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塑造女主,并非公主,她贫穷但向上,为梦想不断努力的平凡打工人,柔韧又富有力量。
男主,落魄王子,前期是个潇洒,不知人间疾苦,在城堡中什么都会有人替他做,也许这就是父母剥夺他继承权的理由?
贪图享受、美色的富家公子哥,处处靓妹,带有几分油腻的发情男。
男主的“花言巧语”说服了鳄鱼带路,和女主的脚踏实地相反,女主一直按部就班,努力工作,着算不算是主角的性格互补?
女二,开朗、热情,虽然是一直被宠爱的大小姐,但是不做作,会紧张出汗,会用餐巾纸擦腋下塞胸口,外形是很典型的甜心girl。
而且是真的仙女,女主打翻了食物台,恰巧是她准备用食物拿下王子的时候,但是她没有责怪自己的朋友,而是立马暂别王子,带着女主去换衣服。
萤火虫,虽然看着又老又丑,但解开绳子营救男主带路拔刺推动感情勇斗邪恶影子他是都能做啊,和迪士尼总喜欢安插的搞笑丑角相比,观感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欧迪婆婆,一位看透一切的哲学巫婆,问主角们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剧情和传统的青蛙王子的故事相比有几个创新点一是迪士尼的第一位黑人公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改动了年代,和使用了很多爵士乐的原因。
二是颠覆了传统的故事,改成了公主变青蛙三是将年代放在了现代。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男女主的成长,只是作为成长最大推动的爱情,铺垫的还是有点勉强。
男主一个浪荡公子哥,交往过那么多的女朋友,又为什么会被醉心工作,略显无趣的女主打动呢?
因为她好特别好不一样吗?
(虽然没有人看完会不喜欢女主吧)。
同时,为了实现女主的梦想,就要和女二成婚?
这不是骗婚吗?
女主那么坚定的追求梦想,经历了一场冒险,也没觉得就有多男主到为了能够和他在一起,甘愿做一只青蛙的程度啊?
她因为男主对梦想的迷茫从何而来?
配角戏还是蛮动人的,再一次夸赞萤火虫,哪怕他因为女主的冷言揭露真相而伤心,但是他依旧义无反顾冲上去帮助这对,不害怕,不畏惧而鳄鱼在那么享受一起演奏音乐的时候,看到萤火虫出事了,立刻选择了雷放下了音乐反派的覆灭不是非常浅显的正义战胜邪恶,更多的则是巫师自作自受,这是他为了使用邪恶力量需要付出的代价。
作画非常优秀,在2024年往回看,感叹已经很久不见传统的二维手绘的动画了,反派影子的作画表现很妙。
几个转场过渡我也美美欣赏,比如荷花池的那一段,勇萤火虫亲星星-亲散星星的水中倒影-水面涟漪散后浮现男女主,歌舞的画面都挺好看的。
如果不是花生米说她要看《公主和青蛙》,我还不知道迪斯尼新做了一部2D动画长片,更不知道这部片还是今年的动画热门。
我们都说皮克斯出品,必属佳品,其实这几年的迪斯尼出品也多属佳品。
《Enchanted》清新动人、《加勒比海盗》狂野浪漫、《歌舞青春》赏心悦目,都属甜而不腻的娱乐上品。
关键是甜而不腻这个度的掌握,说明迪斯尼还是有好几把刷子。
《公主和青蛙》除了再次证明上述观点之外,还告诉我们2D动画的艺术家们还在迪斯尼活得好好的,真是让人欣慰。
这是一部可爱的电影,具备所有迪斯尼特征。
故事核心照例是爱,自我发现和救赎(一点点)。
框架照例是两个看上去不可能相爱的角色最后相爱了(即不是冤家不聚头)。
出彩的照例是配角。
迷人的照例是美术、音乐和舞蹈。
陈年旧酒,这回用了爵士乐的新瓶,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在音乐里。
还有,既然总统是黑的,公主不妨也是黑的。
既然公主是黑的,背景不妨设在爵士乐的老家新奥尔良。
天衣无缝。
南方、黑人、萨克斯、口音——风味浓得化不开。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美女向一个相貌丑陋的作家献媚:“如果我们结合,我们的后代就拥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该多完美。
”作家说:“如果他拥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又如何?
”这叫反向思维。
王子被魔法变成青蛙,公主亲吻青蛙,青蛙才变回王子,故事书上都是这么说的。
如果公主亲吻青蛙,公主也变成青蛙,那又如何?
本片的编剧也擅长反向思维,于是两只小青蛙就开始了自我拯救兼坠入爱河之旅。
路上,他们遇到一条鳄鱼,叫Louis(延伸阅读:爵士乐大师Louis Armstrong)。
Louis吹小号吹得出神入化,毕生梦想是跟人一起演奏爵士乐。
我爱死这条肥鳄鱼了。
然后,他们又遇到一只萤火虫,自我介绍说它叫Ray,并在夜空中画出ray三个字母(延伸观赏:灵魂歌王Ray)。
我忍不住咧嘴大笑。
花生米莫名其妙。
萤火虫叫ray(光线)真是太绝了,更绝的是翻成中文叫“雷”。
萤火虫有情有义,跟鳄鱼一样,是令人难忘的角色。
黑公主的好朋友是个白人女孩,娇憨刁蛮,依稀有点郝思佳的感觉。
很可爱。
一众配音的大牌小牌(其中包括Oprah大妈)都很棒,歌唱得呱呱叫,连场歌舞华丽欢快优美,让人心花怒放。
当然多数是爵士乐。
音乐我不懂,说不上名堂,但是真的很好听很快乐。
美术自然是好的,多少年的底子在那里。
故事里比较有新意的一点是,黑公主为了达到梦想,辛勤工作,不懂享乐,也不懂爱情,最后她分清了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这个比较特别,一般来说,爱情故事里通常是男生一开始不懂爱情。
看完电影走出来,跟花生米聊天,问她:“你学到了什么?
”“What I need and what I want is different. What I ne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I want."她总是能让我惊喜。
向喜欢动画片、歌舞片的朋友推荐。
最好在比较好的视听条件下观看。
票房说明一切问题。
公主和青蛙在美国的票房刚好1亿,相对于她的宣传和制作,这样的表现差强人意。
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相当失望。
大多数观众都对为爱执着的萤火虫和热爱吹小号的鳄鱼印象深刻,而不是公主和青蛙本人。
这两个配角相当出彩,催人泪下。
爱唱歌爱跳舞的王子也是充满爵士乐的新奥尔良的代表,勤劳能干的Tiana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开始学会快乐的享受生活。
这样的题材真的有必要用公主、青蛙、童话做噱头么?
和原著情节完全不一样的电影,这样子也是一种误导吧?
就连巫师这个反面角色都显得莫名其妙起来。
为什么不能摆脱这种陈词滥调呢?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然看的远,但是却无法更前进一步了。
来吧,迪士尼,拿出点你自己的东西。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动画片中可爱的黑人公主,这在迪斯尼乃至全美国的动画史上都是一种突破。
可见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黑人的包容力越来越强了。
这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一直很担心Tiana被她的白人小友欺负呢。
电影在高潮之中嘎然而止,实在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不过瘾。
最后两只青蛙在婚礼上又变回了王子和公主,那就假设他们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吧。
我还是更喜欢格林兄弟的版本,有些经典是无法颠覆的。
后来和朋友谈起这部电影,他的第一句话就是Too girly,看样子大多数男性是不会掏腰包去看这样的一部电影的,即使是大有名气的迪士尼。
从鳄鱼捧着ray出来开始哭,越哭越惨,一直哭到结尾,看到两颗星星哭的稀里哗啦的,看完之后还一直哭了十分钟,停都停不下来。
有和我一样的吗。
他一直知道那是颗星星,我真的没想到主角团会死人。
我一开始在想星星会变成一只萤火虫,但是,我真的没想到ray会变成星星,我真的没想到。
明明是he我却好伤心好伤心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好难过
3D的动画片不是不好...但仿佛很難找到2D动画片的那种细腻与浪漫...美女与野兽, Anastasia, 灰姑娘..那些华美的浪漫镜头再也没有从3D影片中感受到過...极度期待> <
http://axinlove.com/2010/02/the-princess-and-the-frog/《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与青蛙]》大反串by @xinl.ve 100224一位公主在隐藏于森林中的城堡沉沉睡去,一百年后一位王子发现了沉睡的公主,她是那么美丽动人,禁不住俯下身去吻了她一下。
就这一吻,公主一下子苏醒过来。
不久,王子和玫瑰公主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他们幸福欢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睡美人》的故事结局,《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与青蛙]》则把世界倒了个,公主救了变成了青蛙的王子。
为了保持影片整个反串的特质,除了主要情节和人物外,《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还在细小部分用心不少。
对比着《睡美人》故事中的百年后,王子吻醒公主解除魔法的故事情节,本片在反串路上走得很远,假公主拯救真王子,女人要创业立业,王子则是“游手好闲、轻松惬意”。
插一句,没有明显的表明有女权主义思想,不过是维持在动画片上标新立异的特征而做的角色安排。
甚至还包括了推翻了不成文的规定,公主也好、王子也罢,都应该“主流”人种,而本片中的公主是一个有色人种。
至于一贯的女性反派角色,在本片中则是演变成一位男性来担当,巫婆、女巫、恶老太婆等称谓都变成了男魔法师。
相反,指引角色出路的变成了一个玩蛇的老巫婆。
相对于剧情片,英雄救美在动画片中更为常见,而本片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变成了青蛙的公主,她的长舌头卷走了邪物,电影的主线情节变成了公主拯救王子。
Ray是一只小到可以被两根手指捏死的萤火虫,怀抱着要娶月亮为妻的大大梦想。
鳄鱼Louis是沼泽里的庞然大物,皮厚肉糙的家伙按理应该是区域一霸,却被“猎人”和“猎枪”吓得魂飞魄散,娇小懦弱地如一只兔子。
有关动物传统的体态与“性格”特征一一对应的观念被颠覆,小而大的萤火虫和大而小的鳄鱼。
与鳄鱼类似的情况是《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里的狮子,一只缺少勇气的猛兽。
没有这些反串带来的惊奇,《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就只是一个传统用来逗乐小孩子的动画片,当具备了一些颠覆性的特质后,电影也能让我等诧异于那只原本柔弱无骨的蛇居然马上可以变成一根棍子。
The.Princess.And.The.Frog.DVDRSCREENER.XviD-MENTiON
久违了的二维动画,久违了的迪士尼。
迪士尼自从收购了皮克斯,似乎就有点被盖住了光芒。
皮克斯每年雷打不动的一部佳作总是赢得一片叫好。
瓦力、飞屋环游记、美食总动员无一不是剧情画面俱佳的上品,倒是东家迪士尼在动画领域让我有些恍惚:近几年看到过迪士尼的动画吗?
迪士尼的动画是我观影生涯的启蒙,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泰山,花木兰,这些传统的载歌载舞的二维动画一直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道亮色。
时至今日,还会偶尔把收藏的VCD翻出来看看,而偶然听到这些动画片里脍炙人口的歌曲也会嘴角上扬。
但在这些作品之后,线条柔美的二维动画也就渐渐地被三维的动画形象挤出了影院,加上3D立体电影的崛起,二维动画的前景看上去更是一片黯淡。
然而,好在迪士尼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最美的力量,好在迪士尼依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造梦,不受形式的限制。
所以,我们能看到拥有皮克斯牛逼的技术和剧情,火爆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捧红一众青春偶像的歌舞青春的迪士尼,也能看到纯真一如本初,一只叫米奇的小老鼠得意洋洋驾驶汽艇时期的迪士尼。
无论何时,我们都有理由再度喜欢上好人有好报,王子遇上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戏码,这些关于人性美好的诠释,永远不会过时。
说到迪士尼的二维动画,怎么可能绕过其中的音乐!
仔细想想,似乎没有一部迪士尼的二维动画里不填满了美好的音乐。
这些优美的艺术品配合着动画中漫无边际的想象,充满了让人赞叹的美感。
听着这些歌曲,心里总会软软的,软软的。
我发现写到这里,还是没有提到公主与青蛙。
但是这又何妨呢,迪士尼的二维动画带给我的感动,公主与青蛙一点不落的带给了我。
在经历不少视觉奇观冲击的今天,这种纯粹的愉悦让人心生感激。
鳄鱼喜欢爵士,萤火虫爱上星星,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能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心中充满喜悦。
2009年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却一直都会是个很美的童话故事。
原著是一位是真正的公主,另外一只是真正的青蛙。
但是这部电影跳转了思维,延伸了很多意义。
公主不是真正的公主,只是一位为了生活,生活在底层,被有钱人压榨的普通黑人服务员姑娘。
但是,她并不自卑,很坚强的相信父亲所说的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这是童话故事里没有的,也是现在城市里每个中产阶级都相信的“童话”。
真希望白驹过隙,未来可期。
可是,现实呢?
许过愿后她也成为了一只青蛙!
王子也并不是王子,哪有王子一分钱没有,哪有王子只喜欢唱歌跳舞谈恋爱,哪有王子傻的去相信不劳而获的陷阱……又是一个现实中的人物性格。
所以,他也倒霉的成为了一只青蛙。
我们以为自己最适合的姿势存在世界,去追寻理想,却忘了……“我们想要得到的就是我们的必需品么?
”女主的母亲,女主的内心,傻男主后来反应,巫婆的提醒……当热爱音乐的快乐鳄鱼诉说自己无法同人类合奏,当话极多的开心萤火虫雷诉说自己无法与天上的爱人在一起,当男主女主一起着急着寻找怎样变回人类,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的写照,对生活,对未来的期望,梦想,但是我们忘了我们必须的早已经在我们身边的东西……雷抬头说,那颗星星就是他的爱人,他每天都要唱情歌,都要与她说情话,而且,相信有一天他们绝对会在一起!
青蛙和鳄鱼吃惊的看着他,心里想着不可能,永远不可能。
可这是一个童话啊,为了爱,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雷为了朋友的爱去世后,成为了黑夜中的另一颗明星。
他们的爱超越了几个光年的距离。
而到此,努力的女孩和傻傻的男孩终于明白,在必需品爱的面前,梦想可以成为两个人未来可期的。
先是,要在一起。
先是,两个人相识,相知,在生活中里遇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毫不犹豫的握紧对方,告诉他“我会和你在一起的”,最后再去继续追寻想要得到的。
所以,你的必需品你忘了么?
否则就会变成青蛙了。
2009年迪斯尼的这部手绘动画《公主与青蛙》(以下简称《公主》)是一部诚意十足的动画。
它反映出迪斯尼不愿落入窠臼的创新精神。
这从第一位黑人公主的设定和将公主故事第一次从欧洲搬到新奥尔良景即可看出。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我国已经立项,准备拍摄的《瓦力》。
这部影片竟然让皮克斯的《机器人瓦力》成为其超前预告片,真让人啧啧称奇啊!
不开玩笑了。
在看过蓝光版之后,深深感觉《公主》一片的角色塑造很有意思。
就让像我一般的整天叫嚷迪斯尼动画好看的家伙一起分析分析其角色塑造吧。
Tiana(蒂安娜)(以下简称T.I.)是迪斯尼动画上首位黑人公主。
我非常喜欢这个设定。
你看,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兴起之后, 黑人的地位改善了许多(《光荣与梦想》中60C的黑、白人生活境况对比的图片还是很令人惊心的),在社会各个领域,黑人或崭露头角,或充当行业排头兵。
而在电影制作行业中,添加黑人公主这一角色,也因为这一政治原因,而显得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回到正题,蒂安娜被塑造成一位敢于追求梦想,并勇于付出的人,但却不懂得真正的爱与美好的生活的人。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她母亲说的:“Your daddy didn’t get what he want, but he get what he needed.” 事实上,蒂安娜就是继承父亲开餐馆的遗志而奋斗。
但她没有看到的是,父亲虽然没有得到他梦寐以求的餐馆,却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他煮的汤常与全村人分享)并有一个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反观蒂安娜就有点疲于奔命了。
在餐厅打个工被人嘲笑一下梦想就敏感到黑着脸说话,甚至连好朋友的派对都不参加,这着实为梦想付出太多。
我们当然要为梦想而奋斗,但却不能不变成一种连玩笑都开不得,连好友聚会都从不参加的状态。
一首Almost there 也许最能说明她的心声 “ Mama, I don’t have time for dancing, it’s just goanna wait a while .” 你wait a while, and then you lose.连母亲极力主张的与Prince Naveen (莱文王子)的舞会都不去。
(暂不论独立女性与家庭主妇的权衡与选择还有相关涉及的性别歧视问题.- -)。
为了梦想,放弃太多。
放弃了爱自己的人,放弃了关心自己的人,事实上,家庭与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而Prince Naveen(莱文王子)(以下简称P.L.)正好被塑造成与Tiana相反的性格(源自蓝光版花絮 “主创采访”口述 )为了更好的造成戏剧冲突(原文如此)。
嗯,说的在理。
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禁联想到《阿凡达》的大获成功与《变形金刚3》的票房成功本质上的不同。
一种是故事与特效的双成功,而一种则只是视觉特效狂轰烂炸。
After this digression.我们回到正题。
Prince Naveen是一位懂得生活,却毫无梦想的人。
在OST中的 “When we are human”有歌词为证 “Life is short When you'rre done, you're done We're on this earth To have some fun”。
人生苦短,死了啥都没有了,我们身处时间,就为了Have FUN!至于他种种花天酒地神马的,就不再说了,而使他们互相改变的,正是爱(好吧,有点俗套,不过我真心只是想谈谈“角色塑造”)是爱,让他们互相包容,互相改变,最后成为了更好的人…对两位主角的塑造包括细节,语言,肢体,表情。
细节等等。
比如细节上就有,两人语速的不同,眼神的迷离程度(我觉得蒂安娜的瞳孔是聚合的,所以比较理性。
莱文王子的眼珠则不同,成天乱转,特感性)“我赌你不能欣赏夕阳超过 60s. ”莱文王子说道。
剧透一下,莱文王子输了。
他低估了蒂安娜的能力,蒂安娜真的可以“忍受”欣赏夕阳的过程。
但看到蒂安娜的囧样,还真是不得不说两人对梦想和生活的态度可谓是“两个极端”。
好了,这样就大致地讲了一下影片对蒂安娜公主 和莱文公子的角色塑造。
话说看到手绘动画的制作,真心感概这是有多么不易啊。
不禁想到宫崎骏先生在《悬崖上的金鱼姬》的蓝光花絮中说到“我们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再是只是让角色的嘴巴动” 。
大致意思是说,又要画多几张了,不过咱心甘情愿,咱就爱手绘←傲娇了!
当当当当,配角出场。
他们是Charlotte(用以衬托T.I,T.I的好姐妹,公主一枚) Dr. Facilier(反派巫毒术士) Mama Odie(拯救者) Ray(是对T.I和P.L的爱的点睛之笔) Lawrence(王子的跟班) 短尾鳄鱼Charlotte被塑造成一个渴望成为王子妻子(即“公主梦”)的女孩。
Charlotte和T.I都是有梦想的女孩,而T.I.较于Charlotte可能是那种更为纯粹的美国梦(白手起家,拥有餐馆)。
如果说阶丶级关系的话,诸位可能觉得老套,那么请看《留住最后一支舞》中女主角在黑人医院与黑人好友的一段吵架便可知,社会不公确实与阶级不同有些许关系。
黑人女孩说道:“你是个上等的白种妞。
” 当女主角(白人女孩)试图说俩人同处一世界而非不同的世界时,黑人女孩说道:“那是他们教你的。
”由此,可见一斑。
而事实上本片也可以分析出这种意思,白妞Charlotte作为资本家的后代,享有最优质的社会资源。
君不见看她干什么都有白富美的范儿吗?
而作为一部教育美国小盆友的动画片,当然要把我们的主角蒂安娜捧一捧,以此来告诉人们,看“通过奋斗,可以成功”。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最后的“姐妹”之间对男人的礼让有点不合逻辑。
不过, Never mind,完成了对黑穷美蒂安娜的衬托,白富美的使命就算完成。
偷偷说一句,这姑娘笑起来真是“咯咯地笑了”囧吧。
骚年们。
至于Dr. Facilier, 和Lawrence。
一个是隐喻那些把宝压在“魔鬼”(或是某种邪恶力量是不明智的),另一个则是一个想不劳而获而不了了之的脸谱化造型。
Ray 和 短尾鳄鱼,一个是爱情梦,一个拥有乐手梦。
虽然同是梦想,却又与Dr. Facilier, 和Lawrence的还债梦和富贵梦不同,他们是脚踏实地型的。
而Ray的浪漫化死亡和鳄鱼乐手的巧妙设计,也还是反映出作者寄语动画的教育意义。
那就是,要实现梦想,必须得脚踏实地。
全片的角色塑造十分精巧。
大多围绕梦想和爱情展开,又通过人物之手,之口,叙述给美国小盆友们正确的价值观。
不失为一良作。
讲到这里不禁想起我国动画片舍故事而争技术的误区。
看呐,迪斯尼以手绘动画这一形式加上巧妙打造的剧本就可以赢得观众的喜爱呢!
你拍《魔斯比环》有甚意义?
说道这里又不禁想起时光网对“中国动画的困境”这一专题报道中有这样一小访谈。
当年看过《哪》和《大》的人这样说:我喜欢《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似乎就是是因为童年回忆,但当我再次观看这些影片的时候,我真的被其瑰丽的想象和激动人心的故事所打动。
我想,这就是故事的重要性吧。
喜欢夏洛特,她纯真善良、率真自然,一直相信童话,并且愿意成全别人的童话。
喜欢她一直勇敢表达自己的心声,那么坦荡。
看到自己的梦想实现在朋友身上时,她感动地说:“我的一生读过好多关于真爱和童话的故事,蒂亚娜,你找到了,我会吻他的,亲爱的,为了你,不用跟我结婚。
”在被众多灰姑娘与各色王子历经苦难终成眷属的故事麻痹得淡定的时候,因她的这句话,让我动容。
很多时候,勇敢一点坚持一点,最后得到自己的幸福并不那么困难,毕竟一直有感情支撑,有最后幸福的曙光在照耀,再胆怯的人也会陡然生出一份坚强。
难的是,看到自己孜孜以求的幸福最终落到别人手上,即使是好朋友手上,仍能心无芥蒂地祝福,甚至愿意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一种多么勇敢的祝福。
她大大咧咧,甚至直爽狂放,不代表她就有一颗铜墙铁壁的心。
她也会柔软,也渴求幸福,所以才那么单纯地相信童话,相信王子能给她温暖。
故事的最后,她手牵6岁的小王子仍然笑得那么欢畅,微笑叹息的同时,也深深希望,希望有一个真真正正的王子,能发现她,这个丝毫不亚于公主的美好的姑娘。
真没想到Alana会放这个~音乐还不错(Genre:Jazz)但动物造型真的大失迪斯尼的水准...应该给2 1/2 星儿~1星给头半小时,1星给音乐,1/2给的是面子。
画质还是比较精美的,但没有突出平面动画的特色~反派角色没情感~爱情故事不突出~看着玩还成没什么意思~整体只能得70~80分 不过挺喜欢海报风格画面的部分~
每每快要跳脱常规之际,又被迅速拉回去,除了给disney世界新增一位公主之外并无更多好处。想知道幼年的tiana和妈妈一起坐公车回家时,那是不是“黑人专座”?
迪斯尼动画史上第一个黑人公主,挺喜欢萤火虫的部分
童话加上美国梦 笑点不少 正因为女主角没有童话的梦想 她才得到她的王子
又一Disney童话故事,magical but with a little twist... 很不错,a little bit of humour sparks here and there,温馨动画。
把一个古老的故事拍的如此生动有趣,编剧与导演的思路与能力可见一般。大爱这部影片的OST,喜欢小鳄鱼和老萤火虫儿,用欧迪婆婆的话,知道你真的要什么,嗯~
典型的好莱坞童话,老少皆宜。
对不起呀~我看惯了华丽丽的3D~再看2D总觉得OUT~放弃
剧本差,2d动画用来讲这么一个故事,浪费。
The.Princess.And.The.Frog.DVDRSCREENER.XviD-MENTiON
= =看到那公主的黑脸我就无爱了。美型度大大降。不看了不看了。
回归2D也没什么突破呀,虽然肥鳄鱼超可爱
故事在原来基础上有创新,但新意不大。
这么单纯的关于爱的童话,总是让人感动。好可爱的鳄鱼。欢快的歌曲。
typical disney. if naveen and tiana stays frogs, it will be a better ending.
这两只青蛙的造型太无感了!而且笑点还不够。。。像两千年刚出头的时候拍的一样。。。还没那个长发公主好看。。。
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以前Disney那些经典2D的感觉了,但还是小期待一下Rapunzel,虽然是3D的...
一个努力工作梦想开自己的餐厅的女孩,为什么要沾男啊???靠自己也可以实现梦想啊!!我真服了!王子也很恶心!油腻还妄想吃软饭?呕!!只有勇敢的萤火虫真的和他爱的星星在一起了才打动了我。还有可爱的胖鳄鱼!配角比主角们可爱一万倍!!
Traditional and classical Disney&#39;s Fairy tale ..and charming 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