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非常喜欢绿野仙踪,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狮子,都特别喜欢。
所以这电影称作是前传,我就一定要去看一下。
看完出来后还是挺满足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不喜欢呢,你们是在期待什么?
也有人说迪士尼在走下坡路什么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我认为吧,这是一部能勾起人童心的片子。
身为前传,这部电影的前二十分钟是黑白的,为的是像当年的绿野仙踪致敬【这点很多人都知道】【然后看到后面才知道其实也有各种暗喻比如助手是猴子轮椅女孩是陶瓷女孩等等,这点也跟绿野很像,三个农夫分别是稻草人铁皮人狮子,高小姐是坏女巫】。
绿野仙踪里,老头奥兹说自己是马戏团的热气球首席操控师。
这里的奥兹呢是个变戏法的。
虽然都是通过热气球来到奥兹国,但是老头说他在空中遇到气流来的,这里的奥兹是因为龙卷风,也就跟多萝西一样。
这一点有所改编。
绿野仙踪里,好女巫两次出现都是以泡泡形式,这里的好女巫也是是以泡泡形式飞起来的。
西方恶女巫——就是那个绿脸丑八怪——东方恶女巫的妹妹。
她还是好女巫的时候,她姐姐说她的天赋是怒火,记得么?
然后绿野仙踪里,绿脸丑八怪也是一直在喷火,除了火没看到她有什么其他的本事。
…那只叫芬利的猴子的原型估计就是绿野里一直跟在绿脸丑八怪旁边的猴子,同样长翅膀穿制服。
然后China Town陶瓷国是《绿野仙踪》原著里写的,电影里没有拍。
这个城市里的一切都是瓷器做的。
可见编剧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吧。
奥兹的那个装置,叫什么来着我忘了,就是把自己连放大在雾气里的。
绿野仙踪里桃乐丝四人去见奥兹的时候那老头就是躲在幕帘后面操控这一样的东西。
【原著里的奥兹可不是这样。
估计鲍姆写书的时候还没这高科技。
……不过话又说回来电影和原著本来就是相差了很多很多,所以也不计较了吧】那个好女巫保护膜里的土地,住的都是芒奇金人。
绿野里是小矮人,魔境里还多了点其他的。
这里就是后来桃乐丝摔下来的地方。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的样子还原的特别像,连黄砖路也是一样的。
其实翡翠城也还原的挺像的,还有前面的那片罂粟花,让人闻了想睡觉的,和绿野里也是一样的。
由于我是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的,没有陪同的人所以有什么想发表的话的时候都只能默默在心里OS。
上面写的那些就基本上是我看到和绿野相像地方的时候想说的东西。
其实还是有点激动的呢。
毕竟是童年的回忆啊。
这种前传电影的一大卖点就是这个,我每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也会一直找相似之处。
看完后别人问我最后两个坏女巫死了么,我说都没死只是逃走了。
这不像一般的故事,最后恶人死了,好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这里的两个坏女巫如果死掉的话就没有绿野仙踪了啊。
那两个女巫不都说自己要回来报仇么。
所以后来多萝西的房子压死了东方坏女巫,用水让绿脸丑八怪融化了。
【魔境里她变坏前哭的时候脸上会有裂痕,说明她是真怕水】奥兹在绿野仙踪里也坐热气球回老家了。
【绿野仙踪里好女巫和奥兹都好老的,可见是过了好多年了啊。。
】不过这部电影没交待绿野里那个坏姐姐脚上的红鞋是什么来历,【原著里是银鞋】不是说法力无边么。
也无从知晓东方恶女巫是怎么得来的了。
估计是没功夫编了吧。。
关于一些其他的,什么场景啊特效啊我就不予评论了。
迪士尼出3D电影嘛,呈现出来是这样的画面也在我意料之中。
很绚丽,很漂亮。
我上次看到有人说其实西方女巫格林达才是真的坏女巫,我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演员呈现出来的格林达是有种很有城府的感觉。
不过这都只是想象罢了。
如果要较真的话吵几天几夜都没有个结果的。
当年鲍姆写了绿野仙踪,成了美国人心中的西游记,然后拍成电影又成了经典之作,一直流传下来。
鲍姆后来写了十七部续集,但他没有写前传。
所以这部前传完全是编剧编出来的。
绿野仙踪是童话吧,是给小孩子看的吧,那么魔境仙踪也是的啊。
只不过为了符合更多人的口味,还是夹杂了一些成人元素在里面。
其实只看故事,只把它当做童话来看,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
大家别想太多去看,就当做回忆回忆童年,还是挺好的。
对了绿野仙踪还有第二部的,叫做重返奥兹国Return to Oz,貌似也是迪士尼出的?
以前CCTV放过,但是网上没有资源,找了好久都没有。
打算去买碟。
有兴趣的亲也可以看看,这样穿在一起就是奥兹三部曲了。
就写这点,大家随便看看,不喜勿喷谢谢谢谢谢谢。
昨天下午陪小保姆去看了这部电影,这是我第3次看。
最近2次看都加深了第一次看时的印象:本剧组仅以此片献给豆瓣里渴望找到一个强大的攻的受们。
豆瓣小基们经常慨叹豆瓣没有攻,如果是这样,希望他们在看了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有所启发。
世界上本没有wizard,但姑娘们有需求,就找个魔术师来,自己动手把他整成个wizard:语言鼓励,培养自信;编排entourage,培养气场;借助工具,培养魔力。
学习Glinda的劲头,是个带把儿的男儿我们就能把他整成个汉子,豆瓣从未有过的神攻。
看海报和名字很容易联想到《爱丽丝梦游仙境》,看完愈加觉得这个直觉靠谱。
通篇多像一场梦。
一个靠小把戏在马戏团混饭吃的不得志的魔术师,梦想是成为爱迪生一样的伟人,现实里却要为了几个铜板在简陋的棚内对着麻木挑剔的观众表演。
在女友要嫁人,新郎不是他,被人追杀,狼狈逃亡,遭遇龙卷风,误入仙境后,开始一连串从小人物通过努力成为英雄的故事。
虽然剧情俗套,却总给我一种莫名其妙的苍凉感。
甚至觉得,从女友分手,逃亡开始到最后,竟是一场黄粱梦,醒来依旧在流动马戏团,被看客哄笑奚落。
抑或每个平凡人都有伟人梦,只不过鲜有人能有这样的运气误入仙境,平凡如我,顶多是白日梦一场,醒来余味未尽,却只能揉揉眼继续面对一天天机械的小人物生活。
再看成就屌丝逆袭伟人的仙境,何尝不是人间的翻版,明君被害奸佞当权,是非颠倒良善被欺,民众不过是被哄骗的对象,坏人的真面目往往隐藏在修饰的假面之下,难以分辨。
即使最后所谓的好人取得胜利夺回失地,也是仗着不那么光明正大的“骗术”。
民众所能依仗的,不过是坐在城堡顶手持权杖的那个人,最好是个好人。
童话的结局当然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难尽如人意。
作为《绿野仙踪》的“脑残粉”,导演山姆•雷米明言《魔境仙踪》就是“写给《绿野仙踪》的一封情书”,剧情故事也是以“前传”的方式直接建构在《绿野仙踪》的基础上,足见两片勾连之紧密——所以,要看“懂”《魔境仙踪》,还得从《绿野仙踪》谈起。
《绿野仙踪》最早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1900年出版的童话,讲一个堪萨斯小女孩桃乐丝被龙卷风卷到“奥兹国”以后发生的神奇经历(桃乐丝和一头狮子、一个稻草人以及一个铁皮人组成搭档),童话出版后大获成功,鲍姆在20年里一口气写了14本续集,再加上其他作家的创作,这个“奥兹国”系列故事已经蔚为壮观。
不过从英文直译来看,鲍姆的第一本书名其实叫“奥兹国的大魔法师”(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他的续书也均以“奥兹国的XX”来命名,所以这个系列也被称为“奥兹国历险记”,不过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在解放前就将鲍姆的首著译为“绿野仙踪”,流传至今已约定俗成,广义指整个“奥兹国”系列,狭义仅指鲍姆的第一本书。
而《魔境仙踪》(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的片名可硬译作“奥兹威武大帝”(对应主人公身份),现被通译为“魔境仙踪”,自然是沾了陈伯吹先生雅译的光(台湾译名仍为“奥兹大帝”)。
一般认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揭开了现代童话的帷幕,从说教、杀戮的古典趣味,进入到奇幻、冒险的现代基调,《绿野仙踪》正是应和了这一潮流,在勃兴的大众文化工业中被迅速改编为多种产品形式——早在1902年,鲍姆就将首著改编为舞台剧;而在1939年,米高梅更是根据此作推出了彪炳影史的歌舞片《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直译是“奥兹国的巫师”),山姆•雷米着迷的,也正是这个版本。
《魔境仙踪》的“始作俑者”是编剧卡普勒,他一直想为《绿野仙踪》写个前传,不过2003年百老汇推出了《绿野仙踪》的“前传”音乐剧《魔法坏女巫》,讲述奥兹国里那几个女巫以及狮子、稻草人和铁皮人的来龙去脉,使得卡普勒不得不另辟蹊径,将故事聚焦在原作中那个招摇撞骗的翡翠城魔法师身上。
在原作中,此人本就是乘坐热气球而来,利用投影科技手段制造假象,伪装成魔法师来统治城中人民,最后独自乘着热气球离去……《魔境仙踪》正是着力打造了这位魔法师的前史,将其塑造成失意的马戏团魔术师,而他利用现代声光科技伪装成魔法师的情节,也与原著巧妙对应——主人公奥斯卡先说向伟大魔术师胡迪尼致敬乃是虚晃一枪,骨子里还是在向托马斯•爱迪生致敬:他利用爱迪生发明不久的电影技术(当然发明权有争议)制造幻象的情节,不仅是向前作,也是在向电影本身致敬。
《绿野仙踪》中桃乐丝在大病一场后醒来,发现奥兹国中人很多都是现实中人的化身,这一点也在《魔境仙踪》中得到继承:瘫痪的小姑娘对应着断腿的瓷娃娃,现实中奥斯卡治不好她,在奥兹国里则粘好了她的双腿;飞行的猴子对应着奥斯卡的助手,现实中被奥斯卡颐指气使,奥兹国里则和他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现实中奥斯卡差点失去的女友,摇身一变成奥兹国里与他终成眷属的善良女巫……这样的对应还很多,可见山姆•雷米颇得原作精髓。
1939年版《绿野仙踪》的版权落到了华纳手里,山姆•雷米给迪士尼打工,自然不能借用任何老版中的视觉元素,不过拍过《鬼玩人》和《蜘蛛侠》的山姆•雷米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再加上CG、3D等新技术的辅助,《魔境仙踪》被打造得美轮美奂——当然,山姆•雷米的恶趣味也时有闪现,特别是在堕落女巫的戏份里,总能让人想起《鬼玩人》的影子(片头的黑白部分明显是在向老版致敬)。
从1900到2013,这场跨越百余年的《绿野仙踪》童话梦仍然在继续。
(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14期)
一句话评论 影片令“奥兹迷”们心驰神往,米拉·库妮丝呈现了极具诱惑的优异表演,导演山姆·雷米具有炉火纯青的幻象手法。
——《帝国》幕后制作 从《绿野仙踪》走来 迪士尼想拍摄一部和《绿野仙踪》相关联的电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1937年,动画片《白雪公主》大获成功之后,迪士尼当时的总裁罗伊·迪士尼就准备找L·法兰克·鲍姆购买《绿野仙踪》的版权,并将其拍摄成一部动画片了。
但是保姆却告诉迪士尼公司,他已经把小说的拍摄版权卖给了高德温,而后者则将版权在1938年卖给了路伊斯·梅耶。
然后这个电影项目被米高梅公司在1939年拍摄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音乐电影。
1954年,迪士尼觊觎已久的《奥兹国》系列小说还有13本的版权尚未售出,迪士尼一口气将其全部买下。
接着就在电视、迪士尼乐园等等媒介里制作了很多关于“奥兹国”的作品,1985年,迪士尼拍摄了其历史上第一部与“奥兹国”相关的电影--《回到绿野》,这是1939年的《绿野仙踪》的一部非官方的续集。
虽然影片表现糟糕,但是在后来的这些年里还是赢得了很多忠实的粉丝。
后来,迪士尼进入了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奥兹国》的故事也被拿出来重新讨论。
但是在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这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影片并不被看好,所以迪士尼也就把整个电影项目雪藏了起来。
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魔幻题材的电影大行其道,而迪士尼准备也在这个时候适时地把这部“奥兹国小说”拍摄成真人电影,搬上银幕。
在山姆·雷米之前,萨姆·门德斯和亚当·山克曼都曾经是这部电影的候选导演。
而在山姆·雷米到来之后,影片的故事基本就已经撰写完毕,而他只需要按照剧本来拍摄这部电影就可以了。
雷米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读过什么法兰克·鲍姆的小说。
在接手这个工作之后,我开始读他的作品。
现在,我必须要说,我已经成为了他的粉丝。
在一开始,我不是太敢读这部电影的剧本,因为《绿野仙踪》这部电影已经太经典了。
可是当我开始阅读这个剧本,我就无法把它放下,因为它写得实在是太精彩了。
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和《绿野仙踪》虽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一样令人激动。
” 打造魔幻场景 对于一部魔幻电影来说,最重要的、最难拿捏的其实就是真实和虚拟的比例。
如果过于真实,就谈不上“魔幻”;如果魔幻的成分太多,那影片的气质就和鲍姆的原著相去甚远。
所以,摆在雷米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山姆·雷米说:“就我的阅读来看,这个剧本里融合了很多魔术、女巫的元素。
而且,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从一本书里拿出来的,而是从整个鲍姆的小说序列里选择出来的元素。
对我来说,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新鲜的。
虽然说我个人很喜欢魔术,很喜欢这种视觉上的艺术,但是要我在电影中拍摄这些,我心理还是没有底。
”而影片中所展示的那些瑰丽、曼妙的场景,则全是在摄影棚内完成的。
雷米说:“这些奇观化的场景,全是罗伯特·斯托姆伯格和他的团队的创造那些东西真是亦真亦幻,充满了想象力。
很是精彩。
因为他曾经给波顿的《爱丽斯漫游梦境》做过艺术指导,所以这两部电影在感观上有些类似。
其实,在我的心理,我也就是想拍摄一部具有1939年版本《绿野仙踪》和《爱丽斯漫游梦境》结合起来感觉的影片。
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是成功了。
” 为影片编写音乐的是丹尼·艾夫曼,他曾经和山姆·雷米合作过前两部《蜘蛛侠》。
可是在拍摄《蜘蛛侠2》的时候,吵翻了。
而艾夫曼也说自己再也不会和雷米合作。
不过,《魔境仙踪》的题材太诱人,加上艾夫曼也擅长写这类电影的音乐,所以他又重新和雷米合作。
谈及音乐,艾夫曼说:“我们想做的是传统的、有自我精神的音乐。
不要效果、不要合成、不要电子,要的就是最传统的音乐和每件乐器自己的声音。
无论是主题曲还是结构性的、情绪性的音乐,都让它自己发音,我们不要给它太多的干预。
”艾夫曼创作这部电影的音乐可谓是神速,他只用了6周时间就把音乐给写完了。
艾夫曼说:“我写这么快的原因是这是我的天性。
我有一种用音乐讲故事的能力,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音乐里表达。
而这部电影恰好就给了我这么一种表达的机会。
”花絮·影片一开始是非宽银幕的,黑白,非3D。
当弗兰克来到OZ国,影片变成了宽银幕、变成了色彩电影,也变成了3D。
这一切是在向1939年的《绿野仙踪》致敬。
·这是迪士尼公司制作的第二部和Oz相关的影片,第一部是1985年的《回到绿野》。
但是那部电影却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在影片的一开始Oz在保姆兄弟马戏团里工作。
这很明显是在向Oz系列童话小说的作者L·法兰克·鲍姆致敬。
·拉斯维加斯的著名魔术师拉斯·波顿来到剧组,指导詹姆斯·弗兰科变魔术。
到了影片拍摄完成后,弗兰克已经会很熟练地表演好几个魔术了。
·影片在密歇根拍摄,而片中的大部分儿童演员都是在当地找的。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约翰·C·赖利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奥利维亚·王尔德、艾米·亚当斯、凯特·贝金赛尔、凯拉·奈特莉等知名演员都曾经准备在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的,可是后来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出演。
·希拉里·斯万克和米歇尔·威廉姆斯曾经是山姆·雷米为Evanora所设想的第一扮演演员。
但是蕾切尔·薇姿通过自己的经纪人得到了影片的剧本,并执意要扮演Evanora这个角色。
在经过了两个小时的会谈之后,山姆·雷米把这个角色给了她,并让威廉姆斯扮演的别的角色。
·山姆·雷米曾经许诺过要把Glinda这个角色给布莱克·莱弗利,但是她最后选择了不参演这部影片,转而主演了奥利弗·斯通的《野蛮人》。
·Phillip Huber在影片中操作了木偶。
他还参与过那部著名的《傀儡人生》。
情节:3分。
Mila出现的时候就基本确定她的悲催反面角色了,正如在黑天鹅里的出演一样,和Rachel Weisz一样的cult形态演员。
情节不出所料,被屌丝男主逆袭的两个白富美果然都是变态,邪恶女巫角色被翻转,一贯的迪斯尼真人电影套路,一个接一个的包袱,其实略乏新意。
3D效果:5分。
绝对震撼,特别是热气球漂流从悬崖上落下的一气呵成,惊心动魄。
花团锦簇里动植物目不暇接的惊喜,让我和我老婆都开心得伸出双手,遑论影院里一群小孩的惊叹声。
价值观:5分。
本人愿意与大家分享的重点。
现在开始说说。
毋庸置疑,男主帅锅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屌丝一枚,片头的铺垫恰是如此。
事业平庸,哪怕每天如同保险业务员一般给自己卯足力气,也改变不了面对爱情的怯懦,一次次用玩世不恭来回避别人的目光,也不晓得如何珍惜哪怕别人一点点的友情表示。
然而,未眠的率性和爱心最终也成为他真正逆袭自己惨淡人生的奠基石。
面对这样的一个男屌丝,故事出现两条主线,第一是黑天鹅Mila主演的单纯女巫赛多拉,开场就一副传统女屌丝打扮的她,面对一个从天而降迷死人的男主,她的惊羡和欢喜一开始就表露无遗。
她永远走在男主的前面,蹦蹦跳跳着,姐姐一次次的怀疑没能破坏她对这份感情的执着。
但是,这种单纯的爱情是建立在她对男主天真浪漫的幻想之上,正如一个小女孩守护自己的偶像,只要一旦偶像的形象稍微出现一点裂纹,别人几句话的煽风点火,都能激起一团妒火,一口吃掉象征邪恶的毒苹果。
现实中少男少女们的爱情幻想也是如此。
这就是爱情,占有式的,依赖式的爱情。
和他一起走在街上,他就是我的王子,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孩。
我要你们所有人艳羡的目光,我就是这个翡翠国的王后。
我的王子因我而完美,我也因他而完美。
然而,对象的一点过错、一点情绪,乃至一点来不及解释的小事,都能点燃她熊熊的烈火:——你不要跟我解释什么,我这次受伤了。
你知道我爱你爱得多辛苦吗?
你知道我那天晚上等你的电话等到什么样子吗?
你这样我受不了,你知道吗?
你放开我,你让我一个人静一下。
走开。
这样的爱情里,女孩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一般以“你为什么不”、“你应该”、“你知道吗”等等语句而开头。
所有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你为什么不够在乎我?
这种女人,最终变成了骑着扫把撒泼的悍妇,真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种爱情观,是大脸儿Michelle Williams饰演的格林达的。
不可否认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里,她并不算是特别出众的类型。
没有娜塔莉波特曼的灵气,没有茱莉亚罗伯茨的大气,没有蕾切尔薇兹的妖气,当然也没有中国各种爷的土气。
但是,这电影里她的角色却有一种贤淑之气——上得起战场,下得了厅堂,明得了事理,忍得住抓狂。
在她的带领下,一群老幼挫人充满信心跟着那位极其不靠谱的大魔术师一起干革命。
格林达的聪明不是小聪明,她很清楚奥兹已经被社会污染成了哪种货色,她也看得出被世俗价值观胁迫多年的这个男屌丝心里保留的善良和爱心其实如金子般可贵。
她私下里温柔又不失严肃地批评奥兹贪心、自私,不懂得负责,但她依然在外人面前大方地宣告他就是大魔术师,是未来的国王。
她很清楚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用中国的话讲,就是个“明是非、懂事理”的人。
她是个慧心如润玉的女人,当男人在金钱迷失自己时,温柔地问一句“你确定钱对你来说最重要吗?
”;她也是个如磐石一样有自己立场原则的女人,当男人点了点头时,她就温柔将他一军“你太肤浅”;她也是个如磁石一般善于训育的女人,当男人委屈地说“可我一直是这样子呀”时,她将他带领到需要他承担责任的民众面前,告诉他说:“你可以改变一下你自己,看看这些爱你的人们,你不能辜负他们”。
然后,她将最后的选择权交到了男人自己手里。
也只有这个时候,男人才会说“哦,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像《马达加斯加》里面的狮子亚历克斯一样,面对一群非洲狐猴做出的那个双手高举的动作:“是的,我就是你们的领袖!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怎么可能缺少一个成功的女人?
所以,女孩子们,不要抱怨你们的男人不是奥兹,因为每个男人的内心里其实都愿意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女孩,先试问自己到底愿意做慧心如玉的格林达,还是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得到地球转的小太阳赛多拉?
很多人对好莱坞不屑一顾,理由是特效泛滥,故事毫无建树,《魔境仙踪》开端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段用4:3普通比例、黑白摄影的“魔术师苦难录”,如此鲜活明快的向我们介绍了主人公。
他萧条的演艺事业、困顿的生计,他圆滑老练、巧舌如簧的江湖习性,他自私、刻薄、不可一世又眼高手低的性格缺陷,以及他内心深处仍燃烧的那团真善美的火焰,都随着质朴无华的画面缓缓道出。
影片开场,大家都在交头接耳为什么是“黑白片”,但随着弗兰科几个冷笑话一蹦,影院里顿时安静,人人都全神贯注投入其中,看他魔术险险穿帮、心上人嫁作他人妇,不禁揪心起来。
萨姆•雷米做这种噱头,不仅致敬了原版经典,也以最不容辩驳的方式证明,好莱坞仍有本事用古老而纯粹的叙事、悬念、幽默和一片片精心补完的人物塑造,抓住那些慕“3D魔幻特效大片”之名而来、本应浮躁的观众的心。
只是这段匠心独具的复古,也扇了萨姆•雷米自己一记耳光。
当肆虐的龙卷风拉宽了银幕,给画面点缀上五颜六色,将人带入缤纷的童话世界,影片却变得死气沉沉,原本栩栩如生的角色,也随之被压成薄纸,没了性格维度。
《绿野仙踪》的主角是小女孩桃乐西,如今换成一个大男人勇闯魔境,再创作的意图显而易见,按照这设定,既能阖家观赏也适合情侣约会,是商业和艺术的双赢。
然而成品调子之低幼,却让这一努力付之流水。
童话国度黑白分明,界限森然,毫无灰色地带,编剧似乎还生怕太“成人化”,不懈的强调女巫的“邪恶”属性,最后处死好女巫时宣判她的罪名竟是“good”。
好人坏人都有清晰的道德标签,且各自自知且坚守,不越雷池一步——这是原汁原味的童话思路,影片未有丝毫突破。
台词完全按部就班,除了猴子的几句妙语,你若看过一些童话片,保证听了上句就能猜到下句。
《魔境仙踪》低估了时下小朋友的心理成熟,美国卡通频道的动画剧集,或迪斯尼本家出品的《创:崛起》等,瞄准的是7-12周岁的少年儿童,其中情节尚有道德困惑、是非模糊、恶人打着“正当理由”为非作歹、好人面对间接伤害无从抉择等,如此算来,《魔境》充其量只是个幼儿园睡前故事的水平。
坐在笔者身边的小孩子大约八九岁,一直吵闹,十分烦人,但在散场前他倒是说了句大实话:“坏人失败的也太容易了吧,真没劲”。
影片有许多养眼的视觉效果,大到翡翠城和奥兹国的宏伟建筑,小到瓷娃娃和翅膀猴的卖萌与乞怜,还有云雾笼罩和气泡飞行等,渲染童话气氛绰绰有余。
看特效电影就像玩游乐场的“时光隧道”,主打时不时曝出的奇观场面,但奇观相隔再紧密,中间总有空档,否则投资商吃不消,观众也会审美乏味。
玩游乐场,是靠游客互相调笑打趣填充中间情绪,电影则诉诸故事张力和情感冲击,让人在没有奇观的时候也不至于无聊。
看《魔境》,笔者感觉像坐了一趟孤独的时光隧道,等奇观等的意兴阑珊,只是好看,情绪空空荡荡,恍如置身事外。
而且那些展示奇观的镜头调度也太单一,每次都是一句提醒接上当事人的反应镜头再接上奇异事物,萨姆•雷米给儿子的圣诞礼物每年都装在一模一样的盒子里吗?
《魔境》开篇引人,但虎头之后是蛇身蛇尾,平庸中只有两处让我触动。
一是西方女巫造型初现,墙上阴影露出狰狞的曲线,随之是著名的尖顶帽的轮廓,那一瞬怀旧感不亚于见到了琼斯博士的牛仔帽,到后来西女士露出绿色脸孔真容,又骑上扫帚飞翔,着实洋溢着翻拍片独有的情怀。
另一好玩之处在于寻找布鲁斯•坎贝尔的身影,这位萨姆•雷米同窗好友几乎出现在后者每一部导演作品中,此君最近只在美剧《火线警告》中当主角,甚少现身大银幕,因而在片头字幕见了他的名字后,笔者就一路留神,鉴于《魔境》的“一人分饰二角”跨度之大远远超越《云图》(人和动物都能由一人“饰演”!
),难以确定坎先生会是何方妖魔鬼怪,临近结尾,才在翡翠城守卫的怪异妆容下认出了那种老脸。
电影似乎奇幻景致和CG角色上花光了所有预算,打起来动静小的可怜,无非是放几个火球、射几束“激光”、扔几杆标枪,地上砸个洞,炸个热气球,塌个天花板,笔者曾不满《哈利波特》大结局对抗气势不足,现在看来,那好歹是囿于原著发挥不大,而《魔境》几乎另起炉灶的创作,却比《哈》还小气百倍。
某种程度上说,特效电影的“建设”与“破坏”要成比例,《阿凡达》全景呈现潘多拉星球地貌,就有敢于漫天爆炸和推翻生命树的魄力,《爱丽丝漫游仙境》轮番展现兔子洞另一边的玄奇,就有火龙在屋顶上势不可挡的摧毁。
如今的观众多少有点潜在的破坏欲,何况电脑特效能把美景被毁拍的比原貌更美。
也许你要说,破坏多了太暴力,但别忘了原著和经典版《绿野仙踪》的女巫是怎么死的,而且大场面冲突并不意味着要拍的暴力,也许你觉得破坏会吓坏小朋友,但比起弗兰科初入魔境遭遇的“怪兽惊魂”,高潮打斗在惊吓效果上只算温吞水吧,莫非真是为了续集,欲扬先抑了。
文/方聿南
该片讲述了马戏团魔术师奥斯卡因偷情败露乘热气球从堪萨斯来到了奥兹国,在这里,他遇见了三位女巫师,被认作是预言中伟大巫师的奥斯卡,必须尽快找出解决奥兹国的“内政难题”,并分辨出巫师的好坏的故事。
魔术师奥兹靠着一些招摇撞骗的小把戏,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厉害的魔法师。
他有许多的音乐盒,每当他想对一个他喜欢的女士献殷勤的时候,就会送她一个音乐盒,并说那是自己祖母留下来的唯一遗物,以此来虏获芳心。
奥兹的助理弗兰克一直在协助奥兹的魔术表演,但是奥兹却只给他很少的报酬。
奥兹招聘了一个助理女孩作为自己催眠魔术的托儿。
表演开始后,他催眠了助理女孩,弗兰克在后台负责所有的烟雾和音效。
奥兹用一片布盖住被催眠的助理女孩,把她变没了。
观众们惊呼鼓掌。
台下一个坐轮椅的女孩大声地请求他,希望他用魔法使自己可以走路。
奥兹当然做不到,台下的观众们开始说他是冒牌货,朝他丢东西。
奥兹狼狈退场。
奥兹责怪弗兰克应该早点拉下布幕,弗兰克说他不该总是这么指责自己,自己是他唯一的朋友。
奥兹说自己不需要朋友。
一个奥兹曾经暧昧过的女孩艾米丽来找他,说有人向她求婚了,她想知道奥兹对自己的感情。
奥兹说自己不想当一个好人,他想成为一个传奇。
两个被奥兹骗过的人闯进屋子要抓住他,奥兹从地洞中逃了出去。
他顺着绳子爬上一个热气球,然后割断绳子,热气球慢慢升上天空。
弗兰克在底下追着,把奥兹的帽子和他的必备道具箱扔给了奥兹。
突然一阵龙卷风吹来,热气球被卷入其中。
他大声请求上天再给他一个机会。
热气球掉入一条河,顺流带着奥兹漂向了魔境奥兹国。
奥兹被眼前五彩缤纷的巨大花朵和奇异景色弄得呆愣住了。
热气球仓开始漏水而下沉,奥兹不会游泳,他惊恐地在水里扑腾了一阵之后,才发现河水竟然只有没膝深。
他戴上湿透的帽子,然后看见了从岸上树林里走出来的女巫西奥多拉。
西奥多拉告诉他这里是奥兹国。
奥兹说自己的名字就叫奥兹,然后变出了一束花送给西奥多拉。
西奥多拉惊喜地认定他就是预言中可以救赎奥兹国的那个魔法师。
奥兹听到她描述的许多财富,心动了,承认自己就是那个魔法师。
突然一声尖啸传来,西奥多拉说是这是邪恶女巫格林达派来杀他的怪物。
他们躲在洞里逃过一劫。
西奥多拉说自己也是女巫,奥兹以为她在开玩笑,因为她不是传统中的那种骑着扫帚飞的丑陋模样。
西奥多拉告诉奥兹关于格林达的斑斑劣迹,说自己的姐姐伊瓦诺拉已经把她从王宫翡翠城赶走了。
奥兹又变出一个“祖母的音乐盒”送给她,西奥多拉很感动,他们相拥而舞,甜蜜接吻。
在去翡翠城的路上,奥兹用一个小把戏救下了一只会飞的猴子,猴子为了报答而自愿效忠他。
他们终于看到了翡翠城,西奥多拉说奥兹将会是最伟大的国王,而自己很荣幸成为他的王后。
西奥多拉说成千上万的人民正等着见证奥兹带来的奇迹,然后她先往前走了。
奥兹告诉猴子自己并不是那个魔法师,他要求猴子配合自己做好这场巨大的表演。
奥兹国的接待官克尼克把他们带到了翡翠城。
奥兹见到了伊瓦诺拉。
伊瓦诺拉说自己将会尽力辅佐他成为新的国王。
克尼克带奥兹去参观他的房间。
伊瓦诺拉开始指责西奥多拉把奥兹带回来,她怀疑奥兹是格林达派来的骗子。
她还怀疑西奥多拉加入了格林达要背叛自己。
西奥多拉说自己谁也不加入,她只想要和平相处。
伊瓦诺拉带奥兹参观了皇家宝藏室,看到满地的黄金,奥兹兴奋地大声欢呼。
伊瓦诺拉告诉他,只有打败了格林达之后,他才可以成为国王。
他必须前往黑暗森林,毁掉格林达的魔杖。
奥兹带着猴子踏上了去往黑暗森林的路程。
在路上,他们看到了不远处的陶瓷城冒着黑烟。
奥兹说他们应该去找格林达,不要管闲事。
但是猴子径直往陶瓷城走,奥兹只好跟上。
陶瓷城被破坏的很严重,满地狼藉。
奥兹发现了一个陶瓷女孩,她的双腿都断了。
陶瓷女孩告诉奥兹,陶瓷城是被邪恶女巫派来的怪物毁掉的。
奥兹用浇水把陶瓷女孩的双腿黏上了,她重新站了起来,跳进奥兹怀里,向他道谢。
在路口,奥兹让陶瓷女孩往翡翠城方向走,但是她哭着抱住奥兹的腿,让奥兹带她一起走。
奥兹只好答应。
夜晚,他们到达了阴森的黑暗森林,一群长着嘴巴的树藤攻击了他们。
他们沿路跑到了格林达的宫殿外。
格林达出现了,她把魔杖放在旁边的一辆木车上,准备打开宫殿的大门。
奥兹让猴子去发出动物的声音吸引格林达的注意力,他则躲到木车下面,伺机拿走魔杖。
奥兹准备折断魔杖的时候,格林达发现了他们,他们吓得尖叫起来。
但是当格林达掀开了宽大的帽子,奥兹发现她长得跟艾米丽一模一样。
格林达告诉他,伊瓦诺拉才是真正的邪恶女巫,她愚弄了所有人。
伊瓦诺拉在水晶球里看见这一切,气急败坏。
西奥多拉看到伊瓦诺拉也有一个奥兹送的音乐盒,伊瓦诺拉对她谎称奥兹昨晚也跟自己一起跳舞了。
西奥多拉感到奥兹欺骗了自己,她放声哭泣,内心隐藏的邪恶力量就开始爆发。
格林达说自己一直在等待奥兹的到来,来拯救被伊瓦诺拉控制的这片陆地。
伊瓦诺拉派出了会飞的沸沸军团和士兵追杀奥兹,格林达用魔法施放烟雾阻挡士兵,却被狒狒追的夺路而逃。
他们逃到一个悬崖,奥兹没刹住脚步差点掉下去。
大家合力拽住了他。
面对越来越近的狒狒,格林达让奥兹随着她一起跳下去。
悬崖下,一个泡泡把奥兹安全地包裹住,送他往前飘。
泡泡把他们送到了格林达掌管的大陆上。
城市上空有一个巨大的泡泡墙,格林达说只要是心地善良的人都可以顺利通过。
奥兹大声叫着,泡泡在墙上停顿了一下,终于还是通过了。
城市里的人们热情迎接奥兹的到来,请求他帮助他们。
奥兹对跟格林达说自己并不是她所期望的那个魔法师,格林达说她不想让她的人民们失望,她还是希望奥兹可以帮助他们。
西奥多拉在水晶球里看到奥兹被众人簇拥的景象,她想要更多的力量来与格林达相对抗。
伊瓦诺拉给她一个可以透视一切的青苹果,西奥多拉吃了一口,这才看明白原来伊瓦诺拉才是邪恶女巫,但是已经来不及,苹果让她的心枯萎了,她变成了面目丑陋的女巫。
西奥多拉不想用魔法让自己变漂亮,她要让奥兹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
奥兹询问城市里是否有军队,格林达就给奥兹介绍了城市里的农民、打铁工人、面包师、缝纫师、手工艺者和修理匠,以及小矮人。
天边黑云涌动,西奥多拉破坏了城市的保护墙,飞到了他们面前。
奥兹看到她的样子很吃惊,西奥多拉满怀仇恨,用魔法迫使他做出跳舞的动作,然后把他掼倒在地。
西奥多拉对他们宣布,自己将会和伊瓦诺拉来毁灭这个城市,那时奥兹将会第一个死掉。
西奥多拉发出刺耳的笑声,乘着一把扫帚拖着黑烟飞走了。
晚上,奥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格林达坚持只有他才能拯救他们。
陶瓷女孩让奥兹抱她去睡觉,她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让家人回来。
奥兹说自己不是魔法师,无法让她实现愿望。
他说自己想做的是像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
陶瓷女孩说他就是一个好魔法师。
奥兹突然想到了一个可以打败伊瓦诺拉的计划——制作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道具,他将要表演一场人生中最伟大的魔术。
他让修理匠们做出放映机,以及具有闪光效果的火药;他让手工艺者们扎出许多真人身高的稻草人,让缝纫师们制作许多稻草人穿的衣服。
最后他让修理匠制作了一个热气球。
格林达让克尼克送奥兹去翡翠城,临行前,她亲吻了奥兹的额头。
格林达使用魔法在通往翡翠城的一片罂粟田里释放了大量的烟雾,然后人们把穿衣带帽拿兵器的稻草人绑在装有轮子的木板上往前拉动。
伊瓦诺拉和西奥多拉在高处看过去,就好像有士兵在向翡翠城行进一般,她们召唤出了狒狒军团飞去对抗那些士兵。
狒狒们把稻草人撕开,伊瓦诺拉这才她们中计了。
狒狒们准备飞回去的时候,却被罂粟田的气味全数迷倒。
奥兹的计划成功了。
伊瓦诺拉把格林达抓走,格林达的魔杖掉落在地,被陶瓷女孩捡起,伊瓦诺拉遍寻不到。
奥兹到了翡翠城,看到天上的热气球,他让克尼克和猴子按计划行事,自己拿起道具箱离开了。
格林达被绑在翡翠城的广场上,伊瓦诺拉要把她处死,人们在广场下大声反抗。
猴子通过望远镜看到奥兹正在往热气球里装满金币,大家都认为奥兹骗了他们。
西奥多拉指给大家看天边正在离开的热气球,大家伤心地认为奥兹抛弃了他们。
西奥多拉放出一个火球,热气球被击中,掉落在广场上焚烧殆尽,人们哭了起来。
猴子哭着捡起奥兹的帽子,却突然发现身穿侍卫衣服的奥兹出现在身后。
伊瓦诺拉正准备处死格林达的时候,广场上突然爆发出一片火光,长着胡子的奥兹的巨大人像出现在烟雾中,人们尖叫着退散开。
伊瓦诺拉命令士兵攻击奥兹,但是兵器穿过烟雾,奥兹毫发未伤。
西奥多拉放出一团红色的火球打中烟雾,奥兹的影像消失了。
广场上一片安静。
过了一会儿,火光又一次闪现,奥兹的影像更加巨大了。
天空突然爆发出许多耀眼的烟火,伊瓦诺拉被巨大的动静吓到,逃进了王宫。
陶瓷女孩把魔杖送到了格林达手上。
西奥多拉正准备杀掉格林达的时候,却发现格林达不见了。
大家朝着西奥多拉射出烟火,她乘着扫帚逃走了。
伊瓦诺拉准备离开王宫,却发现格林达正等着自己。
两人在半空中对抗,伊瓦诺拉把格林达击倒在地,她正准备进一步把格林达解决掉,却发现自己的魔法失效了。
原来格林达已经把她脖子上的魔法项链扯掉了。
伊瓦诺拉失去了魔法力量的来源,变得丑陋不堪,她最终被两只狒狒抓走了。
奥兹国终于重获自由,人们欢呼雀跃。
奥兹给几个朋友赠送礼物。
他送给修理匠一个螺丝修理器,送给克尼克一个笑脸的面具,把自己一直带着的帽子送给了猴子。
他无法实现陶瓷女孩的愿望,让她的家人回来,他只能送给她这个由大家一起组成的家庭。
最后,他感谢格林达对他的鼓励,两人甜蜜拥吻。
故事从一个姑娘和兰兰的亲吻开头,到另一个姑娘和兰兰的亲吻结束,中间还穿插了姑娘,姑娘,以及姑娘。
以及他的祖母在一场虚构的战役上牺牲后留下的,不知道为什么龙卷风吹不掉水泡不坏高空落地也摔不烂的无数个八音盒。
(如果大家有兴趣知道的话,电影院的字幕很接地气地将那场战役翻译为韭菜水饺之战)当然这应该是一个成长型的故事,一个懦弱自私的魔术师大叔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既Great又Powerful的大魔法师OJZ……啊不,OZ的励志童话。
前二十分钟很出彩,兰兰饰演的OZ大叔看起来又骄傲又卑微,满是一副不得志的怪异天才相,女孩儿的心一个接一个的伤根本不带喘气,却又在真爱面前露出一点点痴心来。
然后,又是八音盒惹的祸,为了避免被被他给NTR的粗壮裸男追杀,兰兰毫不犹豫地在龙卷风到来的前几分钟找死地躲上了一个热气球,这样的情况下上天绝对会出事,他被卷到了一个名为OZ的神奇国度,遇到了一个天真善良的红衣小女巫Theodora。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不用想都知道了,小女巫认定了OZ就是拯救他们世界的国王,又无比天真地觉得共跳一支舞就是OZ爱她的表现,光速坠入爱河,立马幻想起来和OZ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日子来。
我亲爱的傻丫头啊,He is not that into you。
Theodora将OZ带回翡翠城的宫殿。
被她的姐姐Evanora热烈迎接,但同时,Evanora表示,去黑森林杀了坏女巫之后,OZ才能成为国王。
于是OZ带着他路上捡来的猴子出发了,顺便又在半道上捡了一个瓷娃娃,他们打算偷走代表坏女巫力量的魔杖,结果被发现。
当坏女巫的斗篷落下,我们看到了堪萨斯小镇上OZ的真爱Anne。
金山银山,扛不住那女巫长了一张前女友的脸。
Glinda很快把OZ拉到了她的阵营,在水晶球里看到了一切的Theodora心碎了,泣血了,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和渣男的初恋,但是她认真了。
她找到她的姐姐,事实上的坏女巫Evandora,要求也成为一个心如铁石的坏女巫,而这也非常简单,只要咬一口青绿色的苹果,她的善心就会挥发殆尽。
An apple a day,keep the damn wizard OZ away. 苹果果然在Therdora身上发生了效用,她变得像那个苹果一样绿,鹰钩鼻黑色巫师帽全部配齐,顺带的,苹果还给了她一双从隔壁暮光之城剧组顺来的红色美瞳。
连她那疑似妹控的姐姐在看到她的转变之后都说:好妹妹,你真是丑毙了。
然后她就去烧了那对狗男女的根据地抢了把扫把又飞回来了。
几个意思?
失恋找错人安慰就会变成骑扫把的老巫婆这是几个意思?
妹子你真的不考虑直接烧死那对异性恋吗?
再后来,OZ利用了各种现代科技赶走了坏女巫,坐收王位和Glinda的爱,这就不说了。
不过Glinda的子民让我有严重的即视感,仔细来说,就是霍比特人,有矮人锻造技能的秃顶大叔,以及有矮人身材的裁缝的大集合。
接下来重点说一下薇姿,因为她是我的女神,以及是这部电影里不得不提的弱爆了的坏女巫。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黑发雪肤,英国口音,着装以墨绿和黑色为主调,偶尔还眼含热泪的邪恶反派都既萌又不耐打,总之,薇姿在这部电影里的感觉比米歇尔的公主更像落难公主,基本没有任何坏女巫气场,反而看起来即不知所措又楚楚可怜,在她骗她妹妹OZ也送过她八音盒来让她妹妹死心的那一段里,Theodora还没哭,她自己就先哭掉了(……),电影全程里被她妹妹惊到吓到的次数完全不可计数。
不过说实在的,魔法世界也真的有魔法世界的美好。
OZ在现实中的堪萨斯做不到让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重新站起来,但是在OZ国他就靠一点胶水,就能让打碎的瓷娃娃重新完好无缺,又蹦又跳。
(整部片子里,兰兰钓妹子的场面私认为还不如他和瓷娃娃一起相处的几场戏,虽然已经一脸褶子,詹姆斯弗兰科温柔起来依旧杀人如麻片甲不留(咦)。
)综上所述,一星给腐兰兰和这部电影的前20分钟,一星给我楚楚可怜的最弱坏女巫薇姿,一星给这部电影后一个多半小时里OZ国的美丽风光,咱们的剧本就继续加油,最后一点小提醒,给各位汉子们,别学兰兰四处留情,真把姑娘惹急了烧死你不带眨眼的。
也给各位姑娘点忠告,别碰上人渣就外在丑化内在黑化,学着内心强大吧。
一星给原著带给我的美好童年时光,一星给电影院的服务态度以及电影里的服装特效。
---我是偏题闲扯的分割线,懒得看请下拉-今天我本来只是看2D版的电影,但到了入场时间却发现,放映厅因为一个什么商务会谈租借了场地,此时尚未结束,并且还有拖延时间的趋势。
影院方面一边道歉不已,一边当机立断同意让持本场次电影票的观众任选一场3D IMAX电影。
我本来就是来看OZ的,所以等于花了一张普通2D电影的半价学生票却看了一场3D IMAX片。
电影院点赞嗯。
《绿野仙踪》与《哈利·波特》,我童年翻到烂熟的两本书,前者让我长大以后一直都想象力天马行空,后者让我直到成年了午夜梦回也还是产生是不是有猫头鹰飞来的错觉。
早些年改编成电影版的《绿野仙踪》故事似乎只有Dorothy初到OZ国和OZ邻国艾芙国历险记。
(我看的是上海译文93年的版本)至于OZ国后来的故事一直都没有翻拍成系列电影,其实我觉得拍出来至少会有我这样的原著粉丝来看,而且著名童话的影响应该不会小。
比如我一直喜欢的特洛特与奥克一行人的故事,贝翠与玫瑰花公主的故事,碎布姑娘和奥乔的故事,Dorothy全家迁居OZ国的故事,奥芝玛被偷走的故事,平定OZ国内乱的故事等等。
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小个子术士OZ是个马戏团魔术师,所会的无非就是些蹩脚的障眼法。
OZ术士意外空降OZ国后被人民奉为仙人,让他统治OZ仙境,直到Dorothy的到来打败了女巫戳穿了术士的真面目,OZ坦白承认了自己说的谎话。
原著所写格林达是个法术高强且博学的好女巫,OZ术士后来拜倒在其脚下学习法术并小有所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术士。
--我是终于扯到电影上的分割线灰色的堪萨斯,跟最初的原著改编电影一样用了黑白片的方法。
让我们看到一个2B兮兮的OZ术士·the 蹩脚魔术师(还不是魔法师)。
每个泡上手的姑娘都采用“我祖母传下的音乐盒”作为礼物攻势(量产?
)唯一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助手朋友被他冷嘲热讽呼来喝去,喜欢自己的姑娘要订婚了自己也不去争取。
还算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是这么个没用的屌丝货色。
一场龙卷风,到了色彩缤纷的OZ国了,人人给他冠以OZ·THE WIZARD的高帽子,又有美人Theodora主动上钩,于是乎这点自知之明竟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Theodora说,坏女巫要破坏国家的稳定与秩序,所以你要代表月亮,消灭坏女巫。
谁知真正的坏女巫乃是美人的姐姐与变异后的Theodora自己。
美人Theodora见到OZ被好女巫Glinda的说辞打动,吃起了醋,让坏女巫姐姐趁机用毒苹果毒坏了善良之心,变异成了绿皮肤的丑陋坏女巫。
根据原著的描写,Dorothy用一桶水浇坏的西方坏女巫就是绿皮肤的丑陋形象,不知这是否应了电影中Theodora哭一条泪痕脸上就一条伤疤的情节呢。
假如真的就是Theodora,OZ你居心何忍,让Dorothy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西方女巫。
影片中Theodora说得最多的就是,当初我这么信任他。
临近结尾处,OZ用烟雾幻影对Theodora说你如果能放弃恶毒,重新想起善良的心,还是可以原谅你让你回到大家之中。
骑着黑色冒烟的扫把,黑衣绿脸经典坏女巫形象Theodora说,才不要,永远不要,扬长而去。
其实我也觉得Theodora没什么可以回头看的,这种见一个爱一个的种马渣男,不要也罢。
至于Theodora的姐姐,那个最早的坏女巫Evanora似乎纯粹是个打酱油的,重要戏份也就是让妹妹吃了个毒苹果泯灭了良心。
影片最后被南方好女巫Glinda夺走了翡翠项链,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难看的老巫婆。
这莫非就是只在原著开头出现,而且一出场就被Dorothy家的房子龙卷风一甩压死的东方坏女巫么…………唯有Glinda看起来还算是正常些有点智商情商的角色,可是结局还是被OZ·the种马泡上了……导演编剧你们还能更杰克苏一点儿么?
这电影是不是该加个副标题——论想变成种马的屌丝是如何真的变成种马的。
电影里的亮点是陶瓷小萝莉,好可爱。
可惜每次她跟OZ关系看起来好好的时候我都内心OS孩子你离那个怪蜀黍远一点儿啊!
请再烂点 让我睡得香 james franco都无法拯救
剧情慢到爆,如果精简到90分钟还不错,除此之外,绝B催眠大片!
视觉效果一流,剧情也很有意思,只是可惜了穿红衣服的女巫,请在续集里给她安排一个好归宿
好吧,至少它还有出色的3D效果和绚丽的视觉特效,除此之外一无是处。一脸褶子毫无喜剧细胞的腐兰兰毫无气场,如今连花瓶都不是了。俗套冗长的奥兹世界唯一能让人记住的就是好莱坞流水线生产的壮美特效,还有那个中国的瓷娃娃,至于主角?这部迪士尼环保风光纪录片里真的有什么人出现过吗?★★
男主角是照着Frank Baum化的妆吗?桃乐思的妈妈是奥兹术士的前女友?猴子老让我想起姜戈里的塞缪尔杰克逊是怎么回事。
炒鸡WS的大嘴跟猴子蛮好笑!其他都很难看。看到RW我就想起撸撸被她虐尿的样子生理性胃紧。MW一定觉得亲大嘴还不如亲塞胖吧=3=
基本从山姆·雷米拍这部戏开始,就注定这是个错误。
临睡前忍不住吐槽一下,所谓的重金投资,但我真心好久没看过绿幕效果这么明显的电影了,而且这么无聊的剧情竟然能拍上两小时有多,全片最不无聊的地方恐怕只有开头黑白部分那十来分钟。这样一部要啥没啥的片子不知有多少孩子买账,反正我隔壁座位的两个小屁孩都吐槽太没劲了
昨天带外甥女一起看的,画面挺美,部分镜头把她吓得捂住眼睛。
女神Mila你怎么演了个这么个脑残角色……
上个月就看了!我觉得豆瓣装逼的文艺范多的太滥!这样一部娱乐片,拍的有童心又放松,又没野心,为什么那么多人给俩星!
动画做的确实漂亮哇~
瓷娃娃的动画特效!
开头黑白小片向原著致敬,也是为了与后半部色彩艳丽的画面形成强烈对比。我猜想进入OZ了就会彩色宽银幕,果然,掉进水池后,各种暖色系的花朵植物轰炸眼球。3位女巫都算是大牌了,但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没啥太大意思。米歇尔·威廉姆斯的五官真心不受瞅,全靠化妆造型,胜在不讨人厌。
画面做的很唯美很魔幻,故事是我喜欢的绿野仙踪的前传,可惜的是套路和梗都老套的让我昏昏欲睡,节奏很慢,高潮压倒后期还高不上去。欲哭无泪。但是还是最爱迪斯尼。
原来奇幻和现实需要联系起来看,瓷娃娃就是轮椅姑娘,猴子就是助手
要不是James Franco这片子我就不会去电影院看,画面是美,故事也就骗骗小孩子还行,看样子还要继续拍。。。今年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烂片
严格说三星半,为了童年的绿野仙踪加1星,可以说是绿野仙踪的前篇,有很多绿野仙踪迷才会了解的彩蛋。3d画面极美,电影院满场都是小朋友,能听到孩子们的惊呼声。
后半段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马克.吐温的《误闯亚瑟王宫的康州美国佬》一书,这本书转嫁到片中非常合适。而且作为39年电影版《绿野仙踪》前传,它从人物、场景、服装、道具到拍摄手法,即是传承也是致敬。把女巫由来、罂粟园等都与原作作出回应。喜欢《绿野仙踪》39版的观众一定要看本片。
不讨喜就是:LA Times 60, Variety 60, EW 60, Rolling Stone 50, Time 50, THR 40, New Yorker 30, WSJ 30, Washington Post 25, NY Times 20, New York Daily N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