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虚云

百年虚云

主演:李起厚,尹治,斯琴高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百年虚云》剧照

百年虚云 剧照 NO.1百年虚云 剧照 NO.2百年虚云 剧照 NO.3百年虚云 剧照 NO.4百年虚云 剧照 NO.5百年虚云 剧照 NO.6百年虚云 剧照 NO.13百年虚云 剧照 NO.14百年虚云 剧照 NO.15百年虚云 剧照 NO.16百年虚云 剧照 NO.17百年虚云 剧照 NO.18百年虚云 剧照 NO.19百年虚云 剧照 NO.20

《百年虚云》剧情介绍

百年虚云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是以中国近代禅门宗师虚云长老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生为蓝本而编剧的故事。 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泉州知府萧玉堂夫妇中年得子,不料生下一个肉团。萧夫人惊骇而亡,萧玉堂悲愤交加,命仆人将这一肉团丢弃。一药翁飘然而至剖开胞衣,一声惊天动地的啼哭,虚云就这样来到了人间,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一百二十年,经历四十八奇的求道旅程。 本剧通过富于禅机禅趣、曲折生动、真诚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示虚云长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法忘躯的一生。通过离尘出家、觉悟之路、庚子西行、重振鸡山、藏汉弥兵、佛心护国、慧灯长明等七个部分,再现百年难遇的一代高僧的传奇经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元气少女缘结神血战狙击岭花样年华-生如夏花幽灵毒枭狂暴巨兽离婚快乐第一季小镇大法官甘城光辉游乐园TV未放送第14话(OVA)哪吒之魔童降世神探伍士德幕后枭雄第一季济公新传厄普肖一家第一季给你一生我的手小超人梦钢之炼金术师FA岁岁有余年彩虹黑暗集会秀秀的男人梅花红桃向日葵女孩灿实也多福玩命流氓圣诞快乐人蛇偷渡甜蜜的人生狱蝶幽灵连线一生为奴

《百年虚云》长篇影评

 1 ) 信念的力量

发现好多留言的都是研究佛学的人呀。

我对佛学没有任何研究,看这部电视剧也是偶然的机会,但是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啊,总要有点执念,心中都个东西支撑着自己,总要保持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即使从最小的问候开始。

我很纳闷的是,电视剧中的很多人为什么称呼别人都那么难听,野和尚?

是不是那个时候都这样子啊。

看这本书和当年看梵高传一样的感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直追求一个东西啊,他们不累吗?

不苦吗?

我很自惭形秽啊。

 2 ) 有感

看完,百年虚云这部剧,虚云法师慈悲为怀,以己度人、以己渡世。

看完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更加深刻些,剧里面有禅意、佛意。

佛学博大精深,看完只得叹一句,阿弥陀佛。

虚云法师真的是一位真正的出家人。

以前对僧人、和尚不甚了解,如今看到虚云法师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出家人。

对佛学也有了一些领悟,受益匪浅。

 3 )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看过蛮多高僧大德的事迹或者传记,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莫过于印光法师和虚云法师了。

至于印光法师,我至今不敢直视他老人家的双眼,哪怕只是他老人家的一张照片,每次看都觉得很羞愧和心虚,那眼神直射心底。

而虚云法师,则让我觉得亲切和感动,他经历的九磨十难,我扪心自问根本做不到,设身处地想想,才发现他老人家的行为是多么难以超越。

还记得那首虚云歌么?

少小离家别故乡 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 几度沧桑得得忘但叫群迷登觉岸 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 水月光中又一场顶礼赞叹之!

 4 ) 佛教八宗

一、“明心见性的不二正法”被《大藏经》抹杀 1、早期的佛教并没有因为人心的淳朴而没受到污染,因为有道就有魔,有佛法就有败坏佛法的妖魔。

妖魔并不是存在于百姓间,数不清的妖魔在寺院内穿着袈裟从内部来败坏正法,于是,出现了《大藏经》!

《大藏经》的出现,是佛法被败坏的一无是处的标志!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佛陀不可能传“二种”佛法,如果佛陀前面说的被后来的所推翻,那就不是“不二佛法”;如果这本经书的教义与另一本书的经义截然相反,那就不是“本一无二”的正法;如果两本经书的经义截然相反,必然有一本不是佛陀的佛法,因为佛法是“明心见性的不二法门”。

正是因为《大藏经》内数不清的“教义不一”、与“悟空成圣、觉悟自性”截然相反的经书以“合法化”的姿态的出现,让《大藏经》成为佛法被穿着袈裟的魔子魔孙败坏的一无是处的标志!

2、佛陀在印度成功传佛法后,婆罗门教的人看到数百年来各国的人都源源不断的来学习佛法,佛教的人受到“外国人”的尊崇,却都不学习他们的婆罗门教,于是不甘落漠、不同时期的很多敌视佛教的婆罗门教的人走进了佛教,成为了“佛弟子”,他们把大量的婆罗门教的教义写成了“佛经”,让经义自相矛盾的“佛经”无休止的增长。

我们发现同一书名的经书有多个版本,比如:《华严经》就是有三个版本。

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经书经义,在悄然推动着佛教的发展,让佛教在印度经历了: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佛教密宗。

3、“信佛、学佛”的中国人对梵文的经书完全没有“真伪”意识,因为他们“勤奋好学与崇洋媚外”的不平衡、不理智态度,导致他们丧失了对“伪经”的分辨能力、严谨治学的“警惧心”,他们把所有的梵文书籍都盲目的视为“佛经”,导致了门派众多、教义互相矛盾的佛教宗派的不正常存在。

“信佛、学佛”热情高涨、近似疯狂的中国人,只要是贴着“佛教”标签的书籍一律视为“佛经”,导致不能分辨经义不同的经书哪个才是对的。

这是“勤奋好学”惹的祸,也是不够“勤奋好学”惹的祸,因为国人都没有系统的去学习早于佛教的婆罗门教,不能发现哪些是婆罗门教的东西渗透到了佛教,不能识别哪些才是“纯正的佛教”,所以,“一叶障目”的结果导致大量的经义不同、版本不同的“佛经”、在“洋翻译”的推动之下一股脑涌进了中国,衍生出了门派众多、教义互相矛盾的“佛教宗派”。

4、既然“八大宗派共一个佛祖”,就应该只有一个“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才对,可是,为什么《大藏经》中会有数不清的经义截然相反、教义互相矛盾的“经书”存在呢?

为什么《大藏经》中与《金刚经、心经、遗教经、圆觉经》那样讲说“认识自性、觉悟自性”教义的经书截然相反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呢?

既然佛陀“没说过一个字”,那为什么会有《大藏经》呢?

这些数不清的与佛陀“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截然相反的“经书”是谁写的呢?

是谁把自己与“佛教”截然不同的教义贴上佛教的标签“强加于佛教”的呢?

为什么编撰《大藏经》的人只是收集书籍而不审查经书的“真伪”呢?

难道编撰《大藏经》的“高僧”中就没有一个发现“经义截然相反、教义自相矛盾的经书存在”是不正常的吗?

编撰《大藏经》的人是一个怎样的“集团”呢?

5、既然“八大宗派共同一个佛心”,那为什么今天你们“八个兄弟中”没有一个是继承佛陀“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的法门呢?

为什么你们“八个兄弟”的教义会自相矛盾、截然不同呢?

为什么你们“八个兄弟”中没一个有“佛陀嫡传”的表现呢?

佛陀的佛法是让我们自己觉悟自性、担当自己是佛的事实的,你们为什么都不自信、都不敢担当自己是佛的事实,反而都是“佛堂替代了经堂”、都去给被佛陀唾弃为“有为法”的“泥胎佛像”烧香磕头、还用“开光佛像”来“辱佛”去了呢?

你们离开“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不去传承,离开佛陀流传的“佛心印”不去传承,你们是佛弟子吗?

6、你们“八大宗派”统统都在做被佛陀唾弃为“有为法”的“泥胎佛像”烧香磕头、还用“开光佛像”来“辱佛”的事情【“戒律失守”的标志】,你们并没有传承佛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你们也不是有着“共同一个佛心”啊?

那你们在争什么呢?

你们争的是“八大宗派”这个“假大空”名相,你们争的是自己才是佛祖嫡传、正宗的虚名,你们争的是“八大宗派”中哪个宗派的人最多、影响最大,你们八大宗派互相“争风吃醋”,你们争的是:看谁谤佛毁法最厉害、看谁讹传教义最有才、看谁曲解经文最聪明、看谁害人慧命最多、看谁污蔑辱骂佛陀最卖力!

7、故而,南传、北传、藏传,你们本来就“不是”一家人,因为你们虽然表面上都是“共同一个佛祖”,但是你们内部却思想混乱、教义不一、互相矛盾,所以你们就像“真假美猴王”一样,“最多”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其余的都是假的。

“在佛法上进的去,出的来”理智清醒的人可以看出,你们佛教的“八大宗派”没有理由能团结,因为你们都不是佛教,你们是从内部来败坏正法的“八国联军、八魔集团”。

【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5 ) 安身立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4集:注意寺院仪式和作息;5集:修身只是自了汉,我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境界;6集:重心不重相,上报四重恩(佛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下济三重苦,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7集:胸有成竹的忍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博大的涵养,广阔的胸怀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宽容;11集:上鸡足山的机锋较量;19集:只要有佛缘,人气有了什么都有了!

安身,如何定位自己,将依于所扮演的角色,而安份地把现前所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尽心尽力的诠释,表现出规规矩矩的模样来;如果,更能从角色的内涵,培养依佛陀所教,依佛陀之法的甚深修养;那末,便可以称得上安身了!

  立命,任听所谓的命中注定,即凡俗者沦落“未知”的窠臼之中;若如是,将止于悠悠放任的日子,耽于畏缩恐惧的心态之下;当知行者学佛,立命之道,全在唯自心的修养,依正念而思,正行而为,践履六波罗蜜法,立慈悲喜舍之心;则慧命如拨云见日,身与命、常住湛然清净之境界里!

  因此,千佛山的格调,以“清净、庄严、淡泊”配合“不管人家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赶紧忏悔。

”以之为“行道”的家风,即是既能安身,复能立命的指导原则;可以使行者于修养的过程中,从凡入圣,从业入道,以至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之境。

  安身立命,肯定于因何不能安,不能立;于身者,因何欠安?

于命者,因何难立?

自己的身命,因何自己不能主宰?

是谁、促使其不能安?

复又促使其不能立?

行者学佛,当知华严经中所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自己之身,自己之命;唯自己之心,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即得身安命立。

亦如心经中说: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作为,必然远离颠倒梦想;久而久之,何愁不得究竟涅槃,常住如佛如菩萨般的绝对圆觉之果位!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颇引人深思,这使我们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间性。

在《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

二、众生恩。

三、国王恩(国土恩)。

四、三宝恩(上师恩)。

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

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二、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一、四重恩 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1、父母恩: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

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

养子方知父母慈。

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

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

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 报国土恩。

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

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

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4、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劝发菩提心文》说:“我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眷属、父母、六亲、乃至师友。

而彼众生常为我身作大饶益,或顺我志,令我欢喜;或逆我志,令发道意;又能示现一切极苦相貌,令我惊觉,不生贪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众生恩德亦复无量,不可言说。

”尤其是“上报”这两字应该记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

真是令人动容的见地!

我时常惊醒自己: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两个字。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 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报恩无尽啊!

由此可知,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

知恩报恩是「行好事」的先决条件,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

在佛法里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萨才落实知恩报恩?

《大智度论》说,知恩报恩是二地菩萨以上主修的课程,所以二地菩萨才真正落实了。

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占了两句,因为这两桩事情要紧!

古大德、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确实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涌泉为报,对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佛菩萨,尊称他为法身大士。

二、三涂苦(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1、三途(三涂): 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贪嗔痴称为三毒。

有这三毒,就堕落到三途。

2、三涂(途)之苦: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

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①、苦苦—— 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

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 (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

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

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 (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

“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

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6 ) 众生有情

打了一次很失败的地藏禅七,听课的时候,听到讲说虚云老和尚,我开始对这些高僧大德想要有一些了解,所以去查了他的传记和经历,说虚云老和尚是憨山德清的转世,发现虚云有一部电视剧叫百年虚云,刚好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

没想到一下子就看进去了。

这部电视剧从虚云出生开始,按照他的大事纪年表,把一些很经典的,可以戏剧化的情节拿出来演绎。

比如说他小的时候他奶奶就诵经,他在旁边听,就很有领悟。

再到他父亲要他娶田谭两家小姐,经历了婚姻,再到他离家去做和尚,做了和尚,在岩洞里面苦修六年,四处游历。

为母祈福,从普陀山开始,一路朝拜到五台山,历时三年。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上个月去普陀山时,在法雨寺旁边见到了一位朝山三步一拜的和尚,他仪态很庄严,我看了也不禁心生仰慕。

后来虚云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开悟,开悟后游遍名山大川,陪伴慈禧,从北京逃到西安,去恢复各个祖师道场,到他在鸡足山,因为邪教盛行而正道。

后面又遭遇了抗日战争和内战,他保护老百姓,修复云居山的道场。

到他120岁圆寂。

虚云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波澜壮阔,而这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名高僧大德修身济世的慈悲。

我以前总是认为说,禅宗修禅开悟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解脱,但是看了这部电视剧,我突然间意识到,其实学佛,也是为了对众生有情,对众生慈悲。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虽然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了。

虚云老和尚说,佛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些话,三岁小儿都识得,但八十老翁做不得。

学佛,可能就是一点一点在修正自己。

这个剧的制作真的很精良,我实在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演员从小演到大的,他这个化妆可太太太厉害了。

另外剧里面的音乐都非常的好听,比如说片头片尾曲,还有有一个插曲叫老和尚,非常的活泼,片尾曲的楞严经,这个声音一直一直在我脑中萦绕。

 7 ) 顶礼虚云法师,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儒释道皆为修心,改过,养生,习惯,情绪,学习,断念,反醒,德行。

功德无量,这都是老祖先的大智慧,我们要虔诚虚心修行。

扎扎实实学习,稳稳当当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只有不断的修行,做到时时勤拂试,勿使落尘埃的虔诚修行,才能做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

这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好比庖丁解牛,无它,唯手熟尔。

 8 ) 转自宣化上人开示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禅七开示于万佛圣城万佛殿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萧,父玉堂公。

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年逾四十,膝下无子。

夫妇到城外观音古寺求子,心诚则有感应。

回府之后,夫人果然怀孕。

十月期满,夫妇同梦一位老者,长须青袍,头顶观音,跨虎而来。

惊醒,胎儿降生,乃是一个肉团(八地菩萨,才有此境界),母惊吓而气绝。

翌日,来了一位卖药的老翁,用刀将肉团割开,内里有一男婴,由庶母抚育。

虚老因为有善根,不欢喜读儒家的书籍,对功名视为浮云,可是对佛经颇有兴趣,所以在年少就萌起出家修道的念头。

有一次,逃到福州鼓山拟出家,被家人找回。

其父遣之回湖南老家去,请二叔严加管教,杜绝其出家之念。

虚老是独生子,三叔很早就往生,没有儿子,所以就成为“一支两不绝”的继承人。

按照当时的风俗,可以娶两个太太,一个是父母的媳妇,一个是叔父的媳妇。

使两支都有后代,可以延续香火。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般人求之不得,可是虚老认为是苦恼事。

为传宗接代的使命,奉父叔之命,在十八岁时,和田氏及谭氏二女,同时举行结婚仪式。

这二女都是名门闺秀,深明大义。

结婚之夜,虚老向二女约法三章,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

保持童真之体,三人同居,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次年,虚老决心出家修道,征求二女同意(此二女后来出家为尼),偷偷离开温暖的家,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妙莲长老为师,名演彻,号德清。

虚老深恐被家人再找到,所以在深山岩下修苦行,饥时吃松子和草叶,渴时喝山涧之溪水。

这种苦行,非一般人所能修持的。

所谓:“穿人所不能穿,吃人所不能吃,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

”面临种种考验,而他受之泰然,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感觉快乐。

三年之后,为了亲近善知识,为了研究佛法,于是到处参方。

凡有高僧大德所在之处,无论千山万水,也挡不住他求道的心,跋山涉水去亲近善知识,得到法益。

在参方的期间,处处受到歧视。

可是虚老本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为求法而忘己,虽然经过多次的挫折,也不灰心,不变初衷,勇猛向前,精进学习。

这种精神,使人钦佩,令人效法。

后来,为报母恩,发心三步一拜,从普陀山拜向五台山。

三年的时间,完成志愿,功德圆满。

以下述虚老在三步一拜,发生感应道交的小故事。

虚老拜到黄河岸的时候,正逢天降大雪,三天三夜下得不停。

他住在小草棚中,又饥又寒,已经失去身体的知觉,不省人事。

醒来时,发现有一个乞丐为他做饭,吃了之后,恢复元气,于是继续朝拜五台山。

后来到五台山,才知道这个乞丐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虚老在九华山住茅蓬的时候,听说扬州高旻寺打八个禅七,就去参加。

从九华山沿着江而行,当时正逢大雨季节,江水泛滥,水漫路面,不慎失足,掉落水中,漂流二十四小时之久,流到采石矶的附近时,被打鱼的网打上来。

这个时候,虚老已经奄奄一息。

渔夫通知附近宝积寺,抬回寺中,而被救活,可是七孔流血,病况十分严重。

休息数日,为法忘躯,所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仍然到高旻寺参加禅七,不改变初衷。

高旻寺的规矩非常严格,执行非常认真,如果有犯规,即打香板,毫不客气。

住持月朗禅师,请他代职,虚老不答应;遂按规矩打香板,虚老接受不语。

但经责打之后,他的病势加重,血流不止,病况危殆。

有人在想:“虚老这么样用功修道,为什么护法神不护持?

还让他掉在水里?

”其实,还是护法神在护持。

不然的话,渔夫怎会用网把他打上来?

所以在冥冥之中,都有佑护。

这也是生死的考验,看他遭受这次的灾难,有什么感想?

是不是生了退道心?

“啊!

我修行多年,又读经,又拜忏,又燃指,又住茅棚,种种的苦行,我都认真去修,为什么一点感应也没有?

算了吧!

我不修行啦!

我要还俗,过五欲的生活。

”如果这样一想,就不会做禅宗五宗之祖师了。

高旻寺的规矩最认真,彼此不准讲话,就是同住之人,互相不知姓名。

虚老在禅堂里很守规矩,虽然病得很厉害,仍然只字不提,也不说出落水被救的事,只是一心一意参禅。

二十天后,病况好转,此乃蒙佛菩萨之加被矣!

有一天,采石矶宝积寺住持德岸法师,来到高旻寺,发现虚老在凳上端然正坐,容光焕发,大为惊悦,于是乎将虚老落水被救的事,向大众宣布。

众人皆钦叹不已。

禅堂内职,不令虚老轮值。

至此,能一心参禅,直至一念不生的境地。

在第八个七的第三天晚上,开静时,当值斟开水,不慎将开水溅在虚老手上,茶杯掉地,杯碎之声,闻而开悟(明朝时紫柏禅师闻碗碎声而开悟),乃说偈曰:杯子扑落地 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 狂心当下歇又说:烫着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开悟之后,离开高旻寺,更努力精进,云游四方,勤访善知识。

后来到云南,重修鸡足山的寺院,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到南洋去募款。

搭船到新加坡,在船上患病。

下船后,因为没有护照,英国人认为是传染病,送到传染病院;也就是说,就在该处等死。

后来才被送到极乐寺闭关,不久病愈。

又到泰国去募款,在某寺挂单,入定九天,似死而非死,惊动泰京(曼谷),上自国王大臣,下至老百姓,都来皈依虚老。

信徒供养,布施巨金,汇回云南,作为建寺之需。

一九四七年春,南华寺传戒,我才和虚老第一次见面。

现在还记得,当传完戒之后,虚老受点刺激,喉咙发炎,不能说话,当时不便详问,经过医生的治疗,才开始慢慢痊愈。

虚老一生,所受困苦艰难,真是一言难尽!

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经得起这种的折磨。

他老人家在这一世纪中,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许多出神入化、祥瑞之事,不胜枚举。

今天简单向各位介绍虚老一生的事迹,希望各位学习他老人家忍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出家人,坐了几天的禅,就想有感应,就想开悟得大智慧,这未免贪心太大了。

虚老一生之中,舍生忘死,才把本来面目认识清楚。

 9 ) 玩玩姓名学

虚云老和尚在出名之前叫萧古岩。

萧,艹//十俱备,法定,固定、不可变动。

所以他出家的意志坚决,父母给他的姓氏也是一种缘分、道缘未了的预示。。。。

古,文采斐然。。。。。。。。。

他记性可是好的不得了。

六祖坛经背的顶呱呱。

横竖一样多。

但他的名字加起来竖比横多。

其实放在现在他的理科更好,但也体现了他的点子多,思维灵敏。

岩,广字符,同有、失、厚、左、右、磊、福、灰等等。

丢失财物被盗被骗。

也说明此人朋友多。

因朋友得到帮助。

也因朋友失去许多物质。

被朋友骗财的事情时有发生。

虚,匕字符,在心部容易动手术。

心肺部,乳腺手术,匕在上喉部五官手术。

我忘记他有没有被刺伤了,但我记得他好像有金刚不坏身。

因为是练功的修行人。

云,上半部分为二,主财富聚集。

“厶”符:火与木相交,走路困难,腿是弯曲的,脚部受伤,易歪脚。

虚云老和尚为父亲一步一跪拜。

期间还因为失足而掉水。

被有缘的菩萨救。

卧龙先生。

卜,木金相战,意外的伤害、损失。

典型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戈部,代表字有:国、武、成、戏。。。

名字出现时引起争斗的事情。

轻者口舌是非,重则打架斗殴暴力也说明脾气不好。

容易发生脚部受伤的毛病。

著名的风水先生成柏林在劈材时常发生手脚受伤的事情。

成龙巧用2个戈、哲学家与拳击手并用。。。。

大国之间也容易产生纷争,也是因为带'戈'。。

 10 ) 多年前整理的百年虚云

虚云禅师(1840--1959),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

虚云禅师19岁出家,次年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1824-1907)受具足戒,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宗衣钵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和尚。

虚云禅师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

40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

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

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虚云禅师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

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宣统元年(1909)自北京请得《龙藏》全部回鸡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

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

民国七年(1918),虚云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

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

民国三十一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

民国三十二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

1952年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

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

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

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经历四十八奇,坐阅四朝五帝,受尽九磨十难,由自度而度人。

1959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

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年。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百年虚云》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融历史、佛教、艺术于一炉,反映高僧大德传奇人生的电视剧,也是一部净化人心、教化世人、广播善因、功德无量的好剧。

此剧由深圳弘法寺出品,深圳视尊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由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康熙王朝》幕后班底打造,李起厚、斯琴高娃、李丁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主演。

虚云长老的弟子本焕老和尚(1907年—2012年)任总顾问兼出品人、一诚法师总监制,觉光法师、佛源法师、净慧法师等虚云法师的弟子作为顾问参与了电视剧拍摄。

此剧2000年开始立项、2002年拍摄完毕,2009年11月6日在广东珠江电影频道首播,纪念虚云长老圆寂50周年。

《百年虚云》短评

无聊

4分钟前
  • 青翎顶
  • 很差

得以虔心洗性 了忘世尘

8分钟前
  • 阿芙罗拉
  • 力荐

出家—修行—救世出家人有决心,才能开启第一步修行之路苦漫漫,受身体之苦但享佛学要义更重要的是,这个影片讲的是虚云离家修行成为佛,他不仅用他的思想解脱自己之苦,远离尘世之苦,更重要的是,他用他所悟的佛学思想,来参与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国家大事,比如政治、战争、叛乱、破虚假佛、民族团结、重修寺庙等等,在那个时代,用他的佛教思想,发挥实际的价值和作用。面临重重困难,仍救世救民。

13分钟前
  • SoulMeditation
  • 力荐

我看到一半,没有耐心再认真看了。论编剧,表演,美术,真心都不怎么样,已经过时。唯有虚云老和尚的人生经历是长存的。记住了不做自了僧,而要自度度人。另封建社会对女性破坏太大。

16分钟前
  • 玫瑰灰
  • 还行

主旋律剧本,党的老干部演技⋯⋯本来想打二星可是虚云法师真是太让人尊敬和顶礼的存在,锉剧本偶尔又会神转一下让人眼眶一湿~而且作为普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好吧打三星⋯⋯对了片头片尾曲四星推荐,非常好听

20分钟前
  • 良夜正迢迢
  • 还行

出世入世皆是佛,大慈大悲🙏🏻

22分钟前
  • 刺客小阿柴
  • 力荐

第11集。已经笑疯了,我这个凡人。

24分钟前
  • 吹吻橙
  • 力荐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7分钟前
  • 是°你de大胯
  • 力荐

主题不是很感兴趣,但虚云真的很伟大。

32分钟前
  • 还行

不作观想,人间净土。南无虚云菩萨摩诃萨。

33分钟前
  • 小月洞主
  • 推荐

顶礼虚云法师!!!

34分钟前
  • 晉達
  • 力荐

半集弃

35分钟前
  • 炸鸡牛排
  • 很差

看过一部分

38分钟前
  • 清风慕竹
  • 还行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41分钟前
  • Yes张嘉乐,三月是春光明媚的
  • 力荐

虚云大师120岁寿,101年僧腊,一生传奇,可谓近代四大高僧之首。自作诗云: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45分钟前
  • tikey
  • 推荐

終於看完了

49分钟前
  • zangbianxuegu
  • 力荐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53分钟前
  • LSomnusy
  • 力荐

还算勉强吧。虚云老和尚太过传奇了感觉。个别剧情就是各种佛教故事翻版,有些过于牵强了。虚云主演李起厚还挺有样子的。

57分钟前
  • Sío
  • 还行

顶礼虚云长老,了不起的大德高僧。

5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僧者大义,佛者大爱

1小时前
  • qushr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