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听到张靓颖的歌《终于等到你》,然后回看了这部电影《咱们结婚吧》,比它放映的时间晚了五年。
带着记忆中好听的旋律,带着人生的一些经历,一点沉淀。
没当电影看,也没来得及用电影的角度去衡量它技术与构思上的成败得失,只是知道自己很投入地看进去了,有笑也有泪。
很难得的没有跳戏。
我觉得每个演员都表演得很用心,台词也很精致。
郑凯让人忘了他在“跑男”里的耍宝,姜武依然内敛含蓄,丢掉了他惯有的京腔,女神高圆圆依然女神,周涛虽然依然大女主范儿十足,但卸下职场精英的高高在上,更像她人间烟火气中的模样……王自健是承包笑点的,大概没怎么看过他的吐槽,所以感觉还蛮好~ 然后说说电影里的几段故事。
渣男副机长和机场地勤美女的故事颇有社会代表性。
故事中的机场地勤女孩儿,集合了很多青春无知美少女的特点。
以为爱上一个人,同吃同睡,就自然而然应该结婚。
以为结婚就是最好的归宿。
以为浪子总会回头。
这个故事的结局最俗套,也最不真实~ 男性对婚姻的态度,折射出他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中教育的某种缺失。
不是看到一个浪漫的桥段,经历一点点生死考验,就能换来彻悟的。
我恶毒的以为,那种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很难在以后的人生中弥补。
这个故事属于理想主义的童话结局。
小提琴女和意大利男的邂逅,倒不一定不真实。
但一定有前提。
不是因为意大利的浪漫美好,也不是因为乐队指挥和她有多少灵犀相通,而是因为7年的恋爱都不能换来对方对自己真正的理解和义无反顾的付出,那么七年,就到了应该要“痒”到正视现实的时候了。
带着失望离开,带着希望返回。
令她失望的和希望的,却已不再是同一个人。
这个故事的结局安排了一次重逢,很好。
留了一点可以期待的空间,没有落入狗血俗套。
烤鸭男王自健和酒店总刘涛,烟火气息最浓郁的一对儿,也是最能作为年轻人教科书可以供人反思的故事。
跨过了心动、激情,以及感情里的磕磕绊绊之后,蓦然回首,发现那个人一直在等候。
是的,这个时候,可以结婚了。
温情可以绵延不尽,你给的恰好是我需要的,仅此而已。
最让我感动的是婚纱裁缝姜武。
影片当然也有很理想化的部分,也没有足够的铺垫让人可以相信高圆圆最后的选择是基于感动还是爱情。
不过,很多时候,真的需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所爱。
从这个角度来讲,高圆圆发现那个姜武的图画日记的时候,我就知道姜武会离开。
因为羞涩,因为害怕,本能的逃避。
这个设定,合乎人物个性逻辑。
不知是不是小说电影看多了,我几乎一看开头就能猜到过程和结尾。
但不影响被感动。
当然,果真是建立在感动基础之上的婚姻,在面对一结婚就当后妈的现实后能否经得起考验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但是这个故事里,有爱。
多年后,越过山丘,我才懂得,一个男人爱你越深,反而会表现得越矜持,越小心翼翼。
或者说,一个人真正成熟之后,他对爱情的态度是更谨慎的。
看清了现实,还不惜卑微地欲抓住理想,姜武的表演分寸感拿捏得真好。
多年前还在为左拉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感动得涕泗滂沱。
现在明白,人性是一样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年轻的时候,容易醉在这样的句子里。
现在看,它不只是描述年轻。
当然,芸芸众生,怎可能只一幅画像?
只是,我说过,带着一点点心情和人生阅历去看,更容易被裁缝男这样成熟内敛,一往情深的男人感动罢了。
一辈子很长,故事来自生活,生活中不乏故事,有时候还真的会无巧不成书。
我只愿,从此以后,对生活永怀虔诚和谦卑,怜取眼前人。
我只愿,坦荡如砥,温暖如初。
印象中,刘江导演还是不错的,看过他的《即日启程》,富有黑色幽默和喜剧色彩;《黎明之前》捧红了一直红不起来的吴秀波,电视剧版《咱们结婚吧》也实现了高收视。
这次尝试一个都市爱情电影,用的是串珠式的结构,将四对情侣的爱情故事组合到一起,结构上看起来倒也流利顺畅,无缝对接。
整部片子里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镜头,还是出了一段字幕之后突然蹦出来的。
飞行员专门跑去谈恋爱了,乘客弱弱地问:“Excuse me!
请问你走了谁来开灰机??
”这时电影带着点自嘲的意味,有点间离色彩,演员状态都很放松,感觉以前那个带着幽默感的刘江又回来了。
电影探讨的是婚姻的话题。
如今,连90后都已经到了适婚、甚至晚婚的年龄。
大量的“剩男剩女”如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话题,因为在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我实现的年代,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钻入传统婚姻的窠臼,即便是“大龄剩女”们也不愿意随便找个人来屈就。
在对待婚姻与生儿育女的观念上,年轻人与老一辈的观念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影片首先肯定了婚姻的纯洁与神圣性,洁白的婚纱、庄重的仪式、婚礼上的感人瞬间,都在诉说着婚姻的必要和美好,表现着传统的回归。
但也有对自我、对道德的坚守,不为了婚姻而婚姻,坚决等待属于自己的缘份的出现,就像主题歌里唱的“终于等到你,幸好没放弃”。
这部电影也可以称得上是明星云集了,一张又一张的熟脸,组合在一起,考验的是化学反应。
比较喜欢的是王自健和刘涛这一对,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王自健,真的还有点“贱”。
和在“80后说相声”里一样,他在电影里也一样是富有喜剧色彩的角色,和相声里的“建国”“蛋蛋”“赖宝”一样,电影里也有一个“二蛋”这样的倒霉鬼供他消遣。
看电影时,疑惑1984年出生的王自健和1978年的刘涛在一起,毫无违和感,身边的同事说:“说相声的,不都老得快吗?
你看看郭德纲。
”我点点头:“不错。
有道理。
”看来这一行真是拿自己的青春换别人的微笑啊。
李晨给我乐着了。
多次看到他在电影电视剧中友情客串,基本都是吊儿郎当不着四六的角色,在我印象中,他已然正经不起来了。
所以,看到一贯以“屌丝”面貌出现的他在电影中扮演高大上的音乐才子时,我瞬间穿越了……尤其在指挥台上激情奔放地比划时……真想提醒他一句:哥,你已经被自己玩坏了啊。
终于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和朋友去看了这部期待许久的电影。
终究还是感性的,在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明明没有带任何感情色彩,却不自觉湿了自己的眼眶。
于是便有了期待,也就有了我要坚持去影院看它的决心。
也许是到了某个年纪,也许是想被疼的心开始骚动了,也许是另外一种也许。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不是就是针对我们这种渴望爱的受众所定制的,只是如果你的心里还是愿意相信爱,只有有一瞬间,那还是值得你选择去看,无论你以什么样的方式。
从头哭到尾,就是我给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
开篇就是凌霄和顾小蕾的爱情,预告片我也是被这对打动。
在一起久了想结婚,可是对象始终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女生就开始想各种办法,甚至上演“刑讯”,终其背后也只是没安全感。
形式的确是没安全感的人所需要的,为什么需要恰恰就是在某段关系中找不到想要的。
三天的期限,我想有试过的人都知道,那才是最难熬的。
希望得到答案,可是也害怕失望,所以顾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舍弃一切重新开始。
如果不是飞机碰到气流,我不知道凌霄是否能够下定决心?
说到飞机,因为工作也是需要出差的缘故,所以每次碰到气流我也总是很害怕,害怕就这么完蛋了,更害怕我是一个人面对,身边没有他。
所以片中,凌霄问机长你刚才在想什么,一句“我想老婆的炸酱面。
”很朴实,确是最真实的情感。
还有那个减法法则,见一面少一面,吃一顿少一顿,别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所以回去了,凌霄开始找寻顾,最后在飞机上的求婚,好吧,求婚的画面总是感人,无论形式是否老套或者其他,它总能轻易触动心里的某个点,这个点并不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减少,相反越来越强烈,让我想起以前写过一句话:“眼眶会红的人,永远不会老。
”文艺和卢卡的相遇,包括后来的心动,我也曾想如果云飞陪着去罗马,是不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会这么想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女人想要的莫过于是和最爱的人见证自己的梦想,哪怕这个梦想有时也微不足道,卢卡是什么时候走进文艺的心里呢?
我想,一定是在那个迷失的城市里,她第一个想到的人关机,第二个她只能想到卢卡。
我不知道看这篇的你是否体验过一个人在陌生地方孤苦无依的时候,那时及时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对他的情感肯定是重要的。
7年的恋爱难道抵不过短暂的相遇吗?
有朋友和我说过,爱情不是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如同最近我听到的一个故事,女孩和男孩相恋4年,已经拍了婚纱照,婚也定了,可是男朋友爱上了别人,结局无非就是分手的局面。
身边的朋友对这个女孩很惋惜,可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爱情的才是第三者。
”这大概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是只要有一丝犹豫,那就不要结婚,这一刻犹豫了,以后还有漫长的时间要面对。
所以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
最好的爱情,大概就是你只是因为爱我,而不是将就,这将就的内容包括很多,当然包括不爱还在一起。
高圆圆和大叔的这段相对来说没让我印象深刻,大叔的爱是深爱,也更说明一点,男人无论在什么年纪,对待自己喜欢的女人总是如同初恋。
如果不是高圆圆看到那本手稿,也许大叔就一直把这段感情放在心里。
“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没有遇到极品前任,如果没有在彼此纠结中看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太多的如果,最后还是会因为一个人,微笑着说“YES”,这大概就是终于等到你后的释然。
曾经也看到一句形容爱情的。
我做好了和你走完一辈子的准备,也做好了你随时离去的准备,这大概是爱情最好的境界吧。
我不知道对不对,所以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给他发了一个信息,也许我在心里失望了吧,也许我曾经想他陪着我疯狂。
可是我这即兴的爱好,他不理解吧。
所以就这样吧。
此刻,最美的情话大概就是一句:咱们结婚吧。
看完《咱们结婚吧》我却丝毫对结婚提不起兴致,反而更加畏惧。
从这一点来说,这部影片很失败。
谈到咱们结婚吧?
那么动因是什么?
影片中力图通过一次欢乐的旅行、一次生离死别、一场闹剧亦或是一段苦涩的暗恋来推动爱情的升华——结婚,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结婚的缘由。
至少这些缘由还太单薄,不足以得到结婚的结果。
在中国这个社会中,“结婚”始终是一个怪圈。
从恋爱到结婚,似乎一直跟时间相关。
时间到了,该找个对象了,找到了,就该结婚了。
似乎“早早”地谈恋爱就会演变成《左耳》、《致青春》这样的闹剧。
结婚晚了,又会被戴上“大龄剩女”这样的帽子。
可是爱情这种事时间是不可以决定的。
无论多大或多小,爱了,便是爱了。
越来越觉得爱情不是简单的喜欢。
喜欢的总是优点,谁都有优点,优点谁都喜欢。
因为优点谈恋爱的太多了,比如长得好看,有钱,有才华等等,但这些优点并不具备俩个人走到一起的特质。
就如同相亲一样,即便全部符合条件的对方走过来,你也未必钟意。
爱情大抵是一种妥协,你对自己的妥协,对别人的妥协。
因为所有人都有缺点,在一起就是要面对彼此的不足,想要保有自己是不现实的。
所以爱情故事往往都是伤感的,包含了太多磨难,太多克服,太多常人所不能,是你与自己的一场较量。
特别不喜欢“待价而沽”这个词,尤其是形容在人身上。
但是相亲无疑是对我这个想法极大的嘲讽。
相亲就是待价而沽。
爱情是不可量化的,并且摆出的优点也只是喜欢。
优点还不能跟你过一辈子。
所以为什么要相亲?
为什么要草草结婚?
虽然说社会发展到今天,离婚貌似并不罕见。
但无论结婚还是离婚,终究是个劳神费力的事情。
想想都会觉得异常麻烦。
所以我并不打算早早得结婚。
四个故事,一一点评一下。
有剧透,慎点。
第一个故事,机长和地勤的恋爱。
谈了这么多年其实也不容易的。
飞行员在中国的收入相当可观,因此嫁给飞行员是很靠谱的。
只是中国航空业里机师是(传说中)受诱惑比较多的行业,每天上了飞机第一件事是翻牌子,哦不,翻检查单。。。
跑题了。
那么,小姑娘想结婚但是男人犹豫不决怎么办?
赌气走人是不对的,因为一不小心搞砸了就要从头修炼。
几年的修行都付诸东流了。
男人本来也没想把你甩了怎么的,没必要玩最后通牒。
正确的做法在另一个故事里已经暗示了,就是让婆婆介入施压。
中国男人可能对女人不好,但对娘亲绝对是孝顺的。
第二个故事,厨师长和女高管的离合。
职场的恋爱是很麻烦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混淆事业和私生活。
尽管如此,女高管还是嫁给了做了大半辈子鸭的厨师长(咦?
)其实小两口的主要矛盾是家里谁主外谁主内的问题。
两个自认为是成功人士的人一旦结婚,其中一个人有可能要放弃自己的前途来顾家。
这是个很难的抉择,因为两个人的事业都很成功,谁都不愿放弃(电影里好像没有事业不登顶的例子)。
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我觉得现实中大部分的男人很难接受老婆在事业上比自己突出的事。
当然,也有像生活大爆炸里的Howard这样的人,结婚之前,好好聊聊吧。
第三个故事,大龄女青年恋上钻石王老五。
其实这样的喪偶父亲是女青年的最爱吧,有事业有钱,成熟还有经验,连孩子都是现成的(我前女友也恋上过喪偶的单亲爸爸)。
其实我不反对也不反感这样的选择,只是这样的单亲爸爸会非常在意这个女人够不够成熟稳重(比如那两部西雅图电影),因为他们已经过了玩乐的年龄。
另外最难搞定的还是孩子。
从阿姨到妈妈,孩子的心里也要花时间才能完成过渡转型。
不是说一两次救急就能够让孩子叫你一声妈的。
顺便说一下那个前男友的角色,二逼到不现实。
第四个故事,恋爱七年vs相伴七天。
这表面上看是个出轨与否的问题,其实往深里看还是个男女双方事业前景的问题。
注意,不管是电台主播的男友,还是想做小提琴手的姑娘,还是那个意大利顶级乐团都青睐的程咬金,三个人如果都坚持各自的事业的话,最终很可能都是分手的节奏。
程咬金虽然说你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他在业余还要做导游来打工说明他目前经济还不宽裕。
一旦有机会进入乐团的话十有八九不会犹豫。
小提琴手出轨也好,和程咬金决裂也好,都有可能是悲剧性的收场,因为她的心里总有另外一个他。
写得比较乱,鉴谅
一开始觉得这部电影没什么看点,将两个小时分配到四个故事,每个故事平均也就半小时,这样容易把故事描述得很肤浅,没有深度,估计观众看得不够过瘾。
而且四个独立故事之间地频繁切换,很容易破坏故事的整体连贯性,如果这部电影没有想象那么好看,估计就是这些细节没有处理好吧。
不过最后还是在上映当天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一是看了预告片觉得还不错,二是我是为了看女神滴。
毕竟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所以基本上这部电影沿用了同名电视剧的演员阵容,是为了让观众有种熟悉感,增加观众的认同感吧。
不同于电视剧的是,电影以高圆圆和姜武的故事作为主线,将其他三个故事穿插带入,转场很自然,故事叙事节奏把握恰到好处。
这体现了刘导对故事的把握力。
而看完影片才发现,导演其实弱化了每个故事里的人物关系,除了最后顾小蕾(陈意涵)和凌霄(郑恺)结婚时才交代了姐弟关系,这明显是为了把每个故事独立出来,然后在高潮汇集,突出电影主题。
所以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叙述手法上是做得比较成功的,虽然里面很多泪点有点刻意制造,不过还是能感动到观众,赚取眼泪的,毕竟场景布置得那么浪漫,演员阵容如此强大,不达到这种效果,有点浪费啊。
但这部终究是一部消费大众爱情与婚姻的快餐式电影。
【爱情经不起考验】一个逼婚女,一个恐婚男,顾小蕾(陈意涵)和凌霄(郑恺)更像是现代青年爱情生活的浓缩体现。
故事里很难看出,是逼婚女造逼迫了恐婚男,还是恐婚男造就了逼婚女,才制造了电影里的种种闹剧。
但不管怎样,这两类人内心里都缺乏的一种叫“安全感”的东西。
对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来说,一份承诺,哪怕是一个虚假的允诺,也能减少内心的不安全感。
而对于男人来说,尤其现在的80、90后,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婚姻,那叫他们如何去承担婚姻的责任,男人再怎么比女人强大,也会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
他的确很爱对方,想给对方幸福生活,却发现自己无法承担他需要承担的责任,无法面对生活的艰辛,这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无能的体现,会深深打击他的自尊心,甚至打倒他。
作为女性,如果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在男人身上,他总会有撑不下去的时候。
而男人也别想着去承担所有,不是因为不够强大,而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对方不愿意陪伴,一同面对,单靠男人也是无法面对的。
不管是婚姻还是爱情,这都是两个人的事,无法由一方支撑完成。
一对恋人从认识,相爱,确定男女关系,到携手走入婚姻,面对生活的琐碎平凡,这真的不容易。
生活虽然普通平淡,但也充满波折艰辛,两个人能够彼此相伴携手走过,一同经历和面对,这本身就是一场对爱情,对两个人的生活考验。
只是有的人坚持了下来,彼此陪伴走完了余生,有的人则在中途分开,另寻下家,而有的人畏惧害怕,还未开始觉就选择结束了。
谈恋爱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投资的事情,很难保证现在在一起的人就是能陪你走过余生的那个人,很难保证你爱的那个人会一直爱你一辈子,对你不离不弃,很难保证爱情永远会一直保持新鲜,永不褪色。
既然是高风险,就常会有选择错误和失败,只是大多数人面对这种不确定,心中的不安全感反而促使他们想去确定爱情的坚实,以及对方的忠贞程度,然后以各种自以为是的方法去试探和折腾对方。
但是,人们却忘记了,考验对方实际是对对方和自己,以及对这份爱情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会传染的,同时也是扼杀爱情的主要因素,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以不信任的方式去要求对方对自己信任,这是一种死结。
爱情是一种互动的游戏,当你信任自己,就会能信任两个人的爱情,信任对方,对方自然感觉到你对Ta的信任而信任你;当你不信任自己,也就不会信任彼此的感情,更不会信任对方了,而对方也会反过来不信任,到最后也只能分道扬镳了。
爱情是经不起考验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考验,一同经历,坚持了下来,也就通过了考验,就是彼此对的人了。
爱情真正需要的不是考验,而是陪伴。
【放手,也是一种幸福】也许有人会觉得文艺(郭碧婷)爱得有些不负责,有点幼稚,觉得她选择了李想(李晨)完全是因为爱,一种冲动的决定,没有考虑今后的生活,因而觉得她的选择是个错误。
毕竟她的未婚夫汪云飞长得也帅,工作不错,条件又好,对她也不错。
虽然故事对云飞没有做过多介绍,只是交代了他是一个知名电台主播,但从开头就可以看出来,汪云飞爱自己比较多一些,当他的未来与文艺的梦想相冲突时,他选择了自己的工作,以“工作繁忙”为由,临时失约文艺,令她一人前往意大利参赛,因而导致了他们最后的分离。
而我并不认为,汪云飞对文艺不够关心,考虑不够多,是他们没能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而是文艺变了,不是变心那种肤浅表面的改变,而是她更加认识自己,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
就像文艺在教堂里祷告一样,李想点醒了她,让她认识到音乐不是用来比赛的,而是用来享受快乐。
这个难题一直困扰她的工作和生活,也让她在比赛中碰到了挫折了失败。
而李想对她的引导以及陪伴,让她在旅行中慢慢地认清了自己,越加了解自己。
其实意大利之行,文艺渐渐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也清楚过去的选择并不适合自己,包括她的未婚夫。
她也知道自己喜欢李想,只是当李想要亲吻她时,她推开拒绝了她,他不断拥抱他,她依旧拒绝。
她犹豫,更多的可能是放弃真爱,因为在她心里七年的感情和陪伴不是说放就放的,虽然她和云飞没那么相爱了,但是他依旧照顾她,关心她,他也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所以她选择了坚持。
至于最后为什么还是选择放弃,影片没有说明,我认为是因为文艺渐渐地发现,坚持跟云飞在一起会是一种慢性伤害彼此的方式。
她知道他们两个人不适合,只是因为对爱情投入的成本让他们不敢轻易做出决定,但是勉强在一起,可能对彼此伤害越来越多。
从故事最初交代就可以看出,文艺和云飞的爱情已经渐渐变淡,只剩下习惯性的照顾、关心与问候。
虽然当爱情走入婚姻后,会慢慢变淡,被普通琐碎的生活冲淡而缺少激情和新鲜感,但只是因为习惯性地生活,对待彼此,等走到婚姻之后,反而会变得不再习惯,厌倦情绪会逐渐产生。
虽然这也与双方经营婚姻的技巧有关,但是技巧总归是技巧,心不在对方身上,再多的技巧也无法维持一段婚姻的长久。
只能说,他们没有走到最后,是因为文艺认识到彼此都不适合对方了,习惯性地在一起只会成为一种负担,所以选择放手。
早点放手总比晚点放手的代价要小很多,虽然放手那一刻会被无数人质疑反对,会伤害对方,甚至连自己都会怀疑自己,但是两个人勉强在一起,只会耽误彼此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那个人的时间,所以文艺选择放手,为了彼此的生活。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云飞最后说的那句话让我感动:不用说对不起,因为七年的感情让我们从爱人变成了亲人,是亲人就不用说抱歉。
虽然台词是为了电影服务,难免做作,但是一个人男人放手让自己喜欢的女人离开,这是很多男人做不到的。
在这种情境下能说出这种话的人,看似在装潇洒摆酷,但是理解的人会明白:勉强不是幸福,而是一种束缚。
如果她和自己在一起不幸福,那么还有必要在一起吗?
两个人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在一起,而不是降低彼此的幸福快乐程度。
所以,放手,也是一种幸福。
至少不耽误彼此的寻找对的人,享受幸福的时间,毕竟人的生命有限,我们生活是为了增加自己享受快乐和幸福的时间额度。
可能有人会说,云飞能那么轻易说出那些话,说明他也对这份感情不在乎了,只是他不敢先开口说分手,怕伤害文艺,甚至是被舆论谴责。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存在,毕竟影片对云飞没有后续的描述。
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很轻易的放手,哪怕能很包容地说出那些话,等对方真正离开时,失恋的痛苦和悲伤会吞没一个人所有的理性,而人的成长也是从此刻开始了。
【对你好,却忽略了对方想要什么】不得不吐槽一下,田海心(刘涛)和曹大鹏(王自健)的高潮部分有点作作,煽情成分较多,不过他们的故事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普遍的。
到底应该选择事业还是家庭,这是每一个女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难题,影片没有给出答案,但至少给出了一个正面回馈:家庭,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事业(并不等于要求女人要放弃事业而选择家庭)。
每个女人的价值观不同,选择的理由也不会相同,所以讨论答案是非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女人的选择并不仅是她一个人能决定的,这需要她的男人一同配合参与。
事业成功的女人需要男人的支持和理解,选择做全职太太,同样需要男人的感恩和付出。
正如曹大鹏最后说的,对另一半好,却没有好好想过她真正想要什么,到头来也不会幸福美满。
其实曹大鹏对海心的照顾和支持已经是无微不至、细心体贴的了,同时在生活中也百般谦让海心的强势霸道,但是海心却没有为大鹏的付出而感恩,这也让人觉得海心有点铁石心肠,不通情达理。
这当然也与海心的经历有关,而大鹏也有责任。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出现问题,不可能只是一方的错,另一方也有责任,但也没必要讨论谁错多错少,责任担当多少,既然选择在一起就需要共同承担和负责,因为进入婚姻,两个人就是一体的了。
对于像大鹏这种付出型的人,往往对方觉得得到很习以为然,不会感恩,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父爱母爱就是如此。
大鹏一味地付出对她好,是没有错的,在外人看来也很感动,觉得他是极品好男人,但是对对方太好,甚至过分了,反而像是把感情扼杀在温室里,因为付出型的人只懂得付出,以为对她好就是好了,却很少去想对方想要什么,或是考虑以她喜欢或想要的方式来付出,说白了,就有点盲目付出吧。
这恰恰是对对方不够了解的地方。
对一个人好,不需要太多,也不要给太多,这反而会剥夺她自己寻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而让一个人去满足两个人的幸福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其实最好的,恰恰就是刚刚好,不多不少,不温不冷。
【暖叔与女神】很喜欢陈震轩(姜武)“润物细无声型”的暖叔形象,外表成熟稳重,温柔体贴愿意宠女孩子,细心专注(从婚纱手工制作看出),但羞于表达(那份暗恋日记就体现了暖叔的闷骚),缺乏勇气,内心是一个羞涩的小男孩,可爱萌萌哒。
而女神的形象和电视剧一样,恨嫁女,傲娇迷人。
他们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不太现实。
但是其中暖叔开导女神的话,却让触动不少:人犯错,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是却无法回到最初的状态,因为受过伤,在心里有留下痕迹的,这个痕迹会跟着我们一直生活下去。
生活不易,爱情也是如此,但正因为这样,当爱情降临,当身边有个人愿意陪自己走下去,更应该好好珍惜。
爱情和婚姻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糟糕,平淡普通才是主旋律,而波折艰辛便是插曲,一种对两个人的考验。
也许正如凌霄对顾小蕾求婚表白说的那句话:真正的勇气,就是牵着心爱的人的手,走完我的余生。
正因为生活不容易,才需要勇气去陪伴。
剧情每一步基本都能猜着,典型的麻辣烫式。
植入广告明显。
和连续剧有一些联系。
后期配音的吧,真是一点现场感都没有,音量和嘴型都不太对。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高圆圆、陈意涵、郭碧婷、刘涛,看到了很多面部细节。
高圆圆和刘涛就是老了些;陈意涵没有刘海就不太好看;郭碧婷嘴有些斜,伸头动作不好看,总觉得只适合演失足怨女。
屠龙岗还跑了个龙套。
不用问,我估计有很多观众跟我一样是奔着主演的颜去看的这部影片。
用四个小故事来诠释一个主题的方式实在不算什么好的表现手法,它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把演员脸的价值最大化。
四个故事:婚纱店老板与丧偶设计师的故事,纠结于要不要结婚的空姐空少的故事,追逐音乐梦想少女异国恋情的故事,以及从始至终带着一股对口相声味道的酒店美女老板与做鸭的厨师的故事。
北爱至少还知道要分个年龄阶段,而这个组合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逻辑关系在里面。
将人物之间的关系用我表姐的隔壁邻居是对门二大爷的外甥一类的方式串联起来,刚开始觉得还好,不幸的是这个桥段已经被用烂了,所以完全谈不上有什么惊喜。
从故事的内容来说,除开影片的一开始爆了俩黄段子之外,基本也没有什么很扣人心弦的点。
影片一开始,郑恺顺着大发的大白腿一路往上摸,然后镜头一转,王自健跟学徒说吹鸭子要像吹老婆一样。
这两下一出来,还让人对之后的情节莫名的有些期待,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光腚总局不是那么容易被突破的。
除开开头这两分钟以外,后面都是中规中矩的故事,让你感觉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在听楼道里的大妈跟你闲聊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
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好:美女的错误总是能够被原谅的,更何况以上这些都算不上是4位美女的错误,她们负责美就足够了。
换个角度来说,《咱们结婚吧》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四个与爱情有关的故事,勾起大家对于婚姻美好的憧憬。
其实用不着剧情贡献,几张脸往银幕上面一摆,对于颜值的占有欲就已经足够唤起观众对于婚姻的渴望了,当然,限于特定的对象。
四位主演存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让观众把对于她们的美好印象,转移到影片当中;继而把这个印象转移到影片中的婚庆产品的植入广告中去。
好了,说完浮夸的内容开始走走心。
最近开始听李宗盛,反复播《山丘》和《我终于失去了你》。
李宗盛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你甚至可以从他和林忆莲的歌词当中梳理出相当多的内容。
感触的原因,在于工作后的人,在经历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之后,会很容易开始去思考目前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影片当中,无论是酒店经理,还是逐梦少女,都是在为了事业和梦想追寻,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缩影。
在陌生的城市中,随着城市的速度庸庸碌碌的前进,旋转,为了心中的执念苦苦追寻。
不过,然后呢……银行卡的数字增长了就幸福了吗?
名片上的职位升高了就幸福了吗?
居住的场所变大了就幸福了吗?
在飞机遭遇气流之后,机长说生命就是一道减法,我们追寻的附加物,真的是我们最后想到得到的内容吗?
我觉得李宗盛大哥给出了答案:“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我终于失去了你,当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荣”。
不论影片的形式与制作如何差强人意,但它终究给观众带去了美好,暂且不论这份美好是如何得来的。
在片尾,张靓颖的歌声如泣如诉,讲述着爱情的重要与美好。
不过我更情愿这个时候收尾的是一曲李宗盛。
恋爱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啊,可是没有爱,要时间又有何意义。
别等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高圆圆和姜武。
姜武那段,我爱她,不求任何回报,只求能够在她身边看她幸福的独白,真真的道出了多少女神备胎的心声。
可惜,现实中,大部分的备胎永远只是备胎,有些还得陪着女神去打胎。
郭碧婷和李晨。
我们在一起七年比不上他陪你七天。
如果说这是真爱挡不住,我也接受了。
但是能解释一下,女神从一开始对“导游”的蛮横,到发现导游会拉小提琴,再到听到“导游”是意大利出生,音乐学院在读,学习指挥以后一系列的态度变化嘛。
装神父那段,我觉得一起呆了那么久,声音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虽然知道只是电影的桥段,但现实中铁定就是女生在勾引了。
陈意涵和郑恺。
这个故事有点俗,死亡边缘发现真爱所在。
我恶意揣测一下,房间的装饰非常小女生,很甜美,说明女方很喜欢浪漫,非常黏人。
陈意涵会让所有机组人员都等着查郑恺行李,当众甩脸质问郑恺,会找朋友爸妈来演戏逼婚,说明女方有心机有手段。
郑恺,从被查出的套套看,是个花心的人。
放荡不羁的性格表明不喜欢被人黏。
目测两人即使结婚,很难长久。
王自健和刘涛。
这对看完就呵呵了。
逻辑就是女方再怎么蛮横,你不就忍一忍就过去了嘛。
爱可以包容一切啊。
他丈母娘说的那些话,我听了也是醉了,任何一个有性格的人都听不下去了。
活该人好就应该由着别人被欺负。
王自健的爸妈也居然啥都没有说,这儿子真是亲生的。
只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
也许是我变了,不愿意再去相信一些简单美好的事情。
现在的社会给我的感觉是礼崩乐坏。
悲哀的是道德体系的建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它的崩塌似乎就是这十几年。
所谓道德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乍看挺像那么回事,一旦捅破了,就没有人稀罕了。
而这一切带来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婚恋观中一种信任的缺失以及我上述那些黑暗的视角。
总之,在一大波烂片的衬托下,这部电影算是诚意之作。
主演们都不错,我以为王自健是来打酱油的,居然演得还挺好。
算是一部完成的不错的商业片,故事讲的挺完整的,有笑点也有泪点,里面的人物故事也各有特色。
相比较而言,个人比较喜欢高圆圆曾武那段故事,女主遭遇感情变故,妻子已离世的男主默默守护,这段感情有温情美满,也有点世事无奈,但就像电影中说的眼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刘涛王自健那段着墨也不少,讲了一对家庭环境工作背景价值观念都很悬殊的夫妻的故事,他们有过甜蜜,也有过争执冷战,但最终对彼此的爱胜过了其他种种,夫妻二人彼此理解体谅,走向了人生新阶段。
较这两段来说,郭碧婷李晨和陈意涵郑恺的两段则篇幅较小,故事也不够有代表性。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在闲暇时光里看一看的,就是略显拖沓冗长。
养眼,下饭。剧情就算了
应该叫《有钱人终成眷属》
1.这竟然成了她的第一部电影院电影,我去,谁让她错过了《超能陆战队》《帕丁顿熊》……;2.没预期的烂,但真的很一般/稍假:高圆圆和姜武画风有点不对劲;郭碧婷是个人觉得八大主演里演技最差的,李晨≠音乐研究生;郑凯给我一种千篇一律之感,陈意涵要长进啊;刘涛和王自健算是略有好感的一对;……
算是部能让观众看得过去的片,我也很喜欢多线叙事的故事。
四个老掉牙的小故事以仿滥了的《真爱至上》联结方式组成仅仅是借用同名热门电视剧名字的电影去诓观众的钱,让傻瓜看完去相信爱情,并且四个故事都有90分钟的篇幅,却因一部电影篇幅所限选择最没亮点,最无顾忌,最平庸无高潮的发展方式,能看下去全因为四位女演员的颜。3.5/10
虽然桥段一点不新颖,但是在同类型国产电影里还不错啊。好男人一般不是死了老婆就是被老婆甩了呵呵。ps:最喜欢李晨郭碧婷这个故事,虽然逃婚有点狗血,让人想起《求婚大作战》了。不过高圆圆ex婚礼撕逼那场还让人想起《蛮荒故事》了。
姜武一星、高圆圆一星、郭碧婷半星、刘涛半星、电影半星。
无语O__O"…
养眼,无其他
同类型片子里算是良心作品了 叙事还可以来回切不显乱 陈意涵就是美美美 高圆圆演什么都一个样 刘涛那对煽情煽过了 郭碧婷那对有点……呵呵哒
今天微博上有人贴了王自健的图,才想起来看这个电影。戏假了点儿,不过还能看。婚纱大叔和烤鸭小哥挺不错的。
挺好的,轻松温馨的浪漫电影
给个四星吧!抄的还比原版还稍微高大上一点,也非常中国化。高刘演的不自然,姜武颜值太低,不和谐,王自健演的不错,石头哥的出现总让人出戏。另外深情演讲太多了。最后一个故事几乎是原版照抄,韩版睡了,这个没睡。
李晨是个高手!
结婚不一定是和那个最匹配你和两厢情愿的人,但他一定是个懂得疼惜你的人,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坟墓,它让女人在心灵上不再漂泊无依,也把两个人的感情上升到更成熟的阶段。很实在的剧情,没有对爱情和婚姻的鼓吹,演员很混搭,但总的看下来没有违和感,对婚姻有过渴望的女性,应该会潸然泪下。
比预想的好
前一个小时难看到掉渣,想要混合四个故事前史就别交代这么清楚了。故事从渣男明道回归开始稍微走心,李晨那段夜景广场拥抱甚动人,然后就碰到跟郭碧婷在一起七年的男人被逃婚居然轻松松祝福潇洒告别,这还是人么。高圆圆完全不会演戏,郭碧婷死尸脸嘴歪眼斜,陈意涵完全没有发挥空间就知道作死。
田海心 葉雯雯
音乐真的是太好听了!!!!!剧情一般般。完全是音乐烘托了
评分不针对电影水平。只是高圆圆那段故事符合我现状,於我心有戚戚焉。“这就是生活,充满了不如意,但对于人生而言,眼前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陪我走过黑暗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