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公路片,与Easy Rider相比,Wild Hogs用更诙谐的方式抖出了最后的包袱。
Peter Fonda的那一句Ride hard, or stay home道出了骑士精神的真谛。
无论我们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内心依旧会有狂野的一面,也许你现在并不知道,也许这种深埋的情绪永远也不会爆发,也许忽然有一天,你会将手中的便当(请原谅我的理性,摔手机实在不划算,我很穷的。。
)扣在老板脸上,大吼一声“滚蛋!
这才是我!
”让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样做的后果(其实后果无非就是另找工作而已),但至少你能透彻的爽一回!
鉴于经济危机正大行其道,工作难找,所以咱还是暂且忍耐片刻,看看片儿得了。
哈雷,车队骑行,在戈壁中伸向天边的公路,以及最钟爱的摇滚老炮们的经典曲目,我实在找不到不向自己力荐该片的理由。
朋友们,这100分钟的欢乐和轻松,值得你们去享受。
自由并不是一种形式。
华丽的分割线我要买哈雷!!!!!!!!!!!
1。
骑哈雷的不一定都是坏人2。
你所看到,或者以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3。
好莱坞也有很多著名的跑龙套的4。
流行歌曲,不管现在是否还流行,总是很好听的5。
好的故事,即使很俗套,有好演员,也会满好看的
Wild Hogs 讲的是4个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男人, 为了逃避家庭, 工作, 金钱, 找不到女朋友… 的压力, 骑着4部哈雷机车穿越美国, 想从这次没有目的, 没有规则, (没有手机)的旅行中放松心情, 找回自己(还有美丽乡村女友)的故事.一个讲的很好, 很好笑, 很有趣的故事. 这部电影没有下流的笑话, 夸张的肢体语言(…有一点点而已) , 没有色情没有裸体, 只有四个大男人, 机车, 和通向西海岸的公路. 可是两个半小时好像一瞬间就过去了, 我们跟着这四个中年男人的旅程, 一路笑到最后.我们都有过疯狂放纵的年少日子, 也都会慢慢成长成为懂得责任, 承担压力的’大人’ , 可是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这可能也是很多男人有中年危机的原因把. 不过是男人的话, 再怎么样都还是会担起应付的重量的. 即使电影里面没有规则, 不负责任的旅行, 也因为这几个男人的友情和勇气才会变得完美.Mais bien sur, every once a while, you still need to slap a bull ... :D
四个迷失在成长与都市中的老男人,一步步向现实妥协,直到无法妥协之时,他们上路了。
哈雷摩托、野猪骑士……这行头、这称谓与这四人却有不配,但他们选择这样的自己,于是他们在路上一路狂飙,狂飙中慢慢的变成了他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期待自己也可以有机会自我放逐,从东到西,从南向北,也需奔向大海,也许沙漠,也许不需要目的地,也许只是为了上路而已。
wild hogs,荒野大彪客,翻译的挺唬人啊,看在让我几次笑得喘不过气的份上提一下。
那个很耍酷的开头都开始了5min了,我还希望这不是个喜剧片,我喜欢喜剧,非常,我很希望多找机会让自己傻笑,可是一个片子一旦沦为喜剧片了,一般,都是没味道的,邹静之说的那种,即使有人或是有情节,看了就忘了。
而这个就是喜剧片,而且是很认真来劲的,一本正经给你放了很多料的喜剧,看了之后我觉得有周星星精神,我得意的时候倒霉,我逞强了就被盖帽,英雄一开始我就要装,但我还要一再逞强,拼命得意,就装英雄。
风景真美啊,以后有美国公路的告诉我我都看,摩托车真好,发动机声音听着就有劲,关键是平地里的一个梦,还就实现了,美国人最爱显摆的忠实题材。
傻就傻吧,也不新鲜,还真好笑,john travolta这样的大块头演喜剧是很有效果的,30rock里alec baldwin就演的比别人好玩,还有黑人martin lawrance这种一看就准备要笑的rapper,还有那个很面熟的最瘪三的瘦男人,最后一个很陌生的家伙doug,我最喜欢他,因为一看就是那种应该坐在老板桌后只签字的严肃的贵族,演起喜剧反差就会比较大。
喜剧往两边分布了,青春校园的我觉得都比较白痴,除了性和厕所就是捉弄人,另一部分是这帮人二十年之后,遇到中年危机的,好像美国美人,杯酒人生,是人生的苍凉厚重之上的自嘲,很有味道。
我不是说喜剧片没味道么,不尽是啊,很多喜剧片是更加忧伤的,味道被藏着,故意掩盖着。
这个片子里我就忙着笑了,现在才回味到别的。
对白有些很不错的,太密集了,没记住。
故事的主线,这个计划本身是很有意思的:骑摩托车穿越大陆,hit the open road,no plan,no gps,no cellphone. think about it......你可能想过很多次,但是做过一次的没几个,就有这帮人。
imdb虽然只有6.1,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看,搞笑得很敬业。
其实,把模特的老公因为自己的郁闷生活而骗大家去做公路旅行这个因素除外,我看到的不但是美国的美丽风光,更看到了几个虽然已经屈服于自己的生活压力,却仍然保留了一分梦想,并且愿意去实现这个梦想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这个词似乎是所有电影中不成功者的代表,或者说是英文的另一个词loser的同义词。
事业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家庭负担不断加大,儿女的责任等等等等让人感到无边的恐惧(不代表所有中年男人,只是我自己的感受)。
然后在这样的压力下生活,需要不仅是坚韧的耐力,更需要对自己梦想的一点追求。
blabla.....我有一个梦想,步行或者单车走一趟西藏,从大学毕业第一个暑假就有这个梦想,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然而依然没有实现。
我时常在想,也许这辈子就没有实现的希望了,但还是希望能保留这一点小小的梦想。。。。。。。。。
荒野大飚客 Wild Hogs 这是四个过着平庸生活的中年男人寻找自我、寻找激情的故事。
道格是个牙医,工作百无聊赖,连儿子都瞧不起他。
鲍比辞了工作当作家,半年后并没有写出什么东西,被老婆赶回去重操旧业——干他的马桶工。
杜德利是个软件工程师,标准的极客宅男,因为不敢和女人说话一把年纪还没有女朋友。
伍迪是个律师,公司面临破产,名模老婆也要离他而去。
这四个人是好哥们,也是哈雷摩托的爱好者。
他们都过着平庸和无奈的生活,都面临着中年危机。
这一天,伍迪提出一个建议,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穿越新墨西哥州,然后去看看大海。
只有道格对这一提议没有响应,因为他很有顾虑。
道格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和妻子、儿子产生争吵,一气之下吃下了各种平时他都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的东西,结果住进了医院。
他和老婆谈心,老婆建议他出去旅行。
几个人出发了,在道格的建议下,他们四个都扔掉了手机。
出发了,却遇到了大雨。
他们躲在塑料布底下,被开车路过的美女们嘲笑。
晚上,他们谈心,各自诉说着各自的困境。
他们原本打算住在帐篷里,却无意中把帐篷点着,最后只能睡在气垫上。
早上起来,来了一个穿着警察服装的gay,gay希望加入他们,被他们婉拒。
四人继续前行,非常开心。
开着摩托车确实很酷,不过也有狼狈的时候。
一群群飞虫扑到他们脸上、甚至嘴里,还有个乌鸦砸到一个人的头上。
他们路过一个水潭,进去里面洗澡。
其中一个人建议把内裤脱了,这样才能达到这次出来旅行的目的。
刚把裤子脱了,就来了一家老小,他们也要加入进来。
结果当一家老小发现这四个人光着屁股在里面时,当然把他们当成了gay,非常恶心地走了。
一家老小刚走,早上那个穿着警察服的gay来了......这次,轮到他们四个落荒而逃。
他们来到一个酒吧,酒吧里全是“哈雷一族”。
四人受到欺负,甚至连杜德利的摩托车都被领头的要走了。
四人灰溜溜地准备打道回府,但伍迪非常不甘心,他自告奋勇回去。
他剪断了所有哈雷摩托车的油管,然后跑了。
伍迪告诉三个伙伴,他已经搞定了一切,于是四人又掉头继续前进。
路过酒吧时,“哈雷一族”发现了他们,于是骑车来追,结果发现摩托车都漏油了。
更要命的是,一个人把烟头扔到地上,引发了大火,大火直接把酒吧给烧掉了。
伍迪知道惹了大麻烦,总是催促着其它三人赶紧前进,急得连油都没有加。
于是在荒野之上,摩托车没油了,他们只能推着摩托车前进。
还好,前方有个小镇。
来到小镇上的一个酒吧,他们见酒就喝,被人误以为是坏人——原来那些“哈雷一族”经常来这里白吃白喝,有时候还砸东西。
当地人知道他们不是坏人后,对他们很友好。
他们在集市上玩得很开心,杜德利因为喜欢酒吧老板娘,就去她的摊位上买吃的,结果差点被辣死;鲍比玩飞镖游戏,自称很牛逼,结果烂得一塌糊涂。
之后,他们又被警长带去玩“摸牛屁股”,虽然四人被牛顶得屁滚尿流,但是依然很开心。
晚上的聚会也很开心。
杜德利为了和老板娘跳舞,让伍迪教她跳舞。
杜德利跟老板娘跳舞,表白,最后还接了吻。
而“哈雷一族”中的两个人这时也来到了小镇,他们把四人的行踪报告给老大。
老大叫两人不许动他们,否则后果自负——因为老大要自己动手。
鲍比误以为伍迪已经搞定了一切,而“哈雷一族”们很怕他们,所以他上前戏弄“哈雷一族”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因为有老大的指示,死活不能还手,于是鲍比等人成了小镇居民们的英雄。
第二天早上,伍迪竭力要说服大家赶紧走,但其它人都不愿意走。
这时候,众多“哈雷一族”进入了小镇。
伍迪赶紧拉着其它三人躲了起来,他只好告诉其他三人事实的真相——他破产了,老婆也离开了他,而他并没有真正搞定“哈雷一族”,事实上反倒闯了大祸。
四个人躲在老板娘家里不敢出来,而“哈雷一族”叫嚣着,要是再不出来,就把老板娘的酒吧烧了。
为了心上人,杜德利勇敢地站了出来,但是他还没动手就洋相出尽,还被“哈雷一族”活捉。
杜德利被“哈雷一族”用绳子绑了挂在了树上。
伍迪下定决心去救朋友——他已经失去了一切,不能再失去剩下的朋友了。
于是三人去救杜德利,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被痛打了一顿。
但是叫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四个被打倒后,又站了起来;再次被打倒,再次站起来......“哈雷一族”们都快蒙了。
而小镇的居民们被四人的精神打动,他们站了出来,要和“哈雷一族”们决一死战;同时,“哈雷一族”们的老前辈、也是酒吧的主人来了,他让“哈雷一族”们住手,并且说他们已经完全歪曲了真正的“哈雷精神。
老婆们得知四人在这里,赶了过来。
得知真相后,她们也很支持老公们的旅行。
而道格也成了自己儿子心目中的英雄。
四人继续前行,并且到达了梦寐以求的海边——当然,还是洋相出尽。
野猪骑士:逗比码农jerk。
装逼大师屈伏塔,其实妻子和事业都没了。
被儿子认为不够man的牙医。
幻想成为作家的水管工。
家里蹲的女儿爱尖叫。
jerk在咖啡店拿苹果笔记本装逼不成反出丑。
基佬警察。
四人组被误认为全都是基友。
第二次看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警察制服穿的特别紧身。
三人被蝗虫撞了一脸稀,幸免遇难、幸灾乐祸的屈伏塔正笑着的时候被乌鸦扑棱了一嘴毛。
四人不穿内裤泡澡。
再次“邂逅”基佬警察。
误入摩托车帮派盘踞的酒吧。
jerk胳膊上的纹身--苹果公司的LOGO。
辣椒节上的矮子娘炮歌手。
掴牛屁股。
水管工装逼怒斥烈火帮。
耸逼警长自白:我上网络课程拿到的资格证,武器训练我们就玩《DOOM》。
疯狂的小个日本肌肉男。
四人组与烈火帮玩单挑。
烈火帮事了离开了小镇,警员长舒一口气:哥们,刚才那就像《DOOM》的第12关。
其实我离中年危机还早的很。
只是有些时候,总会觉得彷徨无措。
关于骑着一辆大马力摩托车旅行的梦,我已经做了十年。
可是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却总是有各种的理由告诉自己这样不现实。
现实生活是这样的。
每天按时起床,上班,周末的时候睡个懒觉,踢会儿球,每年和旅行团走一两个五天之内可以完成的城市。
就是这样。
旅行团是旅游,而不是旅行。
这真扯淡。
昨天刚和女朋友照了婚纱照。
这意味着我快要结婚了。
也意味着,再过十年,也许我也会经历这样的危机。
会对一切失去信心。
不知道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之所以选择在昨天照相,只是因为昨天的天气还算不错。
我从没有觉得自己应该结婚了。
可我还是要结婚了。
你看,我很现实。
这真可怕。
也真他妈的无聊。
所以我总是愿意在电影里找到一点依靠。
骑着摩托车,在一条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的公路上飞驰。
在某个小镇上,遇到某个姑娘。
这是梦,是电影。
这不是生活。
如果这个姑娘是right girl,那就是喜剧,就像这部电影;如果是已婚,那就是伦理片,比如〈廊桥遗梦〉;如果是贞子,上帝,这样的片子我最喜欢了,有色情,有血浆,有尖叫和一点的悬念。
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
关于剧情懒得说什么。
笑料之类没什么好说的,也许我觉得可笑的地方,别人会觉得老套。
只是字幕的那点关于酒吧重建的情节有点莫名其妙。
我是说我的感觉莫名其妙。
似乎是为了完善杰克这个人物,可我却觉得他的那些手下在那个时刻表现的更好。
尤其是晕倒的那个。
可爱的要死。
一点不像飞车党。
而杰克,人物单调的要死。
他的任务只是为了给旅行设置点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天使。
你们理解生活了,OK,我走开。
就这么简单。
睡觉睡觉。
我要结婚了。
我的生活开始要变的规律了。
工作,休息,看电影,陪老婆聊天,生一个孩子,最好是个漂亮的女孩。
假如我真的中年危机,我希望能像野猪们,而不是〈美国美人〉。
男人永远喜欢20岁的美女,我要控制自己不暗恋女儿的同学,更不要在卫生间想着她手淫 … …
在路上除了那几个红得发紫的演员外,我不知道娱乐的视点还有多少在这部电影身上。
的确这不是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横横八卦的东西,场景特效或者其它,甚至连歪批的东西都不好找。
很有可能,它被淡忘的速度跟你早起时却不记得五分钟之前的那个梦一样快。
不过,作为电影,它值得一定看。
道格、鲍比、达德利和伍迪已届中年有着各式想要摆脱的困扰,在伍迪的组织下他们开始了一场为期一周没有任何计划的公路摩托车旅行。
这是场没有任何限制,没有电话、没有地图、没有手表,只带上帐篷、高速公路、车子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朝着太平洋走,直到到达海岸的旅行。
这种旅行并不为每个人所认同。
不巧,我最重要的几次旅行都是这样进行的。
这恐怕也就是今天我推荐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
扮演伍迪的那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讲的,他取得的成就太多,银幕上太辉煌,大家应该比我了解多了。
电影里他是个“从来都没有具体的计划”的人,天生乐观且享受生活。
所以尽管生活有点困扰(公司已经破产、老婆马上要离婚),也没有什么。
他有一段台词“我已经没什么可失去,没老婆、没工作、没房子。
可我有朋友,友谊天长地久”。
我喜欢这句话,喜欢这句话后面故事里所隐藏的坚持与执著。
这个人,很象我。
至于其它几个角色我也不想说什么,这不是我的特长,我即不想把网路上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欺骗大家。
倒是这几位名角会聚在这部可能并不叫好的电影里的原因直叫人猜想。
我只能这样理解,这是部给飚车献祭的电影。
电影以它独特的方式阐述飚车的真正含义:不是速度、不是刺激、不是年龄、不是力量,只要在路上就好。
“在路上”就是感受自己享受无拘束的生活。
突然想起了那本有名的《在路上》,买了很久一直懒得看,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讲这个意思。
电影最值得一看的是开头和结尾之外的那段内容。
不多说,大家自己看吧。
不过感肯定有很多人会不以为然。
不过,管他呢!
ps.突然想知道导演是谁。
2007.08.09 崇州暴力团
什么是Rider!
ride on the road or stay at home
片尾彩蛋还不错
挺搞笑的片子,一伙中年人
中年男人装可爱。
四个城市男人骑上哈雷、穿上皮夹克去穿越美国,其间的趣事真是笑死人。
非常不错的喜剧片,有星爷的无厘头风格,在朋友家里看用影院看的,音效很棒
应该珍惜我们的青春,也应该挥扬我们的年少。
john travolta & ray liotta & peter fonda & 各种款哈雷 就足够定义这是一部我喜欢的片了
才看了10分钟就知道这样做作的喜剧实在不是我的菜……四枚怂男聚在一起炮制出来的笑料实在牵强,完全不好笑还要刻意作出滑稽状....可还是坚持看完了,看剧一定要看完,这作死的强迫症~!浪费了一晚上!
老嬉皮士们的摩托旅行,不过又是一场在现实生活寻找勇气与热情的故事。
还过得去
2007-10-09
我想该片最好的印证了那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旅行的心情。每个人心中都一定有梦想,而生活常常让梦想不得不被搁置一边,我想在有机会的时候,尽早的去实现它们把
秀下限,特拉沃塔那大肚腩和大奶看得我是少女心碎一地阿!
这部居然是北美公路片票房之最,可见票房好,不是真的好
很尬……煽情得太牵强……没有感染力……而且特别讨厌这种老美式喜剧的配乐
图一乐
忒无聊
四个中年男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竟然没有美女和艳遇,怎么好意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