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大哥的电影无脑满分好评,毕竟他的电影看一部少一部了!
不得不感叹成龙大哥真的是宝刀未老,打戏动作流畅自然,一点不含糊!
值得回看!
不过本片最令人惊喜的还是罗志祥的出场,每次出场都自带笑点,为这个严肃的科幻片增加了几分喜剧效果!
角色很丰满!
印象中这是第一次看成龙大哥的科幻动作片,比起之前的纯动作片多了分神秘!
贺岁档中很不错的一部片子,强烈推荐(没看懂的可以多看几遍)就是要无脑吹
成龙大叔可能缺钱了,天天接这些烂电影来演。
氵氵的剧情,无脑的设定,雷人的演技。
开篇就给我来个垃圾枪战,什么鬼,子弹都打不死的生化人拿着枪狂射出场,最后和个警察同归于尽了,成龙身中几枪听到呼唤立即满血复活,还驾起车来(不是手臂也中弹了吗?)之后打爆油箱炸了生化人,但是成龙只是炸黑了脸而已(什么鬼,这么近的距离,成龙你也是生化人???)之后的槽点就更多了,今天无意中看了这部电影,还标上科幻呢?
完全感受不到,再见!
看这部影片已经是2018年下半年了!
《机器之血》是由成龙大哥监制并领衔主演的一部动作科幻类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国际特工林东(成龙饰)在一次保护证人过程中卷入了与自己无关的阴谋里。
多年之后,一本畅销科幻小说《机器之血》的出版,使得当年卷入这场斗争的各方浮出水面。
该影片由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等主演,豆瓣评分4.7分。
整部作品结构紧凑,故事完整;动作场面干脆利落,爆破场面精彩;节奏明快。
成龙大哥依旧很拼,罗志祥发挥了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的笑果担当。
看了这部影片,整体感觉依旧延续了“成龙式”的动作电影特色,打斗场面镜头感强,极具观赏性,给人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享受。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看点是成龙大哥跟生化人的对打,而且还要在悉尼歌剧院顶上打斗。
根据后期采访导演的资料显示,之前有很多好莱坞一线演员也希望能上去打,歌剧院都没有同意,对于澳洲人民来说,悉尼歌剧院就是我们的长城,他们不愿让人上去踩踏。
可是听到成龙的名字,悉尼歌剧院就同意了,足以见成龙在国际上的地位。
回过头来,我们不管从纵向比较“成龙电影”,还是从横向对照影片本身质量/影片市场效果。
这部影片槽点太多!
不论是科幻元素还是悉尼歌剧院上的打斗,终究还是功夫喜剧,套路还是这些套路(开头悲剧,然后反击,再加上能施展功夫的冲突,最终开心结局)。
甚至于成龙在戏里也没有发挥出他的特点,所有演员的打斗彰显着国际范,纯属为了打而打。
非常突兀的飙车戏,非常突兀的摘下眼镜被喷漆,非常非常突兀的娜娜的胸替!
当然,影片本身还是加入了喜剧元素的。
但完全毁了成龙凭(英伦对决)刚刚积攒下来的好口碑。
说实话不怎么玩豆瓣,但是今天一出电影院就点开了豆瓣,因为我完全忘记了刚刚那两个小时我看了啥。
这部电影的画风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电影。
刘德华演的未来警察。
同样的科幻画风,同样的单身老父亲,同样的警察,同样的救女儿情节。
而且还有一点让我头都疼的设定,这两部片里的女儿都不是正常人。
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有一部分是机器人。
突然就想这类近乎玄幻的科幻片是对儿子有什么歧视吗?
或者也可以说,是对机器人女儿这个设定有什么偏执吗?
这个故事其实还是讲完整了的。
是说一个博士发明的生化人失控了,想要杀博士,结果被龙叔救了,因此龙叔与这个生化人结下了梁子,导致龙叔只能把女儿送到福利院,十三年不能与女儿相认只能默默守护在他身边。
十三年后风波又起,生化人又冒头蠢蠢欲动,龙叔女儿也就是蚂蚁竞走被头脑里混乱的记忆困扰,同时无厘头的小猪莫名其妙出场,一群人搅在一起一顿乱闹乱打之后,反派大boss生化人阴谋失败炸没了,龙叔和女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猪原来不是莫名其妙出场的,原来他爸是被生化人杀害的军火商,最后莫名其妙地从爆炸里活下来了独自过上了酷炫的生活。
结局一切都让人心满意足。
是那种吃了一桶你觉得一桶吃不饱又多加了一袋的泡面,你吃完了连汤都喝了的那种心满意足。
吃完了之后撑得有点想吐的心满意足。
只是,不得不说,龙叔在剧中的打戏,还是很有诚意的。
他六十三岁了。
动作远不如年轻时迅捷。
歌剧院顶上与生化女的打斗看得我很紧张,一直为老龙担忧。
不知道这部电影拍完他身上有没有添了新伤。
看着激烈打斗中的龙叔苍老的面容,不再矫健的身手,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伤感,觉得早晚有一天他会永远离我们远去。
虽然对他的作品没有了什么太高的期待了,但是,对我个人而言,龙叔就像我小学门口卖东西的老爷爷,从小到大我好多年一直都在他的摊位上买零食。
我心里也清楚他卖的东西里不全是好吃的东西,而且吃过了很多更好吃的东西的我渐渐觉得他摊位上现在其实没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了,可是,多年以后,看到他还在那里摆摊,就会让我觉得,真好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在这里。
所以即使说卖情怀什么的也好,圈钱什么的也罢,我想,还能经常再看到一个陪着我多少年从小长大,带给我多少快乐多少幻想的人,他还能好好地活动身体,能跑能跳,能哭也能笑,就觉得挺好啊。
这样的龙叔,让我再多看几年也没关系。
虽然看完了会和朋友们狠狠吐槽,看了个什么啊这是,但是,心里也会觉得,哎呀龙叔,看起来还能再打两年啊。
看这种电影也有点像是跟我借了三十块钱的朋友,虽然我不喜欢借钱,但是跟钱比起来,我宁愿你这个朋友一直在啊。
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不知道你是把我当什么,但我已经把你当作我的朋友了啊。
老朋友还未离开,就会让我觉得,我还没完全长大,青春还没彻底散去,大家一如曾经那般开心快乐。
虽然一路走来也流过眼泪,但幸好时光还没有太老。
成龙对于所有80后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所以每当有成龙的新片上映,至少对于我来说,我都会去看。
几十年拼命换来一声“大哥”,所谓大哥老矣,尚能打否?
这本身就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壮感。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成龙、房祖名的姓氏问题。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成龙父亲原名房道龙,入港后改名陈志平。
成龙原名陈港生,艺名元楼,按族谱应叫房仕龙。
2005年成龙公开其祖上为唐代名相房玄龄。
那么让他儿子姓房也表明成龙认祖归宗的态度。
好了,回归正题。
《机器之血》是一部由成龙主演并担纲监制的动作片,由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联袂出演。
值得注意的是,房祖名是以联合出品人的身份出现在片头。
应该是成龙有意让儿子转幕后。
风流如成龙也开始为儿子谋后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成龙在本片中依旧饰演一位警察,不过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热血澎湃的“陈家驹”了。
从《警察故事2013》开始,成龙有意减少动作戏份,增加亲情戏。
从《英伦对决》到这部《机器之血》,成龙瞬间飙泪的演技确实让人动容。
让人动容的原因,除了成龙对女儿那种爱的流露至真至诚,还有就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成龙老了。
尤其是影片中有一个成龙站在悉尼歌剧院屋顶的环拍镜头,让我想起了《我是谁》中,夕阳之下成龙站在山头呐喊的一幕。
但时间已跨过了20年。
《我是谁》片段成龙老了,我们也不再年轻。
欧阳娜娜出演过《北京爱情故事》和《王牌逗王牌》。
但恰逢本片上映之前,由袁立手撕浙江卫视引出欧阳娜娜和刘烨的隔空对戏,让其突然有了很高的话题热度。
这么巧合的事情不能想,细思极恐。
在电影中,欧阳娜娜饰演成龙的女儿,是一个核心角色。
怎么说呢,没什么亮点,中规中矩吧。
不过我们也不能对一个17岁的孩子有太多要求。
夏侯云姗在影片中饰演成龙的搭档,也是本片的编剧之一。
我觉得她和毛俊杰(《芈月传》孟嬴)有几分相似。
但本片中的表现嘛,不敢恭维,有些尴尬。
罗志祥属于本色出演,至于他的本色是什么,请参考《极限挑战》。
总的来说,成龙在片中动作戏不少,感情戏也很真诚。
虽然故事情节较简单,但节奏尚可。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没什么高潮。
我打6.8分。
说几个幕后的故事吧:1.在悉尼歌剧院屋顶拍戏时,从地面到屋顶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成龙在拍摄时不敢多喝水,因为怕小便耽误时间影响拍摄。
2.罗志祥第一次在片场见到成龙时由于紧张一直躲在树后不敢出来。
3.片尾曲英雄故事是《警察故事》系列的片尾曲。
再次听着成龙的歌,看着电影花絮。
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人很怀念。
4.片头你会看到出品方之一58同城影业的logo。
让人感觉怪怪的,至少我是。
不得不说,Delta飞机上电影还挺丰富的。
迷迷糊糊中看了这个电影,下了飞机都不知道自己看没看完这部电影,结局是啥都不记得了,不过对这部电影的质量而言,结局是啥还重要么?
几点感触:1. 罗志祥男扮女装已经从综艺扩展到电影里面了2. 成龙是比tom cruise更男人的男人,已经在悉尼歌剧院上打架了3. 欧阳娜娜都这么大尺度了么?
那种香艳的镜头完全没必要,莫非用的是替身?
4. 夏侯云姗真是牛逼,既是编剧又是主演,不过演技好像没有5. 女反派瞪着浓眉大眼,没啥别的表情,不过用的武器和带的随从不是在cosplay星球大战么6. 罗志祥的耍宝致敬成龙之前的喜剧风格, 成龙的一些打斗风格也成龙,只是廉颇老矣7. 记忆和血液有啥关系,注射了血又不会改变神经突触
我对这部电影只能打出6分的及格分。
原因有二,其一,个人英雄主义的内容老套,虽然模仿了不少好莱坞式的包袱,但是线索发展得太生硬,讨好观众的目的太过明显,仿佛是经过市场调研后,刻意挑选观众最买账的桥段编辑加工,对于生化、枪战、汽车追逐等情节没有创新,主线发展生硬而无聊,略显尴尬;其二,成龙固然拼命,但是欧阳娜娜的演技太差劲,实在败笔,明星阵容可看,但是反派造型实在太雷人,尤其是几个全副武装的“未来战士”招摇过市的镜头一点也不切实际。
本片上映两天,成败与否暂时难下定论,如果成功,只能肯定它在票房上的吸金能力和成龙个人经典形象的加持力,毕竟在影院里一反常态的增多了很多中老年观众,可见成龙的影响力不凡,但这部电影的成功也只能是商业上的成功,无法给成龙个人的电影生涯带来太多的艺术褒奖。
总之低于期待值,持续着成龙作品这几年来低迷的状态。
昨天看到一个影评人的影评,标题是“成龙已经打了五十年了,欧阳辣辣你就放过他吧”,让我虎躯一震?
这是把这电影的锅都丢给了欧阳娜娜,我想说你们这群中年老男人在看完整部电影,得出这个结论,良心不会痛么?
机器之血当然不算什么上佳的作品,只能说故事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成龙打的很辛苦,小猪负责所有的搞笑部分,毕竟成龙的大哥的电影的量大元素,功夫和搞笑。
感觉小猪在喜剧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娜娜是故事的引子,角色不算很难。
饰演的就是一个青春少女,不是那种风靡万千少男的校花,也不是那种社会坏小孩,就是一个普通的有脾气的普通女孩。
基本上娜娜还是hold住了。
其实片子的题材还是不错的,科幻元素,就是导演和编剧的眼光比较局限,拍的lowlow的,没有美国大片那种宏达的世界观感。
感觉就是小市民的小打小闹,一点生化人的威胁地球的紧张感都没有,这个毛病是王晶的通病,王晶的科幻片都没有科幻感。
如果导演能详细一下生化人一开始的暴动反击,军火商灭门惨案,会给观众这个生化人很强大的感觉。
而不会拍得感觉很缺钱的感觉。
所以我的这个片子不好的原因真的不在欧阳娜娜身上。
也许欧阳娜娜不够优秀,不够专业,但是看到一个个影评人拿欧阳娜娜说事的,我真的质疑他们的专业性了。
凭良心说,娜娜的表演还是比女二号好的。
不能因为女二号放标题就没有人点击,就强行骂欧阳娜娜吧
比想象中的要好看完这部电影有个想法,如果本片不叫《机器之血》的话,叫《警察故事2017》是完全可行的,成龙饰演的这个角色,完全就是老年版的陈家驹。
说句实在的,我是个成龙粉丝,熟悉我的朋友也常见我为成龙之前的作品撰文打call,是个连《绝地逃亡》这样相对平庸的成龙作品都觉得不错的脑残粉。
但即便这样,最早对《机器之血》是完全不期待的,甚至还有点纳闷:成龙大哥是怎么回事?
怎么拍了一部看上去山寨气质浓厚的电影。
这不是大哥的风格啊?
不看好这部电影有二:其一为新导演,其二为“科幻片”。
国产科幻电影那本烂账也就不想提了,而且电影发了预告片又来个实锤(预告片真不怎么样)。
这导致《机器之血》让我想起了之前两部电影,《未来警察》和《机器侠》,基本上可以囊括为“山寨”二字。
在此基础上,我未看片之前,对《机器之血》的观点就是这样。
甚至还准备了不少吐槽词,我就想说说成龙为什么拍这样一部电影,是怒刷存在感还是什么的?
我真不想看到自己的偶像如今走下搏命的神坛。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这些吐槽词被憋回去一多半。
有道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说得就是《奇门遁甲》。
反而之前非常不看好的电影,预告片又那么山寨,最终电影的效果,甚至说是有点惊喜了。
《机器之血》至少要比《功夫瑜伽》强吧!
“警察故事2017”《机器之血》当然算不上佳作,但还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
打斗、枪战、爆炸什么都有,最关键的是,故事完成度是很高的,这是之前没有料到的。
电影的故事基本都是《新警察故事》+《我是谁》,尤其是前者,罗志祥这个角色基本就是《新警察故事》中的谢霆锋,并且结尾处同样来了一次身份大反转的设定。
而欧阳娜娜这个角色,等同于《我是谁》里的山本未来或者《新警察故事》中的杨采妮,是角色的牵制力。
成龙与两位角色的关系,再加上故事的整合,就变成了这部《机器之血》。
有人说,这部电影不像成龙的风格,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首先这个角色设定,至少有一多半的风格,还是“很成龙”的。
“很成龙”不是在说电影中那些利用环境因素的诙谐打斗,而是人设。
成龙在电影中的人设,很特殊,作为一名警察,跟《警察故事》系列是完全一致的。
成龙生涯中演过不少警察,就连《绝地逃亡》里这位也是警察的身份,但要论特殊性,他在1985年自导自演的《警察故事》实则开创了“成龙式警察”的独特风格。
不再是一味的诙谐打斗,也不再是一味的搞笑故事,成龙在“警察故事”体系下的陈家驹,是那种极具正义感且草根警察身份。
搞笑和诙谐打斗不能丢,动作喜剧依旧是定位,但成龙在这套电影中,也开始拿枪战斗了,也开始杀人了。
也有悲情的时刻,也有义无反顾的执念,也不见了理想化故事主题(世界和平、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反而更加反映现实,这是成龙从功夫小子喜剧过渡到现代警察定位的代表。
以后只要片名中带有“警察故事”这个四个字的电影,其人设都是这样。
成龙不再无所不能,而是受限于警察身份的体系之下,却又时刻追求超越的草根身份。
能力有限、敌我力量悬殊、孤注一掷等情节和角色设定,都是《警察故事》系列里常见的。
比如《警察故事》中拿枪抵着上司头的孤注一掷,《警察故事2》中被敌人揍得体无完肤,还有《新警察故事》中成龙跪地痛哭,就连那部小格局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也是在警察身份之下,为了女儿被迫与柳云龙展开一场实力悬殊的打斗。
《机器之血》也是一样,电影中他饰演的林东也是一名小角色,开场就在警察与父亲的身份之中做出了抉择,虽然名字变了,但这是典型的“警察故事风格”。
在随后的故事中,他舍弃了警察的身份,完成了中段故事的过度,到了最后,父亲与警察的身份完成了合体,算是一种警察身份复仇与父亲身份的救赎。
所以说本片很像“警察故事”,是角色定位所带来的,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除了近年来根据年龄和身份而来的变化(比如父亲的形象,成龙这几年总演父亲),整体还是能找到以往的影子,而不是《英伦对决》那种完全悲情形象。
不应该算科幻片要说《机器之血》与成龙以往作品最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是题材了。
科幻片?
在我看来,电影只是打了个科幻的擦边球而已。
机器心脏,生化战士,电影让人想起了尚格云顿那部经典《再造战士》,实际上电影对于反派的设定,其实就是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西方电影常见的科幻B级动作片,这些作品跟传统科幻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科幻理论的运用。
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任何科幻作品,是建立在科幻理论的基础上,比如《星际穿越》,故事就是寻找人类新的家园,虫洞、五维空间等等科幻概念元素都是融入故事情节之中的。
但是诸如《机器之血》甚至《再造战士》这样的作品,科幻味道不是很浓,只是用到了概念而已,本质上还是警匪动作片。
如果将电影中科幻元素删去,电影其实成立的哦。
科幻元素的引入,对于本片来说,实则是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加强正反双方的实力对比,突出科幻的符号化,所以才会出现很多打着科幻片旗号的动作片电影,就是一个噱头而已,骨子里面还是能够剥离科幻元素的。
比如结尾之处的飞船打斗,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载体,这段内容可以放置在任何场景之下,飞船的符号只是为了让结尾坠机场面的视觉效果而设定。
又比如打扮的跟黑武士一样的反派,路人还能惊呼“外星人”,对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大帮助。
所以电影的核心卖点,还是“警察故事”的内核以及成龙式的打斗,当然少不了罗礼贤的飞车特技,还有结尾群战的长镜头戏份,动作是核心,科幻只是“助攻”而已。
但对于成龙而言,这就新鲜了,这大概是成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虽然科幻元素是点缀,但比起《飞龙再生》、《燕尾服》这样带有奇幻色彩的作品,本片的“科幻”味道,倒是显得很突出了。
因为在动作电影的模式之下,科幻元素在不影响电影风格的基础上,对角色和情节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在成龙电影中是前所未见的。
所以这里就需要过度到故事层面上来细细分析了。
(如下内容有着强烈剧透)故事线索的挖掘虽然之前为《机器之血》准备的很多吐槽都用不上了,但电影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存在。
并不是故事出了问题,相反电影故事乃是成龙近几年最复杂的没有之一,不要差诧异,对比下《功夫瑜伽》和《绝命逃亡》就知道了。
至于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故事节奏太快了。
有的时候,故事节奏慢,会让人昏昏欲睡,很多商业电影为了追求娱乐化,加快故事节奏,让电影显得流畅,《机器之血》就是这样的。
但本片的故事其实挺复杂的,这就导致电影在快节奏的故事和枪战动作戏中,很多关键信息被掩盖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三位主要角色,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笔墨很多,且都留有一定的空间。
尤其是罗志祥,表面上是一个甘草角色,实际上却深藏不露,这就需要结合剧情来研究了。
1、机器之血到底是什么?
“机器”和“血”是一对完全冲突的概念,电影中却整合在一起。
实际上本片有点类似夺宝题材,他们一直所要寻找的,就是“可以让人变得跟机器一样的生化试剂”。
电影开场那位博士研发的生化试剂,最根本的效果就是“自愈能力”,将人类的心脏替换为机器,实际上相当于试剂的容器,让实验体变成了“可以无限自愈”的超级战士,这就是“机器之血”。
结果机器之血1.0版本是有瑕疵的,自愈试剂与血液产生了变异效果,让实验体暴走,而且自愈效果一般,且呼吸系统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一点更是被成龙等人利用,把女反派给撂倒了。
所以博士又开发了机器之血2.0版本,“自愈能力”得到了修复,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这个就是电影中所有人一直在寻找的。
至此,电影的主题就明确了,欧阳娜娜身上的机器之血2.0,又成为正邪双方都在追求的目标,大反派需要欧阳娜娜身上的血液,让自己的身体拥有自愈功能,同时还需要欧阳娜娜记忆中的实验录像,从而开发出2.0版本的生化军队,二者要一个就够了。
正因为“需要欧阳娜娜血液”这点私心,最终让他满盘皆输。
所以,本片描述的是“冲动是魔鬼”的故事,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没搞清楚,不但让成龙利用实验录像打入敌人内部,还成全了父女相认。
2、罗志祥是怎样的角色?
这个角色我很喜欢,有点像《冒险王》中的金城武,真是太像了,本事一般,打斗中还装死,完全为了衬托成龙的形象,并且还要把看上去很紧张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别看表面上是一个搞笑甘草的角色,实际上很有城府。
他在成龙的地下室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最后飞船爆炸他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电影并没有直接表述,但结尾之处,这位偷了实验录像,去找人交易,从这一点上来看,罗志祥是该片正邪对立之外的第三方势力。
他的有背景的!
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被反派杀掉的军火商的儿子,跟欧阳娜娜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这里绝非巧合,而是有幕后势力将他安插在欧阳娜娜身边,为的就是要接近这个“行走的机器之血”。
至此,之所以他每次都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而且要比成龙还要早,这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成龙可是一直在暗中保护自己女儿的,但每次还能被罗志祥抢先一步,说明他背后有势力在支持他。
所以他的主题就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PS,我觉得罗志祥被周星驰挖掘出来了喜剧天赋,且完全没有偶像明星的身段,以后可以朝着谐星的方向发展,只可惜太帅了。
结语至此可见,《机器之血》的故事还是很复杂的,电影节奏很快且动作戏多,掩盖了一些关键信息点,这是电影的问题所在。
但终究本片还是那种一直打算追求商业大片质感,同时还巴望着故事上能够出点新花样的混合体,实际上还是被香港电影一直追求的感官体验掩盖了故事信息的释放。
但终究而言,《机器之血》比想象的要好,而且不山寨。
成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还是有点想法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电影宣传一直主打的“世界首个在悉尼歌剧院上的打斗”的噱头,是否是真实的呢?
是真的,因为悉尼歌剧院根本不会让人爬到顶上去的,成龙是第一次,也是所有电影中的第一次,可能悉尼歌剧院院长是成龙的粉丝。
64岁的老人,很多都已经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的筋骨了,可是成龙大叔还是一如既往的拍着电影,甚至比年轻的时候更加高产。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我也不懂了。
打不动了之后,开始玩起了枪战和科幻,这是童心未泯?
罗志祥在谐星的路上越陷越深,连失足妇女这么有技术含量的扮相都是游刃有余,佩服佩服。
至于那个什么欧阳娜娜,好好的拉大提琴不是挺有前途的嘛,就不要出来混娱乐圈了,尤其是跟成龙混,名声不好听的。
当然了,我相信夏侯云珊小姐应该不在乎的吧,扮相确实不错的,身手也算不错,其余的不评价。
成龙真的老了,开头的枪战戏老觉得疲态尽显,追车戏老觉得是一群年轻人跟一个开着红三机的老头在飙车,悉尼歌剧院顶上的打斗应该是很精彩的,但是成龙真的打不动了。
为了证明自己还能打,成龙从歌剧院滑了下来,只是看了觉得没啥惊险刺激的,只剩下了心酸。
故事很平铺直叙,就是机器心脏,自愈力超强,然后一群人抢夺,反派的穿着好像很高科技一样,其实很违和。
枪战戏居多,最后的枪战感觉才是成龙一贯的风格,很搞笑的打斗。
一部中规中矩的打斗片,可能是成龙的情怀加分吧,可惜也没几部可看了。
对了,麻烦以后说中文吧,真的很尴尬啊。
永远支持龙叔,龙叔最棒,这么大年纪还在为中国电影做贡献这份心就值得一看
电影的剧情很不合理,要不是电影一直枪战爆炸,感觉都会睡着,那个女主演的竟然都不如招娣儿好,罗志祥还是老套路负责搞笑,大剧院顶的动作戏,也没有那么刺激,毕竟成龙老了,可以理解,机甲战士算是一个看点,onecool做的,期待古仔的明日战记
如果能对一个以六十多岁老人为主角的动作片宽容一点的话(毕竟同时出道的洪胖子早已转型做动作指导)又曾经是“东方好莱坞”的标志。看电影前偶就把期待值放的比较低了,那还是能一看,剧情不合逻辑,莫名其妙的科幻元素,加上最后被黑惨了的欧阳娜比,也许这些都是影迷对于这部电影的诟病,那也许成龙
居然是部科幻片 哈哈哈哈~忘了从哪年开始 成龙开始演爸爸 希望成龙大哥不要再老了 小猪哥在这部电影里居然是位有实力的暖男 棒呆【不要再打架了】 娜娜也不尴尬了 是干净的女孩~ 小苏是很可靠的队友呢
我竟在一个烂片里get到了欧阳娜娜的演技……
这是玄幻片吧?莫名其妙的情节和毫无逻辑的冲突,反派穿着cos服满大街跑,罗志祥实力尬笑,导演非常明显的暗示大家:我喜欢欧阳娜娜!一星给唯一水准在线的开场戏。另外,欧阳娜娜露胸是什么想法???
两星半给我猪。猪辛苦了。我猪搞笑是真的很强,有猪出现的地方特别好看,然后按剧情是大主角,但那种三流刺激场面比较多所以大家都很少戏份。传出各种罗志祥打成龙啊,那种新闻hhh其实无论是周星驰还是成龙,我不在意猪演烂片。主要是跟大前辈搞好关系,圈里可以横行霸道哈哈哈哈
1.欧阳娜娜和成龙具有超强自愈能力,前者天天都可以当处女,后者实现baopi再生。2.导演以为我们没看过《死侍》《星球大战》《攻壳机动队》《创:战纪》吗?3.太好看了,唯一的遗憾是有大量英文对白,失去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机会。4.期待续集《机器之血2》,简称《机2》。走,一起去看机2!
扯两句基因就是科幻了么?掰两句生化就很屌么?滑个悉尼歌剧院就是成龙么?瞎编个故事就是电影么?太糙了,Low爆了。
竟然觉得还挺好看的。毕竟那么老的人了还这么卖命。不过片尾的花絮少了受伤搏命镜头多了搞笑NG镜头能看出来确实打不动了。不过整体加了战舞的动作设计,而且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还挺有意思的。本以为神棍剧情,但实际还不算太糟,很多经典梗。罗志祥搞笑担当妥妥的!!欧阳娜娜还是让人出戏。
凑合,很成龙。一个冬天看了两回成龙和他的女儿
7.5分,我觉得可以,比较喜欢罗志祥的演技。
机器之血 2018.5.13 之前听的晓松说和大哥说的在悉尼歌剧院顶上打斗的就是这部戏啊。
剧本弱了。悉尼歌剧院、荷兰鹿特丹大厦、香港新翼会展中心,成龙的“屋顶戏”你是否好熟悉?在澳大利亚拍戏,成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个好人、简单任务,都和澳大利亚有密切关系,不过这一次,电影里有一个华人在澳遭遇歧视的片段,很应景!
感人的地方我笑了。年龄越大越能看出破绽 演员可以选点不是那么花瓶的 就还好
一个科幻前提,虽然强硬套在父女情上面,但丝毫不能让观众动容,因为没有细节和内容!导演和编剧沿用成龙电影的套路,更像是在学习,没有丝毫新意
流浪地球之前的国产科幻也就这个水平。
爆破再爆破,成龙大战生化人,后者将像个不死之身,然而南希比之更甚,当成龙的手臂瞬间长出时,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如此设定的无底洞了,况且李森动机不明,可以想见编导撒了个大网,想捞几条大鱼,成龙还要这样打,打到几时休?
3.5/10。算是成龙动作电影的落日余晖,与《英伦对决》同年,成龙转型的决心还是明显,然而这题材和剧情拖了后腿,故事梗概像是一个古早的007电影,充满了陈腐与大杂烩。
国际龙这回带上了欧阳娜娜和罗志祥,然鹅…这两只实在是太出戏,欧阳娜娜还是那个夏小葵,哪儿哪儿都能哭红整张脸,小猪还是继续去鸡条就好,完全不是电影的感觉。故事一般,老爸为女儿,这个主题真心拍烂啦!!!反派女好像尚雯婕,脸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