种信息,这是导演的成功,更是演员的功夫所在。
导演克里斯多夫·甘斯好像要履行约定,想要让所有观众人人满意,即使不是好莱坞史诗片,但是有慢镜头的原野场面;即使没有深究政治内涵,但是有宫廷阴谋的情节;即使没有电脑制作的怪兽,但是有比恐龙还怪异的“怪兽”;既有色情的,又有古代欧式妓院刺激你的荷尔蒙,等等,这些都足以在影片中欣赏到。
画面精美绝伦,剪接张弛有度,动作设计相当漂亮,值得推荐。
盛佳蓝光标注
啊,《狼族盟约》……啊,莫妮卡·贝鲁奇……啊,文森特·卡索……一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冗长的电影(还不知道有没有剪过),因着他们俩,闪着七彩的礼花^^莫妮卡·贝鲁奇这个性感尤物,作为同性的我都无法抵挡她的魅力……用刀子划破男猪的胸膛然后舔那带血的刀,煽情妖冶到一塌糊涂啊……迅速地展开铁扇杀死那个疯婆子再用极快的速度收回衣服里,真是杀手杀手杀杀手……文森特·卡索……这个变态的阴鸷的脆弱的迷人的超级大反派霹雳大恶人……真是华丽丽地吸引眼球啊……假残疾、训练怪兽杀人、乱伦、强奸……让·弗朗索瓦真真当得上“变态”这个词……最后还以那样的死法向被他杀死的深爱的妹妹玛丽安倾诉爱意……男猪赢了又怎样……亲爱的玛丽安在地狱里陪的可是哥哥让……(好吧这是我的愿望,玛丽安最后被印第安治疗术救活了)死前和男猪的对话:让:玛丽安,看啊!
(然后把刀子拉过来戳到自己肚子上)男猪:玛丽安不在这里!
笨蛋(笨的是你)让:你让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了(从这句话知道,其实怪兽不怪兽死不死对让来说都没有意义,他从头到尾都只要玛丽安一个……华丽丽的乱伦啊……)然后死时那没有闭上的眼睛,看那眼神,销魂啊……记住了让·弗朗索瓦的同时也记住了他的扮演者:文森特·卡索……《不可撤销》《公寓》《伊丽莎白》《秘密雇员》《圣女贞德》《仇恨》《太保密码》《暗流》《快感,或小小的麻烦》……还有他让全世界男人仇恨的一点:他是莫妮卡·贝鲁奇的老公!
其实那个印第安人马尼也是个萌点,但他死得太早了ORZ……所以不提了可怜的孩子,你是好样的……啊……现在看电影都没法萌主角了……尽看配角……
影片虽然长了点,也还不至于让人感到无聊。
一只专伤害妇孺的猛兽,追查事实真相的皇家标本师。
中世纪的法国,浓郁的异域风味,流行的浓妆和假发。
再来点格斗作为调味剂。
当然还有莫妮卡·贝鲁齐性感的裸体。
喜欢中世纪欧洲的朋友会喜欢这个片子。
挺好看的我觉得。
法国电影一贯讲究镜头感。
即便再烂的情节,再平庸的表演,但镜头一定会用的很有想法。
虽然一开头就已经猜到了整个剧情的发展,但那种不同于好莱坞模式的镜头语言还是让人为之动容。
实在是没法评论的一部电影,你说它不好看吧,有一二个美女,有一二个还勉强能说得上是帅哥,有血腥有暴力有情色有政治有阴谋,可是就是说不上是个什么玩意儿,故事故事乱糟糟,主题主题说不清,看得是一个懵字了得。
服饰布景很漂亮,画面配乐也精美,情节推进也不慢,但两个半小时,还是够折磨人的,如果要精简得讲完一个故事,能删一半都多。
我有一堆问题哪个能帮我解释清楚?
说实在人名我都没搞清(法语除了您好谢谢其它我是一句不懂),除了玛丽安和曼尼(比较简单大众),卡索演的那个哥哥叫什么(什么什么尚?
尚什么什么?
)?
做标本的这个人叫什么?
莫妮卡演的叫什么?
搞个兽医和那个疯女人的角色做什么(大革命之前的年代,要证明他们是被压迫的人民从而参加秘密结社?
)?
曼尼喜欢那个疯女人?
为什么最后才怀疑那些穿得像原始部落人一样的人(第一次狩猎时没看出来这些人有问题?
这些人是什么人?
农民?
猎户?
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
大幅度渲染妓院的情节有什么意思(就为了让莫妮卡露露?
我实在受不了那个半拉子英雄又说爱玛丽安又去嫖妓)?
那个疯女人到底是谁杀死的?
或者是有不止一个疯女人?
渲染这哥哥爱上妹妹又是什么意思?
那个什么沙丁又到底是什么人,和他们家是什么关系?
真是乱!
很喜欢,也让人遗憾,这是一部含有大量顶级镜头的作品,许多构思细节场景让人喜欢让人惊叹让人凝望,更不用说绝赞的音乐。
但是!
可是!
可惜的打斗部分不伦不类,装逼指数破表,还有个就是影片前期就各种精彩,把后期给透支几乎殆尽,变得冗长,这点不够明智,就我认知的满分作品,前期铺垫大多枯燥,一个好故事需要先抑后扬,于高潮处落幕,不过有时也会想正式因为拖着这么冗长,大多数人都能感觉这部影片本身落寞不行的感觉,居然和片尾老帅哥从人群中走出来的落魄结局相呼应,由戏外呼应戏内,如果这么想,也算一个小亮点。
给4星。
后半部给透支的有点厉害,有时候烂尾太长就不能说烂尾了,不仅仅只是收尾不好,而是拉低整个影片的层次感觉。
所以其实3.5星也许更合适。
令人惋惜!
143分钟剧场版和150分钟导演版的剧情差别从68分钟开始,杀了怪兽以后,导演版有在妓院的一段剧情,剧场版则跳过。
《狼族盟约》。
9分。
我私下里认为包括这个片名的翻译在内,几乎所有汉译名都不精准。
克里斯多夫·甘斯编剧、导演,塞缪尔·勒·比汉、马克·达卡斯考斯、杰瑞米·雷乃、文森特·卡索、艾米莉·德奎恩、莫妮卡·贝鲁奇主演作品。
大咖云集。
剧本扎实。
而且一定要看151分钟的导演剪辑版,非常赞!
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是一个和狼族有关的故事,片中虽然马克饰演的印第安人马尼和狼群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但狼在本片中只是个简单被利用的道具而已。
而故事的本质是爱情、权谋与复仇。
可谓精彩极了。
塞缪尔饰演的皇家骑士法兰克和好友马尼奉命前往吉瓦岗地区捕杀怪兽,途中既有开明派人士热情接待,也有保守派多加阻拦。
法兰克博学多才,武艺高强,也风流倜傥。
野兽尚未捕杀,已和城中莫妮卡饰演的名妓多次偷欢,又和艾米莉饰演的伯爵女儿玛丽安纠缠不清。
彼时,恰好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各方势力都在暗暗较劲。
所谓怪兽,自然也都是有人故意为之。
世上最可怕的是人。
唯有片中两位奇女子,实在是美艳动人!!!
神权与皇权的争斗,白玫瑰与红玫瑰,一幅华丽的中世纪图影
看不下去
情节太拖沓,故事太一般,完全没有悬疑感,也就动作戏有看点。
哟,还意义深远咧……
头30分钟很BORING~
....
经典就一个字,偶只说一次 !
我看的导演剪辑版,虽然就连我自己都无法忍受那种缓慢偏文艺的叙事节奏,分了好几次才看完,但却还是很喜欢这个高逼格的调调。除去文森特·卡索饰演的妹控后期崩的比较突兀以外,全片非常圆润典雅,我很喜欢。
太浮华了。。。艳丽的要死。不过还不赖
法式魔幻惊悚浪漫,强力推荐
一个可以拍成宏伟史诗的题材拍得这么小气,看了DC版本,仍觉故事很多地方没有交待清楚。
拖就一个字。
唯美的奢华,女猪很丰满。最终还是人。
Vincent Cassel......Oh......My...... *sound of my panty hitting the floor*
真没有什么好看的。真的。
好片子,值得看
2001 法国 魔幻 悬疑 惊悚 动作 莫妮卡·贝鲁奇
剧情云里雾里,台词不明所以,打戏全靠剪辑,跟神作《血源诅咒》有毛关系?
片子很一般,贝姐的表演也不咋滴~很失望!
前半部分拖沓,后半部分精彩莫妮卡贝鲁奇的那个杀人造型比较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