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是从哪里看到过这么一条消息,即Fringe的编剧称这部剧和外星人毫无关系。
看过e14后,感觉到编剧耍了个花枪。
这部剧确实是与“外星人”无关,但却与平行世界里的许多个地球有关。
有细心的观众从e14的最后部分发现,沃尔特就是那部可能预示了真相的著作的作者。
按照书中的理论,平行世界里存在无数个地球,各自科技发展的程度不同,而科技程度高于地球的那些“地球”派人到地球来(可能就是那些观察者),会干扰地球的能量平衡,总之会可能导致地球的坍缩。
从之前的剧集猜想,Peter年轻的时候曾经死过,沃尔特在那些身份可疑的观察者帮助下救了Peter,可能就是从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找来一个Peter。
Walter为何这么特殊?
也许是因为别的地球里的Walter同样很强大吧。
那么,之前的一系列恐怖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猜想是一帮极端的科技至上分子,他们相信沃尔特的理论,觉得要加速地球的科技进展速度。
人员的伤亡对他们来说,只是小小的牺牲。
(观察者到底是何目的?
依然是个大谜团)
我着实很喜欢这种科幻题材的电影,各种不可能的科技,因为讲的是不可思议的科学的所以说只要观众想要,基本上可以涉及到所有科幻题材,当然各种刺激的S人方式也很吸引人,但是至于悬疑、推理我觉得称不上,只是科幻片罢了,而且一切问题的办法都是女主无脑的感情用事,别人劝不动之后就选择帮他,我不明白要是真有这种喜欢意气用事、自以为是有咄咄逼人的人怎么可能会混的这么好?
说女主意气用事都算是轻的,女主完全是已自己为中心,遇到什么事情就是我不管我就要怎么怎么样,不要你管,爱咋咋地,好多案件不光是考科幻的科技,更多靠的是女主的运气。
至于那个皮特,开始的时候他不相信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父亲,可以理解,但是过了一年,经历那么多事情,直到最后一集他对于他父亲提出观点的态度都是:嗯嗯嗯,好好好,是是是,我信你个鬼嘞,糟老头子,坏的很。
难道经历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不可思议的东西就不会表现出一点相信的样子吗?
一副我什么都懂,你说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样子。
女主、男主真的巧了都是我最讨厌的类型的人,可能电视剧中为了凸现性格让这两位不光找人讨厌,还显得有些弱智。
当然了,如果后几季把这解释为男女主是因为被改造强化什么的所以看起来像个弱智其实能力很强,那我就还是觉得男女主很找人讨厌,尤其是女主,因为她戏份多而且都是她情绪化的戏份,好像情绪化和做事情想当然是优点的样子。
科幻部分我可以给高分但是这些角色真的有问题看起来都很别扭,除了博士,因为他本来就有问题,
《X-Files》的主线是外星人入侵地球,Fox Mulder 矢志不渝地寻找被外星人绑架的妹妹。
Dnana Scully 也有很多隐痛,被实验,被植入等等。
在大的主线上,会穿插一些小的,独立的故事,比如什么意念控制,长生不老,吸血鬼,狼人等等诸如此类。
(还有其他的比如什么从地层深处钻出的细菌,病毒之类)《Fringe》 也是这个套路,大的主线是平行世界之间的火并,还有一些神秘的 Oberservers,等等,各位男女主角同样是迷失在记忆和命运之中,在时空交错之间,演绎自己的悲喜。
小故事也还算有趣,不过喜欢《X-Files》的人应该看出很多雷同。
里面还有一些游离在外的,迷死人的完全和科幻不沾边的小品,比如第二季的某一集的 Walter 的玻璃心的故事,这其实也是《X-Files》的特色。
这年头,外星人已经过气了,要弄点更新更酷的才有人喜欢,比如恐怖主义,国土安全,人造生命,纳米技术,平行世界,时间旅行,基因药物等等等,而且男女搭档探案的确不如再掺合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姑娘更有张力,这里面还有精彩的父子情的演绎,Walter Bishop 这个角色很好,John Noble 的表演很精彩。
而这个角色也的确让人思考,科学家的职责何在?
好奇心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当然也有变化,掺入了人体特异功能的成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另外一部《Heros》总之很好看,而且第二季比第一季精彩得多,让我这个《X-Files》的老粉丝痴迷不已,就是不知道这种疯狂的科学家的故事,年轻一代是否喜欢了。
补充一点:科幻分为硬的和软的,这个 Fring 应当算软硬适中,很多细节肯定经不起推敲,但是大方面很多是即将甚至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一个好的科幻片,能开拓思路,娱乐眼球,就很不错了,如果能加上一点道德思考,就更好了。
有些人在里面挑错实在吃饱了撑的,中国现在没有科幻片(好坏先不论),原因大概就是这类吃饱的撑的人为数不少,自己没有想象力,划地为牢,还精力过剩,想去限制别人,请允许我在这里对这类人竖一下中指。
喜欢这部剧的理由很多,一是剧情够独特,二是女猪脚很有气质,三是他们的幽默够味道,四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五是不容易猜到凶手,六是真相老是遮遮掩掩……但是,我估计自己短期内忘不了那个镜头,一只寄生虫包裹在心脏上面,就像一只龙虾一样包着活蹦乱跳的心脏,真是想得出来啊毛毛的感觉,怕怕啊不得不提那个什么都懂的科学家老头,他的演技也不一般,穿得跟婆婆一样,说起话来疯疯癫癫却有暗藏关键,而且不管什么案子都是他立大功,神人啊,神人只可怜那个John Scott,才一集就卦了还好奇那个Massive Dynamic里面的老太太,老是在很高级很大的office里面和Dunham见面,不明白为什么不退休都老成那个样子了·
打着科幻,伪科学的名头,掺杂一些狗血的悬疑。
还有二百五一样的女主角。
说实话,就这个剧情人设,你把主角换成男的,观众还能接受一点。
动不动一个人不听指挥,单枪匹马,不留提示,不给信息,一个人往虎穴里冲。
还偏偏每次不死。
这剧也就搁在0几年,网络剧还不算发达。
要是现在这种全民都能看剧的年代,喷死你Y的。
知道为什么都在喷女主角演技了吧。
因为这个人设就他么蠢,别人没法演,演出来的角色本来就别扭。
没看过电视剧的人还要以为国家最高机密机关内部全部都是卧底了。
去他么的FBI,全是无间道。
阿猫阿狗都能进来做探员。
是个人物就能发一下官威。
直接改拍职场撕逼剧得了。
而且主角和嫌疑犯之间撕逼的台词也太尼玛搞了。。。
太多要吐槽的了。
第2集不需要能量就自然分裂无限增殖的胚胎,离开母体还能生长甚至衰老???
第15集活了几十年的光头小孩子,不带到特殊机构观察看守,居然放在社会福利中心救治,阿猫阿狗都能进来查看???
我他么真的是书白读了,严重怀疑我自己的逻辑是不是有问题,编剧真牛逼呢20集拍的磨磨唧唧,拍到个14集才扯出来一个ZFT,原来是本小说,是写什么的呢,哦,原来是平行世界。
看的人全程皱眉,2倍速皱着眉看完的。
悬系多的想呕吐,为了制造悬疑感而瞎逼造伏笔,看的呕吐。
而且这个切镜头的画面能再多一点么,拍摄手法好棒哦。
剧情衔接就只靠一手黑屏桌面,而且频率贼高,1集不来个5次以上都对不起这导演,真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你要想拍就好好拍,一段剧情没讲完,切什么切,悬疑你吗呢
(警告:以下包括剧情透析!!)看到14集的时候突然明白,原来Fringe到这里只不过是《地球防卫少年》(或防卫少女?
)刚开了个头。
这个等会再说。
第14集跟前面十三集中的任何一集比起来都明显的太赶,不光是慌慌忙忙的剧情,还是大量的概念兜售,就连配乐、镜头感以及演员表演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疏离感,不协调感,整体看上去慌乱的就像是被人踢了一屁股似的。
这集只能算是个半成品。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我对剩下部分剧集的质量就相当的担忧了。
犹记得当年Heroes就是从第一季下半季开始崩坏的。
节奏不稳那肯定就骨架尽没。
如果因为收视率问题而止于十三集的话,我想按JJ当初的设想肯定会这么按排:在第13集中轻意被收监的病毒贩子Conrad搞不好会被设定成David Robert Jones,而不是分出去作为另一条线收网。
而且以飞机事件开始以飞机事件结束听起来也很圆满,很符合J.J. Abrams一贯的循环论主义思想。
然后说回到前面提到的大量概念兜售这点:先不管前面的什么大公司Massive Dynamic、Interpus,扮相和功能都像极了Dark City里的外星人的观察者(Observer),以及从头到尾在提的The Pattern计划;单单在这个明显是第一季第二阶段开始的14集中就提到了诸如Cortexiphan(强脑剂)、测试(招募者、战士)、ZTF揭密(Zerstorung durch Fortschritte der Technologie,科技带来的毁灭云云,革命小册子!?
Walter老鬼所著!?
)……前面神棍的设定或剧情其实不少了,像第5集的机器杀手、第8集的穿墙术公式等等,但平行宇宙假设一出,那些就都不算什么了。
平行宇宙,挑选战士,所有的世界只能一个存在下去,怎么听着都像是鬼头莫宏刚刚开了个头的《地球防卫少年》(ぼくらの)。
《地球防卫少年》的原作我没看过,因为有动画,动画优先看,设定大概是这样的:故事设定的基点是平行宇宙,我们的宇宙随着不同的“选择”而不断的产生新的宇宙,每一个宇宙都表示一种发展的可能性,由此也就诞生了很多不一样的地球,为了缓解不断膨胀的空间,所以必须以优胜劣汰的方式让一些宇宙消失。
在不同宇宙的地球上分别选出十五个人,然后驾驶谜样巨型机器人互相搏斗,胜利的一方将会继续存活,但代价便是每次战斗结束后操纵者便会死亡,因为机器人是以操纵者的生命为能源的。
(详细:http://www.douban.com/review/1525415/;另,鬼头莫宏的《壳都市之梦》也是相当相当不错的SF短篇漫画集,末日类题材,带着点废墟味的乌托邦。
)假设,我在此完全只是假设,JJ抛出来的平行宇宙概念不是忽悠人,那么接下来的剧情很可能是这样发展的:1. 首先这样就变得非常的切题了,Fringe就不单单指各种科学技术的边缘了,更深一层次地说:每个宇宙都在每个宇宙的边缘。
2. 我们会发现,《Zerstorung durch Fortschritte der Technologie》这本小册子其实是Dr. Walter Bishop写的,当然不是这个宇宙里的老鬼,而是来自于另一个平行宇宙的老鬼。
这两个老鬼很可能是在那场车祸,也就是他的妻子、Peter的老母丧生的那场车祸中调换的,在观察者(Observer)的意愿下。
也就是说现在的Walter Bishop并不是这个宇宙里,而且这个世界里真正Walter Bishop很有可能也已经丧生于那场车祸了。
这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重回精神病院时老鬼幻觉中看到的另一个Walter(我当时以为会设定成双重人格,埋下一个不安定设定的因素),还有连时空传送器这种不知道超前多少年的东西都在十几二十年前造出来了(更不用说其他一些只有疯狂博士才能做到的成就,那一个世界的科技以及历史肯定比我们的世界更超前一些),而时空传送引发的副作用也可以用来解释老鬼的精神问题(你看人家只不过在地球上传传就虚弱成那样子了,老鬼可是在不同的宇宙间传送)等等。
3. Agent Olivia Dunham,被挑选的战士。
当然我们肯定不希望看到liv在接下去的剧情中被安排去单挑来自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的liv,两个双胞胎打一架,然后哪个赢,我们的剧情就会跟着她回到她那个宇宙然后继续。
因此,如果不这么发展的话,挑选成为战士到底是为了干什么?
是为了去填补某个正在发生着异变的宇宙中缺失的Olivia Dunham位置吗?
而那个宇宙是所有的混乱之源?
4. 再次假设平行宇宙的理论是成立的,那么除了不同平行宇宙间的势力外(比如说Conrad有可能就是因为机缘巧合而来自某个病毒技术非常发展的平行宇宙),既然有观察者(Observer)这样的角色,那么观察者也肯定属于某个阶层,就比如《地球防卫少年》中的“支配者”角色。
5. 既然存在平行宇宙,那么John Scott肯定是会回来的!
而且当然不是出现在liv的意识中。
从另一方面说,等到John某一集真的回归时,从剧情安排上来说就显得相当的绝,本来只出现在虚幻梦境里的人,他现在成真了!
而这也正说明、暗示、展示了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除非JJ又跳出来说,这个新出现的有血有肉的John是个克隆人,于是平行宇宙马上又打回了不确定性。
保持朦胧感,保持神秘性是JJ一贯的意图和手段。
6. Massive Dynamic的老总Willian Bell至今仍未露面,这为剧情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平行宇宙论成立,我们可以设想,当初那个世界的Walter老鬼不是一个人来的,一起来的还有Willian Bell。
而另一种极端的猜测就是Walter Bishop=Willian Bell,也许他们就是同一个人,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们名字的缩写均为WB。
7. 在这14集故事中涉及的题材也非常值得注意,生物(各种人造病毒,真的就是人造的吗?
)以及转送(物质层面和精神意志层面)这两类相当的显眼,还有就是涉及到许多的纳米技术。
似乎都是跟微观层面的有关系,但最好最后不要去到赛朋克或是造出一个果核中的宇宙这样的构思中去。
到目前为止Fringe的故事都跟科技结合的很好,希望这样的优势能继续保持下去,不然我们就只等JJ在神棍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8. David Robert Jones这个小丑式的角色塑造的好将是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
而且将是个引路人的角色,引导liv联系各个平行宇宙(如果存在的话)。
目前就想到以上这些,当做是观片随想纪录,随时补上。
4月7日Fringe再开,将播出第一季剩下的几集,Inner Child,Unleashed,Bad Dreams,Midnight等。
以下所述,都只代表个人知识范围和观点,砖板轻点儿拍!
引用了绾绾剧评里的一些台词
其实,just have a little faith 是PB里的台词。
可是渐渐揭开面纱,面对世界的真相,我们所应怀抱的,仍应是这样的信念,方可支撑这复杂的人生。
前几日被考试折磨的又像是回到大二大三最好的时光,小宇宙爆发,心无杂念。
这几天放假在家,终于可以找个借口,追这部剧追的如火如荼。
这种融合了各种fringe science 的剧,最是我的菜。
一直不学无术,却又沉迷于旁门左道(好吧,就像是日心说,或许很多年后证明我沉迷的其实是正统科学),用某人的话说,是“喜欢搞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比如无条件电运,比如虹膜成像,比如思维融合,比如读心术。
这个世界太疯狂,科技发展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可怕。
我无缘参与其中,那么,请允许我做一会儿这样的美梦。
(作为一篇非典型剧评,我不想也无力从构架、剧情推进方面评价一部剧的好坏,不过是想要讨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感兴趣的自然少不了演员。
既使忽略一个EQ低到时时一副苦大仇深表情却仍然很性感的女人(至少第一季前半部分,沉浸在爱人的背叛和离别中时),一个眼神深遂似海的高IQ天材,一个被关在精神病院十七年的超级冷幽默的化学家,还有一头叫Gene的奶牛。
就这一句Crazy House,我毅然决定追下去!
感兴趣的自然还有自己喜欢的领域。
其实,整部剧中,我唯一还算了解的,不过是生理学和医学的部分(我听懂了Sella turcica ,diaphragma sellae的时候,那个激动,恨不得跳起来去围着珠江狂绕几圈……),我唯一还算熟悉的,不过是读心术。
于是不由自主的联想到Heroes,CM,LTM,The Listener ,The mentalist,甚至CBS的新剧Unforgettable——好吧,是联想丰富了点……(顺便排个序吧:在我心目里,Fringe 完全可以和Heroes Season 1抗衡,季军是Bones, LTM season 1第四,Lost委屈点排第五吧……主角而言,自然是气场无敌的Doctor Brennan毫无悬念夺冠!!
鼓掌!!
——个人意见,不喜滚蛋!
) Bones里,Doctor B 却把小甜甜看作是伪科学代言人……情何以堪呐……好吧,我们来谈谈所谓的读心术。
心里学是一门很玄妙的科学,因为一旦和人的思维精神情感扯上关系,不可控因素太多,就直接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
简单的说,你研究的就是个不确定的东西,怎么能要求有个确定的结果呢?
甚至是衡量作为评价主体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时,对其工作的评价在具体到某个个案,也只能说It works ,it's good.从这个方面说,Doc.B 的不屑也无可厚非。
可是一切的研究,都是从表象和行为推内心。
如果直接就知道内心活动呢?
于是,就有了读心术。
最直接的写照是Heroes里的Matt(某人的最爱——我一直没明白一个萝莉控怎么忽然换了口味?
顺便说下,我其实喜欢……Sylar……),直接读到人们的思维,甚至可以控制思想——太强大了,这是最高境界的催眠术啊……(啊!
催眠术!
我又要联想了……)不过剧情展示给我们的,也只是Matt能读到人们心理活动中形成语言的那一部分。
那么,更高形式的读心术呢?
——是的,是有关通感,是有关潜意识的调动。
Fringe 里, Doctor Bishop 所做的最让人惊叹的实验,是有关人的大脑的研究。
(请放弃用绝对严谨的科学思维来找一堆bug评判。
我只是从科学思想角度来看——想法很重要)无论是重新建立神经传导,从视神经上提取残留影像(S01E02);还是同步大脑电磁场,从而进入昏迷的人的意识(S01E01);或者是从死人的大脑中提取记忆(S01E07里审问“Mr Smith”时,不知为什么觉得动魄惊心。
然后,喜欢上这个用眼睛说话的高智商天才);或者是用现有科学水平解释为mind over matter(S01 E09)的袭击事件……甚至到后面,各种被实验者纷纷有了superpower,预知灾难(很像Heroes 里的Isaac Mendez)、穿墙、变形、自燃、multiply the personal electromagnetic signature (没找到对应术语,字幕组有点不靠谱),我重新觉得这是一个到处是heroes 的世界了……一直以来,即使在心里学里,subconsciousness 都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其神秘性参见——通灵术、移行幻影……好吧,Walter一直强调要open-minded。
我并无意贬低其他学科,invisibility都被实现了,我们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人们的多数行为都是在潜意识的驱动下完成的——之所以没有意识到——之所以叫“潜意识”。
前几天聊天聊到“选择”的指向性。
在做出一项决定时,每个人其实都在心里或者潜意识里已经提前做好了选择,或者说有了某种倾向性。
大多数时候来说,征询别人意见不过是求个心安,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就个体自己的事情而言,我要不要买这件衣服,我要不要去某个地方,我要不要看这部剧,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不同的是,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以为是通过征询他人意见理智考虑之后才做出的最优方案。
(这里有提到有关“理智”,推荐《理智真的足够理性吗?
》一文http://www.guokr.com/article/32939/)这只是潜意识最表象的一个例子。
好吧,也可以从心理学上解释。
举一个大陆例子:对一个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考虑到天朝一贯的含蓄作风,很显然表达时,说“I love you”相较“我爱你”的难度系数大大降低。
也可以不甚科学的解释为:当人们运用母语时,不由自主的和自己的内心想法、意识直接相连;使用第二语言时,有了一个中间转变过程,可以减弱一些情绪化的表达,掩饰一些真实的想法(当然,当你的另一半和你说“I love you”时,不一定就说明对方的感情就弱一些……如前所述,在这个复杂的机制里,很可能是受到不确定的某些因素,比如“性格内向”的主要影响——好吧,说了和没说一样,都是屁话……) 。
欲望驱动了人们的行为,而潜意识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在更深的意识层面,大脑已经在最短的时间经过复杂的计算做出最优的选择。
除非某些你不能掌握的专业领域知识,除此之外,这样看来,“听从自己的内心”其实才是最英明的选择。
好吧,这样的趋势,这篇剧评无疑会变成一片伪科普文……还是回到剧上。
Walter一直强调,要open-minded。
我不完全数过,某一集里,他至少对Peter吼了四次。
实际上,人们往往过于依赖科学,或者说是——过于依赖已经被证明的东西。
当科学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到达极限时,必然转向非物质的研究。
谁又能肯定十年后,通灵术、灵魂出窍、移行幻影不是一项真正的科学和技术呢?
"未知令人恐惧“。
我们所承认的不过是符合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理定律的东西,一切超出认识范围之外的,就被称为pseudoscience。
在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的平行宇宙里,或许真有恰恰和我们这个世界相反的物理定律,或许苹果扔出去就是往天上飞的呢?
即使回到心理学上,近代才被承认的一些研究方向,至今也仍有争论。
比如催眠,比如心理暗示,比如童年心里损伤对成年后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看##学知识”,那么我想说,看Fringe,你是否意识到什么是open-minded呢?
Walter在精神病院住了十七年,作为一个化学家,虽然医学、生物学、生理学都样样出色有些不真实,不过这毕竟只是剧情的需要。
剧好看就行了,没有必要较真。
S01E08里,他和Doc.Kim 说:“This medieval quacks are more proficient at phrenology than psychopharmacology.” 时,我真是爱煞了这老头的幽默,果断扭转了对The Lord of the Ring里对Denethor的无比厌恶。
(说起精神病药物,容我插一句:我和某人讲过的麦角酸二乙酰胺LSD——已知的最暴烈的致幻剂——好吧,我是挺喜欢跑题的)顺便向字幕组致敬!
这些变态的英文、拉丁文混杂的单词,着实是很容易让人凌乱啊~~两仪式说:只要是活着的东西,即使是神也杀给你看!
——这是怎样的霸气啊!
——只要是美剧,再变态也译给你看——这是怎样的敬业精神啊!!
长假的最后一天,是个适合做梦和思维跳跃性不着边际漫游的好时机。
台风持续一周后,终于早上六点多见到太阳,是个好天气。
喝着茶,我写一根长信,写一个不靠谱的梦呓般的剧评,记两句日记。
台风会过去,阴霾的会过去,好的坏的都会过去。
我们的内心远比想象中强大。
然后,我做完了梦,去看逻辑。
一夜难眠,或曰过早起来。
想起诸事荒废,一阵难过。
假期里的公车,稀疏地斜靠着几个人,金殿门口的菜市却早已忙碌。
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有着说不出清静。
那个问题又浮现了,一个人在世间,到底可以追求什么?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停播很久,《危机边缘》再度回归。
奥利维亚发现自己纠葛于两个世界,她分不清身在的世界和皮特的那个世界——什么是我经历的?
为什么我的记忆会如此混乱?
有什么解救之道?
后来,她对皮特说,如果我真的忘记了这一切,那么,不要放弃我,请和我建立与这个世界,与你的联系。
遗忘,世界被分裂。
新拍的《聊斋》里也讲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女子,记忆不断被重置,她第二天醒来,一定会忘记之前发生的事情。
因为是爱情故事,所以,那个痴情的男人每次遇到她,都要重建他们之间的联系。
我喜欢《危机边缘》里的情感,就在于不肉麻,却有直抵内心的品质。
之前,我写过,《你怎么认不出我来》。
在那里,我谈的是人的触觉与敏感。
一个人的变化,也许她是不知道的,但对于她身边的人来说,却有着天镶之别。
一个沉闷的人,忽然之间活跃起来,这是谁都看得出来,无需多言。
但一个人身体上的变化,则需要更亲密的关系才能发现。
《豪斯医生》里,有一集讲述一对夫妻,过着开放式的婚姻。
妻子得病后,豪斯调查发现,其实她的丈夫并没有像妻子那样拥有情人,豪斯判断说,这个丈夫一定是做了对不起妻子的事情。
否则?
否则他不可能容忍自己妻子的“放纵”。
事情确实如此,丈夫失败的投资让家庭负债累累。
示好是对自己错误的补偿,《犯罪心理》用了大量案例来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最新的一集里,犯罪的父亲,每次诱拐成功一个孩子,都会给自己的女儿买一件礼物。
也因此,探员建立与犯罪者的联系。
我以为,这都是与世界重建联系的一种尝试。
在情感的世界里,许多人都有这种尝试法则。
深谙人性的中国格言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要是有人对你忽然殷勤,大改常态,那么这种重建联系便大有可疑之处。
在这种联系中,我喜欢奥卡姆剃刀论。
最简单的解释总是最好的。
所以,皮特对奥利维亚用不着说太多,只要让她知道,他们深爱就足够了。
只是,这个时间,懂得深情的人太少,滥情却太多
平行世界,怪异惊奇《Fringe》危机边缘又译迷离档案。
最近重温了第一季,这部片子还是大学时候看的,暴露年纪了……当时热衷于这种神神叨叨的话题,现在也一样痴迷于这类悬疑、玄幻美剧🤷♀️作为看了全季《邪恶力量》的人,觉得这部剧绝对值得一看。
变异虫子,离奇死亡,自燃,情绪传递,绿巨人变异,意念控制杀人,你想要的他都有。
当然我更喜欢平行世界这个话题,想想看,有没有突然到一个地方,做一件事情莫名其妙地熟悉,可能有另外一个自己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不cool么!
说说演员,主演女主,英雄警察,人美大长腿,干练不怕死~男主角人帅又聪明,智商190,更有迷迷瞪瞪老科学家,这些东西都是年轻时候人家玩剩的,还担任着搞笑职能,总而言之,非常适合周末下着雨喝着茶观看的美剧了。
看完这部剧,还总有一种想学习的冲动。
毕竟,看着别人在自己的领域做的如此牛逼,生活多姿多彩,或许我们自己努力一下,做到极致也可以得到自己的精彩了~说到这个,应该整理一下自己的桌面或者衣橱?
至少第一集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二集看完了就没有再看的想法.所有人,一碰到什么事件,第一反应就是尖叫。
烦。
女主表情比较僵硬,好像就会假笑,不像个FBI专业人士,情绪化严重.如果说她是个为找出男友背后秘密的普通女子倒是更真实.男主不错,至少表情比较丰富.剧情一般般,第一集用个珍妮弗洛佩兹 the cell 里面的方法.另外,一个与世隔绝17年的老头,重新出手,立马还原成专业人士,让我感觉不可信。
17年前,win95还没有呢。
至少重开他自己的实验室要采购点啥吧?
结果一开灯,一撩帘子,就重新使用了。
弄个奶牛,也不知道来具体来干啥。
当年凭着对JJ迷失之后的余温追了一整季,一集一个警匪科幻故事,有几集很不错,但水份大的集数也很多,整体可圈可点,人物做的不是很到位,不是特别吸引我看第二季
第一季是最精彩的,后面几季快从科幻变成玄幻了....
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科幻题材总是提不起兴趣呀
真能胡扯……
继承了《X档案》以来的戏路,然而又真的觉得X files把一切都玩遍了。Lost是开创性的,而Fringe不算。它连意料之外都是合乎规则的。人物平淡了些。井上雄彦画《浪客行》时即使情节缓慢也能看到人物飞速成长,这种取舍颇堪玩味。
开头很好后来越来越平淡...典型的fox美剧一直铺垫铺垫吊胃口搞得我都没胃口了...女主十分的忧天便秘状,有些神似香椎由宇...几个人还都是有萌点的..
我靠太过瘾了!!!女猪脚很漂亮是我type!!!
鬼扯,要么就是太慢热了,剧情完全无法投入,还有女主,女主你的演技,是业余的嘛!弃!将来J.J.Abrams 有份的干脆绕道吧
看过第1集,弃... 女主那张脸真是苦大仇深...男主还挺萌的~ JJ同学的作品我MS都坚持不下去...-________-''
8/5/14补完,情怀到位,充满可爱的细节。人物很对我胃口,第一季看过半的时候还梦到过一次女主,这种事之前可没怎么发生过。旧书店的龙套场景用的书都是land of laughs,J.J. Abrams真是阿宅之友
其实13集就行了吧,,,,
看了前两集好无聊,虽然男主是我的菜╮( ̄▽ ̄")╭
这就是小时候看的美国科幻动画片的真人版嘛。聪明勇敢的女探员其实是神力女战士,她和她的好朋友们智斗各种邪恶怪博士。怪博士的背后有着神秘组织,组织的首脑是boss级的大怪博士,他是正义的既神经又天才的博士的老搭档,可是他误入歧途变boss了=。=
37.2%科幻世界平行宇宙 15.5%Xfiles生化內核神秘事件 24%=24hours解決期限給永不放棄計日程功的小強主角 6.1%House老科學工作者 9.3%Chuck世界首富陰謀論 3.0%女王屬性=凱特布蘭切特+UNFAIR筱原涼子 2.0%4400/Heroes超能力者集會 1.85%人道主義親情友情人鬼情 1%衣冠楚楚光頭打醬油 0.05%肥碩流感病菌
所谓“F档案”,跟《X档案》比还是差远了,人物不可爱除了博士也没看出别人高智商,不外地出差,都在一亩三分地出事儿,解释全都伪科学,古典神秘浪漫主义的消亡,没有open mind,而且其实单元集每集都是敷衍性内容,没有关注每个故事,全都是为了最后大梗的铺垫,不行就是不行,不服不行。我加点分是因为光头观察者每集出现这一点我真的非常喜欢,还有片头OP相当不错。
看了一集 弃之
反恐背景,科学外衣,跳神内核……
前几集很吓人啊!
我说 科幻可以不太严谨 但公然扯淡就不好了吧 第一集就鄙视了所有高中好好学生物和化学的朋友 这让人怎么看啊
fucking s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