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快乐

Joyeux Noël,近距交战(台),今夜无战事,Merry Christmas,Happy Christmas

主演:黛安·克鲁格,纳塔莉・德赛,本诺·菲尔曼,罗兰多·比利亚松,吉约姆·卡内,加里·刘易斯,丹尼·伯恩,丹尼尔·布鲁赫,卢卡斯·贝尔沃克斯,亚历克斯·费恩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罗马尼亚,挪威,日本,美国语言:法语,德语,英语,拉丁语年份:2005

《圣诞快乐》剧照

圣诞快乐 剧照 NO.1圣诞快乐 剧照 NO.2圣诞快乐 剧照 NO.3圣诞快乐 剧照 NO.4圣诞快乐 剧照 NO.5圣诞快乐 剧照 NO.6圣诞快乐 剧照 NO.13圣诞快乐 剧照 NO.14圣诞快乐 剧照 NO.15圣诞快乐 剧照 NO.16圣诞快乐 剧照 NO.17圣诞快乐 剧照 NO.18圣诞快乐 剧照 NO.19圣诞快乐 剧照 NO.20

《圣诞快乐》剧情介绍

圣诞快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事胶着而残酷,不同阶层的人不断的卷入到战争的漩涡之中,徘徊在死亡的边缘。终于,平安夜来临。德国、法国和苏格兰军营宣布在圣诞之夜停战,相互约定度过一个和平安详的圣诞节。每个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手执蜡烛,互道“圣诞快乐”。应征入伍的德国男高音歌手斯普林克(本诺·福尔曼 Benno Fuehrmann饰)的女友安娜(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饰)在平安夜来看望他。士兵们被安娜柔美天籁的声音所深深温暖,苏格兰牧师(卡瑞·刘易斯 Gary Lewis饰)也吹响了风笛,划过寂静寒冷的雪夜,久久飘荡在战场上空。 影片根据1914年圣诞节前夕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本片荣获2006年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6年第63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2006年第31届恺撒奖最佳影片提名,2006年第19届欧洲电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之谷夜色暗涌时回应我拿错金盆洗错手她的一生起风了别叫我情圣马桶神探真的出现了!人生真美丽全力兔子第二季怪奇物语第三季职场小烈第一季星期天的多明哥奈何寨主不好当DOTA:龙之血第三季消失那天爱上你黑之契约者谋杀派对乐鼓热线:新节奏这里好无聊,快来接我塔皮芒刺诡影直播间最后的锦衣卫超人与蝙蝠侠:启示录惊天奇案神的礼物-14天杀死伊芙第二季四叠半神话大系

《圣诞快乐》长篇影评

 1 )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的历史书上习惯性的采用帝国主义狗咬狗的论述方式,也是因为这场战争给予了东亚文明在列强瓜分下喘息的机会,我们甚至感到庆幸,以至于对它不愿意了解太多。

正如西方人对于抗日战争中我国所受到的牺牲相对陌生一样。

当十余年的战争动员和爱国主义教育将数百万普通人推进暗无天日的堑壕时,王冠的光泽在普通人心中已然黯淡。

1914年的圣诞前夜,敌我双方的士兵走出堑壕,共度佳节,这既是人类对和平美好的渴望,也是整个西方社会对于社会普通人的个体独立性一次认真的思考。

当东线的灰色“牲口”不再想要做牲口的时,他们成为了十月革命最重要的拥护者。

当德国公海舰队被下令出海决战无敌的英国皇家海军时,愤怒的基尔水兵调转了枪口。

当伦敦、巴黎、柏林的命令传达到数百公里长的堑壕中,得到的是无人回应和士兵愤怒的目光时,可耻的人们不得不结束这场可耻的战争。

《圣诞快乐》这部电影讲了个温暖而悲伤的故事,也诉说了如今西方社会珍惜的所在如何而来。

这不是因为物质充盈而造成的富贵病,而是一次血与泪的文明经验。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2 ) 欢庆和平

《圣诞快乐》(Joyeux Noël)一战正炮火纷飞的战场,却出现了苏格兰、法兰西和德意志三国的士兵共同欢度圣诞,他们欢庆的是圣诞吗?

不,他们欢庆的是和平踌躇满志的两兄弟一起踏上战场,结果转眼就天人两隔;意气风发的小中尉领着连队冲锋,结果眨眼就十不存一;才华横溢的男高音还在尽情演唱,结果下秒就被征召入伍……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了为了英吉利的女王,为了德意志的皇帝,为了法兰西的政府,表面冠冕堂皇,实际全是生意当他们不约而同在平安夜靠近时,戏剧吗?

这是肯定的,难以想象一群前面还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士兵居然一起欢庆圣诞,但是转念一想,他们就真的是生死仇敌吗?

原本的他们也曾一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德国军官也娶了一个法国人,法国士兵也骑车穿过这片农庄战争可以避免,但是高层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爆发了战争,如果这只是一部追求和平的影片或许还没有这么令我感慨,最为令我感慨的是三支军队在意识到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后选择和平相处又被惩罚而重新调往其他战线为了战争的继续,为了高层的利益,和平成了政客桌上的废纸,成了最荒谬的东西哪怕有共同的信仰,哪怕共同的信仰追求和平,都能曲解为驱动战争的诱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和平就这样被毁在了我眼前,他们所珍视的东西就这样被揉碎成了粉末

 3 ) 欧洲一体化是必然

欧洲各国文化上共同点还是很多的,拉丁文祷词信奉上帝过圣诞节唱的歌都一样,亚洲各国就差多了,不能想象亚洲国家在战场上会一起庆祝的。

一起踢足球,双方司令官总能找个借口坐下来聊天,还给敌方通风报信炮兵会向他们攻击要敌方到自己战壕躲避,这样还怎么打战啊。

不过约定个时间各方处理尸体还是很好的办法。

圣诞夜万一哪个霉鬼不小心差枪走火那这么多人混在一起就要血流遍地了。

德军司令官是犹太人,活到二战就惨了,被自己的军队杀。

那个男高音到底还是怕死的,躲在法国后方当战俘跟老婆在一块逍遥

 4 ) 每个夜晚都是平安夜

【转】 王怡 2006-12-05《南方人物周刊》电影专栏 今年12月,北京剧院隆重推出了歌剧《圣诞颂歌》。

1843年,是狄更斯成年后最穷乏潦倒的年份,他提笔想出版一个圣诞故事,赚点钱摆脱破产的厄运。

你很难想象,这样也能写出“人类史上第二个最伟大的圣诞故事”。

狄更斯后来说,他在写作中不可抑制的“哭泣,大笑,又哭泣”。

160多年来,这部从他个人生存绝境中迸发出来的名著,被改编成电影就有至少7次。

我手中有1988年和1999年的版本。

狄更斯描写了一个文学史上有名的吝啬鬼,三位精灵在平安夜带领他看见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景象。

象征着基督虽然诞生于一时一地,他所带来的却是“昔在、今在、永在”的改变。

这位财主领悟到“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理,从此心意更新,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现实很残酷吗,那么真理就像童话。

电影史上另一部最好的圣诞电影,是1946年好莱坞的《美好人生》。

乔治在一个小镇上,从小梦想周游世界,瞧不起他父亲一辈子就做一个帮助穷人贷款买房的职员。

结果命运就如预定,乔治每次离开小镇的人生计划,都被邻居们的突发事件打断,他最终继承了父亲的职位,甘愿为他的邻居们服务。

平安节的晚上,乔治的事业被垄断商摧毁,他心灰意冷,跳河自杀。

一个糟老头子似的守护天使救了他,带领他回顾一生的历程。

然后领他到他未曾降生的这个小镇上,乔治发现如果他没有来到世上,他身边很多人的命运都变得更糟了。

乔治恳求天使让他回到了现实中,这一生纵然艰辛,却如此美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对他人的祝福。

无花果纵然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圈中也没有牛羊。

但乔治在这个夜晚却遇见了真正的平安喜乐。

他奔跑在街上,如同母鹿的蹄,稳行在高处。

他冲每个遇见的人喊道,圣诞快乐,我爱你们。

我排在第三位的圣诞电影,是《34号大街的奇迹》,有1947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

什么是圣诞老人呢,你若不相信童话,他就等于神汉巫医,你若不修改宪法,圣诞老人就犯了非法经营罪。

34号大街的奇迹是一个司法的奇迹,法官最终裁决,法律相信童话的存在是可能的。

能排第四位的,就是这部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圣诞快乐》。

虽然算作法国电影,其实差不多是整个欧洲的一个合作。

和前面三部电影不同,这个关于圣诞节的故事是真实的。

伊夫·布弗多在他的《1914——1918年弗兰德和阿图瓦的战事》中,记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次难以置信的战场上的圣诞节。

法国导演克里斯蒂安在心中酝酿了十几年,去年底终于把这个三方“通敌”的故事搬上银幕,因为切合了一个欧洲统一的梦想,而在欧洲国家赢得广泛的赞扬。

欧洲梦从来都有两种。

一种是罗马帝国的大一统,另一种是在基督里的合而为一。

或者说所谓欧洲梦就是罗马梦,只不过从来都有两个罗马。

一个是罗马帝国,一个是罗马教会。

虽然“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但这两个梦从来都是纠缠不清的。

一千五百年来,无论是法兰克国王还是德国诸侯,无论是拿破仑、亚历山大沙皇还是希特勒,欧洲每出一位强人,都无不以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

而基督化的理想,简而言之就是“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

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基督的信仰,花了差不多三百年的时间使欧洲基督化,借助罗马教会,使欧洲成为了同一个欧洲。

二战以后,一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渴求他们的“合而为一”。

但曾经的帝国是一场噩梦,曾经的信仰已经衰微,那么“欧盟宪法”到底在什么意义上,能成为两千年欧洲梦的一个更新换代产品呢?

宪法,是第三个欧洲梦吗?

对欧洲人而言,这部《圣诞快乐》以真正的故事作答,将一个衔着橄榄枝的圣诞节,放置在自由、人权和民主的梦想之上。

1914年的法国战场,在前线对峙的,是苏格兰、德国和法国的三支军队。

三方的战壕相距很近。

在平安夜,参战国都放假,德国军队准备了3万颗圣诞树,在前线每隔5米摆放一个。

一位德国士官本是男高音歌唱家,他和前来演出的妻子一起来到前线,为士兵演唱。

苏格兰军队中一位担任医务兵的牧师,以苏格兰风笛远远的为他伴奏。

这位男高音鼓起勇气,受执圣诞树走出战壕,唱起了著名的圣歌《平安夜,圣善夜》。

不可思议的“合而为一”发生了。

士兵们在圣诞歌声的召唤下,纷纷走出战壕。

他们放下了枪,相互握手、互递香烟,把妻子的照片拿出来给敌人看。

恍如兄弟重逢。

并不分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在耶稣降生的歌声里都成为一了。

三方的军官开始谈判,私下决定停战一个晚上。

他们坐在一起,在彼此杀戮的疆场,由苏格兰牧师主持了一场弥撒。

第二天,他们再次商议,将各自的阵亡者领回,为他们举行了葬礼。

士兵们发现从小仇恨的敌人,如此有血有肉,这场仗还怎样打下去呢。

三位军官继续通敌,每当某一方的后方要开炮,他们就通知其他一方,到自己的战壕来躲避。

想想那些专挑对方的宗教节日宣战的战争吧。

到底什么是幼稚的荒诞,什么叫真实的童话。

不久事情败露,当晚走出战壕的官兵们,被各自军队以“在前线交往过当”的罪名秘密处置了。

你可以想象,到了二战,已不可能再发生类似的奇迹。

失去信仰的欧洲大地,在车轮大战中已没有了人与人、国与国的平安。

这部电影最令人感动的,是将当年的圣诞节,与今天的欧洲梦勾连了起来。

因为首先的和平是内心的和平,首先的平安是人与神的平安,首先的联合是亚当和夏娃的联合。

说到战场上的圣诞节,大岛渚1983年也有一部类似的名作《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种子与播种者》改编。

只是在日本导演那里,没有明显的基督教信仰背景。

只是暴力与人性的对峙。

在1942年的日军战俘集中营。

英军俘虏杰克在圣诞节那一天走出队列,出人意外地拥抱了日军首领,并像初代教会的使徒那样亲嘴问安,亲吻了敌人的双颊。

那位笃信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官,在那一瞬间如遭雷击,全身恍惚欲坠。

在罪人的里面,也有鸽子降临的瞬间,使人的心不再刚硬。

我的孩子还没降世,不然今年的圣诞,我想给他看这四部电影。

 5 ) 几乎跳出了俗套的战争片

1914年一战爆发。

在某战场上,法英德三方相持不下,打得不可开交。

然而圣诞夜是奇妙的一夜,英军里有一位视生命本身超过一切的牧师;法军统领有位德国妻子;而德军,德军除了有法国妻子的统领外,还有个歌唱家。

于是,当艺术,战争和人性回归掺杂在一起时,一个看起来很荒谬的奇迹发生了。

德国的歌唱家在苏格兰战壕里传出的风笛声中勇敢的站出来高歌,于是法国人也和他们走到了一起。

原本还是互相杀得血红的敌人,在圣诞夜肩并肩坐了下来,跟苏格兰牧师一起祈祷,在美丽的德国女歌唱家的声音中一起被感动流泪,互相交换自己妻子家人的照片看,以及共享巧克力和香槟。

这种软化了每个人的温情即使在三方将领宣布停火结束之时,仍然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于是更荒谬的事情发生了。

德军空袭法国人战壕前10分钟,那位会说法语的将领走了出来要求他们进自己的战壕躲避;而第二轮法军回攻时,德军也同样受邀来到对方的战壕躲避。

最终他们平和的掩埋了各自战斗中的尸体,在战场上踢起了足球。

这就是你明明觉得荒谬觉得是电影的情节却依然会在比着手势的德语和法语交流中被感动,会在三个将领一起端坐战场共享早晨的咖啡时被感动,会在他们互相干杯,互相用三种语言祝愿着“好运”时感动,圣诞节早晨的阳光照射在不同的军服上,那些胡子拉扎的,乱七八糟的面孔,一个看一个的,都是活生生的人。

有妈妈等着回去煮10点钟的咖啡;有妻子等着回去分享儿子诞生的喜悦;有生活等着回去继续。

可是发动战争的人们不会理解,也不屑理解这股在最前线涌动着的渴望和平与尊重人性的暗潮。

三方部队,最终的结局都是被调离去别的战场。

牧师望着鼓动杀戮的接任者发布演说,默然摘下了十字架转身离去;妻子生了个名叫Henri的儿子的消息因为德国人的帮忙而得以传到,法军上尉泪流满面;火车渐行渐远,而日尔曼口音的歌声依旧从车厢里传了出来。

直至片末。

诚然这部电影的缺点很明显,在交待三方如何在圣诞夜化解敌意走到一起时过于急切缺少铺陈从而显得突兀,仿佛一切情绪都通过一首咏叹调得到了扭转。

摄于近一个世纪后也使得此电影有些缺失沉重感和残酷感。

不过这也正是电影所要表达的。

战争里被扭曲的人性一旦得到释放和恢复,很多温暖的情绪同样可以出现在战场上。

戴安 克鲁格流利的德语和出色的表演让我回忆起了她的国籍和身份,从而原谅了她扮演海伦时的不够惊艳--作为一个日尔曼女人,她已足够美。

这个角色虽戏分不多,却有很关键的作用。

但我全部的注意力是从Daniel一出场便统统转移光的。

是的没错就是再见列宁里的年轻Alex。

3年时间足以让他蓄起胡须穿上军装用掷地有声的德语发布作战命令。

他面色严肃身板挺直(他原本有些疲沓),第一个走出战壕伸出手来握,又是第一个走出来提醒对方轰炸战壕的情报。

他披着大衣蹬着军靴,德语流利法语纯正。。。。

我不想在这样一个严肃的电影里发花痴,所以只能说,Daniel出演了我心目中的史上最善良可爱的德国军官。

只所以排斥二战片或一战片是因为不想再三被提醒说战争有多么残酷,我深知它足够鲜血淋漓,所以不想被辛德勒的名单强迫面对那些生命大量消失的历史。

那么久那么黑暗的战争里,我想应该有些别的,我相信应该有些别的什么让我们可以喘息,可以祈祷,可以温暖的被感动,可以勇敢的互相握手,可以真诚的互相祝福。

“我想某一天在巴黎街头,希望可以以旅游者的身份跟你一起喝杯咖啡。

”日尔曼犹太军官用法语这样道别。

ps.圣诞夜前夕,只有德国人得到了在战壕中每隔5米安置一颗圣诞树的待遇,看来真的是他们福利比较好|||

 6 ) 无题

看过一本英国人写的圣.埃克苏佩里的传记《小王子的爱与死》,里面写到圣.埃克苏佩里的家族神甫一次在一战的战场上,就是象电影中的晚上。

神甫唱起了圣哥,后来对面战壕里的德国神甫用德语也唱起了圣哥。

看书的那一会儿,眼眶着实热了一会。

想象和平友谊……电影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一个基于战争真实的场景的故事。

不过不知电影后面部分是否属实,应该夸张了吧。

电影里就一个女角,标准的金发女郎(似乎更像丹麦的那种)。

电影戏剧的色彩挺浓。

 7 ) 生活的点点滴滴

"为了在能在巴黎喝杯咖啡,所以要攻占巴黎.""??? 还是你路过巴黎,我请你喝吧"每天上午10:00的煮咖啡闹钟.太多了,自己去感悟才最够味!!

 8 ) 今年看過最出色的電影

今年看過的電影中最出色的一部 感人、不煽情、不斷有驚喜、編導演皆出色 誠意之作, 有伴侶o既你, 快 d 襯假期去睇 Merry Christmas (Joyeux Noel) 編、導:Christian Carion 我的導演偶像又要添加一名了

 9 ) 聖誕快樂

《聖誕快樂》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中﹐英法與德軍在平安夜在各自的戰壕對峙。

一陣聖誕音樂勾起了雙方的和唱﹐最後兩邊協議在聖誕期間停戰﹐隨軍牧師為大夥兒舉行子夜彌撒。

雙方不但唱歌作樂﹐交換食物和酒﹐甚至一起踢足球。

聖誕過後﹐戰事本應再起﹐但大家都不忍向對方開火﹐最後上頭知道此事﹐下令處分這個戰場上的軍人。

電影中關於宗教的描寫令人深思﹐有個英國的牧師在彌撒中向信徒灌輸類似聖戰的觀念﹐把耶穌關於劍的說話曲解引伸﹐結論竟然是要把德國人殺光﹔當然﹐ 他的下屬﹐也就是在那個快樂戰場上為雙方主持聖誕彌撒的牧師完全不認同﹐結尾甚至交還身上的十字架﹐以示與如此的教會決裂。

在戰場上﹐所有士兵聽到聖誕歌聲就懂和唱﹐基督教仿彿就是全歐的共同語言﹔但在戰爭中﹐野心勃勃的人可以肆意將教義曲解﹐煽動人民去作戰。

士兵們本性的和平反戰信念﹐在最基本的聖誕歌聲中就被引發……一戰雙方的對錯﹐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如二戰般分明。

但﹐無論如何﹐大規模殺人﹐總不會是對的吧﹖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原文來自個人網誌﹐各位如有回應﹐請到原文留言﹐謝謝﹗ http://blog.cosine-inn.com/2006/01/254/

 10 ) World Peace

站在绝大多数普通军人的立场上来看,他们参加战争的原因无非是同胞被杀的悲愤、国家被侵犯的激愤、社会经济的崩溃和来自上级不可违背的命令,这些让原本渴望和平的他们变成政客和大自然的工具。

我在想,假如将来发生战争,利用自己的一点语言小技能,真希望可以和美国大兵、日本士兵在前线的阵地中间席地而坐,互道一声问候,然后讨论漫威超级英雄、好莱坞电影、自由女神、耶稣、南北战争、林肯、日漫、樱花、富士山、武士道、织田信长、德川家康、松重丰、长城、故宫、黄河、太极、京剧、评弹、二胡、玉皇大帝、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各地特色小吃…我们还可以升起篝火、拿出啤酒、摆上烤架、把大炮对准无人处轰炸助兴、拿出相机拍千人合照、围着篝火恣意跳舞、一起哼唱友谊地久天长…战争本不该是一个屠宰机器,假如它可以成为一个让全体民众都有机会参加的运动会、假如人们在那里流汗而不是流血、假如人们在有规则搏击而不是狂乱射击、假如现实的辐射没有把我们逼到地下,然后像下水道里的老鼠一样活着…

《圣诞快乐》短评

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今天才欣赏到以影像方式呈现的这个故事。

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所以,音乐才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啊~

7分钟前
  • absmenthe
  • 力荐

战争就和所有发生在这些战壕外的事儿一样荒诞

9分钟前
  • Sebastian
  • 还行

不用宏大的战争场面和鲜血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用“只能做一天朋友”的残酷现实来表达普通人心中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和平(做抒情状~)。

13分钟前
  • 辣辣的皮特
  • 推荐

前一阵子听说一个名词“刺猬式爱国主义”,将敌人贬损为非人然后进行“合理的”屠戮。

16分钟前
  • 宋荣子犹然笑之
  • 还行

mia 好温暖咩 法国中尉喜欢咩

18分钟前
  • 阿闪.
  • 力荐

圣诞第二日快乐!

23分钟前
  • 加菲猫
  • 推荐

比较少见的一战题材,既温馨又伤感。视角独特,音乐很棒。其实没人喜欢打仗的,导演想说的话,都有好好地传达出来。

26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力荐

反战电影 剧情过于简单了

29分钟前
  • 阿门
  • 还行

“国家知道我们受的苦吗!?”

31分钟前
  • 永结一秋
  • 还行

“我是犹太人,圣诞对于我毫无意义,但我会永远记住这特殊的一夜。”“-那是叛国行为,你不觉得可耻吗?-可参与的军人没有一个人觉得可耻!”德国军官是犹太人,他的妻子是法国人,神父会为所有信徒祷告,友谊地久天长的风笛声在皑皑白雪中奏响,身穿不同军装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分成三股像风一样缓缓流向远方。他们交换礼物,进行足球比赛,为躲避炮击而互换阵地,在圣诞钟声敲响后会一同做弥撒……一百多年过去,再问及战争的意义可能只会在课堂上讨论书本里学习,但提及那个和平休战的圣诞之夜,人们心中都会顿时泛起一丝暖意,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导演还是太质朴了,完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煽情,布光、镜头和调度都还有非常丰富的操作空间。

32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忘不了那风笛响起的一刻。

33分钟前
  • 骁勇不善战
  • 力荐

很少打五星,一般再喜欢也是四星,毫不犹豫打了五星,望世界永远和平,永不战争,非常感人的电影,非常非常感人,触动人心。

34分钟前
  • 特斯拉与哥斯拉
  • 力荐

真·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37分钟前
  • Jack
  • 还行

不太吸引我的一部电影,这种事情在20多年后的二战东线战场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斯大林的红军和希特勒的党卫军哪怕国防军绝对不会在一起欢庆圣诞,双方见到就算不杀死对方也会避嫌,不然就会被自己国家叛国罪处死;挺多熟人,戴安克鲁格和他的老公吉约姆合作这个一年后就离婚了,欣慰的是本片除了不同国家的人交流之外都是说的母语

38分钟前
  • Liebestraum
  • 还行

主题政治正确但故事讲得并不精彩,剧本不行,37分钟弃。

43分钟前
  • Ben笨熊
  • 还行

欧盟电影【电影资料馆】

48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还行

纵使战争布满浓重的阴霾,也挡不住人性光辉的闪耀

51分钟前
  • Sipoooo
  • 推荐

换成爱尴尬的芬兰人你们就玩不成了!剧本太理想主义了,不过一战的话还有点可信。

55分钟前
  • Estricina
  • 还行

非常感人的战场故事...第一次见识到Diane的惊艳...

59分钟前
  • pksk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