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喜欢田原的人的话,恐怕会觉得这部片子多少有点“装”。
恐怕只能给很无力抵抗的田原爱好者看。
中国导演对于心理悬疑总是把握不好度,又是过。
一直不敢看。
因为田原,还是看了。
结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
自己欺骗了自己。
文:兰若与晚虫《罗拉的诅咒》是电影《诅咒》的英文名字。
但是对于这两个名字,都不是导演李虹的本意。
最初片子一直叫做《秘密》,其实这个秘密才更合适。
在片中吴镇宇和田原这对恋人之间因为各自隐藏了秘密,而产生的猜疑隔阂,形成了爱情电影当中最让人揪心的张力。
电影从来都不是孤芳自赏的艺术,它是产品,投资方投了血汗钱,就需要得到利润。
朴素的产品对于习惯猎奇的大众来说,很难有耐心停留,于是投其所好的策略冲击了创作者的蓝图。
必要的妥协之后,一个足够惊悚的片名——诅咒!
横空出世,尽管大家带着苦笑,但总算接近三年的劳作成为成品呱呱落地了。
影片刚刚粗剪出来,李虹给我打电话说,是个新片,风格上延续了她的第二部电影《黑白工作室杀人事件》(又称《黑白》),是带有悬疑色彩的爱情片。
她让我去看看,提些意见。
那个时候我的生活中遭遇了一些他者的生离死别,在情感上正极为脆弱。
我非常犹豫。
毕竟生命的悬疑太沉重,作为一直以写作和拍摄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角色不能抽离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我还在失眠,虽然有很多亲人都默默地陪伴,但我知道,我的心脏不够坚强,它似乎会随时抛弃我,象抛弃一个对人世间还心存执着眷恋的尸体一样放马而去。
李虹是我大学时代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她勇敢、睿智、镇静和对人生直面的另类解读,我一直非常欣赏。
她劝说我,来吧,别以为是恐怖片,就当以毒攻毒了!
呵呵,我硬起头皮如约而往。
一、 故事这个片子是以一个歌舞团中出现谋杀事件为发端,最终谜团逐渐解开,真相大白为外部叙事结构的故事。
它利用了悬疑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层层递进手段,集合了推理和惊悚元素,形成观片动力,带动整个事件推进。
这是一个外部的躯壳,对于喜欢侦探、推理或恐怖视点的观者来说,外部叙事可以带来相应满足,因为整个影片信息量和线头给了很多,似乎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作案,也似乎都有作案的动机。
所谓恐怖,不在于声画带来的生理刺激,真正的恐怖,来自人心。
你信任的,你不设防的,你曾经以为亲切的,他们竟然有可能是背叛你的,欺骗你的,甚至加害于你的。
这是最大的不幸。
在片中,两位主角分别以本名饰演角色,他们非常出色地用眼神和形体表达了这样的恐惧。
他们在床上蜷缩、搂抱和互相观察的样子,就象生活中备受惊吓和疏离的我们,那硕大温暖的床在心灵的孤独中,仿佛汪洋中的孤舟,漂泊,却无岸可归。
再剥洋葱的内里,外部的辛辣过后,是爱情的眼泪。
片子在中部,几起几落地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猜疑。
被害者是团里上演的大戏《罗拉》的主演小美,小美是吴镇宇的前任女友,是田原竞争罗拉路上的障碍。
在小美被杀的现场,他们两个人都曾先后到场。
跟他们有关?
无关?
抑或他们中的一人就是元凶?
他们用爱来冲淡怀疑,又用怀疑伤害爱。
故事的设置有悬疑情节的介入,但猜疑本身却与爱的战场上所有战役共鸣。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爱与死亡。
爱是两个人的角力,死亡是一个人的征途。
在爱中,那相爱的人永远上演着战争与和平的经典剧目,他们象两只兽,歇斯底里地挑动战争,筋疲力尽地偃旗息鼓,而后满怀忧伤,满怀委屈,满怀失去家园和双亲的孤单失落扑倒在爱人的怀中放声痛哭,寻求安慰。
他们在伤痕累累的时候变得温顺,变得乖巧,变得娇嗔。
而这一切,吴镇宇和田原都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还让人心生爱怜。
而这一部分的扎实描绘,让我看到了包在悬疑外壳内的情感内核。
它是本片当中最为可贵的部分。
它就好比是一个故事有了魂儿,一个人有了风格作派,它也让我看到了作为导演的李虹,在将来驾驭情感类影片时的必然能力。
二、演员与秘密的读解秘密,我不说,是因为都过去了——吴镇宇秘密你不说,我便不问。
但你不该欺骗——田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侯不说,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爱的人受伤害——吴镇宇秘密的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真相,对我来说,都是伤害——吴镇宇这是片中比较重要的四句台词,分别出现在田原追问吴镇宇手腕上的伤疤、田原怀疑小美是吴镇宇所杀,吴镇宇怀疑田原和吴镇宇自杀四个段落。
都是围绕秘密,却都是无解的追问和喃喃自语。
我们看到悲伤的爱情结局,几乎都是因为一个细节上的因小失大,一个纰漏带来的灭顶之灾,一个解释的时候缺席,相遇的时候错肩。
而这些,好男人吴镇宇和好女孩田原都遇到了。
他们在我们面前惊心动魄地上演着生活中的残酷,不同于生活的是,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仅能看到这些并不陌生的场景,同时还看到场景当中的盲点,那盲点被放大到胶片上,成为特写,成为慢镜头,成为无声哭泣的画面,那里面有太多的秘密被揭示,被提醒。
应该说,新人田原的表演令人兴奋。
她的脸型其实上了镜并不占优势,而似乎身高也不高,扮演她自己不熟悉的舞蹈演员不仅跨行,在形体上也不够优美。
但是她如此独特,如此能捉住你关切的目光。
她扮演的田原有一双时而锐利时而惊恐的眼睛,那双眼睛那么明澈,那么无辜,又那么洞穿事相,那里面埋藏了太多的话,太多的对世界的渴求和拒斥,它们矛盾地交织在一处,让你看到晶状体的不同侧面而惊心动魄。
跟李虹谈起她,李虹说她很棒,在一次排演中脸上挨了一闷棍,血印毕现,她竟咬着牙不动声色,当时李虹就想,这个85年出生的女孩子之所以那么小就成为跳房子乐队的主唱和词曲作者,第一次触电就荣获去年香港金像奖的最佳新人,上天眷顾这样的女孩理所应当。
而片中出现的性爱场面,这个姑娘到位、抛除杂念,用她无邪的美逼视银幕,真的很让人惊叹。
吴镇宇,头一次和内地电影集体工作,而这个集体又如此年轻,主创皆来自电影学院93级毕业生,他担纲了男一号,不再是影片中的边缘另类人物,他充满魅力,又带有伤痕,非常驾轻就熟地完成了角色塑造。
可以说,这是我看到的第二部他演得非常成功的爱情片,前一部是香港导演叶伟信拍摄的影片《梁山伯与朱丽叶》,他与吴君如联袂主演,那不仅是一个好故事,还让我第一次看到插科打诨的吴君如演起大青衣来毫不含糊,而岁数已大常扮演恶棍毒枭的吴镇宇却让人爱怜叹息。
《罗拉的诅咒》让吴镇宇在爱情文艺片(尽管有惊悚片的包装)的脚步又往前延伸了一下,非常令人欣喜。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内地版的片子,全部采用了吴镇宇自己的配音,他努力地抠每一个字的国语发言,录音师安巍也付出了极大辛劳,但对于习惯了听流畅国语的观者来说,还是会觉得别扭,甚至有人会觉得在他的表演上打了些折扣。
这就如同梁家辉在《周渔的火车》中那一口令人笑场的普通话一样。
试想,如果周星星同学在所有大话西游里都用他那一口蹩脚国语说台词的话,那无厘头的程度会不会因此降低了呢?
李虹的想法是,台词是演员表演的一部分。
这个,也对,不过得等老吴说得进步了以后再让他说啊:)三、其他想写写他们。
不仅因为他们是我的同学。
还因为他们在这个片子当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和成熟,还因为现在的电影环境,让我都想说说话。
导演李虹,自97年毕业后到今天,一共拍摄了三部影片,第一部《伴你高飞》,第二部《黑白》,第三部《诅咒》。
当年93级导演班一共12个同学,目前拍摄了胶片的有3人,她,杨超(《旅程》的导演)和毛小睿(《花儿怒放》等片的导演)。
93年到现在已经12年了,12年里,李虹和小睿算是拍得多的人了,平均4年1部。
这是一个吝啬的数字,但即便是这个数字,也是很多同学不可企及的标杆。
能够拍上电影的人,不仅需要有好的专业准备,还需要碰到非常合适的合作者,对于导演来说,搭建一个自己的班子并不难,但遇到一个好的投资商,制片人以及发行团体,就非常不易。
片子拍出来了,还需要有人去看,不是买碟看,而是去电影院买票看。
如果这一次票房上非常凄惨,那么下一次的投资就有可能搁浅。
李虹的三部片子都可圈可点,但第一部是儿童片,除了行内人皆知,观众知道的人寥寥;第二部《黑白》是胶片拍摄的电视电影,但央视6频道的播出,又能让几个人看到这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呢?
第三部,正在上映,北京地区已经上映一周,还有一周时间就要撤档,这个时期,前有《佐罗》,后有《哈里波特》,在两个商业大片的夹击下,目前《诅咒》安排的放映时间只能是在白天和深夜,试想,这样的档期,又有几个有心人能拨云见雾地去看看一个女性导演三年的心血呢?
是票价贵么?
那《哈里波特》的票价才够贵,但票房会惊人地高。
这是一个循环系统的整饬工程。
低成本的投入只能给新人,而低成本首先意味着宣传上不会花太多的钱,换句话说,就是能不宣传就不宣传了,特技能不做就不做了,大宛演员你面子够门路多你自己请,你要请不来就都非职业,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成本低。
而成本高的宣传费用也高得惊人,各种假招子真消息轮番轰炸,花出去的钱不知道可以拍多少锐意革新的小电影。
好了,牢骚太多防肠断!
为了有益健康,继续延续主题罢。
李虹的这部影片延续了她一贯对胶片的掌控能力,她沉静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和叛逆的心,在她的影片当中也成为个人风格的一面旗帜。
如果大家没看过她的任何一部作品,那么,请用你们可以找到的渠道去看看吧。
《伴你高飞》讲的是一个小男孩跟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儿童片里竟然拍出了摇滚味道。
毋庸置疑,那是不甘流俗和本不流俗的自然流露。
盼望着这个美丽的可爱的上海丫头回归普通人生活,有机会为劳苦大众拍摄一部绝佳电影:)安巍是本片录音师兼作曲。
他的作品非常多,他是李虹几个片子在声音上的合作者,同时,也是《走向共和》、《军人机密》等剧的录音兼作曲。
记得网上还曾有网友在开玩笑“跪求《军人机密》主题歌”的帖子,说给安巍听,安巍激动地说在哪里在哪里,我要满足我饭丝的要求。
呵呵。
安巍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者,他天生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的好性情,如果他不干活,你永远无法把这样一个成天吃喝玩乐似乎不思进取的人与一个其实忒有想法并且才华横溢的好青年联系在一起。
这个片子,他坚定不移地跟导演奋战,从头至尾的陪伴和建议,让你看到他身上竟闪烁兄弟般的江湖侠义。
本片当中,如果你被惊吓,可找拟音师安巍算帐,因为他可是铆足了劲要吓大家;如果你听到他悠扬哀伤的钢琴段落而心有所动,那么算账的事就算了吧:)袁枫,美术师。
福建人,毕业后去了上影厂。
在学校里,他属于无声无息的那一种。
你听不到他的发言,甚至笑声。
但是,你去看,看这个片子里的色彩,环境,道具,看他的选择,和他的留白。
杭州浙大老屋,却抽离了杭州的特色建筑,突出了城市,模糊了范围,有红顶的老房子,有枝桠漫天的绿树,有木桥,还有落叶和雨。
简约的室内设计和喷薄的舞台,动和静,都是画家的脉搏。
那里面有李虹的理解,有袁枫的设计,最后呈现出海派电影的精致和唯美。
如果没有谋杀,没有猜疑,只有爱,这该是怎样的享受啊。
他们都是默默耕耘,正在崛起的一代,对他们的支持和关注,就是对才华和心血最好的回报。
先是故弄玄虚很悬疑的讲了个故事,然后硬是拽出个结尾,最后用不能再白的话把道理说给你听...只是冲着“吴镇宇”三个字去看的。
“演过烂片,但没演过烂角色”吴镇宇的话再次被验证。
说这部片子很烂有点言重,不过“故弄玄虚、拼凑故事、内容空洞”,你是跑不掉的。
画面和配乐方面还是过关的,赞一个。
看这个片子是因为对一个人的好奇田原晓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偶尔听到一个叫跳房子的乐队的一首叫做“A Wishful Way”的歌就开始奇怪唱歌的会是怎么样一个人结果发现,这个出生于85年的小姑娘,很是不凡,更惊奇的是此人最喜欢的电影正是本人非常喜欢的fight club好感陡增说回电影片子的开头清冷的色调和空灵的音乐恐怖的气氛营造的很好还有拖地的清洁女工那张阴森诡异的脸简直就叫我这种一向拒看恐怖片的人有立马关掉不看的冲动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小美被毒死之后“谁是凶手”成为推动电影发展的动力于是我开始为编剧担心,会是谁呢?
是田原的话,原因不外乎希望得到主演舞剧的机会,或者因为小美曾是男友镇宇的前女友的情杀,而导演也不断的强调田原小时候的不幸经历,以及对成年后的心理影响,好像暗示她心理变态大爆发的可能是镇宇的话,原因要么是帮助现在的女友田原得到舞剧主角,或者是因为和小美的感情纠葛。
前者简直就说不通,心理变态大爆发的理由也太儿戏了,毕竟是杀人啊。
后者么,很可能用于导演是在圆不了场的情况下,“谁杀了她”实在难以回答的时候,干脆提起往事种种,给镇宇生编出足够杀人的理由,当然,电影也很由此陷入烂片的境地。
至于别人么?
那就只好是导演半路放进来一个角色,无关乎什么说得通说不通,反正导演故事编的没法圆场了,只好胡乱“请”个什么或者有某种足够杀人的原因的(事实是果然是这个),或者就是他妈心理变态的人没什么了不起的理由的家伙充当杀人凶手(这是我最怕的一种白痴结局,片子进行的时候我一直害怕那个刚从监狱出来的哥们成为这个家伙,还好这个没有一句台词哥们被导演安排挂掉,让我着实长吁一口气)。
果然,导演好像实在不晓得怎么结束电影了,在片子快结束的时候,于是拉个前面没什么表现的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舞剧团团长,因爱镇宇(有夫之妇),受人要挟,进而生恨,杀人灭口,一笔解释所有问题。
既然导演解决不了问题了,拉中年妇女进来了,何必还要故意引观众去相信是田原杀人呢?
我想中年妇女跟镇宇说小美和田原的不好的时候,事情已经跟明白了嘛,就是这个中年妇女杀人嘛,导演还自作多情的叫观众傻乎乎的跟着镇宇一起误会田原杀人,然后因此自杀镇宇自杀这事挺怪,导演的意思大概是,镇宇相信是田原杀人且向自己撒谎不肯承认,被自己相信的爱人一骗再骗,就崩溃了,就自杀了。
这它妈不是扯淡嘛,就是想叫人死也得编个靠铺的理由嘛,不能为了故事发展下去就胡乱安排角色理由不足就的去自杀嘛。
(镇宇的死,推动了故事的结束,导致变态中年妇女承认杀人,因为她杀人就是因为镇宇嘛,镇宇都被导演安排自杀了,所以她也就崩溃了,自杀随镇宇去了,她的杀人事迹也就在遗书里承认了)当然话说到这儿,人可能说:人家导演主旨不是讲玄疑的故事,人家是借着这个外壳讲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镇宇自杀之前说的话:每个人都有太多的秘密,保守秘密,其实,是为了对方不受到伤害。
敬佩这种宽容的心态
我网上看的。
06年。
我不记得有这片子。
看着有点恐怖来的。
所以快进了。
其实人不是赵田原杀的。
但是为什么不打120呢。
我一直不明白然后就是大家都说赵田原是个挺不凡的女子。
其实也是机会眷顾了有准备的人。
唯一太让人郁闷的就是吴镇宇和田原年龄差距太大了。
全程无尿点。
还不错的。
毕竟北语学英语的,10个有9个女生都很一般。
你说能拍出什么呢?
你以为你奥斯卡啊?
给别人要求不要太高。
情节还是很不错的,很多细节和线索设置的也比较巧妙,演员的表演也不错,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种因为怕受到误会而不得不隐藏某个秘密,却越抹越黑的内心恐惧和无助。
--如果一定要把它算作恐怕片的话,也许这样解读“恐怖”更合适吧。
美中不足的是吴镇宇的配音保留了香港口音,听起来有些别扭。
另外最后的结局揭开的太直白太突然了,不如留些暗示给观众更好。
影片导演都说了,“这其实是一部爱情片,算不上惊悚片。
”所以,有点儿悬疑,但并不惊恐。
影片原名《秘密》,引用几句影片中主人公对秘密的解读:“秘密,我不说,是因为都过去了。
”——吴镇宇“秘密你不说,我便不问。
但你不该欺骗。
”——田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侯不说,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爱的人受伤害。
”——吴镇宇 另外,吴镇宇和田原确实演的不错。
一个神经;一个神秘。
这本电影吸引我去看,是因为有田原和吴镇宇。
电影看了以后没什么感觉,但是吴的神经质的演技体现的很突出,田原的眼睛我很喜欢总是像很纯真,让人忍不住想保护她,可是又觉得她有自己的世界还是远远的看着就好像猫米一样的小女人。
很喜欢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如下到道理:1。
不要交太多女朋友。
隐瞒情史是很累人的事。
2。
尤其别在工作的地方交太多女朋友,她们彼此认识,隐瞒的情史终究会暴露。
3。
当男人变心时,要懂得及时放下。
以免有一天自己冲动起来会谋杀前男友的新女友。
4。
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
别人随时会被人谋杀,你就会被怀疑是凶手。
5。
想要隐瞒情史,就不要乱放与ex的合照。
6。
约会不要选择在楼顶,以免随时发现了爱人的秘密争执起来会堕楼。
7。
别再相信用情色作噱头的国产悬疑片。
此片仅有的两星是吴镇宇出卖色相和演技挣回来的……
一流的演员,垃圾的编剧。一部烂片。
吴镇宇烂片的不断的开始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既不恐怖也不悬疑
我喜欢,让我想起了那些纠结争斗的故事
超级大烂片 田原你为什么要这样
就是因为吴镇宇才去看的~~~演的到位 其他的就不想多说了 整体质量不高
田原为什么要接这种电影
拍摄地之江大学不错,氛围不错,演员不错,小美很美,脸蛋漂亮,身材好,像内衣模特。这片子文艺感十足,但没看真切。记住了那个美女隋俊波。
我迷迷糊糊的竟然比钟钟拉着、快进3分钟看完剧情还不知甚解
纯粹冲着吴镇宇去看的
吴镇宇演得很好
除了吴镇宇的演技之外,无一可看。
这时,导演给了观众一个迷――小美是田原的灯光师男友镇宇(吴镇宇 饰)的前女友,而镇宇与田又在小美死后先后来到了化妆间。
你的秘密和压力全写在脸上,却不忘把剧本中的宠爱是时候带出来,那吻和抚摸全都恰到好处,演的一点不过火,也不欠火候,正正好好。我明白这导演为什么愿意等你那么久,因为换个人这片子真是没法看了。把一个落魄的挣扎的男人的眼神也演的那么勾魂摄魄,完全没有演的痕迹。所有星都给弗朗西斯吴。
一个让我笑了十几次的恐怖片
为了田原看的。那时候还婴儿肥呢,上镜确实没优势。剧情一般,有漏洞,有些地方不合常理。连田原的演技都没什么惊喜,不过她20岁左右的时候,眼神里就藏着那么多东西,真的是超乎年龄的成熟。还有激情戏什么的,小姑娘不容易。
中国的导演都吃屎了吗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