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
Атлантида,荒芜世纪诗篇(港),末日荒芜诗篇(台),Atlantis
导演:瓦连京·瓦夏诺维奇
主演:Vasyl Antoniak,Liudmyla Bileka,Andriy Rymaruk
类型:电影地区:乌克兰语言:乌克兰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2025年,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乌克兰军人塞吉回到现实生活。创伤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工厂主管嫌弃、同袍轻生、关厂失业,连家裡的熨斗都不管用,只能在野外猛射人形靶发洩。失业的他因缘际会加入挖寻军人遗体的「黑色鬱金香」计画,认识了志工卡蒂亚,在荒芜废地挖掘的同时,也像掏挖著满是创伤的自己,打开被战争所侵蚀的腐肉,希冀能长..详细 >
war
构图都太厉害了
末世景象 颇有欧洲艺术片风骨 好几个镜头很震撼 但是散 最后那段性爱戏实在没必要 一下子破坏了整体的调性。
2.5
用几个场景把宏大的题材讲得很好,许多车窗内外的视角,来体现世界和世界之间可以多么地遥远。极端的压抑、荒芜、绝望幸而有一个有温度的陪伴结局。
还是不错的,有些触动,对战争的残酷。人会变得无情,只有肉欲。
静止长镜带来的凝视感是我喜欢的,但仍然无法避免平均五分钟走神一次,观感像在看一部台词很少的舞台剧。当然镜头本身是美的,很多惊艳的scene,尤其是工厂里那部分赛博朋克感,整体也都充满后末日体验。仅有的几句台词也足够引人深思、反思。
設定跟意境是不錯的,但還是讓人覺得太冗長了
末世景象 颇有欧洲艺术片风骨 好几个镜头很震撼 但是散 最后那段性爱戏实在没必要 一下子破坏了整体的调性。
2025年的乌克兰仿佛只是此刻的延长版本,在如此衰败毫无生气的死亡国度里,有着逸态横生又极富巧思的场景设计,构成可以独立成戏的单场小品。在几乎全是固定镜头辑成的全片里,仅有的几场运动也都是死亡场景,唯独到了末尾,摄影机缓慢推近,跨越车窗进入到车厢,在一众尸袋下两人性交,随后视图变成热成像,显露出了一点点生的景观。
拿奖?为威尼斯哭了,不,还有末日杀神2,我更哭了
2025年,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乌克兰军人塞吉回到现实生活。创伤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工厂主管嫌弃、同袍轻生、关厂失业,连家裡的熨斗都不管用,只能在野外猛射人形靶发洩。失业的他因缘际会加入挖寻军人遗体的计画,认识了志工卡蒂亚,在荒芜废地挖掘的同时,也像掏挖著满是创伤的自己,打开被战争所侵蚀的腐肉,希冀能长出生存的勇气。乌克兰与俄罗斯间的战争带来空前生态灾难,导演以独特的镜头语言、惊人的场景与摄影,为人物打造出剧场般的舞台。以满佈地雷的区域、废弃的矿场与工厂污染的土地与水源,突显人们面对冰冷的战后景况,是如何的渺小而无用。片中更巧妙植入前苏联名导狄嘉维托夫作品,搬演一齣讽刺幽默的冷调人生。不错,还可以
19TIFF
无聊
工业和战争驶过,我的躯壳空空如也
FNC电影节 今年 online...visually stunning:static shots, long takes, coldish color 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完美的festival film genre
摄影真心不错
从头至尾的固定镜头,雨水、阴湿、泥泞、荒凉,一副战后废墟景象。开头工人在炼钢厂里跳入铁水自杀的画面是在致敬《终结者》吗.......一字一句满是细节描述的尸检报告让人毛骨悚然。这样一种摒弃故事重在展示景观与状态的影像必然会导致两极化,但本片在景观中所呈现的细节足够丰富和有创造性。
就如果几个拼凑的一样,情节散乱没有串联,节奏缓慢没有起伏
关于战争的创伤和人人如何与世界相处。镜头很冷静,但每个场景又充满了挣扎。在一个死亡遍野的世界里,关于人的生长和变化。所有人都被空间扭曲成独特的形状。同时,这个形状也仅仅属于这个空间。我很喜欢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