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nny People》的故事很有幾分希臘式喜劇的影子。
西方「戲劇」萌芽起源於希臘人的手筆,然而希臘人的劇種全貌在流傳千年的過程中已多半失傳,其中又以喜劇為甚。
當代人只能透過亞里斯多德的詩學雨修辭學講稿中,管窺得知希臘喜劇之面貌。
在希臘喜劇之中,普遍的命題皆是屬於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他們的生活中因為自己的愚蠢或環境的莫名,做出種種讓人發噱的舉動,由這些舉動構成一些蠢得要命的情節故事。
發自荒謬的發笑是最好笑的,最荒謬的發笑則是人類命運的荒謬。
當主人翁的命運荒謬得無可奈何又無可挽回,可悲到可嘆者,是悲劇。
悲劇對希臘人(至少對亞里斯多德)而言至高無上;當主人翁的命運身居荒謬卻毫無反省甚至作繭自縛,可悲到可笑者,才是喜劇。
喜劇也因而不那麼討希臘人歡心,視為次等劇種。
當然在今日這已經不是那麼明確的分類(想想故事藝術成長了幾世紀阿!
),在中國這些非希臘文明圈看來喜劇等於次等劇情的歸類也沒有文化上的普遍性去延撐。
然而,這種「可悲到可笑」的精神脈絡,浸泡於西方劇作人隱沒的創作血液之中,時而偶見。
《 Funny People》就能見到這種恥笑可笑者的喜劇脈絡的影響。
喜劇演員界的Winner有車有房有名有錢,人生遺憾只在身旁沒有親密友人與前妻離異。
當Winner被診斷出絕症噩耗時,他毅然決然找了幾個脫口秀場沒啥人氣的Loser來幫他一起實現未了舊情。
看似勵志又順利的過程,卻在醫院宣布病況改善的信息中大大變調,Winner撿回了人生第二春,卻也撿回了他本性的愚蠢,犯起當初落下遺憾的人格錯誤。
平心而論,這部片可以質疑的敘事問題太多了。
本片最大的賣點是亞當山德勒,不過這部片他純屬「打工」,出借自己的人生經歷,片中幾段錄影帶段子,脫口實況與年輕照片也都真的是亞當山德勒真實經歷,替這個角色有著立木成影般立即性的說服力。
其他幾個演員在當時(2009年)戲內戲外都是真B咖真魯蛇,亞當山德勒在片中的種種設定又很難不聯想他根本是本人演出本人(脫口秀場出身,狂接各種喜劇爛戲,有錢有閒),但他做為"Funny People"靠喜劇吃飯的刻劃,在病情轉好後就已經不再深化,他只是個普通有錢人;此時得接棒擔當本片喜劇演員身分的艾拉又毫無作為,讓《 Funny People》的戲末不免成了無人經過的地雷區,誰都無從引爆劇情的爆點,導演只得搞個天降甘霖用雨水滴到地雷爆炸一樣似的外力引入。
加以雜落於主線之外的喜劇演員Loser很難混飯很難把馬子及戲分天秤嚴重不均勻都快演完了才出現新要角的敘事情節,一會兒想談喜劇演員人前笑人後哭的苦況,一會兒想談主角的化學效應,一會兒又要兼顧段子演出,彼此三重,實在又臭又長。
這部片其實用不著拍兩個半小時的。
過長過冗,戲分不均,焦點渙散.....都讓《 Funny People》票房與口碑的失利有跡可循。
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片中後段大翻轉後的種種對比戲。
當亞當山德勒在他病好後,他找上了同情他處境的前妻,欲求復合,碰上了前妻現任的丈夫(艾瑞克巴納!
)。
艾瑞克巴納代表了過去的亞當山德勒。
當前任與現任共處,我們會驚覺,這兩個人的黃腔談吐與孩子氣有多麼類似,也難怪前妻會找上此人再婚。
當艾瑞克被看出有外遇時,他的反應是試圖叫女人閉嘴,遠走高飛,不負責的反應,無形中也是一個過去的再現:這就是了亞當山德勒沒有在片中被透露的,為什麼會被前妻捨氣的當年源由,那就是他的自我中心。
而當艾瑞克回心轉意,在機場與前妻復合,哭個稀哩嘩啦說要痛改前非的一幕,何嘗不就是亞當山德勒在病危時間對過去友人/女人做過的懺悔之舉?
一個最自私的自私之舉,無疑是要求別人的原諒。
前妻原諒了艾瑞克,就像她也原諒了病危中的亞當。
然而亞當有從原諒中學會珍惜已經不多的牽絆之情嗎?
沒有。
他來到前妻住所,隱瞞病情,與之婚外情的思慮,就已是只為自己爽快而不顧他人家庭的顯徵。
他希望青年艾拉能長陪他度過寂寞,每夜陪睡,卻從沒在艾拉困頓時相對的付出。
病好後的亞當固然找回了自我,卻也重返他自我中惡劣的那塊禁地,摘食自滿的惡果。
如此看來,前妻拋棄了亞當重回艾瑞克懷抱,也是不大意外之事了。
雖說也是因為有兒女有家庭的牽掛,但今日的艾瑞克有如病危中的亞當,能自省自己幹的錯事,請求關懷自己的他人救贖;今日的亞當卻變回了昨日的亞當,他一樣自私,一樣只看自己,連脫口段子都是自說自話。
他沒有從瀕臨死亡中,學會自己得到過的原諒有多麼珍貴。
一個是自憐,一者卻自戀。
最後,亞當不僅失去前妻,還失去了艾拉這個新朋友。
在錯誤中體會的道理,如果再度忘卻,再度犯下一樣的錯誤,只能說是愚蠢到可笑。
亞當千瘡百孔的人生遭遇,也因而產生了笑點,但這樣可悲的笑鬧,不會讓我們有如看亞當插科打諢的脫口秀,沒有包袱的快意恥笑下去。
因為,喜劇演員與賞戲觀眾亨活的苦澀現實,並不好笑。
p.s.不知大家有無發現,這部片預言到羅賓威廉斯的死....1520分鐘的那場脫口秀,艾拉上去講不好笑的段子要給亞當收場時,他說的對白是:"Robin Williams is gonna slit his wrists out here"2009年的單純揶揄成了2014年最不該成真的烏鴉嘴巴。
羅賓威廉斯阿.....
我今天真没喝酒。
我从来不喝多。
都说白羊座容易吃激将法,不知道为啥,我一个纯白羊却对这个免疫。
有一次和冉倩喝酒,冉倩喝多了,她开始嘲笑我,说杜鹏你个大傻逼,你真鸡巴不是男人,你咋不喝呢。
换是别人估计早都喝了,而我根本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
我常说,如果你们爱我的话,就不要让我多喝酒。
我不需要酒,也不需要烟,我已经足够神经了,估计我要是喝多了,没准就进监狱了。
我他妈的可不想穿着铁裆内裤过下半辈子。
说到这,我又想冉倩了。
我最近挺脆弱的,我觉得冉倩的头发对我来讲不只是头发,而是一种美好,温暖的事物的代表。
其实我在美国也不缺头发摸,有的姑娘头发也相当好,但是我始终找不到当年在后窗,每当我煮完两杯夏威夷可那,我一个手拿咖啡杯,一个手摸冉倩的头发的感觉了。
我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情绪波动很大,可能是因为我老做点奇怪的梦的原因吧。
我老梦见那个我曾经求过婚的姑娘,尽管说当时我拿着空戒指盒求的婚,但好歹也是求婚啊。
她讨厌我,厌恶我,删除了我的联系方式,但是我依然很想她。
我们已经有半年没说过一句话了,估计以后也不会说话了,但是,我既然不恨她,只是想她而已。
我想出名,当然用我擅长的方式。
不为了别的,只为了测验一件事情。
就是等我出名之后,有多少曾经删除我好友的人会重新申请加我好友。
我估计我哪怕有1千万美金,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只是身边的人有了变化,我以前被人讨厌的行为将全部被人赞赏甚至模仿。
我就敢打这样一个赌,我要是有韩寒的一半知名度,立刻会有一个养发军团出现。
但是,现在我一无所有,不过我依然会问个不休。
我做事一个习惯,就是我会认真去做,但是前提是以杜鹏的方式去做,结果无所谓。
无论是在学校,在咖啡馆,在拍戏,在酒吧,在未来,我都会遵循这个习惯。
我希望把我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打上我的标签,这就是我生活的目的。
你们找到自己活着的目的了吗?
刚才写文章的时候,一个教堂工作人员走进了咖啡馆。
我们已经很熟识了,他热爱传教,我热爱摸姑娘的头发。
我不排斥他,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不会摸他的头发,因为他是一个男人。
我也不希望他向我传教,因为我是一个人。
我害怕孤独,但是我喜欢独居。
我喜欢和人交流,如果人不和我交流,我就去和动物交流。
我养了条蛇,我叫他slash,而且给他放枪花的音乐。
我的蛇吃的少,但是拉的多,一点都不像他的主人。
我梦见过蛇,也梦见过我喜欢的女孩为别人打胎。
我养了条蛇,但是我不会养一个打过胎的姑娘。
我要把我留住,也希望找个能把她自己留住的姑娘。
留不住自己孩子的姑娘不是爱惜自己的姑娘,不爱惜自己的姑娘是留不住自己的姑娘。
也许,我只会爱我自己。
晚安,亲爱的美洲豹,晚安,亲爱的草泥马,晚安,亲爱的月月鸟。
时间:2009年8月1日12:00地点:AMC Forum 22影院事件:Funny People上画第二天跟Judd Apatow前两部导演的作品相比,本片的搞笑程度大为收敛,而笑点也变得稀疏得多。
他在人面临死亡之前的思考这个命题上面,用正剧和喜剧交替的处理手法,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本片实际上可看作是Adam Sandler继Spanglish和Click之后试图转型的另一作品。
当然,这样一来,搞笑的任务就落在了Seth Rogen和Leslie Mann等人身上了,前者总算没像他在Observe & Report中的郁闷表演了,而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还要算Eric Bana,他用回字正腔圆的澳洲口音让人笑到肚痛!
注册豆瓣是看到帅哥的家庭故事之类的,等我注册了再没找到过那个页面。
说说19吧,那时我觉得她就是更少年版的我。
老成,聪明。
与我显著不同的是,她是一个非常优异的学生,我这样说是因为她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不喜欢学习的内容,而我当学生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快交不起补考费了。
后来我们因为《Black Books》认识了。
她的签证和学校都搞定之后,和同学模仿《Little Britain》,我恨不能生身前往,只为了模仿一句“I‘m the only gay in the village”。
我记不清我们都谈过什么了。
有些很好笑,有些很无聊。
有一次似乎提到了剑桥的footlight,这里涌出的家伙,详细的请wiki,两人就羡慕的眼睛放光。
这是喜欢喜剧的家伙们。
我不是一个习惯抱怨的人,当然这跟长期被定位成为咨询人员有关。
要表现自己的专业性,当然不能抱怨生活琐事。
不过真正的原因是,我并不是讨人喜欢的家伙,谁会喜欢听一个不讨喜的人抱怨呢。
由于性格天生的肆无忌惮,或者说想挑战别人的底线,看喜剧便成了最大的爱好。
下面说说cody吧。
我看了《Tropic Thunder 》非常激动。
照着我的常规路线,每一个演员,加上编剧,导演和有趣的幕后都翻出来看一眼,这时候我发现了Jay Baruchel。
跟着我发现了cody。
在豆瓣这个流俗和浮躁的地方,能想象有个家伙她0个好友,依然天天在这个网站上蹿下跳么。
cody 就是这样的一个家伙。
我曾和天津的Liz同学达到共识,豆瓣上最值得尊敬的一类人,是一群考据癖。
这群人里有腐女,或者大多是腐女出身。
特别指出是腐女,因为她们对某几个男人的热爱可以将其内容文献写的比研究报告还要精细,在这其后又要查多少资料,如果你自己做个一个论文,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豆瓣的考据癖嘛。
拿cody来说,她为Joseph Gordon-Levitt建的豆列始于2008年。
按照出演年份排序,如果是连续剧即会注明出演的集数,如果是电影一定是有看过的评论。
那时我关注到Joseph是因为他和James Franco我一度分不清。
会引起我注意以上人物的就是Apttow有关的喜剧和电视剧了。
再说lea吧。
来回几次都因为各种遇到她或者翻到了她的相册,干脆就关注了她。
关注了一两年之后,我才发现。
我经常去看的电影电视剧一定有她和cody的蛛丝马迹在。
比如他们传的剧照,比如添加的条目,比如讨论区活跃的身影,为主创建立的小组,在小组里活跃的新闻。
我和lea唯一一次长一点的对话是关于字幕组时间轴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们并无什么交谈。
说完这个两个家伙,在加上我自己吧,都不是关注者众多的人。
就如天津的Liz同学说,见到我都是在各种相册或者讨论区才频繁出现。
有这样一些家伙,他们关注独立电影节,看小制作,只是为了那么几个有趣的人而已。
比如我个人很喜欢Adam Sandler和Owen Wilson的声音,我也喜欢星爷和Woody Allen在电影中的配乐,觉得Seth Rogen 的表情神似我老弟。
我从小就以为喜剧演员都有着较为悲催的内心世界。
看到黄子华的时候,我就明白这两样东西被统一起来了,自嘲的背后总是有着神经质的敏感。
如果有着持续的悲观主义,你能成为一个哲学者,如果不甘心沉浸于悲切,总想着挣脱出来,那么或许荒诞的喜剧生活就会适合你了。
this movie is funny i have to say, when it weaved a lot of standup into it. the actors are funny, some top comedians were in it as well. norman mcdonald sara silverman, ray ramono, even eminiem was a part of it. i was laughing probably every 5mins, also some girls are hot.
导演Judd Apatow 是一个热爱名利场的人,时常为好莱坞这种势利的文化唱赞歌,同时他也热爱表现真实的人。
每一步片子都毫不避讳黄段子,演员台词都比较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对话,而且影片的主题还都很善意,很积极充满加州特有的希望。
滑稽演员真实生活中都很有幽默感么?
星爷就很严肃,Seinfield 也很严肃。
滑稽演员当中确实有主角George 这样及时行乐,把痞气当魅力的大牌明星,也有像Ira这样对人真诚,不耍滑头的小把戏。
这个故事不是讲这两种人哪类更容易成功,更容易睡更多女人,挣更多钱,拥有更多东西的。
Apatow似乎从来对成功没有太多好感,他更在乎的,是谁拥有更富足,幸福的人生。
他认为当然是好人。
好人最大的挑战,就是真诚的对待自己——在表演喜剧的时候,不能为了获得观众的追捧,而流俗于讲自己睾丸和阴茎如何对话这种笑话,而是用幽默的方式表达真实的自己。
好人对待自己喜欢的女人,也是先约会,再上床,而不是喝多了以后假装走错房间,裸奔到别人床边上遛鸟。
无论好人收到什么对待,能宠辱不惊,直言劝说对方做正确的事情。
这都是Ira做的事情。
这里的坏人只是一个自私的小孩子——他要的时候就必须得到,得不到就伤害人,毁灭关系,做事情不计后果。
即便得到,也不珍惜,任由这些很珍贵的情感关系逐渐消亡。
这个就是George 无论身体生不生病,他都是一样。
故事的主题涉及的很广,尤其因为是通过George 这样一个有非常多缺陷的主人公的角度去讲述,所以得到观众的认同比较困难——但是Apatow还是这样勇敢的“作为”了,值得称赞。
他就是让一个”坏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将结束了,从而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并且迫使他 发现短暂的几十年应该拥有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的探讨很真诚,很多人物自发的悔悟让人很感动。
之后的故事就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讲述了活着的人——如何从小孩子一样,学会像好人一般地生活——能认识到自己的朋友是谁,能学会原谅和关爱别人。
当然除此之外,喜剧职业也在本片中,有了更加深刻的探讨。
George 病危之际说出的”我恨你们“ 的真话被观众理解成为幽默的反话。
从George 和 东欧医生的调侃中,我们看到了喜剧很容易被理解成为成为人身攻击,或者用于表现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优越感。
但是”好人“都宁愿用宽容,幽默的态度来对待这些。
总之,无论是knock-up, 还是40 year old virgin 都带领了一批不做作,不虚伪的真情浪漫喜剧,而且这些黄段子不停的故事,落脚的主题都是积极的,善意的,不得不说一个作者、导演为美国当代文化做出了这些贡献,也算是可以流芳百年了。
阿帕图的所谓的“开放性幽默”再次冲击我的观影底线,两个小时的口水剧虽然没有带给我什么烦躁,但难忍其台词之滥。
再者,我也没有笑得起来,除开文化差异,也就只能够在一种浅显的“屎尿屁”气氛里自娱自乐。
也说不出什么大感受,但肯定的是,消极败坏的娱乐感,就是其鲜明的一种特色了。
一、脱口秀的确很低俗,的确很搞笑,性是永恒而新鲜的话题。
二、死亡或是死亡的威胁具有强大的力量,足可以改变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
三、真正的朋友是坦诚的,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你做他认为正确的事。
可惜生命中这样的朋友极难遇到。
四、功成名就的人都喜欢玩女人,成就的越早,玩的越多。
五、内心最惦记的还是初恋情人。
六、初恋情人只是一个幻影,就像追逐儿时的梦,其实梦早已不在。
算是adam同学最不温情不搞笑的片子了,却起了一个看似逗乐的名字,话说您老要转型,但是至少这次没成功……
电影的中段我曾一度以为这是一部关于喜剧的悲剧,甚至怀疑这就是亚当桑德勒的自传体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喜剧演员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但就因为那一个结尾,那个和谐的结尾,让一部可以称之为经典的电影变得那么平凡,这也许就是电影向商业的妥协。
所以归根究底,这始终还是一部喜剧。
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能有这样的魔力,至始至终都吸引你的注意力,桑德勒可谓功不可没。
桑德勒之前的《床头故事》大概为了影片分级考虑,少了他拿手的荤段子和下流的言行,这让我们这些桑德勒迷看得很不舒服,那只是桑德勒的躯壳,没有灵魂。
而《滑稽人物》的荤段子可谓海量,如果对英语不够了解或者缺少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你可能都找不到多少笑点。
觉得一般喃,对那些片中老是拿生殖器开玩笑的脱口秀,不知怎么觉得不是那么好笑....
太难看了,这个片子一点都不好笑,只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有个知名喜剧演员的生活一团糟,who fucking cares????? This movie murdered 2 hours of my life, which I could totally use to do other stupid stuff.
幽默,有意义,结局很好,不是一般的好坏结局
搞笑搞不起来,深刻深不下去。可惜了这几个都是我喜欢的演员
有点深度,不是简单的屎尿屁搞笑片
很长,两个半小时呢。客串有意思。
里面居然还有EMINEM客串,片子前面很不错,整体看着挺舒服的,不过后面的情感戏有些多余了,总体来说还不错!
这部片子很棒,很真实,贴近生活。需要平心静气地看。
很开心的事情就是你发现 上了飞机 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看过~~~ 那就可以一部一部看~~这个片子说实话我以为会很逗 结果 发现 我错了 完全不搞笑 好无聊啊巨老套的剧情 无奈
好久没看过这么无聊的电影了……最终没看完……
米国人的冷笑话真是一点都不懂,还弄了2个半小时那么长。。。NNND
喜欢前半段,超搞笑////Eminem的出现确实震惊了一把...里面的笑话真的超搞笑的友情提醒:这片146分钟
野心太大了点,后半部是真长; bittersweet的调子对胃口
如果能压缩到90分钟的话会是部不错的片~~
我在想周星驰的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是这样无聊。
像喜剧么?还撮合
为什么星级这么低......虽然结局太好莱坞了,可是我觉得这电影很深刻呀!
阿帕圖的影子在遠去。
快看睡着了
我真是不懂美式笑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