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笑容循着皱纹的轨迹,哪怕有狡黠,也免不了一点悲伤的联想。
也可能,是联想人我的问题。
所谓固步自封,也可以用来形容我们对于老年的预设。
譬如女孩的出场,相信不少人都会笔直联想到洛丽塔。
当然,她没洛丽塔的美,没洛丽塔的坏,只有对比过分年老的那份年轻。
略显粗野的年轻女孩暴露着大腿,不断灌入垃圾饮食,粗朴的生命力里不见优雅、不见才学,也不见成型的情感。
他爱她对待生命的粗陋肆意,或许吧。
老人的末路爱情故事,一两次触碰,三四个轻吻,少许金钱和纵容。
很可以多方多面地去理解,但其实,今天我的感受是,我希望我老爸、乃至我自己也能老了再爱一次。
这是福。
也需要能力。
根本不在乎爱上的是什么人,什么年龄,重要的是,爱,这件事情。
对老人而言,什么/怎样才能让他真的开心?
用什么才能抵抗时间吞噬掉的一切?
并没有。
但挡住她的手的那条老胳膊依然迅猛,反应强烈,这便足够让他笑一笑。
老头其实还不错,有同样孤独的老头作伴,在咖啡馆碰头,互到家中作乐,或是闲来无事一起看看墓碑和讣告,从报纸上和石头上的名字里认出相识的名字,脑海中过一遍曾经的镜头,然后互相搀拥着跳跳华尔兹,两份小悲伤起了化学反应就会变出一份小快乐。
老头抛弃了家人,对妻子说,我曾经爱过你,但只有一阵子,剩下的时间里,我只是fond of you。
确是真心坦言,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每个人都是如此。
最近我常常想,到底怎么样才叫爱一个人。
很难分清楚,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
此一时否定在爱,彼一时终成过去,才又肯信毕竟是爱过。
但爱一部电影和爱一个人相比,我能肯定前者更纯粹一点,也更短暂一点。
受了伤的老头并不能算是失恋,像是被年轻人不管不顾地低级爱恋所羞辱,独自戴着滑稽的绒线帽,拖沓的脚步划过落叶,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露天圆形剧场里,心中泛起嘈杂的、涌自一生的碎语叫嚣笑声哭泣呐喊,然后念一句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
自此之后,他的旅行总像是回潮,总在窗外快速离去。
或许是为了再次匹配观众们的联想定势,摇滚乐也开始转入古典乐。
片中的歌,每一次都那么恰到好处,女声唱词甜蜜清洁而又洞察明晰。
其实不用等到死也能这样体会一把这样的脑内波澜。
失恋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被羞辱则更容易,默默无声就可成事。
只是通常来说找不到无人剧院,好在我也不必重复丹麦王子的口头禅。
无论如何,和老年、和孤独、和深思有关的镜头,都是一个人头发不整坐在床边的模样。
因而床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
还有那栋小楼哦,我实在喜欢。
轻轨列车在背后,屋内的古典雕像装饰品微微摇晃,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拐角富足的清高里。
这是一部让我让我很惊讶的影片。
本以为会是很文绉绉的老头对青春明媚美少女的故事,实际却大相径庭:一个从不把性和爱分开的老男人,和一个乡下来的粗俗姑娘。
这样的组合似乎不太文艺。
但很现实。
缓慢的影片节奏,不时出现的略带色情意味的镜头都仍无法阻止我被整部影片的悲伤气氛所吸引,兴许是因为关注点在老年人身上吧,他们的各式生活被一点点展现了出来:烦恼,病痛,对于死亡的无力,对于生活参与的激情和麻木,对于过去的…全篇我最为伤痛的乃是莫里斯为了成全那对情侣而离开家独自散步到荒废剧院的那一幕。
他站在那里,喃喃着那句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而后他的一生向他袭来,所有他曾扮演的角色在他耳边活了过来。
生命在那时显得如此真实却又脆弱,一个行之将近的老人,一个每天身边都有着人去世的老人。
他曾经的妻子他的朋友都已经老去,面对这一残酷境况,一向温文而雅的莫里斯也不可避免地,绝望,悲伤,走到精神边缘。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莫里斯是会死的,满怀着他对Venus的爱和他对生命的爱死去。
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在结尾时他面对Venus的一次次"施舍"已全然无了能力。
他的激情已经随着生命的凋谢而渐渐消失,这不是他情愿与否的问题。
最后他吐出一句话,头偏在了Venus的肩上。
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
被煽情片培养的我我甚至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停止了呼吸。
然后他的爱神惊慌失措地逃离他身边,求助于人。
至始至终我都不喜欢Venus。
借着莫里斯对她的爱,她从他那里得到了多少东西?
而她呢,她却只知一次次宛若施舍般允许莫里斯触碰她。
我不是不理解她心中对于这种"畸形"感情的抵触,但她却实实在在伤害了莫里斯不止一次。
她对莫里斯的那一推,不仅打垮了莫里斯脆弱的身体,更是一举打破了莫里斯那本就很飘渺的梦。
从那一推开始眼泪就一直在我眼中打转。
到最后莫里斯浸足于心爱的大海中才终于落下。
这个老头子心中还怀揣着多少梦?
还有多少已经无法实现了?
我们不得而知,甚至都不知道他最后想对Venus说什么。
正如我永远无法知道去世的亲人还对我有着怎样的话语一般。
或而待到我垂垂老矣的那日,方能体会到这些。
但在此之前,我希望我能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去做,去行动,遗憾越少越好。
这样一来当我直面我末路的维纳斯才不会痛心不已,后悔无比。
首先我得承认此片中间睡着过两次............但睡着的原因也得澄清,与片子毫无关系,纯粹就是自己发困。
但不得不说,片子刚开始就让人想起曾有过共同感受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老人的故事我这边并不陌生,相信妈妈更不陌生,那是一个「如果你从未近距离以及长时间的接触就不会了解」的另外的世界。
于是这样的故事真叫人黯然神伤,因为这样的渴慕永远不会有任何结果。
然后真的好喜欢这篇评论: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97421/,我可以借用一下你那句话吗,它真的好美: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而你比它更美。
呵,岁月穷途末路,而爱与美生生不息。
最近看的最震撼的电影或是最给人以希望的电影是Venus。
爱情是不分年龄的,但爱情既需要激情,也需要体力,否则对年轻的一方来说似乎是有些不公平了,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男人爱的并非那个女子,他只是欣赏那种野性粗圹的生机,女子也没有爱上男人,对她而言,也许怜悯和希望得到爱慕的成分更多。
然而却不知为什么给人以希望。
一辈子想要追寻激情与快乐的人注定最后会孤独,因为大部分人不能够象他一样坚持到底,他们总有一天会归于平淡的生活,以旁观者的心态去欣赏青春,失去那份自在和恣意的感觉。
怎么会给奥爷主演的电影打低分呢,扣一分给女主相关的情节,英国teenager果然是地球上最抽象的生物之一。
(骂骂咧咧
Peter O’Toole as Hamlet, for the National Theatre [图源:shakespeare.fandom.com]这部电影对奥爷来说简直是本色出演,无处不在的莎士比亚(曾是 Peter hall口中最棒的哈姆雷特)、一把年纪还喜欢年轻女孩,以及跟前妻的关系(如果请Sian Philips来演将是绝杀😎)尤其废旧剧院那一段蒙太奇,就是他一生演艺事业的写照。
While age may have devoured O'Toole's youth, it has been utterly unable to touch his blistering talent, or his eyes which still sparkle with rakish light.想起《威尼斯之死》里无法完全理解的一段话: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上帝站在求爱的人那儿……换句话说,当心灵服服帖帖地拜倒在“美”前时,大自然也欣喜若狂。
(话说《末路爱神》跟《威尼斯之死》的部分主题何其相似!
)(虽然在《末路爱神》里被嫌弃是个猥琐的老头,但年轻时评论家认为“O’Toole was too outgoing and good-looking to play the character and had too many ‘film-star’ qualities.”)
roger mitchell近年最好看的电影,当然,有伟大的peter o'toole.整个90分钟都是阴天,阴天,阴天,终于在老家伙临终前的海边,给了一次黄昏的阳光。
很容易想到《威尼斯之死》,但《威》着实让我恶心了一回,只感到委琐。
《末路爱神》也许与之相比不值一提,但在我自己心目中,要好太多。
如果单听配乐,很难想象急促的弦乐和青春甜美的女声会出现在一部电影里,OST大概如同enduring love和notting hill两张唱片和混合。
但电影里,这些声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如同老人和少女,没有突兀的和谐着。
希望,这一定,一定不要是Peter o'toole的“遗作”,那样会比电影本身更伤感。
看奥斯卡之前就知道这部片子,满网的去找,下得来片子却找不到字幕,对自己的英文没那么好信心,只好一等再等,奥斯卡上看Peter O'Toole去领奖,想着应该好好看看《阿拉伯的劳伦斯》……五一放假终于找到了《末路爱神》的字幕,本来是对英式冷幽默抱着轻松的期待去看的,就像看《真爱至上》的时候那样,可是看到一半,总有一点轻轻的排斥,就好像年少时第一次面对性的问题,知道那个不是真的不好,也知道那很自然,但就是有一点点的不好接受……影像节奏比较慢的情况下,难免有一点走神,想象着这样一个题材,如果放在国内喧嚣的八卦站上,恐怕要被说得不堪无比,呵呵……回过神来,逐渐习惯了片中浓重的英式英语口音,就发现了台词的优美和老彼得深厚的功力,可以是很简单、很浅白,却被表达得那么深情款款,Jessie问Maurice有没有想自己,Maurice说在医院里一直在想,Jessie很可爱也很挑衅的问“哪个部分?
”,Maurice笑了,“你的头发,你的背,你的腿,你的眼睛,你的睫毛,你的阴部……”即使在说到很敏感的地方,他的脸上还是那样的温柔,眼神里还是那样的神往,所以我终于明白,在这个老人的风流里,爱和性根本就是分不开的,原来我又忘记了,只有女生习惯把这两件事分开看待,呵呵……还有一段被我奉为经典的部分:Maurice带Jessie去看人体画作,并且告诉Jessie,女人的身体是男人这一生看见的最美的东西,Jessie问“那么女孩子会看见的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呢?
”(当时我也很期待那个答案)Maurice回答“她的第一个孩子”。
呵呵……这是一个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也是一个非常美丽浪漫的答案,符合绝大多数女生梦幻的答案,说出这样的话语,会让一个男士显得非常真诚而有品位,强烈推荐广大致力于泡MM而且想泡得比较有水平的男士学习;但是身为女性,我却觉得有一点点的不公平——男性的身体就不可以是女性的至爱吗?
生育的责任就一定要抹杀女性对性的享受和钟爱吗?
Maurice本人就是一个资深的演员,Peter O'Toole几乎是在演自己吧,呵呵……挺黑色幽默的地方是,Maurice因年老经常被邀请出演行将就木的角色,或者干脆就演一个去世的场面并作为尸体出现在镜头中,对待这一现实,Maurice对老友宣称自己“垄断了扮演尸体的工作”,禁不住大笑的同时,我仿佛看见《喜剧之王》里面的尹天仇年老时仍然坚持做一个演员的样子……Ian对Maurice说:“你被爱过,被崇拜过”,做一生的演员,最终能够让自己满足的,无非如此吧。
这部片子算不上悲情,我也没有为自己准备纸巾,没想到最后还是哭了,不是因为看见Maurice倒在粗暴冷酷的青年脚下,也不是因为Maurice对Jessie说完“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沟通了”之后就安静的逝去,却是因为咖啡馆女招待的一句热评——Maurice的葬礼之后,两位老友在咖啡馆里看报纸上的讣告,女招待走过来问“你们的朋友呢?
”,当她看见报上硕大的黑白照片,不禁惊叹“He's so gorgeous!
”,没错,那就是年少时风流倜傥的Maurice,其实也就是风华正茂的Peter O'Toole。
He's so gorgeous!
我重复着这句话,眼泪就流了下来,刚才我还有那么一点点抱怨着风烛残年的老头子居然也痴心妄想那鲜嫩的肉体,可此时我却发现,那原本是一个超级大帅哥对少女的垂青啊……比较没什么关系的一点感慨:Maurice葬礼上,他的前妻简直是惊艳亮相,我几乎不敢相信那么雍容优雅的夫人,就是那个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形容枯槁暗淡的老太太,英国人在正式场合装扮自己的水平真是太厉害了!
最后一点好奇:有没有人挖掘一下,Jessie试衣服的那家时装店是什么名字?
是她前面提到过的“TOPSHOP”吗?
这个是英国很有名的牌子,看衣服的风格也很像,呵呵……如果真是这个牌子的店,那Jessie也够会挑的,那里的衣服普遍不算贵,Maurice身上的20英镑都付不起的衣服,恐怕算那个店里很高端的一件了,呵呵……
电台里每天都要放好几遍的歌。
不过一次只能听一遍,听多了很腻的。
就像今年的电影节我又计划了一大堆,最后只看了两片而已,一部是我想看的venus,感觉还不错。
讲得是一位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的老头子的忘年恋。
由于老头子实在老得可以了,对他的本应是刺激且肉欲的内心写照,都带着生之欲的清淡感,总得来说是描述的是生命尽头的感觉。
比较突出的一段是女孩子带了个年轻男孩子去找老头子借房间那一段,镜头忽然变得锋利又忧伤,老头子拖着瘸腿去河岸边散步,走到露天剧场的时候,头脑里各种强压下的噪音之后出现了圣乐,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
在如水的音乐中,火车窗外长短交促的忧伤的景象,就像一双易感的眼睛一样。
在这之前还有些窗台下,故海边,以及洗澡间一些场景,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莎士比亚的对白,暗沉沉的,有点冗余和玩赏的英伦风。
但只有到老头子受了少女的冷落,在青春虚幻的快乐和忘却之后,才显出的痛楚,这时候,他去找前妻,他那颗衰老的脑袋猝不及防地低下来,可真惊心动魄。
i did love you........for a time. and for the rest of the time, i was fond of you. more than fond of you. 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满足的感觉漫溢出来,心目中的女孩终于幻化成venus的模样,就像想要在彼此相似的灵魂之间,区分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却发现这三种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回来短短数周,不是在饭局,就是在饭局的路上。
小时候吃惯了食堂,每顿饭不过十分钟,而现在要在饱和状态下苦熬数小时,吃什么都没惊喜。
若看到同座的女伴只稍稍动筷,就端坐在那里拈花微笑,就免不了多干几杯,多吃几口。
而看到甜蜜的小孩子,又觉得嫉妒和忐忑不安,会跟他们抢巧克力和糖。
总之过了一阵烟熏火燎,水生火热的腐败日子之后,我现在又胖又痴呆,变得只喜欢短暂漫不经心聚会。
另,我把这封邮件找出来了,时间是05年4月。
“一次,文德斯在莫斯科转机去日本,漫长的等机过程里出于无聊去了趟厕所,巧遇大岛渚,他从日本飞来,也在此转机,目的地是巴黎,和文德斯的行程刚好成反方向。
咳,他们很平淡地打着招呼,就再也无话了,好像在荒凉的莫斯科机场遇上故人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只在说故事,或者说是转述了一个故事,作为我对我俩关系单方面的一个隐喻,呵呵”收到这封邮件以后,每次路遇故友,我都会用它来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激动不起来。
就像这次在回来的飞机上遇到天耳,本来也应该惊奇的,这位一年四季都穿着带帽子衣服的同学,如今居然不穿带帽子的衣服。
然后我就默默地提醒自己,以后也别穿带帽子的衣服了。
-2007.10.24
片 名:《末路爱神》 (Venus)导 演:罗杰•米切尔主 演:彼得•奥图尔、朱迪•惠特克、莱斯利•菲利普斯出品时间:2006年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推荐理由:比《洛丽塔》更徒劳,比《洛丽塔》更宿命,比《洛丽塔》更悲伤。
我仍记得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彼得•奥图尔有多迷人,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将军,但那已经是1962年的事了。
四十余年过去,他的眼珠碧蓝如故,但那张脸却已摧枯拉朽地老了下去,呵,看着真叫人黯然神伤。
然而,就好像马龙•白兰度曾以其盛年的《欲望号街车》和晚景的《教父》为世界贡献了两种形态迥异的美感,而其中的任何一种一经创制便不可磨灭,我得说,在《末路爱神》之后,彼得•奥图尔亦然。
故事讲退休的话剧演员莫里斯,爱上了老友伊恩的侄孙女杰西。
你看,比《洛丽塔》里大叔和小女孩那一套有过之而无不及,《末路爱神》里辈分都差出了两辈去。
而杰西是怎样的呢?
二十岁上下年纪,讲话带浓重英国北部口音,粗野,欠缺教养,徒然霸占住青春,却全无灵魂。
并且她着实不够美,不能像洛丽塔那样趴在湿草地上翻一翻书就叫人惊艳。
但莫里斯爱上了她。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一个老人,察觉到自己正日渐衰朽,这时他看到一条野气蓬勃、青春凛然的性命,于是心生渴慕,动用了他所剩无几的感情。
然而,真的好难说他是渴慕她,抑或是渴慕她对待时间那一份咄咄逼人的资格?
这个恐怕连莫里斯自己也搞不清楚。
男人垂垂已老,但他决定还要再爱一回,卑微地燃烧这一次,之后就要有尊严地熄灭。
末路之爱,全无骄傲的余地,予取予求,除出隐忍纵容,莫里斯并没有别的事可做。
——他在河边从午后等到深夜,她没有来。
他买一对耳钉送她,她戴着它们去约会年轻的男人。
他付钱为她在手背纹一条小蛇,只因那个男人手背上也有一个。
莫里斯甚至让出他的寓所容忍杰西同别人燕好,而自己在冬天的街头盲目游走,来到一个废弃的露天剧场。
呵,这一幕真叫人荡气回肠。
莫里斯一生中演过的角色纷纷向他涌来,如洪流,如战事,它们如蒙召唤,前来奔赴。
它们曾予他荣耀,予他光辉,它们是他生命中最最眩目的时刻,但它们已经过去了。
这时他口中吐出宿命的词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是的,这是永恒的追问,一个老人对着女孩,一个老人对着时间。
而在莫里斯死后,报纸整版刊出他的死讯和生平,配以他少年裘马的照片。
呵,真的,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他日常去的那间咖啡馆的女侍,看着那张照片难以置信地惊呼,“他这么漂亮!
”就好像当我们望着自己的祖辈,也不能相信他们真的年轻过。
莫里斯曾带杰西去美术馆,看委拉士凯兹的画,《镜前维纳斯》。
他跟她讲,对大部分男人来说,女人的身体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美的东西。
的确,女体之美,真是魅惑。
我至今记得今年六月底有一个雨天,我在中国美术馆看到提香的原作,《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
画中女子有肉感、柔艳、庄重而又华美的裸体,我站在它面前,几乎无法举步离开。
鲜有人能够抗拒女人身体所涵盖的那种丰饶、愉悦、废弛、黑暗以及向下的力量。
于是我们就很可以理解当伊恩问莫里斯“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想对她干嘛?
”的时候,莫里斯那狡黠的一笑,“我还可以保持理论上的兴趣”。
香港词人林夕写过一支歌叫做《电光幻影》,“爱恨无常,雪落无声,色不过色,却碍了空性”。
是,也许是有一点可惜,莫里斯执着色相,却碍了空性。
但是你知道,色相那么吸引,而一条性命挥不挥霍一样会过去。
流云飞逝,时空万变,他选择了与他最合衬的方式死去,在他最爱的海边,在他最后爱的女人怀里。
直到片尾曲响起,我耳边仍似回荡着莫里斯对杰西低吟的那一首莎士比亚——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而你比它更美。
呵,岁月穷途末路,而爱与美生生不息。
2007-7-29
我的公号:逍遥兽
多么不讨人喜欢的故事。
导演罗杰·米歇尔和编剧汉尼夫·库雷什总是讲述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爱情,不论是三年前《母亲的春天》中,60岁的祖母与年轻男孩的罗曼史,还是这部《末路爱神》。
74岁的老头爱上19岁的小姑娘。
他从前是个小有名气的演员,和所有的浪荡子一样,泡在女人堆里,酗酒、嗑药,甚至搞同性恋。
她内向乖张,又带有一丝天然的狡黠之气,小心翼翼地允许老浪子吻自己的脖子:“只要别流口水。
”巨大的年龄差距和死亡的阴影使影片不可避免地萦绕着苍凉的调子:年迈的男主人公 去探望自己的前妻,她在看他年轻时主演的一部老电影,说:“那时候你简直是个万人迷。
”他曾经那么英俊,那么勇敢,那么无所顾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老了——老到要去做前列腺手术:“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和小便失禁,但是还好,不会威胁生命。
”导演将这个绝望的故事讲得忧伤动人,诗意盎然,俨然一个关于青春与美的永恒寓言,而刻骨的酸楚和浪漫的甜蜜是一直伴随着这段忘年恋。
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呢?
他着魔似地迷恋她。
因为她美,而且年轻。
这些他也曾经拥有过。
而对她的欲望,让他找回了当年的热情。
他是爱上自己雕出的少女像的皮格梅隆,他是狂恋洛丽塔的亨伯特。
影片以老人的视角展开叙事,又让全片看起来像一个老者对自己青春的徒劳追悔。
然后你便知道,对于一个以欲望为生者而言,热情乃世间唯一之永恒。
男主角由老戏骨彼得·奥图尔扮演,从1962年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闪亮登场,到《金色年华》中的热闹欢腾,40多年过去了,他的露齿微笑和蓝色眼睛,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裸体挺漂亮
我看得好恶心 男性视角非常恶心 我的天啊
节奏好慢。。。
爱上一个比自己年轻很多的人,除了爱上这个人本身会不会有一些偏私的想要轻抚自己的往昔.
TMD老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在影片的末尾,杰茜坦然地露出了自己的身体,摆出了和油画中一样的造型,果然,她和画中的维纳斯一样让人惊艳。这是上天对于莫里斯生命落幕之后的嘉许,是这个能优雅地念出莎剧台词的老男人,赋予了一个女子美的蜕变。
不好看,你抽我,要不,我抽我也成。
我愿意相信,那的确是爱,对她,对她,以及多很多个她,都是爱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停止过去爱人的BOY,或者说OLD BOY一切看起来都很可爱,都很深沉,都很美!赞~
活到老,骚到死。。。几十年不变的蓝眼睛真是迷人
導演是個腦包。但彼得奧圖好感人好感人啊。
爷孙恋。DVD碟时代没有看过,老戏骨一辈子的戏【2020-11-10】下载截图再看
对他来讲 她就是他的维纳斯 她的一切都美 她的美貌与神情 她的粗鲁与下贱 无所谓 因为她是他的维纳斯
我记得那是一个垂死的老人,颤颤巍巍,我记得那是一个美丽的少女,一身的青春与活力,我记得他们阴差阳错地遇见,他迷恋上了她,或许,只是对于生活和美还有青春的留恋,但是,他已然老去,一切都抓握不住了,等待他的是冰冷的死亡。我想,我们都是惧怕死亡的,尤其是,死亡时绝望到骨头的孤独和恐惧。
情感 很 细腻~ 镜头 很美~ Peter O'Toole 好帅啊·~~~ \(^o^)/~
开始惧怕岁月,担心年老,爱情依然是爱情,但感觉已不再
字幕死妈了。前面太拖太乏力。老不修才是没白活,抓紧时间能祸害就祸害。
当我们要开始真正谈话的时候便是永无止境的沉默//能够理解老去的人对于年轻的渴求 仿佛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本能 大概是克莱尔的膝盖 恩娇的脚踝 是对生命力的渴望//年迈对我而言最可怕的是最值得信赖的自己在精神在肢体上逐渐不受控
资料馆
身体在衰老,但是不能衰老的是,永不磨灭的悸动之感。其实,前妻才是他的维纳斯…
多加一星给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