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丝路》的歌词,你一定是我最美的追逐,爱上你的全部放弃我的全部……剧情让我联想起《美国美人》,是不是很多美国的家庭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年危机中的夫妻互相折磨互相欺骗互相伤害,步入中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冷漠,一定要经历某些彻底的毁灭事件,才会幡然醒悟其实平淡生活也没什么不好。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节,总是在想美国人为什么不能消停一点呢,如果说,不求稳是一种天性,这天性的地域分布也未免太集中了一点。
写到这里,宿舍惊现小强一只,悠闲地从叶子那里踱步到我这里,把宿舍的氛围带进一片热烈的尖叫,惊魂未定的我再次确定,中国人民不喜欢surprise,安定才是硬道理……Chloe松手坠下的一瞬间,我想起小玲给我们讲戏剧的时候经常喜欢讲的一句话: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整个故事的发展是畸形的,不管是Catherine对丈夫的猜疑还是Chloe对Catherine的爱。
爱到疯狂接下来必然是爱到变态,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场几个人的悲剧。
像Chloe这样的女孩,虽然不认同她的性向和做法,可还是觉得她勇敢她爱的很纯粹。
不能占有就把它毁灭,如果能够拥有某一个片刻,毁灭自己也无所谓。
可惜,大多数人的人生并不能这样简单。
最后一个镜头,Catherine头上的簪子闪闪发光,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是后悔?
是纪念?
我想,她也是爱Chloe的,只不过两个人爱的内容不同,Catherine更像是出于母性的关心,但是这样的关心,足以让Chloe认为那就是她云破日出的光束,Catherine的笑容支撑着她虔诚追求的最初。
所以,才会在Catherine儿子的眼睛里看到Catherine的影子吧,但是,那“微妙的东西”,真的就是她想要的吗?
也许真的像《丝路》唱的,谁是谁的幸福,我从来不在乎,谁是谁的旅途,我只要你记住。
这样的话,Chloe做到了,Catherine一定会记着她,用一辈子的时间也不能遗忘。
越不健康的人格,在情欲里越是迷人。
一个被控制狂虐待,习惯被控制的孩子,长大后也永远对控制狂着迷,习惯沉醉于被控制的快感中;一个小时候常被体罚的孩子,被揍的恐惧让他们害怕又兴奋,会一辈子追随迷恋这种皮肉之苦;一个从小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对不安全感依依不舍,像女医生一样,没有安全感的婚姻让她痛苦又让她兴奋,光听着老公的出轨经历就能high起来;女主也一样,她恋母,大概因为小时候没得到过充分的母爱,她对中年女人有执念有痴迷……。
健康的爱都是一样的,抽身而退很容易,因为两个人的人格都相对独立,就少有纠缠。
不健康的爱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分离,人格都不独立,就只会越陷越深,但这种病态的痴迷执念也造就了最具诱惑力的情欲,性张力满满。
所以说人的本质越脏越丑越乱就越像个人,原始的野性拥有强大吸引力。
但是人向往的确实更整洁更美好更系统更健康,原始的东西丧失了,也让我们了无生趣,无聊至极。
"my husband is not your client"听到这句,我脱口而出,“i am your client”。
在影片开头Chloe自述完后的下一个镜头就是从Cathrine视角拍摄的,某种程度上Chloe身上承载了Cathrine的期待,直到Chloe真的走进Cathrine的生活中。
虽然片名叫Chloe,但我觉得Cathrine这个角色是最丰满的,比如在厕所,她拒绝了Chloe的礼物但在座位上却忍不住观察她;她们达成deal后,某次交谈中,Cathrine脱口而出你为什么做这行?
所以我认为Cathrine对Chloe的关注和在意发生在很早以前,应该早到她们真的相识。
明线是丈夫的出轨开启了故事的主线,实际上是Cathrine在家庭生活中的无能为力感和对Chloe的好奇感催发了一切。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她丈夫说的是对的,是你出轨了。
不论她丈夫出轨与否,Cathrine内心的不信任和不作为也表明了Cathrine自己的心,她自己也在这段婚姻中感受不到活力了,她需要爱情,然后故事发生了。
比起Cathrine,Chloe的刻画真的就是刻画出的人物,纯粹,热情,真挚,她的情感以她的职业为背景板,更突画了Chloe的纯,也失去了一些色彩。
她可以是一家你常光顾餐厅的女侍,可以是你的下属,可以是你孩子的家庭教师。
她不需要过去,不需要未来,甚至不需要名字,只需飘至你的世界,像一片流云在你和你的太阳之间。
而后,你睁开双眼,惊恐地发现过去令你骄傲的成就和如今的生活都黯淡了下去。
是的,你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有自己的诊所,丈夫是名望颇高的教授,孩子天赋凛然。
你们开着酒会和PARTY,,每年可以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度假,能够出入令人羡慕的高档餐厅。
但,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
自信和幸福的笑容已留在过去,现在为在你身边的只有夸夸而谈油滑世故的中年男人,还有这些那些长舌琐碎的主妇们,她们与你相识多年却相知微浅,还有你心系着、梦念着却猛然发现与你不再亲近不再了解,心的隔阂像脸上皱纹一样一天天加深的家人。
你对他说,他的每一缕灰发都使得他越来越有魅力,也使你越来越自惭形愧。
站在人生的中点,你害怕片刻之后自己的一切都将分崩离析。
而她呢?
她是一个雪肤金发的精灵,她是你在明镜背后想要留住的美丽。
青春、活力、美貌、时间、机会这些你已失去或从不曾拥有的东西她轻易握在掌中。
你看着她举手投足间释放的气息。
如夏日骄阳照进阴湿的地牢,苍蓝的甘泉浸润龟裂的焦黄土地,清透的天籁溶化废墟的死寂。
你站在自己位于顶楼的办公室看着她,用一个绝望主妇的踌躇的脚步走下让人仰望的楼台,走进她工作的酒吧。
“我丈夫在偷情,我要你接近他,告诉我他是如何做的。
”离谱?
这时理智已不是你行事的准则,在脆弱焦躁的大脑中存在的只有绝望。
一个绝望女人战战兢兢的试探而后回到熟悉的圈子里,枯坐着人生活的铁链拖着前行,等待听到自己挣扎抗拒却也躲闪不及的答案。
对面的人精灵美丽,安静叙述着冰冷无情,你终于确定他的不忠,不用再受猜忌的噬咬,终于能尽全身心的努力控制因痛苦和克制的角力在脸上扯出的一次次抽搐。
却不暇察觉,这女孩离你的生活越来越近,当她吸引你孩子的目光,又吻上你的脸庞时,你没有发现,她将成为你活生生的无法逃避的噩梦。
比起诸多此类电影中面容模糊形象单一的第三者来说,克洛伊就像被鲜艳的血浸透的雪莲,让观者久久无法忘怀。
她小心布局一步步勾起那个人的注意和欲望,会在得以进入办公室时孩子一般偷笑,在谎言被戳穿后即将被驱逐时,泪水泛起她瞳中一池苍蓝涟漪,上面蜷缩着一个受伤的精灵,倾尽所有的努力,低到了湖底,苦苦地哀求,爱我吧爱我吧…………但这一切只使的她符号化的存在增添了一捧悲情的色彩。
她的过去依旧模糊躲藏,她以谎言面对所有的人,唯一确定的似乎只有那份迷恋。
可谁知道呢?
她若不是借着欺骗自己来逃避了什么?
第一次见到女主时,她躲在洗手间哭诉“男人真讨厌”,而用以答谢的簪子,据她说来自她母亲,应也是不在身边吧,不然为何寒风中她的背影总是单薄无依,茕茕独立?
我们无从知晓答案的这些疑惑还没发出,她渴求的依靠和幸福还没有落笔,就迎来了一个破碎的结局。
她的谜和悲伤随身体坠入草地,陷入地心,只成为别人生命中某段插曲。
冬夜苦寒的风只来得及抢回一只银质头簪,今后留在那个人精心盘起的发髻之上,留在她不堪留言,曲意游离的中产阶级生活里。
可是,万家灯火明灭,在每一个冰寒孤寂、被褥空虚的夜尽黎明,谁又是谁的的下一个克洛伊?
好磕得令人昏迷,记录一下能够回忆起来的细节:1、披发与盘发:电影开头凯瑟琳和丈夫及朋友聚餐盘了头发,被丈夫冷落(在跟服务员调情或称为友好谈话),并且丈夫都没发现她换了新发型,还是朋友发现的,听到朋友说男人都喜欢披发,凯瑟琳立刻到洗手间重新梳状解开头发,涂口红,之后整部电影一直都是披发,直到克洛伊坠亡之后,凯瑟琳在宴会上是盘发,并且用上了克洛伊送她的发夹。
发型的变化其实也反映凯瑟琳的内心情感倾向,克洛伊的坠亡证明了她对女主的爱意“我可以爱你到为了你去死”,深刻而病态得几近疯狂,凯瑟琳盘起的头发也说明了她其实不再那么爱丈夫,也终于认清楚了自己的内心。
2、出轨的到底是谁:凯瑟琳遇到克洛伊之后的状态不对,深夜洗澡上床后背对着丈夫侧躺,那时候丈夫就发现了她对自己变得冷淡。
和两个女性朋友聚会心不在焉收到短信就立刻要起身走人,朋友们问她婚姻她以为是在关心她跟丈夫的关系,其实朋友问的是她跟谁出轨了,是一种外遇中的女人会呈现出的情态。
克洛伊第一次去凯瑟琳工作的诊所,遇到她儿子迈克尔,凯瑟琳躲闪、不愿意让克洛伊被儿子发现的状态,表面可以解释为不想让儿子发现她的计划,但其实根本没必要这么慌张,表现得其实更像是,突然被外遇对象当着儿子的面找上门,害怕儿子发现自己出轨了的那种情境。
儿子去取礼服问凯瑟琳为什么这么兴奋,凯瑟琳当时愣了一下,她说是为儿子的演出,但根本不是的,是因为克洛伊告知了她今天下午要进行的计划,大胆又出格,分明是应该让她痛苦的勾引丈夫证实了丈夫的不忠,但越来越表现得像刺激的游戏,凯瑟琳内心的情欲被克洛伊挑起。
3、年龄危机和缺爱:凯瑟琳有很严重的对自己的不喜爱,她年轻时候是大美人,丈夫和儿子的通话可以说明当年是怎么迷倒丈夫的,但是中年之后凯瑟琳无法面对自己的衰老,失去自信,同时凯瑟琳对爱情的需求非常强烈,她渴望着丈夫和儿子的深刻的爱意,但是收获到的是儿子的冷落(一方面是儿子的问题一方面是她旺盛的控制欲,偷听儿子电话),丈夫也日渐生疏,和其他女人调情。
克洛伊却被这样的身在中年的、连自己都觉得没有魅力的、被丈夫和儿子厌弃的凯瑟琳深深迷倒,为她神魂颠倒,第一次见面就想要和她搭话,凯瑟琳在内心深处不可能不享受这样的爱意。
她缺乏的狂热爱慕者,在克洛伊身上找到了补足。
4、无意识的关注:凯瑟琳和克洛伊在同一个街区工作,透过办公室玻璃能够看到克洛伊在街上走来走去,她早就在关注这个非常美丽的女孩子了,但她根本没有意识到内心深处的着迷。
和丈夫的咖啡馆坦白局,丈夫很愤怒说她在说谎,因为凯瑟琳没觉得自己真的出轨了,没有意识到自己真的想要和别人(克洛伊)在一起,但丈夫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丈夫从没想过离开她跟别人在一起,但是凯瑟琳其实内心深处已经往克洛伊偏向。
5、控制狂和隐藏的傲慢:凯瑟琳在电影开场的时候看上去很可怜,情感低谷,丈夫出轨儿子冷落,但其实她总想要控制身边亲密的人,想要克洛伊的时候就召唤她,想要她从婚姻中消失的时候就切断关系,克洛伊在她房间的床上大吼的是别总想着控制“我们”,因为克洛伊察觉到了,凯瑟琳不仅仅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其实也是这样的对待丈夫和儿子的。
6、天鹅诗人乐队的歌:凯瑟琳对克洛伊的熟悉,听到儿子在播放天鹅诗人乐队的歌就立刻冲进去以为克洛伊在这里,她知道克洛伊喜欢的音乐。
7、在HE和BE之间:其实最后的时候,如果不是儿子从另一个楼梯上楼进了房间,看到这一幕,影子倒映在玻璃上,凯瑟琳已经在亲吻克洛伊了,或许就能够安抚下去,但是她看到了儿子的倒影太过惊慌,并不是想要拒绝克洛伊的吻,错手推开克洛伊,而克洛伊的疯狂,爱你爱到可以为你去死,她们之间从来都不是交易,倒了下去。
被儿子冷落的母亲,儿子所喜爱的女孩其实完全是为了他的母亲才来接近他的,这一点也超级微妙和扭曲的爽啊。
包括doi的时候克洛伊一直在看凯瑟琳的衣柜,看她的高跟鞋,想象着凯瑟琳。
这是来自迅雷上的影评 虽然少了法国式的风韵,却多了美国式的激荡,也许当人试图走出爱情桎梏的时候,生活会以一种偏颇并且固执的方式展现其过于疯狂的一面。
Chloe的爱让人恐慌,她的死却在给人们内心隐隐刺痛的同时,给我们索然无味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浓烈的玫瑰花香,一如Amanda本身的香艳,依托于那一头金黄的卷发和那双无比湛蓝的双眼上,将爱烘托的犹如烈火般炽烈。
我并不同意Chloe妓女这一说法,她的Loli式的独特、偏执、疯狂以及稍显孤独的表达爱的方式,让我以为她是一个曾深深受过伤害的女孩,在用自我的方式寻求一个在大海里颠沛流离的小岛予以庇护并且栖身,除了活着,便是对生这个词聊表宽慰的依赖。
Katherine的出现激发了Chloe对母爱的欲望,却以性充当了表达欲望的工具,进而又以女女之爱攻击了暮年中的男女之爱,试图将爱这个似乎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字轰击的体无完肤,夹杂着怀疑以及女人被光阴所略去的美丽后剩下的彷徨,俨然一碗五味杂陈的浓汤,看着心痒痒,喝着却痛不欲生,难以消受。
Katherine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充当了女人内心欲望的傀儡,另一方面也兼呈着作为母亲之与生俱来的温慈的那分母爱,对老公的怀疑,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以及那个年龄所赋予她的旺盛的性欲,把她推上了家庭生活窘境的巅峰,而在这个时候,她所遇见并且面对的,是一往无前、破浪踏雪、毫无畏惧的Chloe,而随着Chloe的死,她所有的痛不欲生,所有的猜忌怀疑,所有内在的欲望疯狂,犹如骤雨狂风过后的湖面,虽然狼籍,却又平静而安详。
美丽的故事一开始,悲伤就在倒计时。
爱情的刺,深深的埋在爱过的心里。
不能占有,宁愿毁灭的忠贞 而爱的美,常常会在破碎的那一刻,被悲伤惊醒
看《克洛伊》满脑子都是想睡朱利安摩尔,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阿曼达也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两个都想睡,睡到哪个都行,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睡不到我要死了,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想睡。
今天是匆忙且炎热的周一,离开空调就一身汗忽然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星球,奇怪的国度有一部电影讲过:人类是邪恶的,于是被放逐到宇宙的边缘 地球。
我觉得有些道理。
作为一个失败的大龄男青年,在我见过的人脉圈中每一位都有着一类或者几类 人性的劣根性可能自己混的是低端局的缘故吧,可能高端就善良了不过,还是乐观积极地看待周围可爱的人们就像我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一样,就是一部高端局电影整部电影都安排在高端环境中,高端社区,高端餐馆,高端诊所,高端人物【克洛伊】
电影讲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女医生凯瑟琳,总是被诊所楼下的一个应召女郎牵绊着目光。
音乐教授戴维生日当晚错过凯瑟琳准备的惊喜派对,第二天凯瑟琳又看到丈夫手机里收到学生发给他的暧昧短信,一切似乎验证了凯瑟琳长期以来对于丈夫不忠的怀疑。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凯瑟琳雇佣应召女郎克洛伊去考验丈夫。
三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扑朔迷离
电影翻拍自法国女导演安妮·芳婷2003年的成名作《娜塔莎》。
加拿大个人独立艺术风格的导演阿托姆·伊戈扬,重新翻拍了这个充满着悬疑戏剧色彩的故事我没看过法国版,看这部电影的开始还以为是一部俗套的伦理片,后来演变成美艳的女同片,再后来又成了出人命的惊悚片,最后呢,才明白其实这是一部别样的爱情片本片三位主演分别是大家均熟悉的:朱莉安·摩尔 、连姆·尼森 、阿曼达·塞弗里德,这部影片的成功离不开三位主演的精湛演技。
其中阿曼达·塞弗里德 真的是美得不可方物啊影片中扮演一位高级服务者,做着为人不齿的事情
观看这部影片是一个抽丝拨茧的过程,不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你也许永远都会处在一种不解的状态中。
抽丝拨茧的是克洛伊的情感世界,是慢慢抵达她内心深处的过程。
克洛伊这样年轻女孩的美丽,就像一种透露着新鲜光泽与香泽气息的诱人果子,实则充满着可怕致命的毒性。
让年老色衰的中年女人嫉妒,让男人们欲罢不能地想拥有。
克洛伊因此显得格外的美好,至少,她还懂得何为爱,至少她还可以为了一个爱的人,炽烈地纯粹地去爱,哪怕最终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影片最后的那一幕,才让我们对这个女孩的误解得已烟消云散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影片结束后,有不同的反思的方向。
相信我,快和男/女朋友一起看吧管他高端低端,我就是快乐不断分享辛苦 麻烦【点赞】【在看】支持一下!
阅读原文
千回百转的剧情片,喜欢。
貌似这部是翻拍,有机会看看首拍时是怎样的。
Amanda Seyfried美得相当妖孽,剧中的她只是赚取金钱来实现别人的美梦,但当她第一次认真地去做属于自己的梦时,梦差点儿醒了,所以最后她选择放手,华丽丽地飘去,但至少还在梦中。
美丽的发簪,她说那属于她的母亲,当她第一次在卫生间哭泣时,隔壁女人温柔的问候,也许使她找到了那久违的被母亲疼爱的感觉。
无论她打喷嚏、她骑车跌倒,这个女人总是貌似无法忍心离她而去,永远耐心的对她嘘寒问暖,她也许就是不知不觉迷失在这母爱的温柔乡里吧。
当她以为她真的拥有了一段感情,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送花给她,百合花,她以为她们的爱是纯洁的,但当一束百合换来的是一张支票时,一切都变了。
最后,有梦的人继续做梦,梦醒的人继续生活。
1. 这部讲述了在爱情与婚姻中关于信任与背叛的情感伦理剧,翻拍自法国女导演安妮·芳婷2003年的成名作《娜塔莎》。
时隔7年,加拿大导演阿托姆·伊戈扬,这位徘徊在商业主流电影之外,始终坚持着个人独立艺术风格的导演,重新翻拍了这个充满着悬疑戏剧色彩的故事。
作为一部优秀电影的翻拍之作,本片自然有着太多来自与原作比较的压力。
诚然,本人没有看过原作,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详细的比较。
倒是在看过原作的剧情介绍之后,多少了解了这两部影片在剧情上的不同。
本片在剧情上就原作的基础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影片关键人物克洛伊的背景与身世不再是原作中的变身为妓女的女私家侦探,而是一个来历不明身世不详的年轻女孩 ,一个混迹于高级酒吧俱乐部中,勾引有钱有势的中年男人的从而获得收入并以此为生的高级妓女。
这个对主要人物的改动,对于本片来说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克洛伊这个人物区别于原作来说,对于本片她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完全没有背景和身世的交代,则使得她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奇妙的神秘性,这样的神秘性赋予了这个人物不一样的质感,使得观众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探索她神秘的情感世界中去,从而使得这个人物在新作中充满了让人扼腕痛心的悲剧性色彩。
敝处在于,对于很多过于缺乏耐心的观众而言,本片从一开始克洛伊的出现直到与妻子凯瑟琳的偶遇和相识,几乎跨越了很多个过程,稍微让人有一些摸不着头脑,如果不是耐心观看到影片的最后,追寻着克洛伊的情感轨迹来回看的话,很多观众不免会对这样跳跃性和高戏剧性的剧情不满。
毕竟,这是一部以两个女人私密情感发展线路主导剧情走向的影片,而情感又是最为细腻细微的一种表达方式,观众稍微的疏忽和对人物情感的不解,就可能导致对这部影片故事最终的不解。
而始终笼罩在神秘薄莎下的克洛伊与始终笼罩在怀疑与不安中的中年人妻,使得这两个主要人物,一个就像清楚印在白纸上的黑色墨迹(中年人妻凯瑟琳),而一个则像落在白纸上的透明水迹(克洛伊)。
我们能够很快理解人妻凯瑟琳的心理情境,但是却很难从影片一开始进入克洛伊的情感世界。
她们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个清晰一个模糊,这是本片人物刻画展现方式的一种严重失衡。
说到这里,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样“失衡”的表现方式的,因此非常满意本片对原作故事主要人物的改编,这样的改编赋予了本片不同于原作的情感表现方式,也赋予了克洛伊(原作中的娜塔莎)这个人物不一样的特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物改编使得本片比原作具有更深的悬疑戏剧性,本片的悬疑性不仅仅是像原作中娜塔莎那样的侦探或是妓女的神秘身份所带来的,而是把人物的神秘性更深入了一步,用人物神秘的情感世界作为剧情发展的牵引线,从而用神秘的情感作为整部影片悬疑色彩的主导。
2.观看这部影片是一个抽丝拨茧的过程,不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你也许永远都会处在一种不解的状态中。
抽丝拨茧的是克洛伊的情感世界,是慢慢抵达她内心深处的过程。
影片的编导聪明的用两个女人的视角,成功地忽悠了观众。
这两个女人,她们一个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妻,一个则是能够让男人第一眼就神魂颠倒的美丽性感的高级妓女。
理智来看,她们的世界本身不会有交集,因为像克洛伊这样的女人,他们是已婚男人身边的情人,是带给已婚中年女人关于丈夫偷情出轨可怕梦魇的主角,是中年人妻凯瑟琳最为憎恶的对象。
克洛伊这样年轻女孩的美丽,就像一种透露着新鲜光泽与香泽气息的诱人果子,实则充满着可怕致命的毒性,让年老色衰的中年女人嫉妒,让男人们欲罢不能地想拥有。
影片开头,我们看到凯瑟琳与克洛伊的关系从金钱的雇佣关系开始,凯瑟琳雇佣美丽的克洛伊去诱惑自己的丈夫,从而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证实她内心丈夫与年轻女学生偷情的猜想是否是真的。
慢慢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凯瑟琳是一个无助的被欺凌的可怜中年女人,因为丈夫忙于工作因此对她很是疏忽,处在青春期的儿子又对她无缘无故的不满,整个家庭的状态对于凯瑟琳来说就像影片中的寒冬一样冰冷。
她努力想要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希望得到的效果却总是与自己希望的背道而驰。
这个时候,她用克洛伊这样的女孩去满足她那种想要窥视丈夫另一面的心态,克洛伊则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公事公办,甚至是非常得意的表情,述说着与凯瑟琳的丈夫从勾引、调情到发生性关系的全部过程和细节,用凯瑟琳教给她的方式去进行这场妻子谋划的丈夫出轨的行为,凯瑟琳则哽咽地听着这一切。
克洛伊对于凯瑟琳来说是多么的可怕,这两个女人的关系,在影片伊始,是以克洛伊为强者,凯瑟琳为弱者进行表现的。
观众同情凯瑟琳,鄙视克洛伊,但是,当影片故事慢慢地发展下去,当真正抵达真相的内核,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有人都错了。
在这场关于爱情、背叛与人性纠葛的大戏中,真正悲情的人物其实并不是凯瑟琳,她至多有些可悲,而真正悲情真正值得让人同情的人物却恰恰是克洛伊。
虽然我很想就克洛伊的情感世界,做出我自己的分析,但是为了使得看到这篇影评的人不会因为这样的分析看到过多的剧透,我不得已只有作罢。
克洛伊是这样一个你或许永远也猜不透,实则却非常简单的女孩,阿曼达·赛佛里德的饰演更是使得这个人物充满了非凡的魅力——她是那么的美丽和单纯,明媚的双眼瓷白的肌肤纯真的笑脸,在声色场所浓妆艳抹的性感裸露下,在她那一切故作出来的妖娆妩媚动作下,她不过是一个渴望爱需要爱的简单女孩,卸下那一切的伪装,你真的会以为她是降临在人间的美丽天使。
最大的悲剧性来源于,当她穿梭于各种声色场所,当她与各种男人在酒店阴暗的房间里肆意地宣泄着性欲满足着对方的各种欲望,做着各种下流的动作发出着淫荡的呻吟时,这个没有身世来历,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与年龄的女孩,就像一个悲情的洛丽塔,在早熟与纯真的夹缝里,在渴望爱却得不到爱与关怀的情况下,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期盼爱去得到爱,像飞蛾扑火不管不顾那般极端而让人心痛。
最大讽刺在于,作为一个高级妓女,做着为人不齿的事情,在她面对的人群中,有那些厌倦了婚姻的男人和女人,有那些不再懂得纯粹的爱,通过偷情、包养情妇高级妓女来放纵的人面前,她因此显得那么的美好,至少,她还懂得何为爱,至少她还可以为了一个爱的人,炽烈地纯粹地去爱,哪怕最终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
影片最后的那一幕,才让我们对这个女孩的误解得已烟消云散,从而能够进行反思,这一幕悲剧的上演,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神经质的中年人妻对丈夫的怀疑所引起的吗?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影片结束后,有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反思的方向。
就像影片开头那样,镜中的她,裸露的性感的肉体,现实中的她是简单和纯粹的,那些我们不得而知的现实因素,胁迫着她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生存下去。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也爱上这个名叫克洛伊的美丽女孩,她的生命犹如昙花一现般,美丽炽烈短暂地存在最后又让人扼腕痛心地香消玉损。
3.在这部以中年女性心理以及婚姻家庭危机作为背景的影片中,编导另辟蹊径用另一种方式与视角去更深地挖掘了家庭情感伦理这一主题。
不再只是单纯地表现婚姻家庭情感问题,而是加入了另一个局外人的视角也是就克洛伊的视角去表现,同时通过两个女主角非正常充满悬疑戏剧色彩的关系和情感去挖掘出主题的更多面。
一开始,观众会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于《美国美人》那样主要表现和讲述家庭婚姻和中年危机的故事,通过影片故事的发展,观众可以看出本片的故事则是通过对那位插入到婚姻危机中的“美国美人”克洛伊的表现,从另一个侧面去反衬出一个中年已婚女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展现出了爱情婚姻信任危机严重的社会大环境。
总之,克洛伊这种女孩的存在,有她存在的理由和市场,但是她的存在和悲惨的结局却恰恰也是对这个时代是否还有纯粹的爱情和婚姻最有力的诘问,是没有身世背景生活在边缘状态下的年轻妓女,与中产阶级有钱有权家庭的碰撞。
而性在婚姻生活中,以及在情感世界中的重要性,不过只是影片故事矛盾中的一个,它并不是这部影片所要要展现的所有,但是却也是这部影片所要表现出的一个关键内容。
可以说,凯瑟琳通过极端的性爱的方式,在克洛伊身上寻找的是被丈夫轻视之后带来的肉体的绝望,通过这样的出轨方式去求证去满足去寻回婚姻生活中日渐稀少的性爱。
凯瑟琳对丈夫的怀疑也起因于对自己外表和性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消失。
克洛伊则在她的客人们身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性交易中,看到了太多已婚男人对妻子的背叛,从而显得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早熟。
凯瑟琳处在青春期的儿子,则在对性的初步尝试中,试图去理解爱情以及父母的婚姻状态,可以这样说,在成人的世界里,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在他长大后所要面对的这一切面前,性不过只是其中的一环,很重要但那并不是全部。
朱莉安·摩尔用她那种独有的优雅的气质,她那苍白的肌肤,瘦削的身材,完美地饰演出了一个人到中年,美丽开始褪色的情感脆弱的妻子,她的神经质,对丈夫的怀疑,使得她完全陷入了由自己导致的一种焦灼的心理状态中,与漂亮年轻的阿曼达·赛佛里德饰演的克洛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如此的相得益彰。
这两个女演员之间擦出了惊人的情感火花,一个老戏骨一个新演员的搭配,两位女演员特有的独特的表演风格以及精湛的演技,使得这部影片没有因为太过于戏剧化而使得人物流于肤浅和俗套。
更加让人敬畏的则是,凯瑟琳丈夫的扮演者连姆·尼森,在拍摄过程中他的妻子不幸因为一场滑雪事故和去世,却还是敬业地坚持演完了所有的戏份,不得不叫人深感佩服啊。
可以说,这部影片的成功离不开三位主演的精湛演技。
Kanke
seyfried笑起来真美
俩女主都好漂亮啊~~~~~
Egoyan真是堕落了。贝阿版应该不比这个差,但就非得要重拍啊?
感觉这个剧情有点像以前看的中国某连续剧的剧情,但是木有想到的是,这次女主真正爱上是妻子。。。=-=
一个女人和一家三口的故事
太纠结了这可真
萝莉与御姐的爱情故事~
恋母情节引发的血案。
不喜欢这种题材,觉得很恶心。
本来无聊的故事在几个极品演员的目光中变得分外精致
我想说,阿曼达的身材真是好啊
<娜塔丽>加强版
荒诞的闹剧,被逼的都能变同性恋了。爱情果真是一场谍战剧么?
在不知剧情的情况下和我爸一起看了...拉拉情节和暴露镜头真的不适合父女档.....
看完才发现改编自Nathalie,完全不一个味道。撇开原作,这片儿实在四六不像,暧昧到最后也不过是玩了点情色裸体、中年危机,然后觉得都不太靠谱就往其他方向上靠。若说原作,那对感情描写真是细腻,暧昧的收场,值得回味。这片儿就实在有些狗血,若说变态情感,还不如看《致命性诱惑》
处处透着东施笑颦的味儿~
什么乱七八糟的
妖孽呀~开始还以为是一部俗套的伦理片,后来演变成美艳的女同片,再后来又成了出人命的惊悚片,最后呢,当看到Moore别在发髻上的簪子,才明白其实这是一部别样的爱情片
可不可以当做《Nathalie》也看过了~ 这是‘文艺’片还是...什么味道都没尝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