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本人是抱着观看一部恐怖片的态度去观看这么一个东西。
开场,人不少,哦,那是错觉,只是影院比较小罢啦。
好吧,没关系的,爆米花至少还是原味的没有卖光。
那几个童鞋刚开口说出话的时候我就震惊了,作为一个没看过多少国产电影的土包子,我十分惊讶为什么他有字幕,而诸如玩具3什么的就没有,费解中。。。
(大家见笑了)废话不说了,总之当那位女童鞋说出“我看到胭脂了的时候”,我还真没把这个和恐怖片联系到一起,当我和其他同学用看精神病的眼光逼走小说家连同那位女同学时,女童鞋变身怪盗偷走任务物品。
(画外音:任务完成)他动作片的外衣就露了出来。
好的,接下来悬疑了,来到作者的家中(我的妈呀,这是家吗,七夜了)。
几抹红色刺激了我的神经,好的,还是能看的吗!
不知不觉我又说了几句废话,活像这部片子。
接下来它表现出了一些戏剧本色,“孙子孙子”叫着的两人让我不禁笑出了声。
很好,哈哈哈。
有时候多元化是不知不觉的,就像这个社会。
当那个“孙子”(我要尊重他,他叫孙子楚,因为他演过一部伟大的国产戏剧《疯狂的石头》)。
多元化下的结果是本片由加入了科幻元素,这个。。。。。
我只能说,孙子楚让这个元素成功烘托了本片的笑点。
好了,罗曼蒂克的东西总是在任何地方出现,一段穿越了千古爱情,两个在感情道路上手足无措的男女最终离散。
对于这种东西,我还能说什么呢,爱情总是不合时宜的出现,更不合时宜的是,杯具也伴随着出生了。
当男主角在井边断气时,我终于喘过了气——谢天谢地!
该结束的还是会结束的!
但那只是昙花一现。
OK,更让我喘不过气的出现了,哦不对,那叫吐血。
最后,女主角微笑着“穿越”,在新书发布会上接受记者提问。
好的,这叫什么?
整部影片已经多元化的没边了。。。。。。
事实正如十年前的韩寒同学所言,全能即是全不能。
更何况这么一部连男主角都很“郭敬明”的经典之作呢!!!
今天刚看完了这部电影,说到底我没有看过《荒村公寓》这本书,看完这部电影我更不会去想看这本书了...整部电影觉得没头没尾,剧情也平平,没有一点跌宕起伏,没有一点高潮,说这是一部恐怖片?
整部电影下来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觉得恐怖的。
说这是一部爱情片?
也没觉得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有多么的刻骨铭心...总结下就是,这部电影是低成本、主题不明确、内容不丰富,无聊至极的爱情恐怖片...
我不知道原著作者蔡骏是否好好审了剧本,将本来一部不错的悬疑小说改编成如此不知所云的电影。
不怎么样的演员在配上非常糟糕的剧情,绝配!
没惊悚,没感动,没爱情,没演技,再一次浪费了我对恐怖片的热爱,再一次告诫自己不要再看国产的所谓恐怖片。
另外,一部名为《荒村公寓》的电影,甚至连一个荒村大宅的整体镜头都没有,我觉得还不如叫《荒村枯井》来得直接。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片子有多么烂,那么请看;如果你想照着原著的想象去看,那么我奉劝,还是洗洗睡吧!
尽管大多数导演在拍片的时候,不是一开始就往烂了拍吧,不是自己找骂而拍的吧,怎奈,看完之后,我只想摔过去一个大大的酸梅!
名字还叫《荒村公寓》,但剧本改得只剩几个名字还是原样,情节具有颠覆性。
但是前面都还可以说过得去,有硬伤但还不算致命,最坏我们这些观众还能找得上节奏。
在那个孙子楚大谈电磁波时,我被雷了个好的。
好好的恐怖片来讲什么科学解释,很恐怖。
我本以为这就已经够雷了的。
但是!!
结尾简直就是天雷,看到欧阳小枝抱着一本书在那里开新书发布会,我当时直接雷倒了。
的确很恶心,很恐怖外加很惊悚!
我觉得整部《荒村公寓》最惊悚部分的就是这里了,突然来了个360度的大摆尾......什么感觉各位自己有数。
结尾直接把这部电影的整体观感给打回到石器时代。
烂得少不如烂得巧,这就是烂得巧的典范。
在广垫总橘的“强力防鬼”的规则之下,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过关,不得不说是国产电影的悲哀。
本来想给个65分,但是这里没有这个选项,为了鼓励一下在“N座大山”下求生的中国导演编剧们,我给个80,来推荐一下(咬牙切齿,强人恶心ing)好了。
一个搞不清自己是谁的男人,名叫“郭敬”(根据影片,郭敬敬是弄死胭脂的村民之一)是个作家写了胭脂的故事名叫《荒村》,(郭敬后来遇到四个读者的故事,(根据影片,读者其实是不存在的)(根据影片,装成胭脂的就是郭敬女友小枝,也就是那个在出血的东西)。
由于爱情猜测和测试带来的近期失忆和脑溢血,让四个读者和作者认不得眼前的人,只记得很久以前的人,并在七天后脑出血中死去),因此作者与女友互相救助不离不弃的故事。
(根据影片,作家其实是怀疑过女友的)欧阳小枝到底是谁?
最后黄小枝发布了《荒村》这本小说以纪念车祸的男友植物人的故事。
黄小枝又是谁?
影片有N个故事套在一起的时空扭曲在一起.这是一个失忆的错乱的感情创伤的故事,这才是“小枝”要讲述的,一个幻想真爱的情感饥渴症病人,面对真爱的人,曾经相爱如今不相识,相逢如果只在初识,什么是真爱,又真爱过吗?
一段痛苦的感情创伤,却用了一串很凄美的故事《荒村公寓》来寄寓,所以不断地问,真爱是不能猜测的吗?
真爱是什么根据影片,错拿了不是自己东西总是要还的。
归还胭脂玉佩,是否愈合了伤痛或饥渴,不再流血,不再失忆……
无语,刚刚快写完了,居然被自己关了。
看到宣传画还蛮有味道的,还以为会把我吓倒。
看了以后……悔翻了,人家生日那天就是特地去看得惊悚片。
居然把我糊弄了一番,张雨绮怎么会去演恐怖片的,余文乐的演技8错8错,就是接了一个烂片。
情节不吓人,弄了半天都没看到胭脂(电影中的女),就是那几个大学生死的特写满血腥的,出了电影院感觉自己是看了中国版的死神来了。
人么一个个的死掉,就是结局有点雷人,居然是什么小说家(张雨绮演的)写的小说,然后在开记者招待会,那四个大学上是她的好友,余文乐饰演的是她的男友,因为出车祸后变成植物人了。
纵观国内当代悬疑小说界,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当然要算蔡骏了。
2010年8月,蔡骏最富盛名的长篇小说《荒村公寓》终于被搬上了大荧幕。
而在此之前,他也有多部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2004年,长篇小说《诅咒》改编成电视剧《魂断楼兰》;2007年,长篇小说《地狱的第19层》被改编成电影《第19层空间》,2008年,中篇小说《荒村》被改编成电影《荒村客栈》。
8月21日,我和蔡骏铁杆书迷张超兄一同过观看了《荒村公寓》。
在我的朋友当中,有两人堪称蔡骏的铁杆书迷,其一便是张超兄。
其二便是我的校友、小我一届的孙磊,他写的《人间》书评曾发表于《谜小说》2010年第1辑。
2007年蔡骏到长春签售时,我二人曾一同前往,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蔡骏的签售(详见华斯比手记第二弹),2008年,我们又一起观看了电影《第19层空间》。
话说这二人都是从蔡骏刚出道开始就一直关注其作品,相比之下,而我只能算是半路出家,是从《天机》在《悬疑志》上连载才开始看蔡骏的小说的,可以说已经很晚了,早期作品也只看过《旋转门》而已(其实已经不算早了)。
所以,在看电影《荒村公寓》之前,我并未看过原著,想来应该不会受小说的影响而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应该说,很多人看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都会不自觉地要拿电影和原著来比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取的。
把一部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拍成一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电影,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有时候电影根本无法再现小说的全貌,导演只能选取原著中一些经典的情节来拍,或者干脆把故事推到重来,按照自己心中的“原著”来拍摄,其实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导演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对原著也有自己的理解,观众和原作者无权干涉导演怎样来拍他的故事。
况且,作者将拍摄版权卖掉了,也就不应该在做过多干涉了,这就好比古时候地主把女儿嫁出去了,好处已经收了,至于女儿婚后生活幸福与否,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话说回来,相信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样是没看过原著而先去看的电影,并期望着看完这部电影以后能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去读原著。
其实这部分人应该是幸运的,他们带着一颗毫无偏见的心去欣赏一部“恐怖”电影,谁曾想,这并不是一部好的恐怖电影,甚至没有几个刺激的吓人镜头。
不过这不要紧,导演曾坦言要拍一个爱情故事,蔡骏也说他小说的本质就是爱情小说,如果光讲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倒也不错,但电影还是要和原著拉上关系的,毕竟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嘛,原著中的一些设定啊,谜团啊自然是要用到的,所以在一个时间并不算长的电影里即要讲一个爱情故事,又要照顾原著情节,结果给人的感觉有点夹生了,故事有些俗套,情节没有完全展开又导致一些谜团解释得也比较牵强。
所以,以一般的好电影的标准来评判它,也只能给一个中下的分数。
我觉得,作为一个没看过原著的人来看这部电影,我都觉得它很失败,更何况那些蔡骏的铁杆粉丝了,不大骂其“烂”还能骂什么呢?
只不过可怜那些想在看完电影之后打算看原著的人会望而却步了,不过估计也会有像我这样的,想要看看原著到底要比电影强多少倍吧?
说到这里,倒想谈一谈悬疑小说的影视改编问题。
其实在大陆由原创悬疑推理小说(包括公安刑侦题材)而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很少,很多都是直接创作电视剧本,拍摄成电视剧的。
这些剧集多数采用单元剧的形式,十多集一个故事,总长三四十集的样子,也有短一些的,一两集就一个案子,一共二三十集左右。
相比之下,日本的悬疑推理剧集则要短许多,一季十集左右,大多根据畅销小说改变。
由于两国拍摄剧集的理念和模式以及观众的观赏习惯也不同,所以无法负责,但依我看来,悬疑推理剧的影视改编还是有样本可供参考的,就是香港拍摄的一些电视剧,譬如经典的卫斯理系列。
卫斯理系列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系列”小说,这个系列由多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关联的故事组成,其实卫斯理的许多小说篇幅都不太长,有的也就比中篇稍长,短一点的故事拍个三四集的长度应该不是问题,七八个故事连在一起,三十集左右的篇幅也就出来了,出主人公外,系列中的其他人物都是可以反复出现的。
几个小单元组成一个大长篇,每个单元有一个故事、一个主题,也可以有一个大悬念、大主题贯穿整篇。
反观大陆的原创悬疑,也有不少深入人心的系列作品。
那多的手记系列,周浩晖的罗飞系列,雷米的方木系列,上官午夜的古小烟系列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仿照香港拍卫斯理系列的方式来拍的,但关键是看你如何改编,这就需要一个高明的编剧了,例如,那多手记和卫斯理系列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有不少故事发生在国外,怎样依照(或改变)故事情节巧妙地将这些场景转换到国内而显得不那么突兀确实很需要技巧了。
当然也可以在摄影棚里拍,动用电脑特技后期合成,但显然前者更加考验编剧的水平了。
如果观众非要看、导演也非要拍一个原汁原味的电视剧的话(导演可能是作者的书迷),那剧本的改动自然要小,尽量贴近原著,那么编剧就要熟悉原著,之前做好功课,可以和作者本人和一些资深的读者一起交流改编的意见等。
影视剧毕竟不是小说,完全和原著一样几乎不太可能,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改编后的影视剧,我们更想看贴近原著的作品,这是我们渴望把文字影像化的一种冲动,但即使和原著差距比较大也不应恶语相加,拍出来得比原作更胜一筹也说不定呢,《潜伏》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2010年9月8日
这是在邪晓拌摆子,港点什么东西啊, 十到你脑壳
不想多说这是多烂的国产恐怖片。
本来想着几个小伙伴半夜看看恐怖片能够吓出一身汗,没想到看了大半,还睡着的睡着了,该吐槽的吐槽,我脸都快凑到屏幕上了,还是没有高能。
只有莫名其妙出现的调情镜头,真心无语。
地点切换的也是很奇怪,荒村公寓的公寓在片子里面似乎出现的少的可怜。
正常但令我失望的是国产恐怖片还是以吓不到人为告终。
情节不好。
演技不好。
气氛不好。
那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好的?
所以我一下子评了个差评,还有我的半价25元钱。
罗志良导演,请你告诉我,拍出这么没有创意的电影,你是不是应该离开电影界了。
本来对余文乐因为志明与春娇改观了,为什么他还陪着这么个烂导演一起疯哈。
哎。
别说恐怖片了。
就是以闷到极致没有感动还是某作女在自己YY的电影。
太无聊了。
以后还去不去电影院看国产片了。
靠。
感觉跟原著没啥关系
没看出惊悚。没啥感觉。
啊?余文乐?啊?张雨绮??我一个都没认出来,那个大胖子姐姐是张雨绮吗?
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一部电影,墙倒众人推吧,其实人家也有《盗梦空间》的结构呀,怎么就没人看出来呢?
舒缓的叙事手法是我喜欢的,真正意义上看的第二部号称惊悚的电影,没感觉很恐怖,没有突如其发的配乐效果,不错
打一星都觉得高了!
怎一个烂字了得
一个星星专门给演春雨的秦子涵。。。就喜欢这样的脸。。~~嘎嘎
一星我都不想星的。。
10多年不进电影院,昨晚和朋友无聊,进去一看。靠!原来可以有这么烂的电影……
温馨的爱情片,
小说很喜欢 估计电影就不敢恭维了
JUST SO SO
【和黄逼逼在2010七夕看的电影 小妹妹逼他买了一朵玫瑰送给我 我们的第二场电影(继续谁他妈谈恋爱看这些啊卧槽)】
《荒村公寓》既不恐怖,也不好笑,里面唯一表演及格的也就是余文乐。张雨绮小姐,您的嗓音跟以前赵薇一样,真不适合念台词。
别把他说得那么不堪,胭脂也许并不存在,但那只是一种象征,一个代表。蔡骏写作的目的也并非是“逗你玩”everything has it's meaning of exist.
其实是部爱情片,所以期待恐怖的人会无比失望。我眼里只看到那么一两对小情侣。片中小说的结局很没意思。
真的有人花钱进电影院看这种完全没有逻辑的电影么
少有的让我感动的香港电影
可恶的小狮子你失望了吧~ 这不是恐怖片~~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