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三个士兵救助一个老人的故事,三个平常的士兵,还有点小毛病的士兵,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做到了尽心尽责,做到了尊严。
更多的人都在谈利益蒙钱的今天,又有谁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尽心尽责?
有多少人能做到无私地给别人帮助和温暖,尽管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是多么地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大家看惯了武侠和喜剧传奇的今天,摄制组拍了不武侠不喜剧的电影。
但是武打打过瘾之后,好笑笑完之后,是不是应该有人关注一下不太商业,不太传奇,也不太好笑的士兵呢?
而不是只有洪涝冰雪地震灾害的时候想到他们?
在票房论成败的今天,是不是也应该有人来支持一下这部表达主流价值观的《南方大冰雪》呢?
以前看主旋律总觉得不太真实,所以往往感动不了我不过《南方大冰雪》算是一个真实一点的主旋律电影,而且对于身临其近的,经历过08年那场冰雪的我,更是有感染力。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生气了,我觉得这完全是一部黑化解放军的电影。
我能看懂导演的意图,但是我看不懂导演的操作,影视作品在表达其主体的时候有主有次我理解,但是我觉得不能为了表达而表达,不能为了凸显解放军的奉献精神而故意设置不符合常理的情景。
我不知道现在的导演和编剧怎么了,怎么会认为不牺牲就不能体现奉献。
简单的讲,一只小分队接受任务出发,刚出门通讯就断了,53公里的距离对讲机联系不上,军用对讲机都是拼多多九块九包邮的么?
通讯部队是没睡醒么?
不管是通讯的问题还是对讲机损坏,这种情况简直就是一个部队耻辱。
夸张一点,53公里找个嗓门大点喊一嗓子都能听见了,整个剧都在呼叫。
我不知道08年部队有没有直升机,就算空军没派吧,勉强说的过去,还能省点油。
拿着一张省级地图能看见小路什么鬼?
看见河的时候惊讶表情说明看图的时候就没发现有河啊!
我们的宣传走进了误区,习惯自我设置障碍以达到感情升华,制造牺牲以触发泪点。
我觉得这都不对,很多得到观众认可的好的影视作品故事情节都是平平淡淡的,是真的感情流露。
我觉得体现军民雨水情不见得非得制造牺牲。
广大人民群众在高速上被困几十个小时,饥寒交迫时看见远远而来的军旗,收到解放军战士递过来的冒着热气的盒饭。
炊事兵忙碌的做饭,军民团结掀起侧翻的轿车,交通恢复时车辆通过时自发鸣笛致意,一件件小事逐步推进感情的升华不也行么,你他娘的设置那么多BUG把连长写死干什么!
生怕标签不够,增加女军医的片段,这样军旅、灾难、爱情、剧情都凑上了。
作为主旋律电影其实已经完美的体现主题了,而且在形式上,舍弃了传统的高大全形象,以缺陷美打造军人形象,使这个或许会滂湃催泪的电影变得细软悠长,越看越有味道,这是一个不少的进步,赞一个!
这部电影与我当年冰灾经历相去甚远啊……5块钱一杯水,25块一包方便面,哥当时一顿饭没吃什么都几十块了,不过战士哥哥们给力到是真的,他们的付出很大,我们在车里都冷得要 死,他们还在外面铲雪,这倒跟《南方大冰雪》的军人场面很像。
扯远了,不得不说,南方大冰雪对当年雪灾的反映还是很深刻,而且飘雪特技实在不错,临场感不错,而且主旋律氛围不过重,拿捏合理,不会太矫情。
电影背景的那一年,我也在堵车的路上当年也算是勉强回到家,不过沿路的积雪算是我活了二十几年中最深刻的一次。
姑且不论故事情节,这个08雪灾大背景让我的感触的确很深。
下次如果吧主旋律的感觉再隐藏一下,相信会更符合市场。
预告片浓缩得很好,本来以为没什么亮点了,不过没想到整部电影看完下来还是很不错的,主旋律主题明确,不过歌功颂德的味道并不浓烈,这反而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最近看灾难片《2012》3D、《1942》什么的比较多了,正好看到这部《南方大冰雪》心想不差这部了,就顺便买了票进去看,本来想着这是“五毛片”都是过把瘾,不过意想不到的是,这电影戳中了不少的泪点。
通篇讲述的其实就是三个军人与一个女生救阿婆的故事,虽然剧情有些老套,但好歹也接上了08冰雪的背景,雪的冷与人心之暖融合,从而实现电影的升华,而在整个援救过程中,其中一个泪点在于汽车过桥的情节,连长算是第一次给予杨华华肯定的鼓励,军人的感情都是含蓄的,并不容易轻易表达,连长算是吧他的信任赌在这位90后的新兵身上,而且剧情告诉他,他的信任是正确的。
第二个泪点在于他们托起阿婆,横过冰冷的河水的剧情,那是战友手足之情,相信玩过拉歌,军训过一下的童鞋都会深有体会,军队的情操,不仅可以从几个牺牲与几个奉献的情节表达,一首朗朗上口的军队名曲,几个表达到位的歌词也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印象清晰的泪点莫过于连长的伟大牺牲,主旋律电影通常免不了有人牺牲,作为一个连长,他尽职了,作为一个男人,他却没有未等着她的女人带来喜讯,这是人生,多遗憾都没办法。
总的来说,电影还算很优秀的,喜欢主旋律电影的童鞋,这值得一看!
《南方大冰雪》由《疯狂的石头》总策划龚应恬执导,军人作家傅建文编剧,以南方大冰雪为背景,采用新闻资料、回忆、探究追问、情境再现等方式,营造了部队官兵和地方各部门齐心协力、奋力救灾的视觉场景,演绎了人民子弟兵尤其是“80后”“90后”军人在国有灾、民有难的危急关头,充当人民群众坚强后盾的决心。
在还原灾难的同时,影片通过人与人互帮互助的故事讲述,传递出温情。
虽然军旅电影看的不多,在这一方面没什么评论的权威,不过军旅电影是以主旋律为主,“五毛”、磅礴、气势、爱国这些关键词所构成的画面想必也不会太有吸引力,但这部《南方大冰雪》却没有走这个老套路。
桥段上不算新颖,不过摆脱高大全的叙事传统,营造“不完美”军人的形象明显会更贴近观众
属实是浪费一个好题材了,太多不合理
为了让观众感动刻意制造感动,摄影太烂配音太烂,故事太烂,中国主旋律已经要逆天了。主旋律到让人恶心就不好了。
抛开电影本身,为2008年雪灾75***部队的全体抗冰救灾的班长们送上5颗星
片名这么宏大,还不如改名 抢救病人老太太
回忆,感动&温情,人间真情
大灾大难从来都是军人挡在前面,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军人负重前行!向军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好好的真实故事写成这样。08年冰雪灾害。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加上爱情戏份 唉。浪费题材。
当年参加高考,只记得天气是异常的无情。08年真不容易,让我记住了很多,这部片子让人亲临其境,剧中对白、情节设计可圈可点,能够拍出这样的片子来纪念那个时候的事情,让人感动。
被迫看的。看得我好尴尬
为了让观众感动刻意制造感动。
想想那年,眼光都湿了。。。 感动!
一般
2019176
本来是好题材,但是编剧太差了
只想说军人不易,披上戎装,肩负使命,特别是战友主演的电影
题材不错,但感觉一个本来很大气的故事,却被写的略显小家子气。
太棒啦,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啦、真正值得家长带着孩子去影院观看,坚强、感动、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谢谢你,又让我找回了坚韧的意识,从电影院出来后我女朋友搂着我默默的说,老公我爱你,我爱咱们的家庭,以后我要好好的工作,咱们好好的生活,我当时就感动了。
国产灾难片诚意之作!
当兵的人。没啥不一样。
今天无意间翻到的小电影,那年的记忆已经模糊,唯一记得的是坐火车晚点了两三个小时,听说就是火车来的地方下大雪…电影平凡普通,却在周连长牺牲那刻感动莫名,再等等部队派的人就到了…唉!班长退伍也可惜了…军人从不考虑值不值得!会第一时间想着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