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的战斗机,槽点无数。
持假枪的劫匪在面对一众荷枪实弹的特警时还有心情听白百合的情感史,还跟她一起讨论,在得知有个洞可以逃出生天的时候为什么当着众人还有银行监控器的面摘掉面具 在有充足时间拿着钱跑路时为什么还要杀人灭口 他们有时间把四个人绑起来并浇汽油还跟他们聊天吗!
他们自己没有带着汽油 那么火锅店里的汽油在哪来的 难道开火锅店的还至于无脑到自备几桶汽油在店里 这不就是定时炸弹吗?
既然想杀人灭口 为什么还留着银行里一干职员的命,否则杀他们四个人只会让罪责加重加浪费时间 这么无脑就不要来抢银行了吧!
再看看为四个劫匪选的角色 ,尼玛是来参加选美的嘛 一帮小白脸!
那个七哥在上一秒被撞的不省人事,话都说不出来,然后下一秒就生龙活虎的指挥着一干人大吼 “把他们都给我弄残!
”白百合一点伤都没受,在看到自己心心念念十几年的男神在气息奄奄的情况下提着一把微型水果刀追那个亡命之徒的时候 只是徒劳的喊几声 别追了!!
就不能站起来拉住他吗!
槽点让人吐之不尽!
本来先看的豆瓣评分 真的以为能有两杆大烟枪的水平 所以不敢落下一秒钟 ,生怕错过就会导致后边看不明白 看来是我多虑了。
《火锅英雄》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类型影片,从可以得到投资拍出来,到请陈坤和其他主演,进而上映,且取得到目前为止两亿多的票房,这个实在是映证了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成熟。
盘子变得大,然后各种类型都有了一席之地。
为了确认一下这部影片的手法和灵感,专门回去补了一下片子中间致敬的杜琪峰的《PTU》(机动部队)。
《火锅》整体带点黑色幽默的故事基调,比起杜琪峰的PTU要活泼很多,色彩方面因为调色的原因,也丰富了许多,和唐探几乎是一 个风格,也算是最近国产片比较流行的风格了,鲜艳,浓烈,高饱和高对比。
从剧本上来说,非常个性化。
以大量的巧合来填充的故事风格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
巧合代替了选择,人物的生死更是有一种被命运操纵的无常感。
搭配上黑色幽默带点讽刺和情怀的故事主题,格外的契合。
虽说是致敬PTU,但其实以巧合来串联的故事很多。
不过不管在国外或者国内,这类故事都不是主流。
为什么呢?
主要是在于大众的集体潜意识。
人类大多数,是相信自己的努力,选择,可以决定事情的结果,而不是依靠命运或者巧合的。
这是人类这个群体的特点。
但是在华语片商业片中,这种类型并不常见,算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PTU故事主动力是悬疑,受众相对小。
不管导演是从商业性还是个人喜好出发,客观上《火锅英雄》并未采用大量的悬疑要素,只在感情线中留了悬念。
如此,故事只能把巧合更加突出,并把故事结构变成串联而不是并行。
由此引出强烈的冲突,吸引你把注意力留下。
但是这样的话,故事就容易一惊一乍(可信度不够)。
但观影感觉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这就是最需要点赞的地方了。
片子依靠视听语言打造了极强的沉浸感,让人完完全全跟着主角的情绪在走。
不管是被打,被压抑,被不公平对待,打人,对打,追人,都是把人的情绪渲染到极致。
一旦情绪跟上,那么对于故事来说,就容易非常认同了。
就算故事本身有一点瑕疵或者纰漏,但是因为情绪上来,就容易相信故事是真实发生。
当代观众的集体潜意识,片子极力呼应,年少时的理想,对真诚友谊的期盼,成年后的生活摧残,小时候的女神,拜金主义,被不公平的对待,社会势力和暴力,总有一天要冲破一切干趴那些欺负我的人等等,都点的很准,但都不是核心主题。
如果巧合组成的故事,主题一般是反讽人生根本无法被自己所选择,都是被命运之手安排,得志与否或者生或死都依靠偶然。
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后的顶层,观众会有种梦境般美好的不真实感的原因。
但故事最后时,那人虽然是巧合的车撞死的,但大部分却是主角依靠意志力打残的。
到底是要歌颂人物愤然而起的快意恩仇的精神呢,还是要延续前面的那种荒诞感?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故事前段就分裂了。
如果是后者的话,结局就有些扭曲。
这里主题的整体性就下降了一些。
感觉形式和技巧到位了,内涵部分没有特别集中。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视听语言带来的强烈的沉浸感 8.5剧本 8前段重巧合后段重人物选择所带来的主题的不明确感 7片子形式和技巧到位了,但对于内涵没有特别努力 7.5 总评:7.8值得去看80年生人杨庆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火锅英雄》具有很高的诚意和完成度,可以去看,也可顺便关注他之后的作品<图片1>
重庆火锅红彤彤的底料,把各种滋味的食材从锅里涮出来,都染成火辣辣香喷喷麻溜溜,既然取带火锅的片名,何不拍成更有其名字特色的痛快劲儿?
没必要变成致敬草蜢的青春犯罪片。
真正的抢劫犯一色的偶像小鲜肉,武力值要不要辣么牛?
干翻了二票老混混。
又影射了什么现实?
看到他们,总不由自主想起频发的未成年的戾气事件。
不知道这样电影是不是又有些什么好的或不好的示范作用。
四个老同学,已经被浇上汽油,火锅翻了,烟头来了,火还没得起。。。。
白悬了我一颗心。
好吧,导演怜惜,不火烧,可是一个人挣脱了绳索,另外三个是不是也可以站起来了也救援救援?
还有,我很不喜欢三个人都说“我喜欢你”。
第一个说喜欢感觉好吧每个屌丝都有喜欢的女神,第二个说喜欢咦是不是啊开玩笑的吧凑热闹的吧,第三个说喜欢简直尴尬症犯了苦死了的笑再不说喜欢对不起主题必须说出来。。。。
其实很想知道,曾经纯净热情的白色青春是怎么蜕变成一事无成赌债缠身的黑色颓然?
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得心里拔凉拔凉的,那如果还正直单纯热情的学生们看了和对比,会不会想着前程晦暗呢?
说回主题,面对那些无人监控堆积的钱山,红果果的诱惑,不用困顿,即使小康中产也会强烈地挑战底线,也会挑起占有的欲望。
假设我的隔壁是个误打误撞可以抵达的钱库,老式陈旧,没有监控(这是影片的最大bug,怎么可能等到政府发文才会想到安保,什么安保都不如金钱来得迅速和不拖沓),怎么都逃脱不了挣扎和伸手。
想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犯罪成本,不敢明着取,那能不能钱堆中间放些砖抵一抵呢?
唉。。。。。。
最后变成英雄,是不是要过审啊?
可能冷幽默我不太能接收到那个点,但是我觉得结局让我很匪夷所思,他把银行都挖了那么大个洞了,难道不用坐牢吗。
还有他那个兄弟应该杀人了吧,难道也不用坐牢。
而且白百何和那个女的争冰箱的那罐药,到底谁喝的啊。
难到就是为了说明她们两个有矛盾,这也有点太大材小用了吧。
最起码说下他为什么吃药吧,还有他为什么会变得那么懦弱,总觉得白百何的角色没有立体感,没有很鲜明的人物形象,感觉看完电影只记得他们三个卖火锅店,明明白百何也是计划当中的一个部分。
而且他们两个上学时的感情戏也有点唐突。
因为特殊国情使然,《火锅英雄》几乎从概念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某种困境,它以犯罪为主线,满满的黑色元素,主角们要深入其中,在尺度的边缘游走,不断挑起冲突,却又必须要在风暴之中体面地全身而退,合理,还得合法。
所以当三个落魄的好友第一次看到金库里的钱时,理智还是战胜了贪念,他们想要做的只是去补起那个洞,让一切看上去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可这还不够,必然会有意外到来,否则戏就无法演下去。
赌债只是个引子,而高潮的银行劫案在开篇便已上演,所有的悬念并不是谁导演了犯罪,而是这帮倒霉的家伙最终究竟结局如何。
陈坤与白百合构建了电影的另一条叙事线,一段在黑色犯罪电影中本应轻描淡写的青春爱情。
比较起预告片中心机深沉的模样,白百合的角色在电影中圣母得有点过于死板。
好在回到家乡的厂花突然开了窍,落魄狼狈被打成猪头都只是表象,一口地道爽脆的重庆话,耿直,火爆,血性,又不乏善良。
所以再穷困潦倒,也还是有曾经的女神喜欢他。
刘波这个角色就像是重庆洞口火锅,未必上得了厅堂,什么都有一点,但味道和成色十足。
杨庆和陈坤都是重庆娃儿,而电影中的重庆似乎也是久违了,这个或许是中国最具江湖气质的城市,曾经也是电影的宠儿,它本身就带着独有的黑色基调,嘉陵江、过江索道、城市中穿行而过的城铁、掩盖在鳞次栉比高楼下的老旧棚户、湿热天气、市井人烟,每个空镜都充满了戏剧的可能。
而杨庆用了极其仪式感的镜头来表现重庆,比如黑暗中豁然开朗的高架城轨,密如蚁穴的老旧高楼,暴雨中的黑伞如群花绽放,刘波与劫匪的生死追逐流淌其中,角色融入了城市,或者,城市也成为了角色。
“火锅”的故事未必谈得上新意,好些桥段都可以看出盖里奇的师承。
但好在整部电影讲得完整,逻辑虽不够顺畅但也没有过多硬伤。
边角角色稍嫌突兀,过于符号化(没错,说的就是那个银行富二代女),但主角们的性格与情感都还算可信感人。
或许杨庆还从杜琪峰与罗宏镇那里汲取了灵感,毕竟秦昊的破车上就印着“PTU机动部队”,而两帮恶人突然遭遇并驳火,成为主角们摆脱困境的终极方案,也已是此类电影相当标准的套路了。
不过,尽管俗是俗了些,但看过这么多次,依然还是会觉得有趣。
电影在打斗上的表现同样堪称大尺度,最后银行劫匪与江湖混混的乱战让人想起《黄海》里的朝族恶棍大战首尔黑帮,劈砍猛刺,刀刀见血,血腥程度在国内电影中也算少见,最后留意演职人员,果然是有韩国的动作团队在幕后操持。
电影中,角色因为压力,因为一念之差,或许犯下了错误,但电影用足够的篇幅去描绘他们的困境与窘迫,以及自我救赎。
厂花的脸肿胀不堪,依然锲而不舍地追逐劫匪,这事儿倒与正义无关,所以最后被表彰的英雄被替换成了充气娃娃(这不是鬼冢英吉才会干的事么?
)。
而那个不成器的男人豁出性命,只是要找回错过的爱情而已。
至此,那条在电影中显得并不算合贴的爱情线终于也完美地融入到了主线之中,红汤已滚,黑色幽默、犯罪、悬疑、动作、浪漫,一一入锅,汆烫数秒,敬请品尝。
在这乍暖还寒的四月,吃这样一顿重庆火锅,酣畅淋漓,通体舒畅,观众们的感觉应该是巴适的。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几年前那部小成本的《夜店》,《火锅英雄》也只是杨庆的第二部长片,剧作更完整,制作更精良,个人风格也已经非常突出。
我甚至会想,如果抛开审查的限制,让80后的杨庆甩开膀子干,比较74年的罗宏镇,他究竟会差上几分?
PS:1、电影的主题曲,又是赵英俊写的,连里面抢戏的口哨,也出自他。
我还记得很多年前,他在《夜店》中欠揍的贱样,谁会想到,一个卖座吉祥物,会就此诞生呢?
2、厂花是会用微表情演戏的男人,可以特别留意他第首次看到巨款时的嘴角。
3、除了陈坤,秦昊与喻恩泰的角色也非常立体有趣,可惜让秦昊学重庆话实在有点为难他了。
(文/杨时旸)除了散发着浓重三线逗逼喜剧气味的片名之外,《火锅英雄》几乎无可挑剔,哦,当然,我们还得忽略一下陈坤在前三分之二篇幅中糟糕的表演。
《火锅英雄》所带来的惊喜,不只是因为它本体的优秀,重要的是它可以代表着一类电影,给中国院线片某种启示。
中国院线片一直在巨型投资的大片和极端强调作者性的小片之间首鼠两端,前者永恒的形式大于内容,启用一帮僵尸脸的偶像表演着各种桥段的搞对象起码,后者的导演永远在上映前中后期分别进行着希冀、慨叹和扼腕的三段式抒情,用天问一样的语调声讨为什么市场份额和排片永远对自己如此不公。
但我们得明白,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应该是“中片”当道的,它不应该是只有《变形金刚》和《闯入者》的,我们不能只在《何以笙箫默》和王小帅之间进行选择。
枣核型的市场,中间最大的部分应该是以扎实的故事为主体,启用有一定号召力也有结实演技的演员——而不是偶像或者路人参演的——类型片。
但是,这种依赖故事的、中型投入中型产出的类型片,在中国这个每天爆出票房奇迹的国度里是近乎完全缺失的。
而《火锅英雄》用一个扎实的故事捍卫了类型片的尊严。
它告诉人们,在没有炫技特效,人物没有漫天乱飞或者动不动化身妖怪的情况下,在导演不是非要诉说个体苦难和历史命题的情形下,一个普通的当代故事,仍然可以把观众钉在影院的座位上。
更重要的是,这个当代故事不是布满柔和光圈的青春片,也不是充斥着滑稽动作的喜闹剧。
本质上,它写的是几个失败者的故事,几个年近中年,仍然没有挣脱落魄的男人,在金钱,友谊,爱情和绝境之间如何抉择,最终,成为了凡人英雄的故事。
或者,直接点说吧,它写的几乎是我们自己。
每一个困于凡间俗世的我们都可能面对一个命题——如何处理平庸、欲望以及他们的代价。
只不过《火锅英雄》用一个极端戏剧化的故事表达了对这一切的理解而已。
这样的悬疑动作类型片,成败都在于剧本。
是否可以营造出稍微悬空的精彩戏剧冲突,又是否可以让冲突的每一步都切实可信,这并不容易。
看得出来,导演杨庆对于好看且可信这一点,有着疯魔般的在乎。
选择重庆作为故事发生地,是绝妙的选择。
在中国几座具有个性的城市里,重庆与众不同。
除了这个故事本身需要的、那些防空洞的现实设定之外,重庆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电影本身。
这座连过马路有时都要乘坐电梯的山城,是中国少有的具有层次感的都市。
它依山而建的高楼奠定了当代都会的疏离气质,而多年留存下来的幽幽巷道又增加了一层悬念丛生的可能。
更何况这里还有漫天阴雨和江上的乌云。
还有哪里更适合安放这个有关欲望,暴力和救赎的故事呢?
因为地域,也因为故事结构本身的花样,《火锅英雄》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宁浩一举成名的《疯狂的石头》。
相比于外部的相似,其实,二者最大的或者说最深切的相同点在于对于故事的信任。
《火锅英雄》所有人物的出场和故事的起伏,都结实而巧妙得如同榫卯。
它以一个悬念十足的抢银行场景开场,然后切掉,开始晃晃悠悠地讲述几个失败者的日常,一家濒临倒闭的火锅店,三个从青春期就是好友的老同学,各自应付着自己俗常的麻烦,有的好赌,有的惧内,之后把事情推向高潮的、把一切搅乱的、最终又解救了他们的人物,也都在此时默默无闻地登场。
这个故事写作的美妙之处在于,所有人的登场都没有做作的铺垫,在每一个桥段中本分地扮演着自己的位置,而又总能在后来的情节推动上产生极其巧妙的重大作用。
每一个角色都成为了对方的支点,在不同的时候相互撬动着不同的杠杆。
很多人觉得,在中国拍摄黑色/犯罪/悬疑类型片有诸多限制,这是事实,但问题是,这题材和鬼片的硬性限定不同,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影响故事精彩程度的情形下,绕过这一切。
抛开中国的特殊情况不讲,单说商业类型片的本体要求,就是要讲一个有头有尾,并且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罪犯要死去或者伏法,“好人”要重见天日。
这不单单是某种道德要求,更是商业诉求,因为这样才符合商业性和最主流的人心期待。
导演杨成就是按照这种模块做了一次非常漂亮的叙述。
主人公有贪念也有理智,意外撞上了一群亡命之徒,在正义感、无奈和某种男人本能的雄心之下,怀揣着恐惧最终完成了一桩凡人壮举。
导演也非常明白,如果是警察义正辞严地让凶手伏法,一切将变得无聊透顶,所以,他安排了一场厮杀,俩群“坏人”在误会中解决了彼此,最后的漏网之鱼还死于意外车祸,这让包括在审查者、故事作者和观众在内的各方都得到了满足。
这部电影一方面严格地审核着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和本土性,也在某些视觉和气氛的营造上做了一些必要的微调,以便让一切更具有形式美感。
比如那一场绵密不停的大雨,比如小巷内俯拍的一把把挨挨挤挤的黑色雨伞,这一切都深得韩国罪案类型片的真传。
在这之外,那城铁中盲动的人潮,一次次呼啸而过的列车,甚至有了某些作者电影的气味。
不得不说,作为监制的陈国富真是这种类型片的不二人选。
无论《风声》,还是这一部《火锅英雄》,对于悬疑气氛的营造,对于解谜的乐趣,对于叙述稳定的操控,他都有着独到的把握。
这个故事中,有人间烟火,有俗常困惑,有复仇与杀戮,更何况,最终,他们还给出了一幕与成长相关的启示录。
开场以来的所有火锅镜头都是在阴暗压抑的防空洞中呈现的,而最后一场戏中,四个人吃起火锅,却是在天台上,从压抑到敞亮,这本身是对于视觉和气氛的一次舒缓,也是对整个故事走向的一次明喻。
就如同片中的那条暗线,当年,陈坤饰演的刘波不经意间吓走了一个欺负于小慧的小混混,而多年后,他发自内心的又一次真的解救了于小慧,或者说,于小慧解救了他们三个,因为这次冒险不只是经历上的一次意外,更是精神上的拔节。
开始,陈坤抢的是钱,后来,他拼死抢的是那封年少时的情书。
他面临过生死,已经知道,哪些东西更加重要。
一个中国类型片做到这一步,已经值得尊敬。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突兀的地方,其实也就是那几个带着面具的亡命徒的口音。
由于反面人物不能说特定地区的方言,那几个人都操持着一口混搭京腔的普通话,以至于从登场开始就有一种缺乏底气的喜感。
不知道这部缺乏炒作爆点的电影能取得怎样的票房收成,但是它的类型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
一个电影市场能稳健地走下去,依靠的必须是故事,而不是噱头。
(原文首发新浪娱乐)
我很喜欢重庆,喜欢重庆的地铁,喜欢重庆的九宫格火锅,还有小面。
然而非常不喜欢这个电影。
为什么钱库有一个那么大的洞,那么多天工作人员没人发现,抢匪把整个钱库都抢了还没发现这种bug就不提了主角刘波缺钱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好赌,欠了二十几万赌债,对没错,是赌债。
火锅店经营不善顶多卖了。
但是因为好赌欠出二十多万赌债。
导致追债的到他们家吓唬他外公,后来逼急了偷了钱库的钱,还想拿去用赌翻本……导致他兄弟为他打架,为他被打。
为他撞车抢钱,跟送自己车子的妻子离婚。
而刘波做了什么?
在眼镜帮他凿洞的时候拿反了图纸?
于小惠是个好姑娘,工作中正直不肯徇私,想变通的时候,能想出一个绝棒的计划帮那三个蠢货补洞。
real机智。
在绑匪暴力对待欺负自己的同事的时候,想骗绑匪把其他人关进有洞的钱库,牺牲自己一个,救所有其他同事,可谓智勇双全善良正义的好姑娘。
于小惠喜欢刘波不是因为刘波真的救了他,或者主观意识上想救她,而是因为他路过吵走了欺负她的人。
然后经过这一场闹剧,最后就要赔上一辈子了,我也是只能,呵呵呵姑且不说经营洞子火锅竟然能最后一个客人没有赔的承受不起了,以后再多拉一个人换个名字换个店能不能盈利。
这位火锅英雄,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人家妹子再说(因为压根看不粗来是真喜欢),先把赌债还了,赌瘾戒了再谈恋爱,败霍霍姑娘的一生,谢谢您了。
剧情只想给一星,还有一星给陈坤的国产小摩托,和每次骑摩托都正确佩戴安全帽的意识ps.就是不谈爱情,这也都不是啥好人啊。
刘波十几年的潦倒都是自找的,欠着高利贷一直口头拖着,放纵自己的外公抽烟烧掉了家。
许东也是不正经经营店,整天除了拜拜菩萨什么都不干,改革的方法就是去按摩店“考察”,帮兄弟的方式就是撞别人的车。
他们如果不发生这个意外,都是游走犯罪边缘,甚至非法装修已经违法了,最后因为遇到这事儿,就能因为只是坚守住人类底线反而成为了英雄,简直就是成年人的精神鸦片。
-(本来给了两星,因为有人留言反对,懒得理又得给点回应,所以多余的一星不给了。
)有人说别说三观正不正,很抱歉,我全文没说电影三观不正,我说的是,我不喜欢。
跟我谈三观的一律删。
有人说最后能守住底线就是自己的英雄,我就说一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和撸片小伙伴全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里好像xxx”。
像多了之后就觉无趣味。
致敬还是偷师,学生还是像死,最后还是取决于有没有鲜明的自我风格。
风格是没有的。
但是诚意和野心满满。
那么用心去构图的国产电影,倒叫人更觉得可惜了。
本来是很有意思的想法。
为什么要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发现地洞的全过程呢?
观众都知道有人要来打劫钱库,而且打劫的当天钱也并没有少,之后陈坤等人商量如何进入金库补水泥就成了过场戏--心知肚明这段情节都是过场戏的玩家们只想按esc跳剧情。
这当然也有好处,白百何脑补的那段偷入金库的方案,其bug再多实现可能再低,倒也不坑。
反正观众都知道你们这也就是随便说说随便想想。
片尾大乱斗,颜值逆天的大长腿劫匪们(PS:长成这样为什么要抢劫?
去当明星不是抢更多,还不犯法)陡然不抢钱改抢戏了。
饶是几个主角还在很力地表演如何割断线索,然而并没有人关心。
旁边制服少年或是长发飘扬或是花臂拉风或是眼罩play和一群黑道小哥正相爱相杀得欢,根本没有空来理主角好嘛,你们就是那里一直坐到明天天亮,玩着“小红,小明喜欢你”的家家,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并不影响剧情。
陈坤追着已经打了一轮被捅了几刀的颜值逆天的大长腿小鲜肉几条街,结果还没把人制住。
就是成功夺回一封十几年前没收到的,基本也不算是情书的东西,片名“英雄”两个字也用得太重了。
主角演的都是过场戏,加上剪辑不利索,节奏就不可避免地被拖慢了。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一阵讨论之后,觉得还是三一律吧。
既然导演省不得那么《暗夜骑士》的开头,那不如索性就以抢劫过程为主线,抢劫过程中可以自然出现女主角的背景及性格介绍。
把陈坤抹水泥的情节和抢劫放在同时发生。
至于洞怎么来的,三个火锅男都是谁,来金库意欲何为,这些情节都可以用闪回的方式插入--重点是要让观众不要一上来就搞清敌我关系。
不然我们就一心一意想按esc跳到抢劫当天。
看完这片,我另有一个收获--终于能分清白百何和王璐丹了。
尽管小伙伴们一直讲解前者是性冷淡脸后者是文青脸,然而我脸盲实在晚期无救。
这次get到窍门了:白百何胸大,而且是现在最流行的通天山根。
还有她念台词都是用气声念的,没有喜怒哀乐全是平铺直叙。
真是解决了我观影人生的一大难题。
“胆大骑龙骑虎。
”“莫得胆,骑龙骑虎太难咯。
”故事发生在火锅比出租车多的地方,重庆。
几位老同学合资开火锅店却因为资金运转不当而负债累累,为了赚钱而私自扩张,最后挖到了银行金库下面。
最后为了解决追债危机,填补非法挖出的洞而制定了一套计划,最后计划却因突发状况而未如期实施.....一条主线贯穿剧情,中间穿插几份青春故事和兄弟之情。
辛辣直接,简单粗暴,甚至有些夸张,就像那重庆的火锅。
本片顾名思义,英雄嘛,还是一部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影片。
血气方刚的白衣少年少年不顾眼角的血泪而挥刀子拳打脚踢。
表面痞气吊儿郎当,骨子里却坚守着心中那份“不妥协”的善良。
就算这部片子的逻辑并不严密,但跟着剧情走下来九十多分钟,还是会感动,酣畅淋漓。
《火锅英雄》讲述的是合伙开火锅店的三兄弟在扩充店面时意外挖开了银行金库,面对天降横财,三人陷入抉择。
这时与老同学重聚,又碰上劫匪抢金库,多个巧合杂糅在一起,展开了一个"洞"引发的"惊天大案"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感动我的主要是人物之间的感情。
一是炽热的兄弟情。
十几年的同学一路走过,从当初学校里一起组乐队,到毕业后一起开火锅店,再到如今一起卖火锅店。
兄弟之间或许当面骂骂咧咧甚至恨不得要动拳头,但转身依旧一股"我就是要帮你"的热血。
在刘波被追债时,许东说::"我的兄弟,我可以骂,我可以动手,但你一个外人不行。
"同学之间的情义是青春年少里最珍贵的感情,任时光荏苒,最纯真的永远不变。
二是青涩的爱情。
女主于小慧在三兄弟的同学时光里虽然只出现过短短的一段时间,但三人都没有忘记。
多年后的重逢,在男主刘波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的时候,女主于小慧大胆地开口,一眼就认出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刘波。
当年的暗恋是温馨的,悄悄在校工厂练习草蜢歌曲的白衣少年是青涩的,多年以后或明露或深藏的情感却是炽热的。
在刘波家被烧了后,于小慧和刘波之间的对话,两个人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小心翼翼的触碰曾经的记忆。
当再次面对自己年少第一次喜欢上的那个人时,有很多要说而说不出口的话。
影片中刘波拖着受伤的身体去追唯一逃出的劫匪时,开始我以为是为了追回那被抢走的金钱,到最后才恍然大悟,他所追的仅仅是那个包里的一封情书,他所执着的仅仅是那未曾细看过的只言片语,他要看看曾经错过了的爱情。
电影的结尾,在医院的楼顶上,一块开火锅店的兄弟们,还有女孩,大家坐在一起吃着火锅,红艳艳的辣椒,黄澄澄的麻油,白生生的蒜粒,新鲜的毛肚……吃着笑着,聊着未来聊着过去,聊着不如意聊着期望与梦想。
看完突然有点被陈坤黑转路人的趋势,有点能get到他的帅点,终于tc也能有个不走娘炮路线的man路线型男了。坤哥重庆话地道,看完去吃顿火锅惹。
光影、节奏、重庆的气味儿都好,那几个面具的特写尤其好。看得好爽。
看得出来想走盖里奇的路子,但一点都不像好吗,剧情太生硬,真的一点都没有说服力。至少疯狂的石头和赛车能让我觉得真的挺好,像电影。除了重庆火锅,其他的一点都不吸引我。
吸引人的主要是青春往事与迷影情结,包括确实试图将剧情融入重庆这座城市。同时,花哨的剧作以及熟悉的影像风格,也能获得加分。只是,太过草率的剧作处理,让这片子的剧情完全没法细想。原本应该压缩到一天的故事拖得太长,也拖出了太多漏洞。只是,仍想鼓励下杨庆导演,毕竟,他有想做出自己的风格
确信这是愚人节最好的礼物?逗你玩儿.......
剧本禁不起推敲,叙事很乱,设计的痕迹太重。明显有香港黑帮片痕迹,但是拍得却缺乏美感。
“国产”想要脱离“烂片”的后缀,首先得避免国语对白,但是烂的终归烂。方言和防空洞的设定别出心裁,但与主线始终脱离。情怀太丰富就容易把故事讲得太模糊。火锅店,抢劫案,同学情,为了讲而讲,为了戏剧色彩而营造戏剧性,从头到尾都很突兀很刻意。毫无逻辑,错漏百出,看得头疼。
英雄主义正三观,偷盗题材何至于?
现在来看方言片一般都不会太差。陈坤这张脸啊,真是颜值拯救世界,一张脸就值一星。劫匪为什么要打领带穿西裤去抢银行呢?以及看完灰常想吃火锅…
还不错,剧本很突出。高潮戏有点拖的太长——指的是最后的胡同追逐——导致张力有些涣散,消弥了部分紧张感。影片有些动作戏的运镜挺棒,有一点血腥特写,陈坤的表演可圈可点。
重庆这个充满立体空间感的城市,真是适合拍电影。尤其是在重庆看一部重庆电影,一出门就能看到电影中出现的那座千厮门大桥,蛮有意思。整体不错,细节有些不够好,还可以多一些“闲笔”镜头,能让“重庆感”更饱满一些。
开头很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边致敬黑色电影,一边致敬青春,虽然拖拉了一些,但是剧本完成度还是很高的。收尾大戏的服装、摄影、音乐、武指都充满着棒国的气息...泡菜英雄?别忘了最佳主角是重庆啊!!
本来以为是搞笑片,后来发现是动作片,还是韩式硬碰硬满屏血的动作片。。。主角没有动机,所以不管线索怎样巧妙都不会觉得酣畅淋漓。
没意思
一分给重庆罢
好看!至少比市面上80%的国产电影都好!节奏快,配乐赞,演员到位(秦和喻特别好,陈和白个别地方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失真了),方言的带入会让人想起《疯狂的石头》。国产片最好是能往小而美的方向上转,精细剧本,优化调度,提高演技,也会卖得好的。导演提升空间很大,不过值得期待。
营造出一种白百何倾心tfboys最终凑成一桌麻将的故事。同样是挖地道,怎么能挖得狼狈成这样,伍迪艾伦早年的《业余小偷》虽戏谑,至少不会强行卖感动。主演除了陈坤都苦练方言,这点还是要赞的。
有些地方设计的很巧妙,总体青涩了些,但生猛气质出来了,国内类型片离韩国不远了。
一般般吧。刚开始觉得还好,越往后看就没看下去的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