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之国

Le tableau,画画,The Painting,画画小人国(台)

主演:让-弗朗索瓦·拉吉奥,JB·布兰科,史蒂夫·布卢姆,让·巴尔内,杰森·格里菲斯,玛丽·伊丽莎白·麦格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1

《画之国》剧照

画之国 剧照 NO.1画之国 剧照 NO.2画之国 剧照 NO.3画之国 剧照 NO.4画之国 剧照 NO.5画之国 剧照 NO.6画之国 剧照 NO.13画之国 剧照 NO.14画之国 剧照 NO.15画之国 剧照 NO.16画之国 剧照 NO.17画之国 剧照 NO.18画之国 剧照 NO.19画之国 剧照 NO.20

《画之国》剧情介绍

画之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副未完成的画中,画中的人搞起了等级社会,画全人歧视没画完人,更不把线稿人放在眼里。画之国的城堡被画全人蜡烛大帝所掌控,他把没画完人和线稿人驱逐到森林中。画全人拉莫和没画完人克莱尔相爱,遭到了蜡烛大帝的追逐围捕。机缘巧合拉莫遇上了克莱尔的朋友罗拉和线稿人布吕姆,三人被追到了食人森林里。他们决定去寻找消失的画家,让其完成这幅未完成的画,为没画完人和线稿人涂上色彩。在寻找的路上,三人跌出画中,来到了画家的画室。邂逅了闲卧窗边迷人的夫人、脾气不太好的画家自画像、语速很快的蓝色小丑。他们穿梭在画与画中,在威尼斯的狂欢节里奔跑,遇到死神的追逐,最终回到了画室,虽未找到画家,但得到了画画的技巧。 而另一边,克莱尔被捕,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被拉去做劳工,蜡烛大帝在着手一场仪式,得到颜料和技巧的拉莫一行人回来的道路险境丛生,最终他能否赋予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色彩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冰雪奇缘2百慕大三角相逢时节幻影计划重生我们的故事麻烦一族爱上我吧狗狗与你的故事第一个周日最动听的事许你春风野马奇霞夺宝录亡命救赎时失两公里保姆之死吸血鬼日记第七季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2.0母亲的飞机场白雾谜岸模范爱侣识骨寻踪第十二季女神酒店第二季女人不易做买房夫妻太阳召唤第二季钟馗伏妖吸血鬼侦探双胞回声终极一家

《画之国》长篇影评

 1 ) 两只阿米巴原虫

在佛斯特的肚子里,靠近幽门的地方,两只阿米巴原虫快乐地生活着。

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从来没饿过肚子,而且根本用不着干活:因为他们就是所谓的寄生虫。

这两个好朋友相处得很愉快,但时不时也会争论不休,因为他们性格迥异,并且打发时间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一只热爱思考,总是想着第二天可能会发生点什么;相反,另一只是个大吃货,一天到晚吃个不停,也很愿意继续这样下去,完全不考虑将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

有一次,饭点时分,喜欢思考的那只阿米巴虫告诉他的同伴,今天早上自己都思考了些什么:“可能,”他说道,“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这些河流,这些高山,这些深不可测的峡谷,还有这天空,都不是真的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大;这个世界可能很小,我们看到的这一切可能只不过是很小很小的玩意儿,藏在一个更大的玩意儿里,而这又是藏在一个更大更大的玩意儿里,而...”那只贪吃的阿米巴虫,一边嚼着一根超大的扁豆,一边告诉他的朋友这是不可能的,思考这种荒唐的事情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佛斯特吃完盘子里的扁豆,又吃了两片药丸,那两只阿米巴虫子随即消失了。

随后,佛斯特和他那贪吃的客人恩里克继续闲聊。

佛斯特说这个世界可能只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玩意儿,存在于在一个更大的玩意儿里面...恩里克一边吃着自己面前那盘扁豆,一边打断他:“这是不可能的,”他说道,“我觉得思考这种荒唐的事情完全是在浪费时间...”————Gonzalo Celorio

 2 ) 美!

法国老导演Jean-François Laguionie凭空创造出一个臆想中的国度,一个如同梦幻般的去处。

这个70多岁的老人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无情的嘲讽着我们这些愚蠢的世人,用锦衣华服掩饰内心的空虚,对于战争与残害他人如同病态般的迷恋,对权力的疯狂追求……。

当然,他也像每一个法国人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赞美爱情。

 3 ) 《画之国》:法国人的叙事学是一种没道理的浪漫

先前有一系列漫画,每一幅画都是另一幅画中的小小一部分,每当你以为好了这就是最外面(真实)的那个世界了,才发现仍在画中,犹在镜中。

画中画中画中画,绝佳的叙事学教材。

《画之国》也讲了一个画里的故事,只不过叙事学在这里不是一门技术,而是法国人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画家作画,总会有草稿、半成品和成品,每一时期所痴迷的线条、色彩、对象也不尽相同。

作家亦然,成书之外还有各种大纲、概念埋在故纸堆。

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是每个艺术家的难题,所以才有悔少作、弃坑之事。

于是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回避了画家的造物主角色,让画中的人物来寻找自己,确认自己的身份。

第一层:画里的世界由画作完成度分为图全人、未画完人和线稿人三个等级,完成了的才是美的尊贵的。

跨越阶级的爱受尽嘲笑和折磨,人创造的世界也和人一样充满了偏见和狭隘。

第二层:劳拉、拉莫一行人意外跳出了画框,明白了画里/画外的区别,闯进了画家的真实世界,看到了画家的其他作品,再由这些作品零零散散地拼凑出一个画家的样子。

但最终他们放弃了找画家,想到了用(外部世界的)颜料补全(内部世界的)自己。

第三层:在所有人都沉醉于一个完满的自己的时候,劳拉离开了。

见过了世界之后,再也回不去那个小世界,即使是见到了画家,也没有得到答案。

她的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我们此刻不是在另一幅画中?

于是她离开画家,像更深处走去。

镜头推远,又是一个画框。

仍在画中,犹在镜中。

按照美国人的思路,一个破旧的废弃的画室必然是一个画家的悲伤故事,最好是关于爱情和救赎。

但法国人却完全跳过了这一段,镜头一转就是一个云淡风轻的老爷爷,此时他只画一画风景,蓝天和白云,颜色变得很淡很柔和。

他看着不远处的木屋,看着劳拉,仿佛意料之中。

法国人的叙事学是一种没道理的浪漫。

“威尼斯是另外一个女人吗?

”“不,威尼斯是一座城市。

 4 ) 描绘命运的画笔,就在自己手里。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一群人从未完成的画作中跑出来历经艰险去寻找他们的创作者的故事

电影之始,是女孩罗拉在介绍“画中世界”由一幅未完成的画作展开,画中的人物按完成度分为三个等级:已经画完了的“画全人”他们是作者已经画完的成品。

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进入到城堡之中

位于中间层的一类油画人是“没画完人”。

没画完人非常接近画全人,与画全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身上存在某个部分没有被上色。

即使只差一笔没有画也会遭到歧视,赶出城堡,游走在城堡的花园周围,渴望被认同.

最可怜的是底层的“线稿人”。

他们身上不带一点颜色,在画之国中处处受排挤。

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线稿人过街,人人喊打”的情况,

画之国的城堡被画全人蜡烛大帝所掌控,他把没画完人和线稿人驱逐到森林中,线稿人高姆在偷偷潜入画全人城堡被发现后被打成了一团杂乱的线条;

画全人阵营的男生拉莫,爱上了没画完人阵营的女生克莱尔,两人双双坠入爱河。

这样的事显然无法得到双方阵营的认可,他们只能暗落落地相约黄昏后。

克莱尔是没画完人,她的双眼还没有被画家上色,拉莫却说她的眼睛“如同蓝色的琥珀,巧夺天工”。

一天,画全人中的蜡烛大帝在城堡中宣布画家不会再回来,画中世界的领导权永远属于画全人。

这样一来,恋爱中的一对情侣,画全人拉莫和未画完人克莱儿就成了两派人的眼中钉。

为了消除人们之间的差异,只有让画家回来把大家全都画完整,让所有人都变成画全人,他们才能真正在一起。

在躲避追杀的过程中,拉莫误打误撞地坐上了没画完人罗拉,以及线稿人布吕姆二人的“贼船”。

于是,集齐了画全人、没画完人和线稿人三种油画人的小船随波逐流,闯入了大家口中谁也没进去过的黑暗森林,踏上了寻找画家的漫漫征程。

顺着河水,三个地位截然不同的人来到了画作的边缘。

在这里,罗拉发现他们可以轻松穿过油画进入真实的世界里去,于是他们离开了本来的画中世界。

罗拉接着误打误撞闯进一副描绘战争的画中,这里身着蓝色军服和红色军服的军人没日没夜地打仗。

罗拉在画里遇见了士兵唐布尔·玛让达。

厌倦了战争的玛让达和罗拉一起逃离了画中的战场,找到了焦急等待他们的拉莫和布吕姆。

众人在穿过画布后,来到了现实世界的画室之中。

他们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寻声找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果体女人的画像。

虽然萝拉等人惊讶于女人身上没有画上衣服,对方却说画家已经完成了对她的创作。

忽然间,他们看到一旁正在画画的大胡子男人,以为那就是自己找寻的画家。

燃鹅,现实却泼了他们一头的冷水——这个大胡子男人不过是画家的自画像。

虽然和画家长得一模一样,但他毕竟不是画家本人。

了解到众人在寻找画家,裸替女人给了他们一条提示信息:画家的真爱要数水城威尼斯,说不定在那里就能遇到他。

罗拉进入画中的威尼斯寻找画家,其他三人在暴风雨之夜偶然看到被烧毁或撕毁的画作,认为画家十分危险,也跳进画作中找罗拉。

在这幅画中,大街小巷上的人都在狂欢,手拉手围成圈唱歌跳舞。

罗拉一路寻觅,在街上遇到了一位画家,后乘船赶往“威尼斯”——也就是夫人所说的会找到画家的地方。

其他三人紧随其后,在摆脱了一个类似“死神”的角色的追赶后,和罗拉一起赶到了威尼斯。

落日之下,几十位“画家”正在描绘夕阳的景色,四人恍然大悟:这些画家也是画中人,他们需要找到的是真正的画家。

这时,拉莫拿出偷偷带过来的街上遇见的那位画家的黄色颜料,为罗拉没被上色的裙子一角涂上了色彩。

几人恍然大悟,跑出画作后在画家的房间里找来了颜料,请画家的自画像复原了被揉成线条的线稿人高姆。

罗拉和玛让达等人进入战争的画中将所有士兵的衣服都涂成了同一种蓝色,消除了战争;

几人又回到原先画全人统治的画作中,让没画全人和线稿人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上色。

画全人看到一群色彩鲜丽的没画全人和线稿人,惊奇地发现他们甚至比自己还要漂亮,三类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庆祝,等级差异不复存在。

拉莫没有忘记自己的相好克莱尔。

两人来到湖边,由拉莫亲手给克莱尔未完成的脸上色。

罗拉只身一人回到了画室。

她从画室墙壁上的洞中钻了出去。

见到了真正的画家——那个创造出她的人。

她对画家说:“画中的人物觉得你抛弃了他们”“我从来没有抛弃他们,我赋予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一幅简单的图画通常比精雕细琢的油画美”

画家问罗拉现在想干什么。

罗拉边走边回过头来,向画家大声说道:“我很想知道是谁画的您!

画家本人也在一幅画里。

 5 ) 画之国

动画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我以为要数结尾处萝拉对老画家说的话。

画家问萝拉现在想干什么。

萝拉边走边回过头来,向画家大声说道:“我很想知道是谁画的您!”我创造了谁,谁又创造了我?动画在萝拉的这句疑问中戛然而止,令人拍案叫绝。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已经感受到画之国强大的魅力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动画。

 6 ) 很是喜欢

法国动画片一如既往地给人惊喜,至少找到了马蒂斯、毕加索、塞尚、高更、莫迪里阿尼等等绘画大师的影子,对于一个有绘画经历的人来说已经弥足珍贵——当然这只是表皮,故事需要从文学方面来解读,也同样折射了现当代许多大师的意识,诗意、梦幻、记忆、时间……都是在当今这个喧嚣的社会中生活时,我们试图珍视并且可以在孤独时聊以解慰的避风港。

 7 ) 可以随时拎出来看一段儿的温馨法国动画片儿

在我的电影世界里,有那么一些电影,随时可以中断,又随时可以捡起来继续看下去,情绪不会因为中断而痛苦,或者说,情绪不高的时候随便找一段看下去,会缓和起来——好吧打住,这样写下去恐怕会把这种电影变成万灵药——总之,Le tableau算是这样的电影。

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电影里找到自己的感受:时政爱好者看到了阶级时刻存在,美术爱好者看到了夏加尔和马奈,符号学作者看到了隐喻和象征,小清新看到了钢琴和威尼斯,形老师这种重度脑力劳动者想到的是,我们是不是也生活在某个画框里?

最后赞一下中文“图全”和“梅花莞”的翻译好有趣 :目 谁能告诉我法语原文是什么呀?

是直译的不?

 8 ) 光与影交织的绮丽孤独

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奇幻印象派以莫奈一幅惊艳人心的日出图横空出世,同样出身于法国,《画之国》貌似也染上了些许极具质感的颜色。

不同于惯常的动画电影,《画之国》的画风并注重人物的精致,而是惯于用无数颜色的混合和光影的交织来营造出人物的流动感,从而使本不算貌美的人物显得意外的鲜活动人,在我看来这是很新鲜的,每个角落都显得非常灵活。

光影绮丽,衬得孤独也显得美艳而梦幻是的,画里的每个人都显得如此的寂寞而又孤独,每一框画里塞满的都是画中诸人无比的孤独。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威尼斯狂欢节寥落的一角,一个拙劣的画师晾着一幅画,劳拉走上前去摸了一下,画作里人物胸口的那点很丑很丑的紫色很不负责任地花了,标准画师打扮的画师立刻“怒气冲冲”地跑出来“教训”罗拉,“你不是画家,画是死画,真正的画要比这个好看多了”我似乎能听到画家内心被撕破的感觉,他只是被放置在街角的一个固定的NPC,他说“你知道什么,这里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那你的面具是什么”画家呵呵一笑,自作聪明地取下面具露出一张和面具别无二致的脸,继而笑得很蠢,劳拉似乎看到了傻子一样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而那个画师是在后面追着呼喊着,无力着说着“别走”在一个每个人只是在无意义狂欢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以真面目示人,一个画师怎么能画出真正好看的画,那点无意被罗拉破坏的紫色或许是画家稍有心机的点缀出来的一颗心?

画家想画出好的画,想要给别人看自己真正的脸,所以戴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具,可是,依旧只是面具。

作为一个无人搭理的NPC,劳拉的到来就好像一道彩虹,这个姑娘让他喜欢,让他有了交谈的权利,但终究要走开。

而他想要追上去,他却只是个愚笨的画中人。

故事完了吗?

并没有。

拉莫心急如焚地去寻找劳拉,也邂逅了这个画师他的画布上已经换了一个景象,尚未完成的小姑娘是劳拉。

“怎么这年头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对我的画找茬”“她真的很漂亮可惜没办法稳住她”对于劳拉来说这个画师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画中人,但对于画师来说,劳拉是梦魅,她是他得意的作品。

画师画得真的很漂亮,每个细节都是劳拉,当我以为他终于有一幅美好的画时,他画完了劳拉的脸:三笔带过,像是画笔一不小心蘸出来的墨点一样难看。

他渴望有人来买他的画,最终是“算我倒霉”。

或许已经习惯每个人都带着面具,或许每个人脸上只有面具,然而这个画师已经画不出眼睛,鼻子,嘴巴,已经画不出一个人的脸了。

白天到黑夜,光的变化映衬着他逐渐黯淡的心。

而这个画师也许只是自画像画得一幅画。

何等的寂寞。

三百个画师每天来到广场画落日,无数的画师在桥拱里画星星月亮,画指示牌,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

而那个拿着镰刀的骷髅死神,总在影子和灰暗的光里出没,他那么执着于布包里蜷成一团的勒浮人,是不是因为自己只是一块布包起来的虚无,才想要来陪自己,填充自己?

是不是画里每个人都只是用皮包裹而不真实的怪物?

画师的自画像厌恶着画师,厌恶着自己,气愤着无奈着,而无法画出好的东西“完成他的作品就无法令我不开心了”他也爱画画,可也不能画,他也爱画师,可他了解他以至于厌恶他。

那个裸着身子的美丽夫人呢?

她是如此深切地爱着画家,她是画家以自己的爱人为原型的作品,她安静优雅地躺在床上,香体半露,小红窗外金色的光淡淡地泄在她身上,她温柔地说着,等着画家一件一件地为她披上衣服,等了不知道多少年,“男人爱梦想,更胜于爱女人”。

玛让达的画就简单粗暴得多了,大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只是画,每天无比敬业地打仗,军士精神闪闪发光,画里是灰暗的天空和浮浮沉沉的雾气,所有人都没想过为什么打仗,玛让达厌倦了,也许不止他一个厌倦了。

画室另一角,大幅大幅被丢弃的画作,草稿撒的满地都是,那个时刻音乐和光影所晕染出的,是地狱之火的气氛,换一种角度理解,是被抛弃的画在多年后重见天日时候一齐发出的哭泣声,他们也渴望光明。

我以一个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的梅花莞人“住在花园也挺好的”心底里却“确确实实地想去跳舞”的感情,看得两个勒浮人相互守护的感情 看得自以为是的图全人在看见新鲜色彩时候那种欢欣与雀跃,“本以为时间就此停止,然而完全不是,每个人按部就班地呼吸”油画给予画中人思考并且活动的权利,然而不给他们以自由。

最后大家找到了颜料画笔,欢喜大结局,许许多多绚丽的色块还有清澈的光,大家都在笑,不分彼此。

画里的人被画外的人安排着,没有人关心他们是否孤独。

兴许每幅画里都住着些许“不谙世事”的“智者”,诸如劳拉,诸如玛让达,诸如没有勇气去追求的画师,他们想过不一样的生活,想要改变,但画师终究没有追上去,玛让达也留在了另外一幅画里,只有劳拉还在走着。

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件事情,玛让达曾安逸地躺在画布上,对着身旁的劳拉说“我的梦想是去看海,听海的声音”,然而最后,是劳拉一个人跟着黄蝶,穿越着草地,去寻找大海。

人都是在变的,玛让达使命感地改变了自己的“故乡”时,没有选择看海,而拉莫给克莱尔画上颜色时,克莱尔的脸上不是蓝色的杏仁眼睛和红色的胭脂花,而是淡淡的橘粉是眼影以及薄荷绿的唇。

“当两个人相爱时便不再孤独,有他,有我,还有我们的爱”“可是对我来说,我要到别的地方去寻找我们的爱”也许在某个时刻,劳拉喜欢上了玛让达这个勇敢可爱的小伙儿,但是最后,她依旧选择了穿着留白的裙子,一个人去看海。

也许这个聪明的姑娘已然预见了自己的故乡在短暂的欢愉后,依旧会回归原有的步调,毕竟自己的家人觉得没有画全的自己不行。

其实所有的人不过是为了不再孤独。

原谅我用了如此之多的“也许”,我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些画里的小家伙到底在想什么,但我能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测。

但有一点很高兴的是,画家说的那句话,他说一幅简单的图画,往往比工笔画还要美丽,这是我一开始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有两点,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视孤独劳拉在被画家问道到底想要什么时的回答真的特别好“我想知道你是谁画的”终究要有人敢于面对自己的孤独并有勇气去改变孤独,而我们每个人都在画里。

但愿每个人,被死亡之花,温柔以待。

 9 ) 自由无限

就像一个人的梦境,内心,或者是一生。

故事像是在控诉这个越来越“工整”的世界,趋于流水线式的“完美”,灵魂却在一天天消退。

那些独立的,有瑕疵的东西成了社会的弃婴,追求自由的权力成了剥夺自由的暴力。

威尼斯的那段是作者对当下的讽刺与批判,人们不但带上了虚伪的面具,面具更是将被遮住的脸庞一起同化。

这里有几个关于威尼斯画家的描绘特别有趣,有些人不会凭借记忆作画,一个没有爱过自己笔下人物的人,又怎么会把所爱的东西印在心里呢?

还有些人笔下的东西完全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复制行为,他们画的正是作者以前画过的东西,作者愤慨知识产权被盗的同时一样表达了对那些丢失灵魂者的不满。

关于那幅战争的画作,我想作者是这样去定义它的,战争,是利益冲突最大化的结果,那些被困于战争的人们成了工具,他们的自由早已被被剥夺,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灾难。

不同的颜色混淆了同样的内心,我想即使两边都是“图全人”,也会因为不是来自同一幅画而大打出手把。

作者是崇尚和平的,但他深知,如今的世界依然延续着无视人权与自由的暴力,只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罢了。

时间流转,作者屋内年轻的自画像满是灰尘,屋外的老人已白发苍苍,那些盖满灰尘的画作记载了他的一生。

他爱过的女人,他受到的挫折,他面对的世界,他的呐喊与无奈,甚至一度选择放弃与自毁。

不过还好,自由的因子被留存了下来。

劳拉,拉莫,没画完人和勒浮人,他们就是自由的因子。

他们是作者梦想最开始的样子,他们是不完美的,但却善良勇敢。

故事的最后,他们为自己涂上了只属于自己的颜色。

是否也象征着作者在慢慢修复自己的内心,而达成了最终的自由呢?

结尾,本以为老头就是作者,可其实他也是画中人,即使他坐在海边,一个最能让人感受到自由的地方。

那么在真实的世界中,又有哪里是最宽广的呢?

最宽广的地方还会有边缘吗?

这是一个关于“边缘”的问题,我想,没有无限的边缘,只有内心的无限吧。

就像影片中克莱尔的梦境,拉莫将她抱入怀中,他们化成飞鸟,永远的离开了这个无情的世界。

《画之国》是一部想法很多的电影,它给了观众遐想的空间,很是值得思考与回味。

只是作为一部电影而言,这个故事并没能讲述的足够优秀,属于有佳句无佳章的那种,没有把要表达的点拧成一条完整的主线,颇为遗憾。

赋予画中人诉求与灵魂的艺术渲染很是浪漫。

很容易联想到老美的科幻电影,《十三度凶间》《移魂都市》《盗梦空间》《源代码》等等,大世界套小世界的桥段确实牛逼,但关于爱与人性的主题才是最动人的。

还以为影片的角色只是进出于同一幅画,但其实每幅画都是一道传送门,任意穿梭,相当痛快。

试想一下,进到一幅画中,玩儿到日落再出来,第二次进去你享受到的依然是那天的阳光。

创意十足,也非常恐怖!

ps:没画完人和图全人最后的和解怎么看怎么不合理,很容易让人产生“只要穿的漂亮就能参加上层人士的舞会”的误解。

无法认同啊,扣一颗星!

威尼斯的镰刀死神是怎么回事?

不明白。

 10 )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辛波丝卡曾写过一首诗,描写日本画家歌川广重的一幅浮世绘作品《桥上的人们》,她认为绘画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将时间凝固:“时间在此被拦截下来,其法则不再有参考价值。

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

”其实,这既是绘画的优点,也是绘画的缺点,因为没有时间,绘画便不能讲故事。

故事的起承转合是需要时间来支撑的。

最终,人类发明了电影,就是要克服绘画在时间上的弱点,用绘画来讲故事。

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动画片《画之国》将绘画和电影进行了嫁接。

画室里有一幅未完成的画,根据完成度,画中的人物分为三类:那些已经画完的人物,被称为“图全人”;而没画完的人物,被称为“梅花菀人”,还有那些只有线条轮廓的“草稿人”。

由此,画中人物的阶级性一目了然:“图全人”因为颜色饱满,可以居高临下,趾高气扬;而“梅花菀人”,哪怕只差一笔,也只能甘拜下风;最惨的是“草稿人”,命运一如他们的相貌,毫无光彩。

三类人共处于一幅画中,如果各安其所,便没有了故事。

然而,在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里,故事最好的催化剂自然是跨阶级的爱情故事。

“图全人”里有一个“自由论者”拉莫爱上了“梅花菀人”克莱尔,他们的爱情在这个阶级分明的世界里必定是一种禁忌,其实克莱尔就差裙角的一笔便可以成为“图全人”。

于是,拉莫为了成全女友,决定去找那个半途而废,不负责任的画家回来完成这幅画。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草稿人”为了挽救被“图全人”打的破烂不堪的朋友,也决定跟随拉莫去寻找画家。

途中坎坷,自不必说。

从人物和故事的设置来看,《画之国》颇具想象力,虽然“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或观众进行互动”这样的故事设置,在很多电影中都出现过。

比如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施瓦辛格的《幻影英雄》以及最近刚上映的《恋恋书中人》都是如此。

不过,这些故事的重点是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或观众建立联系,强调人物在艺术和现实之间的穿越所产生的趣味性。

但《画之国》更多的是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联系,其重点是将绘画这种偏重“空间性”的艺术如何转变成电影这种偏重“时间性”的艺术,其实这种转变在观众看一幅画时是经常会发生的。

当你在一幅画前驻足时,除了形象和色彩,你一定还在想,画里的人物有什么故事?

她为什么会站在哪儿,她的眼睛在盯着什么看。

正如辛波丝卡在《桥上的人们》中写道:“但有些人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更进一步的听到雨水的溅洒声,感觉冷冷的雨滴落在他们的颈上和背上,他们注视着桥和桥上的人们,仿佛看到自己也在那儿”。

于是,随着观众的移情作用,故事开始了。

只不过辛波丝卡将画转变成了诗,而《画之国》则将画转变成了电影。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画之国》的创作者——让-弗朗索瓦•拉吉奥,法国剪纸动画的代表人物。

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因为善于在电影中运用想象力游刃于现实与幻觉之间,被人们视为电影界中的“勒内•马格利特”,又因为一直坚守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七十多岁的拉吉奥至今作品不多,却部部精品。

除了热衷于现实和幻觉的关系之外,拉吉奥和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都善于运用象征。

这也是我看过《画之国》后最大的感慨,拉吉奥的想象力最完美的体现就在于《画之国》中形象的象征性,故事里三类角色的象征性一目了然,其灵感来源,又完全取自于绘画创作本身,和故事本身天衣无缝。

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认为象征应该是艺术家为其思想和情感找到了它的“客观对应物”,拉吉奥恰恰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为“阶级性”找到了它的客观对应物,使得片中的象征运用的自然流畅。

而不像其他电影中那些故意造出的象征,只是为了象征而象征,最终只能使象征的角色游离于故事的背景之外。

这样的象征只是“对应物”,而不是“客观对应物”。

拉吉奥的过人之处并不止于此,看完电影之后,观众才明白故事角色的象征并不是拉吉奥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想通过角色寻找画家的过程,来比拟哲学中的那个关于存在的终极命题:人是从哪里来得?

这个世界有造物主吗?

角色寻找画家,就像人寻找造物主,一个如此宏大的命题却被如此自然明了的提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

而角色寻找画家,是想让画家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一个人真的找到了他的造物主,也必定会如此。

这一点,《画之国》和雷德利•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如出一辙。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通俗来讲,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宿命论者相信,人的一生早已命中注定,正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因此,一切听天由命。

而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们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

这两种方案比较极端,大部分人宁选其中:快乐时我们是自由意志论者,忧郁时难免又成为宿命论者。

拉吉奥是积极的、乐观的,他让画中的角色选择了自由意志,通过寻找自己的造物主来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寻找不到,他也让角色成为自己的造物主。

有意思的是影片结尾,当一行人沉浸在寻找到颜料的欢乐而尽力的让自己变得光彩夺目的时候,拉吉奥并没有将价值判断的砝码偏向他们,找到颜料并不意味着找到绘画技法,那些“梅花菀人”和“草稿人”将自己涂的五颜六色,尽管光彩夺目,却完全不得要领。

拉吉奥似乎更倾向于那个小女孩劳拉,以着自己没有画完的身体,奔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既然文章的开头拉了辛波丝卡来助阵,结尾是不是也应该来一句她的诗呼应一下,翻了半天,找到了一句:我偏爱此一可能——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画之国》短评

除了形式,一无所有

3分钟前
  • F大班
  • 较差

一画一世界,超完美的画风,非常好的创意,听说导演已经73高龄,这样的风格,弥补了我平安夜还参加了一门考试的遗憾,很喜欢。

5分钟前
  • Zoe
  • 力荐

这么有想象力灵感迸发于何处呢

6分钟前
  • acecombat
  • 推荐

有时候拍得平庸简直比拍得烂还可怕

8分钟前
  • clover
  • 较差

隐喻

11分钟前
  • shen.yanigans
  • 力荐

只要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与不同,就会产生阶级与歧视,油画中的世界里亦是如此。为了反抗压迫与追求爱情,3个不同阶级的人结成小队,进行了一场历险与远征,他们要找到画家补齐所有人的形象,让大家变的平等,最后却发现画笔可以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与暗示,革命的基因流淌在法国人的血液,绚烂的色彩又凸显着他们的浪漫。即使探讨阶级与革命,也不愿如《少数人的晚餐》那样阴郁黑暗。

15分钟前
  • 腹有诗书肚子大
  • 推荐

想法和美工非常好,只是故事一般般。

18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很好

23分钟前
  • Salomie
  • 力荐

想象够奇幻,然而画风不是很喜欢。

26分钟前
  • Jasmine
  • 还行

Un carnaval de couleur et de forme dans un cadre confiné mais ouvert où l’espace et le temps se côtoient sans démarcation. Le maestro du cinéma d’animation français nous embarque dans une réflexion sur la relation entre le créateur et la création.

30分钟前
  • KUMA
  • 推荐

被畫風和創意打動,但這些都似乎只是形式上的東西。內容並非那麼的讓我心動。當然爲了美和前面那兩個理由也是值得一看的。

31分钟前
  • NaturalHeart
  • 还行

太高级了,我低俗,不喜欢

36分钟前
  • 很差

不該浪費時間

37分钟前
  • hitlike
  • 较差

于有限之于无限,超现实主义外衣下层层都是现实主义内核,奇幻构思中富于人文关怀,就是故事性偏弱,要不然真是艺术!

41分钟前
  • 叔是
  • 推荐

劳拉

44分钟前
  • Santa 紫霞仙子
  • 力荐

这画面不挺丑的吗?设定挺好,但是仅此而已了。

48分钟前
  • SweetRiver
  • 较差

初见不知画中意,再见已是画外人。

49分钟前
  • Sunny Xu
  • 还行

有趣的无聊

54分钟前
  • Alitano
  • 还行

走出畫裡的人生

55分钟前
  • Space Oddity
  • 推荐

法国的动画就是美丽的艺术品。

57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