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讲的是二战期间的故事。
故事分为两个部分。
前一段是在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时,苏联坦克兵少尉伊乌什金率一辆坦克歼灭了德军一个坦克连。
伊乌什金和他的乘员也受伤被俘,被关进了德国的战俘营。
这段故事其实是后面故事的铺垫。
后一段是在1944年,德军坦克兵上校耶格尔为了训练新补充的坦克部队,找了一辆损坏的苏军T-34坦克,并在战俘中挑选了伊乌什金和他的乘员修理并开启坦克,在训练场为德军坦克充当假想敌。
于是有了后面的扣人心弦的场景。
前些日子,曾经看过好莱坞的《狂怒》。
和这部《T-34坦克》有类似的地方。
同样是二战题材,同样是坦克的以少胜多,同样是面对凶残的纳粹毫无畏惧英勇抵抗的壮烈场面。
美国人崇尚的是勇于冒险的赌徒心态,而俄罗斯人则是历尽苦难的坚忍和不屈。
相比之下,《T-34坦克》拍的更生动更有味道。
更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性格和精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这样解读俄罗斯民族:“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是一定要扮演那独一无二的首要角色。
”俄罗斯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悲情色彩的民族。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伊乌什金在战俘营中曾经逃走七次,面对德国军官的枪口,拒不倒下。
在纳粹的酷刑中,仍然顽强的维护自己的尊严。
没有人能使他屈服。
德国在向苏联发动闪电战之前,正是风头最劲的时候,大半个欧洲已经沦为纳粹的铁蹄之下,英伦三岛也是岌岌可危。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就损失了700万人。
按照希特勒的想法,苏联已是囊中之物。
他以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像踏进巴黎的凯旋门那样进入莫斯科的红场。
可是他恰恰没有想到的就是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也忘了当初拿破仑的失败。
俄罗斯人民可以默默的经受苦难,可以咬紧牙关承受失败,但绝不会向侵略者屈服。
这样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笑到最后的总是俄罗斯。
影片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在脱离纳粹追捕的那个夜晚,伊乌什金和他的战友们在享受着短暂的宁静。
暮色笼罩的森林中,燃起了一丛篝火,火光映照着每个人坚毅的脸庞。
斯捷潘轻声哼起了俄罗斯的民歌。
悠悠的歌声,人们眼中涌出的泪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遭受深重苦难的祖国,被异族蹂躏的土地,广袤的《草原》和雪中奔驰的《三套车》。
黎明时分,德军豹式坦克的轰鸣声震醒了他们,他们没有跑散,没有惊慌。
他们对于死亡已经不再有恐惧,他们的信念是不自由毋宁死。
面对强敌,明知道冲出包围圈的希望很小,他们仍然从容起身,跨上熟悉的“战马”,接受对方的挑战。
T-34坦克是苏联研制的中型坦克,1942年批量生产,是当时苏联的主战坦克。
它在防护系统、火炮系统和动力系统三项指标上,都强于德军的早期豹式坦克。
在苏联电影《解放》中,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对于T-34的忌惮,以及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中,改进后的T-34/85发挥了它强大的威力。
直到现在,T-34还是被俄罗斯人民引为骄傲的一款坦克。
在去年的红场阅兵中还曾经现身。
在影片中,伊乌什金驾驶T-34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迎战的是新组建的党卫军坦克师。
加上1944年的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兵员紧缺,新手上阵。
所以虽然只有一辆T-34,却能屡屡挑战得胜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这样一个细节。
在耶格尔的坦克被击毁后,他自己的性命也命悬一线的时候,他向伊乌什金伸出求援的手。
伊乌什金也很自然的抓住了他的手。
这或许是军人之间惺惺相惜的下意识的举动吧。
可是一瞬间,也许双方都意识到了,耶格尔并不是真正的德国国防军,而是纳粹的党卫军。
耶格尔也曾经为了逼伊乌什金就范,威胁要打死翻译安雅。
这种流氓般的举动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所为。
于是,握紧的双手分开了,耶格尔掉向桥下。
还有一些小细节。
德国加油站的管理员看到T-34开进来加油,赶快把桌上的纳粹小旗收了起来。
公交车站上,几个德国老大妈正在八卦谈笑,看到T-34开过,立马惊慌失措,其中一位甚至昏了过去。
伊乌什金的战友们在小镇上收集食物,还带上了一个工艺挂盘挂在坦克上。
坦克开到湖边,其中一人煞有介事的向伊乌什金请示去洗澡,于是四个人跳到湖中,水花四溅,尽情嬉戏。
在湖光山色中享受这短暂的自由。
这些细节颇能展现编导的功力。
影片的许多地方都采用了先进的特技。
如慢镜头的炮弹横飞,炮弹触地反弹射入坦克底盘等,都很出色。
不过这种特技运用太频繁,也令人生厌。
本人评分:7.0。
恢弘的场面、庄严的军人精神、马革裹尸的信念感,再加一点柔情,一部看似简单粗暴的战争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莫过于是。
而成就一部战争片的另外一个元素,就是紧锣密鼓,扣人心弦的配乐。
这部电影具备了——尤其是那一段《天鹅湖》的运用,真的是,令人折服。
然而当我们想到,真实的战争,没有恰如其分的配乐,唯一的,只有子弹穿越空气的摩擦声、建筑或者装甲崩毁的轰隆声、受伤的士兵临终前那越来越微弱下去的呜咽声……再如何的热血浪漫,骨子里都是悲哀与残忍。
巧合的是,上一部看过的俄罗斯电影——《高个儿》,其实也是一部战争电影,虽然它有着更加斑斓隐晦的皮囊。
没有描绘战争的烽火连天,短兵相接的画面,而是以战争之后小人物的「残缺」、人的「迷茫」、人的「疏离」,甚至是某种类似「真空」的状态,来折射一个时代的峥嵘黯淡,来批判战争的冷酷无情。
在商业浪潮席卷的当下,看一部反映历史的、战争题材的电影或许并不讨好,但必不能够缺乏。
透过那些狰狞的画面,我们看见人类社会曾经走过,如果有恃无恐,或许还将重新走过的一条血迹斑斑、尸横遍野的路。
它让我们心有警觉,它让我们心存敬畏,它让我们看到人类极有可能的虚弱和愚昧,并知晓有所为有所不为。
毕竟,这片土地可以很安宁、很丰盛,很壮美。
那里有青青草地,有广袤原野,有低矮温馨的房屋,有等在路口的姑娘。
最后,为仿佛「世纪末的华丽」的英雄主义的结尾加一星。
俄罗斯影史第二电影引进中国,血脉喷张引全民热议俄罗斯影史前二的电影都引进了中国。
排名第一的是2017年上映的《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在本土斩获了29亿卢布(折合人民币2.6亿)的票房,2019年引进中国后也拿到了8500万+的票房,成为俄罗斯电影在华上映的NO.1。
排名第二的是《猎杀T34》,这部电影于2019年1月1日在俄罗斯上映,用6亿卢布(折合人民币5350万)的成本拿到了22亿卢布(折合人民币2.1亿)的成绩,位列影史第二。
12月11日,这部热血战争大片也引进了中国,它能否打破《绝杀慕尼黑》的票房成绩令人期待。
本片在上映前已经在业内收获了良好的口碑,2019年第五届成龙国际电影节上,它就拿到了“钢铁人评委会特别奖章”和“最佳剪辑奖”,受到了主席徐克的高度评价。
《猎杀T34》其实是一部翻拍片,翻拍了1965年苏联电影《鬼战车T-34》。
这部电影在当时非常超前,不论是运镜、画面构图、剪辑还是长镜头的运用都让人叫绝,给那个年代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
那时还处于冷战时期,按理说苏联电影是很难走出去的,可是这部电影因为太过惊艳,代表苏联入围了第1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奖,而它在日本也带起了一阵坦克热,被日本影迷奉为“影史最佳坦克片”。
50多年过去了,《猎杀T34》作为一部翻拍片自然要将这个时代的黑科技运用到影片的拍摄中,带给新一代观众新的感动与震撼。
番茄君第一时间去影院欣赏了这部影片,本片给我直观的感受就是:特效震撼,剧本扎实,还有无数小彩蛋,是一部是个各年龄层观影的商业大片。
《猎杀T34》的故事采用了三段式的叙述,可以用三国演义的三个段落在概括。
第一个段落叫做“长坂坡以一敌六”。
莫斯科保卫战上,坦克学校毕业的尼古拉奔赴前线,执行一次自杀式的任务,他要驾驶着唯一一辆T34坦克,配合队友利用地形优势打一场游击战。
这个小村镇距离莫斯科只有35公里,尼古拉唯有死战,别无退路。
而蓝眼睛的德国军官耶格尔带领整个连,配备着坦克群杀了过来。
这个坦克群还原度很高,主力坦克是三号坦克,二号坦克和251半履带运兵车进行配合,从数量上来说,德军是碾压苏军,但从质量上看,尼古拉的T34却可以轻松击穿三号坦克,三号坦克想要摧毁T34却是难上加难,双方各有优势,这仗有的一打。
耶格尔留着络腮胡,战友问他为何不刮胡子,他笑着回应道:不打到莫斯科不刮胡子。
尽管耶格尔在影片中是大反派,但他眉宇之间充满了虎狼之气,他穿上了德军特有的笔挺精致的军服,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耶格尔军服肩部的粉色镶边也做了出来,足见对服装的细节抠得多么细。
‘尊重对手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国内很多抗战剧就是无底线地丑化敌人,又是破毡帽,又是罗圈腿,把敌人拍成了白痴试想这群白痴在中国的土地上践踏了八年之久,他们是白痴的话,我们又算什么?
丑化敌人其实是羞辱我们自己。
回到故事里,这一场游击战双方斗智斗勇,耶格尔发现了苏军的埋伏,号令坦克撤退,可是立刻陷入了尼古拉设置的包围圈中。
尼古拉和战友摧枯拉朽摧毁了好几俩德军坦克,但毕竟寡不敌众,德军很快发现了T34,对着它疯狂进攻。
T34坦克绝不是坚不可摧,它的主要弱点是后部装甲、观察口、舱门和炮塔座圈,影片中耶格尔的僚车本来抓住了漏洞,准备想着T34的致命部位开炮,可是一名苏联步兵投出去一发反坦克雷,直接将德军的炮管给轰下来了。
最终尼古拉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耶格尔抓获成了俘虏,影片中的正反两派打了个照面,成为了一生之敌。
第二个段落叫做“监狱内煮酒论英雄”。
影片没有沉溺在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上,而是将视角聚焦到了德军战营里,一个身陷囹圄,一个战败归来,尼古拉和耶格尔之间的双雄对立戏份铺展开来。
在集中营里,尼古拉7次越狱都被抓了回来,期间耶格尔对他十分敬重。
党卫队头子希姆莱问耶格尔:“你是否憎恨俄国人?
”耶格尔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我只是服从命令,为国尽忠,没有任何私人情感。
”这显然不是一个让领导满意的答案,耶格尔的潜台词就是,我并不憎恨俄国人,但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唯一天职。
一晃三年过去了,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逆转,苏联反客为主进攻德国,而且在1943年,他们将T34-76坦克升级到了T34-85型坦克。
改良后的85型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它在防护、激动和生产上都打到了最均衡的状态,是世界坦克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仓皇的耶格尔想出了一个奇葩的招数应对85型坦克,他召集了尼古拉在内的多名苏联战俘,命令他们去维修缴获的一辆报废的T34坦克,并驾驶他们在训练上成为德国坦克兵的活靶子,供他们疯狂射击。
在训练前夜,耶格尔来了次煮酒论英雄邀请尼古拉喝酒聊天,两个人男人之间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但残酷的战争让他们站在了对立面。
而耶格尔不知道的是,尼古拉早已卧薪尝胆,开始反杀计划。
他在维修坦克期间暗藏弹药,和其他几位被俘虏的坦克手制定了详细周密的逃跑计划,甚至忙里偷闲地和女翻译眉来眼去。
女翻译也对这位苏联帅哥俯首帖耳,她帮助尼古拉去耶格尔那里偷集中营的地图,耶格尔的副官拿着烟斗经过发现了一样,女翻译立刻装作和耶格尔滚床单的样子,骗过了副官的眼睛,顺利帮尼古拉拿到了地图。
第三个段落叫做“德军军营千里走单骑”有了第二个段落的铺垫后,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扮猪吃老虎”戏份来了。
尼古拉和战友驾驶着焕然一新的T34,伴随着苏联名曲《天鹅湖》的BGM,出现在了德军面前。
他们驾驶着这辆坦克,冲出了集中营,冲向了300公里以外的捷克斯洛伐克,那里已经被苏联占领。
虽然这辆T34坦克弹药不足,但驾驶在德国土地上,还是威风凛凛,对周围人形成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而耶格尔也驾驶着德军最新的豹式坦克,杀气腾腾追了上来。
影片结尾来了个古典式的对决,尼古拉和耶格尔在一个小镇来了次1V1的生死较量,两人分别驾驶代表各自国家最高水平的坦克,分别发射出了足以至对方于死地的致命一弹,观众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
结局当然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耶格尔的坦克即将坠下桥梁之时,他爬出了机舱,他的对手尼古拉紧紧拉住了他的双手,想救他一命,但耶格尔保留了德国军人最后的尊严,他松开了手和自己的豹式坦克一同坠下,慷慨赴死。
本片出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火力全开的坦克大战,还有很多小彩蛋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人的那份浪漫情怀。
比如开头那场30分钟的大战戏份里,德国人的坦克摧毁了小镇的建筑,在一座小房子的黑板上用俄文写着“我和我的祖国”,墙上贴着斯大林像,转瞬之间就被德国人的坦克给碾压过去,让人伤怀。
比如有一幕给了坦克舱内特写,一名坦克手正在激烈战斗,他旁边却安静躺着一把手风情,可以想象这是他枯燥生活里仅存的一点慰藉,这个一闪而过的镜头让人感觉到了战争以外的温情。
再比如坦克小风队逃出生天后,在夕阳里纵情驰骋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的无限美好。
总之,《猎杀T34》是一部有热血有特效有温情的战争大片,推荐大家去影院观看。
即便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也多少有些扯了,德国兵太降智了,老鼠被猫吃 猫被老虎吃 老虎被大象吃,大象被老鼠吃,同理可证 消灭大象的是老鼠,那么 为何非的用大象对阵大象呢?
带一队德国兵 当晚不就搞定了~尼玛 全是坦克,但是拍的还不错,值得四星希望我们也能有优秀的二战电影 !
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开头男主就以一敌多,不慎被俘但是一直意志坚强不暴露姓名军衔,直到遇到老对手以当时陌生的女主姓名威胁,说出姓名军衔,但这时候一部分可能有同情女主性命和被枪指着倒数的可怜感,一部分是英雄救美情节,一部分是酝酿逃跑计划,猜测可能三部分都有; 德军想以被俘苏军坦克兵做练习,结果全军覆没,比第一次遭遇还惨,最后德军选择了体面的死亡; 过程中战术和苏军士兵的舍生取义都很好看,但似乎慢镜头太多了,显得战争片不那么刺激了; 女主很美,身材也好,在路边等坦克的时候尤其美,女主可能是觉得有种期待竟然能都得到满足的感觉; 影片还是蛮好看的,男主以一敌多,在敌营收获女主最终克服困难打败敌人两人团聚。
1 苏联T34坦克在与邪恶的德国法西斯进行战争时,展现了非凡的英勇和贡献。
在电影中,T34坦克完美地展示了二战时期装甲战争的场景,男主角不仅勇猛无畏,而且智谋出众,堪比三国时期的关公千里走单骑。
帅气的男主男主角虽然是一名厨师,但他的坦克驾驶技术堪称一绝。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连做菜都不擅长,就无法驾驶坦克出色地开展作战任务。
在影片中,展现了两场巧妙而激烈的坦克攻防战。
接下来,我将介绍第一场经典的坦克埋伏战。
苏军只能调动一辆坦克参战,这使得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故事发生在1941年底莫斯科战役期间。
苏军只能调动一辆坦克参战,这使得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片中开场就交代了这个坦克营在战斗中损失惨重,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男主角因具备坦克驾驶执照而被临危受命,成为坦克的指挥官,承担起重大的责任。
2 德军一个装甲连以三号坦克为主搭配一个步兵连队在公路上展开进攻。
与此同时,苏军的坦克营只剩下一辆T34/76坦克和少量步兵进行防守,男主角被命令护送其余苏军旅部安全撤退。
尽管德军的兵力碾压苏军,这场战斗似乎毫无悬念,但德军的三号坦克无法从正面击穿苏军T34/76坦克的装甲。
况且,苏军的坦克采用了倾斜式装甲,理论上来说,正面装甲的厚度可达到120MM,而德军的三号坦克在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上都相对较弱,装甲最厚的地方也只有45毫米,面对苏军的T34坦克几乎是毫无防护的。
因此,苏军制定了一套战术,即依靠步兵正面对敌同时通过侧翼的T34来打击敌方坦克。
男主角和步兵连长商讨了作战计划
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步兵与坦克协同行动
村庄正面地形相当开阔 村庄正面地形相当开阔。
如果您是德国装甲连长,您会如何指挥部队?
苏军的T34伪装在公路侧翼的草堆中进行埋伏
德国的坦克连沿着公路朝村庄行驶 T34已经瞄准好,然而,德国坦克连长察觉到村庄中有杀气。
苏军设置了伪装的反坦克炮
苏军装备了强力的57毫米反坦克炮ZIS1kv 苏联守军此时采用反坦克炮来转移敌人注意力,而敌人同时派出坦克去摧毁反坦克炮。
但这正是苏军所希望的。
德军指挥官发现了隐藏在房屋中的反坦克炮
德军指挥官发现了隐藏在房屋中的反坦克炮,于是德国坦克连长下令两辆三号坦克进行侧翼迂回,消灭苏联反坦克炮。
德军坦克摆好架势,准备发起进攻
22号坦克率先开炮 不过此时敌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埋伏。
苏联步兵成功转移阵地然而,这两辆坦克已经完全暴露在T34坦克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
三号坦克的高爆弹具有很大威力
冲击波将步兵掀飞 三号坦克在与步兵战斗中表现出色,但面对T34坦克就束手无策了。
德军以为击毁了一门反坦克炮而感到高兴,但下一秒就阵亡了。
这次埋伏实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旁边的较小坦克是2号坦克,原本要协助步兵收人头,却没有料到遭到了埋伏。
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兵者诡道
很快德军连长回过神,并开始指挥作战这时德国人又派出两辆坦克进行进攻,其实有点冒险。
不过为了自己侧翼安全德国坦克连长也顾不得许多。
又被干掉一辆T34从侧翼开火挨个点名,很快33号坦克被摧毁,男主非常聪明地先摧毁了22号坦克,然后33号坦克没有机会后退,因为转向会暴露给城镇的苏军。
伏击时先攻击尾部再攻击头部,即使想逃也无法逃脱。
但由于前方是城镇,这给了T34一个机会。
此时,德军已经失去了先机。
14号和15号坦克同时开火,但未能摧毁T34
见好就收转移阵地 毕竟敌人数量占优,避免以少打多已退为进。
德军3号坦克炮手瞄准侧翼 尽管此时德军坦克数量优势明显,却无法击穿侧翼装甲,只能抓住T34机动时的侧翼机会发起攻击。
发生跳弹然而,一发跳弹打出来,可见那时候远距离开火的3号坦克无法击穿T34坦克的装甲。
T34坦克装填手耳朵都快震聋了此时,T34坦克以倒车机动的方式隐藏在村庄的后方,始终正面对敌,帮助村庄中的步兵伏击德国坦克。
同时,德军的迫击炮阵地向村庄倾泻火力。
他们一个个房子都被炸毁了,却没能发现苏军坦克。
炮兵只能停止开火。
此时,敌人的装甲投弹兵和坦克开始进攻村庄。
德军步坦协同 德军开始从两翼进攻村庄。
一露头就被埋伏的T34击中殉爆
影藏在村庄侧翼的DP机枪 德军坦克被击毁步兵就被惨遭蹂躏。
由于德军坦克无法准确获悉苏军T34坦克的位置,他们被迫停下前进并依赖步兵进行攻击。
然而,德军步兵在面对苏联步兵的武器时并没有任何优势。
当时苏军的PPS冲锋枪以其近距离的杀伤力而闻名,而德军的MP40冲锋枪相形之下则稍逊一筹。
社会主义的力量因此,德军只能远距离配合步兵来消灭苏军的火力点,这必然导致德军步兵遭受重大损失。
德军的步坦协同战术无法发挥战斗力,因为苏军的T34坦克存在。
德军企图依靠步兵去干掉T34
正面对轰3号只能跪了
德军多次烧后打侧翼始终没能得手
这炮要是击穿了爆炸瞬间完蛋 虽然击穿了不过由于三号坦克口径太小,导致没有完全杀伤里面所有的坦克乘员。
德军以为得手
复活后的T34继续对轰直到把敌人所有坦克拼完,这场战斗向我们表明坦克装甲的厚度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剩下的则是战术。
德军三号坦克在对抗苏联坦克时,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显示出不足,这也为德军后来的黑豹和虎王坦克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很明显,这部是抗德神剧。
开场砍牌子感觉有点作,我怎么感觉不就是一脚踹断的事情吗?
哈哈哈。
然后开始开车和坦克较劲的场面。
接下来,战斗民族一辆坦克群P德国佬,开场一石二鸟,然后三杀。
躲草丛后四杀,抗德神剧。
之后五杀。
然后中弹牺牲一人。
感觉表情和台词都挺浮夸呀。
之后中门对狙,序章结束。
画面一转三年后,序章主角被抓紧集中营。
但他坚挺不趴下,被关起来拷打。
之后军官发现竟然是三年前中门对狙的那个人。
于是,要让他修坦克,训练坦克兵,来一场角斗士。
而主角有自己的算盘,想修好坦克逃离。
然后有一天,军官居然找主角谈话,像极了爱情,而“我爱你,你却爱她”的感情线,弹幕大呼离谱。
坦克修好,表演坦版天鹅湖。
然后强行又插感情戏,真的是辣眼睛。
之后训练场开战,从大门跑路。
真的是抗德神剧啊,顺利得有点夸张。
飞碾大奔,看着心疼。
然后妹子等坦克公交这段,有点“浪漫”呀,这里女主就好漂亮啊。
之后去小镇补给,加油和抢东西吃。
之后遭遇德国佬堵截,但他们又从眼皮底下溜了。
德国佬真的是太菜了吧。
太夸张了,那么多人找不出一辆坦克。
之后躲进小树林,居然还需要过夜?
不应该连夜跑路吗?
既然你定了坦克开进湖里的策略,那就赶紧啊,还在那睡觉,打野战,直到被包围。
之后开始夜战,炮弹太聪明,来个滑铲从德国坦克底部跳进去,太夸张了。
然后来个贴脸对狙。
然后德指挥官还要“决战”,真的是无语。
太理想主义了。
最后的桥上决战充满浪漫主义,俩指挥官心心相惜的感觉。
如果不是战争,他们可以是朋友。
看俄罗斯电影少,这部还挺好看的。
开始的节奏比较慢(也可能是因为进去看了几秒发现没有3D眼镜又跑出去买错过了一些情节),但是第一场在莫斯科郊外的坦克战非常精彩。
苏军只有一辆坦克和少许步兵,要阻挡德军坦克连。
德国军官湛蓝的眼睛,冰冷无情;还有类似教室的黑板上写着“我的祖国 我的家乡”字样,却被德军坦克破墙而入,一路碾压课桌椅,瞄准苏军,非常直白地表示祖国和家乡被侵略。
转场集中营的戏份,人们从列车下车(?
)的场面拍摄很神奇,有种从山崖之类的高处向下坠的错觉。
不过他们确实从正常人变成了集中营中被监视监管的难民。
细节处也有很多苏联风格,比如埋葬完战友在坟堆放置一块手刻五角星的石头,展现了当初苏联红军坚定的信仰;还有修好坦克炫技的一段,坦克芭蕾。
整部电影情节还算舒缓有致。
除了帅气男主角尼古拉,德军指挥官耶格尔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他的出场意气风发,下场汹涌壮烈。
他完全没有对战争中的伤亡展现任何恻隐之心,只是机械执行战争命令。
但在集中营的一场戏份中,他的上级问他是否恨俄国人,他回答他没有立场,只是效忠德意志第三帝国。
让人不禁想在他冰冷的战争机器外表下,他真实的想法会是什么样。
他接受了训练坦克新兵的任务,剑走偏锋,从集中营中选出了曾把他的部队打败的尼古拉,让尼古拉自己挑人驾驶一辆缴获的坦克T34,在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与德国坦克新兵对抗。
没想到这个决定让他们有了可趁之机,他们逃了出去。
在追击围堵尼古拉却在坦克里被撞击到桥面外的最后,他向尼古拉伸手,起初以为是求救,接着看到他不肯松手,再次猜测他是想拉尼古拉同归于尽。
但是都错了,他只是紧紧一握,这只是两个军人间的握手。
他是向另一方优秀的坦克军人致敬,输的心服,然后和德军豹式坦克一起从桥上坠落水中,让这个人物增添一抹悲情色彩。
还有两个小情节:坦克驾驶员被催促时的幽默:我又不是在滑雪橇;还有女主逃出集中营在类似公交车站等来坦克,很浪漫。
一个不错的开始,对俄罗斯电影更感兴趣了。
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只有两个字——过瘾!
第一遍看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是仔细推敲后,其实细节上处理的非常合理。
从『村庄阻击战』早期型号T-34/76和Ⅲ坦克对决,到逃出集中营后『城镇夜战』里后期型号T-34/85对决豹式坦克,加上豹式坦克的坦克成员基本都是党卫军第12师的新手,基本一对一实力相当,没有实力碾压的情况,所以非常有看点。
两个主人公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立体,最后的对决颇有骑士精神风范。
另外,细节上处理的让人非常舒服:除了以上敌我坦克型号的演变,各型坦克的坦克瞄准镜的标尺划分也大有门道;德国坦克上国防军第11师和武装党卫军第12师师徽;先进而又罕见的豹式坦克夜视仪套件——FG1253型“食雀鹰”式夜视设备(Fahrgerät 1253 “Sperber”);各式苏德步兵与装甲装备都符合当年的历史情况。
本片的特效也是一个亮点,和《战争雷霆》同源,这点和紧张有代入感的BGM一起,构成了“看得过瘾”的必要条件。
(以下附几张构图特别完美的图)可能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在几年后的朝鲜6.25战争里,这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立下汗马功劳的装甲车辆,会再次在人民军的手里重新大放异彩,创造三天攻入汉城,最终南下到洛东江的“闪电攻势”神话……
Ⅲ号坦克瞄准镜的视角
T-34/76瞄准镜的视角
T-34/76在炮火中跃进
坚毅的回眸
T-34/76与Ⅲ号坦克对决
战俘坦克车组
T-34/85行驶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森林里
篝火旁的主人公和他背后的战车
写给母亲的信件
几年后,150辆T-34/85再次创造“神话”
毛子近几年确实拍了不少优质战争片,比如潘菲洛夫,白色护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算上早年的风暴之门,第九连,都是非常不错的战争片。
毛子片子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们的风格和美国好莱坞工业化的 制式产品 不一样,不像什么狂怒之流搬一个历史背景然后就去套他的价值观,对面的德国人就是一群二傻子,国籍互换那就是在横店拍的抗日神剧,完了最后再加一个白左结局结束。
毕竟两次世界大战没打到美国本土。。
虽然他们拍的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也一般。。
ok先说这部片子的缺点,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还是有点过分强化主角了,一开始的一发AP穿了两辆车,在晚上一发AP打到地面跳弹打穿黑豹底盘,后面通讯兵(看他坐的位置应该是通讯兵)下车拿着个雷就去干一辆黑豹,还居然真让他得手了,甚至还开了一炮救了男主,等等还有不少。
第二个,一些地方逻辑上不合理。
能让男主越狱七次,这德国典狱长也是可以,正常情况下早就毙了,运输了一辆3485到后方,你说德国人不去清理尸体也就算了,可是里面还有没有剩下炮弹他们也不去检查的吗?
最后一个,开炮之后炮弹击中装甲之后,还有炮弹爆炸的慢镜头特效略多,看的稍微有点审美疲劳。
但是瑕不掩瑜,片子整体质量还是相当可以的。
分场景详细说说这部片子。
最开始的部分时间是1941年冬天,是苏联在二战中最艰难的时期,这个时候车长和他的车组见面,这里有一个细节,这辆T-34是半截入土的,这是在经历了夏天的溃败之后苏军发展出来的坦克伏击战术,说明这套车组不说经验丰富,至少不是新兵。
之后就是在村庄里的遭遇战。
可能会有德棍军盲说德国坦克跟这辆T-34打,这交换比怎么会这么惨,拜托苏军坦克损失大部分都是德国步兵造成的,德国早期坦克大部分是负责穿插迂回的,是他们在遇到T-34之后发现打打不过,跑跑不过才痛定思痛研发虎式和黑豹去趟地雷顺便做空军的靶子。。
和虎式虎王对标的不是T-34或者3485,而应该是IS-2和IS-3,可惜啊,德国人跪的太快了,杠3只赶上了柏林阅兵。。
T-34早期型号扯远了,时间到了1944年,男主受伤被俘之后正好碰上耶什么玩意的想不起来了那德军车长,这哥们混的不错,古德里安认识他,还让他见到了希姆莱,这里不妨叫他耶哥蕊特,姓耶的我也只想得起这一位了。。
接下来就是他们四个人接收了一辆3485,这里有点小问题,3485车组应该是五个人,他们这里只有四个,当然也可能是故意安排,不然后面女主上车没地方坐,不过讲道理,这德国人也是二五仔,好好的3485缴获了自己不用给他们干吗,给他们辆T-26玩玩得了,然后就是被人家在训练场地打着一辆黑豹,打爆一个指挥塔之后扬长而去。
这里夸一句道具,黑豹上面的防磁贴相当还原历史了。
T-34-85
带防磁贴的黑豹/笑接下来是一段相对轻松的故事,一行五人上西天拜。。
emm走错片场了。
不过能看出来德国人的城市里已经几乎没有男人了,仅存的一个男人还是看上去超龄的了。
男女主在这一段也升华了感情,顺便为爱鼓掌。
最后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别问我为什么非要走公路过城镇,特么不然这荒郊野外的不说能不能过,耗油量有多少差别?
在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开头部分的反转,从苏军伏击德军坦克连变成了几辆黑豹伏击一辆3485,这一点情节设定上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场伏击站打的也确实漂亮,为了撞墙把炮管朝后转,然后顶上前车黑豹菊花,两边开始转炮塔,3485先开炮,打中炮塔座圈引发殉爆,一发爆头,特效做的着实漂亮,最后的1V1更多的还是给故事一个结局,场面上反而没有这段精彩。
从全片的角度说,这部片子总体相当优秀,虽然说慢镜头特效有点多,但这样的特效是所有战争片里涉及到类似场景中最好的了,开炮时炮弹经过膛线加速,跳弹时候的炮弹运动轨迹,打穿装甲瞬间,打中弹药架殉爆,在别的任何一部电影电视剧中,没有做的比这部片子更好的了。
同时,在道具,场景上也充分还原当时的情况,把坦克放在土里只露出一个炮塔,用木头做的假反坦克炮,带夜视仪的黑豹,德军的3号4号251半履带车,苏军的T-34,3485都相当历史,对我这种看片对道具非常挑剔的WOT玩家来说,这部片子让我看的非常舒服。
它也不像狂怒,搞出来一个馒头打虎式的噱头,结果这二五仔虎式瞎杰宝打。。
最后作为一个工科生,吹一波T-34还有T-34-85,你看这外形,你看这五对负重轮,你看这菱形炮塔,你看这前倾装甲,满满的都是工业化的粗犷美,再看德国车,什么垂直装甲,什么交错负重轮,毛子早就用柴油机了你德三还揪着汽油机不放。。
跟毛子车比啊,德国车就一个字,娘炮
2019年年初在明斯克看了原版,2020年年末在北京看了中文版,很棒,有t34与III互轰,与黑豹互轰,有村落偷袭,有城镇乱斗,有桥头决斗,虽然后者是cg,只有村子里是实景。德国演员文森特还是俄国女婿
疯狂滥用“炮弹时间”+这种反派临终搞得也太帅了吧
我方牛逼,敌方傻逼。骑士精神落后更不可能开挂。不浪费观看时间的地方在于坦克战很爽
不亏是俄罗斯坦克片,对T34坦克的崇拜到了极致,凭借超级抗击打的金手指,一辆坦克团灭德国一群坦克
最精彩的是坦克对轰,装弹中弹加了不少特效,但过多的慢动作细节特效也让整个场面失了真实感,再配上非那个时代特征的激情音乐,这是打二战又不是打游戏。还有弄个画外音是几个意思,很出戏的。二战大背景下的小框架故事,毛子的抗德神剧,可以一看,但对普通观众而言,观感一般
典型的主旋律神棍片,主角团开T-34全歼德意志的豹式坦克纵队(两次),虽然过分夸大、有违史实,但坦克战及视效确是看得热血沸腾,不禁大呼一声“乌拉”!
本来不想写任何东西,不过仅当做一个看片记录mark一下,此片,是标准的现代俄罗斯二战脑残片,特效工艺在线,难得见到黑豹坦克当主角,但是剧作垮塌,选角、演员表演有着浓厚的舞台戏剧痕迹,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反对力量(德军)的智商和战斗力。无比平面的反一塑造,毫无反对力量价值观。过于滥用的巧合 - 主创知道85炮打不穿黑豹首上,所以反复用巧合手法,打进驾驶观测窗、打炮塔脖子等等。滥用子弹时间,主角没来由的感知到88炮部署,没根据的拥有黑夜人眼夜视能力,看着着实搞笑。主旋律过于浓郁,一看就是俄罗斯的现代YY电影,烂俗至极
确实是开挂的抗德神剧 要不然普京大帝也不会号召所有战斗民族们一起去看。
场面极其好看,好看到极其不真实!一个自负又弱智的德国坦克指挥官被一辆T-34干掉自己的全连坦克+所有步兵后,居然几年后还能混到高位,差点把自己的将军送给战俘当炮下鬼。苏联车长就不谈了,近些年流行的邪气小生+霸道总裁模式,最后吐血胜利+美人抱归,嫌弃这种类型的角色!至于剧情,手撕鬼子的导演+编剧估计也排不出这样的内容。德军之蠢、战术之烂,随便想想就能列出几十条,相对于主角的玉皇太阳神般的光环,即使德军炮弹打到他脸上,他也能一嗞牙,用珐琅质让弹头跳开!全剧最漂亮的,就是特效,这个不是吊吊钢丝来个飞檐走壁就行的,品质还算比较高。可惜老毛子的高亮时代已经过去,仅以此神剧来慰藉不能实现的幻梦吧!
逃跑七次都没被枪毙,上帝眷顾的男人
挺烂,但看的还算有意思113
不论老毛子的技术如何进步,在战争片意识形态上的表达依然贫瘠呀。不管大家如何夸奖影片在坦克战上的拍摄手法,骨子里面依然是一部迂腐的抗德神片,集体智障化的纳粹以及被战神化的男主角,纳粹的坦克一炮就挂,苏联的坦克N炮依然运转正常,本片可能连《狂怒》十分之一的真实感也没有吧,而且除了第一场戏,之后没有任何一秒钟传达出故事的紧张感,真的是没劲!
坦克的设计指标你心里没点数么?都有红外线设备了还打什么巷战!
战斗民族的抗德神剧,通篇战术意淫,贬低对手能力,滥用的“炮弹时间”很土鳖……
神乎其神。
就喜欢这些不可能。
影片描述了疯狂伊万和傻13汉斯驾驶高达打架的故事。白瞎了历史上的钢铁洪流,演变成了千里走单骑的传奇故事,严格来说这不是二战片,这是奇幻公路片。
6,纯爽片,各种坦克作战的技巧展示(用烟、用干草垛、用石板路的反弹力),最后来个大桥坦克对决,简直把西部片挪到坦克大战上面了,这个就太离谱了,子弹时间的滥用也挺出戏的,整体能看就是不能太当真
公交车站等坦克
同样是抗战神剧,可是人家配乐可以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啊