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字而想看的,没想到能给我这么多的感触。。。。
连着两天看了5集导致我被致郁了,也是哭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想,但是过了几个月后来看大结局已经忘了很多感想了。
只是,真的,爱比食物更重要。
一下子也不知道说什么,不过据说这只拍了原著的上半部分,结局妹妹死了,藤子死刑了,但是小姨却还逍遥法外。
里面的很多镜头拍的很好我也很喜欢。
神剧,先说说制片方面:压抑的氛围感和每个记忆节点的分镜都引人入胜镜头的画面设计以及环境摆放直呼牛逼。
回忆的蓝紫色调让人深陷其中诡异的bgm和一些重要节点的歌曲直接给气氛升华!
一个字绝再说说细节:贯穿全剧的人偶歌曲中的歌词有好几个版本,这都代表着当事人对生活的态度,但藤子是在高兴时才会唱。
每次出现涂芭比粉口红的嘴巴都是在下暗示每集都会出现藤子从审讯室出来走路的场景!
这时候的光感,是藤子心理变化的反应。
藤子自己在监狱中,回忆曾经在阳台看到女儿们吹泡泡的场景和和女儿一起翻花绳的场景其实都是她对女儿的爱。
因为她不懂这是什么,所以她不明白她该怎么做。
她也曾无数次试图去拉起希望,在母亲死后抱着母亲的头,在床上起来试图拉住茂子,成为销售员看到茂子来找她也想拉她等等一切一切,在她人生快到头也从未真正抓住过。
让她也永远的自以为,没有人可以成为她的希望,她的茂子阿姨是真真一步一步毁了她。
就连最后茂子阿姨带自己外孙女来的时候试图和外孙女拉手,却因为透明的墙没能触碰到,其实这对她而言是距离,是希望。
结尾和美智子吵架的几分钟,美智子拿拳头砸墙,她油嘴说这里有墙,其实是她在庆幸“诶!
我和谁都有墙!
”她也在悲哀“啊,不管如何永远都有一座“墙”,无论过去未来”结尾藤子最后对美智子说“不要再用廉价的化妆品,会长皱纹”对于藤子而言,她后期的价值观就是脸最重要,从第一次采访就问书封面的照片就能看出,所以在结尾,这句话就是藤子作为母亲,对自己小女儿特殊的温柔。
而执行死刑前,藤子合上那本书,封面是被撕碎的全家福,而撕碎的裂纹则暗示着死亡有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但这篇真是悲剧中的悲剧,说不上来,我觉得形容它为为悲剧而悲剧也可以。
我之所以写这些藤子追求希望的细节,只是我认为,悲剧中这些微不足道的 希望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吧。
以上是我的理解,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补充。
看得出来主创拍得很认真,摄影调色配乐一如其余同类型剧的致郁调性。
但是成片的毛病也一样,表达主题的方式匠气快要溢出屏幕,而主题本身毫无新意。
从杀人到面容到“不要变得和你母亲一样”的话语,剧中似乎处处都在通过可以利用的角落提醒观众,原生家庭的代际传承,以视觉化和实体化剧集主题—母亲的影响。
这些巧思单独拆开都颇有让人赏玩的兴味,但是全部集中堆砌在一共也不过六集的剧情中,就明显有“为点题而点题”的观感。
同时,这样的操作在本剧中不止代际传承这一处,第五集藤子在牢房中与孩子的剪辑便是一例。
而最致命的是,上文列举的种种多余之处,并非洪水般的隐喻之于姜文,那根本不是“淤出来的聪明”,而只是机械地重复主题。
俗话说过犹不及,不留白而过于使用技法点题的导演,让本剧充满设计的人工色素。
再说回到主题本身,不过是已经被探讨过无数次的原生家庭与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
当然,对于这类经典母题,只要导演自身的解读出色,丝毫不会影响剧集的精彩程度。
然而,本剧导演似乎对于这个话题并没有自身的深刻沉淀,给出了标准正确但是毫无价值的探讨角度。
甚至相比wowow出品的“无罪之日”,都要逊色不少。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拍得用心的平庸之作,杀人凶手的推理作为为数不多的亮点,也难以挽救表达方式的匠气与表达主题的老套。
这部剧就像班里无比努力但是成绩却总是中等的同学,熟练地背下所有标准答案,但是最好的考试表现一定不是拼凑出的标准答案,就像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文章并不会是一篇结构和潜在逻辑过于清晰的议论文一样。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不是人工色彩浓重的主题+技法的粘合,而是一篇浑然天成,“天然去雕饰”的留白散文,让人沉浸其中,才能况味十足。
当然对于一部电视剧,由于完成时间与时长的比例与电影完全不能够相提并论,这样的要求有些苛刻。
但是即使抛开那些已然做到了“天然去雕饰”的电视剧不提,看到这部剧8.7的评分实在是心有“戚戚焉”,希望它早日回归到适合它的评分吧
完全没想到会被一个杀人犯的故事吸引。
故事开始从一本描述藤子的手稿讲起。
一个女记者收到稿子是描写一个杀了15个人要被执行死刑的女犯人的故事。
写这个故事的人是她姐姐,而故事的主人公是她的母亲。
这是在她姐姐自杀后收到的。
她按照故事情节去采访她母亲当年全家被杀分尸,只有她自己一个11岁的女孩还活着。
推测她的家人到底如何过世的,是不是她杀的,如果不是,到底谁杀的。
然后讲到她被妈妈的妹妹领养,然后经历学校小团体,讨好同学,不敢面对分尸小鸟的事实,害怕引来另一群同学的报复,而杀害了另一个同学,从而开启了杀人之路。
然后进入青年,恋爱,早孕,好友和男友的背叛,结婚生子,看的人心都碎了。
然后做保险,陪酒,嫁给一个富豪,而后家境越下,从别墅到一套大房子,到一个临地铁顶楼小公寓的一路变化。
这每一次人生的变化都伴随着整容,然后逃离,重新开启人生。
很奇怪的是,父母两方虐待孩子,都只打大女儿,因为大女儿长相不好看,且更像藤子,不打二女儿,也许是姐姐保护了妹妹。
妹妹被虐待的很轻微。
我想藤子杀人不是因为她的恶意有多大而是她周边的人,她的生长环境并没有告诉她除了杀人之外的选择。
从第一个杀的人小坂惠美开始,藤子就无意识地将杀人作为了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常人可能会选择逃避、威胁、或者恳求但是藤子选择了让小坂惠美消失,这样的选择一直贯穿她整个人生。
当一切走入绝境,她最先想到的是杀人。
故事的开始把早季子也就是藤子的女儿的人生和藤子重叠了,她们从母亲的身上得到的恶意被继承,是因为爱是需要学习的,不管是早季子还是藤子虽然渴望幸福但是一直都没有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触摸幸福,她们不断挣扎最后堕入深渊。
真正的恶是来自于小姨以及整个天水教,这个借着宗教教义来执行人性的欲望,去塑造伤害那些本身内心具有巨大空洞的人,她们亲手断绝了藤子追求幸福的渴望,不断引导她,洗脑她让她走上屠杀的路。
电视剧的最后触动了我,那是藤子在监狱中的幻想,是对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的幻想。
藤子是童年阴影太大以致心理扭曲还是先天缺乏共情能力?
这剧看得有点难受的。
我从小到大没受过校园霸凌,所以没想到小学生之间还这么多勾心斗角,嚯嚯,但藤子那种怕被孤立和遭人敌对的心理还是懂的。
说起来日剧里好多讲校园霸凌的。
另,真千子姐姐演技一如既往地好。
枯了,两个月更新一集?
有没有生肉我啃生肉也行。
首先,我特别感谢字幕组,关注了他们微博,所以有看到他们一直有在跟进这部剧的翻译。
可是有问题我想指出来,虽然也有字幕组对于纸上,屏幕上的日文不翻译的,但是我觉得对于最后,出版的尾页上写的东西应该翻译出来吧,是不是有好多人不知道小女儿最后还是死了啊????
还有就是对于有几处地方,总感觉翻译有问题,照字幕组的翻译的话有些点无法理解啊……最后还是感谢字幕组!!
期待他们的其他翻译作品!!
晚上下班后看了第四集,觉得脸有点痛o(╥﹏╥)o,今天没有时间更新影评了,待之后慢慢更新。
看完这集后感觉整个世界就是个邪教,在推动藤子一步步沦陷。
首先梳理一下对于剧中一些线索的疑问和猜想:1. 木偶之歌这首歌在剧中一共出现了两版歌词,这里简称“木偶版本”和“歌唱家版本“,那究竟哪一版才是正确的呢?
个人猜测是“木偶版本”,我们可以从早季子这里进行验证:早季子的歌词是从哪里听来的呢?
肯定不是藤子处,因为藤子本身唱的是“歌唱家版本”,所以大概率是从外界听来的。
我们可以首先假设是唱给早季子的人本身记错了,但是早季子唱的歌词又与幼年藤子唱的歌词完全相同,按理来说这期间相差数十年,所以两个人不太可能从同一人处听到这首歌,而唱给早季子的人和唱给幼年藤子的人同时记错了歌词,并且两人犯的错误还一模一样,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所以由此推断出大概率“木偶版本”才是正确的歌词。
那这首歌又为什么会有两个版本?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唱“木偶版本”的都有谁:黑化前的藤子,见到母亲杀人前的早季子;唱“歌唱家版本”的有:惠美,黑化后的藤子,见到母亲杀人后的早季子。
我觉得歌词版本的变化象征着女孩们心理的变化,”木偶版本“象征着尚纯洁的心灵,而”歌唱家版本“则象征着恶之种子已经萌芽。
2. 孩子早季子父亲家暴早季子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反正等待你的也是没有孩子的人生,跟你妈妈一样。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奇怪,他们明明有两个女儿,为什么会说藤子没有孩子呢?
第一种可能是字幕组翻译错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早季子和美智子并不是藤子和丈夫的孩子。
3. 早季子早季子有没有摆脱母亲的影响?
我认为应该是没有,从早季子陷入热恋,未婚怀孕和整形来看,她似乎就是在重复母亲的道路,再加上早季子在拿到伙食费后唱起了“歌唱家版本”木偶之歌,不得不让人怀疑早季子是不是也已经黑化了。
4. 小姨茂子关于小姨我有一点非常疑惑,当时小姨为什么只收养了早季子,却没有收养美智子?
如果是出于亲情考虑的话,不应该是同时收养两姐妹更符合常理吗?
无论是藤子还是早季子,为什么小姨偏好收养经历相似的孩子?
在美智子拜访小姨的过程中,为什么会给了小姨手链特写?
目前得知小姨与小坂初代同是天水教成员,那小姨是否也参与了凶杀案?
小姨为什么对藤子的妈妈执念非常深,而且看似对藤子很关切,但是在关键节点上又总是将藤子推向深渊?
小姨为什么要与藤子建立收养关系,真的是为了能来看望藤子吗?
(我再次确认了一下,早季子后来的确是被茂子收养的,美智子在第二集提到早季子和藤子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被茂子收养)5. 天水教剧中出现的宗教与谋杀案是否有关联?
重看第二集的时候发现,虽然不太明显,但是小姨家已经有佛龛了,而且藤子说小姨一身香火味,说明在藤子幼年的时候小姨就已经信教了。
这样看来,天水教的确很可能与凶杀案有关联。
6. 藤子的妈妈从藤子的回忆来看,她妈妈在割她脖子之前说了一段类似于“你跟你妈妈是一样的人”的话,这段话在我听来也很奇怪。
按常理来说,她妈妈应该说”你跟我是一样的人“,为什么这里说的话却像是个局外人?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猜测:一种可能是字幕组翻译问题;一种可能是藤子并不是她妈妈亲生的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话并不是她妈妈说的,而是凶手说的,只不过藤子记错了。
接下来是关于前三集出现案件的推测,等待打脸的时间又到了:1. 中津区灭门案:由第四集可知杀死藤子一家的凶手是小坂初代,关于其动机我有如下猜测:1)小坂初代为什么要杀死藤子一家?
a. 与天水教相关:天水教出于某种目的对满足某些条件的家庭进行清除。
按照剧情,藤子一家和小坂初代并不住在一个城市里,那小坂初代是如何了解到藤子一家信息的呢?
有可能是小姨茂子透露的,在这个过程中,小姨充当祭品提供者的角色,而小坂初代充当刽子手的角色。
b. 与个人恩怨相关:小坂初代完全出于个人原因杀死了藤子一家,在追踪藤子踪迹过程中了解到茂子和早季子都加入了天水教,为了接近藤子而最终加入天水教。
2)小坂初代为什么没有杀死藤子?
a. 出于恶趣味:小扳初代的童年可能与藤子相似,她坚信孩子们长大后无法逃脱母亲的命运,基于此把藤子当做实验对象进行观察;b. 出于同情:由于童年与藤子和早季子相似,所以小坂初代对于他们是同情的,一方面她认为孩子终会变成她们母亲的样子,与其苟延残喘还不如早点死去,所以砍了藤子一刀;另一方面她又感同身受这些孩子们的无辜,所以最终还是给了藤子重启人生的机会。
2. 惠美被杀案:这个案子的凶手无疑是藤子,重新看了第二集后我大概理清了惠美的动机:藤子值日当日,惠美见证了空子(就是那个扎双马尾的妹子)利用金丝雀打压藤子,所以设计了杀死金丝雀并嫁祸空子的计划。
首先空子书包中一直放着杀虫剂这件事应该不是秘密,其次在最早的时候空子也的确表达过对金丝雀的厌恶,所以惠美在掐死金丝雀后故意将杀虫剂的瓶子丢在地上以制造空子行凶的假象。
至于藤子焚毁金丝雀尸体这件事应该不在惠美的计划之内,惠美也从来没想过把藤子拉下水,之后惠美提出与藤子一起去找老师坦白也的确是不想让藤子深陷谎言无法自拔。
这样看来,整部剧中只有惠美对藤子是真爱啊!
3. 记者被杀案:由藤子的回忆来看,剧情并没有完全揭露凶手(没有给出全部面容),我认为凶手有可能是小坂初代,因为茂子的眼睛偏长,小坂初代的眼睛偏圆,回忆中凶手的眼睛与小坂初代更相似。
但是藤子可能把凶手误认为了茂子,所以才会说“孽缘”(小姨探访时,藤子说过与小姨只能算是孽缘),并且向美智子谎称是自己杀死了记者,目的是帮小姨掩盖罪行以报养育之恩。
4. 安娜:表面凶手是藤子男友,实际凶手是藤子。
5. 藤子男友和第一个孩子:男友是被藤子勒死的,然而我认为藤子并没有直接杀死小南,小南应该是被困在柜子里闷死或饿死的。
男友爱过藤子吗?
我认为没有,由后面的剧情可以了解他是个颜控,而藤子并不符合他的择偶要求,藤子可能只是众多自己送上门的便宜之一。
男友爱安娜吗?
我认为他爱的并不是安娜,而是安娜的外貌和家室,即使他真的能与安娜结婚,最后的结局也会与藤子相似。
5. 藤子老公:关于这个案件的凶手我有两种猜测:1)凶手是藤子:藤子由于1)难以继续忍受家暴;2)发现老公出轨;3)老公提出离婚而杀死了英树并割伤了早季子。
2)凶手是小坂初代:这件凶杀案现场特点是什么?
尸体被发现了,这与小坂初代的行凶风格相同。
而且早季子的手稿中并没有描写藤子割伤她的事情,有可能是因为割伤她的根本不是藤子,而是小坂初代。
6. 早季子:早季子的死亡有两种可能:1)自杀:早季子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风水教和茂子均与中津区灭门案有关系,无法承受这个真相而选择自杀;2)被灭口:早季子在调查藤子经历过程中发现了事实真相,小坂初代对此有所察觉并利用早季子有自杀史这一点,将凶杀案布置成自杀的样子以不引起警方的怀疑。
7. 出版社主编:大概率已经遇害,凶手是小坂初代。
如果案件的真相只是邪教杀人的话,那故事其实就有点无聊了,邪教杀人理由千千万,随你怎么编。
“人渣的后代,注定成为人渣。
”这是妈妈用刀架在女儿脖子上时说的话。
从那以后,脖子上的伤痕就一直伤在心上。
她想重启人生,就像一切不曾发生过一样。
她也有朋友,她们一起在午后去游乐场,一起唱法国童谣。
但她还是被当成异类。
渐渐的,不理解的眼神变多了。
人们说:“这两个奇葩真恶心。
”那是她第一次杀人,缩小的瞳孔,双手的余温。
冰冷又带有一丝侥幸。
那个人断了气,她杀死了童年的友谊。
她也奢望过幸福,那是一个面容白皙,有些艺术气息的男孩。
她把初吻、初夜都交给了他。
可她的爱太热烈,只把心爱的男孩推到了闺蜜的床上。
那是她第二次杀人,她终于得到了那个男人,她们在尸块和鲜血中私定终身。
从那以后,她辍学,带着女儿,养着那个软饭男。
没有学历不要紧,有一份能安身立命的工作就好,哪怕去陪酒,哪怕去卖春……但人类社会的鄙视链中,丑即是原罪。
当她看到软饭男跟另一个女人在被窝里慌张的眼神时,她终于明白,又该跟过去道别了。
丑陋的女儿就在壁橱里,她走的静悄悄。
仿佛不曾出生过。
软饭男的尸体成了悬案,尸块在各处被发现。
她,换了张脸,大摇大摆的在歌舞伎町、银座,追逐着她要的幸福。
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幸福吗?
名牌、豪宅,一段没有名份的婚姻,两个不明不白的新女儿。
为什么总是不满足呢?
因为女儿们继承了她过去的丑陋吗?
因为自己还是个舞小姐吗?
她的手沾满了鲜血,却只换来了男人破产,被迫搬入公租房。
逼仄的空间,苍老的容颜。
人们说:“那个女人整容失败了,像怪物一样,哈哈哈哈”不够,不够。
欲望不可餍足,人生总能重启。
只要都杀掉就好。
当她把屠刀架在女儿脖子上时,她说:“人渣的后代,注定成为人渣。
”然后,是喷溅的鲜血,模糊的视线,女儿奄奄一息向她伸出的手。
那手,那么温暖,那么美好。
为什么?
为什么会后悔呢?
她看着染满鲜血的双手,唱起了那首法国童谣。
然而,人生还能重启吗……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我出生在一个看似十分有钱的家庭,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已经负债累累,母亲愿意花钱买各种化妆品和名牌服饰,我却因为交不起伙食费对老师撒谎,被同学欺凌,对于我的日常生活来说,被父母打骂基本是家常便饭,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我可以说在这样的夹缝中挣扎着活了下来。
如果用我现在的认识去看待这样的童年,我大概会精神崩溃,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自虐倾向或者报复行为都是很有可能的,换句话说,是绝对不会成为像剧中姐姐一样善良温柔的人的,这样一想,对于剧中想表达的原生家庭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影片的一开始是从藤子被捕入狱开始的,她杀了丈夫、女儿、朋友、甚至一些毫不相关的路人,甚至最后的几个死者只是因为稍微阻止了她那么一下,就被勒死分尸不得善终。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从头到位没有对自己的暴行辩解,居然让我莫名的流泪。
影片中对于藤子母亲的刻画,最开始就像是一个她自己的复刻,同样的对女儿恶语相向,同样的认同“杀人鬼的女儿也一定会杀人”,这样宿命般的理论,她就因为未发生的未来就否定了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
藤子的一生都活在阴影的笼罩下,寄住在姨妈家的时候,认为一切能重新开始,这就像是一个虚无的希望,奠定了她一连串悲剧的开端。
重新开始,就意味着她想和过去的时光割裂,成为完全相反的人,所以她尝试融入她认为的班级主流——那些看起来的强势者,为此舍弃了自己的喜怒、开始撒谎、伪装,注定得不到那些珍稀的“真心”,最后还因为他人喜怒亲手毁掉了那段朦胧的友情,那是藤子第一次用绳子将人勒死在储物间,后来的杀人动机和手法也和这次如出一辙。
如果从因果论的角度来,她的人生也是充满转折点的,只是她在每一次都做出了最糟糕的决定,影片固然是有夸张的成分,但是限制她选择的不是客观条件,而是她的自我设限和认知。
比如在她认为结婚是唯一的且重要的,能够摆脱过去的手段,所以不论是闺蜜和男友的不正当关系,还是婚后的对她的冷眼相待她都可以不在乎。
再比如有的人说“别人看起来幸福才是真的幸福”这样的话也深信不疑,她就在追求表层幸福的路上被蒙住了眼睛,金钱、美貌这些成为了她的诉求,这些必然会导致家庭的悲剧。
影片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对藤子的生命进行回溯,她看似一直在逃离,实际上却一直像一个提线木偶被他人操控着人生,不论是姨妈的“不要成为你妈妈那样的人”这样的暗示,亦或者“别人看起来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灌输,都让她潜移默化的成为“杀人鬼藤子”这一既定的人,即使她想努力改变现状,却只能一次次跌回深渊之中,不得已回到那个已经建造完成的囚笼,走上他人早已铺垫好的命运。
刚看完影片的时候,我一度认为她的观念束缚了她,识人不清,错误的选择了朋友和结婚对象,是她自己推开了那些本能够拥有的美好,然而,这只是站在一个幸运者角度的傲慢想法而已,就像人想要突破阶级的束缚一样,我们大多数时候是被环境塑造,而不是在创造环境。
藤子在最后面对孙女伸出了手,孩子隔着玻璃想要牵起她的手,她听到了儒软的“妈妈”
日本特有的恶女情结,明白主创是想表达原生家庭的恶对一位女性甚至几代女性产生的恶劣影响,人性本恶也无可厚非,但作恶也要讲逻辑吧?灭门碎尸案刀上没指纹?掐死同学脖子上没留指纹掌印?当日本的警察都是白痴吗?细节太粗糙完全不能细抠,两集弃!抛却基本心理行为逻辑和人物塑造,单纯为恶而恶为暴力而暴力只会让人反感,这么高的分是怎么打出来的?对比之下才发现《绝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多好。
只有三集课看但是实在想知道结局看了网上的剧透 这故事开了一个变态的好头 但是后来感觉是为了变态而变态了 没有太大意义…
配乐优秀,奇情杀戮版被嫌弃藤子的一生。尾野真千子演技太赞了,衬托得和她对手戏的记者小女儿像个弱鸡。
啊,这。。。。不是很明白一个缺乏基本统一逻辑内核的故事为什么能收到如此高评价。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想要重置人生的欲望?excuse me?故事全然按时间线索进行,每一集的主题与对话混乱外加意义不明,连基本想要表达的命题也看不到,总之就是血腥,就是卖惨,单纯地渲染惊悚气氛,无趣地寄希望于套一些命题在故事上。作案手法也粗糙到不切实际,糟糕!
看完感觉就是 就这???
女性代代绵延的悲剧人生是挣扎不出的泥潭
那些冷眼作壁上观说无法理解的人 童年一定都过得十分幸福美满吧
结局很烂
第一集看了十分钟以后。就感觉没意思。
怎么变态怎么来,太刻意猎奇
受过伤害不是作恶的借口,更不是能够被原谅的理由。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归责的第一原则;什么错都归结于与家庭和社会,很便利,但对于个人的人生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不会反思自己的人才永远重复同一错误,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没有被救赎的缘由。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结局也真的是,太随便了,不认真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表演的话,其实也是中规中矩,看尾野演太多这类角色其实还挺麻木,当然她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配角并不都十分出彩,只有少数几位印象深刻。
尾野姐姐演技太好了!
结局太差了吧 硬掰成宗教太生硬了
还是那句话,什么变态在日本都不算恶,因为真正的恶来自家庭来自社会,她们之所以变态我觉得只是宣泄。一位母亲不当母亲而残害自己骨肉和身边的人成为罪恶的人,三观不停刷新的我,慢慢理解藤子所作的一切了。一部好剧啊
这是什么垃圾结局?烂尾毁所有。剧透:好人全部死完,坏人没有捉出来,继续逍遥法外。主角也被判了死刑。各种伏笔全部被编剧忘记了。还引出了宗教。坑越挖越多,结果一个不填。牛逼,滚吧!还更新5年,你对得起等你5年的观众啊?
尾野真千子是个在国内根本没有可以对标的女演员。古装现代装都来得,想美艳就美艳,想喜感就能喜感,想狠毒就徒手分尸给你看。小野花梨前途无量,妹妹加油,干掉黑木华!
尾野真千子 ,真的快成恶女专业户了
只要我杀的够狠,人性就反应的够深?这故事是个啥破玩意儿???说不明白就甩锅给宗教…还有这个剧的妆发是没人做吗?女主全程冻龄?整容不整容有啥区别?这不是wowow的剧吧……太差了
小姨妈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