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3-4分之间吧,打分打到4剧情还算完整,很好,但是方中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假做文件来寻让坏人得到惩罚这还是挺悲哀的反面杀人的理由不太充分,也太草率的照这么杀下去,得多少人够杀方中信最后一台词很好,很值得看最后,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你都40岁了,拿到小时候没舍得买的玩具还有激动吗我们要为下一代谋求一个不伦身份人人平等的社会,这句台词很棒
表演方面无可挑剔,片子节奏也很紧凑,不过对最后的主题升华存疑,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感觉好像是最后正义战胜了权势,但实际上没有廖启智背后发力,收买黑警作证,这个案子是不可能反转的。
而且方中信获取DNA的方式也太粗糙,不但有可能碰不上凶手刚好喝咖啡,而且方中信自己的指纹不也在咖啡杯上么?
作为一个普通人,真要反转顶罪的事情,首先得有这么坚持正义、收费不高、不惜吊销执照也要一搏的律师,其次还要凶手脑子短路不毁掉死者的手机电脑,并且留下语音证据,甚至屡次手残没杀掉证人。
普通人是完全没可能战胜有钱人的,故而片子宣扬的人人平等根本站不住脚,普通人只有认罪一条路,影片后半段只是李毅峰在看守所中的幻想罢了,而朱妈也只能孤独终老,直到老死也见不到孙子。
故事的阵容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还是港片的班底。
想表达的意思也很不错,法治法治,是法还是治,这永远是个问题,而且在现有体制下,好像也永远得不到解决。
只是,好好的故事,竟然被拍得稀碎,也是见了鬼了。
好像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港片确实辉煌不再,这有意无意的透露出香港演员的尴尬,哪怕是演技在,但终究是左右不了资本的力量。
故事里头的两位律师,一个是年轻时候的血气方刚,另一个是久经沙场的老奸巨猾。
但是身为大律师,在法庭上只能祈求法官“外乎人情”,多少有违法治精神,只是可惜,大律师也对此无可奈何,求情求情,求着求着,法官就自然高高在上。
至于本案的起起落落,其实是港片中常见的狗血。
官商勾结,小民买单。
这套路不要不要的。
当第一个类似题材出现时,或许会义愤填膺,只是看惯了,也逐渐变得麻木了。
电影的警醒作用微乎其微,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
老百姓受的委屈,只能在艺术作品中期待一个“英雄”踏着五彩祥云而来。
世界的运转,还是掌握在曾江这些人手中。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黑白颠倒,掌控舆论之类的事儿,不仅不鲜见,而是成为了常态。
廖叔其实也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
这种利益集团,小老百姓想着打破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期待有一天,狗咬狗一嘴毛。
这座楼踏了,那座楼又起了。
百姓永远是旁观者,小心翼翼的避道而行,如果不幸卷入其中,基本是粉身碎骨。
故事中的控方还是很有意思的,基本是港片中坏人的代表。
当然,该坏的还是“坏”,谭耀文最后的反转还是为故事增添了几分趣味性。
对于这些漏洞,我们只能期待体制内的良心发现,颇有几分悲哀。
所以,当方中信在故事的最后喊口号,听起来是激动人心,只是有改变吗?
我们需要的,不是几部电影里头的酣畅。
《一级指控》本来看这部片子是为了送智叔最后一程的,万万没想到是送走了心里的港片,情节简单到过分,人物立场及情绪的变化诡异的惊人,律政题材拍成这样只能说编剧压根没有掌握该类型的精髓并且人物语言设计上的能力也匮乏,完全只是抄袭了该类型片的上庭形式,而且抄袭的还那么拙劣,处处都是口号,完全国有化,现在网大也这么“舔”吗?
香港的气质已经越来越远,对于香港个别导演还抱有希望,但是港片只能面对将死的苟且残喘的挣扎。
QJ
我打了半个多小时,打了一千多个字的影评,终于快打完了,但是我又删掉了。
删掉的原因是因为对港片的心酸与无奈,不想对港片再插上一刀。
就把那一千多个字的影评浓缩到以下的一小段话吧。
电影想写的故事很好,是个好题材。
但是编剧没把想写的故事完善好,细节都做的不好。
导演也没把这故事拍好,还是延续了上世纪港片飞纸仔的风格,可能一两句话很打动人,但是剧情杂乱,细节处理的不好,又强行加一些没必要的东西,加了又交代的不好,对剧情后续发展观众毫无想象空间(不止这部电影,这几年的港片几乎都是这样)。
有龙标,那应该在影院上映过?
但是完全没印象,无所谓啦!
酷给这部电影打的文案叫法律是信仰不是生意 emmmm 我觉得正好反过来,这片子大概可以叫做论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 剧情其实很简单,男A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昨天晚上419的姑娘死了,他坚持自己没杀人,但是并没有什么用,现场都是指向他的证据。
他的律师翻看资料之后眉头一皱发现事情不简单,一路追查,发现实际上杀人的是男B。
然而男B家里有权有势,从上到下全部搞定,从清理犯罪现场痕迹到谋杀恐吓证人一条龙 你们是不是觉得是律师抽丝剥茧和男B为首的坏人斗智斗勇?
NO NO NO 死者是城中富商的女儿,她和男B有婚外情,要求男B离婚男B不肯,然后杀人 律师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了死者的爸爸,城中富商,于是富商搞定了为男B清理现场的人,说服他出来做污点证人,用魔法打败魔法 这叫什么法律是信仰,这TMD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法律说到底是为有钱人服务的,只要有钱从上到下整个体系都是在围着有钱人转的 这片子是廖启智的遗作,中规中矩,演员全部演技在线,剧本也没有逻辑漏洞,但是仍然让我觉得很遗憾。
香港电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了 倒退20年,如果遇到这样的案子,一定会有神勇警探联合ICAC挺身而出,也一定会有愿意坚持公理正义的普通人百般挣扎最后依然选择出面作证,而不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这部片子里警察帮忙清理犯罪现场,引导口供,证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好友死因有可疑却选择敲诈凶手而不是报警,在法庭上更是迫于压力去做伪证 如果死的不是有钱人家的女儿,那要怎么办呢?
男A的家属最后甚至都准备放弃,让男A认罪和律政司谈误杀了 通篇看完得到的结论是 HK的法律只保护有钱人,被少部分精英玩弄与鼓掌间 幸好我们没到这一步 又……这剧里最有深度又最浅显的对白大约是曾江对廖启智的 凭什么你们郭氏这么好运,投下来的地皮旁边就建地铁站?
你们一说推出新楼盘,政府就说推迟公屋计划?
还不是全因为我们?
又又……酷其实你考虑一下多投点前给TVB拍剧吧!
比你那些扑街综艺好很多诶
怎样才能捍卫公义?
是否像大部分人那样袖手旁观站在鸡蛋那边面对高墙那样简单。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上一代人奋斗的结果,就好比之前抗日战争,如果不是上一代人的牺牲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安安稳稳的看这个电影。
每一代人都在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所以我们也要努力的为下一代人添砖加瓦,这或许是我们留在这个世界的痕迹,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致敬智叔
这个电影真是醉了醉了,这TM哪里是悬疑电影,这不是傻子电影嘛香港电影果然一个不如一个,这电影里面难道就没有正常人吗?
一个律师老油条因为几句热血沸腾的话就变了?
一个年轻律师中途就马上要放弃了?
检方人员就那么快改变了?
整部剧里面情节一目了然,看到一半就知道下面怎么样发展,这不是侮辱观众智商吗?
看到一半就捏着鼻子看下去的剧情稀烂,演技稀烂,画面稀烂,真三无产品
香港律政对决片。
一起谋杀案被人隐瞒了真相,想让人顶罪,热心律师抽丝剥茧,最后将真凶绳之于法的故事。
正义与权势的争斗,到底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还是利用规则,揪出真凶,还无辜者以公道,到底是讲求效果最佳放弃事实的真相,还是为了真想,据理力争,绝不妥协,故事的精彩应该是在这些方面展现。
一起命案,现场一名女子被钝器打裂头骨死去,她身旁是个满手是血的男子。
男子被警方拘捕,然后由检方提起公诉,告他杀人。
但是男子一直否认,说自己喝多了,隐约听到有争执声,还闻到一股很酸臭的味道。
为这名男子辩护的是一直愿意为当事人全情付出的年轻法官,方中信饰演的资深法官因为在十几年前,一场楼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与有钱有势人对抗,结果败诉,对他打击很大,他从以前的刚正不阿,开始圆滑地对待审判,效果很好,经常胜诉。
他因为十几年没有为大家获得赔偿,所有有点愧对乡亲。
所以决定为这个男子辩护,因为这名男子的奶奶就是当时的当事人之一。
他们先是发现了被杀女子的助手不见了,原来她出国了。
助手回来后就用证据照片胁迫正在参与竞选的一个候选人。
候选人的父亲派出打手,要收拾助手,助手被方中信他们救走。
他们通过助手了解到,案发当晚,候选人曾经去过女子出事的工作室。
这让案情明了了,候选人隐瞒自己去过被杀女子工作室,一定是有什么事,可能凶手就是候选人。
但是候选人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打手众多,经常杀人恐吓,让案情有嫌疑,但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只能将女助手当做控方证人加以保护。
但是在转移证人途中,证人跑了,一起的女律师遭到袭击昏迷。
原来转移的探长是个黑警,受候选人父亲指使与杀手合作袭击了转运证人的车辆。
于是在法庭上,风向一边倒,女助手改了口供,所有的证据都对现场男子不利。
在男子受审关押期间,又被人指使遭受迫害入院。
律师询问时,连现场男子自己都要退缩了。
这种情况让方中信彻底愤怒了,他准备用非常手段对付这个傲气的候选人。
他先假装前去找候选人理论,拿走了他喝过的杯子,然后将沾有候选人唾沫的杯子碎片放进案发现场吸尘器里,然后重新提取里面的物质前去检验,然后将有候选人DNA的检验报告交给被害女子的有钱父亲,还把那段候选人询问工作室密码的录音放给被害女子的父亲听。
这种合理怀疑,让被害女子的父亲受不了了。
他花钱买通了那个帮候选人父亲做事的黑警,让他指正候选人,最后候选人被抓了。
但是方中信也因为伪造文书被问询,最后伪证罪没有成行,但是被判三年内不能参与辩护工作。
但是他却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对正义的维护,让真凶得到惩戒。
如果被杀女子没有这么有钱的父亲,我想这个穷人家的小子就会因为自己不听家人劝说,放浪形骸付出代价,最多是个误杀,少坐几年牢。
可见法律还是存在很多地方可以被有钱有势的人操控利用的地方,在这个边缘点,如何利用在手的证据反败为胜,绝地逢生,可能只有通过非常规的办法,方中信的铤而走险是有有钱的被害者父亲作为最后的靠山,这一招出奇制胜,要想除恶就要比恶人还恶,这是港片一直的理念,但是在这部片子里还是给和谐了不少。
一众老戏骨的演出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曾江、廖叔的表演真是每个动作和眼神都有戏,特别是廖叔的狠劲,真是让人生寒,两个人在游艇上的针锋相对,精彩,有点当年《大时代》的感觉。
致敬廖叔。
还有影片揭秘太早,也让影片的悬念过早暴露,这让影片有点无趣。
渴望的法庭对决也没有看到,最后还是依靠一点资历、一点运气、一点经验,再加上很多的钱,才让真相显现,感觉差了一口气。
开挂的阵容,简单的故事。
脑海中闪过无数经典的香港律政影视剧,本片注定不会留名。
抛开剧情本身,单单作为智叔的遗作已经很值得看,撤档后选择免费平台放出有点可惜,想起来智叔的经典太多太多,以后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看着演员老去,好担心以后看不到类似题材的电影,毕竟也只有港片敢拍还能过审,如果没了这班老戏骨估计味道就没了,就像本片中那个从来没见过的高等法院法庭,是偷偷装修过了吗?
怀着看大案的心情,居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明明是律政剧,涉及法律的专业内容少得可怜,其实拍成某一部港剧的一个单元就够了,做成电影实在差点意思。
片中做的最好的应该是台词,类似的有关公道、正义的讨论已经足够多,不是说所有人站在鸡蛋一边,高墙就会自然倒塌,至少,就算没有勇气做鸡蛋,也不应该成为筑成高墙的一块砖吧,没有胆量路见不平,至少不要做助纣为虐的一个,少点自私,少点冷漠,做个人吧。
虽然最后反转的手段比较不够给力,做假报告和收买黑警有点作弊的感觉,但整体还算不错的港式律政片。缺少重磅卡司和缺少动作元素,导致这部影片还是只能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挖掘更吸引人的内幕。
全片灌输了资本主义的缺陷:有钱能使鬼推磨。
故事简单,漏洞多。多两星都给廖叔,这样的演技,唉,看不到了
悬念太少,结尾太顺,证人证言都是钱买的,正义公道也只是碰巧吧
没有甲方下场大概率也得不到公道只有资本能打败资本一个真正的英雄和好人有人有反对意见,就叫他不要参与。
细节处动人,但整体大面一点也不顺畅。
其实节奏还可以,但整体看下来,就是中规中矩的一部作品。而且再感慨一句,香港的演艺圈断层真的很厉害,全靠老戏骨在撑。
电影本身真的是模式化痕迹过重,全靠一群老戏骨演技支撑。
这个阵容演成这样。
还好吧,律政强人电影版。方中信怎么又年轻啦。曾江更老啦。智叔还是那么好演技。
最后的独白是泪目了😭
一开始以为是模仿《辩护人》,后来觉得差的太远了
剧情设计显得太刻板生硬了,各种格格不入,法庭辩论感觉都是拼凑的,官商对斗显得儿戏,前面有那么大的力量,一句话就萎了,感觉跟电影结尾一样
太 極
逻辑硬伤太多 廖先生遗作可惜了 最大亮点是廖和曾在邮轮的飙戏; 最大败笔就是剧情和其他人的演技尤其是hk年轻人演技太拉跨了
本身电影不是很精彩,剧情走向四平八稳有点流水线的味道,不过最后二十来分钟,雷大律师的操作是惊掉下巴。这个案子辩方律师在司法程序下毫无胜算,本来一般的公堂戏剧会搞出惊天大反转,或是找到新证据证人或是在最后的询问中抓住对方的丁点失误穷追猛打乃至翻盘,绝境逢生制造的戏剧冲突是经典标配了。结果,雷大律师最后是赌掉自己职业生涯甚至是违法情况下,非法获得证据,还跟控方勾兑,把证据私下给了被害者的富豪老爸,利用他的金钱跟人脉关系抖出了真相。从律师的职业道德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做法,不过结局又很不错。只能说司法程序正义在事实正义面前也是会溃败,面对权势滔天的恶棍时,底层人民根本没有博弈的机会,程序正义也就只是个笑话。
虽然时局日坚,理想还是要有的,且要有实现理想的勇谋
人物转变生硬,塑造不够立体,要是拍成连续剧就好了。结尾强行正能量尴尬至极,反而反衬出——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连让证人做真口供都需要用钱。智叔真的很拼,遗作都有好几部。
男二律师演的太水了吧,是带资进组吗?故事 演技 节奏不行,电影都不如电视剧,不如TVB 不如傲骨贤妻里的一集内容。
那么凶残的话,直接找人干掉律师不就好了咯,不需要那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